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元辅-第1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京华舰队的数量优势太大了,当新郑号、开平号和获嘉号缠住他们,其余的战舰便很快完成包抄并围了过来,跟着参加跳帮战。
蚁多咬死象,何况不是蚁?
这更像是一个大狼群咬住了两头落单的狮子,任这两头狮子个体实力强大,却也顾头不顾腚,很快便陷入了狼群的汪洋大海。
高家的武装运输舰包打了两艘佛郎机大盖伦,胡老板和李老板他们的那些炮火更少的改装型运输船则对郑家的剩下战船发动攻击。
可笑的是,郑家水师的中流砥柱就是两条大盖伦,其余的战船说是战船,其实比胡老板他们的运输船还有所不如,加上现在郑家水师的两艘主力陷入苦战,眼看着就要完蛋了,这些历来被莫朝水师压着打的家伙哪里还有抵抗的勇气,纷纷调转船头准备跑路。
然而莫朝水师也不是吃干饭的,他们更清楚这些郑军水师的尿性,早就绕过去围堵在后方了。不多时,走投无路的郑军水师开始一艘艘挂出白旗。
而随着两艘佛郎机大盖伦船上的拼杀声渐渐消失,马江口海战随之完美落幕。
京华舰队以战死一百一十七人,负伤二百零四人的代价,一舰未沉地击败——或者说全歼了郑钧水师!
他们击沉或撞沉了郑军小型战船十三艘,俘获三十九艘,但最大的战果却是俘获了船体基本无伤的两艘佛郎机大盖伦战船!
其实这两艘大盖伦船,是这个时期盖伦船大型化的试验品中的一部分,后来英国海军就嫌这种大盖伦操控差,续航能力虽然不错,但整体航速不够快——远航大风还凑合,但哪有一直吹大风的——于是英国佬又开始建造新型盖伦船,尺寸又缩小了回去。
不过这都不是问题,高务实一直希望搞到西方此时的主力战舰,主要是用于研究西式战船的优势方面,然后用以强化和改进自家的战船设计,倒不是说非西洋船不用。
他一贯的看法都是:西方赢得大航海时代,其实关键并不一定在于船,而在于开拓的精神。
穷则变,变则通。
西方人大航海的内因,主要是由于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堵塞了传统的中西方商路,所以不得不找新的航路与东方联系,由此才有大航海的出现。而后随着大航海运动带来的巨大利益,开始自然而然地改进船型、升级换代。
实际上,软帆船的劣势是明摆着的,其对全球航线的适应性虽然还算不错,但具体到中国沿海,尤其是南中国海等区域,肯定不如中式硬帆船。高务实想要搞西方风帆战舰,无非是出于取长补短考虑。
当然,不管怎么说,高璟此战完美战胜敌军并且俘获这样两艘巨无霸级别的大盖伦,一场大功是少不了的了。
放下心来的高璟喜得没法崩住假装严肃的脸,在吩咐随舰的郎中赶紧医治伤员之后,就开始清点战果,然后派出蜈蚣快船立刻回去向老爷报捷贺喜,同时空出几条船把伤员运回去治疗休养,自己则再次整编舰队,进入马江口,顺马江而上。
他的主要任务毕竟是去攻击郑军的马江防线,击败郑军水军的伏击舰队反倒只是捎带的事。不过现在既然郑军水师已经全军覆没,马江防线其实已经只是纸面上的玩意儿了——江面打靶而已,这上千门炮一顿乱轰,我管你什么防线?
虽说没有开花弹,但这样多的大炮,打实心弹也不是陆上部队扛得住的啊,就算没炸死,心态也要崩溃了。
随着近乎是遮蔽江面的京华舰队出现在马江下游,马江防线的探马魂飞魄散地把消息赶紧传达给了防线主将阮有僚。
阮有僚听完身形一晃,他知道完了。
水师完了,马江防线也完了,甚至清化城……恐怕也完了。
稍稍沉默了一下,稳住心神的阮有僚长叹一声,下令道:“传我将令,全军后撤五里,如果敌军登岸,再上前……不对,等敌军登岸人数达到我方当前各部的一半,再立刻冲上去,与敌军步兵缠斗起来,不要给敌军水师船队开炮轰击的机会!”
