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华人1892-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必须在彼得罗巴甫诺夫斯克和库尔干修建野战机场才行,但是这可不是十天半个月就能做到的,大家就这样耗着干仗,谁心里都觉得郁闷得慌。
停战议和的消息一传到前线,很多将领的心态都开始活泛起来,在实行总参下达的作战任务的时候,私底下议论起如今略显保守的攻势。
李兆和知道每个人看法都不一样,只能摇着头和老战友打屁:“得了吧!别卖弄你的小聪明了。现在只是需要尽量保持足够的军事压力,打击俄军信心的时候,等到帝国需要我们发力进攻的时候,你的部下要是软蛋了的话,那才让人看笑话的丑事。以打促和这种手段,谁不知道这里面的道道,不得不说,有人又要破财了。”
“哈哈哈哈!……”指挥部里笑翻了天,大家仿佛再次看到了巨额的停战赔款一样,开心坏了。
“哎!这该死的天气,变化太快了。”柳俊只能尴尬的抱怨着天气,呼啸的北风吹得帐篷刺啦刺啦直响。
就像是伦敦人说话不提天气就不会说话一样,冬季来到西伯利亚的人也是如此,不适应这种环境的话,就别想出门行走一样,由此可见西伯利亚冬季的天气有多糟糕了。
1月11日下午时分。
凛冽的寒风是人类的天地,却是飞机飞行的助力,科克舍套和鄂木斯克最前沿的野战机场,一架架战机迎风高飞,直扑托博尔河沿岸山区俄军的防守阵地。
大约四百多公里的空中直线距离,让两百多架飞机花费了二个多小时才飞抵了秋明铁路两侧的山口高地。说是山口,也不过是两个隆起的巨大丘陵山包,坐落在铁路线上罢了,上面有着完善的防御工事,不过却不足以让他们挖出山体防空洞来,而且时间也太仓促了,钢筋水泥构筑的工事极少。
当上百架轰炸机按照地面部队提供的座标,飞抵高地上空进行轰炸时,俄军唯一的保命手段就是在呼叫自己的战机编队赶来前,动用所有防空火力,尽量依靠凶狠的防空火力来限制恐怖的国防军空中轰炸编队,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在国防军护航机群下做到这一切。
“嘭嘭!嘭嘭!……”山口高地及高地四周的俄军阵地上,操练最多的防空部队在轰炸机群到来后,立即掀开伪装,发射出了沉闷的响声,一支支防空火炮炮管朝着天空中的机群喷吐着炮弹,高射机枪噌噌噌噌的响声同样刺耳的尖叫着。
“呜呜呜呜!”俄军防空火力的暴露,正是国防军想要的,空军的到来就是要把这些暴露的防空火力给摧毁罢了,尽力减少俄军速射火炮的数量,消弱俄军的防御活力,因为这些速射火炮就算是不打飞机,对着国防军现在的装甲战车炮击,那也是最有威胁的存在。
地面上防空火力不断的喷吐着火舌,天空中的机群则针锋相对,一边闪避着那些喷吐向天空的炮弹,一边抓住机会朝着俄军防空阵地倾泄着航空炸弹。
“轰隆!……轰隆!……”以两处高地为中心,不管俄军的那块阵地,几乎是哪里在喷吐炮弹硝烟,哪里就会马上遭到国防军轰炸飞机的猛烈攻击。(未完待续。。。)
………………………………
第458章 乌拉尔战役(三)
呜呜!……由翱翔的轰炸飞机在空中调整着姿态,根据风向变化开始不断地俯冲,投掷航空炸弹,上下翻飞,不给俄军防空部队多余的瞄准时间。
哒哒!……哒哒!
