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元辅-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心生歹念”,违令者视为“蔑视本汗令谕,必诛之”。
当然,以上都是经过板升汉人“翻译”之后的话,实际上俺答汗的原话是:“他们是来和本汗做生意的,是本汗的朋友,你们谁敢对本汗的朋友动武,本汗就要杀掉你们全族的男人,把你们的女子和牛羊抢来,一部分赏给有功的将士,一部分用来给朋友赔礼。”
很粗暴,很直接,但很有效。
毕竟,连“大元皇帝”、万里草原的名义之主、蒙古左翼扎萨克图图们汗都对俺答提心吊胆,生怕其恃强逞凶窥视“大宝”,这漠南之地又有谁敢无视俺答汗的严令?
因此,哪怕是明蒙战火方熄,这支规模庞大的商队,在血狼啸月旗的注视下,仍然敢大摇大摆地来到俺答汗的汗庭丰州。
血狼啸月旗,如此中二的形象和名称,当然只有电脑游戏玩多了的高侍读才会弄出来并洋洋自得。而打着这面旗帜的护卫骑丁,正是以昔日百里峡响马为基干力量,历经半年时间扩充并交由大同总兵马芳私下整训三月有余,最终才精心打造而成!
与大多数“扩建私军”的穿越前辈不同,高务实除了制定一些规章制度之外,很少亲自干预他那打着武装家丁名义的“私军”,只是着重引入了当年袁世凯的“先进经验”,他的护卫家丁,无论步骑,在每日三餐以及每月发饷时,都要大声喊一句口号:“吃大公子的饭,听大公子的令!”
如果是额外发赏,则还要再加上一句:“谢大公子打赏,为大公子卖命!”
虽然这做法几乎比俺答汗还要简单粗暴,但经过这半年观察下来,效果却出乎意料的好。尤其是根据高务实拟定的办法,“带兵”的主官不得亲自发饷,而必须由高务实指定的人选,在各级带兵主官的监督之下,当着每一位护卫家丁的面,“代大公子发饷到个人”制度实行之后,高务实纵然不直接干涉护卫家丁的运作,却在护卫家丁中享有极高的声望。
难怪后世人曾经总结“谁掏钱养你,谁就是你爹”,真是至理名言。高务实这条办法,说到底无非就是不断提醒他的护卫家丁们,谁才是“掏钱养你”的那个人。
而眼下,这支由高侍读掏钱养着的队伍,已经到了俺答汗的汗庭之外。
………………………………
第122章 蒙疆风云(二)
这支队伍的最前方,有三名骑士一字排开,正在谈话。
这三名骑士,正中间的是光着一颗大脑袋的曹淦,左边是平时与高务实形影不离的高陌,右边是在戚继光麾下呆了半年,刚刚被临时派来的高珗。
从三人并行的位置来看,毫无疑问,此行以曹淦为主,其次是高陌,再次是高珗。
“高团座,有一件事,在下憋在心里好几天了,一直想要问你。”眼看着就要到达目的地,心里不太能藏住话的曹淦实在忍不住发问了。
他口中的“团座”是指高陌,因为香皂产业的快速扩张和产品的大卖,高务实提前将家丁护卫队的规格连升两级,以前的“队”其实对应的连级,现在越过营级,直接到了团级建制,而高陌正是首任家丁护卫团团长。
曹淦实际上已经被高务实剥夺了“军权”,改任为“口外贸易总裁”,对外号称“京华商会掌柜”。总裁这个称呼在大明是个常见词,譬如“某某任正史总裁”,一般就是编撰某史书的主管,意义与后世基本雷同,这里总裁的裁字,是“裁定”的意思。
其实,当时高务实决定步骑合编,统一整编为家丁护卫团的时候,连已经知道自己被内定出任团长的高陌都十分担心,深恐闹出事端来不可收拾。
因为当时虽然家丁护卫队的步兵编制已经扩编到了六百来人,且其中充作骨干的小队长们全部经过戚继光的亲自调教,整个队伍也兼容并蓄了高务实所订立的军规和戚家军的训练法则整训了两个多月,属于可以依靠的力量。
但是问题在于,以百里峡响马为主要力量的骑兵部队那会儿也扩编了不少,足有千余规模,除了未曾配备火器和盔甲,在冷兵器上完全可以称得上装备精良,更别说由于财力相较此前更急充裕,骑兵部队的马匹数量充足,平均两名骑兵可以拥有大概三匹战马。
这已经是一支让马芳都私底下眼红不已的强大骑兵了,毕竟大明眼下的骑兵家底……实在有些不够瞧。
武装骑丁这一块,一直是曹淦负责,队伍里头带兵的,都是他用老了的人,甚至不少是他妻家的亲族,那会儿高务实忽然要“收军权”,高陌十分担心曹淦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反水,那麻烦可就大了……这可是装备精良的千余精骑啊,放在大明正规军里头都是家丁级的核心战力,要是真个反水,就算拿不下宣府、大同这种重镇,攻破些个县城,甚至兵力有限的府城都不在话下!
