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可以更强-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己炒制的一些茶叶,也不是什么好茶,试试看合不合你的口味。”
李中华说完,便自己端起茶杯,打开杯盖,闻着茶香味,用嘴轻轻地吹了一下,然后用茶杯盖撇开浮在上面的茶叶,喝了一小口,露出了一副满足惬意的表情。
秦守道也是个聪明人,有样学样的跟着李中华,喝了一口茶之后,抿了抿嘴,接着又喝了一口茶。
“表姑父,这茶好像没有什么味道,但又给人一种唇齿留香,清新自然,余韵悠长的感觉,重要的是,好像很生津解渴的样子。”秦守道很是欣喜的说道。
“看来你和这茶很有缘啊!喜欢的话,让你表姑母送你一些,带回去慢慢的品尝一下。”
李中华很是有些惊讶!第一次喝这种茶,就能够品出这么多的道道,可不简单呀!
这就好像吃惯了辣味的人,突然让他吃清淡口味的菜,总是会有一个需要适应的过程。
就好比大唐人普遍喜欢喝的茶,味道太重,又咸又辣,李中华就很难适应一样。
因为实在受不了大唐重口味的喝茶方式,一到蜀地安顿下来之后,他便找了一处茶圆,试着炒制了一些茶叫,留着给自己喝。
江南茶叶多,李中华也在乡下,亲眼看过私人炒制茶叶,倒也学了个七七八八,不敢说炒的茶有多好,至少自己喝着觉得还行。
“那守道可就不客气了,谢过表姑父,谢过表姑母。”秦守道高兴的说道。
闲聊了些家常后,李中华觉得秦守道这人挺不错,说话也很直爽,便把自己准备开酒楼的事情说了出来,问他有没有兴趣,加入进来。
对蒸馏酒,秦守道也不莫生,不仅因为自己喝过,也知道高度蒸馏酒在军中的巨大作用,只是他没有想道,酿出这种酒的人,会是自己的表姑父。
这种肯定赚钱的生意,秦守道当然不会拒绝了,而且又是自己的亲人,就更加没有理由拒绝了。
秦家也算是新兴的贵族了,并不缺这点份子钱。
谈妥了之后,正好也要开饭了,来到饭厅的时候,四四方方的八仙桌上,己经摆好了酒菜。八仙桌的四方,各自摆着一条长凳,名曰八仙凳。
秦守道坐下之后,仍旧感到新奇,心里越发觉得,表姑父绝对不是一个普通商人那么简单。
再一看桌上的菜,也是菜香扑鼻,关键是好些菜,自己见都没有见过,而且菜的做法,似乎也和平常人家不一样。
不用去试,应该也是非常好吃的。
果然,当秦守道夹了一筷子翠绿的,不知名的菜吃到嘴中之后,一种从未曾品尝过的美味,从味蕾中传了出来,让她险些要把自己舌头,都给吞下去了。
“表姑母,这道菜叫什么名字?这味道实在是太好吃了吧!”秦守道咽下了口中的菜之后,一脸享受的问道。
“你表姑父说叫什么油麦菜,其它的我也不知道,你再试试这些菜,都是你表姑父弄出来的,以前从来就没有见过,试试看好不好吃。”罗飞燕摇着头说道。
最近,后花园里长出了很多种菜,都是李中华种下的,除了他,谁也不知道那些菜叫什么名字。
“油麦菜!以前怎么从来就没有听过,更没有见过这种菜,实在是太好吃了。”
秦守道说完之后也不客气,把桌上好几道从来没有吃过的菜,通通都尝了一遍。
“这些菜无一不是十分的美味,难怪表姑父会想要开大酒楼,手里掌握着独一无二的新酒,现在又有这些口味独特,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菜,开间大酒楼,想不赚钱都很难呀!守道是彻底服气了。”尝过桌上的菜肴之后,秦守道感叹着说道。
“现在还在研究培育阶段,数量有限,今天也就是你来了,平时我们自己都不舍得吃,这可是要留着做种子,明年大面积种植的,要是全部吃光了的话,以后就绝种了。”李中华笑着说道。
秦守道听了之后,心里可是非常的欣喜,看来这个表姑父,对于表姑母这边的亲眷,还是蛮看重的,想必表姑母很受表姑父的宠爱。
尽管和表姑母的亲情,并不是很亲近,但看到表姑母在夫家的日子过的好,受表姑父的重视,心里还是很高兴的,也觉得很有面子。
有程咬金出面,礼部尚书王珪也没有拒绝他的提议,同意用那处宅子入伙,占据一成的份额。
不过他并没有直接过问,只是让他最宠爱的孙女王蔷薇,全权处理,还说那座楼,以后就是孙女王蔷薇的嫁妆。
至于赵国公长孙无忌那里,早己经从李世民那里,知道了李中华这个人,又怎么会拒绝这种好事呢!
