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地下秘藏-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们……怎么不往前走了?”我小心翼翼的问道,他们应该是又遇到了什么不好的东西了吧。
“哎,困在这儿半天了都没想明白,走不出去了。”冬煌过来摸摸我的头,询问道,“林医生人呢?”
我把林医生的身体情况,和他要转达的话语全说了出来,正准备建议冬煌慈悲为怀,救他一命。
话还没开口,冬煌就一刻也没犹豫的拎起医疗包,把怪人给派遣出去了。
秦始皇的秘密好像非常重要啊?
没了林医生的后顾之忧,我开始好奇是什么困住了冬煌他们。
冬煌啥也没说,招招手带着我和耗子向前走了一小段路。
这段路平淡无奇,地面依旧有点向下倾斜,两边墙壁上依旧镶嵌了整齐排列的长明灯。
“你们可瞪大眼睛看仔细了!”
冬煌说着,走过去从耗子腰间抽出他的手电筒,轻轻的把它按在地上,然后慢慢的松开手――
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支电筒居然马上就缓慢的滚动起来!
这里的路一直有点小下坡的意思,按理说圆柱形的物体顺着下坡路滚出去,根本没什么可惊讶的。
但这支电筒,是向上坡滚动的!
愁眉苦脸的眼镜兄站在上坡等着,电筒就这样从我们脚下出发,丝毫不管科学家是怎样定义的地心引力,稳稳的一路爬过上坡,停在物理非常牛掰的眼镜鞋边。
“冬冬……你给个解释吧,老子看不明白了……”耗子挠挠头问道,“它咋反着跑啊?”
“你去问牛顿吧……我研究生反正是白上了。”眼镜兄特别无奈的耸了个肩膀。
我想,砸中牛顿脑袋的是天然的苹果,没有任何猫腻,而眼前这个物体是人造的,里面还有电池、金属之类的部件,会不会是和引力以外的什么作用有关呢?
说不定就像科幻小说里写的,这附近有个大磁场呢?吸引着什么电啊、磁啊乱七八糟的往上跑。
耗子的包里露出半个水瓶,我掏出来又放在脚下,等到里面的清水不再晃动才把手拿开。
可它还是慢慢的、晃晃悠悠的违背自然规律,从下往上倒回去了!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半路跑过去举起瓶子仔细的检查了一遍,里面没有皮筋、没有磁铁、没有引线、没有小马达,没有任何可以发出内力的构造。
里面只剩下三四厘米高的水而已。
我正口渴着呢,就一口气把水都倒进嘴里,稍微用了点力气把空瓶子向下坡一扔――它很给面子的朝下滚动了两圈,居然又磨磨唧唧的开始向上走了!
这不活见鬼吗?难道说这里没有地心引力?我们都在失重状态?可谁也没飘起来啊!
我咽了嘴里的半口水,留下一点儿吐到地上去――
水也没像飞船里那样飘散在空中,全都毫不含糊的慢慢流回上坡去了!
………………………………
第四十三章 长生法则
“我是真不知道怎么回事……”
眼镜一个劲儿的摆手,示意我们不要再一脸疑惑的看着他了。
连这种科学大拿级的人物也给不出合理解释,我只好去信奉鬼神说了。
如果说之前那些路线都是鬼打墙,那现在这个情况是有个调皮的小鬼蹲在我面前,仗着我们都看不见他,而极度无聊的滚水瓶玩儿吗?
“你们就因为这个被困住了?”耗子拍了拍满脸愁云的冬煌问道,“搞不清原因就不搞了呗,咱们接着走就是!管它爱往哪儿跑呢,路是向下的,按你们留标记的方法,早晚不是能走到最底下吗?”
