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英、法、俄四国战争罪行审判代表团的膳食和住宿问题的。露丝身材瘦小,
由于营养不良,看上去象个15岁的孩子,当时她被盟**队临时拉来当翻
译。我们闲聊谈到她身世的时候,她突然在我汽车里昏了过去,我送她进军
用医院,让她不花一文钱得到了地球上最优等的医疗照顾。一年后地成了我
的妻子。尽管她过去有过许多悲惨的经历,她还是处女,我也几乎是童男。
露丝始终对我忠贞不渝,五、六十年代我失业时还供养我,直到1974年在我
被捕前两个星期睡熟时死于心力衰竭。话说回来,1949年我带了我的小家庭
我已有了儿子,一个很不招人爱的人,痛恨自己的父亲,如今是纽约
时报的书评家从纽伦堡回到华盛顿,买了一所房子,刚刚安顿下来不
久就受到众者员一个委员会的传讯,向我提问的主要是一个来自加州的众议
员尼克松。国防部居然任命我这个前**员去把一批科学家和军人组成一
个特遣组并领导他们的工作,任务是为地面部队提供战术方案,对付战场上
的小型核武器,尼克松先生想要知道,有我这样政治历史的人能不能委以这
样的重任这次传讯以后,我就被调到国防部一个次要部门工作,调查士兵
次食的口味并绘制图表。两年后,我被叫到陆军助理部长瓦克的办公室,瓦
克先生代表国家对我多年来在战争与和平时期的忠诚服务表示感谢之后,告
诉我从我的行政才能,如果用在私人企业方面,一定可以得到更为优厚的报
酬,换句话说我被一脚踢出了国防部。尽管我认识不少重要人物,在五、六
十年代我开始不走运,那儿也找不到一个体面的差使,全靠妻子露丝把我们
这个受人冷落的小家庭维持下来。尼克松靠传讯我和处理我的案件名扬天
下,20年后当了总统,他的手下人发现我失业在家帮我妻子做室内装饰主
意,尼克松知道后,想起没有那次对我的传讯就当不了总统,于是通过手下
人赏了我一个差使,让我担任总统青年事务特别顾问,年薪36,000元。可
惜好景不常。“水门事件”发生后,地下室下层我那个不起眼的办公室被选
中为最理想的窝赃地点,在我的默许下藏了一百万元非法的竞选捐款。赃款
被发现了,我因盗用公款、作伪证、妨碍执法而被捕,但很快被营救出狱。
我当天就乘飞机去纽约,在马路口邂逅遇到我在30年代的旧情人玛丽凯塞
琳。她化装成一个叫花婆,谁知她乃是杰克格拉汉姆夫人,控制着拥有全
国19财富的拉姆杰克公司。玛丽对**的热情不减当年,嘱咐我说:
“我死后,你看看我左脚的鞋子,华特。你会在鞋里找到我的遗嘱。我要把
拉姆杰克公司的股票还给美国人民,他们是最合法的继承人。”我认为她动
机虽好,却一点改不了人民的生活方式,觉得把这样的东西给人民,不过是
跟他们开个玩笑,结果我因未执行遗嘱在1979年再次进了监狱。
作品鉴赏冯尼格特的艺术特点是黑色幽默。早在19世纪西方现实主
义文学的高峰时期,在批判和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面中,讽刺与幽默已
无法起着很大的作用。英美文学中出现了象狄更斯、马克吐温这样具有世
界影响的伟大幽默家,幽默文学开始风行一时,但正如马克吐温在自传
中所说:“为幽默而幽默是不可能经久的。幽默只是一股香味儿,一团花絮。”
到了20世纪,西方文学中幽默开始成灾,成了一种“工业”,英国学者克顿
说:“在20世纪,讽刺作品已很少,原因之一是幽默工业已发展到这样的程
度,一个讽刺作家除非诉诸于漫画或卡通手法,就很难被人感觉出是讽刺
家。”几乎可以这么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幽默淋淋与讽刺分了家。真
正的讽刺作家不再使用一般的幽默手法而是使用浸画或卡通手法。而冯尼格
特的“黑色幽默”手法基本上就是这种手法。冯尼格特本人曾一再否认自己
