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齐信庭侯-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云龙帝国”是北方游牧民族,掌握着最肥沃的大草原,兵强马壮,国人最擅马战,有天下最好的骑兵,而摄政王黑狼更是雄才大略,对中原大地一直虎视眈眈,由北疆王亲自率兵抵挡;“虎臣国”是极南蛮荒之地的部落民族,相传是上古时期魔神蚩尤的后裔,族人虽多不通教化,但各个身强力壮,一骑当千,首领新任虎魂王更是武艺冠绝天下群雄,大齐的北疆王、云龙的黑狼王都曾败于他手,故世称“天下第一高手”。南蛮隐患,是中原大地历朝历代让统治者最为头疼的事,而目前,则是由大齐南方擎将越国公率领十万越军抵挡。

    徐林提到这两个敌国,也是为了告诉镇海侯,他面对的可不是这等强敌,仅是一个海川。而听着他的话,镇海侯意识到,恐怕孤鸿王和徐林所要说的,该是让自己割肉的事了。

    “所以”,看着镇海侯默不出声,徐林话锋一转,说道:“王爷有意,让唐兄再度挂帅,兄弟我来辅助,万厉军全力支援,誓要再打一场胜仗,来堵住悠悠众口啊。”

    听着徐林的意思,竟是让自己再度出兵,镇海侯眉头一皱,说道:“徐帅,王爷恩情末将心里明朗,末将也委实想要来一场大胜,好不给王爷丢人。但是,驻城军此刻的情况,末将。。。。。。”

    “武靖啊”,没等镇海侯说完话,孤鸿王打断了他,面带微笑的说道:“本王知道临海城的驻城军已经不堪再战,知道你难,所以,千万别勉强。”

    听着孤鸿王的话,镇海侯欲言又止,而徐林趁势又添油加醋的说道:“是啊,唐兄毕竟是第一次和小弟合作,可能对万厉军的军力有所怀疑,加上手上这点兵也不多了,唐兄想要保存实力,我倒是也能理解。不过唐兄啊,你这样的心思,可就有些辜负王爷的好意了吧。”

    一听徐林这么说,镇海侯吓得急忙跪倒在地,立时说道:“末将并无此想法,请王爷和徐帅明鉴!王爷恩同再造,末将确实不该多想,自当领命。”

    孤鸿王对镇海侯的话,并没有什么反应,在他看来,后者如何都是要奉命的,区别只在于心诚不诚,但是,这跟他孤鸿王又有什么关系?他要的,只是镇海侯奉命出兵。

    “这样最好,本王的好意总算是没有白费”,说着,孤鸿王轻哼了一声后,站起身严肃道:“临海城守城主帅唐武靖听命。”

    “末将在。”

    “命你整顿兵马,打探情报,并于三日后出兵进攻海盗的陆上据点,徐林负责支援,不得有误。若有延误战机者,斩!”

    听着孤鸿王的军令,镇海侯这次不敢再有丝毫犹豫,急忙应了声“末将领命”,同时,心里暗想道:孤鸿王下令时没有称我镇海侯,算是一种威胁吧。哼,惺惺作态了这么久,终于是原形毕露了,好你个穆厉,竟想让我给你当炮灰,老子就剩这点兵了也不给我留,算你狠。

    看着镇海侯表现出的一副战战兢兢的姿态,孤鸿王很是受用,没再说什么就让他退下准备去了,同时吩咐传令兵,召集众将议事。而等他走后,孤鸿王喝了一口茶水,和徐林说道:“施恩只是软手段,要想控制住这帮武将,还是得来吓的,哼,没规矩的东西。”

    听着孤鸿王的话,徐林点头称是,并说道:“让临海城这七千人去探探海盗的虚实,到时我们坐上观,如能看出他们的厉害之处,这次剿匪自当事半功倍。只是可怜了这镇海侯,经此一役,他最后这点家底也要打光了。”

    孤鸿王放下茶盏,看了一眼门外陆续走来的众将,说道:“他若果真对本王忠心,本王也不吝惜兵力,区区两、三万人,半年之内就能给他补上。但看他样子,似乎只是嘴上说的好听,哼,那就怪不得本王,给这临海城易帅了。”

    说完,孤鸿王又拿起茶盏品了一口。突然,他眉头一挑,似乎想到了什么,就开口问道:“可去叫了段青城?”

