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元辅-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如他自己的策论里所说,“今天下之大患在于贫:吏贫则黩,民贫则盗,军贫则闹,国贫则弱。”

    可是,别说美洲高产农作物的引进还处在想方设法找种子的阶段,就算找到种子,也还有适应性的问题,还有选种育种等多种问题。甚至,哪怕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大明这么大一个封建帝国,推广新的农作物不要时间?你当是红朝呢,一纸红头文件下来,下面甭管理解不理解都能分分钟照办?

    开什么国际玩笑,要有这个行政效率,大明说没准都不会亡了!

    以高务实的估计,趁着万历后期开始北方正式的小冰河期,各种天灾不断的机会,也许能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在北方把美洲三大农作物基本铺开,那就算是阿弥陀佛谢天谢地的好成绩了。

    至于受小冰河期影响不大的南方,高务实甚至悲观的猜测,搞不好可能需要三五十年才能推广铺开。

    毕竟这个年代的人,守旧意识之强,现代人最好不要低估。

    反正他觉得,什么“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这样的好事不要去想,以为跟玩游戏似的,那么简单?

    动作可以快,期望别太高,这才是高务实的思路。

    治大国如烹小鲜,火太大是会糊的,正如同步子太大,是会扯到蛋的。

    所以朱翊钧的这番话,高务实虽然对他的清醒表示肯定,但也对他的激进表示可惜。

    朱翊钧明明觉得不可行,为什么高务实还觉得他激进?

    因为正是由于朱翊钧心态激进,所以才觉得不可行。他心里很有可能是把这几个问题看成了一个问题,希望一下子解决,所以才会觉得难办,根本无从着手。

    那当然无从着手了!藩王宗室、勋亲贵戚、士子豪商,这三大问题丢给谁也没法一下子解决啊,就算让他高务实当皇帝,他也没法。

    所以这三个问题不要考虑什么破釜沉舟一刀切,一刀切那恐怕只能切腹。

    必须分开来办,分步骤,一步步来,形成温水煮青蛙之势。每一步都要让人处于“虽然有点不爽,但忍一忍也没多大事”这个层面,而不是“这他娘是要我老命啊,不如反了算了”这种。

    “皇上,立刻下诏废除当然不行,但这并不代表皇上对此就真的无能为力。”高务实正色道:“无非是花的时间长一点罢了,慢慢来就好,皇上有的是时间。”

    朱翊钧当然应该是有时间的,历史上他可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

    高务实这番话说得很平静,连带着朱翊钧见了,也渐渐平静下来,他看了看高务实,皱眉道:“你有什么主意?”

    高务实欣慰地露出笑容,道:“臣是有办法,但其实也并不高明,无非就是八个字:化整为零,先易后难。”

    “化整为零,先易后难?”朱翊钧喃喃自语了一番,问道:“此言何意?”

    高务实道:“所谓化整为零,就是不要把这三件事当成一件事来处理,一定要把它们分开,一个个来办,这样面临的压力就会小得多。”

    “哦!”朱翊钧恍然大悟,觉得颇有道理,兴致一下子就提了上来,又问道:“那么先易后难又怎么说?”

    高务实道:“先易后难,就是咱们先从这三件事里头挑一个麻烦最小、阻力也最小的出来办。甚至挑出来之后,还要继续按照化整为零、先易后难的思路,把这件事分成若干个方面,从最简单的开始着手。”

    朱翊钧想了想,迟疑道:“这好像不符合用兵思路啊,就像咱们以前论史的时候说过,项羽当年正是一举击破巨鹿秦军主力,抵定反秦大局,这才成为霸王……可你现在为何要反其道而行之?”

