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了坚实的土壤。小说也表现了作者很高的艺术造诣。它既有可歌可泣的劳
资斗争场面,又有不带政治色彩的感情渲染。既有新现实主义的白描纪实,
又有散文式的委婉动人的篇章。作者独具匠心地交替运用追忆和记实两种手
法,把美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写作风格和佛罗伦萨文学创作的传统巧妙地揉合
在一起,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的风俗画卷。
王福和
朱塞佩托马西迪兰佩杜萨豹1958
作者简介朱塞佩托马西迪兰佩杜萨,意大利现代作家,1896
年12月23日生于西西里岛巴勒摩城的一个没落贵族的家庭。他本人就是世
袭的兰佩社萨亲王。从小时起,兰佩杜萨就表现出聪颖的天资、勤奋好学的
精神和广泛的兴趣。钵而,他的少年时代并不幸福。由于家庭中不断出现的
变故,使他的那段日子充满了孤独和动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毅然
应征入伍,奔赴前线,在一次战斗中被俘。后来,他逃出了战俘营,历尽艰
辛,返回了祖国。1925年,他从军队退役。当时,正是墨索里尼执政时期。
他因不愿为这样一个政府服务而长期旅居英、法等国,直到40年代初才重返
西西里,闲居家中。贵族阶级的衰亡使他惆怅,一次次社会变革的失败又使
他失望。于是,在极度的苦闷和孤独中,他开始用文学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宣泄自己的郁闷。早年就萌发的创作意念,便日渐成熟。豹是在不太长
的时间内写成的,这是他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作品于1958年11月在
米兰出版,立即以它特有的艺术力量震动了意大利文坛。评论家们称它为“划
时代的佳作”,“20世纪最比秀的小说之一。”然而,兰佩杜萨并没有享受
到成功的欢乐。就在豹出版的前一年1957年,当他刚刚抄完这部作
品的手稿时,病魔便夺去了他的生命。
内容概要故事发生的时间是1860年5月。在西西里岛的巴勒摩城郊
外,在萨利纳亲王法布里契奥的府第,萨利纳亲王一家人在念完了晚上的玫
瑰经后,正在用晚餐。在大厅的墙壁上,挂着萨利纳家族的王爵纹章,上面
画着一只后腿站立的张牙舞爪的豹。年近50,身材高大强壮的法布里契奥,
就象这一只豹在威严地统治着萨利纳家族。然而,此时的家族已处处显露出
大势已去的哀败迹象。法布里契奥长子法兰西斯科懒散而毫无作为。他最宠
爱的次子乔瓦尼也突然离家出走,宁愿做一个小职员,**生活,也不愿在
安乐窝里虚度一生。能在家里陪伴他的,只有三个女儿:卡罗莉娜、贡切达
和卡特莉娜以及才仅仅16岁的小儿子保罗。看着贵族阶层的一天天没落,家
产的一天天毁灭,他不但无能无力,甚至连进行补救的愿望都没有了。这时,
西西里的形势十分紧张。加里波第统领着皮埃蒙特军队正准备大举登陆进
攻。可法布里契奥仍然冒着风险,星夜进城去同情人幽会。第二天一早,他
的外甥唐克雷迪赶来向他告别,唐克雷迪是法布里契奥姐姐的儿子。他的姐
夫挥霍无度,把家产全部耗尽后便一命呜呼。唐克雷迪十四岁的时候又失去
了母亲。国王便把他交给法布里契奥监护。唐克雷迪是一个热情奔放、生气
勃勃、英俊潇洒的青年,法布里契奥喜欢他甚至胜过自己的儿子。此刻,他
正准备去投奔加里波第的军队,向波旁王朝宣战。不久,为了躲避战乱的风
烟,萨利纳全家到他们在多纳富伽塔的领地去度夏。此时,加里波第的军队
已占领了西西里岛,波旁王朝彻底垮台了。唐克雷迪已是加里波第军队的中
尉。正是由于他的关系,萨利纳一家人的度夏旅行在各关卡才得以顺利通过。
在欢迎法市里契奥亲王一家抵达多纳富伽塔的晚宴上,当地上流社会的头面
人物全都出场了。其中引人注目的是本城迅速崛起的暴发户、新任市长堂卡
洛杰罗和他的女儿安琪莉卡。在加里波第的军队登陆时,堂卡洛杰罗不但积
极频繁地活动,而且利用战争的危机高价售出了大批粮食,挣了一大笔钱,
购买了大量的地产。他当上了市长,他的财产已经可以同萨利纳家族分庭抗