命令很快传达了下去。
其实他的这个命令算是考虑得很周全了,京华舰队的火炮固然比陆上强大得多,射程也更远,但也没有能力打出五里开外。而他同时命令等明军登陆部队超过己方一半时在快速上前缠斗,也迫使舰队无法开火——总不能无差别炮轰吧?
…………………………
感谢书友“玄游冥”的月票支持,谢谢!顺便求订阅,求各种票票!~
………………………………
第167章 十万雄师过马江
马江北岸,明莫联军中军大营。
高务实连续接到一喜一忧两条战报。第一条当然是马江口海战大胜,俘获两条葡萄牙人制造的军用大盖伦战船,这是“一喜”。
但第二条消息就不是那么好了,高璟在进入马江口后不久马上发现水文情况不对,暂停了舰队溯游而上,并且退出马江口,派人联络中军。
什么水文情况?江窄、水浅。
根据高璟汇报,这条马江虽然号称是江,但河道狭窄,大部分只有“不到百丈”宽,个别江段甚至只有“三十丈”宽,而江底是沙质土壤,不仅多有浅滩,江水也浑浊多沙,对海船而言比较不适航。
更重要的是现在水浅——据随行的莫军水师领航员表示,马江的流量十分多变,在夏季时可以走大船,但现在还在三月左右的春季,水流不够,看来只能走一些中小型船只了。
至于为什么这个问题直到高璟进了马江口才发现,则是因为莫军水军没有大型海船,按照他们的思维,春季的马江是可以通航的……
所以高璟现在派人来主要是请高务实拿主意,是全舰队放弃进入马江,还是让京华的主力舰队武装运输舰放弃入江,改由那些载炮民船和莫军水师入江作战。
全舰队放弃是不可能的,否则这场仗就成了一场硬碰硬的渡江作战,麻烦比较大。高务实稍稍犹豫,就下令采取第二种办法:主力舰队在马江口徘徊等待,随行而来的载炮商船和莫军水师入江配合作战。
两个时辰后,一支以中小型船只为主的舰队进入了马江口,高璟留下京华的主力舰队在马江口徘徊,以梁三才船长暂时指挥,自己则上了胡老板的载炮商船“兴隆”号,用以充当临时旗舰指挥作战。
对于高璟而言,这次作战虽然没有大海船,但这些中小型船只也勉强够用,虽然从船载火炮的数目而言少了一大半,但依然能集中起六百多门大小火炮。
搞笑的是,这六百多门大小火炮里,莫军水师居然只有一百多门,其余近五百门炮都是大明的这批奉公守法好海商们拥有的。
你们不去做海盗还真是浪费了,或许老爷之前偶尔提到过的红毛番子老家,那种“私掠船”很适合你们来干。
他这个想法真的不是胡思乱想,大名鼎鼎的德雷克船长,其做为海盗时的座舰金鹿号就只不过是一艘约300吨的小型盖伦船,但并没有妨碍他名扬欧罗巴。
胡老板这艘船,好歹也是一千料的商船,算起来就是500吨了,比德雷克的本钱还厚实不少呢。
况且胡老板这艘船上还有12门炮。
未时二刻,最后与高务实联系过之后的舰队发动了进攻。
不过这次进攻实在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事出现,马江西面的郑军早在看见舰队出现之后就直接放弃了沿江阵地往后撤退,要不是留下了少量的哨探用以观察敌情,现在沿江防线上根本就没有人了。
这个情况高璟已经得到了莫军哨船的通报,不过由于老爷有过交代,要他不管对面退不退,都要炮击至少两轮,所以他也不打算给高务实省钱,指挥舰队各就各位,然后就是两轮猛轰。
千炮齐鸣没搞成,几百门炮的威力倒也不算太差,看着滩头阵地仿佛被大炮犁了一遍的郑军,在几里地后惊掉了无数个下巴——他娘的这仗还能打?头再铁也顶不住炮弹啊!