    高务实笑道:“皇上既然记得咱们论史时的事,想必也记得臣曾经说过,打江山时期,制度草创,要做什么都可以大刀阔斧,好比白纸作画,一草一木皆我所创,大可以按照心中美景来勾画;可是守江山时期,祖制已定,纵然有些方面因为时移世易,必须经权有变,需要稍作修改或者继续完善,但却没法子一下子推倒重来。因此咱们动手要轻,而出手要快……”

    高务实说着,微微一顿,继续道:“就以皇上刚才所举例的时期来说,咱们这样做,就好比汉高祖以汉中为基业,先定三秦,夯实基础,然后逐个剪除魏、代、赵、燕、齐等霸王羽翼,形成大局优势,这才与西楚霸王最后决出胜负。”

    “哦,我明白了。”朱翊钧眼前一亮:“这就是你当初说过的那个‘积小胜为大胜’的道理,是吧?”

    高务实拱手笑道:“皇上英明。”

    “英明谈不上,不过朕还是可以虚心纳谏的。”朱翊钧这话也不知道是谦虚还是自吹自擂,兴奋地搓了搓手,又问:“那你觉得这三件事哪一件比较简单一点?”

    高务实沉吟起来,往四周看了看,朱翊钧心中一动,朝陈矩和曹恪吩咐道:“你们退后一些,别让人靠近。”

    陈矩没什么好说的,直接就躬身退开了,曹恪却是怔了一怔,朝高务实望去。

    高务实心中一咯噔,赶紧把演技十成十的拿了出来,皱着眉头摆了摆手:“皇上都说话了,还看我做什么?退下去把风吧。”

    谁知道高务实小心过度了,朱翊钧这个没亲政的皇帝还没有完全养成“神圣不可侵犯”的思维,并没有什么异常的感觉,只是看着他们离去,马上就问:“好了好了,现在可以说了吧?”


………………………………

第016章 还是勋贵最弱(第5更!)

    看着一脸兴奋的朱翊钧,高务实笑了笑,道“皇上恕罪,臣想先问一个不太合适的问题。”

    朱翊钧一愣,继而摆手道“这里只有你我二人,有什么问题就问吧。”

    高务实道“假设现在有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使得周王、定国公和郭阁老三位争论不休,而皇上对这个问题本来不持看法,听谁的都无所谓请问此时皇上会选择听谁的”

    “啊这算什么问题”朱翊钧一脸诧异地道。

    高务实笑了笑“皇上回答臣就好。”

    朱翊钧想了想,沉吟着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还是听郭先生的吧。”

    高务实听了,便笑道“那咱们就先把士子豪商排除掉。”

    朱翊钧一怔,心里有些明白高务实的想法了,只是还不敢完全确定。

    高务实见他不反对,便又道“好吧,接下来咱们先去掉郭阁老。假设现在有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使得周王和定国公二位争论不休,而皇上对这个问题本来不持看法,听谁的都无所谓请问此时皇上会选择听谁的”

    “这个”朱翊钧犹豫起来,迟疑道“周王是藩王,按理说应该不会和定国公起争执啊”

    “假设而已。”高务实呵呵一笑“就假设他二位打官司打到了御前,争论不休,皇上觉得无所谓这时候皇上会听谁的”

    “那”朱翊钧干咳一声“那还是听周王的吧,毕竟是堂堂亲王,宗藩长者。”

    高务实就笑道“既如此,咱们就先从勋贵开始着手吧。”

    “诶,你等等”朱翊钧一脸郁闷“你这个分辨的法子有问题啊”

    高务实哈哈一笑“皇上,这个分辨的法子哪有问题了”

    “问题大了”朱翊钧睁大眼睛“这哪是分辨谁难谁易这不过是分辨朕先要给谁面子罢了”

    “没错啊。”高务实面带微笑“皇上为什么要先给郭阁老面子然后比较一下,再给周王面子”

    不给郭阁老面子那朕要被母后骂死啊就算不被母后骂死,也得被言官骂死啊

    至于周王和定国公,那周王好歹也姓朱啊,是太祖的子孙啊,朕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啊

    你自己也说了,不过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朕既然得罪不起郭阁老,肯定要先排除他。至于周王和定国公,周王要是被朕削面子削狠了,其他宗室乃至于天下人不都得说朕不念亲情而只要郭阁老不反对朕,定国公算个屁其他勋贵会跟他一起闹么就算魏国公一家跟他同宗都不会