“你这一路又不用动脑子,当然觉得无所谓了,我们可是把脑壳都想爆了!”冬煌诉苦道,“咱们左一圈右一圈的渐渐往地底走,冬冬根据规律想象了一张构造图,绕到这里,按图上的想法,该找到一个在最底层的出口才是。可到了这儿,无论如何都绕不出去了,冬冬怕记错了路线,就找了支笔想画出来给大家看一下,结果笔头掉到了地上,那支笔就像你们刚看到的那样,开始往上跑了。”
冬冬唉声叹气的接着说:“我完全被搞蒙了,这里的设计一直在混淆人类的真实感受,咱们肯定还在地球上,肯定能受到引力左右,只是方向感被潜移默化的改变了。那么我的图就应该是指向了错误的方向,不解决这个下坡的问题,我们保准还得迷路。”
林医生也试着画过地图,但他说不够立体,几次都没成功。我脑子里对于这儿的印象全是大大泡泡卷,那是我小时候最喜欢吃的零食之一,可惜现在到处都买不到了。
我问他道:“你的图是什么样的?是=的?还是大大卷的样式?”
“你都只说了一半,我想象的是一个=的大大泡泡卷!”
我表示完全没有听懂。
“大大卷是平面俯视角度。”眼镜说着,左手向上,右手从手心里捏住了什么东西一样,往高处一拉——
“你拎着最外层的一头,像弹簧一样把它伸长开来,就变成=的了,我一直认为这里是个螺旋型的构造。”
眼镜到底是学问大,一个动作就把我狭隘的思维扩展开了。螺旋形的话,我脑子里多少有些印象,生物书遗传学的那个章节就有螺旋结构的示意图。
如果还是比作大大卷,路面又微微向下倾斜的话,我们就算是从最上层开始,一圈一圈把它吃下去,直到最底层,我们吃到了大大卷的中心。
眼镜看我摇头晃脑的自己琢磨着,又用手比划了一下说:“别想得太简单了,我说的是双螺旋结构。”
“那不就和dna一样了吗?”我脑子里的大大卷又多出来一盒。
“对,两条螺旋相互缠绕,我们顺着一面墙壁走的话,可能在单一的螺旋上前行,也有可能是绕到了另一条同样的螺旋中去。”
“我的妈呀……要不要这么复杂……”
我听着听着就晕菜了,脑容量显然不够用,好像浑身的dna都开始不安分起来。我感到一阵干呕,赶忙坐到地上大喘了两口气。
冬煌抚了抚我的后背,和我一起发起呆来。只有不甘寂寞的耗子直挺挺躺在了路中间,他把自己当成了一枚圆柱体,边滚来滚去,边作出体验报告:
“确实有点怪,你看我往下滚——”
耗子朝下坡翻了几个身。
“非常的吃力啊,不怎么能耍起来,你在看我朝上——”
他又向着上坡推了自己一把,居然很轻松的就打起滚来!
我们不知道该发表什么意见,全都束手无策的正看他表演呢,怪人背着林医生终于回来了。
他脸蛋还是有些红,但呼吸畅快多了,看来他一剂退烧针起到了点儿作用。
“好了,咱们都放下物理学,来听林医生讲故事吧!”冬煌招呼着,我们纷纷围了上去。
他面对着我们一拨拖着腮帮的听众有点尴尬,咽下两粒胶囊,缓了缓神才开始讲述那个神秘的故事:
“我之前说,秦始皇手里有三种长生的方法,它们分别是:龙的心脏,仙丹,和灵魂转移。”
“仙丹是各门派道人都极为推崇的长生方法,传说服下去就可以羽化而登仙,与天地齐寿、日月同辉。”
“我要找的是第一种龙的心脏,它是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时搜刮得来的圣物,形成于开天辟地之初,与盘古同岁,而且永远也不会停止跳动。”
“至于第三种灵魂转移,那是世界上最最黑暗的巫术,不仅违反自然法则,更是跨越了伦理道德的底线,张小爷了解的也不是很清楚。”
我很想知道身为一名医生,他是怎么说服自己相信这些传说的。我想了一会儿,提出来一个质疑:“仙丹我们好理解,大家都好这一口,秦始皇也派徐福去蓬莱找药材了,可当时他手里已经有龙的心脏了吧,为什么还是死在了东巡路上?”