要是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别说高务实自己脱不了干系,只怕连高拱都要受牵连——这可是你家的家丁,你家家丁都造反了,你敢说你没罪?
但高务实为此准备了足够多的后手,他有胆量这么做,而且他知道,必须趁武装骑丁人数还在可控数目之下赶紧做,要不然将来再收权,麻烦更大。
高务实做出的后手,最重要的是如下几条:
首先把步骑护卫全部派往大同,打着请马芳调教的名义集中起来,再传令由步兵守卫营盘,骑丁的马场也由步兵守卫。
接下来,以“沟通赵岢”的名义调曹淦去宣府公干,同时调高珗去大同负责管理步骑两大护卫队,又派高陌去宣府向曹淦宣布改任命令并负责说服或者安抚曹淦。
再然后,请马芳以四月时曾遭遇俺答进攻为由,用巡视和加固防务为名,调集精锐兵力暗中监控家丁护卫队营盘,一旦发现异动,即刻出手控制局面。
最后,由高珗带着高务实的职务调整命令,以及“家丁护卫队半年奖”——足足八万两现银——向留守大同营盘的骑丁护卫主官下达曹淦的调整命令。
这里头还有一个重要的时间差:高陌向曹淦宣布调整在前,并且他需要说服曹淦下令传讯给大同方面,说自己已经“欣然领命”——怎么说服高务实不管,但尽量保证来文的,不来武的。
这是整个的行动计划,而在计划之前,高务实那套“吃大公子的饭,听大公子的令”早已执行了几个月,而所谓“半年奖”也不是临时提出,而是早就先告知全体武装家丁了。
这样一来,软硬兼施之下,底层骑丁基本上很难出于对“旧主”的所谓“忠义”之心反对调整——因为“旧主”根本不在,且传来了主动接受调整的消息。
中上层的小头目虽然可能心存疑虑,但他们首先可以拿到足够的赏银;其次,宣布调整的地点是在由步兵家丁守卫的主营,他们与自己的属下被完全隔离,只有同意调整任命之后,才会被安排分批调离大同——这是不允许他们形成合力。当每一股力量只剩一百来号人,且后勤补给完全仰仗高务实的安排时,他们怎敢造反?
