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弄臣-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多人以为西方人为什么会在后期打下那么广袤的疆土,还不是因为饥饿和贫穷吗?而与此同时中原处于清朝阶段,百姓都因为吃了番薯,结果都纷纷没有了造反的想法。而满清皇帝也坐稳了皇位,自然也就不想着对外开拓。结果因为开拓的野心少了,各方面都落后了。而西方却因为已经有了工业化的苗头,即使有了番薯也影响不大了。
西方最早的殖民者,都是很多在国内彻底混不下去,十分贫困的人。他们想要离开祖国去发展,希望能够生存。而那个时候西方国家政府也恰到好处的引导了这方面,素哟一这才形成了一个殖民的时代。如果当时西方国家“学习”中国,宁可死也不殖民,他们也会陷入中国这样的轮回命运,历史不断重复。中国历史之所以不断重复,也就是因为没有想办法不断的开拓领土,最后让百姓能够发展的道理。而殖民过程中,能够刺激很多科技的发展,这样最后带动了整个国家的发展。
“景文。你这个计划实在是太大了。恐怕我们要找各位大臣商量一下!”李世民说道。
这么大的事情,耗费的资财恐怕要数以亿计,这个即使李世民都不敢随便做决定了。而李世民马上把各位大臣找来。而且都是李世民的亲信。比如说房玄龄杜如晦,杜如晦虽然在休养,可是也被李世民应是拉过来。而即使不是李世民亲信的王珪,也因为是一个宰相,所以也过来了。还有,长孙无忌也来了,虽然他现在只是一个无官无职的人。可是他也被李世民喊来了。别的什么人也就不多说了,洋洋洒洒四五十人。都被叫到了甘露殿,算是一次内朝。
本来大家在家陪着家人过年的,可是被李世民应是从其乐融融中拉过来,显然有些不高兴。可是看到了那么多大人物都来了。马上知道这次恐怕是要出大事了。这么多人都来了,那不是大事是什么?而且有什么事情不能够过年之后说,恐怕这次事情大条了。
“各位爱卿,这次朕叫大家过来,是想要说一件事情,这个关系到我大唐的千秋万代。朕非常犹豫,要不要做这件事情,所以请各位爱卿过来一起讨论。”李世民说道。
接下来,李世民让景文把那个关于国家盛世和乱世的原因都说了一下。结果他们都震惊了。而说句不好听的,他们也都是那些地主,都是既得利益者。如果要用过去的说法。那恐怕他们就是那些获得土地,而且不用交税,最后坑死百姓的人。而原先他们不知道,或者说是脑子里面不愿意往这方面想。可是现在景文直接指出来了,而且还是非常*裸的指出来,他们就是这个国家的寄生虫。就是这个国家的亡国的原因。一个国家的兴亡,不是看皇帝。而是他们这些官员士绅地主弄出来的,这个他们就震惊了。事实真相就是这样,由不得他们反驳。
而现在关于开发江南,甚至将来也要开疆拓土,这个他们也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如果说皇帝是这个国家的大股东,他们也都是小股东,大唐倒了对他们也没有好处。所以大唐能千秋万代,他们的利益也能保证。所以,现在他们必须要开发江南,甚至将来还要开疆拓土。可是这个开发江南耗费是巨大的,而且恐怕各方面都要牵扯,这个不得不令他们有些感觉胆寒。这个确实是在走钢丝,如果玩不好那恐怕就要步入前朝的后尘了。这个可是十分考验魄力和能力的事情,他们有不少人都开始犹豫了。
“皇上,不妨我们限制土地的兼并如何?或者我们让那些官绅地主的土地也要交税,这样怎么样?”王珪首先说道。
可是李世民却摇摇头说:“这个恐怕阻力很大,如果士绅的土地也要交税赋,那恐怕他们不会同意的。”
因为唐朝士绅地主的实力还是非常强大的,尤其是七宗五姓,拥有的土地更是巨大。如果让他们现在交税,那恐怕他们根本不会同意。甚至,他们恐怕直接指示别人造反了。
“皇上,限制土地兼并不太现实。可是我们可以让士绅也要交税。当然,我们可以再江南实行,然后还有以后新开拓的土地也都要交税。”景文说道。
而李世民眼前一亮,景文这个说法不错啊!如果只要在江南实行,或者新开拓的土地实行,这个完全是一个规避的办法。江南的地主阶级,士绅阶级不多,七宗五姓为首的士族的土地是在江北,可是江南土地却很少。只要首先在江南实行,那就没有触及士族阶级的核心利益,他们反对的可能性也就很小。这样可以再不直接剥夺他们的利益的情况下,温水煮青蛙的煮死他们。一旦全天下都形成了交税,那江北关中一带的人,也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了。