    人家勋贵早就被文官欺负怕了,只要朝臣站在朕一边,勋贵谁敢闹事

    诶等等,等等等等

    朱翊钧的眼睛忽然亮了起来,看着一脸笑意的高务实“你的意思是说朝臣肯定支持清丈勋贵隐田”

    高务实笑眯眯地道“清丈隐田可以增加户部收入,户部收入既然增加,则朝廷不管是哪个衙门,都有可能分一杯羹,既然如此,朝臣为什么不支持”

    朱翊钧一呆,这个账是这么算的怎么听起来有点怪怪的

    高务实见他愣,又补充了一句“当然,如果皇上想要更牢靠一点,还可以早下旨清丈勋贵田亩的同时一并下旨,略微提高朝臣俸禄,或者不提高俸禄,但是单独一笔津贴,就像炭补、帛补一样,该笔钱款出自清丈出来的隐田所产生的赋税。至于多少,就看清丈出来的隐田有多少。”

    朱翊钧一听就不干了,连连摇头道“那怎么行,那朕不是白忙乎了”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高务实苦口婆心地劝道“又不是清丈出一万两的收益,就一万两的津贴,皇上不会蚀本的咱们可以给这个津贴定一个比例,譬如十分之一,或者最多五分之一。”

    “五分之一绝对不行”朱翊钧瞪大眼睛“朕最多给他们十分之一,不行就一拍两散”

    高务实也是一呆,暗忖历史上万历“贪财”是鼎鼎大名的,看来还真有征兆,这还没亲政呢,就开始小气了。

    高务实忍不住劝道“皇上,现在的关键问题在于争取朝臣支持,至于津贴比例什么的,那个不重要哦,也不是不重要,但是现在没必要太纠结,反正等事情办完了,皇上难道就不能调整了”

    高务实本来想说不重要,但看见朱翊钧眼睛越瞪越大,只好连忙改口。

    这个解释朱翊钧觉得不错,先把田亩清丈出来,至于津贴比例,如果太高了的话,以后找机会削减就是了朕也不是小气的人,五分之一虽然不行,但是八分之一算了,还是十分之一吧,十分之一还是可以给你们的

    想明白了这个道理,朱翊钧心情大好,大方地一摆手“那行,朕是天下至尊,岂能跟臣工们计较这些实在不行就以后再调整。”

    高务实听得心里直翻白眼就您这还提什么天下至尊,天下至抠我看倒挺合适。

    但他连忙补充道“哦对了,皇上,这个勋贵隐田的问题,咱们最好也还是分开办,南北直隶最好是分开处理。”

    朱翊钧一愣“这是为什么,都是勋贵,为什么要分开”

    高务实苦笑道“皇上,同一件事,天下勋贵一起反对比较麻烦,还是只有一半勋贵反对比较麻烦”

    “哦我明白了。”朱翊钧点了点头,但想了想,又迟疑道“可是动了一半,另一半也不傻啊,唇亡齿寒的道理难道他们都不懂,就坐等着挨下一刀”

    高务实笑起来,道“那咱们就扔几个烟雾弹烟雾弹皇上知道么京华火炮厂前段时间搞出来的一种东西,以前大明也有,不过不专业,就是一种扔出去可以冒出大量烟雾,遮掩敌人视线的火器”

    “我知道我知道,你先说正经事”朱翊钧现在不想知道高务实的新武器,只想知道这个烟雾弹怎么扔。

    “哦”高务实深深遗憾没有来得及推销一波产品,也只好把话题转回来,道“咱们可以演一出戏,让一半勋贵以为,被砍了一刀的另一半勋贵是运气不好,正好被皇上现了他们手中有大量隐田,因此皇上震怒,所以才砍的这一刀。于是另一半勋贵便会有侥幸心理,觉得自己只要小心一些,还是能逃过这一刀的。”

    朱翊钧眼前一亮,忙问“好主意不过,具体要怎么弄”