礼了。除此之外,堂卡洛杰罗又是当地自由派的领袖,在选民中享有很高的
威望,但是,由于他是从一个出身低下的暴发户起家的,所以穿着土气,举
止粗俗,在贵族社会中没有什么市场。他的女儿安琪莉卡,由于在佛罗伦萨
读书期间受过很多的教育,因而言谈举止颇象个贵族小姐。她的高高的、匀
称优雅的身材,象乳汁一样白皙的皮肤,浓密的卷发,端庄沉着的仪表,使
在场的宾客惊讶不已,更使唐克雷迪销瑰落魄,一见钟情。他很快便抛下了
正在追求的贡切达而堕入了对安琪莉卡的情网。一日清晨,法布里契奥收到
唐克雷迪的一封信。信中表达了他对安琪莉卡的火一般的爱情,并请求法布
里契奥代表他向安琪莉卡求婚。虽然法布里契奥这个情场老手也对安琪莉卡
的美垂涎欲滴,但出于对外甥的喜爱,他还是向堂卡洛杰罗提出了这件婚事,
美丽的安琪莉卡一日允诺。堂卡洛杰罗不计唐克雷迪已是一个破产的贵族子
弟,并且答应给女儿一笔丰厚的嫁妆。于是,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已经
是撒丁国王手下的正规军官的唐克雷迪赶回多纳富伽塔与安琪莉卡订婚。从
这门婚事中,两家都得到了好处。安琪莉卡所带来的嫁妆,挽救了法布里契
奥家即将垮台的产业。同萨利纳亲王这个大贵族的联烟,也使堂卡洛杰罗学
到了贵族的作风和气派,成了一个新贵族。西西里王国和撒丁王国合并后,
都灵政府想任命几个西西里的著名人士当者员。在这些著名人士中,法布里
契奥名列榜首。但是他婉言谢绝了,并推荐堂卡洛杰罗去当者员。因为新的
王国、新的政府、新的统洽,并没有给西西里带来什么新的变化。巴勒摩的
上流社会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活秩序。整天是名目繁多的交际,花样翻新的酒
宴,五光十色的舞会。安琪莉卡同唐克雷迪结婚后,在唐克雷迪的一番指教
下,掌握了上流社会的一些礼节和应酬。所以,当唐克雷迪把她引进巴勒摩
的社交界时,安琪莉卡在舞会上俨然以一个十分合格的王妃的身份出现,博
得贵族社会的一片赞叹。燃而,在这热闹非凡的欢宴和通宵达旦的舞会中,
法布里契奥却倍感孤独。他宁愿一个步行回家,去欣赏清晨的街景。一晃26
年过去了。法布里契奥感到生命之流正缓缓不停地从自己的体内离去。这只
曾经是如此强壮的“豹、在身体状况一再恶比后,终于在1886年,他73岁
时倒下了。在以后的21年中,萨利纳家族的人东零西散。到了1901年,在
巴勒摩城郊外的府第里,只剩下了三个年近70的老小姐:长罗莉娜、贡切达
和卡特莉娜。这时,唐克雷迪已死去三年了。安琪莉卡也年近70。而巴勒摩
城正在准备庆祝加里波第解放西西里五十周年的纪念活动,她是筹委会的成
员之一。
贡切达在家中十分空虚,尤其看到还保存着父亲生前最喜爱的狗本迪科
的那张皮时,便又勾结她辛酸的回忆。于是,派人把它扔了出去。
作品鉴赏这是一部有着很强的家族自传色彩的作品,它描写的是西西
里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在资产阶级的革命风暴中逐渐衰亡,被新兴的资产阶
级所取代的历史,小说的乞字“豹”指的是这个家族的族徽。它象征着萨利
纳亲王和这个家族的权势及威严。小说以萨利纳亲王法市里契奥一家在时代
的动荡和历史的变革中丧失权势、日趋衰落为主线,展开了新旧两个阶级之
间为斗争、妥协、联合、更迭的错综复杂的场面,刻画了主人公法市里契奥
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他周围的各种人物在世态炎凉中不断变化着的种种面貌,
反映了十九世纪后半叶意大利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权力交替的一个时代。从
公元前735年到公元1860年的近26个世纪里,西西里始终是外族统治的殖
民地。希腊、迦太基、东哥特、秤占庭、撒拉逊、诺曼底、西班牙等侵略者
纷纷拥来,他们部想把自己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强加给西西里人民,以此来
同化西西里人民。从而使这个美丽的岛屿成为历史的根源和外族侵略双重挤
