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国访问后,1963年作为日本作家代表团团长,1977年作为日中文化交流协
会代表团副团长率团来访,为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和文化交流事业作出了很
大的贡献。话剧夕鹤是木下顺二的成名作,1949年1月发表在妇女公
论杂志上。1949年10月由“葡萄之会”首次上演。至1984年7月25日
止,已演出1024场。1964年曾来我国演出。被译成法、英、俄、德、中、
西班牙文。
内容概要幕启。在白茫茫的雪原上,有一所孤零零的小草房、天幕上,
晚霞一片,红遍天际。远处传来欢乐的儿歌声。室年,火炉旁,农民与平一
个人在酣睡。儿歌声停了,几个孩子跑进屋来,齐声喊道:“婶婶,教我们
唱歌,领我们玩儿呀。婶婶”与平睁开眼睛,见阿通不在,便说,“我
同你们玩玩吧。”他同孩子在屋外玩了一会儿,突然想到要为阿通热菜汤,
便转回屋内。可是阿通已把晚饭准备好了。“与平这个傻瓜,怎么娶了这么
一个伶俐的媳妇村里的阿惣、阿运二人在背后议论起阿通来,说:“这媳
妇能织漂亮的千羽绸,那可能卖大价钱哪。”这二人终于来到与平的家里,
他们在室内发现了鹤的羽毛,并且发觉阿通的举止动作很象一只鸟。一天,
只有与平一人在家,二人便问了与平。与平回答说,他在田里干活儿的时候,
救了一只受伤的鹤,就在当天晚上,阿通便来了,说她愿作媳妇。阿惣、阿
运听了,便唆使与平,止阿通再织千羽绸,并且说,若真是用鹤的羽毛织的,
那可能卖大价钱。与平说,阿通织完干羽绸,就瘦得厉害,她本人也说过,
不能再织了,二人又挑唆说,如果能赚上几百两银子,就领你去京城逛逛,
这下子与平终于动了心。阿通发现与平渐渐地变了,本来,阿通织出千羽绸,
与平乐得手舞足蹈,阿通自己受了苦、但心里却高兴,可是,与平说拿去焕
“钱”,她就不理解了,简直连与平说的话,她都听不懂,与平变成了另一
个世界里的人。晚饭时,与平终于开了口。让阿通再织千羽纲,他要去京城,
赚笔大钱回来。他说,“有了钱,什么东西都可以买。”“我不要钱,也不
要任何东西,只要你爱我,”阿通抱住与平说。“我爱你,阿通。”与平回
答说。但是阿通感到此时的与平想的只是京城,只是钱,便把他推开了。与
平气势汹汹地喊道:“给我织你若不织,我就走了,再也不回来。”阿通
手足无措他说:“你说什么我不明白。你同那些人一样,终于说出这种话
来。”她发觉阿惣、阿运正在外边偷听他俩的话,便愤怒地跑到室外,喊道,
“你们在哪儿求求你们,不要再引诱我的与平了。你们躲起来了吗出来
呀卑鄙狡猾我恨你们。把与平还给我。不,不,对不起,我不恨,
求求你们啦”她终于声嘶力竭地倒在雪地上。与平把她扶回房中,帮她
烤火。一会儿,与平傻乎乎地睡着了。阿通见了,反而怜惜起与平来。“你
那么想去京城吗我给你织了,你就不离开我吗”她把与平叫醒,答应给
他再织一匹。并且,同往日一样,约定在她织绸时不许偷看。说完,便走进
织房,屋里传出了织机的响声。阿惣在窗外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不顾阿
运的劝阻,偷看了织房,只见一只鹤在不断地啄下自己的羽毛,在织机上忙
碌。阿惣放了心,明早定会拿到千羽绸,便同阿运一起离去了。与平一方面
担心阿通,一方面又要守约,他犹豫不庆,在织房外转来转去,最后终于偷
看了机房,只见到一只鹤,而阿通却不见了。与平惊惶失措地跑到房外,到
处寻找阿通。找了一天也未找到,与平瘫软地倒在地上。是阿恕、阿运把他
扶回家中。响了一天的织机声,现在也没有了。这时,阿通手捧两匹千羽绸
出现在室内。她质问与平:“你为什么要偷看啊。”她请与平留下一匹,
永远保存着。说完,她的身影便消失了。与平蹒跚地追出房外,阿惣、阿运
搀扶着他。孩子们又来找阿通唱歌了。“阿通啊孩子们来找你玩儿啦
