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可以更强-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朕刚刚都已经说了,今日只是家宴,这里没有君臣,只有郎舅,来来来,大舅哥是客,理应上座,观音婢还有一道菜在做,很快就出来了。”李世民表现的非常的热情,很亲切的说道。
“君就是君,臣就是臣,还是陛下请上座,臣可不敢造次,以下犯上啊!”长孙无忌急忙推辞道。
这要是放在一般普通人家,做大哥的去妹妹家里做客,坐在上位是理所当然,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可是这个妹妹所嫁的,可不是个一般的男人,是大唐的皇帝陛下,长孙无忌岂敢当真的坐在上位。
而李世民说的,也不过就是一句客气话而已,如果长孙无忌真的坐在上首的位子上,那就未免太没有一点眼色了。
两个各自相互推让了一下,最多还是李世民坐在上首面上。
果然没过多久,长孙皇后便走出来了,身边还跟着一个侍女,用盘子端着最后一道菜,送到桌上摆好。
长孙无忌马上又站了起来,上前向长孙皇后行礼。
长孙皇后连忙虚扶着长孙无忌说道:“大哥不必多礼,”
三人一起坐下来之后,长孙皇后让侍候的宫女太监们,都一一的退了下去,自己亲自执壶倒酒。
长孙皇后毕竟是自己的亲妹妹,两兄妹从小相依为么,感情非比寻常,虽然现在身为皇后,长孙无忌却也不需要太客气,长孙皇后要亲自倒酒,便也由着她了。
三人都已经记不清,有多久没有这样一起,温馨的吃过一顿饭了。
酒过三巡之后,李世民便打开了话题说道:“朕首先是大唐的皇帝,然后才是一个父亲和丈夫,站在父亲和丈夫的立场上,朕的确应该立晋王李治为太子。
但站在大唐的立场上,朕不得不选择,立李恪为太子,原因不用朕多解释,相信辅机心里也很明白。
朕希望铺机以后,多和太子李恪亲近一些,好好的辅佐太子李恪,朕会让他待你,就像是亲舅舅一样。”
“陛下既然己经立了储君,臣定当用心的辅佐大子,请陛下放心就是。”长孙无忌有些言不由衷的回答道。
“这样朕也就放心了,正打算明年就着手解决高句丽的问题,你要尽快的教会太子李恪,怎么处理好朝政。
到时候朕将御驾亲征高句丽,并命太子监国,锻炼他处理朝政的手段和经验。”李世民欣慰的说道。
“陛下怎么可以御驾亲征,高句丽交由老臣几个就可以了,朝中可是离不介陛下呀!”长孙无忌劝道。
“大唐迟早都是要交给年轻人打理的,趁着我们这一代人还在,就应该替下一代人,扫除一切不稳定的因素,所以朕一定要解决高句丽的问题,否则心里难安。”
漠北草原上的薛延陀部首领,真珠可汗夷男,聚集了十万兵马,浩浩荡荡的出发了。向着漠南前行。
漠南乃是东突厥的故地,现在的漠南,是阿史那思摩领导下的,对大唐很亲近的原突厥人。
阿史那思摩的部族,十分的害怕,受到薛延陀部的攻击,阿史那思摩的实力太过于弱小,以至于每一次收到对方攻击的时候,都要向大唐求援。
喜欢大唐可以更强请大家收藏:()大唐可以更强更新速度最快。
………………………………
第121章 英国公李勣
这一次也不另外,薜延陀部的真珠可汗夷男,派其子大度设联同同罗、仆骨、回纥、靺鞨、霫等部族,领军二十万南侵突厥俟利苾可汗阿史那·思摩。
阿史那思摩知道薛延陀部,正向自己的漠南扑过来了,阿史那思摩急忙派人向大唐求助。
并且收拢部族退回了长城内,退守朔方,等徒大唐的援兵到来。
李世民收到消息之后,非常的震怒,薛延陀的夷男,表面上臣服于大唐,并向大唐称臣,却一直阳奉阴违,不时的打压阿史那思摩部,并且屡教不改。
还扬言说什么,以前东突厥是怎么样欺负大唐的,现在我们只是在帮大唐,向东突厥报仇,教训一下东突厥而己。
这一次,李世民决定不再忍了,为了抗衡薜延陀部,阿史那思摩部的东突厥必须保住,而且阿史那思摩还是大唐长公主,衡山公主的驸马,于情于理,都必须要帮他们。
李世民命营州都督张俭,统率所部直逼薛延陀东境。英国公李勣被授为朔州道行军总管,率步卒六万、骑军一千二百人屯驻羽方,与灵州道行军总管李大亮、凉州道行军总管李袭誉等分兵抵御。
长孙无忌心里发虚,直冒冷汗,现在他己经有点后悔,不该走这一步棋。
