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华人1892-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塔吉尔城建于1725年,是俄罗斯的历史名城,也是目前俄罗斯主要的钢铁工业中心,铁路车辆制造、金属加工及焦化工业发达,是以叶卡捷琳堡为首的乌拉尔工业区的副工业中心之一。
整个下塔吉尔城市都是依托工业生产而发展起来的,全城大约有数百家制造业公司,其中下塔吉尔钢铁公司是俄罗斯规模最大的国有钢铁公司之一,可以说下塔吉尔是一个基础工业相当完善的城市,是乌拉尔工业发展最重要的一个地区。可以说这个城市规模虽小,但却是乌拉尔以东为数不多的工业实力强劲的中心城市。这样一座城市,相比其北面的谢罗夫是大有不同的,在这里,沙俄军队不但可以非常方便的得到外来补给,而且城市本身的补给能力也非常不错,特别是武器装备的补给,不少武器弹药都可以就地便捷的解决好。
当然现在的下塔吉尔部署了大概近数万大军,以及从难民中征集的十多万青壮预备役士兵参加军事训练,随时准备增援到东线和南线战场上。只是以下塔吉尔生活资料的生产能力,和平时期没有问题,但在这种jiliè的战争年代里,大量迁徙来的难民们,直接造成就地补给也开始非常吃力了,不可避免的也跟乌拉尔以东其他城市一样,开始需要从欧洲运送大量补给才能支撑这支庞大的军队和国民生存下去,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了。
不过自从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被中华帝国的军队攻占后,叶卡捷琳堡、秋明、车里雅宾斯克和下塔吉尔也成为了前线作战城市,面临来自车里雅宾斯克和秋明的东南前线多重威胁,乌拉尔防线上的的百十万大军也同样要消耗大量补给物资。
所以下塔吉尔从欧洲调运补给,大部分只能依靠其本身向西越过乌拉尔山连接到彼尔姆的铁路来运送,补给物资供给艰难起来。
只是让俄国乌拉尔方面军司令谢苗诺夫忧心的是,暴风雪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随着天气转好,自己的防区压力越来愈大,停留在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和库尔干一带的中华帝**队,向西北可以威胁到叶卡捷琳堡。向南部可以威胁到车里雅宾斯克和奥伦堡。甚至迂回到后方的乌法等地。切断自己的后勤运输通道。
谢苗诺夫只觉得自己处处设防,又有处处防守不住国防军攻势的可能,乌拉尔山脉的天险都不能让据守险要地带的俄军安心,连战连败让俄军士气低落。死气沉沉的不知道出路在哪里。
随着战线推进到乌拉尔山脉一线,秋明和下塔吉克的补给,如今只能依靠叶卡捷琳堡的大力供给,这也加剧了叶卡捷琳堡俄军的公铁路运输的压力。俄军现在已经没有任何的退路可言了。不放弃车里雅宾斯克、秋明和下塔吉尔等重要城市,就必须保证这些城市的足额补给。
但是这些地区随时都将面临中华帝国空军肆无忌惮的狂轰滥炸,实话说,俄军的运输补给压力不是一般的大,连叶卡捷琳堡本身的补给都有困难,还要优先匀出补给到车里雅宾斯克和秋明这等最前线的城市。谢苗诺夫实在是头疼死了,要知道现在的俄罗斯帝国粮食补给物资有一半是通过外购获得,常时间的战争,大片领土的丧失,让俄国人的粮食种植大不如前。战争消耗越来越大,负担越来越重。国民经济到了这种时候还没有崩溃,只能说俄罗斯帝国底蕴深厚,感到国破家亡危机的民众们,也没有在这个时候出来闹事的意思。
不得不说,恶劣的环境锻炼了皮黑肉糙的北极熊,不断地去战斗,适者生存的村林法则渗透进俄国哥萨克战士的骨髓里了,尽管俄国人现在很迷茫,可事实上,千年以来,有谁真的颠覆过俄国人的政权呢?