唱支歌吧阿通。”与平向室内大声地喊着。“看哪,一只鹤,鹤飞走了。”
一个孩子喊道。大家呆呆地望着高空,一只瘦鹤吃力地向远方飞去。阿惣去
抢与平的两匹绸,与平死死地抱住不放,口里低吟着:“阿通阿通”
与平望着天空,远处传来了孩子们的儿歌声幕落。
作品鉴赏话剧夕鹤取村于佐渡岛地区流传的民间故事,原来的故
事梗概是一只受了伤的仙鹤彼贫苦的农民与平拯救了。仙鹤为报答与平的救
命之思,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姑娘,取名阿通,和与平结为夫妻。阿通坐在机
房里织出美丽的千羽绸,让丈夫拿到城里去卖钱,于是与平家的生活也好起
来,他们还生了一个女儿。女儿长大了,阿通却必须还原为仙鹤,离开了这
个家。这一故事表现了古代东方民间传说中的那种因果报应观念。木下顺二
1943年开始写这个剧本。初稿题名为鹤妻,1949年公开发表时又作了较
大的修改,并改名为夕鹤,剧本赋予了这个古老的故事以新的思想内容
和人物性格,并突出了阿通和与平之间的尖锐的性格冲突。阿通对与平不贝
仅是报恩,而是出于真诚的爱情,拔自己的羽毛为与平织成千羽绸,这是她
爱情的结晶,而不是让他拿去卖钱。与平原来是一个非常纯朴的农民,他很
爱阿通,他但的性格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当时的日本处于封建制度
的束缚下,各诸侯之间的战乱连年不断,战争迫使农民离开土地,在货币经
济发展的过程中,开始追求金钱。为此,与平逼着阿通织出更多的绸缎,甚
至变得极为贪婪、粗暴,深深地伤害了阿通的感情。正是与平思想上的这一
巨大变化造成了他们夫妻悲剧性的结局。阿通第一次受到伤害,是作为仙鹤
受伤,带有一定的偶然性。而第二次受伤,则是作为贫苦农民的妻室,这就
演变为社会问题,带有很大的必然性,连他的救命恩人自己的丈夫都帮
助不了她,反而成了陷害她的参与者,从戏剧情节的发展来看,与平向织房
偷看是关键的一个细节,这表明他已经发展到了彻底背叛阿通的地步,这是
与平这个人物在剧中一系列活动的最后一幕,也是他性格发展的必然结局。
剧作家通过对阿通同与平之间冲突的有力揭示,深刻地表现了人类美好的感
情同金钱万能的罪恶观念既互相联系又互相排斥,最后以至势不两立的历史
过程。尽管阿惣、阿运、与平是同一类型人物,但这三人在剧本中的性格差
别还是相当大的。阿惣已经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投机商人,是个心狠手黑,狡
猾卑鄙的人物,阿运跟着阿惣,学他的样子,也在向商人过渡,但这个人屁
股上还带着泥土,农民的善良在他身上尚未完全泯灭。与平则属一种新旧时
代交替的过渡性人物,他终究适应不了这种急速的社会变化,悲剧性的结局
已蕴含其中。剧作家正是通过如此细腻的性格刻画,塑造了上述典型化人物。
这些人物都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是现实中人们的优点和缺点,美德和恶行
的集中表现。夕鹤的典型化形象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夕鹤的语言使用也是很有特色的。阿通的语言基本是现代的通用语
言,使得女主人公不妥协的纯洁性格更加鲜明。而与平、阿运、阿您使用的
均是方言,这方言当然是木下顺二所致力创造的一种“全民性方言。”这三
人使用方言表现了乡土生活感情和人物的关系。特别是阿通同与平的对话,
更收到了亭半功倍的心理描写效果,即有时表现了二人在心灵上的沟通,有
时又表现了二人之间的心理隔阂。1943年木下顺二开始着手夕鹤的创作,
当时的日本文坛正被所谓的圣战文学所统治,政府强迫作家为侵略战争服
务,不得有任何“离心”行动。在这种险恶的形势下,木下顺二不向法西斯