最近,李世民又对他像从前一样,推心置腹,信任有加,这让长孙无忌彻底的明白了,李世民对他真的是不计前嫌了。
可是长孙无忌却因为心虚,害怕李世民会对他下狠手,这才想到了要造反,现在看来,长孙无忌,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可是现在计划己经开始发动了,此时还有回头的路可以走吗?长孙无忌陷入了自责和迷茫之中。
如果早知道李世民对自己的态度,长孙无忌是无论如何都不会,选择走上造反这条路的。
他可以想象得到,兵戎相见的那一天,无论自己是成功还是失败,小妹长孙皇后一定会对他这个大哥,感到深深的绝望。
还有自己的长子长孙冲,儿媳长乐公主,也绝对不会原谅自己的行为。
此刻,长孙无忌感到无比的绝味,脸色灰败。
“辅机,你这是怎么啦?是不是哪里不舒服?要不要朕传太医来给你看一下。”
散朝之后,李世民把长孙无忌,李世勣,侯君集,褚遂良等人留了下来,商量出兵的具体细节,诸如兵马从那里抽调,粮草如何调配等等,六万多人的大军开拔,绝对不是一件小事。
“臣身体没有什么大障,大概是这两天没有休息好吧!让陛下担心了。”长孙无忌勉强的笑了笑说道。
“辅机肩上的担子重啊!为朕分忧国事固然重要,但身体也很重要,要是把你的身体累垮了,皇后都要责怪朕了。”李世民关心着说道。
“为陛下分忧,是臣的职责所在,臣一定会注意休息的,免得陛下担心。若是因为臣的事情,影响了陛下的心情,那就是臣的罪过了。”长孙无忌也用轻松的语气说道。
“嗯!那就好!走吧!我们君臣起制定一下,这一次的出兵作战方案。”李世民点了点头,开始谈起了正事。
太子李恪也在场,参与朝政,这是李世民想要培养太子的能力。
“陛下!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这负责督运粮草的人,陛下准备交给谁来负责。”身为主帅的李勣,对于大军的后勤保障,十分的重视。
英国公李勣本在并州,此次奉调进京,是接手侯君集的兵部尚书一职。
没有想到还没有开始上任,就遇上了薜延陀带兵犯境的事情。
“父皇!儿臣愿意负责督运粮草,请父皇恩准。”太子李恪突然站出来说道。
太子李恪刚刚当上太子,但很多人其实是有非议的,皆因他并非长孙皇后所生的嫡皇子,似乎有点来路不正。
所以太子李恪急需要有亮眼的功绩,来证明自己,是可以胜任太子的。
李世民心里也清楚这一点,但他也没有办法,嘴长在人家的身上,私下里谁说了什么?做皇帝的也管不着,只要没有当着皇帝的面前,或者是太子李恪的面前乱说,你也没办法治他的罪。
督运粮草主要是在后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而且身为太子,大唐未来的皇帝,也的确需要历练一番,身临其境的直面战争的场面,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至少可以让他明白,江山的得来,是多么的为之不易,他才会更加的善待百姓,勤于政事。
“英国公,你觉得让太子李恪负责督运粮草一事如何?”李世民向李勣问道。
“这个,臣倒是没有意见,只是这是打仗,恐怕太子会有危险。”英国公李勣担心的说道。
毕竟他是主帅,行军道总管,虽然督运粮草,一般都会很安全,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要是太子李恪出了什么事,那可是负不起这个责任。
不过,太子可是未来的皇帝,此时和太子亲近一些,一起经历战场上的生死考验,必定可以在太子心里,留下很深的印象,对自己的将来也是非常有利的。
前提是太子能够安全无恙的回来,若是出了事,那就肯定是不得了的大事了。
所以说,太子的加入,对英国公李勣,可以说是有利有弊,只要安排的好,对太子的安全保护妥当,总的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
“那好!只要你没有什么意见,那就这么定了,我大唐以武立国,太子李恪也应该接受战场上的洗礼,才能更快的成长起来。”
诸事议定之后,兵贵神速,太子李恪身为督运粮草的司马一职,马上变得忙碌了起来。