乘着俄军防空火力被轰炸压制之际,一架架轰炸飞机从高空中呼啸着闪电般冲下,机头火舌闪现,地面上被炸得混乱不堪的俄军阵地上,跑动的俄军枪手炮手被大口径的机关枪子弹击中,如被电击似的浑身乱颤,又在那一瞬间被子弹给撕碎,一身鲜血便趴倒在了满是弹坑的雪地里小说章节。
地面上俄军的防空火炮受到打击,接二连三的哑火,空中待机的一架架鹏式-1轰炸飞机一旦抓住机会,看准目标,就像巨鹰一般,煽动狂风,带着尖厉的啸声俯冲而下,当飞行员再次拉升而去的时候,下面俄军暴露出来的防空火炮阵地已经轰隆爆炸,接着又引爆了那些摆放在一侧的高射炮弹,一串串连绵巨响,火光冲天,爆炸的冲击波横扫一切,那一处阵地上包括防空火炮在内的所有人和物,瞬间炸成了碎片,钢片横飞,铁石泥雪漫天飞溅溅,强烈的爆炸甚至还把邻近的俄军枪手们给一口吞没了。
一百多架鹏式-1轰炸飞机轮番俯冲轰炸、扫射,同等数量的护航战斗机群高高的盘旋在被轰炸阵地的最前端,防备着俄军战斗机群的到来,随时准备在空中展开格斗。
随着时间的流逝,俄军的战斗机编队也适时的赶到被国防军空军轰炸的区域,早已严阵以待的国防军歼击机编队直接迎了上去。这是中俄空军作战部队在天气许可的情况下,每天必须进行的是实战交锋,谁输,谁就有80%的几率把自己生命和血肉身躯留在这片天空和大地里。这也是现在中俄空军每天的必修课。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围绕着西西伯利亚大铁路支线线的争夺战。容不得任何人懈怠,现在谁能控制路权,就意味着谁在这冰天雪地的丘陵地带中占据着主动地位。
两国战斗机群,分着时间段的飞来。加入空战的行列,在空中相互追逐,如穿花舞蝶一般缠斗在一起,拼命地争夺制空权。同时又计算着返航油箱油料和夜晚来临的现实,在不断地脱离空战战场回航。
空中战机的一一离去,就到了动用地面部队解决战斗的时候。
轰轰轰轰!……隔着托博尔河部署的阵地上,没有受到影响的国防军炮兵阵地上,上百门重炮发出阵阵怒吼,上百公斤的炮弹,直冲天际,火红的弹丸飞临它的最高点后,又如流星雨般恶狠狠地砸在了俄军的防御阵地上,再次把早咋的俄军阵地犁翻一遍。不管是掩体,还是工事。或者碉堡,在这种目的性很明确的打击之下,瞬间被炮火吞没,只是尽力避免对铁路线造成破坏。
看罢空军的空中格斗,再看炮群有节奏的炮击着俄军的防御堡垒,再到俄军后方略有损伤炮群的还以炮击,顶在最前沿的乌鲁木齐集团军第一师和银川集团军第一师,左右夹击,隔着托博尔河流域和俄军对轰起来。
这个时候俄军秋明城防司令谢苗诺夫感到极为苦恼,不知道国防军会从哪一处防御阵地上进行突破,整个托博尔河流域已经冻得比钢筋混凝土还要结实的冰层,已经无法在阻碍国防军的前进步伐,哪怕是自己去炮击破冰,可是一夜寒风吹过之后,一切又恢复原样了,广阔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完全暴露在对手面前,全线防御的难度实在是太大了,让谢苗诺夫疲于奔命苦苦支撑着。
事实上俄军士兵比自己的长官更加的苦逼,为了将俄军的重火力点都勾引出来,国防军仗着自己火炮射程优于俄军,总是在试探性的炮击俄军阵地,迫使俄军根据地形暗藏着的隐蔽阵地暴露出来,从而加大打击力度,让在冰天雪地里死死顽抗的俄军士兵们苦不堪言。
“轰隆!……轰隆!”数声巨响,一团团巨大的火光爆起,此前还在凶猛的还击的俄军碉堡,或者是阵地上的小型弹药库被重炮击中,一些堡垒、坑道、掩体直接在火光中四分五裂,里面的俄军连惨叫都没有来得及发出,便随之变成了碎块和灰烬……
几十万沙俄军民,依着铁路附近的河谷山口一带的低矮山坡和密集树林构筑了非常不错的防御工事,初来乍到的国防军一时间也不可能说拿下就拿下,甚至压迫式进攻到现在都有十几天了,却连俄军依山傍水构筑的一道防线都还没有拿下,这让俄军摸不着头脑,惯于坚守阵地的粗神经思维,让俄军每天的兵力损耗越来越大。
每天不是空中轰炸,就是遭受地面重炮炮击,信奉大炮主义的俄军如今不具备炮火打击能力的优势了,这仗是越打越憋气,这种苦难的处境,是谁都没有办法解决,落后就得挨打,也让为战争而存在的哥萨克士兵们,开始感到在这个新世纪里在当军人去打仗,已经是个很没有前途的职业了,危险系数越来越高了!
