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元辅-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时,有一位名叫马歇尔的木匠,在后来的加州首府萨克拉门托北边为他的老板建造锯木厂,结果他在1848年1月24日,于亚美利加河发现了最初的金片,由此引发了改变美国西部面貌乃至整个美国社会结构的淘金热。
马歇尔发现黄金纯属偶然,但消息却很快就被泄露了,先是当地为马歇尔的老板萨特干活的人知道了附近有黄金的“秘密”,纷纷丢下工作跑去找黄金,急得萨特直脚跳。
不久,消息又传到附近的旧金山,开始时那里的居民还不敢相信消息是真的,直到3月中,一家报纸做了报道,而一家商店的老板在城镇游行时,向人们展示装着从萨特地盘发现的黄金,从而掀起热潮,旧金山居民也争先恐后地加入了淘金的队伍。
到了6月中旬,四分之三的旧金山居民都离开了家园,整个城镇几乎为之一空。此后,北加州发现黄金的消息不但传遍美国,而且传向世界。
巧合的是,在马歇尔发现黄金不久,美国与墨西哥之间的战争就结束了,美墨之间签订了“瓜达卢佩一伊达尔戈条约”,加州成为美国的领地,这就为加州的淘金热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美国人可以自由地从东部、中部、南部来到加州淘金。
从美国各地赶往西部的人流犹如千条小溪汇大海,十分可观,大大推动了移民的向西流动规模,成为西进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到加州的淘金者中,许多人拿出一生的积蓄,或者拿房子当抵押借钱做路费,历尽千辛万苦到加州追求财富。他们离开家人和家乡,由妇女承担起农活以及照顾子女,这些梦想一夜致富的淘金者,大多在1849年来到加州,因此就被称为“49年人”。
由于来自各地的淘金人数不断增加,加州居民也暴增,1848年3月份时,外来人数只有不过800人左右,到了8月份就有约4000人来此淘金;到了1848年底,外来人数达到2万人;而到了1849年底,外来人口达到约10万人之多。
这其中有5至6万人来自全美各地,其他的则来自世界各国,有来自欧洲的、南美洲的甚至来自中国的。当时中国的淘金者多来自广东台山,他们来此淘金,因此就将这里称为“金山”,以后又改称“旧金山”。
从1848年初发现黄金出现淘金热后,淘金热到1852年达到了高峰,那一年之后,在地面上发现黄金的机率越来越小,此后就改为开采,随着开采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埋在地底下的金矿被发现。
加州的淘金热带动了整个采矿业的发展,吸引大批劳工与技术人才投身西部开发,采矿业不仅在加州,也在周围各州中迅速发展。大量黄金的获取,使得加州,尤其是旧金山成为繁华之地,也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不少历史学家认为,淘金热对美国社会面貌的改变,可以与南北战争相提并论。
高务实没有指望蓬苗金矿能达到美国加州淘金热那样的效果,也不可能有那样的效果,毕竟现在的消息流通水平和人口流通能力,都不能跟1848年的美国相比,但是哪怕能有那种热度的一半甚至四分之一,对于高务实而言,都可以大为改善他搞移民的难度。
大明的贵金属一直很缺乏,金、银、铜没有一样不缺,所以黄金的价值在普通人心目中几乎是高不可攀的,对他们的吸引力也是丝毫不容置疑的,只要操作得当,掀起淘金热不是什么稀奇事。
然而,在这个年代,跑来后世越南中部这种地方淘金可不是闹着玩的,有很多的危险——即便不说治安,毒虫、热带病等事情总要想办法防备吧?
高务实作为淘金热的始作俑者,以及安南的实际掌控者,有义务也有责任为此多做一些安排,以降低类似的意外伤亡,这是他作为一个穿越者的责任感。
因此,在岘港开设一些相关的药铺、帐篷店、干粮店甚至武器店等等,都是高务实需要操办起来的事。
他从来都不是一个拿人命开玩笑的掌权者——当然前提是:自己人。
所以当他把计划说给高璟和胡老板、李老板之后,三人对高务实也不禁更加钦佩起来,难怪高按台这些年万事顺利,人家不仅是目光长远,单是这份仁义,天下几人能有?仁者无敌,原来是要这样理解的……
我给你发财的机会不说,还为了你能顺利发财而提供各种保障。
试问这样的人,谁不对他心生感激?这样的人,在哪儿能吃不开?