可以说,在这种国家危亡之际,谁都会迷失。
1907年1月5日,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
与俄国人相反的中**队就要轻松许多了,特别是负责正面攻打车里雅宾斯克和秋明任务的乌鲁木齐集团军和银川集团军,李兆和司令和柳俊司令自从攻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顺手接受了库尔干之后,笑声就没有断过,两大集团军的官兵们在新疆和宁夏的耐寒训练,对西西伯利亚的气候环境还是能够适应的,这让两大集团军的司令官很欣慰。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国防军指挥部营帐中,乌鲁木齐集团军司令李兆和摆了摆手上的电报笑道:“乌鲁木齐总司令指挥部来电,在我各集团军准备完毕后,准备攻打车里雅宾斯克和秋明,把战线推到乌拉尔山脉一带,尽力威胁到欧俄地区,以打促和,争取兵不血刃的得到乌拉尔山一东的大片领土。”
“什么意思?以打促和,要谈判了吗?不在向西进攻了吗?”银川集团军司令柳俊将军吃惊的不断问道。
乌鲁木齐集团军司令李兆和将军和金雨在乌鲁木齐交谈的比较多一些,知道国防部其实根本就没有打到欧洲的意思,那会引起整个欧洲白人世界抵制,真打到欧洲去,绝对是得不偿失的事,这里面的弯弯绕简直是太多了,说不清楚的,所以见柳俊问起才说道:“是的,柳司令!英、法、德、意、奥、美和智利等欧美诸国,都向外交部发了调停此次战争的外交辞令,看来我们是把俄国人打狠了,没有像这些国家预期的那样势均力敌。老实说,他们更渴望我们两个阵营都打得两败俱伤,劳民伤财,他们才开心的。”
“要我说,现在沙皇政府是在死撑,他们大部分有战斗经验的主力部队,不是被我们歼灭,就是打压,就算打到了欧洲,我们也不怕,根本没有必要考虑什么英、德等国调停,现在英法和德意奥矛盾重重,美国人和智利人只是跟着英国人在后面摇旗呐喊罢了,我们不接受调停,他们也没辙,趁着这各机会多捞好处,多占实利才是正理。”柳俊将军更在意像成吉思汗打到欧洲的赫赫武功。
说实话,他们这些前线将领是作战信心最足的一群人,在他们眼里,现在的俄罗斯帝国看似还拥有庞大的人口和国土面积,其欧洲地区大部分工商企业也都还在,似乎没有遭到根本性的打击,但事实上据统计,大约有超过200万300万的俄军常备军被歼灭俘虏,这都是有作战经验的老兵和将官啊!谁都能预料沙俄军队还剩下什么。
“柳司令!打还是要打的,但是国与国之间总不能打一辈子吧!打到乌拉尔山脉,扼守住俄国人东进亚洲的道路就足够了。看看吧!一年多的战斗岁月里,我们已经把国境线横推到了欧亚分割线附近了,差不多了,数千公里的运输线啊!很难维持的。”李兆和将军也不想说的太明白,扬扬手中的电报说道:“给你,拿去看看好了。”
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欧美诸多国家联合出手,插手调停战略合作国和俄罗斯帝国的战事,也让有心打到沙俄欧洲地区的将领们很是不爽,他们如今信心十足,何况是已经即将全面封锁的乌拉尔以东,所以当初英法德意奥美等国想要插手调停,想要交战双方停战的消息传来,前线大哗,大好形势下马上收手,太可惜了,明明可以拿到更多,有什么必要考虑西方欧美人的感受,就此停战,放侵入亚洲的俄国人一马,合适吗?
倒是大家都看到了苗头,这场仗怕是打不长了,但是在停战谈判完成之前,能打到哪里算哪里,毕竟还要占据有力的地理位置,把边境线尽量设置在俄国人最不舒服的地区,才是国防部所注重的,仗还有得打啊!