高务实的效果达成了。
他不仅仅是要震慑郑军,还要震慑已经投诚他的莫军。现在,没有主力舰队在的这支“辅助舰队”都打出这样的效果,火炮更多更大的主力舰队如果来一轮齐射,那是个什么概念?
红河可比马江宽阔多了,如果京华的主力舰队朝升龙城来这么一波,几百年的国都只怕一下午就只剩废墟了吧?
已经抵近马江对岸指挥的高务实这次也不必担心自己的战术指挥水平不靠谱了,心满意足地下令:“诸将听令,发动渡江战役!”
一众被火炮激起了血勇的将领大吼:“得令!”
激动得一脸潮红的将领们中间,甚至还有包括黄芷汀在内的三位女土司。
部分没有火炮的莫军战舰以及只有两门炮的大明商船们已经摇身一变改充运输船,开始在载炮商船的炮火掩护下发动渡江作战。
千帆竞渡,百舸争流。
尤其是,现在对方根本没有抵抗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在本部将领的指挥下争先恐后地上船,准备过去抢功劳啊!
高务实的家丁们暂时还不必上前,狼兵们则已经在大明商船们的运载下渡江,而那些投诚的莫军,则还有一部分需要靠搜罗过来的一些民船甚至小舢板划过去,总之现在对方没有反抗之力,尽情往马江对岸打就是了。
申时一刻,前军抵达滩头,按照高务实的计划巩固滩头阵地。
此时郑军已经在上级将校嘶声力竭地呼喝下渐渐稳住了心神,然后孤注一掷地扑了上来。
黄芷汀所部的思明府狼兵由于待遇最好,得到大明商船的运载,是最先到达的一批明军,此时见郑军竟敢上前,这些狼兵两眼发光,真像是饿狼一般,嗷嗷叫着就冲了上去迎敌。
他们得到过黄芷汀传下的赏令:本次作战的赏格提高一半!
来自大明的广西狼兵第一次与郑军交上了手。
他们这些普通狼兵可不知道郑军在前段时间把莫军打了个大败亏输,他们只知道现在自己是“大明天兵”,而对方不过是“荒野蛮夷”,心理优势明显。尤其是惦记着难得的高赏格,脑子里除了杀人之外,就是提醒自己千万记得砍首级,其他的么……不重要。
管你是莫军还是郑军,反正都是安南兵,安南兵的脑袋现在居然还越来越值钱了,太好了,这波能不能发达,就看你们的脑袋够不够老子砍了!
狼兵们的特点是他们的编制都是按照地域划分的,身边的战友几乎个个都是出自同一个地区甚至同一个村落,全都是配合默契的老朋友,根本也不需要太多的指挥,自发的三五成群就冲了上去。
郑军前段时间压着莫军一顿好打,都已经习惯了对面望风而逃,现在碰到一支把自己当菜的军队,一时间竟然有些错愕,但他们马上也怒了,挺起各种武器就迎了上来。
然而这些生长在平原地带的郑军,论真实战斗力哪里是广西大山里摸爬滚打出来的狼兵的对手?上去稍稍打了一会儿就发现不对劲——为啥死的大多都是自家人?
当先一名郑军将领骑着矮脚马往前冲杀呼号,冷不丁听见一个声音吼道:“哪里来的狗东西,也配骑马?给老子滚下来!”
他下意识转头望去,就看见一个虽然并不算高大,但全身上下每一寸看起来都充满爆发力的明军将领拧步上前,手中一柄竹制短矛已经猛然朝他飞掷过来。
那郑军将领大吃一惊,却已来不及躲闪,眼睁睁看着那短矛直接将他从胸腹结合之处扎入、洞穿。
一声惨叫,郑军将领仰头便倒,摔下马去。
黄虎冷哼一声,转头大喝:“思明府各部,向我靠拢,老子要去破了对方中军!”
