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闲人-第3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母兔兔在苏默跟前温柔的小绵羊似的,但骨子里却完全承袭了蒙古人的彪悍。要是察觉自己的情郎有被夺走的迹象,绝对不会废话,唯一的结果就是提刀上马,分出个胜负生死来。
而何二小姐呢?那根本就是个爆仗,一点就着。本身出自江湖,又长时间受她那个心里变态的师父熏陶,性情很有些偏执乖戾。好在苏默发现及时,总算是当日一路向西的时候,算是给她扭回来不少。
然则忽然遇上这么一码子事儿,两人又有了那一路的情结,何二小姐一颗放心全然系在苏默身上,再无更改心意的可能。偏偏当时被苏默以她在身边牵绊太多,放不开手脚为由,半路就给先打发了回来,这让何二小姐又是羞惭又是难过。
自从回去武清后,终日担忧,几以成疾。然则忽一日,好容易听闻他回来了,却不见檀郎来见,反倒是闹出一个蒙古公主的绯闻来。偏偏又因着这位绯闻公主,竟至搞的自身陷入危险,这可让何二小姐彻底爆炸了。
那个负心的小贼,半路把自己支开,却原来竟是去沾花惹草去了。沾花惹草也就罢了,竟还差点把命搭上,这下终于让何二小姐原本偏执的性子再次爆发。
对那负心的小贼,她委实狠不下心来,那便拿那个狗屁的蒙古公主撒出这口气,却是半点都不带打哏的。
说起来,何二小姐的性子,倒是与后世金老爷子的小说《天龙八部》中的秦红棉颇有相仿之处。草莽出身、执着于情、外表冷硬实则内心柔软良善……
这么俩脾气的一旦对上,还会有个好?如今忽然再加上个程妹妹……我去!程妹妹那是什么人?老天爷,一手建立起恩盟组织,智计百出、挥斥方遒。凭借区区女儿身,却生生将数百上千的男儿驱使的如臂使指,莫不臣服。
在当日西北之时,苏默身陷秘境,群龙无首之际,更是凭借一己之力,指挥若定,将整个草原搅了个天翻地覆。多少草原部落人头滚滚,整群整群的从草原上消失不见。其手段之狠辣、心计之深沉,便男儿中亦少有颉颃者,便称一声“女诸葛”亦不为过。
就这么三位主儿,凑到一块儿,还“相处融洽、亲如姐妹”?!苏默就算相信地球是方的,也绝不敢相信这个说法!最大的可能是,三个婆娘怕是不知立下了什么约定,憋着劲儿放大招呢。
这个大招会对她们彼此有什么影响很难说,但是可以断定的是,至少对苏默苏小太爷来说,妥妥的绝对是大祸一桩。
想想或许不久之后的凄惨结果,你说这让苏小太爷如何能欢喜的起来?
至于张悦此刻暗示的那些狂蜂浪蝶,苏默表示不屑一顾。且别说皇帝那边已经暗示过了,蒙古公主那边绝不会容许出现隐私手段,无论是谁,都必须把事儿做到明面儿上。想要抱得美人归可以,互相争斗也允许,但必须正大光明的公平竞争,谁敢玩花活儿,谁就第一个出局,还要承担天子的怒火。
这样一来,那些个龙子龙孙没了身份的加成,便也跟草鸡没什么两样了。在强大的苏情圣面前,统统都是渣渣,不值一提。
所以,此刻听到张悦拿这个说事儿,苏默只是不屑的乜了他一眼便懒得理会。心下却不由的又猜疑起那三个娘们究竟在搞什么把戏……。唔,还有,皇帝那边又是怎么个意思?
这阵子暗流涌动,各种流言蜚语满天飞,虽说经过几人的努力,终是令暗中之人折戟沉沙,但作为皇帝来说,又岂能一点都无动于衷?