大军开拔之后,一路急行军,火速赶往生意好的屯兵地点羽方。
此时,漠南草原上,薛延陀真珠可汗之子,大度设正率领三万骑兵,疯狂的追击着阿史那思摩的突厥兵。
可是阿史那思摩收到的消息早,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在漠南的草原上,和薛延陀的骑兵开战,因为那简直就是在找死。
所以,阿史那思摩的突厥部族,早早的就逃到了长城内的塑方,凭借长城的关口,抵抗薛延陀部的追击。
李勣率领的六万步卒还在后面走着,但一千二百名骑兵的先锋营,却率先赶到了。
人的名,树的影,英国公李勣的威名,加上不知道大唐派了多少援兵赶到了,大度设无心恋战,吓的赶紧逃窜。
李勣带的骑兵不多,只有一千二百人,便毫不客气的向阿史那思摩,点了六千突厥骑兵,追击大度设去了。
喜欢大唐可以更强请大家收藏:()大唐可以更强更新速度最快。
………………………………
第122章 夫妻情深
大度设带着三万骑兵,急忙自赤柯泺北撤,李勣挑选所部及突厥的骑兵共六千人,穿越直道、白道川,在青山追上薛延陀军。大度设在诺真水勒兵备战,战阵横亘十里。
突厥骑兵先与之交战不利,大度设乘胜追击,射死唐军战马众多。
李勣命骑兵下马,持长槊直冲,大破薛延陀军,斩首三千余级,俘获五万余人及马一万五千匹,大度设独自逃走。
李勣回师定襄后,又与州兵夹击叛乱的突厥思结部,俘获其百姓一千余口以及众多马、羊。
不说李勣在漠南大草原上,怎么的旗开得胜。
只说长安城内,长孙无忌尚在犹豫着,是否要按照计划发动政变?但侯君集在看到了薛延陀部,己经按计划出兵漠南,攻取朔州时,已经按奈不住了。
此时不动手,更待何时?以后可是就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机会了。
侯君集找到了长孙无忌,催他接计划行动,长孙无忌一脸的犹豫,并劝侯君集道:“不如罢手算了,我们若是动手,没有太大的胜算,反倒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给赔进去了,实在是不值得。”
“长孙兄为何说出此言,难道你现在己经心软了,你可别忘记了,当初是你主动来找的君集,现在什么都已经准备好了,你却突然说要收手,你觉得可能吗?”侯君集历声的喝问道。
“唉!我们一旦动手起兵的话,就要面对昔日的老兄弟了,想想老夫到觉得无颜面对他们。”长孙无忌有些悔意的说道。
“做大事者,不拘小节,那顾的了这么多,一旦事发,你觉得李二陛下会轻饶了你吗?
当初他杀他大哥太子李建成,弟弟齐王李元吉之时,可曾犹豫过,他杀太子李建成的五个儿子,又何曾犹豫过。
那可是他的亲侄子,李二是他们的亲叔叔,还不是一样的说杀就杀了,就连齐王李元吉的女人,也没有放过,占为己用了。”侯君集冷笑着说道。
“斩草要除根,陛下当时也是被逼无奈之下,才不得不杀了太子李建成,还有他的几个儿子,事后陛下每次想起时,不是非常的痛苦吗?”长孙无忌为李世民辩解着说道。
“好一个被逼无奈,那把齐王李元吉的女人收进后宫中,难道也是被逼无奈吗?”侯君集嘲讽着说道。
长孙无忌:“……”
“开弓没有回头箭,你不要以为你现在收手,陛下就不会知道,你所做的一切,薛延陀部的真珠可汗夷男手中,可是有你勾结他的亲笔书信。
你觉得你现在收手,夷男会让你继续安稳的,做你的大唐赵国公。”
长孙无忌的心里仔细的一想,又觉得侯君集所说的话很有道理。
虽然李世民和他的关系,看起来似乎已经恢复如初了,他可以原谅自己派人刺杀过他的儿子,恐怕未必会肯原谅,自己曾经想要联合外人,推翻他这个皇帝,真正的改朝换代。
薛延陀部也绝对不会放弃,这个挑起大唐内斗的机会,长孙无忌此时又无比的后悔,当初不该写下那封亲笔信,并且还带上了自己的印信。
什么都可以狡辩,只要自己不承认,相信李世民还是会愿意相信自己多一些。
但是真珠可汗夷男手中的那封亲笔信,一旦送到了李世民的手中,再多的狡辩,都是没有作用的。
长孙无忌这回真的是,自己搬起了石头,砸到自己的脚上了,想要收手不造反,似乎都不行了,除非他现在马上就去找到李世民,向他坦白所有的一切,但李世民真的会再一次的原谅他吗?