“个人猜测他是不敢贸然使用心脏,想等等徐福的仙丹,以求万全。仙丹比其他两种方法要容易接受的多,像吃饭一样吞下去就够了,看起来似乎没什么危险。但徐福找了很多借口,迟迟不回来,秦始皇只好从其他方士手中服食了延缓衰老的丹药,一天一天等待着,结果徐福还没来,他自己就突然死于丹药中毒了。”
我摸了摸自己跳动的心口问道:“龙的心脏,也是个心脏吗?难道秦始皇不敢使用它,是因为需要器官移植?”
林医生摇了摇头:“没人见到过,但答案就在霸王宝藏里,我要把它带出去。”
“那第三种呢?秦始皇一生杀人无数了吧,他筑长城修秦陵都害死多少无辜百姓了,应该不会顾虑什么道德底线吧!”眼镜问道。
林医生冰冷的眼睛中竟然闪现出一丝狂热:“既然这个方法里涵括了‘灵魂’的概念,那假设人类有灵魂存在,而且灵魂可以被转移,那么转移的那个人在这个过程中肯定就不会拥有肉身了。比如秦始皇是一个将死之人,那他实施这个巫术时就一定会死掉,不然‘灵魂’怎么能够抽离出来?因此他只有先死一次,才能使用这第三种方法。”
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棺载辒凉车中,故幸宦者参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辄从辒凉车中可其奏事。独子胡亥、赵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
史记记载,秦始皇死在第五次东巡路上,赵高、胡亥等人却秘不发丧,还把一切都伪装成皇帝平安在世的模样。
难道说,他们知道秦始皇的死是暂时的,有了第三种巫术,他还会活过来?
我胳膊上的鸡皮疙瘩一粒一粒的慢慢鼓起,长明灯还和原本一样波澜不惊的照耀着,我却不敢再去看它们一眼——这些原本都属于死去的皇帝……
“会暑,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林医生接着《秦始皇本纪》背了一句,“他死的时候和现在的季节一样,正值盛夏,尸体来不及运回咸阳就开始腐烂了。”
“他的尸体藏在华盖大车里不被人看见,但是他一旦高温腐烂,尸臭就会从所有不严密的缝隙中钻出去。在巡游途中,一是会招来数不尽的苍蝇围绕,二是会引起部下随从的怀疑。赵高假拟了一道诏令,说皇帝想吃鱼,命官吏运来几筐鲍鱼装在车上,从而分散密集的苍蝇,并让鲍鱼的腥臭味掩盖住尸臭,隐藏秦始皇的死讯。”
听着这样的描述,想象着千古一帝躺在密封的大车中,一点点腐烂在华丽的龙床上,尸臭与鱼腥味混合交融,苍蝇一路追随围绕的场景……真的是非常的恶心!
我怀着恐惧的心情,强忍住反胃,可偏偏按捺不住好奇心,期待着他继续讲下去。
林医生看看我们的反应,问道:“你们觉得我说的这段历史是真相吗?”
“我听过这段评书。”冬煌答道,“后面不就是赵高篡改了遗诏,杀了扶苏、蒙恬,让胡亥即位了么。最后赵高又玩儿死了胡亥,子婴又弄死了赵高,项羽又灭了子婴。再往后就跟咱们这个宝藏又扯在一起了,刘邦逼死了项羽,宝藏吓病了刘邦,刘邦的后人埋了宝藏留下白玉龙,小幺妹看到了白玉龙,我们找到了小幺妹,你和猴哥算计了我们,咱们这才乱七八糟的凑在一起蹲在这儿听你讲故事呢……”
我心说冬煌的概括能力也太强了,这两千多年的历史被他几句话扯到了现在……人家林医生讨论的压根儿不是这个问题……
“秦始皇之死是史记里的记载,跟事实也差不了多远吧?不管他有没有腐烂,最终还是死了呗,埋进了秦陵,秦朝也灭亡了,才能迎来后面的大汉王朝。”我试图回归到林医生的长生话题上去,“咱们不是在讲第三种巫术吗?你问这个干啥?”
