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元辅-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呃,你要这么说的话,那也不是不行,只是多少有点强词夺理。

    冯保仍然不肯放弃,皱眉道:“但太子伴读毕竟无品无级……”

    “我也没说这观政就要有品有级了啊!”李文进面露不耐之色,摆手打断道:“冯督公,咱们要做的,是将大行皇帝的遗命落实下去,为娘娘和皇上分忧,至于其他的事情,就算再大,也大不过这个。”

    这句话就有些扣帽子的嫌疑了,但偏偏李文进的确有资格说这个话,无论是从身份还是从功劳,乃至于从个人牺牲的程度,他都有这个资格,这一点谁都不敢否认——尤其是当着李贵妃的面否认。

    所以冯保知道不能再继续纠缠下去了,否则便是不肯为主分忧,而这对一个宦官而言,完全是致命的。

    于是冯保只得干笑一声,点头附和道:“国舅爷说得极是,还是我太胆小,有些畏首畏尾了。”

    见冯保终于不再反对,李贵妃便点了点头,道:“那行,这件事我看就这样处置吧,不过,这事儿还得皇帝亲自去和中宫说。”现在两宫还没有加尊号,仍然不能称呼太后之类的词,但李贵妃感觉把皇帝和皇后这么连着念实在别扭,就改称陈皇后为中宫了。

    朱翊钧倒没有那么敏感,听母妃答应下来,很是高兴,当即就表示同意,并且恨不得立刻拜别母妃去和陈皇后商议。

    李贵妃连忙把他叫住,道:“你是少年新君,这些天也忙得厉害,今儿个就在我这里多待一会儿,咱娘俩说说话儿。”

    朱翊钧自然是不敢违逆母亲的,只好应了下来。

    李贵妃又转头朝冯保道:“冯保,你也别整天呆在我这永宁宫里,司礼监和东厂都是要害之处,你要好好做。”

    冯保知道李贵妃这是在赶人了,想必是有话要单独对小皇帝讲。其实他是很想在一边旁听的,万一有个什么情况,也好及时扭转,但此时李贵妃话已出口,冯保就是万般不愿也只能堆起一脸笑容连连应是,然后退了出来。

    冯保一走,李文进便道:“阿姐,皇上新嗣大统,内廷外廷正是忙碌之时,冯保不好好呆在司礼监和东厂,却来你这里瞎忙,怕是有事情和你说吧?”

    李贵妃瞪了弟弟一眼:“偏你能耐,什么事都要猜上一猜。”但说归说,说完之后她又轻轻叹了口气,道:“冯保赖在永宁宫不走,倒也是一番好意,他是觉得高先生对本宫似有怀疑之意。”

    这话不仅朱翊钧听了诧异,就连李文进也没有料到,疑惑道:“高先生对阿姐能有什么怀疑?”

    李贵妃瞥了小皇帝一眼,淡淡地道:“倒也没什么别的,他就是觉得高先生疑我有与中宫争位之嫌。”

    她这话说得简单,但李文进仍然马上明白过来,朱翊钧想了想,也似乎有所了然,但两人对视了一眼,都没有立刻开口。

    李贵妃见他们不肯表态,便又继续道:“中宫自裕邸时便是大行皇帝王妃,入宫之后即为皇后,前年虽然因事与大行皇帝意见有差,但大行皇帝从未动过易后之念,这一点本宫是清楚的。

    如今我儿承嗣为君,纵有些人担心本宫因此心生异念,本宫也可以理解。然则高先生却有不同,他是大行皇帝托以顾命的首辅元老,若他也对此有所怀疑,却恐于国政不利……皇帝,你怎么看?”
………………………………

冠京华


………………………………

第070章 逐保倒张(六)

    李贵妃这番话颇有些机锋,算是超水平发挥了。

    李文进听了之后便有些紧张,生怕小皇帝说出什么不得体的话来,接下去会让他很难圆回来。

    但是他和李贵妃都万万没有料到,朱翊钧听了这话反而并没有太过为难,回答得极快。

    只见小皇帝微微躬身,正色道:“儿臣少不更事,万事但凭母妃做主。”

    这话咋一听来,实在毫无皇帝气魄,所谓乳虎啸谷百兽惧,你再小也是皇帝,是天下至尊,怎能这么没有担当呢?

