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伊泽大学毕业后作了记者,也试着为文化电影公司写电影脚本。他租的这所

    房子在胡同深处,对面的一家住着一个患精神病的男人,他的母亲也常常歇

    斯底里大发作,但她几乎都是对着儿媳妇阿夜,阿夜二十五、六岁,是白痴。

    可是这白痴又容貌端正,瓜籽脸,正是古代仕女图的脸型。那个精神病男人

    也是一位美男子。望着他俩,伊泽想精神病患者与一般人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是的,没有任何不同。婆母却看不上这白痴女,骂她说,连顿饭也不会作。

    因此,白痴女总是怯生生的,似乎总在胆颤心惊中过日子。别人走路的脚步

    声,也会吓她一跳。伊泽非常重视艺术的独创性,他认为只有**的个性才

    是艺术。当然,他的这种主张文化电影公司是不能接受的,他也因此受到了

    公司的非议和排斥。公司重视的是时代流行的脚本,要求反映战时的日本情

    况,鼓舞人们的斗志。公司正在计划拍摄保卫拉包尔神鹰飞向拉包尔

    时,拉包尔已经失守,美军在塞班岛登陆了。并且,明天东京即将变成废墟。

    这时,伊泽已完全丧失了工作热情,只是为了每月200元的工资,不得不去

    公司上班。一天深夜,伊泽从外边回来,发现室内有些异样。他吃惊地拉开

    壁橱,见白痴女正躲在高高叠起的被褥旁。虽然不知究竟为何,但看来好象

    是受了婆母歇斯底里的申斥,不知如何是好才逃到这里来的。这事实在唐突,

    但伊泽却深受感动,于是他便决定保护这个白痴女,便把他安置在床铺上。

    可是,这女人立刻爬起来,重又钻进了壁橱。这是因为她怕伊泽厌恶自己。

    白痴女能逃到这里本身就说明她是喜欢伊泽的。伊泽终于把她安顿在铺上,

    坐到她枕边来。白痴女那天真无邪的心,对伊泽有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这

    也正是他所需要的。他已经觉察到自己在世俗社会里这种天真无邪正在丧

    失,而被那无稽的世俗所驱使。伊泽想象着战争的前途,无疑日本将战败,

    要在一片废墟上开始新的生活,可以同这白痴女一起走上这条漫长的旅途。

    实际上,从他收下白痴女之日起,伊泽已经开始了他的新生活。每天他上班,

    白痴女便在壁橱里等他回来。而伊泽在外边总忘记家里有这么个女人,只是

    空袭警报响了,自己住宅这一带道空袭时,他才想起这女人,怕她跑出房门,

    被邻居发现,那样二人的这种生活就要暴露。他为自己的这种担心而咒骂自

    己,这不是从卑劣的世俗观念出发的吗他不能忘却的是白痴女的两种面

    孔,一是伊泽第一次接触她的**时的面孔;一是在空袭中她那极度绝望的

    面孔。在她那绝望的面孔中不仅看到了她那绝望孤独的生活,而且还看到了

    她尚有一般人的理智。东京,在等待着,等待在大规模的空袭中烧光。1945

    年4月15日,这个决定命运的日子终于到来了。站前成了一片火海。伊泽在

    发疯似的警报声中,眺望着夜空中的火光。裁缝匠房东夫妇装满了一推车,

    忙着逃难,并劝伊泽快逃。伊泽怕白痴女被人发现,便说:“你们先走吧。”