“我的猜测是,第三种巫术在秦始皇死的时候已经使用了一次,只不过被恶意中止,或者根本就是失败了。”
林医生不慌不忙的解释着,我听得双眼放光,多么劲爆的野史啊!
“这一段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张小爷只提到了只言片语。”他坐直了腰背,一句接着句挑起我们的兴趣,“刚才我说了,既然这个方法叫做灵魂转移,而巫术的使用是针对死人的,那我个人认为这第三种方法不能叫长生之术,而是死而复生之术。”
………………………………
第四十四章 世界是倾斜的
我们都兴致勃勃的,等待着林医生研究报告的下文。
他却闭紧了嘴巴,扫视着我们,欲言又止。
“等我拿到了龙的心脏,会全说完的……”
我一头栽在冬煌大腿上,心里百转千回,又痒又憋屈。真扫兴……就剩一个尾巴了,他居然还要握在手里!
“啊……”怪人痛苦的双手抱着头直抓挠道,“又来了……你还不如不说呢,闷死我算了!”
耗子又要和他急眼,我们赶忙拦住。林医生这个人真的很会掌握时局啊,如果不按他的条件来,估计谁也逼问不出什么。
我心里急着往前赶路,一心想赶快走到藏宝室的最后,亲眼看明白有没有龙的心脏存在,我的世界观到底值不值得被颠覆。
可是有这条扭曲地心引力的道路存在,我们怎么样才能给眼镜一个合理的解释,好让他明确我们的位置,指出dna双螺旋里的出口方向呢?
我很想拉出眼镜的脑子,帮他捋一捋思路,或者劝他别这么较真,按原来的想法接着走下去。可他对牛顿太虔诚了,始终绕在这个诡异的力学bug里,死去活来的折腾。
我们除了保持安静,或一趟一趟的滚上去水瓶,其他也不知道干啥好了。
耗子是一会儿都呆不住了,不停的打开背包又合起,跨出几步又坐下。冬煌让他晃悠的眼晕,从腰间的挎包里摸出一根皱巴成“c”型的香烟扔了过去。
他趴到墙壁上,向里面的长明灯借了个火,蹲着抽起来。
耗子绝对属于没事儿找抽型的,看见我死气沉沉的盯着他,又挪到我旁边,不停的用烟灰往我身上弹。
“你惹我,对你有什么好处吗……”我和他一样光着的脚丫子上,一会儿就落了一层温热的烟灰。
“哥哥无聊啊,陪小孩儿玩一会儿。”他深吸了一口,又把点燃的香烟伸过来,“你猜这次我能准确无误的弹你大脚趾上不?”
我无奈的要命,正准备夺过他的烟头,怪人却窜过来,一把握住了他的手。
“干啥?你也想来一口?”
怪人并不吱声,举着他的手蹲下来,歪着脑袋愣了神。
他也想玩儿烟灰么?我顺着他的眼光看过去――
烟屁股前只剩下半截余烬了,闪着两三点火星,冒出一缕青烟。
怪人挪动到耗子前面来挡住我的视线,又转移到他身后的位置,呆呆站了一会儿,疑惑道:“奇怪啊,这里怎么可能有风?我都给挡住了!”
我看看他的位置、看看耗子举起的烟头,才明白过来他的意思:这里从山底深入地下,我觉得再朝下挖,岩浆就要冲破地壳涌进来了,即使道路开凿时闪出了缝隙,也不可能有空气朝同一个方向流通的机会。
而耗子手里冒出的那缕青烟,始终是歪着升腾起来的!