    但李文进只是稍稍一怔,便立刻在心中拍手叫好:好小子,你从哪学来的这一手?这手太极推得简直绝了!阿姐,你儿子背后怕是有高人呐!

    李贵妃那边也是听得一愣。

    得,自己这机锋算是白打了。

    皇帝儿子不上当,还一副孝顺宝宝模样,李贵妃只觉得有些憋得慌,但孝道至重,李贵妃想批评他滑头都不行,只能不置可否,转头朝李文进问道:“文进呢,你又如何看?”

    朱翊钧年纪小可以滑头,李文进在他阿姐身边素来以智囊自居,自然不能跟皇帝外甥一样,于是轻咳一声,道:“冯保多虑了,高先生的态度不是已经表明了吗?他提议两宫并尊的消息,内廷现在都已经传遍了,我琢磨,这会儿估计外廷都已经有人知道啦。”

    李贵妃懒得计较这消息为何传得如此之快,反正从仁厚之君隆庆当政开始,内廷的规矩相比世宗皇帝时,就是一日比一日松弛,到现在基本已经和筛子差不多,很多消息都是从内廷走漏的,她现在也没心思计较这些。

    但李文进这话她却不甚满意,蹙眉道:“高先生的票拟是这么写了不错,但冯保觉得,这道票拟只是高先生的试探之举。”

    “试探?”李文进皱了皱眉:“他怎么说?”

    李贵妃便把刚才冯保的话转述了一遍。

    李文进听罢,这次倒没有立刻反驳,反而思索了一会儿,才慢吞吞地道:“冯保的担忧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不过我觉得,以高先生做事直来直去的风格而言,他应该不会把一件事搞得这么七弯八拐的。”

    这个回答李贵妃仍然不满意,像这样的大事,光靠“觉得”怎么能行?

    看见阿姐皱起眉头,李文进就知道自己的回答没能让她满意,想了想,又补充道:“阿姐,我觉得这件事我们要仔细分析一下,从各个角度来看,高先生到底会不会这么做。”

    虽然还是没有什么油盐,但李贵妃感受到了弟弟的认真,勉强道:“那你说说,都有哪些角度?”

    “首先,是‘独尊中宫’和‘两宫并尊’到底哪一个方案对高先生更有利。”李文进正式进入智囊角色,认真开始分析:“独尊中宫的好处,我一时只想到两点:其一,中宫会因此感谢高先生;其二,外廷文官会认为高先生维护了祖制传统,对他大加褒赏。”

    “嗯……然后呢?”李贵妃点点头,算是对这两点表示了肯定。

    “高先生稀罕这两点好处吗?”李文进微微摇头:“我看是可有可无——因为这了不起算是个锦上添花。”

    李贵妃微微点头,没有多说。

    “那么另一个方案,两宫并尊对高先生的好处是什么呢?”李文进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道:“其一,可以获得阿姐你以及皇上的肯定;其二,可以缓解高务实的尴尬。”

    “高务实的尴尬?”

    李贵妃对于第一条不置可否,因为那是肯定的,而且李文进说“独尊中宫”时,是说高拱会获得陈皇后的感谢,而说到两宫并尊时,用词则从感谢变成了肯定。但其实李贵妃知道,这两个词对调一下才准确。

    独尊中宫本来是理所当然的事,陈皇后对高拱有个“肯定”就不错了,反倒是两宫并尊属于破例,她和皇帝对高拱反倒应该感谢。

    当然,李文进是她的亲弟弟,言语间有所偏向是很平常的,所以不必计较,自己心里清楚就行。

    但是对于他说的“缓解高务实的尴尬”这一点,李贵妃一时没能领悟过来。

    李文进见状,便解释道:“阿姐你想想,高务实在皇上身边做伴读已近三年,与皇上总有些情谊吧,而大行皇帝又在龙驭之前有过交代,让他陪皇上读书直到皇上亲政为止……那么这代表什么意思呢?阿姐,这是大行皇帝把高务实绑在了皇上身边呐!”