压下的畸形儿。19世纪中叶,在欧洲大陆风起云涌的资产阶级革命浪潮的影
响下,意大利也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民族复兴统一运动。虽然这场革命遭
到了失败,但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毕竟有力地冲击了封建制度,削揭了外国
统治者的势力,从而为意大利的统一开辟了道路,1859年,意大利和法国在
同奥地利为战争中取得了胜利,这进一步推动了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的革命浪
潮,使意大利的北部和中部首先实现了统一。不久,革命的浪潮又席卷南方
各地。1860年4月,西西里爆发农民起义,遭到政府军的血腥镇压,青年意
大利党人加里波第闻讯率军赶往援助。他在西西里岛的马尔萨拉登陆,首战
告捷,大大鼓舞了西西里人民。加里波第乘胜前进,不久解败了西西里全境,
摧垮了波旁王朝的政权。兰佩杜萨的这部作品正是以加里波第登陆前后的大
动荡时期为背景,描写了萨利纳这个古老而濒于灭亡的家族在这一历史变革
时期的种种表现。由于萨利纳亲王的原型就是作者的曾祖父朱利奥、托马西,
所以,作者在对萨利纳亲王法布里契奥这一形象的描写中,无疑倾庄了自己
的情感。然而,同情的泪水并没有遮挡住作家那犀利的目光。兰佩杜萨对这
个形象的刻画,基本上是冷静的、客观的。作为当时西西里社会中最显要的
大贵族,法布里契奥在社会变革的大潮面前,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只能象
水上的浮萍,随潮流任其飘动。而另一方面,他又毕竟同旧的王朝、旧的制
度、旧的一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不得不顺应历史潮流的时候,
他又时常流露出对往昔的眷恋,对逝去的荣华富贵的哀叹。看不惯新的变化
又不得不顺应它,怀念过去又不得不抛弃它。这种矛盾的内心冲突使他经常
为一种孤独没落和死亡之感所折磨,从而在面对现实的时候表现出一种苍白
的病态。法布里契奥的死宣告了这个阶级命运的最后终结。在深入刻画主人
公形象的同时,小说也深刻揭示了意大利统一运动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在资
产阶级的革命风暴中,贵族阶级衰败了。以暴发户堂卡洛杰罗及其女儿安琪
莉卡为代表的新兴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然而,他们并没有把贵族阶级
送进坟墓,而是与之互相勾结,互相妥协,甚至同贵族联姻,以使自己成新
贵族。作者以此十分客观地揭示出革命失败的原因。小说对人物性格的刻划
也是十分成功的。萨利纳亲王的自恃高贵而内心空虚;堂卡洛杰罗的鼓鼓的
钱包和粗俗的举止,唐克雷迪和安琪莉卡的勃勃生机,萨利纳家三个老小姐
的墨守陈规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福和
奥莉阿娜法拉奇男子汉1979
作者简介奥莉阿娜法拉奇,意大利当代著名记者和女作家。1930
年6月29日生于意大利名城佛罗伦萨。她16岁时便开始创作。很快就以自
己敏捷的思维和出众的才华在新闻界和文学界崭露头角。法拉奇是一个多产
的作家。她的创作题村广泛、形式多样,有名人采访记、报道文学、散文、
小说等。其中最重要的有讨厌鬼1963、假如太阳陨落1965、
对历史的采访1974、给一个从未出世的孩子的信1975,她
的所有作品部已被译成英文和法文,有的译本竟多达二十来种,她的访问记
和小说曾多次获得意大利和欧美各国颁发的新闻奖和文学奖。所以,她既是
意大利人民所熟悉的记者,又是在欧美文坛上享有盛誉的作家。为表彰她在
文学上的突出贡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曾授予她名誉文学博士学位。1980年
8月,她还曾应邀来中国访问,男子汉1979被公认为是法拉奇的代
表作品。这本书初版于1979年7月,而到了9月份便已出了第七版。这部作