而且高务实的这个计划还立刻让两位老板发现了商机——对啊,来淘金的人多了,做什么买卖不行,为啥非得自己去找金矿?咱们也学着高按台这样,来赚这些淘金客的钱多好?
两人对视一眼,相视而笑,默契于心。
而高务实在说完了这些之后,则开始认认真真观察地形地貌,最后决定道:“那个半岛……嗯,就叫山茶半岛吧,那边全部划给京华舰队,尤其是半岛西南的那处港湾,以后作为京华舰队在安南的军港,要与民港分割开来使用。”
高璟连忙仔细去看,一边看一边回答道:“老爷,军港的意思是……只能停泊咱们京华的船只?”
“不,不是只能停泊京华的船只,而是只能停泊进入作战序列的船只。”高务实转头看着他道:“换句话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停泊载炮的武装运输舰,以及将来咱们用来护航作战的专业战船。”
护航作战,这只是个名义,以京华舰队武装运输舰的实力,在大明沿海已经很难有海盗敢打歪主意了。但高务实总不能说自己造军舰只是好玩吧,还是得有个名义才行,而防备海盗显然是最好的名义——海盗嘛,在哪朝哪代都是被打击的对象,至少名义上是这样。
当然,大明沿海的海盗以前最喜欢的是“杀人放火等招安”,历史上海贼王郑芝龙不就是这样么?
但眼下情况有点不太一样,因为高拱的开海政策一直在推行,现在大明沿海的海盗已经弱了不少,许多并非一条心做海盗而只是借海盗身份做海商的家伙,都已经洗白上岸——胡老板和李老板就是这种人,要不然的话,寻常商人怎么会有兴趣、又怎么敢参与京华的这次“联合舰队”?
这可是来安南打仗的,原本的战争对象,说起来还是莫、黎两朝的正规水师呢。
高璟听了之后就有些诧异,看了看那处港湾的大小,有些挠头:“咱们……好像用不了这么大一个港湾啊。”
那是,这港湾的大小,后世的万吨巨轮都能至少停他个十几二十艘了,他们这种不到一千吨的小不点,几百艘也随便停。
不过高务实无所谓,反而道:“目光要长远一些,高璟,我问你,三年前你能想到自己可以指挥这么大一支舰队吗?”
高璟恍然,然后又跃跃欲试起来:“要是有一天,咱们的战舰能把这个港湾停满,小的连佛郎机人的满剌加都敢帮老爷打下来。”
高务实哈哈一笑,若有所指地道:“说不定,说不定,没准真有那么一天呢。”
胡老板突然凑趣道:“除了那处军港之外,这商港可也巨大无比了,将来又有不知多少淘金客前来充实此地,可以预见在不久之后,此处便是一处富得流油的黄金宝地了。”
高务实笑了笑,道:“那就借你吉言了。”他对商人,当然是没有歧视的,说话也不端太多的架子。
李老板则更进一步,道:“按台,小人以为,岘港这个名字有些不好,虽然岘者,指的的确是小而高的山岭,跟那边山茶半岛上的山算是呼应了,可是……刚才老胡也说了,此地日后必是一处黄金宝地,小人以为不如改个名字,也能更加吸引淘金客。”
高务实神色一动,眼珠微微一转,笑道:“本按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说,干脆就更直白一点,把这个地方改名为……金港?”
“哎呀,按台真是神了,小人刚刚冒出这么一点念头,按台一下子就猜了出来,实在是法眼如炬,法眼如炬啊!”
对于这种吹捧,高务实只是笑一笑,既不在意,也不反感,李老板这样说话也无非人之常情,没有什么值得苛责的地方。
不过对于他的这个想法,高务实倒是觉得不错——旧金山以前不就是叫“金山”,这种简单粗暴的名字,对于淘金客的吸引力肯定更加直接,效果也更震撼。
金港?
嗯……似乎的确是可以的。
“好吧,此处从此以后,就叫金港了。”高务实微笑着把这件事定了下来。
岘港,还没出现就消失了,剩下的,只有金港——京华的海外第一港!