    他稍稍一顿,让姐姐有个思索的时间,然后继续道:“臣不敢擅自揣测大行皇帝的圣意,但从目前的态势来看,高务实将来只要能够进士及第,他就会是皇上最为了解的臣子,这意味着什么,阿姐应该了然于心。”

    李贵妃点了点头,这个道理是明摆着的,她当然知道。只要高务实顺利地陪皇帝读书到亲政,自己再考中进士,天下间就没有第二个文臣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能超过他,其中好处不言而喻。

    李文进于是继续道:“那么,大行皇帝为什么这么做呢?是皇上读书真的非要有他高务实在身边,才能读得进去吗?我看也不至于吧。”

    李贵妃听了弟弟这么抽丝剥茧的一番分析,逐渐有些明悟,试着问道:“你的意思是,大行皇帝用高务实的前程做饵,来钓住高先生,让他必须尽心尽力为钧儿效忠?”

    “然也!”李文进一拍双手,赞道:“大行皇帝这么做,也许不止是有这一层意思,但一定有这么一层意思在里头!这一层意思,对于高先生而言,乃是大行皇帝的阳谋!”

    “阳谋?”

    “当然,正是阳谋。”李文进解释道:“所谓阳谋,就是我这条计,就这么光明正大的摆在这里,但你只能乖乖地依我之计行事!”

    “哦!原来如此……”李贵妃觉得自己懂了,顺便对自己刚刚驾崩的皇帝夫君又多了几分爱慕和惋惜。

    李文进意犹未尽,又道:“没有谁不希望自己家族绵长、富贵永恒,高先生纵是再如何清高自诩,也不能不对此动心。要知道,他可没有亲儿子,而依这几年的情况来看,高务实应该就是高先生心许的衣钵传人,是他们高家的希望所在——他能不为高务实的前途考虑吗?不可能!”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李贵妃道:“高务实的前途如何,除了将来考试是他自己的事,其他的就看将来皇帝的态度了,所以高先生不能不考虑皇帝现在的感受,以免遭了他的池鱼之殃。”

    李文进笑起来,点头道:“正是这个道理,所以从这方面看,高先生支持两宫并尊,应该是真心实意的。”

    李贵妃松了口气,点点头,但马上又追问:“慢着,你这番分析虽然有理,但这还是不能解释为何高先生不肯直接主持议定两宫尊号的会议呀?”


………………………………

第070章 逐保倒张(七)

    李贵妃的这一问,的确是个核心问题。不得不说,冯保的水平还是不错的,他灵机一动想出来的一条说辞,竟然让李贵妃疑神疑鬼到了这个程度。

    李贵妃可不知道,此刻她的宝贝弟弟心里已经恨不得骂娘了,暗忖道:贼老子的,高务实啊高务实,你这小子的钱还真不好拿,爷们为了拿你这一万两银子,得费多少口舌才算完啊?不行,这笔账等事情了了,爷们还得跟你重新再算一算,反正你小子出了名的点石成金,爷们这么辛苦,再多拿个一万两,不算为过吧?

    李文进认真想了想,才道:“阿姐,你久在后宫之中,还是不太懂那些外廷文臣的心思,高先生这么做,其实原因很简单。”

    李贵妃皱了皱眉,道:“那你倒是说说,他们是个什么心思?”

    “呵呵,这个嘛……”李文进笑了笑,道:“阿姐恕罪,容小弟说得粗鄙些,这些个外廷的文臣呐,不论做不做婊子,那贞洁牌坊都是一定要立的。”

    李贵妃脸一沉,斥道:“胡说八道。”

    胡说八道倒不至于,主要是你当着我皇帝儿子的面说得这么粗鄙,我的态度怎么摆啊?