“好了,现在先在江南实行,不过我们还是讨论一下要不要进行开发江南。江南的开发,可以说是关系到我大唐的命运,不由得不重视。”李世民说道。
大家开始交头接耳,开始琢磨这个江南开发的事情对国家有利还是有弊。而这个不光是关系到国家,还关系到自己的未来利益。这个利益不可谓不大,如果江南大开发会有什么后果?这个显然大家都在猜测和推测。而屁股决定脑袋,他们也都要为自己的利益着想了。(未完待续)
………………………………
519、只争朝夕(三)
519、只争朝夕(三)
关于开发江南,肯定会有很多影响的。首先,这些官员大多数都是江北人,如果开发江南,那就意味着将来的经济中心逐渐向南方转移。而经济中心转移,那他们这些故乡恐怕都要被面临没落了。故乡没落,这个恐怕是任何人都不愿意接受的。而且,如果把江南大开发,那江南籍贯的官员,或者说是曾经在江南任职的官员,都会形成一个朝廷上的大派系。如果之前江南不开发,江南只是一个“流放”官员的地方,可是一旦实现了江南大开发的策略,那恐怕这些官员的政治影响力都会大增。甚至他们会趁着这个江南大开发的机会抱团团结,成为一个新的政治派系。甚至,朝廷的官吏会以长江为界限,江南作为一派,江北作为一党,结果双方都只能够互相争斗。这个是关系到未来的命运的,甚至关系到未来的前途。
房玄龄闭目思考了一下,然后说:“皇上,臣提议目前还是不要开发江南为好。”
“哦?房爱卿,难道你不希望大唐能够长治久安吗?”李世民首先问道。
而房玄龄马上说:“皇上,臣的意思不是现在开发江南,而是以后的条件更成熟时候才开发江南。现在开发江南,我们国家一切都是百废待兴,各方面都需要资金。而朝廷的资金是有限的,不可能能够提供来开发江南。军队改革,职业化军队,甚至火器化军队都提升到了计划。这些都是要花钱,可是我们大唐国库都非常危急。而我们不可能加税,如果加税那对于百姓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负担。而这个开发江南,恐怕是比起当年隋炀帝修建大运河还要花费高。”
房玄龄还是以财政作为理由,这个显然是一个致命的原因。因为开发江南的财政根本不是大唐现在能够承受得了的,所以想要开发江南,那几乎不可能实现。如果真的要开发江南,那恐怕国家就危险了。当年隋炀帝修建了大运河,不也是因为消耗过多的民力,结果纷纷起义造反吗?而很多官员也都点头,显然对于房玄龄这个说法表明了认可。
“杜爱卿,你的意思呢?”李世民问道。
杜如晦却说:“皇上,老臣的建议是,开发,马上开发,不惜一切代价在我们这这代人开发完成!”
“什么?”“杜相爷疯了吗?”“是啊!杜相这是怎么了?”……
李世民也是一阵惊讶,杜如晦这是怎么了?虽然李世民也有开发江南的想法,可是没有想到杜如晦的言辞比李世民还要激烈?而房玄龄也是一阵惊讶的看着杜如晦这个老搭档,显然没有想到自己这个老搭档居然和自己如此唱反调,居然直接的说出这种话?
“皇上,老臣……咳咳咳……”杜如晦开始咳嗽了,显然这段时间身体很虚弱。
李世民恶狠狠的看了长孙无忌一眼,因为这一切都是长孙无忌造成的,而长孙无忌也一阵心惊胆颤。
“杜相下去休息吧!”李世民说道。
而杜如晦说下去了之后,景文主动说:“皇上,臣斗胆猜测一下杜相的意思。”
“说!”李世民说道。
而景文马上说:“皇上,臣猜测杜相的意思是现在虽然财政情况不好,可是有一个优势是后世时代无法具备的。”
“哦?什么优势?”李世民问道。
“人!”景文只是说了一个字,就停顿了一下。
“皇上,我大唐刚刚开国,从上至皇帝到普通臣子,都是魄力十足,并且能力超群。而虽然后世也许财政条件好很多,可是他们却不具备这个人的优势。后世的君王和臣子,在太平时代生活成长,自然也就会造成魄力严重不足。而开发江南,不管是在任何时代,都是耗费巨大的。这种事情没有大魄力,是无法开始的。后世的皇帝大臣也许他们会想要开发,可是这么巨大的财力他们愿意拿出来投入这个短时间看不到好处的无底洞吗?开发江南没有十余年,不可能初见成效,这个还是在顺利的情况下。后世的人能够有魄力去投入吗?”