只是长孙无忌却提出了很过份的要求,想要取得李中华授权,生产蒸馏酒,这点是李中华无法接受的。
其实李中华原本就不想和赵国公长孙无忌,有什么关系的,毕竟他和太子殿下李承乾不对付,而赵国公长孙无忌又是太子李承乾的坚定拥护者。
而且李中华对长孙无忌这人,并没有什么好感,认为他太势力了,而且有时候为了排除异己,无所不用其极。
如果没有长孙无忌这个人,或许蜀王李恪就是下一个皇帝了,历史或许就不一样了。
仅仅只是阻止蜀王李恪上位,倒也没有什么不对,毕竟哪一个做舅舅的,不希望自己的亲外甥上位。
可是长孙无忌在新皇己经上位,并且站稳了根基之后,还要赶尽杀绝,冤杀蜀王李恪,那就是非常的过份了。
所以,这也是李中华心里,并不喜欢长孙无忌这个人的原因。
不过现在既然长孙无忌提出了非份的合作条件,那就怪不得李中华要撇开他,另找人合作了。
………………………………
第48章 尉迟敬德
长孙无忌以为,凭借他长孙家族的这块招牌,不用担心李中华会拒绝自己的条件,毕竟李中华再怎么有能耐,也只是一个普通人。
可他没有料到,原本就对他没有什么好感的李中华,正好借机转移了目标。
也是非常的凑巧,鄂国公尉迟敬德听说了程咬金,准备和李中华合作开酒楼的事情,而且胡国公秦琼秦叔宝,也有一份,便找到了程咬金,要求也要加入进来。
尉迟敬德说道:“你们一个个的都有家族生意,进项颇丰,家财越积越多,我鄂国公府中,全靠立下大功,受陛下的赏赐过日子,如今有这么好的机会,可以赚取一份稳定的收入,为什么还要把我撇下?”
程咬金拿尉迟敬德毫无办法,便说道:“这生意是以李中华为主的,我和叔宝也不过是占了很小的一份,轮不到我们做主。”
于是,尉迟敬德回到府中之后,马上派人去到李中华的府中,请李中华到府中作客。
鄂国公尉迟敬德派人来请,李中华岂敢拒绝,便带上几坛好酒,到了鄂国公府中。
尉迟敬德见李中华这么干脆的来了,不仅速度很快,还备了礼物前来,心里非常的高兴,对李中华倍感亲近,马上命人上菜,和李中华喝起酒。
看到尉迟敬德喝三十多度的蒸馏酒,仍然是大碗大碗的豪饮,李中华不由的十分的佩服,这样的人和那些低度的浊酒,那得喝多少才够呀!