品还荣获了同年度的维阿雷焦奖,该书在意大利己经印行了150万册,是意
大利出版史上最畅销的书。这部优秀作品也震动了欧美文
………………………………
第104节
坛。小说在意大利
尚未出版,就有许多国家先后购买了它的翻译出版权。现在,这部小说已经
有了美国、南斯拉夫、西班牙、西德、荷兰、瑞典、挪威,丹麦、希腊等儿
个国家的译本。此外,还有一些国家的译本也将陆续问世,本书在美国读者
中引起了较大的轰动。三个半月内再版五次,有关评论文章达上万篇。
内容概要这是一个孤身奋斗、受排挤、忍欺凌、不被人们所理解的英
雄的故事。这是一个拒绝向教会、恫吓、时尚、思想教条和形形色色的绝对
原则屈服的男子汉的故事。这是一个渴求自由的男子汉的故事。这是一个不
随波逐流、不听天由命、有**思想井因此而被人们杀害的男子汉的悲剧。
我伫立在你的灵柩前,透过水晶棺注视着你那大理石雕像一般的身躯,注视
着浮现在你唇边的那个充满痛苦和略带讽刺的微笑。没有指针的时钟标志着
记忆的行程,长眠在地下的你是我唯一可以倾诉衷肠的人。下面我要讲述的,
就是你的故事。你亚历山大帕纳古里斯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要炸死
希腊军政府的独裁者乔治帕帕多普洛斯。在实施这一计划的前一天夜里,
你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只海鸥落入大海后被无数的鱼咬伤而沉入海底。虽然
对你来讲,梦见鱼,一向是个不吉利的预兆,但你还是准时来到预定地点,
等待那一时刻的到来。由摩托车、小汽车、吉普车、救护车、无线电联络车
组成的庞大车队开过来了。帕帕多普洛斯乘坐的那辆林肯牌黑色桥车就在车
辆的中间,你的脑子用电子计算机的速度开始工作,迅速而准确地计算着那
辆黑色轿车开上小侨的时间。桥上,有你埋设的地雷,汽车开过来了,地雷
炸响了。然而,希望的事情并没有发生。你的计划失败了。由于没能及时撤
离,你落入了警察的魔掌,在两个半月之久的时间里,为了弄清你的身份、
你的动机、你的组织等等,他们一刻也没停留地折磨和摧残你的身体和精神。
他们用钢鞭抽打你的身体,用毯子堵住你的鼻子和嘴。用钢针扎进你的尿道,
用烟头和打火机灼烧你的身体。你的左脚被打残了,腕骨和掌骨脱开了,身
上连一根完整的肋骨也没有了。尽管你无数次地昏死过去,但你始终没有吐
露一个字。在法庭上,你义正词严地阐述了自己对暴力、对政治谋杀的态度。
你指出,在一个有议会自由、有公民言论自由、有组织反对派自由的国家里,
谋杀和暴力是应受到遣责的。但是,在一个用暴力进行强权统治、用暴力去
镇压人民的言论和反抗的国家里,谋杀和暴力就不可避免。你的慷慨陈词的
申诉,你所例举的大量的自身遭受摧残的证据,把法庭变成了对军事独裁者
的审判所。然而,残忍的军事审判庭并不理睬你所讲述的一切。他们仍然以
图谋颠覆国家罪而判处你死刑。对此,你不屑一顾。甚至连眼皮也没眨一下,
脸色也没变,只是做出了一个嘲弄式的微笑。她们把你押上了艾吉纳岛,那
里是你的刑场。在执刑前,他们给你送来了一张赦免申请书,被你平静地拒
绝了。因为你不愿向一个军事独裁者乞求饶命,好让他们利用你向全世界大
肆宣传,凌晨5点30分,你生命的最后时刻到来了。但不知为什么,行刑队
没有来。到了6点,他们还没有来。这样,一直到了8点钟,行刑队一直没
有露面。于是,你又活了二十四小时,痛苦地等待着下一个黎明。然而直到
第二天上午9点钟,行刑队依然没来。来的是一位军官,他再次要求你在赦
免申请书上签字,又被你严辞拒绝了。第二天下午。行刑队终于出现了。但
是,他们没有对你执行枪决,而是把你押往一座叫波亚蒂的军事监狱。牢房
又窄又小,死一般沉寂。除了马桶什么也没有。没有手表,不知道时间。没
有日历,不知道日期。没有人回答你的问题或者跟你说半句话。你坚持绝食,
直到昏迷不醒。这时,整个欧洲都在谈论着你。你已经成了一种象征,你的
名字挂在所有人的嘴边。正是迫于舆论的压力,你被缓刑三年。在这几年中,
你曾经奇迹般地越狱出逃,但很快又被抓了回来,你仍不灰心,继续进行越
狱的尝试,但两次越狱却都在即将成功时遭到了失攻。为了防止你再次出逃,