………………………………
第188章 人事安排
高务实一行在这个小渔村附近呆了三天,大致给未来的金港做了一番规划,涉及到了高务实几乎快要忘记掉的一些知识。
城市规划,高务实昔年做秘书的时候曾经有过一点肤浅的了解。
之所以有了解,是因为他当时跟的领导是县里的一把手,他作为秘书肯定要接触一些这类东西;之所以又是肤浅的,是因为这项工作说到底主要是政府口的事,他们党委这边只是掌个总,把握一下大方向。
因此,高务实现在对金港的规划设计,也只能是给个大方向,让他详细规划的话……这题就有点超纲了。
所谓大方向,就是要遵照城市规划的五项原则,来设计这个目前还只是小渔村,但今后势必要成为安南明珠的城市:整合原则,经济原则,安全原则,美学原则和社会原则。
这些东西摊开来说,那文章就太大了,只能说几个主要方面。
总体而言,就是要从全局出发,使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布局上做到职能明确,主次分明,互相衔接,科学考虑城市各类建设用地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安排城市的生活区、工业区、商业区、文教区等,形成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
而作为港口城市,商业区还必须充分考虑到港口、码头的位置等等。同样,作为一个经常面对热带风暴的沿海城市,金港的建设还必须充分考虑到抗风暴、抗内涝等因素。
实际上还有很多很多要考虑的事项,但那都是过于专业的问题了,以高务实的水平也指导不了什么,于是也就只提了几句。
但即便是他考虑到的这些东西,从考虑到拿出设计方案,也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
幸好他带着高璋和家丁护卫团过来,最麻烦的地形勘查倒是搞得特别快——护卫团可是有马的,而且还有夜不收,侦查地形属于他们的“基本专业技能”。
综合汇总一下,搞出了金港地区的地形图,高务实这才开始“跨专业”的搞了一份不怎么细致的金港城市规划设计图,然后让人照着画了几份,打算分送各处。
各处,指的是京华的几个部门,比如京华基建、京华各私港、京华造船厂等处,个个都是要参与其中的,另外京华工匠学堂那里也要有——这可是东家亲自搞出来的“教材”,能不好好学习学习么?
十年打下的基础,现在总算是要集体合作一番,从无到有的建设一座城市了,而且这座城市还是自己的进军南洋计划的首要战略支点,想一想,高务实还真是有些小激动。
但是这么重大的事情,自己却没法一直呆在金港盯着,那就得有一个掌总的人在金港负责,只是这个人选却不大好决定。
高务实在回顺化的路上一直在思考这件事。
负责金港城市建设的这个人,日后在金港的地位肯定很高,某种程度上来说,就算在金港建成之后,自己不给他什么名义,他也会成为“金港之父”,而事实上,自己也不好过河拆桥,在建成之后却不让他来做这个金港“太守”。
这就意味着这个人至少要符合两个标准:一,得是自己的绝对亲信;二,有足够的威望、经验和能力执政一方。
威望稍微好办一点,只要能成功建成金港,这个威望基本上也就树立起来了。经验和能力跟这也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百分百,因为建城和执政一方还是有区别的。
尤其是金港将来会是自己南洋战略的重要支点,需要承担的任务不仅重,而且杂,没有出众的能力肯定会丢三落四,迟早要办砸重要任务。
还有就是,金港还要在比较长一段时间里兼职军港,所以这个人还要对军事任务有一定的了解,否则也会“瘸腿”。
如果按照这个思路,高孟男应该是目前的最佳人选,这次他在广州港负责南征的各项后勤调度,还要支援钦州港的建设,却把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可见其做事足够细致,对自己的意图也领悟得比较到位。
但问题在于,他从天津港调来广州港本就只有半年,跟自己出任广西巡按的时间基本上差不多,而且现在还要负责支援钦州港的建设,如果把他调来金港,那广州和钦州怎么办?
也许帅嘉谟可以从天津南调广州,但这样的话天津港又缺人了。
嗯……
高务实想了想,觉得天津港可以提拔一个新的主管,毕竟天津是自己打造的第一个私港,各项工作都已经走上了正轨,也有详细的制度可以遵循,继任者只要不作妖,至少应该不会出什么大麻烦,就是人选上也要想一想,这个位置适合锻炼人,但却因为其重要性,必须得是可靠的亲信。
再回过头来看,调高孟男来金港似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他自己的意愿——金港虽然在自己的规划中非常非常重要,可是在一般人看来,这不过就是“蛮荒中的一个蛮荒小渔村”,把高孟男从广州这样的好地方调来金港,他自己能乐意吗?