…………………………
感谢书友“巢先华”的月票支持,谢谢!继续求订阅,求各种票~
………………………………
第168章 战象VS大炮
黄虎并非骑将,而是典型的广西狼兵兵王式的步将,但他在桂南狼兵之中威望很高,一声呼号之下万人景从,思明府、思明州的狼兵都开始向他汇聚。
黄虎并不等全部人靠拢,当身边汇聚了大概两千人马之后,便开始大吼着让这批人马整队——抢滩登陆的问题就在于大伙儿在上船、下船及抢滩的过程中容易跑散编制,所以眼下阵线稍稍稳固,经验丰富的他立刻抓紧时机整队。
说抓紧时间真的是抓紧时间,一炷香的时间都没到,黄虎就初步完成了队伍编成,还临时微调了一番指挥序列,然后立刻带着这批人向前进发。
攻击是最好的防守,黄虎也许没听过这句话,但一定是从多年的战争经验中得出了这个结论的,他知道刚才郑军这一波进攻虽然因为主将被杀而被击退,但那员将来看起来级别恐怕也不会太高,现在这一段进攻失败了,对方肯定会有所调整,马上就会重振旗鼓再杀过来。
毕竟,放明军大军登陆,郑军基本上就只能困守清化孤城了。
所以现在得抢时间,坐等对方进攻素来不是狼兵们的习惯,冲过去收人头才是他们的爱好,因此黄虎的举动让这批黄芷汀的嫡系精锐十分兴奋,两千人马汇聚成一个拳头,向当面郑军狠狠地砸了过去。
当面郑军果然在重新组织,准备再冲杀回来,同时他们还往后方召唤了援兵。
约莫三千人的郑军部队刚刚集结,黄虎带领的狼兵杀到了。
这不是开战之前的两军对垒,也来不及搞什么弓箭手远程覆盖射击然后再步兵向前,眼下的狼兵全是一群饿狼,逮着敌人就是冲杀。
当然,狼兵们习惯性的一轮标枪还是免不了。
不得不说,这些狼兵虽然不像高务实选家丁那样还要求身高,但他们的力气着实不小,在向前奔跑中投出手中的标枪,估计平均距离得超过三十丈——这离后世的标枪世界纪录也就差三丈左右了,但却是他们的平均水平。
郑军的兵器五花八门,其中也有标枪手,但并不像狼兵们一样喜欢集中使用——其实狼兵们以前比较喜欢小规模集中使用,但后来高务实给了黄芷汀建议,黄芷汀便让黄虎去试验了一番,以单个百户为小编制,组成五六个百户规模的标枪齐投,一次齐投为一波,分为三波交叠轮流投掷。
这个战术显然是由火枪三段击改造过来的,放在一般的明军部队十有八九不好使,因为这些人相当于顶着对方的弓矢乃至火枪齐射的威胁冲过去投标枪,没有惊人的胆魄是肯定不行的。
但是狼兵们有这样的胆气,这些人早就被土司们灌输了太多外人难以理解的古怪尊卑观和价值观,就如同某些宗教洗脑差不多。
对他们而言,冲过去几轮标枪,敌人就得崩溃,万一侥幸没崩,那就来第二招,直接上前让他们尝尝竹矛阵。后世有人认为戚继光的鸳鸯阵最初的构想,就来自于那些同乡狼兵们自发组成的“三五成群互相配合”,虽然未见得一定是真的,但至少说明了狼兵们的竹矛阵威力巨大。
黄虎打仗也是经验型选手,眼见得对方也即将完成重组,二话不说就下令赶紧先来个标枪三段投。狼兵们执行土司命令的纪律性不必多说,四个百户队伍一轮,三段标枪过去郑军已是人仰马翻。
不少离得近的倒霉蛋甚至被标枪的惯性钉死在地上,一些侥幸未死的更是惨叫一片,凄凉无比。
这种穿刺性的伤害,但凡伤到稍微要害一点的部位,在这个时代就基本没得救,而且由于竹杆不算很细,就算贯穿大腿、胳膊什么的,也容易导致血管断裂……战场之上,这也是没救。