想想在这样一个连时间都几乎静止的环境中,它不该是垂直向上的吗?
首先走廊里没有微风,即使有,也会被他身后的怪人挡住。
其次,这缕烟燃起的非常平稳,我们从任何角度都能看到它持续不断的倾斜。
然后,绝对不是因为香烟的c型弯曲才导致它斜着升起的,眼看着烟灰自动落下,只剩下了烟屁股,青烟的角度还是没变。
最后,它歪斜的方向是和下坡保持一致的,耗子变换了几个姿势、移动了几个方位,青烟总是朝着那边飘起。
烟头马上就要燃烧殆尽,耗子赶忙连吹了几口,趁着熄灭前的最后几秒钟提醒其他几个人看到了青烟的最后一眼。
“**,水逆流,烟斜飘啊?”
“这么说,这里存在不止一个吸引力?”我站起身来原地蹦了两下,“你看,咱们几个活人受到向下的地心引力,其他能流动的物体却都往斜上方跑,地面的物体被上坡的斜上方吸走了,空中的物体被下坡的斜上方吸走了。”
“冬爷,还有烟没,咱们试试如果把空中的和地上的结合起来它怎么跑。”怪人提议道,“让烟烧起来,顺着地上滚!”
我一听这个想法好,把空中的也放到地上来,看看哪边的吸引力更大一些呢?
冬煌手一摊:“刚才那是我偷偷藏的一颗,现在连根烟丝都没了……”
“我包里有迷你蚊香。”林医生拉开背包口袋摸索半天,扔过来一块饼干大小的东西。
可这玩意虽然有烟,但是又扁又平,完全滚动不起来。
眼镜拣了个空瓶子走过来,把蚊香头伸进长明灯点燃,然后塞进了瓶口轻放到了地上。
瓶子缓缓往上翻滚,扁平的小片片释放出烟雾充满瓶子内部,卡在里面也爬上了坡。但瓶口逸出来的蚊香却一边跟着瓶子往前上方走,一边向后上方飘动。
“所以,这里有两个方向相反的吸引力?”我期待的看着眼镜,希望他从这个尝试中得到点什么启发。
眼镜都处在崩溃的边缘了……
他犹豫了好久,一副死就死吧我就钻牛角尖的架势,掷地有声的说道:“除非地球停止自转,地心歪到了上坡,否则万有引力的规律不可能被打破!”
“行了行了,别折磨他了。”冬煌赶紧拉开我,“他都学傻了,你别硬逼他,咱们自己用歪门邪道来琢磨琢磨。”
我心想这就是传说中的书呆子吧,连变通一下都不敢,死守着牛顿不放。
蚊香把软塑料的瓶子烧了一个破洞,烟雾比垂直方向倾斜大概10度左右,争先恐后的钻出来。
其实这个斜角不注意看很难察觉出来,但在这儿没有任何外力干扰的环境下,就显得有点突兀了,让人看着看着就忍不住想歪过头去,想和它保持平行。
难道说只有烟雾才会如此吗?我觉得试试其他能在空中浮动的事物。
我想烧一壶开水,掀开盖子观察水蒸气,可电炊炉早就被我落在起火的通道里了。
没有炉子,但可以有火!火在正常情况下,也是蹭蹭的垂直往上窜火苗。这里虽然到处都有燃着火焰的长明灯,但火苗的尖角都被青铜鸟头挡住了,只从嘴巴里才能看见火光。
我找林医生借了张皱巴巴的白纸,搓成长条,凑到墙壁前将它引燃。
纸张一下子就烧掉了三分之一,但足够我看清楚了:火焰和烟雾一样,只要存在于空中的升腾物,全都是往斜上方偏10度左右飘散的。
“都怪这丑不拉几的长明灯,弄个什么破鸟头把火光吃进去了,不然咱们早就发现点儿猫腻了!”耗子扯出来一只灯架,试图掰开鸟嘴把灯芯取出来,“老子还觉得这是给咱们照亮方便用的呢!”