十余年的军事生涯,让中华帝国成长起来的将领们明白,国防部没有下令停战,自己就不能停止进攻的步伐,当停战令下达到自己手中的时侯,自己就必须遵守指令。毕竟中华帝国这些年的战事实在是太频繁了,在这样长时间的战斗下去,沙皇政府可能会垮台,但是中华帝国在世界范围内就会树敌如麻了,有谁愿意,或者说敢于和一个攻击性十足的帝国正常交往呢?
现在欧美诸国插手调停战事,中华帝国的政要也有就坡下驴的意思,已经捞足了好处,快把俄罗斯人赶出亚洲了,再加把劲儿,做个样子仿佛真要打到欧洲的架势,在谈判中占据优势地位和话语权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整体来说,进入了1907年后的一月初,中华帝国、兰芳共和国、奥斯曼帝国和波斯王国高层,都有条件的接受了欧美诸国插手调停的外交请求,就等着俄罗斯帝国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开出停战条件了。(未完待续。。。)
………………………………
第456章 乌拉尔战役(一)
英法德意美奥等等欧美诸国联合介入调停战略合作国和俄罗斯帝国的战事,中华帝国外交部的官员知道,这只是欧美国家想要表现出来的一种姿态而已,因为这些国家现在连基本的停战条件都没有和俄国人谈妥,由此可见,这些欧洲国家也是在试探中华帝国的底线,是还要再打下去,还是见好就收。
事实上沙皇统治阶层也是进退维谷,战也不成,和也不是,因为俄罗斯帝国丢失的疆域实在是太多了,怎么议和啊?难道真的要把自己祖祖辈辈,千百年来打下的地盘拱手让人,粗神经的斯拉夫人不甘心啊!
这种情形表现在战场上也是如此,叶卡捷琳堡,坐落于乌拉尔山脉东麓,伊赛特河畔,位于莫斯科以东1667公里,该市始建于1723年,以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一世的名字命名。叶卡捷琳堡(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市的面积事实上并不大,只有一千多平方公里,但以叶卡捷琳堡为中心成立的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面积却达到了近二十万平方公里。
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涵盖了乌拉尔山区中南段东坡所有地域,并在事实上横跨欧亚分界线,该州西南部有部分领土位于西坡的欧洲部分,但其主要领土还是位于乌拉尔山脉东坡,紧邻西西伯利亚平原,也死死地镇守在了欧亚分界线上的关键点上,中俄两国都视这里为两国必争之地。
俄国乌拉尔方面军司令谢苗诺夫可是明白的很,一旦失去叶卡捷琳堡,就等于是向中华帝国敞开了门户,自己的帝国无疑会失去自己的骄傲,让俄国人为之骄傲的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一世的荣耀就将彻底毁掉。这是现在驻守这里的俄军感到最无赖的地方,别的城市失守就失守了,以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一世命名的城市,一旦失手了,那跟一个国家被人打断了脊梁骨、抽取了精气神一样可怕。
叶卡捷琳堡因为处于欧亚大铁路交通要道上,又涵盖了乌拉尔东坡包括铁矿开采冶炼、机械制造等等行业,所以其经济发展一直在俄罗斯帝国亚洲领土中居于主导地位,工厂城镇密集,约上千个村庄。居民超过一百万。是俄国亚洲领土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并且大多数人口集中生活于城市。