轰炸炮击停停打打,一直持续到一月底,让俄军消停不了,国防军工程兵部队也在这段时间里,顶风冒雪的在彼得罗巴甫诺夫斯克和库尔干修建了两座大型野战机场。
由欧美诸国组成的停战调停小组,一时间也没有办法和沙俄政府达成一致,议和,就意味着以战败国姿态屈服,而不是像满清时代一样轻易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想要让整个战略合作国诸国把吞进嘴里的肉吐出来,这是谁都办不到的事情。反之,要让沙俄政府放弃这么多的失去的领土,俄罗斯人现在也不敢答应,再加上战争赔款的话,天知道自己的赔多少钱财。
在这个关键节点上,战略合作国只是在各条战线上。主要与俄罗斯帝国进行空中对抗和地面炮战。并没有推进战线攻城掠地。倒是很给欧美诸国组成的停战调停小组面子,让出面搅局的欧美诸国无话可说。
面子给足了,站出来调停停战的调停小组,短时间里却拿不出令交战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条件。停战议和的契机没有出现,双方都有继续战斗下去的实力和本钱。
就在这种战与不战,和又不和的模棱两可的时候,一直在和俄军对峙消耗中蓄力待发的国防军。也通过一个月细致的准备工作,终于开始发力狂攻了。
时间进入更加寒冷的2月份,已经摸透了车里雅宾斯克和秋明地理环境的国防军,控制着大部分无人地区,大量工程兵部队跟进修建的前进物资补给站已经遍布各地,即便是在荒凉的西西伯利亚也有不下十几个这样的补给站,充分的保障了作战需要。
归属配合各集团军作战的空军作战大队,大部分开始驻扎进入最前沿的野战机场,继续保持着强大的空中优势,不在多给俄军空军喘息的机会。
乌拉尔山脉以东。叶卡捷琳堡、车里雅宾斯克和秋明俄军三大战区防御点,处境极其艰难。对抗了这么久,车里雅宾斯克和秋明就像是叶卡捷琳堡伸出去的两只臂膀,又像是打出去又收不回来的拳头似的,被国防军牢牢的缠住,有种身陷泥沼架势,由不得自己了。
车里雅宾斯克和秋明这两座城市,都拥有通往叶卡捷琳堡枢纽中心的重要战略性铁路,这可是连通欧亚地区的两条战略性铁路交汇点,是中俄两国誓死必争的交通要道。
也正是因为俄军死死地守在车里雅宾斯克和秋明,从而没有让叶卡捷琳堡完全暴露在国防军火力打击之下,才让沙俄国防委员会的高层安心不少,这也是沙皇政府犹豫不定,给不出停战条件底线的根本所在,俄罗斯帝国在自己欧洲本土受损不大的时候,还是有点底气的。
“弗拉基米尔上校,我们的后勤补给什么时候才能到?”秋明城防司令谢苗诺夫疲惫不堪的问道。
只有夜间和大雾时节才是俄军运输补给的最佳时期,这都拜国防军没有轰炸俄军铁路设施的意思,俄军更加不敢破坏,要不然整个军队都得饿死不可。
“我再去发电报催催,司令!”掌管后勤事务的弗拉基米尔只能这么说,并飞快去办了。