“你这个小滑头,那有你这么喝酒的,莫非是看不起你尉迟伯伯。”
看到李中华只是一小口一小口的喝酒,尉迟敬德很是不爽的说道。
“晚辈那里会瞧不起尉迟伯伯,只是小子酒力有限,怎么能和尉迟伯伯比,论酒量,整个大唐恐怕也难找出一个,敢和你老比的,你老就饶了小子吧!”李中华为了少受罪,拼命的猛夸着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的性格就是这样,一是好酒,二是喜欢别人吹捧他。
李中华不时的夸一下他,说他当年在北邙山救驾时,是如何的英勇?在玄武门事变时,又是怎么的奋勇向前,立下了不世奇功什么的。
这一夸,尉迟敬德就高兴的大口的喝酒,很快就找不到北了,连说话都说不清楚。
不过这家伙酒醉心明白,让儿子把李中华留住,自己被人送回房中呼呼的大睡。
李中华十分的无奈,加上自己也喝了不少,晕乎乎的睡着了。
醒来的时候,都己经天黑了,罗飞燕和冯秋霜一左一右的,抱着他,也睡着了。
李中华一阵尿急,急着起来要上茅房,把罗飞燕和冯秋霜都惊醒了,见李中华穿着鞋子就往外面跑,一下子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便没有去追他。
在两人的心里,这里可是鄂国公府,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所以两人很放心的起床穿好衣服。
想到刚才两人都是只穿着内衣,陪着李中华同睡一床,而且醒来时,似乎还抱在了一起,两人都是一阵羞涩,心跳加速。
要知道,虽然她们名义上是李中华的侍妾,但却还未曾同房过。
晚上,尉迟敬德总算没有再大碗的喝酒了,吃完饭后,终于开口谈起了正事。
“听说你准备开一间大酒楼,还找人凑份子。”
“是有这么回事,尉迟伯伯也有兴趣来一份。”李中华闻弦歌而知雅意的说道。
“不怕你笑话,你尉迟伯伯是个粗人,上阵杀敌是把好手,可要说道生财有道上,那是半点也不懂。
若不是立下了一些军功,加上陛下赏赐颇丰,老夫这鄂国公府恐怕就揭不开锅了。
老夫在世倒也不愁什么,陛下总不至于让老臣饿死,可万一老夫那一天走了,儿女又不争气,那就真的是有可能无米下锅了。
倒不如趁着现在,还有一些余钱,拿出来置办一些产业,至少将来也能衣食无忧。”
“那怎么可能,你这鄂国公的爵位,那可是可以世袭的。”李中华好笑的说道。
“爵位又不能当饭吃,况且老夫又不是只有一个儿子。”
“怎么啦!莫非你小子不想让老夫入伙,跟着你赚点小钱花。”尉迟敬德很恼怒的说道。
“那有的事,小侄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不愿意。”李中华连忙说道。
开玩笑,尉迟敬德可是个除了李世民,谁也不怕的人,就这任城王李道恭,也是说打就打,跟长孙无忌也是敢硬怂的主。
有尉迟敬德罩着自己,谁想要动自己,还真得掂量一下,能不能惹得起尉迟敬德的怒火。
此时街道早就己经霄禁了,只能在鄂国公府中留宿一夜了,尉迟敬德是知道罗飞燕和冯秋霜身份的人,见李中华出门,总是带着她们,只当是李中华十分的宠爱两位侍妾,便让人给他们准备了一间上房。
三人同处一室,李中华也不好解释什么,总不能告诉尉迟敬德,这两个人虽然是自己的侍妾,但未曾同过房吧!
你这样说的话,先不说人家相不相信你,也会让罗飞燕和冯秋霜很没有面子。
罗飞燕和冯秋霜两人是又羞又喜,虽然早就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可是也没曾想过,姐妹两人一起待候老爷。
可是机会难得,如果不趁着这个机会打破僵局,想在府中让李中华主动进她们的房间,那可是很难的。
但只要有了第一次,就不用担心回到府中之后,不会有第二次。
比如那个最晚进门的桃花仙子薛玉娘,就己经在府中不只一次的侍候过老爷了。
看到薛玉娘那红润满足的样子,要说她们姐妹不羡慕,那是骗人的。
这时代的良家女子,正常的十三,四岁就己经嫁人了,她们姐妹因为入了贱籍,反倒是十六,七岁了仍然未嫁。
但十六,七岁的少女,才是最怀春的年龄。
两人拒绝了鄂国公府中,安排的奴婢下人的侍候,只命其打来热水,便默默的上前,亲自为李中华解去衣服,侍候其沐浴。
李中华并不是一个卫道者,三妻四妾本来就是无数男人心中的梦想。
既然来到了大唐,她们又是一往情深的想要跟随自己,如果一再的拒绝,反倒是一种残忍,倒不如顺势而为。
三人一夜缠绵,自是不必细说,二女得偿所愿,更是满心的欢喜。
第二天一早,两人拿起自己身下的白色丝绢,又羞又喜的向李中华展示了一下,上面己是桃花朵朵,证明着她们的清白,随后便慎重的收藏了起来。
回想昨晚的一夜风流,李中华亦是感到欢喜,但同时也知道,自己身上的责任,也更加的重了。