是黑色幽默派,说“作家不是商品,哪能贴上标签分类”但他所采用的独
具一格的艺术手法确实具有六十年代美
………………………………
第132节
国某些后现代派作家的共同特征,称
为“黑色幽默”也有一定的道理。幽默而成黑色,就寓有罪恶、死亡、绝望
之意。尽管西方评论界对黑色幽默的解释各有不同,但大多数认为它是一种
荒诞的幽默、恋爱的幽默、病态的幽默,也有人称它为“大难临头的幽默”、
“绞刑架下的幽默”。美国的黑色幽默作家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以品钦、
巴思为代表,作品一般都脱离现实,用黑色幽默的笔法去追求异想夭开的荒
诞意境,想象力固然丰富,社会效果却较差。另一种以海勒、冯尼格特为代
表,用卡夫卡式讽刺笔法来描绘与反映现实,但用的不是普通镜子,而是哈
哈镜、折光镜,照镜的人不仅照到别人的脸,也照到自己的脸,但一张张都
是漫画化了的“鬼脸”。冯尼格特在顶呱呱的早餐里亲自画了许多插图,
有卡车、手枪、肛门、女人短裤、电灯开关等,这些都是浸画,有所影射和
讽刺。例如他画的电灯开关就模仿画家奥尔登堡的素描,以讽刺六十年代出
现的一批所谓“流行艺术家、他们画汽车、可口可乐瓶和电灯开关等为了赚
钱不惜卖身给大企业画广告,冯尼格特认为这是美国文化的堕落,顶呱呱
的早餐从内容到书名,就是讽刺美国文艺学术的日益商业化。书中还有一
幅作者的自画像:鼻孔冒烟,两眼流泪,表示他既愤怒又悲伤,通过替自己
画侵画来表达他内心的真实感情。囚鸟的艺术风格与顶呱呱的早餐
基本上一致,从超现实的角度用夸张的手法把主活漫画化,例如书中描写主
人公斯代布克的旧情人玛丽拥有全国最大公司的多数股票后,为了防止人暗
杀她,就从不翼面,而是用电话作指示,再以亲笔信证实,信上有她十个指
头的手印,因此有不少人想要割掉她的手,把它们腌起来,然后用她的手控
制拉姆杰克公司。本书没有什么主要故事线索或情节,也缺乏理性和逻辑性,
人物象木偶,没有性格发展,内容荒诞得甚至到了难以理解或可笑的程度例
如写玛丽把自己的全部财富放在鞋里,悲剧的内容可以作喜剧的处理,痛
苦和绝望也成了开玩笑的对象。作者在书中往往信笔所之,想到什么就写什
么,随便变换时间空间,一个故事可以分割成零碎片断,分布在一些意想不
到的地方,中间穿插一些莫名其妙约滑稽插曲或作者本人的奇谈怪论如书
中谈到最后毁灭地球的东西可能是胆固醇,这样勾勒出一幅幅疯狂的、荒
诞的画面来影射现实,讽刺现实。本书的另一主题是写美国知识分子如何从
三十年代的激进主义转为七十年代的保守主义,结合着主人公斯代布克的生
活历程对美国社会和政治进行挖苦和讽刺,可以说鞭辟入里,入木三分,达
到了通常的现实主义手法难以达到的效果。
施咸荣
艾丽斯沃克紫色1982
作者简介艾丽斯沃克是美国黑人女小说家、诗人。1944年2月9
日出生于南部佐治亚州伊顿敦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全家有孩子8人,艾丽
斯是最小的一个8岁时被哥哥用玩具子枪射瞎一目,在孤独中以读故事与写
诗为唯一娱乐。1961年获残废学生奖学金入斯帕尔曼学院,二年级时就积极
参加黑人民教运动中的选民登记工作,1965年夏天获一项奖学金去东非洲旅
行,回国后发现自己怀孕,差点儿自杀。1965年冬天她一边上学一边写诗,
在一个星期内完成诗集一度的大部分,俱这部诗集直到1968年女权运动
取代黑人权力运动时才得以出版,她先在东海岸的一些大学里任教,后来又
去南部密西西比河一带从事民权运动工作,同时不断写作,获各种荣誉奖多
种。迄今她已出版诗集3部8一度1968、革命的牵牛花1973
和晚安,威利李,明天早上再见1979,威利李是她爸爸的名字,
短篇小说2部:爱与烦恼:黑人妇女的故事1973和你压不到一个