事实上也没有办法多说什么,后方运上来的粮食物资已经达到极限了,只是被不间断的轰炸炮击炸毁的更多罢了,没有足够的山洞地窖,补给藏都藏不住,怎么够几十万军民吃喝消耗呢?可是这种说辞是无法出口的,没有吃的士兵们闹起来,谁都别想好过了。
长时间处于被动挨炸,日夜备受煎熬,还要指挥部队防御的谢苗诺夫,暴躁起来就像一只疯狗一样,见谁咬谁,看谁不顺眼就要喝骂一通,弗拉基米尔上校这个时候根本就不想触及谢苗诺夫司令官的霉头,老老实实去做事最妥当了。
现在的沙皇统治阶层已经杀红眼了,在欧洲其它国家的支持下,不计血本的投入,前线作战的物资也能通过欧俄内陆便捷的公路铁路运输线输送上来,前线需要的物资不缺乏,只是补给物资毁于战火的形势,让前线俄军常常有了上顿没下顿,十分影响俄军的抵抗意志,这一切都让秋明城防司令谢苗诺夫焦虑上火。
谁都知道在这个是战是和的关键时期,最重要的是士气和勇气,如果顶在最前线的军队心气一旦丧失,不用国防军在进攻,俄军自己就垮了,这战争也就没有再打下去的必要了。
不过催促补给物资只是舒缓谢苗诺夫司令官紧张的神经而已,催促还是必须要催促的,弗拉基米尔上校也算是知道自己的帝国,现在在几个主要战场上形势变化的人物:中亚战场现在基本上只能靠英国人在印度和阿富汗地区进行援助,是最稳定的一个点,因为已经被分割出去的中亚战场,不是战略合作国的主攻方向;在乌克兰行省、顿河流域和伏尔加河流域,帝国更是备受牵制;而自己所在乌拉尔战区,就属于压力最沉重的地区,乌拉尔远在东线欧亚分界线上,战局微妙,这里的民间粮食供应基本上已被刮地三尺了,费时费力,所以必须要事先上报申请优先供应。
再加上整个乌拉尔战区近千万居民和两百万大军,当地没有什么大型农场,可以以当地的出产满足现实的需要,所有的补给大都要靠后方补给,需要欧洲内陆出产运送这等庞大的补给,满足乌拉尔战区如今的巨大消耗和负担,半点马虎不得,成千上百万军民每天的消耗已是极为惊人的,一个多月时间里的对战互轰,损耗巨大的俄军还必须尽量保持住昂扬的抵抗信念,否则一旦实力下降,这么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就等于付诸流水。
俄军中上层军官的这种心思和沙皇政府统治阶层一样,都是欲罢不能,首鼠两端般的犹豫不定。(未完待续。。。)
………………………………
第459章 乌拉尔战役(四)
2月2日,西西伯利亚晴空万里,灰蒙蒙的战斗机群,遮天蔽日。
“轰……”空中数百架轰炸飞机犹如下蛋一般,投下一串串航空炸弹,将秋明城区整片整片陷入了火海当中,爆点逐渐延伸,从空中看下去,到处都是一团团蘑菇云炸起,就连已成废墟的秋明城地面上的都难以看清了,持续不断的的轰炸,这支俄军重点防御的整片防御阵地已经完全乱成一团糟了。
在秋明城区,一处伪装的地下指挥室里,谢苗诺夫司令赤红着老脸,一拳砸在了桌面上,对国防军突然加大了轰炸力度,让自己承受着如此强度的密集轰炸,而感到极为愤怒,哪有这样虐人玩的,尽尼玛的轰炸在轰炸,大家就不能拼拼刺刀,玩玩肉搏不好吗?