    周围爆炸声不断,一声巨响在头顶上传来,伊泽伏在地面抬头看去,这所房

    子已经着了火。伊泽冲进自己的房间,抱起白痴女,为她蒙上一条棉被跑了

    出来。外面火舌飞卷,人声嘈杂。伊泽被人群推挤着向前移动,他望望前方,

    那火势正猛处,记得有一片麦田,于是他离开人群,向那烈火处跑去。“要

    死,两人也死在一起。”伊泽抱紧那女人低声地说。女人稚拙地点了点头,

    伊泽明白了她的意思,便义无反顾地向烈火冲去。二人并肩冲过火海,前面

    是一条小河,两岸的工厂群在大火中燃烧。二人渡过小河在麦田中坐下来。

    大路上逃难的人群不断。白痴女已经疲惫不堪,她说:“我要睡觉。”便蜷

    伏在棉被上就地睡着了。来了几个警察,说矢口小学未被烧,可以到那里集

    合。伊泽却一动未动,他既无任何希望,也无任何兴趣,只是什么也不想。

    天色微明,他想把白痴女唤醒,走向那更远的车站。他呆呆地想象着那遥远

    的车站,彻骨地感到那五更刚过时刻的寒冷。

    作品鉴赏短篇小说白痴以1945年4月15日东京遭空袭为背景,

    描述了战争给日本人民带来的灾难。然而这篇小说是从观念出发,描述了一

    个人工的精神世界。是说战争不仅夺走了人的生命,而且也夺走了艺术和人

    的尊严,主人公伊泽为此感到耻辱。他主张只有**的个性才是艺术,但却

    不得不符合时代的潮流,去帮助文化电影公司筹划那些鼓舞士气的公式化影

    片,作人受到了社会的制约。小说写道:“我最需要的是白痴女这样的心、

    她的天真和纯朴。我已经把这些不知丢到什么地方去了,只是一味地使用这

    龌龊、肮脏的人类群体的思惟方式,去追求那些虚妄无稽的东西,这已经把

    我弄得疲惫不堪了。”正是出于这种原因,主人公伊泽接近白痴女,直到她

    在麦田里睡着的时候,也不想离开她,决心同她一起去建立新生活。这时伊

    泽同白痴女已属于同一次元,当警察让他到小学校集合时他根本来听进去,

    这已经同白痴女无任何两样了。至于白痴女,她又同动物相似,小说写道:

    “在这种情况下,能睡得着的只有死人空袭中已死的人和这个女人。死

    去的人再不会醒来,但这个女人一会儿会醒来的。可是醒来后,在她那睡眠

    的**上也不会增加任何清醒的东西。这女人在发出轻微的鼾声,象猪的声

    音一样。”小说的开头便写道:“这所房子里,是人、猪、鸡、狗同居。”

    这两段可以集中地说明,作者“堕落论”的主张是要战后的日本人。“堕落”

