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可以更强-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干布觉得丢了面子,迁怒于吐谷浑,认为是吐谷浑在从中作梗。
当然,这些其实应该都是借口,而是吐蕃己经完成了统一之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野心,进一步的膨胀了起来,想要染指西域,开疆拓土,拿下吐谷浑,兼并党项白兰诸部,阻断我大唐西进的道路,才是他的目标。
至于遣使入唐,求取大唐公主,只是吐蕃赞普对我大唐的一种试探,若是陛下真的答应了吐蕃赞普的请求,赐一位公主下嫁吐蕃赞普,必然会带去大量先进的文化,农业,等等,促进吐蕃经济的发展。”
“你认为,吐蕃敢与我大唐为敌吗?”李世民沉声的说道。
“虽然暂时应该还没有实力,进犯大唐,但无论是吐谷浑,还是党项和白兰诸羌各部,都己经依附于大唐,若是任由吐蕃劫掠,恐怕会使各部寒心,转投吐蕃的阵营。
陛下切不可小瞧了吐蕃,任其成长下去,终会有养虎为患的时候。”
李世民点了点头,示意李中华可以退下了。
李中华不知道李世民是否会引起重视,但这些己经不是他可以管的了的事情。
想要发行纸币,必须要成立自己的钱庄,或者叫银行也行,其实古代的钱庄的作用,就和银行差不多,只是它的功能,没有银行更全面,今年的项目不同,利润点也不一样。
现代银行的赢利点,主要是放贷的收入,还有一个就是收取服务费。
而古代的钱庄呢?也是靠放贷,而且放的还是高利贷,不过它还兼营着当铺,没有抵押物,既便是高利贷,你也贷不出钱来。
但大唐的钱庄,其实还有一个很大的盈利点,那就是收取储户一定的管理费。
后世储户存钱到银行,银行是要给储户一定利息的,而这个时代的人,把钱存进钱庄里,不仅拿不到利息,还要扣除一定的保管费。
一般有钱的富户,都会有专门放钱的仓库,金银虽然也有,但只掌握在朝廷和贵族手中,极少在市面上流通。
一贯钱重达六七斤,购买一些贵重物品时,往往要用车拉着钱去交易,实在是十分的麻烦。
于是很多人宁愿选择,把钱存入钱庄内,由钱庄开具收具,也就是钱票,如此一来,购买大宗的物品,只需要拿出钱票来交易便可。
信用好,名气大的钱庄,所开具的钱票,越是受人喜爱。
不过大多数的钱票,只在本城通行,通行几个州县的钱票极少。
通常商户前往异地采购货物时,都是需要雇佣镖局,押运现金上路,前往异地交易。
………………………………
第55章 武则天上门求嫁
李世民掌握的情报网,显然比李中华想象的更多,此时的吐蕃新的都城逻些城内,一处铁匠铺中,几个人正在屋里,围着火炉子取暖。
他们虽然穿着当地的吐蕃服装,但不难分辨出,他们长的一幅汉人的样子。
尽管如此,对于逻些城的吐蕃人来说,见到几个汉人也没有什么很稀奇的,在吐蕃经商的人,多半都是汉人。
这些汉人的商人,带来了中原特有的商品,诸如茶叶,瓷器,先进的手工艺等,没有这些汉人的到来,逻些城的贵族们,生活上会有很多的不便。
此时的逻些城,己经被白雪覆盖着,十月的天气,逻些城下雪,实在是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铁匠铺中,一名男子开口说道:“种种情况表明,吐蕃明年春后,一定会大举进攻吐谷浑,我们应该尽快的把消息传递出去。”
“问题是,所有的这些,都只是我们的猜测,万一我们猜测的结果是错误的,朝廷的损失就会很大,我觉得还是应该等弄到了准确的情报,再送出去为好。”另一个男人说道。
“头,如果等到明年春后,吐蕃的兵马动了,我们再把情报送出去,就己经晚了,现在送出情报去,朝廷自有决断,至少我们尽到责任了。”
“也好,那就通知城外的老刘,让他把情报送出去,前阵子,老刘不是念叨着,想看一眼己经三岁的孙子吗?正好遂了他的愿。”
“老刘该有三,四年没有回家了吧?”
“不止了,老刘是第一批派到吐蕃来的,整整有六年时间了。”
“头不也是六年没有归过家吗?”