而且这里头还有一个因素不能不考虑,高孟男是大伯高捷的养子,虽然这年头改了姓之后,连继承权都是要分一份的,但毕竟血统摆在那里,如果自己对他的使用显得有些见外,他自己心里肯定会更加敏感,这就很伤兄弟感情了。
大伯的亲子高务滋,高务实十分不喜,但对这个没有血亲关系的大房二兄反而很重视,他不喜欢高孟男对自己有什么误会。
看来,有必要让高孟男来一趟安南,这事儿还是得跟他面对面推心置腹的谈一谈才行,才能避免误会的发生。
而且,考虑到京华体系内部对高孟男的观感,自己最好还给他配一个在家族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人来给他做副手——管不管事不重要,重要的是身份要跟自己足够亲,才能让京华内部不会有人认为自己是在贬斥高孟男。
那么……恐怕得是自己的亲弟弟才行了。
可是务观已经被过继给了三伯,现在还在守孝——其实守孝完了也来不成,他还得去京师恩荫那个尚宝司的官儿。
这么说,就只能是三弟务勤了。
高务勤比高务实小四岁,今年正好十五,不过上次自己来广西任职,路过新郑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这孩子读书不太行,虽然谈不上调皮捣蛋,但读书的效果实在很一般,估计能拿个生员都得靠新郑知县看在高拱和自己的面子上放点水……
要不就让务勤来吧,反正按照历史上的记载,高家六房除了自己和高务观,剩下几个弟弟没一个做了官,通通都是生员——差别无非有的是贡生,有的是廪膳生,有的甚至只是增广生罢了,幸好还没有出个附学生,不然可真是丢高家的面子。
高务实也记不清高务勤在原历史上究竟是哪个层次的生员,反正在他这个六首状元看来也没什么差别,都是差生……
那就让他来给高孟男做副手好了,顺便也让他见识见识世面,要是能学到点东西,那就更好了,毕竟是亲弟弟。
只是不知道老爹和娘亲同不同意……应该会同意吧?我高务实堂堂六首状元,可是整个高家未来的希望啊,这点面子都不给,说不过去吧?
………………………………
第189章 安南太上皇(4更破万)
回到顺化,高务实又呆了五天,等高珗把顺化的阮潢部大体整编完成,这才率领大军北返,留在顺化的守军换成了黄芷汀嫡系中的嫡系——思明州的三千狼兵。
思明州在黄拱圣之乱后,现在是由黄芷汀名正言顺的代摄州务,所以思明州的狼兵对黄芷汀而言,比思明府的狼兵还要更嫡系一些,毕竟思明府的土知府目前仍然是她父亲黄承祖。
高务实留着家丁护卫团在身边,这次倒不是怕死,而是用于威慑,因为他要对麾下的降兵再动一次刀子,进行二次整编。
实际上家丁护卫团这次南征没打过什么硬仗,如果一定要算的话,只有在谅山一战中,他们其中一部炮兵发挥得很好,成为黄芷汀打开局面的关键。
也就是因为这一战,五百人的炮兵部队,一共才那么点炮,却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让桂南土司包括狼兵在内,都对高务实的家丁护卫团另眼相看了。
久而久之,护卫团“炮火无敌”的名声就传遍了岑黄两派狼兵,又从狼兵中传到了降兵部队。
最后传来传去,安南降兵们就开始自己脑补出来一个排序:狼兵们能打赢我们,护卫团则让狼兵们都如此敬畏,自然是比狼兵们还厉害,那么换句话说,护卫团如果打我们,岂不是跟玩儿一样?