怪人用手捂住鸟头,遮挡起一盏光亮,猜测着:“如果咱们是古人,这里一片漆黑的话,那不就得举着火把前进了吗,火把上的火肯定也是倾斜的,细心的人肯定一进来就感觉到疑惑了。而有了长明灯,无论什么人进来都不会再点燃火焰,就连耗子哥刚才吸烟都是借的火,所以长明灯是故意让人看不出破绽的吧?”
我不明白我们困在这里,和长明灯有什么关系,问道:“可是就算发现火焰很奇怪也无解吧,还能吓退一批我这样的怂包呢,这个设计到底是怕我们发现什么?”
“发现这里的世界是倾斜的!”眼镜突然提高分贝喊了一嗓子,把我们都吓一跳!
“我想通了,牛顿到底是百分百正确的!”他要走了林医生的最后一张纸,挥舞着笔头画写起来,“正因为地心引力是绝对向下的,所以水绝不会逆流,它根本就是从上坡流到了下坡而已!”
“开啥玩笑,我们又没瞎,它明明就是从这儿――”耗子指了指脚下,又往上跑了两步,“反着流到这儿的!”
“对,地上你可以标注两个点和一段距离,水从a点流到了b点,那是你认为a点位置低,b点位置高,所以看起来像是倒流,而实际上,a点才是更高的那一端,水是符合了自然规律,由上而下,流到低处的!”
耗子挠挠头,比划了半天说道:“你没戴眼镜我能理解,可你的说法也太瞎了……你问问小六一,问问你大表哥,这是上坡还是下坡?”
我和冬煌都没说话,怪人陪着耗子趴了下去,伸直手臂试探着地面,我觉得这里的设计已经把每个人都玩儿瞎了。
眼镜接着在纸上画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段,他在起始端点a旁边又加上了一个小圆圈。
“现在这张图就是咱们的眼睛看到的,a点最低,水瓶正在往高处慢慢爬升呢。”他举起纸张,逆时针旋转了一点点,线段和小圆圈都倾斜了,这正是一张当前场景毫无差别的示意图。
看我们都同意的点了点头,他又把纸张从倾斜摆回水平,然后顺时针倾斜了10度说道:“可是实际的情况是这样的。”
经过这幅图的解释,我突然就懂得什么叫“一语惊醒梦中人了”,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答案却简单到不能再简单――
倾斜后的纸张上,a由最低点变为了最高点,原本从下往上爬坡的圆圈,此刻和a一起处在顶坡的位置,那么它的滚动就一点儿也不奇怪了,它分明是严格遵守地心引力,从高往低下滑的嘛!
………………………………
第四十五章 不如盲人摸象
根本没有什么三种吸力,没有看不见的东西在搞鬼。
原来眼镜的坚持一直是对的,任何事物都没违反过地心引力,我们一直以为的下坡路其实是个平缓的上坡!
我的脑子在片刻的醍醐灌顶后,又塞满了问号:一张纸很容易被我们改变走向,我让纸上的这个怪坡倾斜60度、90度,甚至180翻个跟头都没问题。
但是在现实中,人是感官动物,我们怎么才能看着下坡路,说服自己这其实是上坡呢?为什么我们这么多人的感觉都出了错?是什么在欺骗我们的眼睛?
我摸摸墙壁,来回走了几步,完全没发现什么破绽,我连逼自己相信下坡是平地都做不到,更何况让下坡变成上坡?