……
长安太极宫内,李世民召集了兵部尚书候君集等人议事,并说出了李中华所告之的消息。
“陛下!军中派往吐蕃的密探,并没有消息传出,陛下又是从那里获悉的?”
侯君集身为兵部尚书,吐蕃的密探,送出来的消息,一般都是由他掌握的,此时听了李世民的一番言语,不由得很是惊讶。
“这个消息并不是派往吐蕃的密探所提供的。”李世民将召见了李中华,这个消息是由李中华,从酒楼的客商中听闻的。
“陛下!李中华或许是对朝廷忠心耿耿,可毕竟是道听途说的消息,调动大批的兵马可是大事,粮草的消耗倒是其次。
如果吐蕃并没有侵犯吐谷浑,也没有侵犯我大唐的意思,却因为我们大唐突然调兵的举动,引起了不必要的误会,就不好了。”
“君集说的有道理,那就等吐蕃那边的消息到了再议吧!”
大唐最大的敌人是突厥人,如果吐蕃没有进犯大唐的意思,李世民也不想让吐蕃误会,再多树立一个强敌。
李中华这几天都在忙着,和毕章研究怎么印制纸币,别的都好解决,只是每一张纸币,都要有不同的编号,实在是很麻烦。
经过了半个月的反复研究,终于解决了这个难题,第一套纸币印制成功了。
第一套纸币的面值有六种面额,分别是五文,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五百文,一千文,至于为什么没有一文的纸币,因为一文钱直接用铜钱就行了,用纸币暂时没有必要。
纸币首先在长安大酒楼中推出,主要的是针对那些经常光顾的老顾客,建议他们兑换,省得每次都带着那些沉重的钱。
要知道,长安大酒楼的消费可是不低,随便一桌酒菜都是好几贯钱,用开元通宝付帐,重达几十斤。
如果兑换纸币的话,以后身上只需要带上一叠纸币,便可以随时享受长安大酒楼的美食了,实在是太方便了。
在长安大酒楼兑换的纸币,在长安大酒楼消费,也不用担心会用不掉,因此,一些老顾客也欣然的愿意兑换。
这些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尽快的将银行开起来。
银行当然不能只开一家了,但饭总要一口一口的吃,李中华决定把长安的银行开在东市,再派人到洛阳,益州,扬州,并州,越州,广州,鄯州,魏州,河中,襄阳,凤翔,各道的治所,选址开办银行。
东市的规模没有西市的大,人流量看起来也不如西市,但西市交易的是普通的货物,而东西就不一样了,这里聚集了大量的色目商人,他们不远万里来到大唐,所带来的物品都是奢侈品。
什么西域的葡萄酒,大食的琉璃,高句丽的人参鹿茸,新罗的美婢。各国的珍希物品,应有尽有。
虽然规模不如西市,但成交的价值,都是十分的巨大。
要开银行,最关键的是安全问题,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保安队伍,各地银行的收支,不可能会平衡,运送钱币必须要有保安押送。
李中华深感自己身边可以用的人才太少了,只能尽快的招募人手,同时寻找合作的伙伴。
李中华吃过了晚饭,正在书房中思考,要找什么人合作的时候,武则天找上门来了。
李中华一直都在忙着,酿酒,开酒楼,最近更是忙着开银行,办报纸,倒是把武则天这个女皇给忙忘了。
尽管同住安仁坊,两个人却是己经几个月没有再见面了,武则天似乎长高了一些,发育的也更好了一点,整个人都变得更漂亮了。
“元华,你怎么来了?快请进来说话。”李中华迎了出去,连忙说道。
“人家再不来,你是不是都要忘了人家了。”武则天嘟着小嘴,有些幽怨的说道。
“元华长的这么漂亮,在下就是想忘也忘不了呀!”李世民呵呵笑着说道。
“油嘴滑舌,没忘怎不见你去找人家,明明就是在骗人家。”武则天仍然不肯原谅的说道。
“油嘴滑舌吗?元华是不是那天晚上偷偷的尝过,要不你怎么会知道,本公子的嘴是油的,舌头是滑的。”进到书房里,李中华开着玩笑的说道。
“李郎,你好讨厌,就知道捉弄人家。”武则天用手抓住了李中华的手臂,不依的撒着娇说道。
看着武则天少女娇蛮可爱的样子,李中华忍不住的把她抱在了怀里,在她的小嘴上吻了一下说道:“本公子的嘴是不是很油,舌头够不够滑。”
笑闹了一阵,武则天便说道:“李郎打算什么时候,才请人上门提亲,母亲大人可是很不满意了。”
“实在是一直都太忙了,明天我就找人选个好日子,上门去下聘,这回你不生气了吧!”李中华说道。
“奴家知道你很忙,等奴家过门后,奴家也可以帮你做事的呀!”武则天依偎在李中华的怀里说道。
“那你准备帮我做什么?或者说你会做什么?”