    听着孤鸿王问到了青城,徐林先是愣住,然后眼前灵光一闪,急忙说道:“传令兵该想不到,末将亲自去传他。”

    此等战前议事,非中军以上不能参与,然而孤鸿王却点名要传青城,是知道段家精于兵法,还是对青城的态度转变了呢?如果是后者,又会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

第一卷:少年壮志,初露锋芒 第十五章  王心难测,首战遭伏

    “三日后的作战部署我已经传达完毕;众将;可有不明白的地方?”

    此刻议事厅内除了孤鸿王和徐林;所有中军以上的武将都奉命来参加;唯独一个比较特殊的身份;让众人都很是费解;竟然是个先发;而这人,正是青城。

    刚才徐林去传召青城的时候,他正在和临海城驻城军了解海盗的情况,突然接到这么一个传令,就连他都很是费解。这种军事会议,青城之前也不是没跟着他父亲参加过,但那时不同,他是青城军的少帅。

    加上初见孤鸿王的时候,他的态度就很明显不喜欢青城,或者说压根就不喜欢段家的人,所以那时青城还想恐怕他在万厉军中不好混出头了。却不想这次孤鸿王竟然要他来参见这种重要的军事会议,明眼人一看就能明白,这是器重青城,似乎有回心转意的势头。

    然而这件事在疾风的眼里,却有了另外的说法。“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不过雷影倒是认为,孤鸿王虽然不喜欢青城,可能一时半刻也不会改变心意,但是他常年和青城父亲段飞岩共事,对后者的军事才能不会不了解,而虎父无犬子,由此延伸不难想到,青城也会是个出色的上将之才。

    简单说,雷影同样不认为孤鸿王是回心转意,但他觉得,镇海侯的大败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而万厉军中大奖稀缺,所以,虽然不喜欢,但孤鸿王绝不会放着青城这么好的苗子不用。

    不过青城就没想那么多了,在他看来,穆煌所在的先锋营势必会成为冲锋陷阵的首军,虽然这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但战前准备一样不能马虎。而如果能接触到高层会议,对万厉军全军战略了解,这绝对是好事。

    所以他就来了。不过周围人看自己的目光,倒是让青城很是无奈,就他估计,有些人甚至会以为自己走错地方了。。。。。。

    眼下徐林说完了战略部署,几乎所有人都没有异议,唯独青城,眉头紧皱。因为刚才徐林提到,三日后的进攻,首支先锋军是临海城的驻城军。这就让青城很是不解了。

    看着众人都沉默了下来,孤鸿王环顾在场每一个人的表情变化,细细打量,自然是捕捉到了青城和众人的不同,不动声色的轻哼了一声,沉吟片刻后,他开口说道:“此次海川匪患已经闹了近四个月,镇海侯的大败可谓是震惊朝野,不用本王说,你等也该明白咱们东境面临着什么样的笔讨。所以,本王就一句话,三日后的作战,必大胜方能收兵。”

    “末将领命!”

    众将对徐林的作战部署都没有异议,加上炮灰也不是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自然是信心倍增,齐声附和。而看着青城仍旧是一副似有所思的样子,孤鸿王轻咳了一声,问道:“青城啊,你有异议吗?”