卧槽,这么牛逼……
于是安南兵看见身穿褐色短打、骑着高头大马的高务实家丁护卫团就跟老鼠见了猫似的,对于他们那一水的隆庆二式火枪、戚氏雁翎刀,更是羡慕与畏惧同在。至于传说中无敌的火炮……这个平时见不着。
但见不着反倒更增添了神秘感和敬畏感,就这样,家丁护卫团现在莫名其妙的就成了一根定海神针。
实际上连高务实自己都不敢保证,现在的家丁护卫团如果跟狼兵们交手,到底谁能占优势一些,毕竟狼兵们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善战,而家丁护卫团这次绝大多数时候都在做自己的中军护卫,没捞到什么好机会证明自己的战斗力。
当然,光从那一部炮兵的表现来看,似乎还算可以,执行力和战斗力都能让人满意,至少看起来没有浪费自己花的那么多钱。
降兵的二次整编,在高务实稍稍犹豫了一下之后,被放在升龙进行。
之所以“稍稍犹豫”,是因为清化本来也是一个选择项。
不过想来想去,黎氏和郑氏毕竟已经灭亡了,清化城的军民也都见识过高务实的军威,应该会对双方的实力差距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而升龙城则不然,莫氏还在,且仍将是安南名义上的统治者,因此高务实觉得有必要让他们加深一下印象,以免自己走后,这群人傻兮兮地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作死举动来。
他们作死不打紧,可是坏了自己的大事,或者说耽误了自己的大事,那就百死莫赎了。
这次整编,高务实把莫氏降军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莫玉麟和阮倦所部,二是自己控制的另一部分。
莫玉麟部和阮倦部被高务实各砍了一刀——莫玉麟部由三万人降低到两万人,阮倦部由一万五千降低到一万,两军合计保持三万兵力。理由是南方已定,安南即将进入建设发展时期,无须维持这么庞大的军队。
再说,你们的安全现在有大明保证了——或者更直白一点,有我高务实保证了。
莫玉麟和阮倦两人并不傻,知道自己肯定是要挨刀的,就是不知道这一刀有多重,现在高务实把他们两人的部队各砍一刀,虽然也有点疼,但仔细想想倒也不致命。
而且在他们看来,这一刀砍完之后,高按台就应该放心了。高按台放心,就代表他们手头的实力稳稳当当的成了自己的实力,而现在莫氏皇室——呃,如果还能叫皇室的话——手里已经没有了嫡系兵马,那他们两人的地位岂不是铁定了噌噌噌往上涨?
所以,一个砍一万,一个砍五千,他们两人都表示接受了。
另一部分莫氏降军本来有三万左右,包括最早前莫玉麟在太原的部队和筛选过后的升龙城防部队,这次高务实也自砍了一刀,缩减到两万五千人。
而郑氏降军反而更多,包括在清化收编的三万,在英都收编的三万多,以及在顺化收编的将近两万,一共有大概八万降兵。
这个兵力太多了,属于南北内战时期的规模,再加上广西土司们有一部分要慢慢往安南“移镇”,现在依然维持这样庞大的兵力就显得毫无必要了。
但问题是,这批人还不能一下子裁撤太多,以免他们复员之后生乱,幸好高务实之前想过用他们去挖矿这个处理办法,所以他仿照红朝“建设兵团”的做法,也搞了一支建设兵团出来——第一批一共两万五千人。
这个建设兵团的意思,就是保持他们的士兵身份,但实际上转入地方建设——好吧,其实就是挖矿、修路这些玩意儿,说不定还要被派去修金港城。
不过高务实答应了,不管是去挖矿、修路还是建城,京华方面都会额外给一份薪资,价钱肯定不能不能跟大明国内相比,但在安南来说,这笔钱多少也能补贴一些家用,何况京华搞工程一贯是统一供应伙食的,所以总体来说,他们的待遇可能比当兵时还要好一点——当然了,也会累一点。
这样一来,莫氏降军两万五,郑氏降军五万五,凑在一起还有八万大军,足够对莫玉麟和阮倦部的三万人形成绝对优势,即便广西土司的第一批“移镇”狼兵不参与,高务实也无需担心莫玉麟和阮倦有什么异动。
何况按照他和黄芷汀、岑凌的计划,岑黄两家第一批“移镇”的兵力也不算很少——各出两万狼兵。
倘若把这四万狼兵也算进去,那就是十二万对三万,四比一的仗要是还打不赢,他高务实干脆放弃安南得了,还费个什么劲?
整编计划一公布,加上岑黄两家各派两万狼兵“常驻安南”的消息,莫氏朝廷人人面色惨白。
原以为按照大明的狗屎习惯,这次平南之战打完之后,那批降军应该至少在名义上要交还给莫氏朝廷,谁知道高务实这厮根本不按套路出牌——他不交兵权!