前时那道圣旨,经过张氏父子的解释他总算搞明白了。可是明白之后,反倒对之前的判断又糊涂了。
封官许愿自是为了安他的心,便于他为了那番大计出力。但是尼玛给的官儿那么小不说,还都是散阶,半点实权都无。这且不说,那忽而文阶忽而武阶的,又是什么鬼?这简直瞎胡闹嘛。如此一来,怕是别的作用没起到,自己成为笑柄的结果却是一定的。
皇帝究竟在打什么主意呢?苏默百思不得其解,这也是这些天来,他一直懒洋洋的躲在这儿,连说好的要去拜谢徐溥和老丈人的计划,都暂时停下来的缘由。
经历了这么多事儿,他现在算是明白了一件事儿:很多事决不能看一面,若不能想透彻了就做出举动,多半结局就是自己一脚踏入坑里。
一个两个的,都尼玛是老狐狸啊。什么古代人最是淳朴,这话谁说的?苏默表示,千万别让他有机会回去,不然的话,一定要活活掐死丫的!
只是他这儿正百般烦躁难消,诸事思之不明之时,偏又一个消息,惊的他浑身汗毛都竖了起来……
………………………………
第792章:举荐
“什么?武清训导?”
大殿上,弘治帝诧异的看了一本正经的王懋一眼问道,脸上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今个儿早朝,这位一直沉默的大学正忽然出班,当朝举荐苏默为武清训导。这个举荐极其突兀,大出众人意料,顿时引起一片议论。
一县训导之职,官衔不高,不过只是区区从八品而已。属于县学教谕的佐贰官,职司辅助教谕讲学授业、训导佐之之责。
按照大明儒学规制,各府、州、县皆设置官学。于府,设教授一人,训导四人;于州,则设学正一人,训导三人;而县,便是教谕一人,训导二人。
严格说起来,训导并不属于正式官员,有些类似于后世的小学教导主任的位置。
但是不同的是,这个职位又属于清流之中。多由饱学严正之士任之,亦可算的清贵。当士子学成通过县试,亦被称为恩师。放在古时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师者的影响力,却是实在非同小可的。
而各级学官,也自然而然的都是朝中各系的基本盘,一向极为注重。所以当王懋忽然举荐苏默出任武清县训导,顿时引发一片哗然。
要知道,苏默这个名字近来闹得实在太凶,众人便想不知都难。偏偏这小子似乎又不属于任何一派,身份更是古怪之极,文不文武不武的。仔细考究起来,倒是更近于保皇派。
前几日,皇帝发出的那道中旨,也算的上变换了形式的一种传奉官。若不是当时时机敏感,所封职衔又都是散阶不说,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其中的戏谑之意,当时就会闹将起来。
毕竟嘛,皇权虽然需要有所限制,但也不能做的太过。偶尔有些无伤大雅的任性,大臣们便也就睁一眼闭一眼过去了。
但是若今日这般,真个让苏默成了训导,那事儿就大大不同了。这算是一个信号吗?还是一种试探?是王懋自己的想法,还是本就是皇帝的想法?