很显然这是行不通的事情,前太子李承乾,可是李世民非常疼爱的儿子,就因为谋反,被贬为庶人,发配到烟瘴之地。
长孙无忌可不觉得,如果自己勾结外敌,企图谋反的罪名泄露之后,李世民会对自己网开一面。
“算了,还是按计划行事吧!不过陛下对我们毕竟还是不错的,事成之后,把他软禁起来就好,倒是不必非杀了他不可。”长孙无忌下定了决心说道。
杨雪带着年仅四岁的儿子杨再兴,在中华护卫局的护送下,千里迢迢的来到了康定城,终于见到了分别了四年之久的丈夫李中华。
见到了杨雪,李中华内心也非常的激动,尽管自已身边一直都不缺女人,但在李中华的心里,杨雪的份量却是最重的,谁也比不了。
杨雪是李中华来到大唐之后,喜欢上的第一个女人,也是他主动接近,想要娶来做老婆的人。
当初,为了躲避恶少的逼婚,李中华带着杨雪和她的家人,一路从长安,逃亡到了剑南关的益州,在双流县落脚,一路上走的十分的艰辛,但彼此的感情确是越来越好了。
之后在益州城时,两人终于拜堂成亲了,可谓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再之后,两人在回长安的途中,途经凤凰山脚下时,又发生了意外,陷入了危险之中,两人可谓是共同经历过生死的患难夫妻。
再之后,李中华为了给罗飞燕等人,恢复良籍的身份,不惜放弃了双流县男的爵位,杨雪也没有半句怨言。
此后,李中华被朝廷封为松州节度使,被派往松州任职,杨雪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儿子,一直被朝廷当成人质一样,守在长安城内的家中,看守家业。
夫妻两人激动的紧紧拥抱在一起,此时再多的语言,都化作了一个拥抱,正可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娘亲,再兴也要抱抱!”杨再兴见母亲紧紧的抱着李中华,马上抗议了起来。
“再兴!来,快点叫爹!”杨雪从李中华的怀里离开后,指着李中华对儿子杨再兴笑着说道。
小男孩杨再兴的记忆中,从来就没有见过李中华这个做爹的人,因此对李中华感到十分的陌生,那里肯叫李中华一声爹。
“再兴,你不是一直想见你爹的吗?怎么现在见到你爹了,让你叫爹,你都不愿意叫一声。”
杨雪见儿子杨再兴不肯听她的话,不由的有些不高兴的说道。
“算了,孩子刚来,可能还有点认生,过段时间他就肯定会喜欢上,我这个当爹的人。”李中华笑着为儿子打抱不平的说道。
“爹!”杨再兴似乎是有些怕杨雪生气,抓着杨雪的衣服,对着李中华,突然奶声奶气的叫了一声。
“好儿子!真乖!长大了可一定要听你娘的话,做一个孝顺的好儿子,过来爹这里,让爹抱一下你。”初为人父的李中华,头一次被人叫爹,兴奋的对儿子杨再兴说道。
喜欢大唐可以更强请大家收藏:()大唐可以更强更新速度最快。
………………………………
第123章 长安动荡
(求月票,求订阅)夜色如墨,虽然时间尚早,不过是刚到亥时而己,霄禁之后的长安城,笼罩在静默之中。
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地点仍然在玄武门,长孙无忌和侯君集两人,以有重要军情需要马上入宫,面见陛下为由,骗开了玄武门。
随后,侯君集的大队人马,便跟着一拥而入,控制了玄武门,与守卫发生了厮杀。
长孙无忌和侯君集,俱都是朝廷的重臣,对宫中的防守力量非常的熟悉,处处都能做到先发制人。
而宫中的守卫,对这两位朝中重臣,根本就没有任何防备的心理,以致于处处受制。
可惜的是,唯一对长孙无忌有着防范之心的苏定方,己经不再是左武卫的中郎将了,而是改封为太子左卫率,跟着太子李恪督运粮草去了。
李世民尚且还蒙在鼓里,今晚和长孙皇后一起喝了一点小酒,一时性起,和长孙皇后正在做着颠龙倒凤的事情。
直到侯君集带着人,杀进了立政殿中,找到了李世民时,两人还在继续着造人的大业。
“侯君集,你为什么带人冲进朕的寝宫,还不快给朕滚出去。”
正在既将要一触即发的时候,被人强行打断了性致,让李世民顿时一泄如注,整个人都累的趴下了,直喘着粗气,仍不忘冲着罪魁祸首侯君集恕吼道。
“陛下!你可真是好兴趣啊!臣突然想起,十五年前鄂国公尉迟敬德,带着人冲到了海池时,高祖皇帝也正带着美人享乐,心情和此时的陛下,该是何等的相似啊!”