即便如此,高务实的手段仍然没完,早在他请马芳帮他整训骑丁之时,他便开始了骑丁护卫的扩编,其中一部分是与马芳家丁中那些流浪蒙古人一般来历的落魄蒙古骑士,这些人被高务实的洗脑大法一通忽悠,早就恨不得叫高务实做干爹了——好吧,其实都不用刻意忽悠,他们本来就是草原部落争斗中失意的落魄骑士,忽然抱上了高侍读这样的大明豪门粗腿,傻子才肯放手。
这群人比汉丁还要认可“吃大公子的饭,听大公子的令”这个重要指导思想,其中的佼佼者或者被任命为骑丁护卫队的小队副队长,或者被冠以骑术教头的名号,很是分割了部分军权。
而原先出身百里峡的部分少年骑手,经过调教之后被任命为“纪纲”(军法官),享受到一些独特的地位和权力,更是早已将大少爷视为自己的恩公,又分割了部分军权。
这种情况之下,这支队伍的整编工作才被高务实提上日程,进行起来。
当时唯一的问题,就是曹淦本人的态度了。
然而高务实给出了一个曹淦思来想去都觉得无法拒绝而他的夫人更是力劝其接受的条件:高务实许给他口外走私生意年利润百分之一的分红额度。
财帛动人心,虽然曹淦私底下觉得只拿到分红额度而不是“股份”,实在有些遗憾,但想想自己洗清响马身份后,也不过是高家区区一个家丁头子罢了,能拿到这么大一笔钱,儿子还能继续跟着高侍读念书,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要知道,他此前就负责走私这一块业务,今年的生意虽然因为战事受了些影响,可在大公子顺利搞到扬州送来的货物之后,贸易额仍然比往年翻了一倍不止,预计今年的纯利都得超过十万两,百分之一也超过千两白银了,这可不是小数啊!
原先自己做大当家,看似所有的收入都归他分配,可家大业大花销也大,还要承担整个百里峡的生死存亡责任,哪有如今洗白身份,安安稳稳拿这么大一笔钱轻松惬意?
说到底,曹淦早年的打拼已经让他疲惫不堪了,他这四十多岁的人,心思早就转到“望子成龙”之上,现在既然能放手,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本来他此前还一直担心大公子猜忌,现在既然兵权上交,想必大公子也不至于非要斩尽杀绝吧?
于是,他直接让自己的夫人走了一趟,代为传讯。
整编大事就此底定。
可没过三个月,高务实又派他出马亲自走一趟丰州,却没有说明任务。
更让人惊讶的是,新任家丁护卫团的团正、团副高陌高珗二人居然同时出动,一齐前来。
到了丰州城外,忍了一路的曹淦“曹总裁”这才终于忍不住发问了。
………………………………
第122章 蒙疆风云(三)
由于曹淦当初果断交权的原因,本来跟他算是略有过节的高陌现在对他的观感改善了不少,甚至还略有一点亏欠感,所以对他憋了一路才提出问题,高陌很是和气地笑了笑,问道:“曹总裁是不是想问,大少爷把咱们三个一齐派来俺答汗庭,到底是有什么大事要我等去办?”
“是啊,高团座。现在俺答这边,自从上次木图希部被高团副一锅端了之后,各方面情况都还不错,连带着咱们在整个口北的生意都格外好谈,甚至连河套的沃儿都司部,都主动派人来和我们联系,问我们能不能也跟他们做做生意……”曹淦说到这里,顿了一顿,苦笑道:“总裁是个文官,安在我老曹头上总觉得有些别扭,高团座还是叫我曹掌柜吧。”
高陌点了点头,道:“沃儿都司部的事情,上次我听大少爷说起过。”
曹淦顿时眼前一亮,忙追问道:“大少爷怎么说?”
“大少爷说,原则上他是同意和他们做生意的,不过可能要等一等。”高陌耸了耸肩。
“等一等?”曹淦微微一怔,略显诧异地道:“货物不足吗?应该不会吧,大少爷的舅家蒲州张氏,在我大明可是一等一的巨富豪强……”
高陌叹息一声:“你可能还不知道,今年八月的时候邳州又决口了,河水泛滥,好多货物都积压在山东以南过不来,高阁老前些日子已经决定改派潘季驯任河总,采取大少爷和潘季驯都认可的那个什么‘束水冲沙法’去治河……”
“大少爷真是学究天人,连治河都懂。”曹淦不懂什么“束水冲沙”,但在他眼里,自家这位大少爷反正是个妖孽,懂治河虽然诡异,但他诡异的地方多了去了,也不差这一条,反正夸就完事了。
曹淦真正想问的还是下面这句:“那等邳州河道通了,跟沃儿都司的生意是不是就可以开展了?”