    得动物般的单纯,冲破一切政治、制度、道德观念的羁绊。平献明

    宫本百合子播州平原19461947

    作者简介宫本百合子18991951日本著名无产阶级作家。

    生于东京都文京区千石。父中条精一郎,著名建筑家,东京帝国大学毕

    业后曾留学英国。母葭江,华族女学校校长西村茂树之女,华族女学校毕业。

    宫本百合子从小受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她1916年茶水女子高等学校毕业后考

    入日本女子大学英文科。1916年月5去祖母的住处福岛县农村取材,在中

    央公论发表了中篇小说贫穷的人们。同年,中途退学,专职从事文学

    创作。在大正时代,发表了一系列人道主义的作品。1919年在美国纽约哥伦

    比亚大学作旁听生,1920年归国后同荒木茂结婚。这件婚事母亲强烈反对,

    再加上宫本百合子同荒木严重的思想分歧,终于在1924年离婚。这段生活,

    在宫本百合子1924至1939年间发表的连载长篇小说伸子中有所反映。

    1927年11月她和好友俄罗斯文学研究者汤浅芳子一起去莫斯科、波兰、德

    国、法国、英国访问,1930年经莫斯科回国。当年12月立即加入了日本无

    产阶级作家同盟,同小林多喜二、德永直一起,成为三十年代日本无产阶级

    文学代表作家。1931年秋,加入日本**,1932年2月同宫本显治结婚。

    1932年宫本百合子两次被拘留。1933年宫本显治被捕入狱,直到1945年10

    月,长达12年之久。这期间二人的来往书信,于1950年汇集成书,出版了

    十二年间书信集。战后,于1946年3月,宫本百合子等九位三十年代无

    产阶级文学作家发起重建民主文学的运动,成立新日本文学会,创办新日

    本文学杂志。她于1946年至1947年1月连载发表了中篇小说播州平原,

    1946年9至11月又连载发表了姊妹篇知风草,合集于1947年,获每日

    新闻出版文化奖。此外,著有长篇小说两个院子1947、路标1947

    1950。评论集有越冬的蓓蕾1934、妇女和文学1947等。

    战后宫本百合子积极参加保卫世界和平等政治运动。1951年1月21日因脑

    脊髓炎病逝,享年51岁。

    内容概要连日来整天的空袭于1945年8月15日11时30分停上了,

    广播了天皇的诏书。右田寻子战时离开东京,居住在东北地方的农村。此时,

    同弟弟一家人一起听广播。“接受波斯坦宣言”这句话她听清楚了,知道日

    本已无条件投降。炎热的正午,村内一片寂静。整个日本在这一片寂静的时

    刻,历史在无声中翻开了新的一页。此时右田寻子难以抑制发自内心的强烈

    的震颤,这震颤来自对旷日持久的侵略战争的深恶痛绝,来自和平到来之时

    感到的欢欣。战争中,法西斯当局以思想犯的名义,把丈夫重吉关进了监狱,

    长达12年之久。两个月前丈夫被流放到纲走,临行时丈夫说,这场战争,最

    多还有半年至10个月。这一天终于到来了,石田寻子脱下劳动服,伏在桌上

    给重吉写信,阳光照进窗来,已经很久未见到阳光了。此时,她一心佳念着

    重吉,似一曲凯歌涌上胸口,几乎令人窒息。空袭、防空演习、灯火管制都

    终结了。阳光照亮了家家户户室内的每个角落。孩子们解除了空袭的威胁,

    他们整天地玩耍,大声喊叫,真是无拘无束,心荡神驰。望着这一切,令人

    深感和平的可贵。3天过去了,人们从“麻痹”状态恢复过来,村里人在议

    论着赚钱的办法,可以把军用仓库中积存的物资抢夺出来,但没有人人识到

    要抓住当前这一对日本民族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时机,更不要说由这一时期产

    生一个历史性的飞跃。广播里倒是不断传来政行的新施策,但在人们脸上看

    出的却是一团疑云,过去是只相信战争必胜,现在还不知道该相信什么。寻

    子想尽快到纲走去,但就在这时寻子接到一封山口县打来的电报,是婆母打