“老子不明白,这里怎么看都是朝下走的啊!”耗子也放弃了自我说服,痛苦的揉捏着太阳穴。
“其实这里可以是上坡也可以是下坡。”眼镜停下手里的画写,再次解释道,“因为这个名字是我们给强加上去的,人类给出‘上下’的定义,前提是我们站在平地上。从水平方向看来,前面的路面抬高就是上坡,路面降低就是下坡。”
他自己思索了一会儿,然后把圆珠笔竖在自己的手背上,给我们演示着,“假设我有十支笔,我把它们间隔插在地上,但是我每一支都向右倾斜一丁点儿。如果你对我的用意不知情,还用垂直的眼光去看它,那你一定觉得这条路右边高,左边低。”
我只有随着圆珠笔向右歪头,才能保证它是垂直的,从这个倾斜角度看过来,果然他的手背变成了一个斜坡。
“现在我再往左倾斜,你看又变成左高右低的下坡路了吧!”他又把圆珠笔反向歪了个角度,说道,“这里咱们都是第一次来,长明灯是唯一的路面参照物,如果你看长明灯是直的,那要么是你头歪了,要么是路斜了。咱们都很劳累,这儿的坡度非常平缓,又是个陌生的环境,像这样一点微小的倾斜,人体几乎感觉不出来,所以是长明灯扰乱了我们的感官,咱们根本没有往地下钻,而是朝地上跑呢!”
我琢磨着他的意思,反手摸了摸身后的长明灯,它的底座只比灯架略微加粗了小半圈,而且我们的方向感一时半会儿也纠正不过来,10度左右的微小差别真的很难观察出来。
原来这批长明灯在铸造时就故意改变了底座和灯架的垂直角度,它们全是被歪斜着安置在这里,迷惑外来者的。
而我们一开始就以它为参照物,适应了它的角度,所以才在潜移默化中把上坡当做了下坡,才察觉不到真正的长廊走向!
眼镜调整白纸,倾斜到正确的上坡路面,然后在小圆圈上垂直画了一缕青烟,就当做是点燃的那根蚊香。
然后他把图再次移动到下坡角度,烟雾果然正如我们所见,往斜上方飘过去了。
这样,我们闹不明白的那些反常现象都找到了答案,眼镜的假设也都得到了验证,他心里的那张双螺旋图该有谱了吧!
我们催促着他赶紧画地图,这地方怎么呆怎么不舒服。他沉吟片刻,终于翻过纸张开始动笔了。
“既然都是上坡,咱们该不会逐渐的从地下又接近山底了吧?”冬煌把玩着林医生的拐杖问道。
“应该没那么简单了,既然这里能让我们把上坡当下坡,那其他路段说不定还下坡当上坡了呢,只是我们没有发觉。”眼镜手里的笔头飞舞着,“我只能确定咱们的总路线是按照螺旋形状设计的,方向实在不好判断。”
他这样一说,我忽然想起来,在之前和他们分开的时候,我倒是能确定那一段的路面的确是下坡。
我接过拐杖说道:“这根灯架是我从墙壁里弄出来的,当时想给林医生的腿做个支撑,结果手一滑把它拽倒在了地上,它绝对是向下坡滚动了几下的,林医生当时也看到了吧?至少那段路的确没有什么猫腻!”
林医生回想了一下,也确定的点了点头。
“这么说这里的路一段是上坡,一段是下坡?”冬煌看了看眼镜的双螺旋图纸,质疑道,“那这地图就不对劲了,你这个只有单一的一种走法。”
“你的角度站错啦!”眼镜放下了圆珠笔,长舒了一口气说道,“从我的位置看!”
他说着,让了下身,我们纷纷凑过去,一睹这颠三倒四的长廊结构。
眼前的双螺旋被整图旋转了90度,总的来看,我们的路程是从左边入口行进到了右边出口,但在每一个有弧度的圆环上,我们是时而上坡时而下坡的、不停随着螺旋轨迹奔走着的!
如果做一个比喻,那我们就是走在了两根缠绕在一起、又被水平拉伸至极限的弹簧里去了!
“老子快不行了……太复杂了,小冬冬你就快说咱们往哪儿走才能出去吧!”耗子疯狂的挠着头,我赶紧往旁边躲了躲,他的头皮屑哗啦啦的直往下掉。
“往心里走!”眼镜特文艺的说了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