侯君集的脸上,带着胜利者的笑容,用嘲讽的语气说道。
“你带兵谋反?说吧!这回你又是怂恿了谁谋反?”李世民虽然极度的震怒,但他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知道这个时侯,怎么样的愤怒,都无法改变这个事实,很快便平静下怒火了。
“哈哈哈哈……!陛下,这个要谋夺你皇位的人,陛下绝对是想不到是谁吧?”侯君集非常得意的说道。
“有能力谋反,又能走到这一步的人不多,仅凭你一个侯君集,显然是不够的,如果朕没有猜错的话,这个人就是赵国公长孙无忌,朕没有猜错吧!”李世民很快就想到了是谁。
这下侯君集也惊讶的说不出话了,也笑不出来了,他没有想到,李世民会这么快,就想到了长孙无忌身上。
侯君集开始感到有些惊惧,他非常担心,是不是他们谋反的计划,早就己经被李世民所察觉了,并且早就已经做了防备,只等着他们付出行动,在请君入瓮一网打尽。
“把这些乱臣贼子,通通给朕拿下!”李世民看了看侯君集,有些开始慌乱的表情,突然开口历声的说道。
很快!便有一对龙卫冲了进来,带走了一脸死灰的侯君集,侯君集并没有开口求李世民,让他开恩饶恕自己的罪行。
成王败寇,此时的求饶,只会让对手更加的看不起你,倒不如保留最后的一丝尊严,坦然的面对失败。
“陛下!臣妾的大哥他……真的谋反了吗?”所有的人离开了之后,长孙皇后坐了起来,浑然不顾裸露在外的身子,眼泪直流,不敢相信的说道。
“朕给了你大哥很多机会,他如果及早醒悟收手的话,朕也就不在计较什么了,权当不知道有这么回事,可是他却还是一错在错,走到了这条绝路上。”
李世民说着,从床上起身,自己把衣服穿好之后,看了一眼绝望中痛苦的长孙皇后,默默的叹了一口气,走了出去。
今夜的长安城,注定了是一个不平静的夜晚。
陈国公侯君集因为谋反被抓。
赵国公长孙无忌也因为谋反被抓了。
被牵连的军中将领多达百人,往日此时静谧的长安大街上,不时的有大队人马经过时,发出的动静。
各坊门也不时的被朝廷的军队破门而入,围捕参与谋反之人的家眷,查抄府邸。
李世民通霄未眠,各国公大臣也都连夜进宫,商议如何的处理善后。
康定城中,李中华对长安发生的动荡,仍然是毫不知情。
妻子和儿子都在身边,这让李中华的心情,也变的轻松了起来。
文成公主的肚子已经很大了,脸上洋溢着母爱的光芒,和杨雪相处的也非常的和睦,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公主的身份,就觉得高人一等,对杨雪不敬的事情发生。
这或许也和她并不是真正的公主有关吧!
杨雪也表现了自己的善意,因为自己有过怀孕的经历,也会和文成公主一起分享,孕妇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尽显大妇的大气风范。
晋阳公主和杨再兴玩的不亦乐夫,经常会带他出去逛街,买零食吃,还会跟他讲,一只石猴子怎么大闹天宫,气的玉皇大帝都拿他没有办法,最后又如何被如来佛祖,压在了五行山下五百年。
再然后,一个和尚救了他,带着他一起去西天的雷音寺取经,一路上如何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降妖伏魔,最终取得真经,得道成仙的精彩故事。
晋阳公主或许天生就有讲故事的天赋,娓娓道来,讲的比李中华讲的还精彩,把小再兴听的一愣一愣的,对晋阳公主亲近的程度,都超过了他的母亲杨雪了。
“公主姐姐!以后再兴也要像那只猴子一样,学会七十二变,到时候就可以保护娘亲,保护公主姐姐,保护……俺爹!”杨再兴一脸天真的样子,却又无比认真的说道。
“不许叫我公主姐姐,告诉你多少遍了,你应该叫本公主姨娘的。”晋阳公主很不满的纠正着李再兴的错误。
“哦!公主姨娘。”杨再兴虽然不明白,晋阳公主明明就不大,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叫她姨娘?