“还要看俺答的态度。”高陌解释道:“大少爷说,俺答的态度才是现在最关键的事。”
“俺答的态度?”曹淦有些想不明白了,皱眉问道:“可沃儿都司也是俺答麾下的部落啊,他们跟咱们做生意,难道俺答会不同意?”
高陌笑了起来,瞥了一眼不远处的俺答汗庭,幽幽地道:“那可还不好说呢……沃儿都司虽然是俺答的部属,但却不是嫡系,用大少爷的话来说,他们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所以俺答未必打心眼里乐意他们借由咱们之手变得强大起来,威胁俺答自己的地位。”
“哦……”曹淦点了点头,心里开始盘算起来:这就好比我交兵权之前,也肯定不是大少爷的嫡系,所以财务上有高国彦少爷监督,兵权上也被掺了许多沙子,后来我老老实实交了权,这才又是独立主管口外的生意,又是特许分红——现在我应该也算嫡系了吧?
他们刚才所提到的“沃儿都司”部,在后世更多的是用“鄂尔多斯”这个清朝译名,其实就是同一部落,驻牧区域主要在河套。
这时候高陌主动道:“沃儿都司……其实咱们这次来俺答汗庭,跟沃儿都司部也有点关系。”
“哦?”曹淦怔了一怔,问道:“那咱们是来问明俺答对咱们打算和沃儿都司部做买卖的态度来了?”他问是这么问,但心里也觉得这应该不至于,如果只是问一下俺答汗对这件事的态度,哪有必要让家丁护卫团的团正、团副同时出马?这可是大少爷真正的嫡系,连姓氏都改了高姓的那种亲信。
“那倒不是。”高陌果然笑着摆了摆手,道:“咱们……其实是为俺答的一桩家事来的。”
曹淦完全愣住了:“俺答的一桩家事?他的家事跟咱们有什么关系?”
意外的是,高陌这时也露出了一丝苦笑,道:“不瞒曹总……呃,不瞒曹掌柜,我其实也觉得意外,但大少爷说……算了,曹掌柜,你有没有听说过,在三年前,俺答娶了一位三娘子?”
“有所耳闻……可那又如何,难道大少爷……呃,认识这位三娘子?”他本来下意识打算说“难道大少爷对这位三娘子有兴趣?”转念一想,大少爷才几岁啊,怎么会对千里之外的俺答小夫人有什么兴趣,这也太无稽之谈了。
果然高陌嗤笑道:“大少爷怎么可能认识一个草原上的女人?”他摆了摆手,道:“我也不知道大少爷从哪里得来的消息,说这个三娘子嫁给俺答……其中有些内幕,咱们或许可以从中做点文章。”
曹淦听了这话,一时脑洞大开,眼珠子贼溜溜一转,问道:“难道这位三娘子心向我朝,大少爷想拉拢她为我们大明做点事情?”
高陌目瞪口呆的望着他,半晌之后才干笑道:“曹掌柜,你不去说书,着实有些大材小用了……哈哈,你别瞪我,开个玩笑,开个玩笑嘛。”
曹淦一翻白眼,但还是道:“别开玩笑了,我的高团座,还是赶紧把大少爷交待的差事说一下吧。”
高陌点了点头,看了曹淦一眼,道:“俺答这边的情形,你比咱们熟悉,你先好好想想,北边是不是有两个三娘子?”
“两个三娘子?”曹淦呆了一呆:“哪有这种事?”
高陌却仍是一本正经,问道:“那你有没有听说过把汉那吉这个人?”