李世民也一时有些语滞,显然他也认为后世的太平皇帝太平宰相未必有这个魄力了。生活在太平时期的人,魄力肯定是比起开国时期的皇帝宰相要弱。到时候,他们能够有魄力把大笔财政资金投入到这个无底洞吗?恐怕,这个谁都没底啊!
可是眼前这些大臣,都是开国的大臣,皇帝也是从战场上杀出来的皇帝,他们都是勇气能力魄力十足。只要他们决定了,那就会一往无前的去做,不会像是后世的皇帝大臣那样犹犹豫豫,畏首畏尾。虽然现在房玄龄也许会因为财政原因而反对,可是一旦真的下定了决心,那房玄龄也会拼尽全力去做,不会有什么回头的想法。如果后世的皇帝大臣是在不忍心那大量财政投入,或者是投入了长时间不见回报,他们“撤资”了怎么办?这样还不是白搭了吗?而开国的皇帝大臣也就不会有这个想法,他们恐怕反而会一往无前的投入。
而且,开发江南不亚于开拓,而这些官员需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而开国时期,是开拓进取的精神最强大的时期,如果不趁着这个时候整个国家开拓进取的风气没有散掉,那到时候再想着开拓那就晚了。所以,现在是最关键的时候,不能够掉以轻心啊!
“好了,朕决定,开拓大唐开发江南,让江南成为我大唐鱼米之乡。朕,要在十五年内,初见成效。大家马上准备,拿出一个条陈,准备开发江南。而且,朕打算成立江南开发衙门,负责统一协调开发江南的事情。”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听了景文的话,已经开始下定决心,那就是要赶紧开发江南。如果后世的皇帝,恐怕根本不可能有魄力。所以,必须要这代人内完成。一万年太久,现在大家只争朝夕。
………………………………
520、江南大开发
520、江南大开发
接下来,大家开始商讨这个江南大开发的机构组成。而李世民首先决定成立一个江南开发大使,专门负责江南开发的事情。而下属的成员由六部九寺五监派出人员组成,成立可以和当时的道路使衙门差不多的临时性机构。可是这个临时性机构很多人都眼红了,因为这个机构权利太大了。将来,整个国家的大量资源都会集中在这个江南开发衙门,而江南的的百姓官员都要仰仗这个衙门的鼻息。甚至,到时候恐怕这个衙门就是江南的半个王。可以说,这个衙门要财权有财权,要事权有事权,可以说是一个小规模的尚书省。这么大的权利,谁不眼红?这个衙门的事权,恐怕比起六部来说也都小不了多少。当了这个江南开发大使,那将来恐怕封侯拜相近在眼前。
而李世民看了看在座的各位,显然一时也不好决定谁来担任这个江南开发大使。因为这个江南开发大使权柄很重,甚至皇帝都有些担心了。这么重的权柄,足以让他成为几乎所有江南官员的核心,李世民都不得不担心。别看现在江南官员没有什么权势,可是一旦以后江南开发了,那江南成了第二个经济中心,那权柄也就提升上来了。所以,这么大的权利,交给谁李世民都不放心啊!
而景文看到了李世民的犹豫,马上非常善解人意的说:“皇上,你忘了军校的事情了吗?”