不过杨再兴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知道错了就改,既然公主姐姐想让自己叫她公主姨娘,那就叫她公主姨娘好了。
“再兴,你想长大了学本领,保护娘亲,保护你爹,那你为什么还要保护本公主呢?”晋阳公主好奇的问道。
“因为……因为再兴想让公主姨娘,永远都和再兴,还有娘亲和爹都在一起呀!这样再兴就可以同时保护你们了。”杨再兴想了想说道。
“是吗?小再兴真乖,不枉姨娘这么疼爱你。”晋阳公主高兴的笑眯眯的说道。
“可是姨娘以后会嫁人啊!那样我们还怎么能够永远在一起呢?”晋阳公主突然叹了一口气说道。
“公主一样也要嫁人吗?那不如就嫁给再兴的爹吧!在心有很多的姨娘她们都嫁给了俺爹的。”杨再兴小大人一样的想了想,然后说道。
喜欢大唐可以更强请大家收藏:()大唐可以更强更新速度最快。
………………………………
第124章 长乐公主病重
晋阳公主陷入了沉思中,显然是有些意动的,只是一想到自己的公主身份,再加上李中华己经是自己的姐夫了,而且他的身边还有那么多的女人。
晋阳公主摇了摇头,不愿意去想这个烦人的问题,就算是过得了自己这一关,父皇和母后也绝对不会同意的。
长安城内的皇宫大殿上,今天的早朝从昨晚就已经开始了。
对于陈国公,兵部尚书侯君集,和赵国公,尚书右仆射长孙无忌的谋反案,应该怎么处理这两个人?君臣之间的意见很不统一。
李世民觉得,无论是陈国公,兵部尚书侯君集,还是赵国公,尚书右仆射长孙无忌,两人对于大唐,都是有着很大功绩的人,不忍将他们处决。
不过,群臣皆认为,两人所犯之罪,罪大恶极,天理难容,不杀之,难以令天下人信服。
还有一件事情,侯君集的兵部尚书,早就已经计划由李勣接任,但长孙无忌身兼数职,既是尚书右仆射,又是司空,特中,这些职务都需要有合适的人来接任。
贞观十六年的春天到来之际,侯君集与长孙无忌谋反的余波,己经渐渐的平息了下来。
侯君集在临死之前,与李世民有过一次长谈。侯君集对于自己的结局,并没有什么怨言,也没有开口奢求李世民,可以饶他不死。
既然选择了谋反这条路,就已经做好了,准备承担失败的后果,失败了原本也在意料之中,所以他并没有什么好后悔的。
只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他对李世民讲述了谋反前的所有经过,甚至为赵国公长孙无忌求情,说他其实是想收手,并不想做出谋反的实际行动,是被他用言语所击,最终才付出行动的。
最后,侯君集请求李世民,希望他看在自己,为大唐立下的无数功劳上,可以饶家人不死,希望有人可以为他守丧尽孝。
李世民答应了侯君集的请求,并没有将他的家人杀了,但也没有让他们继续留在长安,而是迁徙到岭南生活,以此了断了他和侯君集的君臣情份。
至于对赵国公长孙无忌的处理,李世民犹豫了很久。
自从长孙无忌谋反案发以后,长孙皇后终日以泪洗面,伤心而又绝望,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情深意重,感情可谓是像海一样深,见到长孙皇后每日都是如此的伤心难过,自己的内心也同样不好受。
长孙皇后是一个明辨是非的女人,知道谋反罪是一种多么严重的罪行,丈夫李世民无论怎么样处理大哥,都是不过份的,所以她尽管非常的伤心难过,但也并没有开口,向丈夫李世民求情。
长孙皇后越是不向李世民开口求情,李世民的心里便越是不好受。
还有女儿长乐公主李丽质,也因为公爹的谋反,急得竞然一病不起,人也日渐消瘦了起来。
晋王李治也是闷闷不乐,沉默寡言,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整天都不愿意出来,过的无比的消沉。
因为有了侯君集的临终之言,李世民给了自己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最终并没有杀了长孙无忌,而是削去了他的官爵,将他押送去了静州,并进行软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