强权屈服,发扬大无畏的精神,用自己的作品来唤醒人们的心灵,以拯救未
来的日本民族,这充分表现了一个真正的剧作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吉行淳之介原色的街19511956
作者简介吉行淳之介1924一日本战后第三批新人派代表作家。生
于冈山市桶屋町。父作家,母美容师,妹演员、诗人。家庭成员对吉行淳之
介的文学均有影响。他3岁时随家庭迁来东京。1942年他在麻布中学毕业后,
考人静冈高校文科。1943年应征入伍,但由于患气管喘息病,不久便复员。
1945年4月考入东京大学英文科,5月东京遭空袭,他家住宅被烧毁,战后
与友人一起创办
………………………………
第7节
过同人文学杂志苇、世代,并成为新思潮的同
人。他一边坚持半工半读,一边从事创作。1947年秋在东京大学中途退学,
人新太阳社工作,任杂志记者。1950年1月发表处女作卖蔷薇的人1951
年12月在世代杂志上发表短篇小说原色的街,1956年1月改写为
长篇小说,由新潮社出版。还在1952年,他患肺结核入院,在病中,于1954
年2月在文学界上发表了骤雨,轻松地描写与妓女交往的微妙的精
神感受,小说获第31届芥川文学奖,由此在文坛上形成了以吉行淳之介为中
心的第三批新人派。言行淳之介的小说大都是描写性关系的,通过昏暗的性
官能感受,追求光明的精神世界。著有逃出1952、摇荡的房屋
1955、妓女房间1958、鸟兽鱼虫1959等短篇小说。长
篇小说有火焰中1956、黑夜的祭祈1961、生活技巧
1964等,星月刺破天空1966获艺术奖。1963年发表的长篇小说
砂岩上的植物群描述女主人公每当以为和她发生性关系的男人是已故丈
夫的私生子时就非常兴奋,反之则感到索然无味。这种违反伦常的通奸,反
映了日本父性社会信念的衰落。此外。尚有长篇小说暗室1969、湿
润的天空,干燥的天空1972等。1972年由讲谈社出版了吉行淳之介
全集,共8卷。新潮文库版共12卷。
内容概要红、黄、蓝是三原色,在东京隅田川三角地带有一条游乐街,
叫玉井,人们在这里显示出了强烈的、原色的人生**的色彩。故事发生在
朝鲜战争开始后的年代,由于美国在日本增加军需订货,使战后的日本经济
由低谷走出,开始复兴。轮船公司职员元木英夫同玉井街维纳斯妓院妓女原
琉璃子交往,已到了元木要娶琉璃子为妻的程度。同事望月五郎不知情,一
天把元木领来这里,同妓女绯实见面,当夜元木和绯实发生了唯一的一次性
关系。妓女绯实今年23岁,她连高中都未读过,在1945年东京遭空袭时,
她变成了孤儿。在战后初期物资奇缺的形势下,她一个少女是无法生活的,
因此沦为妓女。绯实这名字是妓院给她起的,她原名鱼谷花子。她的闺秀风
度截然不同于那些无知、粗野的妓女们,当夜她那光裸颤抖的躯体给元木的
感受远远超过了性开放的琉璃子。凭元木的直感,琉璃子只能给人以官能的
感受,而根本不具备绯实的那种精神力量。同绯实的那夜,精神感受是十分
强烈的。因此,元木已开始动摇于琉璃子和绯实之间了。不久,危机的日子
终于到来。轮船公司为庆祝新买的一条货轮首航举行宴会,望月五郎轻巧地
把维纳斯妓院的妓女们接来了。这天望月忙得很,他给妓女春子买了绿色毛
衣,又领一群妓女到快艇上拍照,他对春子说,给她照一张,登在公司刊物
船的封面上。忙着照来照去,结果却未把春子摄入镜头。对此,元木感
到气愤,他在一旁偷偷地为春子补拍了一张。元木见到琉璃子和绯实是在舷
梯上;她俩一前一后向元木走来,琉璃子向元木招手,元木苦笑着向琉璃子
点头示意。绯实以为元木那自嘲的目光是射向自己的,她感到好象受到了沉
重的一击,顿时失去平衡,跟跄落海,并把元木也撞下了海里。绯实不会游
泳,便紧紧地抱住元木,使得二人均处于危险之中。这时,一位老水手跳下
海去,把他俩救上岸,并说这俩人面孔生得好象兄妹。元木首先苏醒,他听