众人纷纷议论之际,多有人心中暗暗盘算。
其实众人不知,这事儿皇帝固然也是一头雾水,心中猜疑不定。而始作俑者王懋自己,面上虽然一片平静,实则心中却是暗暗苦笑不已。
想起这些日子来的种种传闻,还有前日老太师的隐晦暗示。又想想昨夜女儿露出的哀求之意,不由的暗叹一声冤孽。
那小子自打大漠归来,便一直官司不断,也不知干了什么天怒人怨之事,以至于围绕着这么个小人物,竟是各种阴谋层出不迭。
不过世上事便是这样,有阴谋算计的,自然也会有关心维护的。如前首辅、如今的老太师徐溥,还有他王勤子,便都是属于后者。
当前些时日那股凶恶的风波乍起之时,英国公等人不好出面,便借着小辈们的手口,直接正面相对,见招破招,强硬的将那风波抗住。
更出人意料的是,几个女子的出场别出机杼,亮瞎了众人的眼睛。生生来了个折冲樽狙,终使得那阵恶风半途而废。时至今日,已然基本消弭于无形。
但是明眼人却能看出,既然人家能出第一招,自然便会有第二招、第三招。第一招的失败,纯属于出其不意,能那般消弭完全靠的是运气使然。再接下来,怕就不会那么简单了。
而要想真个将那小子解脱出来,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赶紧跳出这个漩涡。那么,暂时离开京城这个是非之地,便是最好的选择。若是能再给其加一层官身的保护,便更加稳妥三分。
于是乎,这才有了今日王懋的上朝举荐。毕竟,针对一个传奉官可以随意出手,但要是对一个清流,任何人都要谨慎三分了。
大明自土木堡之后,清流的力量越来越凸显出来。远不是昔日太祖、成祖时那般孱弱,已然隐隐有了能与皇权分庭抗礼的架势不说,更是对舆情的运用越发精熟了。
而这,却又跟苏默有所关联。正是他通过武清县原墨韵书坊的张文墨,推出了报纸和文榜这种新生事物,彻底将文人清流提前推到了台前,形成了一股庞大的隐形暗潮。
谁也想不到,当日那个没人注意到的小人物,看似随意的一记闲棋,终于在今日起到了大用。
王懋此时想来,也是不由的再三嗟叹,实在想不通那小小年纪,怎会有如此天马行空的想法,真真是润物无声,却又厉害若此,堪称与无声处听惊雷。其与老太师徐溥对坐相谈之时,都是惊奇不已。
“陛下,此议万万不可!臣要弹劾!弹劾大学正公器私用,徇私枉法,请陛下重治其罪,以正朝纲!”正思绪飘飞着,忽的一人从班中而出,愤而大声疾呼。
大殿上猛地一静,众臣循声看去,顿时便有人露出了悟之色,却有更多人露出不屑鄙视之意。此人不是别个,正是前阵子风头正盛的户部给事中,华旭。
弘治帝哦了一声,不置可否的抬眼瞄了一眼下面,便又默然不语起来。
众臣互相对视一眼,不少人眼中都露出兴奋之意。皇帝这模样,分明就是一种放纵,放纵双方互辩啊。这是啥,嗯,放在后世的说法,那就是撕逼!
皇帝的意思很明确,开撕吧。谁能撕赢了谁就有理,朕就支持谁。
大学正王懋代表的是什么人啊?那可是清流!而这位华大人呢,嘿嘿,正值风头正劲,身后隐隐站的,据闻便是那位内阁次辅李大学士。
而听闻李大学士与大宗师王懋一向交好,两家甚至一度曾有通婚之约,后来却不知怎的又忽然作罢。也正是从那时起,似乎两家便隐隐有了反目成仇,开始对立的苗头。
这两人既同属于文官团体阵营,却又分属不同派系。而两人本身也位居高位,如今对上,这热闹大了去了。围观,必须围观啊。
只不过,这边华旭身份实在与王懋不太对等,想必清流那边也要派个相对的人出来对阵。想要看大宗师和大学士对台,却是暂时不可能了。
众人心中这么想着,纷纷游目四望,欲待看看清流这边会派什么人出来应阵。
然而令众人大跌眼镜的是,还不等看遍人群,便见大宗师微微皱皱眉头,竟忽然亲自开了口,淡然道:“不知华大人所谓的,老夫徇私枉法、公器私用从何说起?”
我去!大宗师竟然要亲自上阵?这这……。
轰的一声,还不等华旭回话,大殿上便是猛地哗然,顿时一阵阵的低呼之声响起,人人都不敢置信的睁大了眼睛,竖起了耳朵。
站出来的华旭也有些愣了,完全想不到对方全不按理出牌,不由的脸色微微有些发白。他一个小小的户部给事中,虽然说风闻奏事不错,但直接对上王懋这种大佬,那份压力可不是玩笑的。一个不好,对方抬抬手指就能碾死他。
他眼神游移着,下意识的偷偷瞄向一个方向。然后似乎是得了某种支持,深吸一口气,随即脸上露出坚定之色,对王懋先是一抱拳,这才道:“敢问大宗师,那苏默何人也?”