    李文进也知道小皇帝在场,不比他和阿姐两个人私下交谈,还是要注意一下用词的,见姐姐责怪,连忙就驴下坡道了个罪。

    李贵妃对这个为她牺牲良多的弟弟还真是没法生起气来,又批评了两句,便把话题接了回去:“总之你的意思就是说,高先生不是在搞什么试探,单纯只是爱惜羽毛?”

    “然也!”李文进心里松了口气,立刻表示同意。

    “好吧,你说的还是有道理的,这么一想,他的确应该是真心诚意要两宫并尊了,只是不想担这个坏了祖制的名声。”

    李贵妃勉强表示了理解,但想了想冯保之前的话,又道:“不过,司礼监事关重大,孟冲那厮能力不行,还是要把冯保换上去,要不然外廷真有什么事,我和皇上说不定都要被蒙在鼓里。”

    李文进眨了眨眼,心道:高家小子,我只答应帮你抹平我阿姐对你三伯的怀疑和不满,至于司礼监谁做掌印,这件事可就超出咱们的合作范畴了,你可不要怪我不讲义气,袖手旁观了。

    李文进没有表示反对,朱翊钧却插了一嘴,道:“母妃,大伴和高先生的关系似乎不大好,如果他做掌印,高先生会不会不高兴?”

    李贵妃把脸一沉,教训道:“我听说你父皇当初曾经告诉过你: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你父皇试过高先生这块玉,他能用好,那不必怀疑了,可是你呢,你试过了吗?你能确保高先生待你能和待你父皇一样吗?”

    朱翊钧一直怕他的亲娘,见母妃板下脸来,哪里敢辩,忙不迭低头道:“母妃教训得是,儿臣冒失了。”

    李贵妃又一次体验到了母亲的威严,满意地点点头,指点儿子道:“你明白就好,为娘的这都是为你着想,只要高先生不反对任用冯保为司礼监掌印,那就说明他对咱们娘俩是真心诚意的效命,以后用起来也就可以放心了,这就是试玉,知道吗?”

    “是是,儿臣明白,儿臣明白。”

    李文进在一边听得心花怒放,暗道:这条消息可不是小事,卖给高务实那小子,至少也得值个两千两……啊不对,五千两啊!嘿,爷们在裕邸和宫里混了小十年,现在才发现赚钱原来可以这么容易!

    李文进在这边乐开花的时候,冯保却是满脸阴霾地坐在他司礼监的值房当中。

    他的心情当然好不了,李文进这厮仗着特殊的身份和他作对其实都只是小事,他知道李文进的弱点,无非就是爱财,下次自己好好准备准备,给他那边打点到位就是,别的不说,至少应该能让他保持中立。

    说起来,冯保甚至怀疑李文进是不是故意跟自己作对,目的就是为了逼自己给他送钱!

    但李文进的问题好解决,高拱的问题却不好办。

    原先冯保觉得,高拱的问题在先帝时肯定不好办,但到了太子登基之后就好办了,可如今看来,只怕自己还是太乐观了一些。

    谁知道高拱竟然能下决心搞“两宫并尊”?这实在太出人意料了,把自己一番苦思得来的杀招直接化解于无形——关键是时间点还掐得这么准,这可真是活见鬼了!

    冯保冥思苦想了一会儿,实在想不出什么招来挽回局面,忽然狠狠地骂道:“高胡子!你可真是个断子绝孙的命,竟然还把张太岳提前支开,让爷们连个打商量的人都没有!”