    来的。电报说重吉的弟弟宜次应征入伍后派去广岛,广岛遭原子弹后宜次生

    死至今不明。寻子决定,不北去纲走,而先西去山口县。西行途中,寻子目

    击了刚刚战败的日本列岛,从东北到中国地方,国土和人心都极度地渗遭破

    坏。东北地方到东京的列车中极端混乱,简直是一趟军用列车,装满了溃逃

    的军人。乘客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每个人都只关心自己。这些军人乘客同列

    车服务员互相辱骂,互相嘲笑。东京车站只剩下了裸露的钢筋,列车在这一

    片废墟旁通过。寻子对面的坐席上,坐着一位象是陆军军部教育总监之类的

    大人物,他身旁是一个靠承包土木建筑工程发财的男人。寻子的身旁坐着一

    个锯掉左腿的残废军人,一路上他还时而讲起战场上的情形,但列车离京都

    越近,他越加不安,已经失去了自信,变得很焦躁。寻子尽力地安慰和鼓励

    他。寻子心想,这人在战争中变成残废,生还后再失去爱的信心,那么他的

    一生也太不幸了。她衷心地鼓励说:“要坚强,要坚强。”列车中还有许多

    朝鲜人,他们是回到祖国去,在车内的一片昏暗中传来了朝鲜姑娘的“啊里

    郎”的歌声,寻子听了非常感动,自1910年“日韩合并”以来,朝鲜成

    了日本的殖民地,根据战时息动员令,1945年时,有二百几十万朝鲜人在日

    本,这次他们也获得了回国的机会。广岛车
………………………………

第3节

    站已经认不出来了,原子弹爆炸

    后它变成了另一种样子。这趟进站列车,也开进了临时用的货车站台。站台

    服务员是个单臂少年,他对着旅客没好声气地大喊大叫。下一站是岩国车站,

    寻子在这站下车。越往西走,越凄凉,给寻子留下了一个强烈的印象,就是

    说无法估计这次战争给日本带来灾难的深重程度。婆母登代已经等了一个多

    月,直次还是生死不明,直次妻艳子抱着两个男孩,绝望得已经不知道悲痛,

    形体十分憔悴。战时,已经把这里的几个町村合并起来,形成了一个军事重

    镇,一条宽宽的军用公路贯穿全境,这是决战精神的产物,也是决战精神使

    这一带成了寡妇街,很多女人都永远失去了丈夫。寻子想,战争最可恶之处

    便是制造了列车中那断了左腿的男人和这条寡妇街上失去丈夫的女人。因

    此,必须严惩战争罪犯。简直祸不单行,直次生死不明,西日本一带又遭了

    水灾,婆母一家泡在了水里,全家人只好到寺院里去避难。这些日子连降大

    雨,军用公路破坏了这一带自然排水的能力,终于酿成水灾。婆母一家成了

    直次的遗族,她们都几天几夜未睡了,整天面对工厂的废墟和那条毫无用处

    的军用公路。这一带从1945年5月起就流行着一首民歌。“日本是樱花之国,

    七八月是灰烬之国,九十月是他人之国”。1945年10月,政府废除了治

    安维持法,重吉10月10日获释,寻子得到消息,急忙奔回东京去,那里

    是从前的家。寻子是怎样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呀。由于水灾,回去的路程更

    难走,交通事故不断,她几经换车,有时便徒步,一步步地向东京走去。寻

    子搭乘一辆农家的大马车,走在美丽的播州平原上。秋高气爽,原野的土香

    沁人心肺。寻子随着马车摇荡,她在想不会再有第二次如此心旷神怡,她在

    想整个日本都在这样地愉快前进。

    作品鉴赏宫本百合子在1946年1月发表的歌声呀,响起来吧

    一文中说:“所谓民主文学只能是忠实反映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的歌声。我们

    每个人都是为了这种历史的发展而献身的。”这就是她的重建战后民主文学

    的主张和宗旨。1946年3至10月她发表的中篇小说播州平原便是她民

    主文学的主张在具体创作中的实践,她说:“这部作品我要献给所有日本人

    都不能忘记的治安维持法和战争所迫害和泯灭的理性和善良。这两种残

    暴力量使人性遭到破坏,我的这部作品还要献给人性的恢复和未来的胜利。”