到了老水手的话。元木心想,这也许是二人心心相印的原故吧,他确定自己
真正爱的是绯实。过了一会儿,绯实也苏醒过来了。她感到一切都已绝望,
对元木的爱也已结束了。她回到玉井街继续去过那娼妇生活,数日后,元木
拿着春子的照片来到玉井,交给了绯实,说:“请你转交春子,是望月托我
送来的。他最近很忙,来不了。杂志停刊了,详细情况,他也来说,总之转
给春子吧。”照片是春子穿着绿色的毛衣,扮作维纳斯,照片的背景是那条
快艇。望月朱给春子拍照,绯实是知道的,因此她为元木的行为所感动,不
由得热泪夺眶而出,她说:“你真是个好人。”元木误解了绯实的这句活,
以为是讽刺他为别人宠爱的女人摄影、冲洗、放大,并专门送来。因此,元
木动了怒。这下子,绯实哭得更伤心了,泪珠从长长的睫毛上滴下来,黑色
的瞳仁闪着光亮。元木见状,真想紧紧地抱住她,在她身上看到了完全是普
通妇女的一颗心。
作品鉴赏原色的街以元木和绯实的情爱为纵线展开情节,设什了
两个不同类型的妓女人物。琉璃子本是教授的女儿,她有着很好的家庭出身
和教养,性格热情奔放。在性的方面属开放型,也很会挑逗男人的**,但
却不能打动男人的心。绯实则与琉璃子相反,小说写她**时苏苏发抖,是
说她不习惯妓女生活,也不愿作妓女。正是这一点,打动了元木的心,这就
是小说所追求的精神世界。同时,元木的行为,也启发了绯实,使绯实恢复
了作普通妇女的自觉。是这种互相沟通和相互促进,筑成了他俩纯情的爱。
为表现这一主题思想,作家有自己独特的方法,这也可说是吉行淳之介文学
的特点。即依靠感性而不是理性。原色的街女主人公绯实是通过自己的
官能感受,爱上了元木英夫的。那天夜里,元木走后,绯实坐在屋里呆呆的
想,回味方才在元木的身下,那性感迅速传遍全身,她现在还想紧紧地抱住
那种感受不放。她回忆起刚才,自己不知不觉间抽出双臂紧紧地抱在了他的
背上,感到手心火辣辣的。此时她伸开手掌凝视着,突然产生了一个疑问:
“我真地爱上这个男人了吗”小说通过绯实纤细的感受描述,说她有了普
通女性的自觉。而现实生活中,她不是普通女性,而是妓女,还要去接待自
己所不爱,同时也诱发不起上述性感的男人,就显得现实的妓女生活更加可
悲。作者所描述的元木与绯实二人纯情的爱。是把性感和爱情混为一体的。
是说有了性的自觉也就是有了爱的自觉,这部小说的局限也就在这里。第三
批新人派出现在五十年代,前期。这些作家几乎都是在战后开始写作的。战
后的经济恢复虽令人瞠目,但既存的价值观念已破灭,社会秩序混乱。这种
社会状况,在原色的街中,从某些角度也有所反应,特别是描绘出了在
日本政府颁布的禁止卖春法以前的倡妓街的黑暗的画卷,反映了人们在
性关系中的沉沦。但是言行淳之介等第三批新人派作家的作品,已经削弱甚
至丧失了战后派文学那样的强烈的思想性和批判精神。
平献明
野间宏真空地带1952
作者简介野间宏1915日本战后派代表作家。生于神户市东池尻。
10岁丧父。1932年人第三高校习文,在学期间发表诗作,受象征主义影响,
高校毕业前后,接近马克思主义,并对革命运动甚为关心。1938年于京都大
学法文科毕业,在学期间即参加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1938年以后在大阪市
贫民救济机关工作。1941年10月应征入伍,被派住中国华北、菲律宾。1943
年夏以违反治安络持法的罪名,由陆军军事法庭下令逮捕,关进大阪陆
军监狱。同年11月开除军籍。这一时期的亲身体验,为真空地带的创作
作了准备。1944年春出狱,在军需公司工作。战后开始文学创作,成为战后
派的代表作家。野间宏主张把人的内部因素生理、心理和人的外部因素社会
这三者综合起来进行分析。1946年4月发表了短篇小说阴暗的画面,这
篇小说以1931年日本侵略我国东北前后为时代背景,细腻描述了学生们参加
绝望的左翼运动的心理状态。学生们明明知道毫无成功的可能,但他们追求