三段投过后,当面郑军直接减员了四百多人,在这个时代已经是伤亡惨重,但黄虎余势未竭,投完一根标枪的狼兵退后稍稍歇息,剩余没有参与三段投的大约八百狼兵已经组成竹矛阵冲上前去了。
竹矛阵与鸳鸯阵的确有一点相似,它并不一定要站在原地老老实实列阵、缓步上前逼近,而是可以直接往前冲杀——实际上这有些类似于后世的“步兵班进攻战术”,讲究的是小规模配合作战。
高务实理解其中的道理,但是不太懂具体的训练和指挥,而黄虎则正好相反,他未必知道这其中的道理,但绝对精于应用。
这八百狼兵实际上就等于分散成了八十个“步兵班”,每个步兵班有一个小旗,相当于班长,由他选择敌人,然后全“班”在他的指挥下配合作战。
一轮冲杀,当面郑军就崩溃了,实际上他们被这轮竹矛阵杀死的人只有不超过两百人,还不如之前的标枪三段投,然而敌人杀到眼前的感觉,和面对远程投掷的感觉是不同的。
这批狼兵不仅配合默契,十个人犹如一个人,而且这些家伙满脸都是狂热和兴奋,以及一些莫名其妙的残忍,郑军被他们抵近一阵冲杀,几乎全是在挨宰,各种反抗简直没有给对方造成伤害。
这还打个屁!
也不知道是谁第一个丢了手里的兵器大叫着转身就跑,反正一瞬间就演变成上千郑军齐齐丢了武器转身逃跑,不少人还一边跑一边脱下身上的半身罩甲,以便轻装逃跑。
这支三千人的郑军,就此彻底崩溃了。
这边黄虎击溃当面郑军,更多的狼兵从后方和四面八方靠拢过来,黄虎趁机再次集中整编,以尽快形成更大的战斗力。
而他当面郑军的崩溃,惹恼了在后方一些观战的郑军沿江防线主将阮有僚,阮有僚大怒之下调集人马,亲自出战。
这一次随他出战的不仅有他的三千精锐嫡系,还带了二十头阮潢当初送来的战象。
黄虎一边整队,一边也没有忘记观察前方的局势,那些战象过于高大,老远就被黄虎发现了。
广西过去也是有大象的——大明甚至在广西设置了一个驯象卫,就属于南宁府管辖,在南宁以东的横州——所以黄虎对战象并不是很陌生。
不过广西的象已经越来越少了,驯象卫实际上早已只剩个空壳,拢共也不知道能不能凑个马戏团出来,用来打仗已经完全是扯淡,他们现在就是个拥有几头吉祥物的屯田兵。
但这对黄虎而言就够了,他知道对付这些战象并不困难,困难的是他没有料到会碰上战象,所以手头缺乏准备——对于打起仗来胆大包天的狼兵来说,对付战象不必搞什么火攻,只要有加长型的竹矛就行,一群狼兵围过去,对着战象的眼睛乱戳,只要能戳瞎一只眼睛,战象就会发狂。
眼睛之外的部分没有什么攻击的必要,虽然加了铁矛头的竹矛还是能刺进战象的身体,但其实战象动起来的时候,拿竹矛戳进去是很危险的,因为容易被带得飞起来,然后会出什么事谁也说不准。
况且战象皮粗肉厚,这点皮外伤对它们而言并不致命,真正致命且有效的攻击部位就是眼睛。战象的眼睛被刺瞎有很大概率会发狂,但它们毕竟是智慧生物,知道它们面前戳瞎它们眼睛的敌人得罪不起,因此一般会转身逃跑——这就会导致它们把自家阵容完全冲垮。
但现在的问题在于,他没有加长的竹矛,普通的竹矛倒是也可以去戳,但那个危险性就高了十倍不止——被这种巨兽猛撞一下,任你平时体状如牛,也就是个死。
黄虎脑子里疯狂的转动起来,他想到一个办法,立刻大声呼喊,把平时投矛最准的狼兵召集起来——没错,他打算用投矛的方法刺瞎战象的眼睛!