而此时,繁华不再,随着中华帝国的军队展开攻势,乌拉尔方面军司令谢苗诺夫也开始焦躁的部署着一切,让这段欧亚大铁路沿线喧嚣无比,滚滚煤烟拉出一道道黑线,铁轨上一列列满载士兵和弹药补给物资的火车,正在急速朝着东南面行驶。
进入一月份,天气好转之后。处于交通枢纽位置的叶卡捷琳堡两翼的车里雅宾斯克和秋明,开始被国防军打压。而这个时候在叶卡捷琳堡铁路两端,相距数百公里外,则是枪炮轰鸣,爆炸声震天动地,在更远的距离,若从高空中看去,更是可以发现一支支军队跟在装甲战车后面慢跑,正在沿着冰天雪地的道路。向着车里雅宾斯克和秋明发起进攻。
秉承国防军的机械化空地协同作战模式,天空中还不时出现成群的战斗机群,呼啸着俯冲向铁路两侧。向铁路沿线的俄军阻击阵地上投下密集的炸弹,到处是火光冲天,大地上已经看不到一寸净土……
一直以来,地面部队逼近压迫,天上飞机狂轰乱炸,这种最简洁的压迫式战术打法,才是国防军使用最多的有效进攻手段。
天空中,还可以看到俄国空军的战斗编队。从叶卡捷琳堡野战机场不断的飞来,和中方战斗机群缠斗,死缠乱打着阻止国防军轰炸机群的攻击。
主持东线叶卡捷琳堡战事以来谢苗诺夫就是一脸苦涩,和国防军两路并进的大军作战,谢苗诺夫没有过多的想法,只是一门心思的防御在防御,尽量和国防军缠斗,甚至贴身肉搏。
这个时候俄国人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熟悉地理环境,以及对恶劣气候的适应能力,这才是沙俄军队的唯一优势,还有就是只有为了抱住家园而拼命的平民百姓了,这种事情在任何国家都一样。
就像后世足球比赛,另一个城市的球队要想在客场全取三分,球迷都不会答应一样,以为足球场在和平时期就是一个另类的战场,输掉的不仅仅是球队,而是一个城市的名气。
输球城市的人走出去和别人聊天吹牛,都要低人一等,抬不起头的,因为铁的事实摆在那里,技不如人,你怎么吹去?
这就造成没有退路的俄**队誓死抵抗,国防军装甲突击部队步步紧逼,西西伯利亚平原上战火猛烈的爆燃起来。
秋明古老教堂的圆形钟楼里,东线秋明城防司令扬巴耶夫举着望远镜,看着四周一片慌乱的躲避场景,还有那天空中不断盘旋的中华帝国国防军飞机和那一枚枚投下的漆黑炸弹以及城外漫天的硝烟。
秋明城防司令扬巴耶夫知道自己国家的空军已经尽力了,中华帝国的空军始终占据着性能的优势,就连轰炸飞机投完航空炸弹之后,也有和专用战斗机对抗的实力,俄罗斯空军的阻击,只能做到尽量降低中华帝国空军轰炸的强度,减轻自己的防守压力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从扬巴耶夫到任担起秋明防务的那一刻,他陷入了与当初的西伯利亚战区一样的困境,似乎除了接连不断丢失一片片的土地,防守部队不是被歼灭,就是只能撤退,再没有任何办法可以争取主动,至于反攻,那根本就是奢望。
只有直接面对国防军突击进攻时,坚持哥萨克军事传统的扬巴耶夫将军才真正感受到中华帝**队的强大,虽然乌拉尔主力部队已经是欧洲数一数二的强军,但在中华帝国机械化作战军队面前仍有不小差距,这与他以前遇到的欧洲和亚细亚传统军队,在战场上所面临的压力完全不同。
在欧洲南部、中亚和亚细亚战场上,里面虽然也有中华帝**队加入,但似乎远不如这里的军队更加的让人感到惊慄,不说别的,光是铺天盖地碾压过来的装甲战车突击部,就让人无可抵挡。据报道,在这些进攻部队身后,尽是蒙上篷布的汽车运输联队,全军大多都不用双腿走路,这都是有效减轻西西伯利亚恶劣环境对行军打仗影响的最佳途径,这可是俄军现在办不到的。