………………………………

第017章 体察民情

    谈事的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间,朱翊钧和高务实已经聊了大半个时辰。

    关于如何对勋贵隐田开第一刀,这对财迷同窗基本达成了一致。

    这时朱翊钧觉得自己休息得也差不多了,于是表示大家不妨继续走走刚才光顾着谈事情,还啥都没看到呢。

    不过说起来,他才从皇庄别院出来没多远,想看什么民间的情况也看不着。毕竟这皇庄别院修在此处,本就是为了方便历代皇帝去天寿山拜谒山陵,自然要考虑随行队伍的住宿和随行军队的驻扎,所以一般的民居根本不允许建得太过靠近别院。

    不过皇庄并不只是区区一所别院,附近很大一片地区都是皇庄的范围要不然光靠一年别院什么的,哪能凑够五百万亩地

    御马监是负责管理皇庄皇店的,虽然陈矩自己根本没有仔细过问过皇庄的问题,但他在朱翊钧打算出来逛逛的时候,就已经叫了一名少监过来,那少监平时负责京北地区的皇庄收租等事,来这边的次数不少,熟悉地理。

    别院是依南沙河而建,根据那位董少监的说法,顺着河往西一路而去,大概也就两三里远,便有一个沙湾村。

    这沙湾村有七八十户人家,约莫四百余口,在京畿附近不算大村,不过也不算特别皇上要看看民情民俗,这里倒也合适。

    嘉靖中、后期,由于俺答动不动就杀进京畿附近,搞得京畿震动,所以为了防止虏贼流寇,京畿周边地区也仿照大明边镇各地的民堡村庄进行过几轮改造,不少村落都弄得与军堡无异,拥有一样的防御体系。堡墙、堡垣、吊桥、门楼甚至瓮城,应有尽有,无非是简化版而已,沙湾同样如此。

    黄土夯筑的围墙算得上高大而坚固,整个外墙长近两里,南堡门是惟一入口,门楼用砖石拱券,高高耸立。

    刚才这一路虽然不远,但除了偶有巡哨路过之外,几乎没有活人气息,要不是随行之人加在一块也有十几个,高务实甚至觉得这环境很适合拍鬼片。

    走到沙湾一带,才感觉到一些人间生气,6续可以看到一些男女在村庄四周劳作,也不知道都已经入夜了,他们还在忙些什么。

    不过,他们当他们看到朱翊钧和高务实这一行人,却是人人神色警惕,不时的抬头张望。在堡门或是望楼上,还有几个村民在来回守望巡逻。

    朱翊钧诧异道“这些村民大晚上不睡觉,在忙乎什么呢怎么还有巡逻的京畿附近很不安宁吗”

    这个问题高务实回答不了,他脱离人民群众已经很久了,早就堕落成了一个万恶的封建地主阶级分子,也许还带有一定的资本主义萌芽色彩,简直恶上加恶,罪不可赦。

    陈矩倒是普通农民家庭出身当然这可能是句废话,他要是地主阶级家庭出身,还用得着去当太监么

    所以陈矩勉强可以回答一下这些人在忙乎什么“皇上,这些村民不比京城中的民众,他们是没有宵禁一说的,所以有些活儿如果晚上能做,他们多半会选择晚上做。”

    朱翊钧却是个好奇宝宝“晚上能做什么事”

    陈矩道“今儿有月色,晚上男丁就能劈柴、挑水、修补房屋。女子也能洗衣、编草鞋什么的,总能把时间利用起来。”

    朱翊钧莫名其妙,道“白天做不行么,非要拖到晚上”

    陈矩当然知道原因,但有些不敢直言,一时就有些语塞。

    高务实却没有什么顾忌,无所谓地道“现在是五月下旬,农活挺忙的,他们白天肯定要给庄子里做事,哪有时间忙自家的这些杂活”