王懋面无表情,眼皮儿都不搭的哼了一声,淡然道:“怎么,华大人连苏默是何人都不知,便来弹劾老夫公器私用、徇私枉法?什么时候,给事中竟有这么大的权利了?老夫倒是想问问御史台,现今言官们都是这样做事的吗?”
此言一出,众人先是一静,随即便是一阵低低的笑声响起。这位老学正历经三朝,一向以公正严明、不苟言笑闻名,却不知竟还有这么混赖的一面。这分明是以势压人,明摆着欺负人嘛,那华旭这番怕是要踢到铁板上了。
果然,人群中,右都御史闵珪、左都御史佀钟齐齐面色一变,森冷的目光如刀子般刺向华旭,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闵珪一向圆滑,并不肯轻易接招。今儿这事儿,本就不是他安排的,他连知情都不知情,哪里会冒冒然的趟这浑水。
可是佀钟却颇为耿介,被王懋一句话问的面色涨红,胸膛急剧的起伏了几下,转头看向华旭,怒声道:“华旭!你有事说事,卖的甚么关子!再敢乱言妄语,休怪本官参你个构陷大臣之罪!”
华旭面孔紫涨紫涨的,偏偏自己理亏,官职地位又相差太多,这份憋屈就别提了。
当下只得咬牙忍了,躬身抱拳应是。
佀钟理也不理,恨恨的哼了一声,闭上眼不再理会。这态度又让华旭一阵难堪,眼底极快的闪过一丝怨毒。
“大宗师,那苏默不过区区一监生,自身连县试都不曾过。以此身份,如何担得一县训导之责?下官曾闻大宗师昔日与其多有来往,还曾受过其人奇淫技巧之物,如今这般举动,不是公器私用又是什么?不是徇私枉法又是什么?”
他扬声侃侃而谈,一番话说得众人频频点头,不由的声儿越发高了,面露得意之色。
王懋却面色平静至极,静静的待他说完,这才撩起眼皮乜了他一眼,轻描淡写的扔出一句话来,顿时让殿上再次一静,让华旭瞬间就是一身冷汗下来……。
………………………………
第793章:唇舌如刀也杀人
“区区监生自然是没有出仕训导的资格,然则华大人莫非不知,前日陛下刚刚明旨下发,已授苏默文武官阶。既有了官阶,如何不可出任训导?莫非华大人认为,自己已然可以凌驾与圣上之上了吗?”
老王懋幽幽的抛出一句话来,脸上却是一副似笑非笑的神色。只是无人注意到,他目中的余光却悄然从站在首位的李东阳脸上扫过,眼眸中有一抹黯然一闪而过。
凌驾与圣上之上?!
华旭乍闻此言,不由的浑身猛地一颤,好悬没吓掉了魂儿去。下意识的转头看向上面的弘治帝,却正迎上弘治帝一双狭长的细眸,里面冰寒一片……
这些年来,文官集团势力大涨,已经有人提出限制君权的说法,很是得了一部分官员的拥护。大明相权与皇权之争,由此渐露端倪。
华旭本不过是投机取巧之辈,又何曾有那般抱负?此时被扣了这么大顶帽子下来,顿时吓了个魂飞魄散。
惊慌失措之下,下意识的脱口叫道:“那个不算,传奉官,祸国殃民之策……。呃……。”
此言一出,龙椅上的弘治帝猛的脸上闪过一抹潮红,瞬间细眸暴睁,眼神如刀锋一般,狠狠的瞪着华旭。
大殿中,群臣先是一静,随即嗡的一声哗然起来。人人脸上都露出不敢置信之色,对着华旭指指点点,低声议论不休。
传奉官不和规矩,这个谁都明白。先帝成化年间,之所以最后闹到那般不堪的境地,与这传奉官制度有着不可剥离的关碍。然则这事儿是这么码子事儿,但却不好说在明面上。那岂不是在赤果果的打皇帝的脸吗?