    孤鸿王对青城的称呼和说话的语气明显有所改变,这一点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但似乎只有徐林没有诧异,其他人都很是不解。而此刻听着孤鸿王问到了自己,青城犹豫再三,说道:“回王爷,小将对徐帅的部署并没有意义。”

    虽然青城嘴上说没有意义,但紧锁的眉头依旧挂在那里,孤鸿王自然看在眼中,轻笑着说道:“你啊,第一次参加万厉军的军事会议,可能还没习惯,慢慢适应了就好。本王看你一直皱着眉头,应该是有话要说吧?没关系,尽管说吧。你父亲在行军布阵这块儿,那可是出了名的绝顶之才,你自幼从军,耳濡目染之下相信也习得不少,可不能给本王藏私哦,呵呵。”

    听着孤鸿王对父亲的态度好像都转变了不少,青城心里苦笑了一声,同时暗想道:慢慢适应?合着以后这样的会议我都能参加了?

    “回王爷,徐帅的部署精密周全,小将确实没有异议”,犹豫再三,青城还是说道:“只是有一事,小将不明,冒昧请教。临海城的驻城军经历了连续的战败,士气低迷,战力骤降,加上伤残者众多,为何还要让他们,作进攻的先锋军呢?”

    听着青城竟然真的问了这事,孤鸿王沉默了下来,面无表情。同时,议事厅内的气氛也瞬间冷了下来,因为在场的众将都清楚,青城的问题,答案其实都明白,只是没人敢问,也没人会问。

    “哼,本王就不相信你段青城不知道为什么。这种简单的用兵之道,谁都明白就是让他们去当炮灰,你偏偏要问,哼,和你那老头子一个样,硬要装好人,最后吃亏的不还是自己,又落得什么好处了?”

    青城的问题,的确是不该问,所以他才会犹豫再三。但是,入城以后,他就一直在向临海城的驻城军了解海川匪患的情况,同时也掌握了前者的伤损情况,这才有此一问。

    “临海城的驻城军已经不能再战,偏偏这个穆王爷也不会听我的,说起来好不容易他对我的态度有所转变,我万不该在此时触他的霉头,但是,但是看着那些伤兵,再想到早前死去的那个小将士,我如何也不能放着他们不管不顾啊。”

    这就是青玉城段家的人,爱民如子,不惜百死也不枉顾一条性命。但就像青城所想,他的确是在触孤鸿王的霉头。然而就在众人都以为孤鸿王必定会对青城大发雷霆的时候,前者竟然轻笑了一声,似乎并没有动气。

    “青城啊,你的确是没有辱没你父亲的名声,很好。本王会如此安排,自然是有用意的。让临海城的人再次上阵冲锋,只是做个样子,好在日后上报战功的时候为他们挽回点面子,这样才能保住他们,你该明白本王的意思吧?”

    听着孤鸿王的话,青城还真错以为他是好意,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双手抱拳一拱手,说道:“王爷大义!小将愚昧,妄自揣测,还请王爷恕罪。”

    看着青城的样子,孤鸿王无奈的摇了摇头,心中想着像青城这种人,只能是这样说才能配合,倍感无奈,但似乎又有提携之意,所以并未动怒,反而是让徐林屏退左右之后,亲自扶起了青城,表示出莫大的器重,让青城很是诧异。

    “青城啊,本王之前对你的态度,你是否记恨?”

    “王爷对青城有知遇之恩,给了青城从军的机会,青城心中只有感激,绝不敢抱怨。”

    听着青城的话,孤鸿王满意的笑了笑,拉着他走到自己的座位处,两个人坐下来,孤鸿王又说道:“你也明白,你家族突逢大难,涉事者皆有牵连,所以你当初刚到万厉军,本王不得已只能打压你,自然是做给别人看的。但本王知道你有一身本事和一腔热血,更知道你心中不忿,想要洗清冤屈。好,本王自当全力助你,你只管放开手脚去做。”

    听着孤鸿王语重心长的语气,青城也不管他是拉拢人心还是真情流露了,感觉单膝跪地,说道:“多谢王爷!青城无以为报,自当冲锋陷阵,克敌制胜。”

    孤鸿王这是怎么了?咱们暂且卖个关子,只是,此刻的他倒真是有心提携青城。眼下他再次扶起青城,并轻笑着说道:“你啊,何必如此见外?本王和你父亲多年世交,算是你的长辈,今后只当是一家人,不必客气。行了,你先回去好生准备,三日后你随本王上阵观战,定要看出海川贼子的破绽,一击制敌。这首功,可不能让别人抢了去啊,呵呵。”