“哦!对了,军校就是由朕亲自来担任校长的!”李世民想起来了。
“好了,这个江南开发大使,由朕亲自兼任,下设长史,司马,参赞。由长史主持日常,下设吏礼户兵刑工六科,由各部派出人员来充实。”李世民说道。
可是景文却提出了一个建议,说:“皇上,臣以为这样不妥。这个江南开发衙门权柄甚是重要,不宜直接授权某人来管理。臣以为,还是把整个江南的所有州刺史都选入里面,然后朝廷也派出要员进入里面。然后由皇上指定长史司马参赞三个职位,然后剩下再次设立几个职位,叫做委员。而这些委员由江南的州刺史,然后还有朝廷派出的要员自己选举出来。而长史司马参赞,还有剩下各位江南州刺史,还有中枢要员选举出来的委员,集体来领导这个江南开发衙门。如果遇到什么事情,就由长史司马参赞,还有剩下那些选举出来的委员,一起开会讨论解决。如果遇到难题,可以投票解决。这样可以避免权势太过集中到某一个人身上,也能够避免某人因为一时头疼脑热,犯了错误。而且,也能够让江南的官员感觉到朝廷的重视。”
“哦?你这是模仿朝廷的政事堂啊!”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下意识的以为这个所谓的委员制度是模仿政事堂,因为唐朝的宰相制度已经由秦汉时期的首长制变成了委员制,变成了集体领导的情况。如果有什么国家大事,都是由几个“进入”政事堂的官员一起商量,这样也就是委员制了。不过这个委员制也只是刚刚开始的雏形,并不像是后世那么完善。不过既然现在景文提出了把这个江南开发衙门组成一个委员制的衙门,这个让李世民有些心动。
如果把江南开发的权利都交给某一个人,这样恐怕李世民也不放心,要整天猜疑了。可是如果实行这种委员制,那就等于是分散了权利,让皇帝可以放心。而且让江南官员自己选举出几个名额,而皇帝指定几个人,这样可以兼顾地方官府和中央朝廷的利益。
“好的,既然这样,朕亲自兼任这个江南开发大使。而下属长史司马还有参赞,实际负责主持运行。而如果遇到了大事,那就由长史司马参赞,还有另外四个选举出来的人一起投票解决。至于江南开发大使,有一票否决的权利。”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这话,算是确立了章程,让江南开发大使有一票否决的权利,那就是代表了皇帝想要能够随时取消一些江南开发衙门弄出来的不适合自己的政策。如果江南开发衙门弄出了适合自己的政策,那直接利用江南开发大使的权利一票否决了,这样也就可以避免出现不适合自己的想法。
“皇上英明!”大家连连拍马屁。
“皇上,这个江南开发大使下属的长史,司马,参赞由谁来担任?”长孙无忌问道。
而李世民马上说:“长史,负责总理整个衙门,那朕就让太子来亲自督办。不过,既然这个是模仿政事堂的方法,那朕也不怕太子出现什么意外。朕可以声明,如果太子提出了什么不合适的方案,别的人可以否决。而朕就是想要太子知道,这个国家应该怎么管理。”
大家明白了,这个皇帝在培养太子了呢!现在太子已经是十二岁了,如果按照古代已经是可以开始工作了。而太子固然不可能马上参加国家治理,可是让他们跟着大臣们学习也是可以的。有了这个模仿政事堂的委员制,即使太子提出了什么不合时宜的议案,别人也可以借用手里面的权利否决。这样太子就能学到很多东西,避免出现什么坑害百姓的政策。
“皇上圣明!”这次变成圣明了。
“皇上,那司马和参赞由谁来担任?”有人问道。
“参赞,那参赞军机,应由一个主意多的人来担任。而且,朕刚刚成立了一个政研室,由景文负责。那干脆就让景文来兼任参赞好了,平常江南开发衙门里面有什么想要推行的政策,那就交给景文看看,让景文看看有没有什么会造成不好影响,推算一下会造成什么后果,对百姓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一旦有大事,那就一起开会解决。”李世民说道。
现在算是决定了两个位置了,而第三个位置,那就要看皇帝怎么想了。
“至于司马,那就交给辅机吧!”李世民说道。
“八格牙路!”景文心里爆了一句日本的国骂。
………………………………
521、炒地皮
521、炒地皮