他们专门为你设计了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坟墓伏牢房。里面看不见太阳,看
不见天空。你形单影只,孤独无伴,还没有死便被活埋了。在5年的岁月中,
你除了看守之外,所接触到的生命只有一只蟑螂和136只蚂蚁。1973年8月
21日,你被特赦出狱,恢复了自由。但你感到沮丧,因为你不想接受敌人的
施舍。第二天,我终于同你这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相见了。出狱后,你虽然
没有放弃斗争的勇气和信念,但仍未能摆脱敌人的监视。你曾幻想用个人的
力量组织一个战斗队,以改变目前的局面。可是,没有人肯跟你去冒这个风
险。因为你不属于任何一个政党,你没有后台。你既不崇尚资本主义,也不
崇尚马克思主义。只有蒲鲁东、柏拉图和加谬的学说能合你的胃口。我们结
合了。过了能多过一些幸福的日子,我们费尽了周折才到了意大利的罗马。
然而,我们的住所又被安上了窃听器,时时处处都有人跟踪监视我们。塞浦
路斯发生政变后,希腊军人政府为了避免与土耳其作战,把政权让给了平民。
但军权仍把持在他们手中。你立即返回了希腊。在议会选举中,你靠着别人
剩余的选票,当上了一个不体面的议员。你在议会里向那些脱了军装的独裁
者所进行的斗争,使他们对你恨之入骨。又由于你要在新闻报上发表那
些不利于独裁者的秘密文件,所以,他们扬言要叫你死无完尸。1976年5月
1日夜,你驾驶的小车遭到了两辆车的夹击,你的心脏和身躯裂成了碎块。
而为政府效劳的司法部门却把这次谋杀当作一次普通的车祸草草处理了。你
去了,你是不愿俯首听命的人,是不能被人们理解的人。但是,如果没有这
些人,生活就不会有任何意义。总有一天会出现一位微小的种子,会绽开一
朵美丽的鲜花,这将是获得解放的一天,有意义的一天。
作品鉴赏这是一部有着很强的纪实性和传记性的作品。小说的主人公
亚历山大帕纳古里斯确有其人。他是抵抗运动的发起者和领导者之一。1967
年8月,在一次袭击希腊军人政权总统帕帕多普洛斯的行动中被捕。在狱中,
他受尽了酷刑,最后披判处死刑,但没有立即执行。1973年,他被特赦出狱。
两天后,法拉奇前往雅典对他进行采访,随即与他结为生活伴侣。1976年5
月1日夜,刺客制造一起车祸,杀害了帕纳古里斯。由于记者职业的影响,
使法拉奇特别善于观察身边所发生的一切。因而她的作品充满了写实风格,
她的创作也大部带有现实主义的特色。也正是由于记者的敏感的政治嗅觉,
使法拉奇非常善于以重大的政治事件作为创作的题材。因而她的作品往往在
一个政治事件刚刚结束不久就迅速问世,对当今社会有最为直接的影响,男
子汉就很能代表法拉奇的创作风格。小说以主人公亚历山大帕纳古里斯
的斗争经历为线索,描写了20世纪70年代希腊人民为反对军人独裁政权所
进行的艰苦斗争,为读者展示了发生在希腊国度里的一系列历史事件。由于
这部作品完全以伯纳古里斯的传奇性经历为题材,所以,它所描述的人物和
事件都是当代生活中曾经存在和发生过的真人真事。因而,使这部长篇佳作
别具一格,有着大大高于其他许多作品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它就象一面
镜子,鲜明、生动而又真实地映照出了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在重大的政治
事件的背景上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是法拉奇创作的一大特色。在男子汉
中,法拉奇在描写帕纳古里斯的坎坷生涯的同时,成功地穿插描写了许多重
大的历史事件,象希腊军人政府的强权专洽、对军人独裁者帕帕多普洛斯的
刺杀、世界舆论对帕纳古里斯的声援、希腊军政府为掩饰局面所下发的大赦
令、塞浦路斯政变、希腊政府换汤不换药的议会选举、谋杀帕纳古里斯等等。
小说对希腊政治历史事件的真实描写为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创造了有力的氛
围,提供了典型的环境。从而使主人公作为反叛战士的性格更加鲜明、突出。
同时,也正是这些纷纭复杂的历史事件构成了主人公苦苦挣扎的矛盾漩涡。
从而使主人公在同邪恶势力的斗争中始终如一、视死如归的昂扬斗志和非凡