不过他这个办法没有来得及实施,高璋从后面匆匆赶来了。
随着高璋一起而来的,是高务实此战嫡系中的嫡系,他的家丁护卫团。
同时过来的,除了几千杆隆庆二式火枪之外,还有炮。
高璋听黄虎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战况,又告诉他战象的威胁之后,果断下令布置炮兵——如同高务实一直强调的那样,炮兵要集中使用!
由于大型的三号佛郎机炮还没有运过河,高璋把一百二十门相对小型的虎蹲炮摆在了阵前,一切准备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
阮有僚亲自指挥的精兵裹挟着二十头战象已经杀到一里地外。
黄虎悄悄给麾下的标枪手们打了个眼色,意思是万一高家家丁搞不定这些战象,他们还是要出击,刚才临时被他安排为这一轮“猎象标枪手”指挥的百户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
高璋没有注意黄虎那边,而是在仔细地观察距离,当战象马上接近他让炮兵们定位的百丈距离时,猛然大喝一声:“点火!放炮!”
“呲……砰!”
“呲……砰!”
……
一百二十门戚继光最喜欢带着作战的虎蹲炮齐齐发出怒吼,全部的弹丸都朝着百丈之外砸去。
人仰马翻——不,人仰象翻。有三头倒霉的战象被火炮直接击中,其中一头被一炮打爆了脑袋,炸开一团血花碎骨,轰然倒地,还顺带压死了两名郑军。
另外两头一头被砸中背部,当然炮毙,坐在它背上的驯象员尸骨无存。
最后一头运气稍好,由于角度的缘故,被轰断了一条后腿,也是轰然倒地,把背上驯象员扔到几丈之外。战象发出汽笛一般的惨痛嘶鸣,一下子导致其他的战象也不稳了,纷纷焦躁起来,左右挣扎,任凭驯象员怎么催促,就是不肯上前。
象,其实是一种胆小的素食动物。
畏火,畏巨响。
…………………………
感谢书友dj000214的月票支持,谢谢!继续求订阅,求各种票票~
………………………………
第169章 十万大军围清化(4更破万)
使用战象作战,原本被阮有僚当成一个杀手锏,想不到却成了致命伤。∝八∝八∝读∝书,。◆。o+
三头战象或死或伤,其余战象被那头受伤的战象惨叫得心惊胆战,加上刚才的一轮炮击,连续不断的巨响更是让战象畏惧万分,止步不前。
而随着第二轮炮击的发动,战象们顿时崩溃,纷纷疯狂乱动,把背上的驯象员颠了下来,转头就跑,将这支郑军精锐的阵势践踏得不成样子,还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其实阮有僚选择在火器化程度在东亚首屈一指的明军面前动用战象,本来就是一桩蠢事,更何况高务实的家丁hùwèituán比普通明军的火器化程度更高了许多。
在冷兵器的战争史上,古人喜欢驯化一些动物用于作战和后勤运输,其中最常见的当然是战马和负责后勤运输的骆驼、牛等牲畜,但在古代印度河以及东南亚的一些地区,这里的人们由于没有好马,则更喜欢驯化大象进行参战,这又不是什么新鲜事,生长在信息**àozhà时代的高务实当然是很清楚的。
他甚至还知道因为印度河流域自古盛产大象,古印度人才是最早驯化大象作战的民族。早在公元前四世纪亚历山大东征时期,波斯王大流士的军队中就有来自印度的象兵,并且曾给亚历山大的军队造成了很大的恐慌。