好女人1981;长篇小说4部:格兰奇科普兰的第三次生命1970
写美国黑人佃农科普兰家三代人的生活,长期的贫穷落后使男人们变成野
兽,使女人们成为社会与男人双重压迫下的受害者,格兰奇在孙女的感召和
帮助下获得道德上的新生,但他在杀死儿子后被警察所杀。梅丽迪思
1976通过女主人公梅丽迪恩希尔的经历写6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对黑人
民族在精神上和心理上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使象梅丽迪恩这样的人能摆脱罪
恶的过去,在精神和道德上获得新生,继紫色之后出版的是近作我亲
人的殿堂1989,作者称它是“过去50万年的罗曼史”,主要内容与她
的前几部小说一致,写黑人妇女如何在美国社会里受到白人与男性的双重压
迫。
内容概要全书用书信体形式写成,共94封信,其中有14封是女主人
公西丽写给她妹妹内蒂但来拆封就退回的,有23封是她妹妹写给她的,有一
封是西丽所爱的女人莎格写给她的,其余全都是西丽写给上帝的信,例如在
第一封信中写道:“亲爱的上帝,我14岁了。我一直是个好姑娘。也许你能
给我一点启示,告诉我究竟出了什么事妈妈去梅肯看望她当医主的姐
姐。留下我来照看家里的人。爸从来没对我说过一句好话,只是说你得干你
妈不肯干的事。他一把抓住我,对我无礼,我叫喊起来。他用手掐住我的脖
子说,你最好闭嘴,习惯它。可我习惯不了。每次我都觉得讨厌。”西丽14
岁后一再遭她的继父强奸,接着生了一女一男,都被继父领走送给他的一个
朋友去抚养,却不告诉西丽孩子们的下落。后来西丽的妈妈死了,继父又跟
一个与西丽同岁的姑娘结婚,同时对西丽的妹妹内蒂不怀好意,还硬说西丽
在教堂里跟一个男人眉来眼去而殴打她。西丽怂恿妹妹赶快找个男友出嫁,
但x先生来求婚时,继父却不答应,说内蒂年纪太小,却愿意把西丽嫁给他,
还说“她太丑,却会干重活,而且干干净净的。你爱对她怎样都可以。她不
会白吃白穿你的”。x先生考虑了整整一个春天才与西丽结婚,不久内蒂就
从家里逃出来,住到了西丽家里,但x先生又对内蒂不安好心,终于迫使内
蒂再次离家出走,走前还一再瞩咐姐姐要斗争,要跟x先生的全家人斗。x
先生家中已有三个孩子,最大的男孩叫哈彼,已12岁了,他不想认继母,还
捡了块石头砸破西丽的头。x先生只说了声“别这么干”,也就算了。有一
次哈彼问他为什么要打西丽,x先生说,“因为他是我老婆,还有她不听话。
女人全应该”他没把话说完,就埋头看报。哈彼后来爱上一个叫索菲亚
的姑娘,但对方父母不肯把女儿嫁给他,他就先把她肚子弄大,然后在她姐
姐家结婚,婚后哈彼也想叫索菲亚服服帖帖,但她就是桀骜不驯。x先生说,
老婆就象孩子,你得让她知道谁厉害。除了狠狠揍她一顿,没别的办法。哈
彼又问西丽该怎么办,西丽也说揍她。等到她再看到哈彼时,他已被打得眼
青鼻肿,是给索菲亚打的,他俩就象两个男人那样对打。后来索菲亚说,“我
对哈彼厌烦了。他只想使我对他百依百顺。他要的不是老婆,而是一条狗。
我妹夫给征上兵了,我准备带着孩子住到我妹妹家去。”索菲亚走了6个月,
哈彼完全变了个人,他终日忙碌,把住房改建成酒吧,卖冷饮、烤肉、面包
之类。这时镇上传说蜜蜂王后莎格病了,她是跟乐团一起来镇上的剧院演唱
的,西丽早就听说她是x先生的姘妇,曾给他生过三个孩子,而且生活放荡,
x先生很爱她,但她不安于室,老找一些有妇之夫做情人。x先生听说莎格病
了无人照顾,就套车把她从镇上接来,告诉西丽说她是咱们家的老朋友。西
丽对她一直很爱慕,不仅不吃醋,反而殷勤侍侯,亲自替她洗澡,偷偷欣赏
她的**,心里还想:“我怎么变成男人啦。”莎格渐渐恢复隧康,周末被
邀到哈彼的酒吧唱歌,第一次唱歌时候西丽与x先生都去了。莎格唱着唱着,