“奴家会的可多了,写字,算帐,就算你是个将军,奴家也能帮你练兵打仗。”
“没想到你还是个文式奇才呀!我正好要招一批人做保安,到时候就交给你训练一下,看看效果怎么样?”
李中华心中一动,武则天可不只是表面上的一个美人这么简单,她可是还会点武功,能够降服烈马的女英雄,巾帼不让须眉呀。
“保安?保安是什么?”
“保安也就是保镖,和护卫差不多,主要是给既将成主的银行,提供安全保障的。”
“银行又是什么?”
李中华很无奈,只好将银行又解释了一遍,又将自己的计划,也说了出来。
要下聘,当然需要找一个合适的媒人了,这事李中华找到了义父卢国公程咬金,程咬金听说义子李中华,要纳武士彟的女儿为妾,十分的愿意做这个媒人。
武士彟这个人,程咬金一点也不陌生,也深知此人忠义,有一个很聪明的女儿,深受武士彟的喜欢,义子李中华要纳其为妾,自然是好事一桩了。
选定了日子,备足了彩礼,往驸马府送去之后,武则天的母亲杨氏,见是卢国公程咬金保的媒,心里十分的高兴,倍觉有面子,又怎么会拒绝。
纳妾不比娶正妻,送了彩礼之后,选定了一个吉日,用轿子把人接走,就算是完事了,李中华再请些亲朋好友聚一下,热闹热闹,喝点酒,就算完成了纳妾了。
………………………………
第56章 大唐日报
尽管把武则天娶回来了,但李中华并没有马上就要了她的身子,毕竟武则天才十三岁,年龄实在是太小了。
武则天出嫁之前,杨氏曾经教过她一些夫妻之间的事情,隐约也知道了一点夫妻之间,应该发生的事情,见李中华只是抱着她,并没有想要继续的意思,不由的感到十分的委屈。
“老爷,你是不是不喜欢妾身?”
“为什么这么问?不喜欢你,我又怎么会把你娶回家。”
“那你怎么不……那个?”武则天很害羞的说道。
李中华无奈,只好告诉她,她现在年龄还太小,等过几年后,长大了再要她,又对她科普了一下,少女还没有发育成熟,就行房的危害,十三四岁的少女一旦怀孕的话,生小孩是十分危险的。
首批招收了二百名护卫,没有办法,叫保安的话,很多人根本就听不懂是什么意思。
这二百名护卫,李中华真的是将他们,交由武则天和陈如月训练。
原本李中华是想亲自参与训练的,但李中华实在是太忙了,银行开业在即,还要培训一些银行的从业人员。
李中华要开一家银行的事情,传开了之后,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几乎每天都有人来拜访,想要和李中华进行合作。
卢国公程咬金,鄂国公尉迟敬德,胡国公秦叔宝,礼部尚书王珪,都因为长安大酒楼的生意太好,尝到了和李中华合作的甜头,纷纷要求加入进来,希望继续合作。
长孙无忌因为错失了,入伙长安大酒楼的生意,后悔不已,此时听说了李中华准备开银行的事情,也主动的派了儿子长孙冲,来找李中华谈合作。
除此之外,卫国公李靖,兵部尚书侯君集等武将,也都纷纷派人上门,找李中华谈合作的事情。
李中华几乎来者不拒,相对于他想办的事情,多少资金加入进来,都可以消耗。
李中华考虑再三,决定银行取名为中华银行,而长安大酒楼也正式更名为中华大酒楼。
因为有了大量的资金加入,各地的分行也在加快选址建设,只是同时跟进的,还有中华大酒楼各地的分店。
毕章的活字印刷,也己经试验成功了,并制造了大量的活字。
李中华精心制作了,大唐日报的创刊号,上面的内容五花八门,设有名家诗词鉴赏,坊间故事,朝政要闻,小说连载,四大版块。
创刊号印制了一万份,只需要一文钱一份。
原本李中华是打算免费派发的,不过后来一想,穷人不识字,免费派发给他们,他们也只会用来作它用。
识字的读书人,基本上不会差这一文钱。
名家诗词鉴赏,刊登的是礼部尚书王珪的一首诗作,受到了读书人的追捧。
坊间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参加过灭突厥战斗的英雄,因伤残退役之后,住在苦井坊中,生活陷入困境中的辛酸故事。