    播州平原是宫本百合子战后的第一部作品,也是日本战后民主文学派的

    第一部作品。小说通过石田寻子,即作家本人的个人视点,展开了对现实社

    会的描述,战后初期社会的一切现象,又是通过石田寻子的视点而表现出来。

    因此可以说,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石田寻子,同时也是1945年8月15日至

    同年10月中旬、从东北地方到中国地方的日本列岛。因此,主人公的形象比

    较复杂,既包括战时一直未转向,即未同军国主义妥协的石田寻子、重吉等

    人,也包括不知道怎样抵抗而陷入屈辱和失意的普通日本人。仅就寻子西行

    途中列车内的战争幸存者来说,他们之间阶级和阶层的差别也是很大的,因

    此每个人悲剧的深浅程度也不同。最为深重的是艳子这个人,美国原子弹在

    日本爆炸使她成了寡妇,具有战争受害者的典型性,这个典型人物,有广泛

    的群众基础。小说自始至终洋溢着作者对群众的爱和信赖,表现了小说只有

    人民才是战后的主人,人民将创造日本新的历史的主题思想。小说以现实主

    义的社会洞察力分析了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的政治形势。小说以民歌“九十

    月是他人之国”揭示了处于美军占领下的日本政治形势。这句歌词不是一般

    意义上的反美情绪,而是指出了美国重新武装日本的危险性。这句歌词是民

    歌,它来源于人民,有很深的群众基础。相形之下,小说颂扬了朝鲜人民摆

    脱殖民地地位,返回祖国建设新国家的欢欣向上的心态,同样洋溢着作家对

    他们的热爱。回顾宫本百合子战前的作品,如伸子等,同播州平原

    一样,作者擅于将个人同社会结合起来,即便在小说主人公身上,有作家自

    己作为原型,但作家总是把主人公置于典型的社会环境中。播州平原颂

    扬了石田寻子同重吉之间的坚真的爱,但这种爱同无产阶级先锋战士威武不

    屈的性格紧密相连。这种典型化的手法,使宫本百合子的作品严格区别于日

    本近代文学史上流行的写作家自己琐事的私小说。

    平献明

    梅崎春生樱岛1946

    作者简介梅崎春生1915196s日本战后派著名作家。生于福冈县

    福冈市篑子町。父亲建吉郎是个军人。梅崎春生于1936年11月入东京大学

    文学部国文学科。1939年在早稻田文学8月号上发表小说风宴。1940

    年东大毕业看在东京都教育局教育研究所就职。1942年应征入伍,被分配在

    对马重型炮队,后因患肺结核,返回故乡疗养。1944年6月应海军征召又入

    伍,参加佐世保相浦海军兵团,接受密电译员的训练,后担任密电翻译,成

    为特殊技术兵种,在九州陆上基地服役,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1945年9

    月回到东京,1946年9月在诚挚季刊上发表楼岛。1948年成为近

    代文学同仁,同年2月发表日末,由思索社出版。日末以战争末

    期的比岛为舞台,描述了花田中尉的逃跑和负责追捕的宇治中尉的心理矛

    盾。这两部著作确定了作家地位,成为了战后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同年8月

    由讲谈社出版饥饿的季节,同年9月由河出书房出版b岛风物志。

    1955年发表老屋春秋,获直木文学奖。同年由讲谈社出版长篇小说沙

    漏。1956年3月至11月在东京新闻连载发表旋风,受到好评。

    1964年发表长篇小说疯狂的风筝,获文部大臣颁发的艺术奖。1965年6

    月在新潮杂志发表幻化,这是他晚年的名著。同年7月19日由于肝

    硬化在东大医院病逝。死后,同年11月,小说幻化获第十九届每日新闻

    出版文化奖。1966年10月由新潮社出版梅崎春生全集,共七卷。

    内容概要1945年7月,村上中士在坊津岛的海军基地作密电译员。美

    军的飞机每天准会有一次从山顶上飞过去,发出刺耳的声响。但电报却很少,

    一天不过一两封。村上中士每天蹓下山去钓鱼。坊津邮局的女职员一早一晚

    都要从山顶经过,还可同她亲近亲近,冷眼看来日子过得倒也悠闲。一天早

    上,来了一封电报:“村上中士调职樱岛,速来谷山本部报到。”村上中士

    从枕崎乘火车到了一个小镇,要在镇上换乘公共汽车。每天一班的公共汽车

    已经开过去了,村上便决定在这小镇住一夜。他向车站后面的一家饭馆走去。

    饭馆里只有一个妓女,而且没有酒。不大一会儿,妓女就到房间里来了。这

    个妓女没有右边的耳朵。村上很清楚,这是他毕生最后的一次冶游了,到樱

    岛之后就不会再允许外出。在这样一个冷落的妓院里度过的一夜,它在村上

    的青春史上具有终止符的意义。于是他便同妓女交谈起来。“樱岛”妓女

    把脸贴在村上的胸脯上问:“不知道敌军几时会来登陆。”“就在最近吧,

    已经快啦。”“啊,你去死吗怎么死啊告诉我吧,怎么个死法啊”妓

    女的眼睛里涌满了泪水。第二天中午村上到了谷山。本部命令:“马上到樱

    岛去,那里缺一名密电班军士。”村上中士乘电车去鹿儿岛市,市内的一半

    已经变成了废墟。在码头上乘船,一会儿到了对岸,这里就是樱岛。坑道的

    最深处是发报所,那里挤挤压压地放着发报机和发电机等。一位上士正在饮

    酒,憔悴的面颊上,一双浑浊的红眼睛忽然转过来注视着来人。“我是吉良

    上士。”他的眼睛里放射着只有在军人的眼睛里才能看到的那种可怕的光茫。

    这不是正常人的眼光,而是精神病患者的眼神。村上想,在樱岛上直到死前

    都不得不把这人当作上司,他有种漠然的、不祥的预感。樱岛是水上特攻基

    地,“震洋”和“回天”正在这里修理。“震洋”是装满**的小型舰艇,

    “回天”是鱼雷改装成的乘人兵器,水上特攻队员用来撞击敌舰。山冈顶上

    是一片乔木疏林,正中间有一棵大栗树,树干上架设了电话。从这里看去,

    海湾里和天空上都一览无余。一个刚过40岁的个子矮矮的人朝村上中士笑了

    笑,口齿清楚地说:“我是瞪望哨。中士是应征来的吗”“来补军士的缺。”

    “比当兵要好些啊。”他这样说着,却发出神经质的笑声。“那末,当瞭望

    哨怎么样啊”“受军士和上士们的欺负啊。原来还是个志愿兵,一提升为

    军士、上士,就一点儿人情也不讲了。象是经过榨油机榨了似的,一切宝贵

    的东西全都丧失了,变成个没有感情的动物”。听着老兵的话,村上脑子里

    想着那个吉良上士。他也从志愿兵开始,不断受着别人的责罚,他在这期间,

    下意识地在心里滋长起复仇情绪,把藏在人心深处的极为残酷的东西培植起

    来,经过磨砺,终于形成自我的个性。待他爬到了上士地位,一朝有了余暇

    来环顾一下周围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这暗自生长出来的仇恨的狼牙,不知咬

    向何方。因而,他举止异常,在冲绳之战结束以后,海军的溃灭使他焦躁。

    他把通讯科的士兵集合起来,无缘无故地加以体罚,折磨他们。当了上士,

    却失去了人性。村上值完下午班,快要交班时收到了一封紧急电报,那是封

    具有决定性内容的电报。走进居住区,人们在过道当中把桌子接连在一起,

    各自坐在两侧。在村上的前边,坐着前任报务军士和吉良上士。”听说就是

    很大的建筑物也连一点儿痕迹都不剩。”“在哪儿”“广岛。”吉良上士

    忽然转过脸来问:“村上中士,有什么电报吗”“苏联军队越过国境了。”