便如前阵子弘治帝给了苏默那个出使钦差副使的头衔,以内阁首辅刘健的刚直不阿,也不过只是婉转的进谏了几句,并不曾抓着不放。
就这,还是在背地里私下劝谏的。当然,也是当其时时,朝中英国公等人闹得厉害,又加上不过是一个使臣副差的营生,实在不足以影响大局,刘健自然也不会太过较真,非要跟皇帝硬杠所致。
但是如华旭这般,就在大殿之上,当着众朝臣的面儿,这么不加掩饰的当面指责,这可就等若是彻底撕破了脸面了,再也没有任何斡旋的余地了。
站在大臣中的某人,缓缓闭上双眸,垂首一言不发。所谓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他若是能知道后世的这句名言,此时一定会毫不犹豫的糊到这个华旭脸上。
“哈,可笑可笑,真真可笑矣。”老王懋的笑声忽然在一片议论声中响起,引得众人纷纷愕然侧目。
华旭此时也反应了过来,自己刚刚口不择言之下,犯下了何等的大忌。只是事已如此,便想再挽回也是不可得了。正自脸如死灰的快要瘫软下去了,听到王懋的笑声,猛然激灵灵打个冷颤,顿时回过神来。
事已至此,再说什么都是废话了。此时此刻,反倒不如一条道儿走到黑,到可能死中求活,挣扎出一线生机。即便不行,那也至少捞个敢言直谏、不畏强权的名头才是。
他本就是个赌性重的,一路从下面爬上来,靠的就是关键时刻的那种疯狂和狠劲儿。
也正是这股劲儿,前阵子才有了“弘治十二年科举舞弊案”一事儿,终于使得他捞了个盆满钵溢,攫取了大把的政治利益。
而今时今日,不过是再赌一次就是了,无外乎这把堵得大了些,非生即死而已!
想到这儿,他不由的猛然挺直腰身,咬牙道:“下官一心为公,披肝沥胆,但于国家社稷有益,何惜这卑贱之身。大宗师固然位尊清贵,有话但请明言就是,如此嬉笑戏谑,何以辱我!”
咦?这华旭……。倒是有些水平啊。
他这番话大义凛然、掷地有声,饶是众人明知这货根本就是在演戏,却也不得不都给点个赞。便连上首一直沉默的弘治帝,眼神也微微波动了一下。
王懋却毫不动容,脸上鄙薄之色更浓。斜着眼乜了他两眼,直看得华旭面孔紫涨、手足无措之际,这才淡然道:“华大人急个甚?老夫所笑者,何曾说过是对华大人而发?不过也罢,既然华大人问了,那老夫便给你个明白就是。”
华旭两手在袖中攥的紧紧的,用力之大,连指甲都刺入了掌中而不觉。只是眼眸喷火般死死的盯着王懋,若是目光能杀人的话,怕是老王懋此时早已浑身齑粉了。
特么的老东西还敢要点碧莲不?你那不是说我,又是在说谁?说鬼吗?偏偏这里却拿来说嘴。老子问你,老子问你一脸啊!老子那是怼你!怼!怼啊,懂不懂?!懂不懂?!