文章最后呼吁民众和朝廷,莫让为了保护大唐,因伤残而退役的英雄们,流血又流泪。
朝政要间刊登的都是朝廷发布的政令,基本上都是一些朝廷邸报上的内容。
至于小说连载,刊登的是三国演义。
其它的还有中华银行即将开业的广告,详细的介绍了银行开业后的一些业务。
比如存钱在中华银行,不需要缴扣保管费,而且每月还有利息可以拿。
比如贷款的利息很低,比别的钱庄所放的高利贷,利息要低得多。
比如,各道治所州郡的中华银行,即将陆续开业,以后在这些地方经商,只要认准了中华银行,便可以通存通兑,只需要划扣非常低的,异地存兑手续费既可。
比如,可以进行汇款,只要当地有中华银行,城内任一地址,都会有专人通知对方取款,当然,这些也是需要手续费的。
一大早,一百名报童,肩膀上挎着一个装有一百份,《大唐日报》的布包,出现在长安各条大街上,大声的叫着。
“卖报!卖报!大唐日报创刊号,卫国英雄流血又流泪,三国演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中华银行即将开业了,存款不用交保管费了,还能有利息可拿。”
很多准备去上班的公务员,听到报童的叫卖声,都忍不住的掏出一文钱,买下了一份大唐日报的创刊号,一边走,一边看了起来。
一些在酒楼喝茶吃早点的人,听到报童的叫卖声,也忍不住的把报童叫过去,掏出一文钱来,买下了一份大唐日报创刊号。
看的兴奋的,更是大声的念了出来。
一时间,有很多听了英雄故事的人,都自发的涌向了苦井坊,看望那一位为国伤残的英雄,自发的捐款捐物,把那位战场上从不流泪的英雄,激动的热泪盈眶。
更有说书的艺人,在茶楼中当场的来了一回,报纸上的桃园三结义。让人听得正起劲的时候,来上一句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差点引起了众怒。
听说了中华银行存款不收保管费,还有利息可拿,很多人都不敢相信,但又盼着中华银行开业的那一天,快点到来。
太极宫内,李世民的面前,摆着一张大唐日报的创刊号,气得大声的说道:“莫让英雄流血又流泪,这大唐日报是何人搞出来的,竟敢抹黑朝廷,煽动民众的对立情绪。”
“陛下!这个叫大唐日报的东西,好像是李中华弄出来的东西。”
“是他?”李世民有些惊讶的说道。
“这上面说的事情,可是事实?”
“己经派人去查过了,基本上是属实。”
“朕记得曾经下过旨,在战场上因伤残退下来的府兵,兵部和民部必须要妥善安置,优厚抚恤的,怎么会衣食无着落呢?”李世民的脸上,己经有了怒气的说道。
“这个人名叫赵挺,并不在府兵之列,他是一名运粮的民夫,在一次运粮中,遭遇了敌袭,为了保护运送的粮食,战斗到了最后,拒说是杀了十几名敌军,被敌兵砍掉了一条手臂,晕死过去了。
援兵赶到的时候,战场很惨烈,在打扫战场的时候,发现了他还活着,至于他是否杀死了十几个敌军,并没有人能够证明。
回到长安后,民部按照规定进行了最高的抚恤,发给他三十贯钱。
据说他的母亲因为受不住打击,大病了一场,最后去世了,料理完了后事以后,赵挺的三十贯抚恤金,也花的差不多了。
又因为没了一只手,所以日子就过得很穷困潦倒了。”
………………………………
第57章 没有最无耻,只有更无耻
“此人倒是个孝子,更是我大唐的英雄,血染沙场,却落的如此凄凉,难怪上面会说英雄流血又流泪。传朕旨意,召民部尚书唐俭来见联。”李世民脸色沉重的说道。
“陛下!还有一件事情,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
“很多知道这个消息的人,己经去过苦井胡同,捐了不少的钱和物给赵挺。”
“还有这种事情,你的意思是说,赵挺现在已经不缺钱了?”李世民很惊讶的问道。