的是心理的自我完成。这部作品实际上已经超出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日
本评论家本多秋五说:“这是一篇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角度描写人的综
合小说。”1947年发表的短篇小说脸上的红月亮和1948年发表的短篇
小说崩溃感觉可以说都是野间宏的伤痕文学的代表作,他在作品中指出
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这场不义战争使人性扭曲甚至崩溃,从而给人的内心
造成了难以平复的伤痕。1947年至1968年他又完成了青年之环六部曲
的创作。在文艺理论方面,野间宏著有人的因素分析和综合1952、
论萨特的小说和想象力1967、现代文学的基础1954、文
学方法与典型1956等,涉及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想象力、典
型问题、现代主义文艺理论问题。在创作方法上,可以说他交错使用了现代
主义、现实主义两种不同的方法。野间宏在文学的国际交流工作中也作出了
应有的贡献。1958年出席在苏联塔什干召开的第二届亚非作家会者,作了题
为国际紧张局势对作家的影响的报告。1960年5月作为日本文学代表团
团长率团来中国访问。1961年出席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召开的亚非作家会
议理事国会议。1962年又应苏联作家同盟的邀了苏联。
内容概要部队卫兵所上等兵木谷利一郎正在站岗,七中队的林中尉前
来查岗,这人无精打采地问了哨兵木谷几句,便去了卫兵所办公室休息。木
谷交班后去办公室的途中拾到了一个钱包。打开一看,里边是54元5角7
分,还有市内电车票和朝日座的电影招待票。他本想送到卫兵所,但又一想,
便把钱放人了自己的上衣口袋。林中尉发现钱包丢失,而且是在查岗的公务
时间内丢失的,便向宪兵队作了报告。冈本检察官讯问木谷,木谷说是拾得
的。林中尉坚持说,是木谷偷了自己的钱包。木谷以理力争,驳斥了林中尉。
木谷这种以下反上的态度,被扣上了反军思想家的帽子,由宪兵逮捕,交师
部军事法隆,木谷被判了二年三个月的徒刑,关进陆军监狱,木谷刑满释放
时,由上等兵降为一等兵,被派回原来的班内。班内的士宫士兵他几乎部不
认识了。原来班内的熟人几乎都被派去了中国中部战场。他这个刑满释放分
子几乎遭到了所有人的白眼。唯有一等兵曾田原二对木谷怀着种特殊的同
情,并处处关心木谷。曾田原二是京都大学毕业生,应征入伍的。“您大学
毕业,为什么不申请作干部候补生呢以见习军官的身份,舒舒服服地住在
营外,不比来这那当一名士兵强。”木谷问道,曾田回答说:“不,我这个
怪人,当不了干部候补生。刃军队内务纲领第一条规定:“兵营是军人同甘
苦共生死的家庭。兵营生活的要点是在起居中养成军人精神,恪守军纪,形
成巩固的团结的整体。”这是每个军人都要背诵的,而曾田原二把它修改了,
改成:“兵营是由条例和栏栅构成的四方空间,是由强大的压力压成的抽象
社会。在这里,人被抽去人性等所有因素,而变成士兵。”他道出了军队的
本质,兵营里没有空气,它超过真空管,而是一个真空地带。曾田原二期望
象木谷这样的人来冲破这真空地带。木谷期望曾田帮他弄清楚自己事件的真
相,拾到50块钱怎么就成了反军思想家,被判了这么重的刑,他要报此深仇。
他要追出迫害自己的元凶,他心目中的目标当然是林中尉。追究的结果,终
于真相大白。然而,木谷却失去了目标,弄得他目瞪口呆,茫茫然不知所猎。
原来他作了军官们权力之争的无辜牺牲品。木谷利一郎上等兵最初在部队本
部经理室工作,先是作汽车押运兵,运输军用物资。后来见他动作敏捷,头
脑清楚,算盘打得好,又能写一笔好字,便调他作经理室的勤务兵,在金子