    但光骂不解决问题,没柰何,他只好匆匆出宫,打算连夜派徐爵前往天寿山找张居正问计。好在天寿山离得近,就在昌平,快马两天足以跑一个来回。

    冯保是东厂提督,自然是有出宫自由的,说走就走了。而在他出宫不久,高务实已经从李文进口中得知了刚才永宁宫中发生的一切,代价是除了之前说好的价码之外,又额外花了一万五千两银子,并且与李文进约好,接下来如果还有什么重要消息,他都一并付钱,而且价格保证公道。

    这种关键时刻,可千万不能为了省钱而抠门,这个道理高务实门清。

    此刻的他就好比后世的美国佬,凡是花钱能搞定的事,坚决不搞什么以命相搏——老子的有用之躯可金贵着呢!

    他甚至还有些欣慰:最起码,李文进这厮虽然贪财,但他“做买卖”还是讲信誉的,只要钱到位,事情保证办妥。

    但李文进带来的这个消息,对于高务实而言,其实也相当棘手。

    首先是高拱不好说服,这是最大的问题。如果他一听说冯保要接任司礼监掌印就直接炸毛,那就麻烦大了,多半要走回前世历史上的老路,以外廷言官之力来硬撼冯保,结果被冯保说动李贵妃和小皇帝,一道旨意就把这看似如潮水汹涌一般的攻势轻松化解,顺便把他高先生打发回了老家。

    其次是孟冲怎么安置,也得想个主意。这位孟掌印虽然能力差了些,但胜在为人老实,又听得进劝,这种人如果能留在宫里,将来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得上,毕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嘛,要是能保的话,最好还是保他一手。

    高务实沉下心来仔细想了想,觉得对高拱的说服工作只能留待今天晚上进行,眼下还是先去解决孟冲那边的问题,正巧现在有个办法,可以让孟冲暂时避开冯保的锋芒。


………………………………

第070章 逐保倒张(八)

    自打隆庆帝驾崩,孟冲的一颗心就始终悬在半空中不上不下。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很清楚自己这个司礼监掌印当初就是捡来的,隆庆宠信的几个太监里头,陈洪才是排在首位的那个,所以一开始,司礼监掌印是陈洪。要不是陈洪这厮贪起来丝毫不知收敛,结果闹出麻烦来,也不会丢了掌印被打下去。

    他孟冲就是趁着那个机会,被高拱推荐接任掌印的。而高拱为什么会推荐他来接任,他自己心里也很明白,不是什么能力出众,只是为人老实、不揽权罢了。

    孟冲虽然能力一般,但久在宫中耳濡目染,眼光还是多少有点的。孟冲知道高拱是多么骄傲的一个人,他老人家哪里会在乎司礼监掌印能力如何?恐怕在他看来,司礼监从上到下只要会批红用宝就行了!对柄机要?笑话,政务有我高拱主持即可。

    所以这几年孟冲都很小心的克制着自己,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要和内阁对着干,尤其是不要和高阁老的思路有半点冲突。效果倒也的确很好,至少让他这几年安安稳稳地把掌印宝座给坐住了。

    但现在的情况却不同了,隆庆帝驾崩了,高阁老虽然看起来仍然是朝野第一人,但实际上孟冲很清楚其中的差别——原先那个无论何时都打心眼里愿意为高阁老遮风挡雨的皇帝不在了!

    现在的皇帝对高阁老是什么态度?不知道,也不重要,因为皇帝还太小,真正代表着皇帝意志的不是皇帝本人,而是他的生母李贵妃。

    至于皇后,她当然也有一定的机会代掌皇权,但那需要得到外廷的强力支持,譬如皇后和高阁老联合起来,也许能与掌握了皇帝本人的李贵妃相抗衡。

    但这很难,因为如果高拱这么做的话,皇帝亲政以前或许问题不大,可一旦皇帝亲政,势必会强烈反弹。

    倘若高拱是孤家寡人一个,完全不用为以后考虑,那倒是可以一试,联合皇后打压李贵妃,然后太后摄政,外廷一切大事都由他高阁老说了算。

    但问题在于,他的侄儿高务实本身就是个前途看好的天子近臣,他怎么可能为了自己一时痛快,就把高家的将来给一手摁死了呢?