    朱翊钧这才醒悟过来,合着这些男男女女白天是在给他的皇庄做事,自家的很多事就只能堆在晚上,靠着一点月光来做了。

    他顿时感到一阵尴尬,不悦地朝董少监瞪了一眼。董少监虽然在宫里只算个“中层干部”,但在这京北的皇庄里头,那就是半个皇帝的威风,他哪里会去过问这些具体的安排

    他被朱翊钧这一瞪眼,吓得腿一软就想跪下,朱翊钧连忙把他叫住“别跪”

    董少监连忙又硬着膝盖站稳了,口里求饶道“皇上,奴婢冤枉啊,奴婢不知道下头是怎么安排的,奴婢明天就来问问。”

    朱翊钧冷哼一声,懒得理会他了,继续往前走去。奇怪的是,虽然有几个村民巡逻,但他们却并不阻拦朱翊钧一行人,甚至老远就给他们行礼让路。

    朱翊钧又有些不能理解,朝高务实问道“朕穿的是你的道服,什么标识纹章都没有,他们为什么老远就行礼”

    高务实有些无语地道“皇上,您和臣身上的衣服,随便哪套都够他们攒几年了。”

    陈矩这时插嘴道“高修撰说笑了,这衣服他们随便哪家,十年能攒出一套来,就算是勤劳肯干的一家子了。”

    朱翊钧一时愕然,看了看高务实,又低头看了看自己,轻轻叹了口气。

    沙湾村的外表还不错,至少挺能唬人,不过走到内中才能现其中的衰败。主街道坑坑洼洼,朱翊钧走得很不舒服,两旁一道道狭窄的巷子,布满了低矮破旧的土屋坯房。到处是垃圾和鸡鸭猪粪,散着一股股难闻的味道。

    匆匆而过的男女大多面有菜色,神情麻木。一群在附近玩耍打闹的小男孩甚至没有衣服穿,只是光着屁股到处乱跑。不远处有几个四五岁的小女孩,比那几个男孩子待遇好一点,身上套了粗陋之极的衣服高务实怀疑那根本不是什么衣服,而是在一只只小麻袋上挖了三个洞,如同后世穿无袖背心一样直接套进去的。

    高务实心中暗叹,沙湾村离京城不过四十里路,又是在皇庄里头自然形成聚落的村庄,恐怕应该还是比较富裕的了,却也是这般模样,普通百姓之穷困可见一斑。

    朱翊钧的脸色也难看起来,几次想开口,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半晌才憋出一句“务实,你新郑老家那边的百姓也是这般模样么”

    高务实叹道“差不多吧,不过新郑县不算大,自从臣在新郑开了煤矿之后,不少百姓农闲时会去煤矿帮工,多少可以赚些闲散银子。平时也可以就近在煤矿附近卖些自家做的小物什,情况比前些年大概还是略有好转。”

    朱翊钧叹了口气,摇头道“你都知道关照乡梓,朕却连自己皇庄里的佃户都没有关照过”他一下子失去了继续“体察民情”的兴趣,心情有些低落地道“务实,朕累了,咱们回去吧,明天还要赶路呢。”

    高务实正要点头,却听见身后有马蹄声响起,下意识转头望去,却见三人三马从南门口一路信马由缰地慢跑着过来。

    其中中间那人默不作声,微微昂着头,傲然四顾。左右两边的两名随从却在大叫“宫中上差驾临,让你们里长出来答话”


………………………………

第018章 谁是王法?

    宫中上差

    朱翊钧和高务实都饶有兴緻地朝中间那位望去,但两人都觉得面生,根本一点儿印象都没有,只是从他年过三旬却面白无须的模样来看,应该是个宦官明人有蓄鬚的习惯,三十多岁的男子基本上不可能不蓄鬚,哪怕不蓄长须,八字鬍总会留上两撇的。

    朱翊钧转头朝陈矩问道“这是你们御马监的人吗”

    “呃,回皇上,大概应该是吧,不过奴婢并不认得。”