    满怀不解的离开议事厅后,青城也顾不上去想孤鸿王的转变,就命令疾风就地整顿一千先锋军,同时带着雷影四下打探海川那边的情报。说来也怪,到了临海城之后,穆煌极少露面,每次见她,青城都觉得她像是偷跑出来的一样,很是不解。不过这样一来,她手下这一千兵马算是彻底交给了青城管制。

    转眼间三日过去,按计划,大齐再次对海川海盗的陆上据点发起了进攻。这三日里,镇海侯派出几十名斥候打探海盗的动向,这才找到了他们的这个据点。

    此处是一矿场,环境空旷,可容纳大量人马,但缺乏掩体和屏障,不易把守。不过,这恰恰能看出,似乎海川并没有把大齐的军队放在眼里。

    然而大齐一方,此次确是势在必得。按照孤鸿王的意思,至少要全歼此处海盗,并摧毁他们的船只,同时问出他们的海上移动路线,对下一步进行海战提供有利情报。

    这日正午时分,大齐军队在孤鸿王和镇海侯的带领下来到了那矿场外五里处,按照情报显示,海盗们这个时候多是喝完酒呼呼大睡着,而本着一击制敌的想法,孤鸿王和镇海侯才在商议后选择了这个时辰进攻。

    只见镇海侯接过孤鸿王将令,带着手下尚无伤残、仅剩的五千驻城军,悄悄的靠向矿场大门。万厉军右先锋带领先锋营由侧路贴近,为镇海侯做支援。而孤鸿王和徐林,加上特批准观战的青城,则在远处找了一个高点,细细观察。

    就在镇海侯带人即将偷袭矿场大门的时候,突然,矿场高地响起了连绵不绝的呼喊声,同时涌出了数不清的海盗,并拉弓射箭,对镇海侯军展开了迅猛的攻势。

    看着眼前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几乎是同一时间,青城和徐林脱口而出了一句话。。。。。。

    “消息走漏了。”
………………………………

第一卷:少年壮志,初露锋芒 第十六章  众人猜疑,青城出战!

    万厉军来到临海城之后的首战终于打响。在镇海侯的带领下;五千驻城军作为先锋冲到了最前面;侧翼有万厉军右先锋率领五千先锋营做支援;身后更是有孤鸿王率领徐林等将和一万大军亲自压阵;可谓是声势浩荡;对得起孤鸿王那句战则必胜了。

    然而稳妥起见,镇海侯提议,这次不要正面和海盗硬拼,先悄悄打下他们的陆上据点,尽快的取得一场胜利,既能打击海盗,也好鼓舞士气。

    镇海侯的提议,在多数人看来,是担心自己成为炮灰,为保存实力而采取的保守打法,而面对区区海盗,这种打法很明显是有损天朝上邦的威严。

    但其实,战略上来讲镇海侯的提议是没有问题的。临海城的驻城军在经历了连续的战败之后再上战场,对敌人已经产生了恐惧,这个时候如果还选择正面进攻,打硬仗,赢得概率的确很低。毕竟在镇海侯看来,孤鸿王未必会真心支援他。

    何况仅仅是一个陆上据点,犯不着大张旗鼓,保存实力,保证生力军的存货,这在镇海侯看来才是当前最重要的。然而,事与愿违,即便是如此保守的进攻,还是被人识破,反打了镇海侯一个伏击。

    看着眼前这突发情况,青城和徐林几乎同一时间脱口而出,表示他们进攻的消息走漏了。而孤鸿王穆厉,自然也是看得明白,毕竟他可是个正儿八经身经百战,战功封王的人物。所以,他看了一眼正在仓促指挥军队的镇海侯,眯着眼睛说道:“这个唐武靖啊,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运气不好,怎么逢他出战,就总是被人料敌先机呢。”

    孤鸿王话里自有深意,然而青城明白,眼下却不是讨论这个的时候。战局瞬息万变,仅是这一会儿的功夫,镇海侯那边已经倒下了数十名将士,看的青城眉头紧皱,心里暗想道:镇海侯啊,你可千万不要让我失望。

    “徐林,你怎么看?”