这哪是军队,分别是一支钢铁洪流,不管冲击到那里,都能瞬间吞没目标,以前那种梳着金钱豹辫子的清朝人形象早已经是过眼云烟了,现在反而是更早进行工业革命的俄罗斯帝国落后挨打了,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秋明和欧俄绝大部分内陆城市一样,是古老的要塞式城市,扬巴耶夫将军知道自己没有可能向后撤退。
“谢尔盖!这一次秋明保卫战很不乐观,也是我一生都没有见过的战事,若能在秋明南面的那支装甲集群没有围上来之前,我们还有守住的机会,一旦让他们接近,那就那说了。。。”扬巴耶夫将军对着自己副官抱怨道。
副官谢尔盖。布林只是点点头,知道这是自己的长官在自言自语,排解心理压力,也不需要别人多说什么,自从被派到一线作战之后,就没有后撤的选择了。
俄国国防委员会实在是太清楚车里雅宾斯克和秋明防线,对叶卡捷琳堡要塞的拱卫保护作用,谁擅自撤退,绝对死的很惨的哪一类人,俄国统治阶层惩罚起人来,刑法不比满清十大酷刑差上一丝一毫的。
“现在情况非常不妙啊!中国人进攻太犀利了,我们的军队,加上动员平民参战,我们是有希望多坚持一段时间的。”副官谢尔盖。布林好半天才说话。
“只是多坚持一段时间吗?”秋明城防司令扬巴耶夫思索道,知道自己军队的劣势太明显了,根本就没有什么好的防御手段,坚守也只是拖延时间,等待形势的转变而已。
看着硝烟四起的城市,听着持续不断的爆炸声,副官谢尔盖。布林看着思索的上司,才微叹了一口气道:“将军!坚持一段时间,多久,一天,两天?还是十天半月?坚守古城,没有多的坚固堡垒,我们会遭到什么样的下场?如果能够完全的限制住中国人的空中轰炸机群,那我们有机会坚持到最后。但问题是我们现在还没有这种空中力量,我们就算是有更多的兵力投入到这里来,在秋明选择死守,守住秋明的把握是一丝都没有。”
秋明城防司令扬巴耶夫闻言不再作声,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晚了,自从被派遣到这里的命令一到自己手中,扬巴耶夫就知道自己的命运了,只有拼命或者直接投降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旦选择直接投降的话,国内的家人怎么办呢?
扬巴耶夫感到幸运,也觉得不幸运,幸运的是援兵不断地开来,死伤多少补充多少,不幸运的是,中华帝国的军队始终保持着进攻强度,天上飞机炸,地面火炮轰,白天进攻,晚上后撤,根本不给自己偷袭肉搏的机会,和自己打着消耗战。
一时间俄国人不知道中华帝国的军队为什么不一鼓作气的狂攻不止,而是这样打打停停的折磨人,就算是打败自己俘虏自己也好啊!大家都解脱了不是,却不知道中华帝国随着战线的拉长,哪有多余的粮食物资供给俄国俘虏去吃,中方指挥官得到的命令就是消耗敌人的有生抵抗力量,直至他们自己崩溃,冰天雪地里,国防军装甲突击部队实在是不愿意突击的太深入了。(未完待续。。。)
………………………………
第457章 乌拉尔战役(二
天空中远远的飘来了一大群灰色斑点,这是中华帝国的攻击机群,在没有解决俄罗斯帝国战斗机群之前,中华帝国地面装甲突击部队真不适合全力进攻。
叶卡捷琳堡这种工业城市的防空能力很强,但是秋明这种历史小城就不行了,又处在中华帝国空军最佳攻击范围的秋明就遭罪了。
一大群飞机俯冲投弹,让秋明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当然轰炸机群还在铁路沿线的野外进行更为密集轰炸,毕竟铁路阻击线上那些不断增援上来的士兵,防空实力火力远低于有欧式建筑物的城区,是轰炸机群优先轰炸目标,柿子谁都知道捡软的捏,可以吃进嘴不涩小说章节。
“嗵嗵嗵嗵!……”
“哒哒哒哒……”
随着黑点逐渐若大鹏鸟般扩大,接近俄军防空火力点,俄军地面的防空火力开始疯狂的喷吐出火焰时,天空中的轰炸飞机也已经开始不断地变向,或翻滚,或加速俯冲投掷下一串串漆黑的航空炸弹。