后来在亚历山大灭亡波斯帝国之后,亚历山大军队中也拥有了大象,犍陀罗国王曾献给亚历山大30头大象,但是亚历山大在仔细了解了大象的习性之后,并没有把它们送上战场,而是主要负责后勤运输。【∞八【∞八【∞读【∞书,。︾。o@
按理说战象高大威武,出现在战场,本身就能给敌方军队造成很大震撼,因此到了中世纪,很多民族都开始驯服大象作战,并且在战场上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高务实知道,这个局面到了十四世纪末帖木儿入侵印度的时候就改变看,因为象兵的一个致命弱点暴露了出来。
当时在十四世纪末期,印度的德里苏丹国拥有很多象兵,而在当时的中亚,瘸子帖木儿早已对印度的财富望眼欲穿,然而他的很多大臣们都劝他不要攻打印度,因为德里苏丹国的象兵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存在。
帖木儿后来甚至想跟刚刚建立的大明过过招,怎么把德里苏丹国放在眼里?所以他不听劝阻,毅然入侵印度。一开始,他在和德里苏丹**队的首战就尝到了象兵的厉害,他的军队被马哈茂德率领的120只战象击败。
帖木儿非常苦恼,不得不开始找寻击败象兵的方法。
后来帖木儿不知道在哪打听到大象十分胆小的消息:大象虽然身躯庞大,但是胆子却很小,非常害怕巨大的响声以及火,大象一但遇到这些东西必然会受惊惧战。
帖木儿在发现战象的这个弱点之后,便命士兵在骆驼上堆满干草和树枝,然后点燃之后驱赶骆驼冲向德里苏丹的战象,结果那些战象在看到火焰之后纷纷受惊,对自己的士兵开始踩踏,帖木儿成功取得了胜利。
再后来,波斯的纳迪尔沙入侵印度的时候,也采用了帖木儿的这个做法,同样成功击溃了战象。
炮火炮火,既有巨大的声响,还有放炮时的火光,战象岂能不怕?高务实既然知道东南亚地区可能有象兵,又怎么会不把这点情况告诉高璋?
其实如果史载属实,最早发现象性胆小的倒是中国人,早在南北朝时期,宋文帝讨伐林邑国的时候,便命令士兵制作很多酷似狮子的模型放在阵前,让林邑国的战象因惧怕狮子而纷纷溃退。
高璋对于自家老爷的博学一贯是钦佩的,对于他说火炮能吓退战象也深信不疑,而现在的实战结果也证明老爷果然学究天人,居然连这种“南蛮之地”的战象都有这么简单有效的应对之法,简直……高璋都不知道怎么形容了,反正就是牛逼。
黄虎在旁边目瞪口呆了一阵,心里暗啐一口:叼那黑,有钱就是了不起!这法子怕不是给高按台量身定做的?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老子就算知道了,可他妈也得有炮才好说话啊!这不行,得找个时间跟大小姐说一说,她跟高按台……嗯,总之应该能搞到炮,必须得来几炮才行……呃不是,必须得来几门炮才行。
想归想,抢功劳黄虎却不客气,仗着高璋所部家丁hùwèituán都是火qiāng兵和炮兵,讲究阵容齐整,不方便凶猛上前冲杀。在郑军象兵发狂、把自家阵势冲得一塌糊涂之时,黄虎果断大喝一声:“思明狼兵,跟着老子冲!首级就在前面,能不能拿到重赏,全看你们自己!杀!杀!杀!”
“杀!杀!杀!”
“杀啊!”
看着猛虎下山一般的狼兵,以下山抢钱之势猛然冲出,这下轮到高璋目瞪口呆了。
他摸了摸突然感觉凉飕飕的脖子,喃喃道:“这他娘的……幸好这些狼兵都是友军。”
而他麾下一名部下紧张道:“营座,咱们是不是也赶紧上去,要不然这功劳怎么算?咱们也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