    吉良听了,在他那没有表情的脸上好似浮起笑意,那是使人毛骨悚然的残忍

    的笑。千万桩事情没有停歇地涌上村上的脑海,接着又消逝。邮局女职员临

    别时送的那20张明信片,收藏在衣囊里还一张也未用。到樱岛以后,连老母

    也不知道。哥哥在陆军,在菲律宾,恐怕不会活着了。弟弟已经战死在蒙古。

    付出了这么大的牺牲,日本这个国家到底完成了什么如果把这叫作徒劳,

    那么,应该向谁去愤怒地嘶叫。村上想:“我是为什么而生的呢从出生以

    来,30年了。说起来,是为了解我自己而生活过来的。有时,又觉得自己毫

    无可取之处,而感到自卑。我就是在这一悲一喜的起伏当中生活过来的。当

    事到临头非死不可的瞬间,抛掉了一切虚荣和自矜,我又将采取什么态度呢

    当钢铁的刺刀对准我的身体,将要把我消灭的时候,我会逃跑,会伏在地上

    乞求饶命吗或者拼出混身的骄矜,而与之搏斗呢这只有到那一刹那才能

    判明。30年的探求,也只有在那一刹那才能廓清。对我来说,那一刹那的逼

    近,比敌人还要可怕。”村上走出坑道,向山冈顶上爬去,向着瞭望台的方

    向。忽然,一种金属性的尖锐的声音划破天空传了下来。发现了黑色的斑点,

    眼看着在扩大,现出了“格拉曼”式飞机的形状,它不是在向这里瞄准吗

    当村上流着汗水向森林屎处跑时,从爆音的强烈可以感到飞机正在头顶上,

    在用机枪射击。村上缓缓地爬起来,掸掉身上的灰尘,爬上瞪望台。担任瞭

    望哨的那矮矮的人不见了,他的尸体靠在栗树上,枪弹穿透了额头,半边脸

    异样的苍白。村上恐惧的呆立在那里毁灭还有什么美可言呢那天早

    上,因为有天皇的广播,命令非值班人员都要去听。村上上午值班,没有去

    听。在山下的广场上收听,好长的广播啊,待士兵们三五成群向居住区走回

    来时,他们说:“收音机不好,净是杂音,一点也听不清。”进了居住区,

    见吉良上士坐在那里,一只手拄着军刀,用杯子在喝着什么,那气味好象是

    羼水的酒精。“士兵。”他叫道。正在整理衣囊的士兵,急忙来到吉良上士

    面前。“到密电室去一趟,问问今天御广播的电报来了没有。”士兵敬礼后,

    快步走出坑道。“快要登陆了,村上中士。”吉良上士用沙哑的声音说。“如

    果登陆了这个部队怎么办”“用性命去拼。既然身在水上特攻基地,

    难道还不懂这种精神吗”“我说的是工程兵和通讯科怎么办都没有经过

    训练。”吉良上士玻璃球似的瞳人闪着可怕的光茫,面对面地盯着村上说:

    “敌人登陆的时候,我就用这把军刀,把胆怯怕死的家伙,一个个地砍了。

    把那些家伙的脑盖一劈两爿。听见了吗村上”这时,刚才的那个士兵从

    坑道入口处进来,敬礼后,用清晰的声调说:“中午的广播是停战诏书。”

    吉良上士坐在桌旁,拔出了军刀。他象鬼神附体似地死盯着刀身,在他那饥

    饿的野兽似的眼睛里,闪着人世上所没有的凶暴光茫。他站起来,握着军刀

    用沉痛的声音说:“村上中士,我也到密电室去。”走出坑道,晚霞明亮地

    映在海里,村上的眼泪一阵阵涌满眼框。他双手掩着脸,从山坡路上踉跄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