    不认得才对嘛,京畿附近的宦官阉人包括净军在内,怕不有两万多将近三万人,而御马监因为既管军队,又管皇庄、皇店、草场、仓储等皇室产业,乃是除了宫廷之外人头最多的一监。陈矩作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兼御马监掌印,了不起认识监内的上层宦官和寥寥几个中层宦官,这个什么“宫中上差”他连见都没见过,自然是不认识的。

    陈矩说着,又转头问董少监,道“此人是谁,你可认识”

    董少监连忙上前躬身道“回掌印的话,此人叫李十三,是京北七大皇庄管事中官之一。”

    陈矩目光一闪,似乎想起什么,正欲再问,朱翊钧插话道“李十三他家倒是能生养,这都行十三了”

    呃,皇上,您老关注的点好像有点问题啊

    董少监见皇上跟自己说话,激动不已,忙点头哈腰地道“回皇上的话,那应该是不是能不能生养的事儿,他这是以前跟他东家改的姓,大抵是当时在东家的家丁里头排在第十三个。”

    “哦”朱翊钧失去了兴趣,向后摆摆手,道“咱们让个路,看看他这么晚来沙湾村做什么。”众人于是退开一边,把主路让了出来。

    这时村民们已经鸡飞狗跳了,一群小孩子不懂事,也不知道怕生人,本来还想在外面玩耍,早被自家大人冲过来抱走。

    村民们男丁纷纷跑到路边跪下,女子则连忙跑回家中,有孩子的还紧赶慢赶地抱了孩子再往家里跑,那模样就彷彿见着北虏入侵了一般。

    那宫中上差的两名随从得意洋洋地看着鸡飞狗跳的村民,打马来到一群跪着迎候的男丁面前,其中一人忽然扬起马鞭朝一人抽了一鞭子,正抽到那汉子的脸上,口里喝骂道“贺老二,入你娘亲,你是跪不稳咋的,嘴里嘟噜个啥玩意儿,以为大爷我瞧不见告诉你个鳖孙,大爷我眼神好得很,给大爷跪瓷实了,要不然冲撞了上差,大爷我现在就抽死你”

    贺老二并不老,乃是个二十五六岁的青年,长得颇为壮实,他被抽得脸上一条血痕通红通红,眼中怒光一闪,但最后还是硬生生忍了下来。把头一低,腰一弯,老老实实跪好在道旁。

    那随从还真不愧是“眼神好得很”,竟然瞧见了贺老二眼中的怒火,冷笑道“怎么着,不服气嗯”他说着,不管不顾又是扬手一边,抽到贺老二的背上,抽得贺老二浑身一颤。

    但贺老二仍然低着头,没有说话。

    那人冷哼一声,道“鳖孙,一个穷得当裤子的佃奴,也敢拿正眼看你大爷你再是这般不知好歹,大爷就当场挖了你这对没用的招子来下酒抬头”他说着,伸出脚,用脚尖勾了勾贺老二的下巴。

    他要看贺老二眼神中是不是还敢有刚才的桀骜不驯。

    贺老二猛然抬头,目光中儘是愤怒

    此时贺老二身边的一位中年汉子连忙拉了他一把,冲着那马上之人连连磕头道“张庄头息怒,张庄头息怒,贺老二这小子脑子笨,倔得跟头驴似的,您老人家跟他置什么气张庄头,上差是要找里长么里长住得远点,要不小的帮您去请”

    张庄头嘿嘿一笑,冲着这中年汉子道“陈大,大爷我听说你要把闺女嫁给贺老二嘿嘿,我的规矩你应该不是不知道吧”

    陈大浑身一颤,哆哆嗦嗦地道“张庄头,小的家里的情况您老也是知道的,婆娘死了之后都没钱安葬,要不是贺老二有一手木工手艺,又大老远跑去香山砍了些木头回来刨了个薄棺,小的的婆娘就只能卷席入土了。小的实在拿不出五两银子的孝敬来啊张庄头,您看能不能宽宥些,小的便是去借,也给您上二两不,上三两银子的孝敬,小的求您了”

    张庄头冷笑一声“你有钱没钱大爷我可管不着,不过大爷的规矩不能变哼,南沙河这一代的皇庄都是大爷我关照的,要是别人都跟你一样,大爷我说话还有人听吗”