    “回王爷,末将以为,如不是消息提前走漏,那就是在咱们行进的路线上有他们安插的斥候,并且极擅隐藏,未被镇海侯发现。但”,说着,徐林顿了一下,转头看向远处高地上的海盗,眉头微挑,继续道:“末将个人认为,这次应该是消息走漏了。”

    孤鸿王等人所在之处位置较高,可谓是登高望远,一览无遗,所以老道如徐林,自然是能看出一些门道。而孤鸿王明白他是看出了一些问题后,并没记着发问,反倒是问向青城。

    青城自由跟随父亲学习兵法,且熟读兵书,更是上过战场亲身体验,经验不说多丰富,却也不是常人能比。眼下被孤鸿王问到,青城沉吟片刻后,回道:“海盗们的进攻有条不紊,且装备齐全,箭矢配备足量,分工明确,每三个人为一个单位,一人负责射杀,一人负责递箭,一人负责看信号。标准的伏击打法,怎么看,都不像是刚知道有人来进攻的样子。”

    听着青城的解释,孤鸿王满意的点了点头,而徐林则接口说道:“最奇的地方,就是他们竟然还有这统一的信号指挥,这哪是什么海盗嘛?王爷,您请看。”

    顺着徐林手指向的方向看去,孤鸿王就看见,远处高地一极端隐蔽的位置,正有一名海盗,双手各执一旗,不断变换手势,看上去,正是在发号施令。

    话说到这,青城眼前一亮,急忙说道:“王爷,徐帅,末将有一事还需汇报。早前末将曾在临海城外救了一队驻城军的士兵,并和这帮所谓的海盗们交了手,就发现,他们竟然懂‘八门号令’,且运用熟练。”

    “什么?八门号令?”

    听着青城提到的这件事,孤鸿王和徐林都略显惊讶,而他二人对视一眼后,徐林本来还有话要说,却被孤鸿王拦住。他转头看向青城,轻笑着说道:“这件事咱们先不论。青城啊,眼前这局,依你看该如何解呢?”

    青城一直在担心孤鸿王会问自己这个问题,因为一旦问了,他就会据实以禀,毕竟下面那五千人马的性命,青城看的可比输赢更重要。但是如果他说了,对镇海侯就是一种质疑。现如今青城这边是有些猜测,但未经查实,以他性格又不想累着别人,所以很是为难。

    看着青城沉默不语,孤鸿王富含深意的一笑,说道:“本王问的事,你和徐林其实都很清楚,眼下最好的安排,就是换将。”

    换将,换的自然就是镇海侯唐武靖了。而孤鸿王说完之后,青城虽无明确回答,却也无奈的点了点头。前者看着镇海侯这边,虽然又倒下了十几人,却已经开始指挥反击,不由得一笑,说道:“你可千万不要小瞧了他唐武靖啊,别看他现在败得惨,想当年,跟着本王出征海川的时候,他可是骁勇的很呢,只是如今嘛,哼哼。”

    话说到最后孤鸿王不由得冷笑一声,沉默下来。而看着眼前的情况,青城沉思片刻,双手抱拳单膝跪地,说道:“王爷,镇海侯身先士卒,应该可信,眼下情况战事要紧,末将愿领一千先锋军支援,势必拿下这个矿场。”

    孤鸿王知道青城该坐不住了,因为他再不这样说,那镇海侯就真的要被换掉了。而对于青城的本身,孤鸿王算是有个了解,但对于他的统兵才能和运筹帷幄,还不甚了解。所以,听着青城的话,孤鸿王轻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准了。青城啊,本王知道你是艺高人胆大,看着临海城的人打得憋屈就手痒,正好,你就替唐武靖挽回点在咱们大齐的脸面吧。记住,战则必胜。”

    “末将领命!”