忽然喊起西丽的名字来,当众宣布她要唱的这支歌叫作西丽小姐之歌,
是她生病时西丽小姐使她头脑里拼凑出来的,歌中唱的是“丈夫没有理由找
她麻烦”。西丽望着莎格,听着歌曲,心里很乱,觉得自己越来越爱莎格了。
终于到了6月,莎格提出要走,西丽恋恋不舍,两人谈起各自对x先生的感
情,西丽说她不在乎莎格跟他睡觉,而且她自己在性方面毫无乐趣。莎格走
了半年,直到圣诞节才带了个叫作格拉迪的瘦男人回来,说是她的丈夫。她
还热烈拥抱西丽,说现在我们两个都是结过婚的女人啦。有一天x先生与格
拉迪同车外出,晚上只剩莎格与西丽在家,两人就同床而眠,谈到男女间的
事,西丽诉说了自己被继父奸污的经过,莎格深表同情,最后两人互相亲吻、
抚摸,享受了同**的乐趣。一天晚上,她们俩躺在床上谈起西丽的妹妹内
蒂。自从内蒂从家里出走后,西丽始终未接到她的信,还以为她已经死了。
早在内蒂出走之前,西丽有一天在街上看见一个女孩长得很象她自己,就尾
随着进商店,与率领这女孩的黑人妇女攀谈起来,才知她是塞缪尔夫人,收
了这小女孩当养女。西丽打听到塞缨尔是黑人牧师,将去非洲布道,当内蒂
离家出走时,西丽就叫她去投奔塞缪尔。塞缪尔牧师原是西丽继父的朋友。
看见内蒂与西丽的两个孩子长得有点相象,还以为内蒂是这两个孩子的亲生
母亲,也就收留了内蒂,带着她同去非洲。内蒂到非洲后,共写给她姐姐二
十几封信,但部被x先生藏了起来。在莎格的帮助下,西丽终于找到了那些
信,读后才知道内蒂到非洲后的种种经历,也知道了自己的真实身世。原来
西丽与内蒂的生父因开店做买卖抢了白人的生意,被白人私刑处死,店铺也
给烧了,母亲疯了,不得已才嫁给原来的这个继父。西丽也从内蒂的信中知
道塞缪尔果真收养了她的两个亲生孩子,现在都已长大成人。西丽得悉这一
切之后,在写给内蒂的信中说,我不再给上帝写信了。上帝究竟给了我些什
么一个被私刑处死的爸爸,一个疯妈妈,一个混蛋继父,还有一个我这辈
子也许永远见不着的妹妹。上帝是白人的上蒂,他所干的事跟我所认识的男
人一样,无聊、卑鄙、无耻。西丽在给内帝的信中谈起她在莎格影响下如何
觉醒。有一次她表示要与莎格一起去孟菲斯,x先生动手想揍她,她就用食
刀扎他的手,这是她第一次公开反抗,此后x先生再也不敢揍她了。西丽在
孟菲斯学做衬裤,当了女裁缝并经销衬裤,能够自立。后来她继父死了,西
丽姐妹俩获得了她们生父遗留下来的财产:田地、房子与店铺。西丽要内蒂
带着两个孩子回来同住,这时塞缪尔的妻子死了,内蒂嫁给了塞缪尔,终于
带着一家人回美国与成为新人的西丽团聚。
作品鉴赏本书出版后,曾引起轰动,兼获当年的普利策奖、全国图书
奖和全国书评界奖三大奖,总销售数达400万册,1985年还拍成电影,但也
引起男性读者尤其是黑人男性的指责与抗议。作者也承认,她的这
本小说主要写女性的受压迫和如何觉醒,男人们只在小说中扮演不光彩的角
色。确实,这部小说是以80年代兴起的“女权主义批评派”文艺观点写成的,
用的是一种所谓“新现实主义”或称“社会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作者本
人就是一个积极参加妇女解放运动的女权主义看。她一向认为美国黑人妇女
身受种族主义与男性至上主义的双重压迫,当前首要任务是把妇女从男性压
迫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赋予她们**的人格,包括经济上、精神上和家庭地
位上的**。作者曾在一次谈话中强调她最关心的是地本民族精神上的复
活。本书女主人公西丽在给上帝的一封信中说:“我离开了家生命就结束
了。或者可以说,跟x先生在一起,生命就结束了。可是跟莎格在一起,生
命又开始了。”沃克的小说反映当前美国“女权主义批评派”所谓的新现实
主义特点,从家庭琐细和妇女心理反映重大的社会矛盾和种族问题,本书虽