    陈大顿时急得流下泪来,连连叩头,只会翻来覆去述说自己真是拿不出那么多钱。

    那张庄头不耐烦了,一鞭子抽过去打在他背上,把陈大身上本就破烂的衣衫打得又破了一道口子,陈大更是惨叫一声,疼得趴在地上直叫唤。贺老二连忙过去扶陈大,转头瓮声瓮气道“姓张的,有本事冲我来,陈叔的身子骨你不知道吗,打死了他,你也要被管庄老爷责骂”

    “哟呵”张庄头呵呵笑了起来,好像听了什么大笑话“冲你来行啊,那就冲你来。”

    他忽然脸色一冷,对陈大道“陈大,你听好了,你只拿三两银子做为闺女出嫁的孝敬也可以,不过,得把你闺女送到大爷我府上十日大爷我看在贺老二的面子上,怎么样,够划算吧”

    陈大气得浑身直颤,哆哆嗦嗦说不出话来。

    贺老二大怒,猛然站起来,指着张庄头道“姓张的,你,你还有没有王法了”

    张庄头哈哈大笑,马鞭朝自己鼻子一指,傲然道“你说王法,谁是王法贺老二,我看你真是白活了二十多年,告诉你,在这南沙河皇庄一带,大爷我就是王法”

    朱翊钧在一边气得火冒三丈,有心想要上去制止,又怕被随行的四位大臣知道自己偷溜出来,他们回去要是告诉母后,恐怕又要被罚去思过。

    高务实瞧出他的心思,道“皇上,还是臣去吧,您别被人认出来了。”

    朱翊钧鼻息粗重的点了点头,恶狠狠地道“好,务实,你去教教他什么叫王法”


………………………………

第019章 你敢对咱家无礼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竟有人强取民财,强逼民女,甚至还自诩王法”

    高务实“啪”的一下,甩开手中的乌骨泥金扇,带着高陌、曹恪二人从道边朝那张庄头走去。

    那张庄头看了高务实一眼,心头就是一惊。

    高务实这次出来,并没有穿官员常服,只是穿了一身藏蓝色道袍,但这袍子可不是普通的面料,有见识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门道。

    有明一朝,织造贵重的织成袍料,工艺十分繁复,一是要由挑花匠依据花样计算经纬数,编出花本,作为织造时提花的依据二是要将丝线染色,牵经摇纬,一般要准备四五种彩纬小管梭与长织梭所用的彩色绒管及片金线、撚金线、孔雀羽线纬管,随时应用三是经丝牵轴之后,要经过穿棕穿筘,与花本联结,经过试织,理清梭口然后才能开织四是织时一人在花楼上拉花,一人坐机坑前织造,花纹繁复的匹料,一天只能织两寸,一件五丈长的袍料要织两百七十多天才能织完。

    高务实身上这件道袍,咋一看只是普通藏蓝模样,但却把以上工艺全都用到了。

    其实这身衣服采用的是藏蓝底色的极品湖丝,加以苏绣的技艺,花纹全做成暗纹样式,初看以为是藏蓝纯色,细看却是各种纹理华章均在,映着月光清辉暗暗浮现。换做后世的说法,这件衣服就是典型的全球限量独家定制款。

    张庄头就算再如何能搜刮,也穿不起这等服饰,而且以他的身份,也不敢穿。

    再看高务实手中的摺扇,虽然张庄头看不懂扇面上文徵明的墨宝,但那乌骨泥金扇的形制他还是识得的。就这一把扇子,即便不看扇面上的墨宝,也足足能值个五百两银子。

    张庄头可不蠢,眼前之人如此豪富,还一点也不介意露于人前,肯定是大有来头。

    不过,有来头不代表张庄头就怕了,毕竟此处乃是圣上的皇庄,只受御马监的管辖,其他人可谁也管不着。即便对方是什么公子王孙、勋亲贵戚,张庄头也不必太在意,只要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