    见孤鸿王一口答应了自己的请战,青城略显激动,带着雷影和疾风就赶忙跑向了先锋营,并且调出了隶属穆煌的那一千人马。而穆煌本在营中待命,见青城火急火燎的赶来,急忙问道:“怎么了?”

    “镇海侯不敌,我请命出战。对了,按咱们事先说好的,你留守军中,我带人冲锋。”

    听着青城要上战场,穆煌略显惊讶,说道:“这么快啊?我还以为今天用不着你去呢。这个镇海侯,这次又败了?”

    青城一边提枪上马,一边安排雷影点齐人马,然后才回道:“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镇海侯那边势危,我要火速驰援,你好生待着,保护好自己吧。”

    说完,青城见一千先锋军整备完毕,也顾不上和穆煌再多说什么,就急忙带着雷影和疾风冲向战场。看着他们一行人离去,穆煌若有所思,双手合十默默祈祷,心中暗想道:一定要大胜归来啊。

    “雷影,你带着二百弓箭手沿侧面掩护进攻,目标高处敌军,告诉弟兄们,先朝着没拿弓箭的打。这帮人纪律严明,进攻一律听从信号指挥,所以信号兵一旦身死,一定会陷入短暂的瘫痪,这就是战机了。”

    “雷影领命!”

    “疾风,你带着二百骑兵像上次一样给马尾巴上绑树枝,在雷影得手之后,你从正面进攻,不求取下大门,务必造成大军来援的效果。到时他们的信号指挥一定以为是右先锋援军上了,势必收兵进入下一战备阶段,即时,临海城驻城军就能得到喘息的机会,好重整人马。”

    “这事我在行,放心吧少主。”

    “徐梁,我亲自带着四百枪兵和刀斧兵直取矿场大门,你负责带着二百盾牌兵,从两翼绕过我们,在我取下大门之后挡在前方警戒,然后大家做短暂休整,咱们再商量进攻的事。”

    徐梁自从知道了青城的身份,就跟随着他一起划入穆煌的麾下,而青城对他也像是对雷影和疾风一样,当成了自己人。眼下听着青城的吩咐,徐梁一想到这首战对青城至关重要,急忙说道:“徐梁领命!”

    “少主,我带人去取大门吧。”

    听着雷影的话,青城见前方即将到达战局所在,严肃道:“谁也不知道门后会有什么,也不知道他们的下一轮应对是什么样的,所以我必须亲自去攻,才能了解他们的阵法。好了,各自做好自己的事吧,驾!”

    说着,青城一骑当先冲了出去。而雷影三人见劝他不住,只好各自行动。只见雷影带人分别从两侧环绕矿场大门,在找到各自的掩体之后开始了对高处的疯狂进攻。而果如青城所料,每当一个信号兵被射倒之后,剩下的两人就会停滞一段时间。

    眼看大齐这边开始了反攻,并且很有针对性的瞄准了自己方的信号兵,海盗这边的信号指挥也意识到应该是镇海侯的支援赶到,就双手交错着高举两面旗子,所有的弓箭手就都陆续停下了进攻。

    他俯身朝下看去,正好又看见了不远处的疾风和“风沙大军”,料想一定是万厉军大军压境,正想再发出号令指挥进攻,突然,一支疾箭射来,正中他的脖子,这人还未缓过神来,就瞪大了眼睛喷出一口血来,倒在地上死了。而这支箭,正是青城所发。

    青城在进入战局之后就一直盯着这人的位置,看到他露头了,急忙一箭射出,杀死了他们的指挥,这帮海盗才是真的陷入了瘫痪,纷纷退去。而趁着这个机会,青城率兵冲向大门,在和几十名负责把守大门的海盗进行了一番厮杀之后,顺利的夺取了矿场大门的控制权。