    再说,皇后本身也是个老实规矩的人,肯不肯玩这么一出也很难说。

    所以高阁老看似依旧风光无限,是顾命首辅兼掌吏部,但实际上他的地位却一定不如隆庆朝时那么深固不摇。

    孟冲的司礼监掌印位置有两大根基:皇帝的信任和高拱的支持,现在其中一个已经完全不在了,另一个也大幅削弱,他焉能不慌?

    新君登基换司礼监掌印,这是大明历代皇帝几乎都会做的事,盖因为不如此则不足以保证皇帝的意志完美的贯彻下去。现在新君登基了,但新君恐怕还谈不上贯彻自己的意志,能贯彻的只有他的母妃李贵妃的意志。

    所以孟冲知道,取代他的人肯定是冯保,就看是哪一天了。

    因此高务实来找他的时候,他的意志有些消沉,甚至一见到高务实就对他道:“小高先生,咱家要完了,要完了呀……就不知是去净军喂马,还是去南京司香?”

    净军喂马和南京司香都不是什么好差事,也就比发往南京种菜强那么一丢丢。

    所以孟冲一说这个话,高务实就知道自己劝他的思想工作,应该会比较好做。

    果然,高务实轻叹一声,把近来的情况一分析,再把刚才永宁宫中的消息说给孟冲一听,孟冲就抹着泪求他拉自己一把了。

    高务实也不客气,给他出了一条主意。

    孟冲听罢,虽然多少有些遗憾自己的掌印宝座就这么没了,但他毕竟是个老实人,还算是懂得知足,也没有多想,当即就答应了下来。

    高务实告辞而去,孟冲洗了把脸,把自己拾掇了一番,便往永宁宫去了。

    此时小皇帝已经去找陈皇后商议两宫和他一起下旨给高务实封官“观政”的事了,所以永宁宫中只有李贵妃和李文进姐弟二人。

    听到孟冲求见,李贵妃有些意外,看了李文进一眼,问道:“孟冲?他来我这儿做什么?”

    李文进想了想,觉得孟冲平时对他还算不错,虽然谈不上格外亲近,但也还算客气,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挺融洽,便道:“无所谓什么事,叫他进来就知道了。”

    于是孟冲便进了正殿,他按照规矩老老实实见过了李贵妃,不等李贵妃发问,便主动道:“贵妃娘娘,老奴老朽,只是因大行皇帝的信重,不得已忝居司礼监掌印之位,如今大行皇帝龙驭宾天,老奴哀恸伤心至极,恐不能再为皇上分忧了。”

    李贵妃也没料到孟冲会来这么一手,一时有些措手不及,道:“孟掌印何故有此一说?”

    李文进一听不是路,阿姐这应变能力实在不行,人家都把原因说过了,你还问人家“何故”,这不是废话吗?再说人家孟冲这几年不管怎么着,至少没出过大的纰漏,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了人家请辞的话,好歹先说几句慰留的话呀!

    于是他干咳一声,接口道:“孟掌印,大行皇帝龙驭匆忙,眼下内廷外廷忙得一塌糊涂,你这个时候请辞可是有点不太合适呀。”

    这话就有些意思了:你走可以,暂时先不要急,等我们安排好了再走不迟。

    孟冲却仿佛很坚持,给李贵妃磕了个头,道:“娘娘,大行皇帝对老奴恩重如山,如今大行皇帝龙驭宾天,却连个山陵都没备妥,老奴这几天一想起这件事就难过得食不下咽,实在没有办法继续干下去了……老奴也不是不知道眼下的局面,老奴只是想着能为大行皇帝尽最后一份心力,所以老奴就想辞了这司礼监的差事,去天寿山那边为大行皇帝准备陵寝之事出一份力,还望娘娘和皇上成全。”

    李贵妃诧异的看着他,暗道:这孟冲放着司礼监掌印不做,反而要去给大行皇帝督建陵寝?难道他对大行皇帝真的感念到了这个地步?