然象作者在谈紫色的创作时所说,“从一个女人向另一个女人谈私旁话
开始”,却反映了女权斗争、宗教信仰、种族矛盾如索菲亚因顶撞市长夫
人、动手殴打市长而被判12年徒刑,在监牢里备受白人的虐待、性解放和
同性恋自由等尖锐复杂的社会问题。但本书又与传统的黑人抗议小说不同,
作者在书中宣扬的是博爱:西丽不仅不忌妒莎格,反而真爱心她;莎格也投
桃报李,真心爱西丽,不嫌她长得丑,教导她性知识和**生活的能力,终
于使她获得新生。西丽也宽恕虐待过她的丈夫,而她丈夫最后也开始尊重她
**的人格,对她另眼相看。正如美国学者伯纳德贝尔在美国黑人小说
和他的传统1987一书中所说,在紫色中“民间传奇小说的因素要
比批判现实主义强,小说关心的与其说是阶级与种族,不如说是性与**人
格,而对女主人公西丽来说,同性恋是她获得**人格与真正的爱通道,”
从艺术上看,本书颇似著名黑人女小说家左拉尼尔赫斯顿的代表作他
们的眼睛盯着上帝1937,用黑人方言、音乐与宗教等表现黑人文化特
征的民间风格通过,爱情故事与家庭生活描写黑人妇女的精神生活,书中的
心理描写比较突出,女主人公内心受到压仰只能向上帝写信倾吐积郁与衷
痛,而且全书用书信体写成,自然无法描绘重大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只能
诗意地描写人物细腻的感情与心理活动,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本书是一部心
理小说而不是社会抗议小说,这也说明80年氏妇女小说的“新现实主义”与
传统的批判现实主义的不同之处。作者在致紫色中文译者杨仁敬教授的
信中还谈到本书的两个特点:一是关于书名,书中西丽曾对莎格说:“如果
你踏着紫色走在田野里而对它视而不见,上帝准会大发脾气。”换句话说,
宇宙的造物主创造了这么多美丽而神秘的景物,如果我们不屑一顾,至少对
造物主是极大的遗憾,也是不公正的。西丽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就象紫、蓝、
黄、红颜色一样,显得那么平凡而独特,二是书中x先生没有姓,既是由于
西丽在信中隐去了他的身份,也是由于他根本没有替别人做过好事。只有为
别人做过好事的人才有权得到自己的名字。
施咸荣
威廉肯尼迪斑鸠菊1983
作者简介威廉肯尼迪1928,是80年代崛起的著名美国小说家,
1928年1月16日生于纽约州的奥尔巴尼市一个小康的天主教工人家庭,父
母都是爱尔兰移民。他1949年毕业于锡耶纳学院,获学士学位,1950年至
1952年参军,复员后在奥尔巴尼市当记者,1963年以后当专业作家,主要从
事小说创作,1974年以后在大学执教至今。肯尼迪很早就从事写作,但不是
为了金钱,而是为了想说出心里想说的话。他年轻时候写过一部小说夭使
与麻雀,修改了三四遍,投过二三次稿,始终未能出版,后来就把这部作
品的材料分散到以后写的各部作品里,斑鸠菊主人公弗朗西斯费兰的
雏形也见于这部未出版的处女作。1969年出版了第一部小说油墨车,用
超现实主义的手法描写报馆里由一个堂吉诃德式人物发动的一次罢工,自
称他的这部小说受卡夫卡、布莱希特、拉伯雷和超现实主义画家如马格丽特
的影响,植根于表现主义,描绘梦幻世界,嗣后出版的怪腿戴厄蒙1975
描写当地黑社会里绰号“怪腿”的流氓头子杰克戴厄蒙的一生:比利费
兰的最大一次赌博1979主要描写发生在奥尔巴尼市的一次绑架案,当
地的政治首脑兼黑社会头子的儿子被绑架,在黑社会里鬼混靠赌博为生的比
利费兰他是斑鸠菊主人公弗朗西斯费兰的儿子受人之托从中斡
旋,比利不伯得罪黑社会头头,也不肯昧着良心出卖朋友,这就成为比利主
平的最大一次赌博。上述两部小说加上斑鸠菊,构成描写奥尔巴尼市的