其实依照谢苗诺夫司令对现代战争的理解,又长时间处在严防死守的被动局面,怎么也想不到国防军一下子加大了空中轰炸的强度,其实就是地面突击部队要发动进攻的前奏小说章节。
“轰……”的爆炸声连绵不绝,四周残垣断壁嘎嚓声中纷纷倒下,漫天飞溅的砖石砸在地下指挥部的掩体之上,整个指挥部里沙沙直响,墙壁上无数泥土石粉剥落,上方的钢梁都发出了咯嚓断裂的声音,指挥室里的一众参谋军官卫士都很紧张,生怕了这个地下指挥室就此被炸得垮塌,把他们给活埋了,全都看着正在那里发呆的谢苗诺夫,这种只能被动爱炸得局面,大家都已经受够了。
“司令!五分钟前,接到乌拉尔战区叶卡捷琳堡总司令部通报!中方国防军两大集团军已经开始向车里雅宾斯克发起了全面进攻,中国人来真格的了。提请司令小心。”一个参谋军官气喘吁吁的跑来报告。
被航弹震得头昏耳鸣的谢苗诺夫等人。揉着耳朵听了几遍才听清楚参谋军官说了什么。
“知道了。东线和南线有什么变化,立即通报过来。”谢苗诺夫也不拖泥带水,该来的始终会来,真刀真枪的决一生死也不错。
牵一发而动全身。谢苗诺夫一听到车里雅宾斯克被国防军攻打,就本能觉得自己的防区也不会消停,要不然为什么一**的轰炸,仿佛没完没了似的。这是要干嘛呀?
“司令!南部中国人的装甲突击部队,从托博尔河西岸发起了疯狂的进攻,前线防御部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一线防御阵地丢失,请求司令增援。”不一会儿,参谋军官心急火燎的跑来报告军情。
“什么!规模大吗?”谢苗诺夫吓了一跳,托博尔河西岸也就是秋明南部,库尔干北部,国防军真从荒原一般的西伯利亚平原上攻打过来的话,托博尔河东岸的东线怕是也要不太平了。
“上百辆装甲战车。密密麻麻的步兵,不可计数。在炮火延伸打击下,在原野上猛冲,第一道防线连阻拦的机会都没有,就失守了,这和以前的战斗很不一样。司令!中国人怕是真要进攻打进来了。”参谋军官说出了自己的担忧,秋明既无天险可守,又无优势可言,自己留守秋明真是很苦逼啊!尽挨炸,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一大早的,哪有援兵可派啊!告诉他们,为了俄罗斯帝国,坚守!坚守!援兵晚上才会赶来,我也无兵可掉派。”谢苗诺夫吼道,一个月损伤十余万兵力,想补充兵员,哪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不好了!司令!国防军从托博尔河东岸进攻了。”一个军官放下电话喊道,不大声喊叫,没有人听得见别人说什么,长时间的轰炸,让很多俄军军官快要失聪了。
“糟糕!难道中国人真要大举进攻,达维科维奇!传令下去,都动员起来,我们根本就没有退路了,唯有打退敌人的进攻,大家才有活路可走,去!快去!但凡后退着,枪毙!……”谢苗诺夫再次吼道,面对这种困境,谁都没有好的办法可想。
“是的,司令,我马上去!”给谢苗诺夫当参谋不是一两天了,达维科维奇很清楚自己的司令是个什么样的性格,暴躁易怒,但又敢作敢当,这等关键时刻惹火了他,谁也不会有好果子吃。
为了确保命令传达到位,达维科维奇跑去发电报去了,其他人尽量用还能够保持通话的电话发布命令。
谢苗诺夫仰头看了一下还在不断掉落沙石的指挥部顶梁,最后才对着一众参谋说道:“走,我们上去看看吧!”