    但转念一想,这倒也是好事。本来嘛,孟冲虽然能力不太行,但他在掌印位置上干的这几年,至少也没有出过大麻烦,忽然毫无缘由的把他撤换掉,也的确有些不近情理,他现在自请去给大行皇帝督建陵寝,反倒是两全其美了。

    打定主意,李贵妃于是假意劝了孟冲两句,见孟冲死活不肯继续做这个司礼监掌印,也只好“勉为其难”的答应了下来。

    孟冲得过高务实的吩咐,这次去天寿山除了督建陵寝,还有另一桩事要办,所以又以心急为由,请求明日一早就出发前往天寿山。

    李贵妃这次没有啰嗦,当即就答应了。


………………………………

第070章 逐保倒张(九)

    高务实面色凝重地回到高大学士府,原是要找高拱议事,但高拱这几天比谁都忙,现在还在吏部没有回来。

    这就连高务实也没辙了,总不能派人把高拱请回来吧?没柰何,他便想着趁这个空隙把近来的情况仔细汇总分析一下,看看自己的应对还有没有什么遗漏之处。

    这种时候,做白工倒不打紧,出纰漏那才要命。

    可惜还没等他静下心来思考,高陌就匆匆进了他的书房,面色严肃地道:“大少爷,小公爷派人送来紧急情报,冯保府上有异动!”

    高务实原本平静的目光忽然闪过一抹厉芒,沉声问:“什么异动?”

    “有两点。”情况紧急,高陌没有废话,直接答道:“第一点是冯保出了宫,直接回府,然后没多久徐爵便带着人骑马出城了。小公爷的人没法跟着去,但他们说,徐爵是从西直门出城,从方向上来看,目标应该是昌平,或者天寿山。”

    “呵呵,终于知道自己摆不平,要去找张阁老问策了?”高务实露出一丝嘲讽的笑,又问:“另一点呢?”

    “那个姓楚的锦衣卫千户也跟着徐爵出了冯府,但他没跟着出城,而是悄悄去了南城的法华寺。”

    “法华寺?”高务实微微皱眉,问道:“那地方有什么特别之处?”

    高陌摇了摇头,道:“南城是世宗朝修筑的新城,居民大多都是升斗小民,鱼龙混杂。法华寺虽然是寺庙,但周边都是民宅,小公爷的人在那边也有些显眼,不敢跟得太近,现在还没有探出什么究竟来,小公爷也只能让他们继续保持监视,没有别的命令。”

    “你有什么猜测?”高务实问道。

    高陌沉吟了一下,答道:“这个姓楚的,上次在安肃就策划了对大少爷的刺杀,小的担心这厮贼心不死,或者冯保狗急跳墙,还想再来一次安肃的事,大少爷千万要当心。”

    高务实皱着眉头想了想,却摇了摇头,道:“我不这么看。安肃是安肃,京师是京师,我不觉得冯保能狗胆包天到这个程度,在京师还跟我玩这一手。”

    高陌急道:“可是大少爷,有备无患……”

    “你听我说。”高务实伸手打断道:“冯保现在这会儿可能还没得到最新的消息,我刚才出宫之前已经劝孟冲辞去司礼监掌印之职,去天寿山给大行皇帝督建玄宫,孟冲已经答应了。冯保想要做掌印,我就让他先尝尝这个味儿,这事儿估计明天一早就会有旨意下来。”

    高陌诧异万分,愕然道:“让冯保做掌印?那咱们这许多准备岂不是……”

    “这个不急,这些准备会有用的。”高务实微微一眯眼:“安肃遇刺的事,不管是出自于冯保的亲自授意,还是他手下人妄自胡为,终归是他的人干出来的,这笔账我总得跟他好好算一算,若不让他爬到顶峰,怎么能让他摔得更痛?”

    高陌这才笑了起来,道:“大少爷这话说得极是,冯保这厮,着实取死有道,而且阴魂不散,是得让他摔得更重些。”

    高务实也笑了笑,但没说话。

    他心里想:历史上的冯保才是真的取死有道呢,现在比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