“不但不缺,还可以买两个奴隶,再把房子修好一点,娶妻生子,足够他过完这一辈子了。”
“看来这大唐日报的影响力,还真是不小啊!”李世民挥手让太监退下,又拿起桌上的大唐日报,仔细的看了起来。
第二天的大唐日报上,刊登了一条消息,大唐日报将设立中华慈善基金会,为所有需要帮助的,在保卫大唐中受伤致残,生活陷入困境的英雄募集善款,让英雄从此不再流泪。
并且承诺所有的帐目公开可查,过捐赠人知道所捐赠的款项,受益人是谁。
长安中华大酒楼更是宣布,首捐一万贯钱,尚未开业的中华银行,也宣布捐款一万贯钱,中华慈善基金会,大唐日报也不干落后,宣布捐款一万贯钱,甫一成立,便收到了三万贯钱的善款。
当天,大唐日报报社办公的地方,就涌来了不少人,咨询捐款事项,很多人更是当场捐款,第一天便收到了多达上千贯钱的捐款。
收到情报的李世民,整个人都惊呆了,这个李中华也太能折腾了,一出手就捐出了三万贯钱,他的钱都是从哪里来的?难道是大风刮来的不成?
三万贯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大唐一年的税收,也不过是3000万贯钱。
“臭小子,难道你想嘴上说说而已吗?胲可是不会让你得逞的。”李世民脸上露出了老奸巨滑的笑容。
第三天的大唐日报上,刊登了中华慈善基金会,接受朝廷的监管,每一文善款,都会用在实处。
这样一来,民众捐款的热情更大了,当天新增捐款近三千贯钱。
第四天,一家绸缎庄的老板,跑到大唐日报社,捐款一千贯钱,但提出一个要求,希望大唐日报可以在报纸上刊登,段记绸缎庄捐款一千贯钱的消息,并附上自己绸缎庄的详细地址。
第五天,大唐日报上果然刊登了,段记绸缎庄捐款一千贯钱的消息,当天下午,段记绸缎庄的生意便比往常要好了数倍,让段记绸缎庄的老板,收钱收到手软。
有了第1个吃螃蟹的人,精明的商人们似乎嗅到了商机,不时的有人到大唐日报,对中华慈善基金会捐款,一捐就是上千贯,不能的话,大唐日报根本就不会把你的名号,刊载在大唐日报上。
一个月后,大唐日报成立了广告部,商家只要出一定的广告费,就可以在大唐日报上,刊登自己店铺产品的广告。
自从大唐日报创刊后,各大茶楼的说书艺人,每天都要来上几次三国演义,只要开讲三国演义,那是场场爆满。
而每天都要听上一段三国演义,也成了很多长安市民雷打不动的爱好。
大唐日报创刊一个月的时间,中华慈善基金会也成立了一个月,共收到善款超过十万贯钱,为数百名伤残退役士兵,提供了援助,为他们改善了生活。
当受到援助的人,表示万分的感谢时,工作人员都会来上一句,要感谢就感谢陛下和朝廷吧,陛下没有忘记你们,朝廷不会忘记你们,老百姓感谢你们。
一个月收到了超过十万贯的善款,让很多人都心动,眼红。
太极宫内的李世民,看着一道道呈上来的奏折,都是要求朝廷将中华慈善基金会,收归朝廷。
并直指李中华这样做,是在收买人心,应该治他的罪。
一个月十万贯,一年就是一百多万贯,超过了一个州郡的全年税收,李世民说不动心都是假的。
有了这笔巨款充当军费,他甚至可以打一场大战。
还有半个月就要过年了,长安城迎来了一场大雪,就在这个时候,李中华再一次的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召见。
当得知李世民的想法之后,李中华不由得感慨,该来的还早都是要来的。
“陛下!中华慈善基金会所收到的每一笔善款,都是有据可查的,同样,这些款项如何使用,也是一样的有据可查,甚至于工作人员的薪酬,却是由既将开业的中华银行埑付的。
中华慈善基金总会的工作人员,对每一位受到援助的人,都表明这一切都是陛下和朝廷的恩赐,要他们想感谢,就感谢陛下和朝廷。
陛下或朝廷想接手过去,草民不敢有半点意见,只是陛下难道以为,朝廷的运作会更好,能够收到的善款会更多吗?还请陛下三思为好!”