富于地方色彩的三部曲,获1976年诺贝尔奖的美国作家索尔贝娄认为“它
们将成为美国文学中的不朽之作”。
内容概要1938年秋天,纽约州奥尔巴尼市郊的一个天主教墓地里出现
了两个打零工的流浪汉,一个名叫弗朗西斯费兰,另一个叫鲁迪,是弗朗
西斯的朋友,患胃癌将死,随费兰前来打零工挣点酒钱。费朗西斯的父亲在
坟墓里点燃了烟斗,从他那块葬身之地望出去,想瞥一眼离家22年的儿子自
那次火车事故后变了多少,他自己是在事故中被火车撞死的。旁边的小坟里
埋葬着弗朗西斯的小儿子杰拉德,他出生才13天,便在他父亲换尿布的手中
滑出来跌在地上摔死了。弗朗西斯也因内疚而离家出走,当了流浪汉,22年
后头一次回到家乡。这时泪水涌出了他的双目,他仿佛又听见、看见并感觉
到那天的每一个细节。但杰拉德从坟墓里向他表示心意,要他采取行动以赎
抛弃家庭之罪。干完活,两个流浪汉乘公共汽车进城,看到22年前的街道已
改了样,有轨电车已被公共汽车所代替。弗朗西斯记起1901年电车工人大罢
工那年,他正在车库里当电车修理工,因公司老板雇用工贼勾结警察当局镇
压罢工,他一怒之下,运用他业余棒球运动员训练有素的投球技术,投出一
块与棒球重量相等的石块,打中一个名叫哈罗德艾伦的工贼的脑门。这是
他第一次杀人,后来为了逃避警方追捕,他外出流
………………………………
第133节
浪了好几年。在公共汽车
上,弗朗西斯仿佛见到了工贼艾伦与偷马贼阿尔多的幽灵并与他们握手交
谈。随后他们下了车,进入了10月最后一个傍晚6点钟寒气逼人的黑暗里。
在一座圣赎会教堂旁边的空地上,他们见到一个垂死的人躺在那里,近还一
瞧,原来是他们相识的一个流浪女桑德拉,已喝得烂醉如泥,因此不准进教
堂。弗朗西斯与鲁迪进了教堂,牧师正在向40来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讲道,这
些听众都衣着破烂,疲惫不堪,在踏上漫漫长路之前到教会乞讨一顿热饭。
弗朗西斯端了杯热汤,拉着鲁迪到空地上找桑德拉,喂了她几口汤,搀扶她
坐到教堂墙边,好多少避些凤。然后他俩回到教堂,去享受教会施舍的这顿
热饭。弗朗西斯坐到唯一的一位女士旁边,她名叫海伦,是一个到处流浪的
女瘪三,也是弗朗西斯姘居多年的情妇。她出身于,受过良好的教
育,擅长唱歌和弹钢琴。后来疼爱她的祖母逝世,她父亲因欠债投河自尽,
她母亲溺爱儿子,为了培养儿子而侵占了她份内的遗产,终于迫使她忿然离
家出走,在一家琴行当钢琴师,同时在电台及歌剧院演唱。她与琴行老板同
居8年,终于被遗弃,她离开琴行到处流浪,借酒浇愁,差点儿自杀。后来
遇到弗朗西斯,两人是同乡,又同病相怜,于是成了情侣。海伦曾千方百计
让弗朗西斯戒酒,找工作做,恢复过正常人的生活,怎奈天不从人愿,工厂
经常倒闭,把失业后的弗朗西斯一次又一次地送回流浪大军。现在海伦腹内
长着大瘤子,已病入膏盲,却瞒着弗朗西斯,还悄然离开了他。现在两人在
教堂里重逢,但晚上竟无一个可以让他们栖身之处。他们先到一家小酒店喝
啤酒,海伦还当众唱了二支歌,然后他们从酒店出来,去找一个名叫杰克的
老朋友家借宿,谁知遭到拒绝,后来弗朗西斯把海伦安顿在一辆废弃的破旧
汽车里,这辆汽车原是流浪汉的家,他睡在前座,另一个流浪汉睡在后座。
弗朗西斯明知芬尼会跟海伦偷情,但他宁肯当王八也不愿海伦象桑德拉那样
冻死在露天。海伦在芬尼汽车里睡了一夜,第二天清晨起来,用藏在胸罩里
的12元钱到一家过去与弗朗西斯常住的小客栈里租下一个房间,重温着自己
不幸的一生,脑海里回响着贝多芬的乐曲,安然与世长辞了。弗朗西斯自己
在一个四面透风的破马厩里胡乱过了一夜,第二天去找一个收购破烂儿的汉
子罗斯坎姆当临时工,他们赶着一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