“这个当然有啊。”曹淦介绍道:“这个把汉那吉,是俺答第三子铁背台吉的独子,因为幼失父母,便一直由其祖母一克哈屯抚养长大,按理说是个倒霉孩子,不过一克哈屯是个很厉害的女人,而俺答这个人别看在外人面前十分了得,其实却十分惧内……虽然一克哈屯对俺答的其他事情不怎么爱管,可是一旦牵涉到把汉那吉这个孙儿,一克哈屯就要发威,所以把汉那吉这小崽子在漠南也算是个无法无天的家伙了,连俺答的长子辛爱黄台吉这个亲大伯都不敢惹他,否则必然被他老娘一克哈屯直接拿鞭子抽。”【重要提示,今天的作者感言对接下来的剧情很重要,恭请阅读。】
………………………………
第122章 蒙疆风云(四)
高陌诧异道:“把汉那吉这么……得宠?”
“其实这小子一般被称作大成台吉,这是他在蒙古的封号,咱们在这里要注意一些。”曹淦随口“纠正”了一下,才继续道:“怎么说呢……这家伙爹娘死得早,爷爷奶奶疼得狠些,也是人之常情。再者,辛爱黄台吉虽然是俺答长子,但此人顶多也就是带兵打仗还算勉勉强强,其他的方面嘛……都不咋地,所以他的地位也不是很稳。相对于深受一克哈屯宠爱的大成台吉来说,他说话的分量确实不重,不过高团座、高团副,你们二位也莫要因此小看了辛爱,此人毕竟是俺答长子,在整个土默特部范围来讲,其实还是有些威望的。”
高陌想了想,还没说话,高珗第一次开口了:“他可掌兵?”
曹淦点头道:“掌兵,不过他的本部人马不算很多,俺答这个人,对兵权抓得很紧,平时是不大会把兵权太过于分散的。虽然碍于蒙古惯例,辛爱也有自己的本部人马,不过其实力与俺答相比,那是远远不及的。今年他奉命出偏师攻锦州,也被很快击退,据说锦州方面用了戚总戎教他们的办法,集中了大量的霹雳手炮——就是大少爷称之为手雷的那个东西,给于攻城的辛爱所部不小的打击。”
高珗是在戚继光麾下受过训,并且得到过戚继光亲自指点的,而高务实交给戚继光的那些兵器图册,他也看过,当然知道经过高务实改进之后的手雷的威力,不过他还是有些皱眉,问道:“你不是说辛爱打仗还是有一套的么?他的‘有一套’,就是带着骑兵去围打锦州城?”
嗯,骑兵围城而攻,那可真是太有一套了,大抵在高珗看来,这位俺答的大王子算是取死有道的典范。
不过曹淦给辛爱洗刷了罪名,曹淦道:“不是拿骑兵去围攻锦州……他们知道拿不下,因为辛爱出兵前,除了本部兵马之外,俺答也就给了他不到一万人,他是在锦州附近找地方掳掠,似乎是在一处屯堡吃的败仗,被手雷炸死了近百号人,退得有些匆忙,连尸首都被边军留下了八十多具,戚总戎还因此被兵部赏银三十两。”
说到兵部这个赏银,连高珗都有些撇嘴——他现在在高务实麾下,每个月例银六十两,本次出塞更是直接拿了两百两银子的“差旅费”,而戚继光作为堂堂一镇总兵,取得击退土默特部大王子的功勋,也就值个三十两……幸好我高珗跟对了人。
这时曹淦见高珗再不多言,又把目光转向真正主事的高陌,问道:“高团座,你还没说大少爷的具体指示呢?”
高陌皱着眉头道:“你告诉我的消息,和大少爷说的似乎有些出入……不过没关系,咱们慢慢看吧。”他顿了一顿,有些为难地叹了口气,道:“其实不是我不肯说,实在是大少爷这一次与往常不同,给的指令很模糊……他让我们密切关注把汉那吉——就是你说的大成台吉最近的动向,并且最好跟他交上朋友,另外如果有可能,一定要让他觉得咱们是非常可以信赖的人,万一有所变故,他能放心的跟咱们走。”
曹淦张大了嘴,半晌才合上,用力吞咽了一口吐沫,一脸难以置信地反问:“出变故?而且出了变故之后还要让大成台吉放心跟咱们走?”