这……这还怎么玩?你高务实在安南摆了八万大军,还有四万如狼似虎的广西狼兵做帮凶,这安南到底是谁的安南了?
你是要当安南的太上皇吗!
…………………………
还是四更破万字,继续求订阅,求各种票支持。
………………………………
第190章 京华十六条
安南都统使莫茂洽注定要名垂史册了。但显然不是由于他“领导了平定黎逆郑逆的正义之战”,而是他于昨日签署了一份深明大义的合作条约。
当然,“深明大义”只是高务实给出的评价,实际上对于安南——或者“大越”而言,这份条约可以简化为两个字:卖国。
高务实把这份条约命名为《京华集团及安南都统司友好互助全面合作条约》。
用词看起来倒是颇为客气,又是“友好互助”,又是“全面合作”,说得跟真的似的。
不过,这改变不了什么本质——甚至“京华集团”居然都被明目张胆地摆在了“安南都统司”的前面——请问京华集团在大明是个几品机构,竟然摆在我二品都统司前头去了?
当然,莫茂洽是肯定没胆子问的,自他以降,安南也没有人敢问。
这份高务实口中的《全面合作条约》,自从昨天莫茂洽被迫签署,很快便被升龙城的大小官员们知悉,甚至民间都有不少人闻听得一鳞半爪、三言两语。
他们把这个《全面合作条约》简单地称之为“京华十六条”,暗恨不已,愤慨万千,但却无人敢宣之于口。
这个“京华十六条”的条款是这样的:
京华集团及安南都统司,互愿维持大明南疆全局之和平,并期将现存双方友好关系益加巩固,兹拟定签署如下条约:
第一条,安南都统司允诺,自本条约签署之日起,京华集团即成为安南都统司政策顾问集团,安南都统司一应军民各政,均许京华集团派员参与并提供指导意见。
第二条,安南都统司允诺,凡安南都统司辖区内并其沿海一带土地及各岛屿,无论何项名目,在未经京华集团同意之前,概不让与或租与大明帝国以外的任意别国或别势力。
第三条,安南都统司允准,京华集团承建顺化东南一百五十里处金港港口及城市,为确保建设顺利,乂安、顺化、广南三宣抚司之地自即日起,租借予京华集团,为期九十九年。
第四条,安南都统司允诺,为发展本都统司经济民生,京华集团可于本司任意辖地开设商行、工厂、港口等,安南都统司对其征收的税率统一定为百分之一。
第五条,安南都统司允诺,京华集团享有于本司辖区内自由购买田地、山林及其他土地之权利,其土地附着物如水稻、林木、矿产等,均由京华集团享有,其一应生产所需缴纳之赋税,一律按百分之一计算。
第六条,安南都统司允准,因租借协议,乂安、顺化、广南等区域之田地、林木、矿山等,凡属无主之地,皆由京华集团裁定归属或自行占有,如未经京华集团同意,一概不准以都统司名义准许外人占有、使用或开采。
第七条,安南都统司之主要行政机构,须聘用有力之明人,充为政治、财政、军事等各顾问。
第八条,安南都统司辖区内,京华集团所设之医院、商行、学校等,概允其土地所有权,该所有权与安南人一致,永无期限限制。
第九条,京华集团驻安南都统司辖区内的一应办事人员,均免于安南刑罚,如其确实涉及杀人、抢劫、淫邪等恶性案件,可由都统司搜集证据并请求与京华集团设立联合调查组及联合审判庭处置,安南都统司不得自行捉拿、羁押、审判。
第十条,安南向京华集团采办一定数量之军械,同时准许京华集团于安南都统司辖区任意地点设立军械厂,此为京华集团确保安南平靖之所需,亦大明帝国之期望,安南都统司及其民众不得设立障碍。
第十一条,为保障安南之安靖,安南都统司允诺,大明帝国广西黄氏土司之狼兵,可于安邦、京北、山南、外清化四宣抚司之地随意驻扎。
第十二条,为保障安南之安靖,安南都统司允诺,大明帝国广西岑氏土司之狼兵,可于太原、山西、宣化、兴化、清化五宣抚司之地随意驻扎。
第十三条,为保障安南之安靖,安南都统司允诺,京华集团可于升龙城及海阳宣抚司之地任意驻扎武装力量。
第十四条,为保障安南之安靖,安南都统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