“司令,上面危险。”这时地下指挥室虽然还是不断脱离泥沙,便没有更严重的轰击了,地下指挥室不会轻易垮塌,这时呆在这里反而比地面安全的多。
“刚才你们不是很想上去吗?有什么好怕的,敌军的轰炸飞机,轰炸再密集,也不可能直接命准我们这些活动的目标啊。”谢苗诺夫说着当先沿着地道走出了地下指挥室,一出来便趴在了指挥室地道口附近,这里有一株数米高的烧得漆黑的大树桩子后面,举起望远望观察了起来。
通过望远镜谢苗诺夫能清晰的看到整个城市的情景,天空中,数百架飞机还在投掷航弹,凄厉的飞机俯冲轰炸声音不绝于耳,地面上掀开一团团火光,不时有房屋彻底坍塌倒下,大火正不断漫延,好在大家都习惯了这种态势,经过最开始的慌乱,自己的部队也逐渐稳住阵脚,隐蔽的防空火炮和防空机枪也在展开还击。
不过很显然,隐蔽的防空火炮和防空机枪太少了,秋明不是什么大城市,钢筋混凝土式的楼房不多,又是内陆城市,没有坚固的掩体,防空极为被动,防空火炮和防空机枪的火力点不断地被炸毁,连人带物甚至被掩埋在废墟里,显得极为悲惨悲壮。
整个城市一片硝烟,那还有什么囫囵的地方啊!依靠这样的城市想要阻挡中华帝国的攻势,简直比登天还难啊!谢苗诺夫此时很是揪心的感叹着:秋明城算是彻底的毁了。
在战略上,我们不得不服俄国人深谋远虑,布局深远,但是在战术上,俄**官们还是很欧式化的,死扛硬打,固执至极,不计伤亡增兵的大打防御战,僵化的跟个榆木疙瘩一样。
在球场上有一种说法‘得中场者得天下’,而在现代战争中,掌握制空权的国家,那就意味着永远不吃亏,就可以从天上飞过去肆无忌惮的蹂躏对手。
国防军可不是拿破仑率领的法军,更不是二战时的德军,尽想闪电般击败俄军,直接打到圣彼得堡和莫斯科逼迫沙俄政府投降,而是想用手砸核桃一样,捏紧拳头,一锤一锤的狠砸,直到杂碎为止,因为和俄罗斯帝国这种超级大国玩阴谋诡计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以硬碰硬的方式击败它,俄国人才会信服,欧洲人才会认可,才会承认你是强者。
看到俄军死板的死守不退,轰炸破坏了一个多月的国防军,在金雨的命令下在不留手,悍然发动全面进攻,硬吃车里雅宾斯克和秋明。
兰州、西宁两大集团军,在南部从库尔干前线直接猛攻车里雅宾斯克不久,乌鲁木齐和银川两大集团军则从西西伯利亚平原东部和南部夹击秋明,抢夺车里雅宾斯克和秋明这两个西伯利亚铁路线上最重要的交通点。
晴朗的天气,给了国防军空军翱翔纵横的时机,天空中战鹰盘旋投弹扫射,地面上俄军狼奔鼠窜,成了这片大地最壮观最残酷的一副战时景象,背景是鲜红的色,以及弥漫的硝烟。
“咻咻咻!……”不时有轰炸飞机低空俯冲,然后将一串串航空炸弹倾泄到地面,轰隆轰隆的爆炸着向前延伸不断爆开,地毯式火团蘑菇不断炸起升腾。
空中的轰炸飞机有战机掩护,毫无顾忌的轰炸着,有不少轰炸机投完了航弹,没有马上返航回去补充油料和航弹,而是对着地面上四处乱窜的俄军用机枪开始俯冲扫射,飞机机头火光一闪,一串串子弹如同镰刀一般割向地面,一片片俄军小麦田里的麦子一样被割倒在地,攻击完毕才如秃鹰一样,划出漂亮的弧线重新冲上高空离去,根本不给俄军反映的时间……
当空中中俄空军再次缠斗在一起,展开空中格斗时,地面上的战斗也拉开了序幕。
“再快一点,都跟上!”