这个时代对于男人来说,是最好的时代,因为女人的要求实在是太少了。
即便是在平常人的家里,只要你不是脾气特别差,动不动就打女人,基本上是不用担心,因为太穷,老婆会跟你离婚。
………………………………
第49章 王珪的孙女
酒楼的装修速度很快,李中华并没有对原有的布局,作太多的改动,原本就是很豪华的装修,当然要合理的利用了。
大酒楼中原来的格局中,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房间,被设计成包房,一些房间被设计为客房。
李中华基本上按照后世的酒店模式,来设计准备新开的大酒楼。
就连大酒楼的名字,也非常的大气,取名叫做长安大酒楼。
酒店中,全部采用仿古家具,既有宋代的样式,更有明清款式的家具,一律使用最好的木材,金丝楠本制作。
就餐的大厅中,更是大量使用八仙桌,八仙凳,高档的包房内,更是使用圆桌,官帽椅。
除此之外,专门设计了娱乐城,里面会有最新的歌舞表演,但和青楼中的不一样,虽然也是有歌妓上台表演歌舞,但却绝不和客人发生关系,只是纯粹的歌舞表演,不出卖身体。
李中华只是把自己的要求交待清楚,其它的事情都不需要他操心,负责改造装修的人,交给了礼部尚书王珪的孙女王蔷薇。
王蔷薇是王珪最疼爱的孙女,不仅十分的聪慧,从小跟在王珪身边长大,由王珪亲自教导,不仅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方面很精通,就连经史典籍上,也是造旨颇深。
王蔷薇自小体弱多病,就像是林黛玉一样。长得也是秀色可餐,当初想要娶她的人,可以说是踏破了王家的门槛。
王蔷薇的父亲,在玄武门事变中,死于非命,母亲受不住打击,也随后病逝了。
一开始的时候,王珪是挑不到满意的孙女婿,后来和朝中的某位大臣结了亲,可还没有来的及拜堂成亲,对方就死于非命了。
再后来就好像是有厄运加身一样,王蔷薇先后又和两个男人有过婚约,对方却都是在成亲之前,就已经死于非命了。
这一来,便有人传言,王蔷薇的命太硬了,有克夫的命,就连他父母的死,都说是被她克死的。
这样一来,便没有人再想要娶王蔷薇为妻了,如今,王蔷薇早已过了婚嫁的年龄,今年己是十八岁了。
正好李中华要开酒楼,邀请王家入伙,王珪担心孙女在家里闷坏了,索性把孙女推了出去。
王珪知道自己年岁己高,恐怕撑不了几年了,自己还在的话,孙女的生活自然是没问题,万一自己那天就不在了,有一份产业留给孙女,至少生活无忧了。
至于王蔷薇是不是克夫命,李中华并不关心这些,反正自己又没有想过要娶她。
不过王蔷薇的执行力,到是令李中华很是惊讶!自己只是简单的交代了一下对方,对方布置出的效果,这令他十分的满意,甚至超出了他的预想。
李中华层出不穷的想法,新颖的家具,专门定制的餐具等等,令王蔷薇十分的折服。
这一天,李中华丢给了王蔷薇一本诗册,让她请她爷爷王珪,用书法写在宣纸上,挂在酒楼中作装饰品用。
“你倒是会打我爷爷的主意,我爷爷可不会轻易就动笔,除非这上面有他动心的佳作。”王蔷薇笑着说道。
“别人去求他,那估计是没戏,不过你去求他,那可就不一样了。要是他不想写的话,那就你自己写也一样,听说你可是得到了你爷爷的真传,写出来的字,可以以假乱真了。”李中华满不在乎的说道。
之所以想要王珪来写,无非就是想沾一沾名人效应的光,毕竟人家可是礼部尚书,大凡是来长安赶考的学子,那个不把王珪当老师看待,见了王珪都要自称学生。
以自己诗册中的诗,就是换一个人来写,只要水平不差,效果也不会太差,至于自己,毛笔字虽然会写,但和这些人相比,肯定是不够看的,那就是小学生的水平了。
王蔷薇随意的翻开了手中的诗册,读了起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诗是谁人所作,这么好的诗,应该非常出名才是,蔷薇怎么没有读过。”
继续往下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只见每一首诗,都令人热血沸腾,每一首诗都堪称精品,可每一首诗自己都不曾读过,也不曾听人传诵过。
“这些诗你都是从那里找来的,为什么没有一首诗,是我所知道的呢?不对,这些诗中,很多都是描写边塞战争的诗,难道你也当过兵,上过战场。”
李中华没有回答她,在王蔷薇开始打开诗册,并呤诵诗的时候,李中华便悄然的离开了,他并不想解释太多,也解释不清楚。
礼部尚书王珪的府中,王珪正在书房中练习书法,这也是他的爱好之一。
只是他虽然喜欢书法,却很少送人墨宝。
王蔷薇带着李中华给她的诗册,兴奋的回到了府中,直奔书房中,他非常了解爷爷的生活习惯,如果没有意外,这个时候必定是在书房之中写字。
“爷爷!”