伍长的手下工作,有时连经理室给师部的书面报告,都由木谷来复写。经理
室的首长是中崛中尉,他上任不久便撤了林中尉经理委员之职,把他赶出了
经理室。中崛中尉等人作过侵吞和倒卖军需物资的事,也往部队长家里送过
米、煤炭、肉等用品。木谷去送过,50多岁的部队长对他也喜笑颜开。后来
木谷也调去了中队当兵。钱包事件发生后,中崛中尉等人甚至到师部活动,
主张内部处理,以免事情闹大,经理室的内幕暴露出去。林中尉原来并不打
算如此对待木谷,但中崛等人的活动反而激怒了林中尉,这下子林中尉把木
谷看成了中崛中尉的圈里人,而对木谷下了毒手。木谷的不幸从他拾了林中
尉的钱包开始,接下来是更大的不幸。当他刑满释放回到班里后,这更大的
不幸又在等待着他。时值战事吃紧,部队要抽调士兵编成**步兵部队,派
去南洋作战。本来被抽调士兵名单已经拟定,刚晋级为军曹的金子班长,却
买通了手眼通天的中队准尉,把木谷利一郎的名字加了进去,换下来另一名
士兵。这位负责编队的准尉,这样作既满足了金子、中崛的要求,也符合中
队长的意图。经理室那方面免除了后患,中队方面也去掉了木谷这个危险人
物。木谷的冤仇可说是无处可报了,他的最后一次反抗便是逃跑。然而,这
不过是一次无谋的举动,结果被捉了回来,塞进了开往海外的兵船。还谈得
上什么复仇,这时就连木谷利一郎自己也断了生还的希望。
作品鉴赏真空地带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揭露了日本军队的反
动本质,进而谴责了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的这场战争。小说引用步兵操
典纲领第一条“军队的主要任务是战斗,万事皆以战斗为标准”的规定,
并指出“所有的价值都由战斗这一点来决定,人性在军队里没有存在的余
地”。兵营便是个灭绝人性的活地狱,在兵营里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均
彼剥夺,被迫砍断在地方生活时的一切关系,如与父母妻子的关系,同别人
的工乍关系等。可见在兵营里建立起来的是人为的非人之间的关系。日本军
队内务纲领第一条规定:“兵营是军人同甘苦共生死的家庭。”但小说对这
个人工的家庭,有透彻的分析。中队长是父亲,班长是母亲,老兵是兄长。
就连老兵都可以对新兵肆虐,铁拳制裁,污辱体罚,更不用说长官可以私设
公堂、竹刀欧打了。这个军队是靠国家权力的强制手段建立的非人世界。依
靠这样的军队才能进行不义的战争。真空地带是野间宏的代表作之一,
主要采取现实主义手法,同时借用了现代主义的意识流等手法,首先,小说
有着完整的故事情节。这在战前日本的小说中是比较少见的。作家重视高度
的艺术概括,使作品结构严密,在这一点上,现实主义手法比较典型。小说
是以主人公木谷利一郎遭迫害,出狱后他寻找迫害自己的元凶复仇为纵线展
开的。小说的另一主要人物大学生出身的曾田是在这部小说里作家寄希望的
唯一人物。曾田原二期望木谷能爆发出木能的、毁灭性的能量,给这个真空
地带带来点几新鲜空气。这两人的不完全一致的愿望指导了两条不完全一致
的行动线,构成了小说的悬念。其次,小说在人物性格刻画上是颇见工力的。
小说主人公木谷利一郎和曾田原二不同,木谷是从个人主义,乃至利己主义
的角度出发反对这个真空地带的。而曾田的性格却比他高得多。为生动地刻
画木谷的性格,小说穿插了他同妓女花枝的纠葛。在这个真空地带,能够同
人世问保持那么一点儿联系的便是士兵的外出。外出对于这里的士兵来说是
再宝贵不过的了。木谷的一次外出,在山海楼妓院,结织了妓女花枝。花枝
因家境贫寒沦为妓女,而木谷幼年丧父,过早的领受了地主的横征暴敛。因
此,木谷同花枝同命相怜的骨肉之情大于**。然而就连这一点儿的人间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