一路突击中,军官们的呼喝声不绝于耳,整齐中略带沉重的跑步声,士兵们微微的喘气声,越野汽车、装甲战车轰鸣着,轰隆隆前进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如同一曲振奋人心的乐曲,金戈铁马的画面无比清晰,直贯天际。
一排排装甲战车组成的突击部队,庞大队伍正在火线突击,犹如一条条蜿蜒长龙,由东南两个方向向着西北方推进,卷起烟雾泥雪漫天飞扬。
俄军的二十多万主力部队和十余万民夫正在展开层层阻击,想要在东线和南线形成极具纵深深度的阻击线,防御国防军的东南夹击,反而摊薄了俄军的防守厚度,其一线防御阵地如同纸糊的一般,被国防军的装甲战车突击部队凿穿,国防军一路刺穿过去,乌鲁木齐和银川两大集团军共计二十多万大军,开始源源不断的冲击秋明防区的俄军。(未完待续。。。)
………………………………
第460章 乌拉尔战役(五)
西西伯利亚平原上,秋明俄军挖掘战壕,土木构筑的掩体,已经没有了火炮支援,战斗机编队又限制不住国防军轰炸飞机的的轰炸,在国防军装甲突击部队面前,真的跟不设防没有区别。
国防军的战斗队形一展开,说是猛虎出闸都不为过,在雪原上,丘陵间,装甲战车发动机轰鸣着,宽大的履带碾压着近两尺厚的积雪,如履平地一般高速推进着,不是地瞄准俄军的堡垒展开炮击小说章节。
“轰轰!……”
爆炸声不断响起,那些俄军用土木构筑的胸墙,也帮不了他们挡住了四处横飞的弹片,更有人被气浪掀倒在地,掩体里的几个军官、参谋、士兵顷刻间就被爆炸的硝烟吞没。
飞舞在空中的几支残肢断臂落地,硝烟中泥雪中满透着血色。
“轰轰!……呯呯!……哒哒!……”几十上百万军人使用机枪,步枪,迫击炮、火炮、装甲战车和飞机等各种武器装备发出的声音,搅动着西西伯利亚平原,装甲突击部队犹如龙入大海,再也没有可以阻止他们前进的障碍可言。
这一战,俄国人可不知道国防军出动了4个集团军,战机3000架次,装甲战车800辆,强攻车里雅宾斯克和秋明,战车尾部插着的血色黄龙战旗和突击步兵旗手高举的军旗,就像是信号灯一样,再向前延伸的同时,也为占据绝对优势的空军轰炸不对提供方位指示。
一直盘旋在空中的歼击机编队,时刻准备着为地面部队扫清障碍,清理俄军可能还保有的迫击炮和宿舍火炮。
装甲战车发射出的数百发炮弹,如冰雹般呼啸着向着对面俄军防御阵地落下,炮兵每一次轰炸就像是信号。是沿着俄军整条防线地带铺开轰炸的。所以随着震天动地的巨响。俄军阵地上从东到西,炸起一团团火光,形成了一条夹角90°的红色蘑菇云升腾硝烟带,比烟花更加的绚丽火爆。
战旗和升腾的硝烟。就是地面突击部队给空中盘旋的战机标出的中俄两军分割线,成为天空中战机的最好指引,这一条条蘑菇烟云炸起的同时,空中国防军的飞机便如一只只秃鹰一般突然朝着前方俯冲。带着尖厉的啸声掠过那些尚未消散的硝烟烟雾,在掠过的同时,每一架飞机的机腹下一串黑漆漆的航弹便坠落了下来。
“轰轰轰!……”一连串的爆炸声中,俄军防守的阵地上再次炸起了一团团更加巨大的火光,而且因为炸弹前后落下,因速度关系,炸点连绵延伸,一团团红色蘑菇炸起显得错落有致,几乎没有空隙,被炸残炸伤的俄军的哀嚎声。就连冲锋在前的突击战士们,在混乱噪杂的战场上都清晰的听到。
空中百十架轰炸飞机。便是载弹量最小的鹏式-1型轰炸飞机也不可能只一轮就把炸弹投完,只是一个中队一个中队的俯冲攻击,空中还盘旋着一批批轰炸飞机,犹如寻觅地面上野兔的苍鹰一般,间或的俯冲投弹然后再次拉高,如此往复,这里的俄军就没有火炮打击力量,甚至连防空火力也根本不足,即使有,也会马上被空军盯上,然后投下十几枚炸弹,就能让俄军有限的防空火力哑火,所以空军在空中尽情的展示着他们的风采,而对于俄军来说,这是灾难的开始。
空中轰炸压制俄军的防御,地面装甲战车突击部队配合的迅猛推进,丝毫不给俄军反应的时间,一路势若破竹似的杀奔秋明城。
提早做了作战准备的俄军,他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就地阻击,可是这根本没有任何作用,在烈焰钢铁面前,俄军的抵御简直就是螳臂挡车,仅仅一个多小时的战斗,便被杀红了眼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