秋明古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这么大范围的目标,国防军轰炸机群的轰炸几乎就没有落空的,一串串爆炸声响起,整个秋明防区便陷入了爆炸火海当中,一栋栋房子如同遭到飓风横扫一般,嘎嘎声中不断倒下,碎石钢筋横飞,当硝烟散尽,就只能看到秋明城几乎已经被夷为废墟了。
连续数天的空中格斗,让俄国空军战斗机编队损失惨重,有点跟不上中华帝国攻击编队的节奏,秋明俄军防线上的掩体堡垒炸毁了修,夜间修复了,再被炸毁。成为了双方进攻和防御的主旋律。俄军的死守行动受到的影响很大。但却没有办法,哪怕他们把所有防空火力都集中起来防御空中的威胁,也没有办法完全遏制来自空中的轰炸,中华帝国的空中优势太明显了些。就算是现在整个欧洲飞机制造企业联合起来,一起研究性能更加优异的战斗机都做不到,科技进步和实战经验的积累,不是说超越就超越的事情。
中华帝国的空军现在空中没有对手。俄军的战斗机编队只能起到牵制和限制的作用,不让中华帝国的空军再像以前那样肆无忌惮的完虐自己,就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而俄军地面部队布置的那些防空火力,不用说也会在暴露伊始就开始不断地遭到狂轰滥炸,这导致秋明和车里雅宾斯克的防空火力损失越来越大,在补充能力跟不上战术防御消耗之后,再这样下去的话,秋明和车里雅宾斯克将彻底成为脱光衣服的美女,任由国防军突击部队蹂躏。叶卡捷琳堡最终会在无遮挡的**裸的暴露出来面临攻击。
躲在地下掩体里的秋明城防司令扬巴耶夫备受煎熬,国防军突击部队如同拉锯刀式的进攻方式。大量杀伤自己军队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消磨自己的抵抗意志,就算扬巴耶夫见惯了生死搏杀场面,也被空中轰炸的惨烈战况震撼住了,战争形势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攻攻不出去,守又极度艰难,想拼命都找不到对手,无奈啊!只能被动的挨炸。
每天看着成千上万的死伤报告,和许多底层士兵一样,秋明城防司令扬巴耶夫都感到麻木了,不断地请求增援,部署防御阵地,生与死一时间真的不重要了,也许战死才是解脱煎熬的最佳选择,每天挨炸挨打,谁都有受不了的时候……
和秋明城防司令扬巴耶夫程序化似的调兵遣将,累死累活不同,从秋明东南两侧攻来的乌鲁木齐集团军和银川集团军的状况就轻松多了。
“现在的俄军确实不是吃素的,相比我们此前遇到的俄军拼命多了,他们战斗的意志要比以前的俄军强上不少。”在后方密林周围,白褐相间的迷彩帐篷搭建的指挥部里,李兆和司令认真的向联合作战的银川集团军司柳俊说道。
“这有什么,垂死挣扎,送死而已。以前遇到的俄军都是老兵油子,已经被我们打怕了,不能比的。再说了,等这些家伙们新鲜劲儿,耐性都被消磨光了,就和太宰的羔羊没有区别了。”柳俊司令浑不在意,敌人再多在拼命,也不可能和钢铁炮弹硬抗。
“你这人真没劲儿!核桃都要砸着吃的,只有俄国人拼命挣扎放抗,这仗才打的有味道。说实话,我是真心的希望俄国人不断地从后方派兵过来增援,在西西伯利亚平原丘陵地带和俄军大攻防战,可是比在乌拉尔山脉的丛山峻岭里死磕强太多了。”乌鲁木齐集团军司令李兆和笑得跟一只小狐狸似的说道。
柳俊司令双手横抱胸前,看着战术地图说道:“得了吧!他们现在的兵力比我们充裕得多,据闻已经有超过了一百万的军队,部署在乌拉尔整个防区之内,身后更有源源不断的援兵补充,我军突前的四个集团军,四五十万兵马要想强攻硬打,那是要吃苦头的,李司令!