景文开完会了,马上回到了家里面,显然非常不满意。这次皇帝居然组建了这个江南开发衙门,而三巨头的身份也已经确立了。而太子担任主持常务的长史,也没有什么意见,因为太子是来学习的。而实际主要负责人,还是参赞和司马。而景文是参赞,这个景文也没有什么意见,因为参赞主要就是出主意的,并不用参与日常管理,不用太累人。只需要审核一下那些政策,而景文认为自己多大上千年的见识,应该能够审核好这些政策,至少不让那些坑民害民的政策出现。
可是最令景文吐血的就是长孙无忌居然担任了这个实际上负责一切日常事务的司马,在太子是一个学生,参赞不参与日常管理的情况下,司马就是实际的负责人。而现在司马居然是长孙无忌,这个景文吐槽。景文几个月之前刚和长孙无忌结仇,因为景文调查出来了长孙无忌下毒给杜如晦,所以长孙无忌被免职,本来约定好让儿子做皇帝女婿的事情,也居然就不了了之了。
可是现在长孙无忌居然再次找到了事情可做,而且还是这个江南开发的实权位置。这个江南开发衙门虽然没有人承认,可是大家公认这个衙门的权利大概等同于六部。而皇帝亲自兼任大使,更是让这个衙门蒙上了一层金光。太子也来学习,更是让很多人认为可以亲近太子,地位尊崇。而实际负责人,也就是这个司马的职位可是权利最大的,综合权利地位来说大概不亚于六部尚书了。而现在长孙无忌居然抓住了机会,再次进入了官场,肯定是要再次崛起了。这个就是因为长孙无忌有一个外戚的身份,妹妹是皇后啊!而且,这个江南开发衙门是一个临时性质的“差遣”,并不是实际官位,所以长孙无忌可以不受原先刚被罢官的影响,再次出来做事了。可是景文刚跟长孙无忌结仇,现在居然跟长孙无忌共事在同一个衙门了,长孙无忌怎么可能不给景文小鞋子穿呢!
不过,景文也知道皇帝的意思,那就是想要利用长孙无忌来教导太子李承乾学习政务。毕竟是自己儿子,交给谁都不放心。长孙无忌是外戚,是皇后的哥哥太子的嫡亲舅舅,李世民交给他放心。而且长孙无忌的能力也是可靠的,只不过有了一个外戚的身份不适合当宰相而已。可是这个江南开发衙门不是宰相,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不合适的想法了。综合来看,也就是长孙无忌适合担任这个江南开发衙门的司马了。
“夫君,你怎么闷闷不乐的?”薛雪和柳青问道。
景文吐槽:“今天,你们夫君我落到别人手里面了?而且,我们之前还有一点梁子,你说我应该怎么办?”
“夫君,你现在要做的不是想着这些,应该是想别的事情。我们现在再次盈利了,去年的盈利已经盘点出来了,大丰收了啊!”柳青说道。
景文听了自己盈利大丰收了,马上好受了不少。
“对了,你们现在马上把盈利拿出来,去江南把各种土地买下来!”景文说道。
“去江南买土地干什么?我们不是买了一些茶叶田吗?怎么还要购买土地?”柳青问道。
景文马上说:“买,把去年的盈利除了留下一部分流动资金作为资金链,别的都去买地皮,把地皮买下来!尤其是靠近北方长江的,争取都买下来!”
“为什么?”薛雪问道。
“我要炒地皮啊!”景文说道。
景文的意思非常明显,那就是去炒地皮。现在关于开发江南决策,朝廷里面刚刚作出决定,曝光还没有那么快。所以,现在是下手抢购江南地皮的最好时机。现在江南人口少,所以地皮便宜,不值钱。可是如果江南开发的策略公布之后,那江南的地皮的价格将会马上暴增,甚至越靠近江北也就增加得越多。不趁着现在政策没有公布得时候,赶紧炒地皮,这样等涨价之后马上抛售出去,这样可以获得大量的经济利益。
景文作为后世一个di丝,能不知道炒地皮的利润吗?后世那些黑心房地产商,把房地产弄得跟过山车一样,结果一个个在百姓手里面流转,房价越炒越高。那些炒房客反而把房产提高了价格,让刚需百姓苦不堪言。
现在古代不可能炒房,可是可以炒地皮啊!景文这个后世被房地产商坑害的百姓能不知道吗?土地房产这种东西,非常容易受到政策影响的。如果一个合适的政策,足以能够让地皮和房产暴增。而如果一个政策不好,价格也会暴跌。
后世不是有什么很多拆迁之前,抢种房屋。还有什么修建公路时候征地,结果那些地皮纷纷被种植了一些植物,算是“耕地”了?这种都是因为政策原因,造成了地皮价值上升。现在江南大开发的策略还没有公布,不趁着现在把地皮买下来,然后以后恐怕会掀起一次炒地皮的狂潮。
以后谁都知道,江南会大发展,现在把地皮入手了,那以后的价值更是高昂。这次炒地皮,不管是商人地主都会参加,所以不趁着消息没有暴露出去,赶紧收购地皮大赚一笔怎么行?不这么做,还是雁过拔毛的景文吗?那些商人,或者是那些高门士族,得到消息的速度那叫一个快速,如果不赶紧把事情办好了,那接下来可就没有你什么事情了。时间就是金钱,速度就是商机,景文哪里敢轻视啊!自己这个亲自参与决策的家伙,自然也就要赶紧下手了。