很遗憾,老王懋显然不懂。或者说,懂也是不懂。迎着他血灌瞳仁的眸子,连眼皮都不带夹的,仍是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悠然道:“华大人虽然入了仕,但显然为官资历还是不够。岂不知我朝所谓传奉官,指的却是实应的职事……。。”
他说到这儿,华旭已然是犹如兜头一碰冷水浇了下来,顿时面上再无一丝人色。
是了是了,自己怎么就忘了这茬儿了?传奉官之所以被人诟病,一来是其不经吏部、不走程序,属于公然乱政之举;而另一个原因,实则却是皇权侵犯了文官权益所致,这才引得众臣抵制。
而众臣之所以怒而抵制,说到底其实并不是什么真的维护公平。实则是官位到了一定的高度,便已然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狼多肉少的局面了。
大伙儿本来就不够分,偏偏皇帝还要来插上一脚,这让文官们如何能忍?再者说了,皇帝这么不讲道理的直接插手,往往都是那些极敏感的、是下面人不希望皇帝明白的位置。
按照规矩,这些个位置自然都被大佬们牢牢的掌控在手心里,绝不会出半点岔子。可要是猛不丁被皇帝指派个人下来,哪还有什么秘密可言?还去谈什么掌控?
所以说,这才是传奉官不得待见的真实原因。而偏偏他刚才一时情急,竟疏忽了这一点,现在竟被王懋抓住点了出来,别说只是笑笑,甚至可由此参他个违逆悖君、不敬天子之罪。
封赏臣子,赐爵封侯,这本是皇帝的特权。便是铆足了劲儿争权的文官集团,也不过是在官职上据理以争,何曾有去动皇帝独有权利的举动?
可以说,真要是起了那种心思,那便真真的是存了谋逆的心思了。那,可是要诛九族滴……
华旭想通了这点,浑身抖得如同筛糠一般,再也无力支撑,就那么颓然软倒下去。而大殿上,王懋的语声却还在继续回响着……
“……。而陛下前时下发的圣旨,不过只是赐了苏默一个登仕郎的散阶而已,这又是哪门子的传奉官?再如那飞骑尉,亦不过是偿苏默蒙古王庭,以文人之身,不畏艰险,勇战蒙古勇士,扬我大明国威之功罢了。
众所周知,我大明武勋爵位,非军功不得授。今苏默以骑射之术,战而胜之,载誉归来。漠北众蛮无不胆颤心寒,不敢再轻易南顾,甚至更有蒙古公主随军南归,以为质子。此,岂不正是军功?
老夫以为,以飞骑尉勋之,正得适宜。罪必罚、功必赏,公正廉明,此正国廉君明之相也!
老夫为此而开怀,笑而赞之,有何不可?有何不对?”
老王懋说到这里,猛地转身低头,直直对着瘫软在地的华旭大声喝问,那叫一个义正辞严、道貌岸然啊。
上面龙椅中,弘治帝听的眉飞色舞,龙颜大悦。这才是深知朕意的老臣子、大忠臣哇。瞧瞧人家这话说的,愣是把一番带着几分*的戏谑,给解读出这么高的层次来。嗯嗯,朕心甚慰,朕心甚慰啊。
皇帝满意了,下面的大臣们却好悬没当场吐了。这尼玛,都说大宗师公正不阿、性情耿介,却哪里知道,竟还有今日这么一面。抱皇帝臭脚、印遮泼牡募嗔耍勤泼牡秸飧鼍辰绲模裘聘鎏斓模拐嬲媸谴铀醇
尼玛,要不说流氓不可怕,可怕的就是有知识的流氓啊。尤其是到了大宗师这种文化程度的高阶知识性流氓,我勒个去,就问这天下还有谁能与其比肩?谁敢与其比肩?
众大臣面面相觑,再看向殿中瘫软的华旭,那眼神中不约而同的都露出怜悯之色来。这可怜见的,得是倒了什么霉啊,竟然偏偏挨上了这会儿忽然流氓属性爆发的大宗师了?
要不说,这人啊,就得低调些才好。前些时日,这华旭那叫一个威风,那叫一个不可一世啊。只手翻天,转眼间就将一个三品侍郎拿下,干净利索的手段,真真是威震朝野,群皆侧目。
然则今日,一朝失足,怕是永无翻身之日了。昔日越是攀爬的高,爬得快,这跌下来的便是越狠。正所谓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焉,世事之奇,莫过于此了。
众朝臣们低声议论着,再无人去关注那华旭了。大伙儿都明白,这个华旭,完了!