再加上俄军占据了天时地利,你们看,车里雅宾斯克和秋明的后路,就是叶卡捷琳堡和奥伦堡,拥有完善的轻重工业,补给比我们便捷的多。又紧邻高山峻岭,到处森林密布,易守难攻,扼制着我们西进的道路,在这两个点的两边,那些山丘密林也成为了我们迂回推进的障碍,我认为我们有必要继续进行一番调整,在这种地形当中和俄军作战,我们现在的兵力没有优势,只能靠我们的空中优势,以及地面机械化作战部队的突击绞杀能力,层层推进,用俄国人最惯用的作战方式打垮他们,才能让他们认识到,不是只有欧洲有‘压路机’,亚洲的东方也有。”
现在谁都知道要是俄军在乌拉尔山区和西西伯利亚平原上的森林里,和国防军打山地战的话,除非是国防军被这里山区的原始森林都给烧光了,否则,这仗整不好打了。倒不如现在把俄军拉出来的便利些。凭着国防军机械化作战能力。消磨掉俄军誓死抵抗的意志,大量歼灭被迫增援上来的俄军有生力量,在顺势打得俄军魂飞魄散就在理想不过了。
“你是说要一路碾压过去,这不妥当啊!要是把俄军打压回去。让他们在山区和他们作战,装甲战车的突击能力就要差很多。而在西西比里亚平原丘陵地带作战,会更有利于我们发挥和实战演练,我倒是觉得就这样耗着打拉锯战最好了。可以充分调动俄军支援上了,等到我们攻到叶卡捷琳堡的时候,俄军的守护力量就会严重不足。”李兆和司令很是在意现在的弹性战术,认为一味的强行压上进攻,会让突前的自己和空军脱节,得不到空军的有效保护。
要知道现在是在冰天雪地的西西伯利亚作战,俄军修建在鄂木斯克的野战机场利用程度,也就辐射在车里雅宾斯克和秋明一地,再远就顾及不上了,这让战斗在最前沿的集团军司令们。在进攻时打得有点束手束脚的,完全放不开。作战思路不统一起来。
“事实上在如今这种地形中作战,我们更需要利用我们的武器装备优势,弥补我们兵力不足的劣势,兵贵精而不在多,层层渗透,分割包围,迅速歼灭俄军会更为有效,并结合空中打击力量,不给占据山地险要地段俄军冒头的机会,量他们耍不了什么花招来。”柳俊司令和李兆和司令争辩着,期望自己的集团军打得更富于侵略性,对于部分俄军连枪支都没有的窘迫境地很是不屑一顾。
“伙计!别急着用棍子把人打死。装备!我们拥有武器装备的优势,其实说来这种优势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就像那些装甲战车,好用是好用,可就是难伺候。”李兆和司令摇头对着自己的搭档说道,攻打秋明的战事,全由自己这两个集团军临场决断,要想夺取这一个俄军驻守的重要的城市,必须统一好思想。
“装甲战车和火炮炮群的武器装备优势不只是计算我们两个集团军的,隶属国防部的空军,难道不是我们的装备优势吗?那些坚固的地面工事就交给轰炸机群去解决吧!我们只需要在敌人最虚弱的时候,狠狠地在插上一刀就足够了。”李兆和司令继续着自己最省力气的打法理念。
“我也知道空中支援力量的重要性,可是那需要等很久,知道吗?西伯利亚的寒风暴雪,什么时候爆发谁都无法预测,伙计!你能保证每天都有战机支援吗?你太依赖空中力量了,没有这些难道你就不会打仗了吗?”柳俊司令也有自己的想法,自己集团军的攻击进度,始终受后勤补给影响,想快攻却怎么都快不起来,很别扭!
李兆和司令直摇头,知道自己的搭档上火了。整个大西北和西伯利亚的今后之恶劣谁不知道啊!再加上冬季夜长昼短,时常大雾弥漫,空军每天保持四五个小时高强度轰炸支援,制约着俄国空军发不上力,就已经很给力了,要想让空军威慑范围更大,就必须在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