“好的,夫君既然这么说了,那妾身马上让人去江南采购地皮。”柳青说道。
“哼哼哼哼,我也有资格炒地皮了?当年我也是被炒的对象,可是现在我居然要去炒地皮,真是世事无常啊!”景文小声说道。
………………………………
522、援南干部
很快,几天后,随着皇帝的一声令下,这个江南开发衙门也就正式组建了。而各部都排出了自己一部分人员,进入到这个江南开发衙门里面。而最主要的三个领导,也就是太子李承乾,司马长孙无忌,参赞景文也都开始准备要工作。而景文也硬着头皮的去这个新组建的江南开发衙门,见到了那个长孙无忌。而这个长孙无忌对着景文笑呵呵的,而景文却知道这个长孙无忌还不知道在心里面憋着什么坏水,想要把自己怎么样呢!不过,长孙无忌毕竟是政客,不会当着太子面前跟自己乱来,顶多会到时候抽冷子给自己来一下。景文心也都提到了嗓子眼了。
“太子,景文参赞,现在我来主持开第一次会议。现在,觉得我们要开发江南,首先要加强朝廷对江南的控制。自古以来,我们中原朝廷对于江南的控制都不算非常的深刻,而江南一般都是被认为是偏安一隅的地方。而我们现在要开发江南,必须要加强对江南的控制。所以,你们我们先要想一个办法,怎么加强我们中枢对江南的影响力。景文参赞,你是参赞,你出一个主意吧!”长孙无忌说道。
景文听了之后,马上在心里破口大骂。这个长孙无忌也真够黑的,居然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现在的江南,可不是后世的江南,汉族人口占了绝大多数。现在的江南,除了靠近江北一端的那里。别的地方汉族人都是偏少的。甚至,岭南道,也就是后世广东广西一带,都是以少数民族为主。而在那里,中央的控制能力很弱,这个都是公认的了。甚至,有不少人都不把那里当做本国的国土,下意识的忽略。可是长孙无忌一开始就拿出想要增加影响力的说法,这个不是强人所难吗?在民族成分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加强中烟的影响力?这个可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啊!
景文马上开始搜肠刮肚的开始琢磨。因为虽然长孙无忌是在刁难他。可是这个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如果不加强控制,到时候开发江南便宜了谁?还不是便宜了少数民族吗?这样,恐怕多国家统治不太好,所以经文也要想办法。
“有了!”景文说道。
“景文厨师。你有什么办法?”李承乾问道。
李承乾对于景文。还是以为他是过去那个小厨师。景文和李承乾的交情。主要也就是过去的那点御膳房时候的交情而已。现在李承乾是太子,而景文却提升到了一个朝廷重臣的位置了。
“我们可以弄一个援南干部啊!”景文说道。
“援南干部?什么意思?”李承乾问道。
景文马上说:“我们可以从朝廷中枢,或者从地方抽调一些干部过去。然后在江南一带任职,这样可以把我们江北地区发达的想法,发展方法带过去,然后让江南可以跟得上发展。而且这些干部都是从江北过去的,他们对于我们大唐的忠诚是可以信任的。所以,这个是一个加强控制,并且能发展地方的好办法。”
“这算什么好办法?难道谁愿意去,这个可是发配啊!”长孙无忌说道。
“长孙大人莫急,听我说完。我们可以定下一个时间,也就是三年。去了三年之后,可以回来,然后无条件的提升一个小品级。如果有突出业绩,可以优先提拔到重要位置。而且,我们也可以加强我们中枢在未来江南一系的影响力啊!”景文说道。
“如果可以获得提拔,这个倒不是不可以考虑!”长孙无忌说道。
景文这个方法其实也就是和后世的援藏干部援疆干部学习的,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当地民族成分的情况下,那就让自己内地的干部去任职,这样可以吧先进的思想带过去,用来培育当地的人才。并且,可以那些去哪里任职的人,对于中央也是相对忠诚的,不怕他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