“乖孙女回来了,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看来心情不错啊!”
王珪今天的心情也很不错,自从让孙女出去忙酒楼的事情后,他发现孙女似乎变得比以前,要开朗了许多,笑容也多了起来。
“爷爷!你先看看这本诗册。”王蔷薇将手中的诗册扬了扬,交到了王珪的手中。
“怎么了?是不是发现了什么好诗。”王珪笑着接过了诗册说道。
但很快,王珪的目光,便被诗册上的诗给吸引了。
“好诗!”
“好诗!”
“好诗!”
每读完一首诗,王珪都要忍不住的赞上一句好诗。
“这些诗是何人所作?为何都没有标注?你这是从哪里得来的手抄本。”王珪抬起头来问道。
“是李中华交给孙女的,他想让爷爷帮忙,把这些事用书法的方式,写在宣纸上,装裱起来,挂在酒楼中,让顾客们欣赏。”王蔷薇说道。
“你是说这些诗册上的诗,都是李中华自己写的?”王珪很惊讶的说道。
“孙女也不清楚,他没有说。”
“你这丫头,怎么也不问清楚一下。”王珪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
这些诗看风格,怎么也不像是一个人所作,可是,这么好的诗作,为什么以前都没有流传出来?李中华这小子,又是从那里找来的呢?
回想起之前,李中华便以一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打败了太子李承乾,赢得了长安第一名妓桃花仙子,难道这诗册上的诗,真的都是他一个人所作吗?
可是这里面,明显有好些都是描写边塞打仗的事,难道他还上过战场。
越想越是想不通,自从李中华出现之后,便屡屡有惊人之举。
“真是一个有意思的年轻人。”王珪忍不住的自语着说道。
………………………………
第50章 长安大酒楼开业
“你说这些诗,都是出自李中华的手?”李世民读过几首诗之后,很是惊讶的问道。
“这个问题,也是老臣想要知道的问题,如果这些诗,都是由李中华所作,那这个人的才学,可就非常的了不起了。”王珪很慎重的说道。
“就算是他所写,也只能说他写的诗不错,真正的才学,可不只是会写几首诗。”李世民不置可否的说道。
“话虽如此,臣还是建议陛下,应该爱惜人才,任其钻研经商,臣担心,最后恐怕会埋没了他的才华。”
“朝廷开科取士,如果他真的是个很有才华的人,只要参加科举考试,朝廷总归是不会埋没他的才华。
如果只凭这么一本诗册,朕便对他破格提拔,对天下的读书人又如何交代?
以后的读书人,如果不想着做学问,只想着写几首好诗,便可以走捷道,求得一官半职,岂不是误入歧途了吗?”
“陛下所言甚是,是臣考虑的不周了。”王珪见李世民并不赞同,只好无奈的说道。
“王爱卿乃是礼部尚书,怀有一颗爱才之心,惟才是举,并没有什么错。
对于李中华这人,只需要关注就可,拔苗助长,对他有时候并不是什么好事,继续等待下去,或许他还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事实上,李中华的一举一动,始终都在李世民的掌握之中,而早在降旨封赏李中华之前,对李中华的调查,便己经展开了。
李中华几乎是突然出现在长安的,关于他出现在长安城之前的事情,查不到任何的情报。
随后,李中华带着杨雪一家,匆匆的逃离长安,到达剑南道的益州双流县,这才落了户籍。
若不是他出手,解决了天花疫情,紧接着又在奉旨回到长安的路上,救下了蜀王李恪,又回长安,救了长孙皇后,接二连三的立下了大功。
单凭他一个身份来历不明之罪,便可以判他死罪。
这样的人,再有本事,李世民也不会放心的使用,
严文礼是李中华府中的管家,也是李世民明着放在李中华身边的人,以李中华的聪明,李世民相信,绝对是瞒不过他的,况且李世民也没有想过,要瞒住他。
至于暗中,李世民也是布置有人手的。
不过令李世民感到莫明的是,不管是他安排在明处还是暗中的人手,谁也说不清楚,蒸馏酒是怎么酿出来的。
显然,李中华并不相信,朝廷从司农寺中,选送到他府中的奴隶。