他伸手摩挲着自己的大光头:“这小子可是俺答的孙辈里头最受宠的一个啊,他能出什么变故?难道他还会去造自己爷爷的反?这不可能啊,他受宠归受宠,可俺答的位置,怎么轮也轮不到他这小子来坐,他怎么可能这么干?失心疯了吗?”
高陌却与高珗对视了一眼,才问道:“曹掌柜,你对这位大成台吉的了解到底有多少,可有听说他近期有要娶妻或者纳妾之类的事情?”
“近期?”曹淦皱起眉头,思索着道:“据我所知,大成台吉这小子成亲很早,十二岁那年便娶了妻,本名叫什么,我这外人无从得知,普通蒙古人也不敢乱叫,只知道大家都叫她大成比吉——比吉不是名字,而是称呼,大致相当于咱们大明的‘夫人’。”
十二岁娶妻在后世当然是天荒夜谈,甚至在大明都不多见了,但在蒙古,尤其是蒙古贵族当中还是挺常见的,所以高陌、高珗二人对此均无表态。反倒是听说大成台吉十二岁就娶了正妻之后,两人皱眉对视了一眼,最后由高陌发问:“他十二岁就娶妻……现在多大了?”
“大概十七八岁吧。”曹淦显然没有明确打探过这个消息,但他见过此人,目测一下也无妨,也自信这里头的误差不会太大。
高陌又问:“那么,之前我问曹掌柜的那位三娘子,曹掌柜又知道多少关于她的事情?”
曹淦笑了起来,道:“你说的这位,咱们大明的商人才叫她三娘子,蒙古人这边,都是叫她钟金哈屯。”
高珗这时少见的插了一嘴,问道:“哈屯我倒是知道,放在咱们大明,大致相当于王妃之类,不过这个‘钟金’是什么意思?是她的本名么?”
“不是不是。”曹淦连连摇头:“哪有把本名亮出来的摆在称号前头的?就算蒙古人不懂礼法,也不至于这般粗鄙。这‘钟金’的意思,嗯……我想想应该怎么说……”
高陌奇道:“就这么两个字,难道很复杂吗?”
“这个怎么说呢……”曹淦摸了摸自己的大光头,简单解释道:“在蒙古话里面,这个钟金,是非常非常尊贵的意思,而且也不是随便一个什么蒙古人的大贵族就能用‘钟金’来表示自己的尊贵。”
高陌有些糊涂了,问:“那她为什么可以用?因为嫁给了俺答?”
“那当然不是,要不然一克哈屯为何不叫钟金哈屯?”曹淦说到这里,似乎自己恍然大悟了,忽然一拍大腿:“哦!我想起来了,得是黄金家族的后裔,才能冠以‘钟金’二字!不过……我忘了这个词是不是只能女人用了。”
高陌吃了一惊:“她不是俺答的外孙女吗?怎么母系是黄金家族的出身,都能直接算作黄金家族的后裔了?”
想不到曹淦比他还吃惊,瞪大眼睛道:“谁说她是俺答的外孙女的?这是哪里冒出来的荒谬流言?这钟金哈屯乃是沃儿都司部歹慎台吉之女啊!”他呆了一呆,又想起一事,忽然哈哈一笑,道:“你们是不是听说那歹慎台吉是俺答的女婿,所以钟金哈屯便是俺答的外孙女了?不是,不是,那歹慎台吉娶俺答女儿的时候,钟金哈屯早出生了——她是歹慎台吉第一位比吉的女儿,她娘亲早就死了。”
………………………………
第122章 蒙疆风云(五)
“看来大少爷手头的情报有问题,至少是有误会。”高陌与高珗对视一眼,苦笑道:“这下子咱们可就有些难办了。”
高珗也是满脸苦笑,不过却苦中作乐道:“这还是大少爷的情报第一次出错吧?看来咱们仨也算是开了回荤。”
曹淦急忙道:“大少爷到底怎么说的,你们倒是告诉我啊!”