的工作才干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作为一个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作家,法
拉奇对帕纳古里斯形象的塑造也是十分成功的。身为帕纳古里斯在生活和事
业上的伴侣,法拉奇并没有因个人的情感而放弃她的现实主义原则。所以,
在塑造帕纳古里斯这一形象的过程中,她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主人公英雄行
为的渲染上,而是对人物的内心世界作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剖析。从而使主
人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有了坚实的生活土壤,显得真买可信。帕纳古
里斯是一个坚强的革命战士的形象,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对军人独裁
政权的斗争信念,对自己的信仰的追求,以及在遭受了难以形容的非人折磨
后仍不屈服的精神,都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个抵抗运动战士的优秀品质。然而,
他的性格又时时处于矛盾之中。他憎恨邪恶,却又主张宽容。不怕牺牲,却
又留恋生活。渴望胜利,却崇拜死亡。面对死刑的判决,他报之一笑。即使
已预感到死亡的来临,却还迎着死神走去。在小说的前半部分,作者着重描
写了他的勇敢、他的坚强、他的视死如归。而随着小说情节的进展,他性格
中的另一个方面,即他的固执已见、他的孤傲不驯、他的不切实际的幻想、
他的无政府主义的倾向等便一一显露出来。使人觉得他不是神,而是一个同
样有缺点、有错误的活生生的人。小说从始至终以作者向主人公讲话的形式
写成,有着独特的第二人称小说的特色。此外,小说在描述历史事件、刻画
人物形象、抒发情怀时,饱含深情,文笔流畅,富于哲理,对读者有较强的
艺术感染力。
王福和
南斯拉夫文学
安德里奇德里纳河上的桥1945
作者简介安德里奇18921975南斯拉夫作家。1892年10月9日
生于特拉天尼克附近的多拉茨村。两岁丧父,跟母亲一齐到了姑母家,在维
舍格勒读小学。架设古城郊德里纳河上的11孔大石桥给予幼小的安德里奇以
丰富的精神营养,几个世纪以来关于此桥的种种传说和故事在他心灵深处播
下了良好的文学种子,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安德里奇在
萨拉热窝读完中学,并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14年被奥地利当局逮捕入
狱,1917年获释。1918年,南方文学杂志创刊,安德里奇即是该刊的创
始人之一。以后,他以南方文学为阵地,发表了一系列充满爱国主义激
情的诗歌,散文诗和文学评论,积极献身于民族解放事业。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安德里奇隐居在贝尔格菜德,拒绝同法西斯合作,埋头文学创作作。
写出了〈特拉夫尼克记事〉1945、〈德里纳河上的桥〉1945,女
士1945部长篇小说。它们取材子波斯尼亚历史、采用记事体,注重历
史事实的准确性,并大量运用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
〈特拉夫尼克记事〉写法国驻波斯尼亚领事达维尔寻求正确的人生道路
及其理想的幻灭。女士则记述了拉伊卡拉达科维奇的一生。
而德里纳河上的桥以一座大桥的兴废,追述了16世纪至第一次世界
大战爆发期间波斯尼亚在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的占领下所发生的重大历史
事件,反映了波斯尼亚人民为争取民族狸立所进行的英勇斗争。此外,安德
里奇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