可是李中华又装作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不仅笑纳了司农寺选送给他的奴隶,而且也没有更换严文礼这个管家。
这就很令李世民刮目相看了,更加认定了李中华,此人不仅聪明过人,而且心计甚深。
李世民原本担心。李中华会加入蜀王李恪的阵营,为其出谋划策,妄图争储。
可到现在为止,除了刚到长安的那几天,蜀王李恪去找过他,想要回几个歌妓,李中华并没有主动的去拜访过蜀王府。
李中华对此完全不知情,幸好他并没有和蜀王李恪交往甚密,否则怎么死的他都不知道。
虽然魏王身边也聚集了许多的幕僚,可以说是人才济济,但李世民却不会限制其发展壮大,如果蜀王李恪起了争储之心,那是李世民绝对不允许发生的事情。
原因很简单,因为蜀王李恪不是长孙皇后所生,同时还有一半前朝皇族血统。
时间过的很快,酒楼开张的准备工作己经就绪,日子定在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一天。
在此之前,李中华刻印了数以万计的广告宣传单,派人在整个长安城中散发,宣称持此广告单,可以免费品尝一杯,价值一贯钱的中华新酒。
并介绍了中华新酒,以前是专传皇宫的贡酒,产量十分有限,从未在市场上销售过的酒。
在开张之前,举行了空前的招聘会,招聘年轻貌美的姑娘,作为大酒楼的服务员,迎宾,收银员。
然而,前来应聘的人,却是寥寥无几。
除了一些生活所迫,日子过得很艰难的人,只要生活还过得去的人,谁也不愿意来应聘。
最后,李中华不得不到人市上,购买了一些卖身为奴的女子。
李中华亲自的对第一批服务员,进行了培训,并统一订制了工作服。
为了激励她们,给她们讲述了职位晋升的规则,还有工作时的基本工资,绩效考核,工作好的还有奖金。
最重要的是,她们赚到了钱之后,随时可以申请赎身,转为良籍。
至于厨师,以及厨房内的工作人员,必须签订保密协议,十年内严守厨房的秘密。
人只要有了希望,活着才会有意义。
大家在听到李中华的承诺之后,学习的十分的认真,谁能学的更好,马上便有希望升为领班了。
升职越高,拿到的薪水就越高,并可以更早的为自己赎身。
开张的日子终于到了,很多持有广告宣传单的平民百姓,都不约而同的往平康坊走去,想要品尝一下,那据说只有皇帝才能喝到的中华新酒。
有鄂国公尉迟敬德,卢国公程咬金,胡国公秦叔宝,以及礼部尚书王珪的面子,朝中无认是否收到邀请的官员,一个个的也都得平康坊中走去。
今天是中秋佳节,朝廷不用上朝,各公务员休沐的日子,每一个人都有时间。
由于持有广告宣传单的人太多,全部放进酒楼去是不可能的,为此,主持大局的王蔷薇,都要急得哭了。
此时,一个迎宾向王蔷薇建议,把酒搬到外面的院子中,让那些持广告单来的人,免费品尝一杯酒。剩下想要进酒楼内点菜吃饭的人,严格的限制人事,发放号牌,分批进入。
王蔷薇欣然的采纳了这个迎宾的意见,命她组织其它的迎宾和服务员,疏导外面的顾客。
一坛坛的酒被抬到了外面,所有的人都排好队,凭广告宣传单,领取一杯免费的酒。
现场酒香扑鼻,品尝过免费酒的人,一个个的交口称赞,觉得不过瘾,还想再喝酒的人,只能领取号排,等待时间进入。
李中华评估过长安大酒楼的接待能力,可以同时接待一千人。
但今天到来的人,出乎想象的多,让李中华感叹,还是低估了大唐人的消费能力,自己的准备不足。
好在那些只是想要免费品尝一杯酒的人,被挡在了外面,否则还真担心,会发生什么踩踏事故?
………………………………
第51章 生意太好了
统一着装的服务员,年轻漂亮的迎宾小姐,礼部尚书王珪的书法,令人热血沸腾的边塞诗,还有那新颖的八仙桌,无不让人耳目一新的视觉盛宴。
还没有开始喝酒吃菜,心里便有一种没有白来的感觉。
再一看菜单,菜名也是不曾听过的,更不要说是吃过了,什么暴炒各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