而相对的,这位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大宗师所代表的的一系,显然由此奇军突出,这一回合可谓完胜。那么,他刚才的提议,便需要慎而重之,万不可再轻易表达立场了啊。
由此想着,众人一时间各自心思,大殿上渐渐竟诡异的静寂下来,落针可闻。
早有禁军卫士上来将华旭拖了下去,弘治帝目光一一扫过群臣,嘴角渐渐勾起个弧度,全是冷然嘲弄之意。
这便是朕的臣子们,这便是我大明的希望。指望着他们,大明,真的能就此中兴吗?
这一刻,他忽然感到一阵的索然无味,心灰意懒。
………………………………
第794章:资历不够
“诸卿……”弘治帝目光在殿中众大臣面上一一扫过,忽然开口淡淡的道:“可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还有什么要说的?拉倒吧,还说屁啊,这不都明摆着的事儿吗?谁傻谁痴啊,这会儿跳出来找不自在。不见前面几个大佬都保持着沉默吗?
大殿上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随即都把头低下,没人回应。
弘治帝眼中失望之色愈浓,一挥大袖便要散朝,王懋眼底闪过一抹喜色,总算是成了!
“陛下!”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尘埃落定了,冷不丁忽然一个声音响起,令的众人不由激灵灵打个冷颤,霎时间都瞪大了眼睛。
王懋神情一冷,转头看去,但见大学士李东阳面无表情的站了出来,也不看他,只冲着上面弘治帝作揖施礼道:“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妥。”
“哦?李卿家觉得哪里不妥呢?且试言之。”弘治帝抬起的手又放了回去,饶有趣味的看向李东阳。
王懋脸色愈发难看起来,怒道:“李宾之,你……”
李东阳目光低垂,却看也不看他。上面弘治帝忽的抬手道:“欸,王爱卿,议政议政,何不听听李卿家如何说?所谓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嘛。”
王懋一窒,到了嘴边的话只得又憋了回去,弯腰躬身退下,无奈的道:“是。”
众朝臣隐晦的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兴奋之意。有热闹啊!
少数心思机敏的却若有所思,如此看来,怎么大宗师的提议不是皇帝的意思?这事儿,看来有些蹊跷啊。
众人各自心思,都是不自觉的屏气凝息,静静的等待着双方的对局。这可是重量级的对决啊,一方乃是当朝次辅,一边则是清流领袖,堂堂当朝大宗师。这可不是如那华旭的等阶,只是小打小闹了。
到了如李东阳、王懋这种等级,已然是极少会一上来就撸袖子开战的,大都是先由己方推出几个低级官员慢慢试探,一来二去,几次三番之后,直到近乎大局底定之时,才会出面一锤定音,敲定胜局。
而眼下,显然局势有些大不寻常呢……
“臣以为,有功必赏没错,然陛下对苏默之赏赐已然足够了。但是实授,事涉国家制度。更是考究官员能力,却须还当再三斟酌考量一番,不可冒然而下。”李东阳微微躬身,声音淡然却又坚定的说道。
“是呀是呀,正是如此。”
“李阁老此言有理,那文武散官授便也授了,这实职却不可由中旨而出。自当交由内阁议过,再由吏部行文下发才是……”
“是极是极,百官分治天下,各有所司。首重德行,次重能力,焉有不量而就的?那可不真成传奉……。呃,咳咳咳……。”
“正是此理!陛下啊,还请三思而行啊。大学士老成之言,拳拳之心,为国为民,臣当附议!”
“臣也附议!”
“臣等,也附议……”
如同触发了某个隐形的开关,随着李东阳的忽然站出来开声,原本静寂的百官,忽然一呼啦冒出众多声音,纷纷表示赞同。
上首,原本还饶有趣味的弘治帝眼睛渐渐眯了起来,脸色也变得平静而没有起伏,一言不发的垂下了眼皮。
李东阳低垂的脸上,微微蹙了下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