    等到雷影、疾风和徐梁都就位了,青城下马走向战局的一处,看着眼前一人,心中思虑再三,双手抱拳一拱手,主动打了招呼。

    “小将段青城,见过镇海侯爷。”
………………………………

第一卷:少年壮志,初露锋芒 第十七章  初识海侯,青城叫阵

    解除了临海城驻城军的危机,青城走到一人面前,正是镇海侯。后者见来人英气不凡,料想必定是主将,但略显眼生,似乎并不相识。不过,在看到青城的第一眼时,镇海侯似有一丝恍惚,也不知是为何。

    “在下唐武靖,多谢搭救。小兄弟你。。。。。。请恕本侯眼拙,似乎未在万厉军中见过吧。”

    “侯爷莫怪,小将不过刚从军三月,现在只是万厉军先锋营一先发,所以未曾与侯爷谋面。”

    听着青城自报军衔,镇海侯也是明显一愣。刚才青城的所为他都看在眼里,单是青城准确的判断出信号兵所在,且一箭射杀的本事来看,就知道青城不是庸手。何况不过瞬息之间他就解除了自己这边的危机,这样的人,镇海侯自然是不明白如何才只是一个先发?

    然而万厉军的事他也不敢多做评论,但是心中有一疑惑还是不免问道:“原来如此。不过,本侯冒昧,敢问小兄弟是何方人氏?”

    镇海侯竟然会问到自己的家事,青城先是一愣,沉吟片刻后回道:“回侯爷,小将青玉城人氏。”

    “那青”,许是想问的事有些忌讳,镇海侯话到嘴边又压了回去,环顾四周后,压低了声音,问道:“那原青城军主帅段飞岩,可是令尊?”

    镇海侯一语道破自己的身份,青城明显为之一惊,眉头微皱,说道:“侯爷怎知?”

    听着青城的话,镇海侯就知道自己所料不差,恍然大悟道:“难怪本侯看你和段帅如此相像,竟然真是他的儿子。你有所不知,想当年段帅东征东图,本侯有幸同军,亲眼目睹了段帅的风采,那真是,大齐王师表率啊。其后几年,也难忘那段时光。刚才我看到你,就好像看到了年轻时的段帅一样,这才有此一问。”

    大齐建行五年,属国东图政变,国主被杀,皇子李元凯被迫出逃,求助大齐。大齐本着天朝上邦的身份,对属国之事不能不理,加上东图事关大齐西垂门户不能不顾,齐耀帝就命北疆王为帅,段飞岩为主将,领兵五万出征东图。

    顺利清缴叛贼后,大齐又助李元凯夺回政权顺利登位,李元凯感恩大齐相助之情,这才立下誓言,东图永为大齐属国,并誓死为大齐看护西垂。后来齐耀帝亲自册封李元凯为东图国主,段飞岩奉命宣召,并代表大齐和李元凯立下“永不相负”的誓言,成为一时佳话。

    其实到现在,东图境内段飞岩之名也是人尽皆知,只是奈何昔日恩人已成反贼,东图听闻之后举国震惊,李元凯也曾亲自上书愿为段飞岩作保,但辉帝一言九鼎,也是无力抗拒。

    而此刻听镇海侯提到此事,加上他对父亲的称呼还是如过往一样,青城感念于此,双手抱拳一拱手,说道:“原来侯爷是家父故人,青城无礼之处还望侯爷多多见谅。”

    镇海侯扶住青城的双臂,轻叹了口气,说道:“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啊,段帅神勇无敌,我看你虽然年纪轻轻,但一定也是个将帅之才,断不会辱没了他的名声啊,哈哈。”

    镇海侯的笑声里,青城听到最多的是欣慰,这是只有真义气的人,才会有的举动,所以对镇海侯的好感,又是加深了不少。只是,一想到心中疑惑,青城不禁皱起眉头,暗想道:希望是我想错了吧。

    两人一番交谈后,青城想到眼前的局势还不容乐观,急忙说道:“侯爷,眼下不是说话的时候,咱们还得攻下这个矿场呢。等战事结束,青城再好好和您聊聊。”

    听着青城的话,镇海侯露出为难的表情来,刚想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