“朕当然愿意相信你,可是很多的大臣却是不相信你,而且这么多的善款,谁又能保证,不会被你私自挪用了呢?”李世民沉默了片刻后说道。
“陛下不是派了人监督吗?难道陛下对自己所派的人都不放心吗?”
“朕倒是相信你不会贪墨善款,但是你可以挪用吧!你要是挪用了善款,根本就查不出来,难道不是吗?”
李中华一时无语了,事实上他要想挪用一下善款,别人还真的是查不到。
“现在时间还短,等到时间一长的话,就更加不好查了。”
“那陛下的意思?”李中华心里想,交出去便交出去吧!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省得自己操心。
“交由民部接管吧!不过,接收善款还是由你的大唐日报负责。”李世民脸上带着笑容的说道。
“陛下的意思是,大唐日报负责收钱,朝廷负责把钱花出去。”李中华很惊讶的说道。
“朕的意思就是这样,你应该不会有意见吧!有意见就留着,没有意见就更好,帮朝廷效力,朕不会亏待了你。”
这tmd歹多不要脸的人,才能说出这种话来呀!
早知道当皇帝的人,都是卑鄙无耻之人,李中华今天可算是真正的见识到了,什么叫做没有最无耻,只有更无耻。
只是,李中华能够拒绝吗?可以说不吗?皇帝说出来的话,那可就是圣旨啊!
………………………………
第58章 你若不离,我便不弃
中华慈善基金会交给朝廷,李中华并不会有任何的损失,只是对朝廷感到有些失望,更有些担心,朝廷是否会改变善款的用途。
民心可用,但民心不可欺,一旦失信于民,想再收回来,可就不容易了。
在万众期盼中,中华银行终于亮相开业了,与此同时,由中华银行发行的纸币,也正式开始发行。
每存款十贯钱,每年可得利息二百一十文钱,这点利息看起来不高,但却很有吸引力,相比以前,十贯钱存入钱庄一年,不仅没有利息,反倒要扣除一百二十文钱来说,吸引力可就不少了。
在此之前,李中华派人和长安的各大商行,酒楼,青楼楚馆,达成了合作,只要他们将来存入中华银行的营业款项,是中华银行发行的纸币,每一百贯钱,会给他们一贯钱的奖励。
头一天的大唐日报上,也大幅刊登了,支持中华银行纸币支付的商行名单。
有了各大商行的支持,前来存款兑换纸币的人也不少,只是大家兑换的数量不多,很多人都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
同一天开业的中华银行,还有并州分行,益州分行,洛阳分行,河中分行。
这一天,五大银行之间汇款的人也有二十多人。
汇款分为普通汇款,加急汇款,视距离的远近,也各有不同。
以长安到洛阳为例,加急汇款十天可达,普通汇款则是一个月。
收费标准也不一样,普通汇款十贯钱收取三百文汇费,加急汇款则是普通汇款的三倍。
还有一种特快汇款,第二天便可以送到对方手中,每次汇款至少100贯钱以上,收费高达二十贯钱,使用的是信鸽传递信息。
过年之前,一直只在中华大酒楼中内部销售的中华新酒,终于上市面向普通顾客销售了,不过也只在中华新酒专卖店里销售。
其它的商家也有销售,不过中华新洒不保证,非专卖店出售的中华新酒,一定是正品。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虽然直到现在,并没有出现假冒品,这主要是蒸馏酒别人假冒不了,除非还有人掌握了蒸馏酒的技术。
转眼就过年了,这是李中华在大唐过的第一个年。
除夕之夜,整个李府到处张灯结彩,李中华也难得的清闲了下来,来到大唐只不过还不到一年的时间,李中华名下的资产,便达到了惊人的数字,这些主要得益于蒸馏酒的贡献。
除了酿酒之外,中华大酒楼的收入,也是不可小视的,单单长安的中华大酒楼,每月的分红就有上万贯,
如今,中华大酒楼已经在各州郡,陆续开了十家分店,并还在继续扩张中。
中华银行刚刚开业,虽然还没有开始赢利,但李中华对它的前景很乐观。
至于大唐日报,目前能保证不亏本,就算是很不错了,不过李中华并没有想过,要从大唐日报身上赚钱。
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