高陌道:“大少爷说他得到的消息是,那三娘子本是俺答的外孙女,从小聪慧不说,还天生丽质,把汉那……大成台吉闻之,便派人求亲,对方家族也同意了。可是当三娘子来到丰州之后,俺答见此女貌若天仙,竟然自己动了心,于是打算将其收入自己帐中……”
高陌也不管此时曹淦早已听得一脸呆滞,继续道:“所以大少爷判断,那大成台吉年少受宠久矣,心志必然纨绔浮躁,得知这般消息,哪里能咽得下这口气?可俺答的权势又岂是他能撼动?如此,这家伙就很有可能一怒之下离家出走……但他也没别的地方可去,只有来我大明,还显得有些价值。”
“我的个亲娘耶……”曹淦伸出蒲扇般的大手用力揉了揉脸,宛如蛋疼得厉害一样苦着脸道:“传这消息给大少爷的人当斩……呃,就应该关他一个月的禁闭,外加罚俸千两!不对,罚俸万两!”
高务实此前定下的制度,最狠的基本也只有关禁闭和罚款,所以曹淦临时改了口。
曹淦一脸生无可恋,有气无力地道:“那钟金哈屯嫁给俺答都已经三年过去了,且不说前面那什么大成台吉要娶她过门的事情根本不存在,就算真有其事,这他娘的三年都过去了,黄花菜都早就凉透啦!大成台吉的脑子就算反应再慢,也不至于现在才想起来吃醋啊!”(吃醋这个词起源于房玄龄的夫人,明时已经颇为流行)。
高陌看了看曹淦,又看了看高珗,苦笑道:“看来这次的差事算是提前办砸了。”
高珗也是同样一副表情,摇头叹道:“大少爷要是知道这边的实情,不知道会不会发火?该不会觉得是咱们办不成事,故意骗他吧?”
“那倒不会。”高陌摇头道:“大少爷做事虽然很喜欢定计划,但其实你们可能不清楚,他也喜欢随时修正一些计划,尤其是计划进行的过程中出现了意外或者偏差的时候,他一贯都是立刻修正计划的,并不会因为出了意外就生气,除非那意外是人为造成的。”
言下之意把汉那吉这档子事从根子上就弄错了,所以就算差事完不成,高陌也料定高务实不会计较,而是会调整计划。
高陌见高珗和曹淦都有些意兴阑珊,强打精神道:“不过咱们也不是就没事可做了,前头就是大板升城,再往东不远便是丰州旧地,也就是俺答汗庭。咱们大少爷对这个大板升城很有兴趣,我们不妨也好好看一下……高珗,尤其是你,你在戚总戎那里学过兵法,这大板升城的城池修得怎么样,将来万一要在这里开战的话,怎么打比较好,你可以详细了解和思考一下。”
在高陌看来,高珗在戚继光那里所学的东西,统统可以归类为“兵法”,但高珗知道其实不能这么算,他在戚继光那里学得最多的不是怎么用兵,而是怎么练兵……不过这也没什么必要解释,因为他总感觉戚继光虽然不说,但平时给他的感觉就是用兵本身没有外人想象中神奇,只要兵练好了,脑子不抽风的情况下基本怎么用怎么赢。
显然他在戚继光那里学得有点偏……因为戚继光用兵虽然的确不以“出奇兵”为制胜法宝,但也并不是胡打一气。
要是高务实在此,倒是能粗陋的总结一下,戚继光用兵实际上已经接近于近代化军队的用兵思路了:练精兵,布坚阵,一力降十会。
因为戚家军在这个时代,至少在东亚,正面作战等同于无敌——那他当然没有必要出什么奇兵。
说起来这倒有些像刘綎上次和百里峡打的那场遭遇战:任你玩出花儿来,反正没人挡得住我一刀——那不就完事了。
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无济于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