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齐信庭侯-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将军,可是万厉军来援?”
看着他的样子,青城心知他伤口太深,伤势过重已无力回天,无奈的叹了口气,回道:“小兄弟,王师大军已到,你放心去吧。你可有何话要说,请放心告知,我必为你去做了。”
“是,是援军就好。将军,请保护好临海城,我,我们的家人,都在那儿呢。。。。。。”
话音刚落,赵方气力全无,应是去了。而听着他的遗言,青城转过头看向抱着他的那个年长一些的将士,问道:“他可有家人?”
“家中尚有一母,年老体衰,在城内居住。”
听着他的话,青城眉头皱起,不解的问道:“他是家中独子,又有年迈母亲,因何从军啊?”
“将军,临海城内的驻城军就要打光了,我们不上战场,又有谁来保护我们的家人呢?”
听着他的回答,青城一时怔住。是啊,军队不在了,家人只能靠自己来保护,而每一个从军的将士,最开始宣誓的话,不正是保家卫国吗?卫国,就是为了保家!
“从今往后,他的母亲,就由我们这些活下来的人照顾”,说着,青城顿了一下,沉吟片刻后,他坚定地说道:“从今往后,所有的大齐子民,都由我们这些身穿军装的七尺男儿来保护!我们大齐是天朝上邦,四方来朝,化外蛮夷若来犯,虽远必诛!”
最后一句话,青城是喊出来的,而他说完之后,环顾四周,眼光如刀,生生扎在了每个浪人的身上,似乎要把他们全部杀灭。。。。。。
“你们这帮畜生,纳命来!”
………………………………
第一卷:少年壮志,初露锋芒 第十二章 海川高手,神兵天降
在青城的火速驰援下,临海城这队将士算是暂时得救了,说是暂时,只是因为眼前还有个问题,那就是一百对三千,实力上还是有很大悬殊的。不过青城以高超武艺斩杀了数人,倒是震慑的这帮海盗都停下了动作。
此时青城横枪立马,环顾四周,偶尔有几个胆大的海盗想要上前试探,都被他一枪刺死,而看着他们这会儿没人敢再上前了,青城心中暗想道:疾风啊疾风,你可要快点了。
就在双方对峙中,海盗那方突然有一男子缓步走出。他看上去年二十有五,长相俊俏,长发未盘自然垂落,衣领大开很是轻浮,腰间佩戴两把像唐刀一样的佩刀,一手握着其中一把刀的刀柄,另一只手则搭在了左右衣领之间,走路左摇右晃,似乎饮了酒,看上去很是散漫。而他一出来,周围的海盗都恭敬的让开了路,应该是这些人里的老大了。
这人走到死去那个同伴的身边,付下身子查看了一下他的伤处,嘴角微微一挑,站起身后看向青城,用并不是很流畅的汉语轻笑着说道:“喂,这是你干的?”
听着他的话,青城冷着脸点了点头,没有发声。而那人见状,似乎很是满意,从后腰处取下别着的酒壶,高举着手仰头喝了一大口酒,然后扔到地上,踏前几步,打了个酒嗝,说道:“嗯,有意思,这样才有意思嘛,一直都没个像样的好打,我都快死在酒缸里了。喂,你叫什么名字?”
“问人之前应该先自报家门,这叫礼数。”
听着青城的话,那人满不在乎的扣了扣耳朵,然后摊手说道:“我们是海盗啊,哪懂什么礼数呢?算了,你不说也不要紧,能得到我的认可再问吧。”
说着,这人双手高举,伸了个懒腰,右手就自然地抽出了腰间佩刀,作势要和青城交手了。而青城看着他的样子,品着他的话,沉吟片刻后轻笑了一声,跳下马来,说道:“海盗还会学汉语吗?更何况你虽然有意掩饰,但我听得出来,你的汉语还不错,估计军衔还不低吧?”
青城一语道破,那人手上动作一顿,然后满不在乎的说道:“前几年抓了个中土的女人,整天在我耳朵边叽叽喳喳的,就这么学会了。不过,我为什么要和你解释呢?哎,真失败啊。”
“哼。”
对于他的回答,青城自然不信,冷哼了一声,就发现对方已经开始行动了。只见他右手快速抽刀,刀尖点地冲向了青城。而青城眼见他动作迅猛,心中想道:是个高手。
“喝!”
那人冲到青城的身前,自下往上的挥舞着佩刀,意图砍在青城腰肋。而青城站立原地不动,左手持枪自然落地,堪堪挡住了那人的刀锋。紧接着青城左脚踢在惊雷闪的枪尾,顺势扫向了那人的下路,后者连退几步,躲开青城进攻,并再度欺身而上,砍向青城的肩头。
只见青城双手抓着惊雷闪的高处,然后双脚同时猛踢,以“金刚腿。金刚出山”之式,正踢在那人握刀的拳头上,而那人感受着青城脚上的力道,暗自惊叹道:这种脚力,不逊色于我国任何一个名将,实乃上将之选,难不成他就是孤鸿王手下那个武侯徐林?
双方角力,青城略胜,落地之后双手持枪刺向那人胸口,对方横向举刀落在惊雷闪枪头,压住了青城的攻势。而青城双臂发力,大喝一声后,竟将这人直接抛飞,同时脚一点地凌空跃起,一枪再度刺向他的胸口。
“喂,不要一开始就这么拼命啊,要好好的感受战斗的乐趣!”
说着,那人一刀砍在惊雷闪的枪头,借力侧翻落地,接着前滚翻到了青城的落地点,一刀横扫,砍向青城的脚踝。而青城眼见避无可避,转念一想,以惊雷闪撑地,枪身挡住了那人的刀,青城顺势以右脚狠狠的踩住,同时左脚一招金刚腿。金刚下凡,踏向了对方的脑袋。
眼见青城就要得手,对方左手握拳狠狠高举,对上了青城的脚,虽然力有不敌,但使青城动作放缓,他借此机会抽出佩刀,一刀刺向了青城的腹部。而青城呢,他身子顺时针一转,躲开这人的攻势,然后提起惊雷闪以横扫千军之势反攻,被那人以刀身挡住,只是后撤了几步,并没得手。
不过此人第二次贴身感受到了青城的力道,心中暗想:这人的力道极强,虽两次都被我挡住,当每一次的余力都震得我手臂发麻。虽不愿承认,但久攻之下我必有所失,要拼技术了。
心里这样想着,他左手抽出另一把佩刀,双手持刀摆好架势,冲着青城急奔而去,竟是要正面硬拼?
看着他的样子,青城不屑的冷哼了一声,一枪刺出,而那人在即将与青城交手的瞬间,突然止住脚步,然后脚一点地凌空跃起,双手倒转刀柄,刀尖朝下反向握刀,狠狠地刺向了青城的后背。
“哼,就知道你不敢再和我拼力,想智取?你也要有智!”
这样说着,青城一枪刺在了地面上,接着后撤两步,右手抓着惊雷闪的枪尾,身子逆时针一转,转向了上方,同时一脚高踢,以“金刚腿。金刚举鼎”踢向了对方的下盘。而那人眼见青城已看穿了自己的意图,急忙收回双刀,将内劲压向脚底,脚上发力,对上了青城的金刚腿。
“还想拼力?好,就让你感受一下金刚腿的力量!”
本以为那人来不及防备,只好借高处落地的优势和青城对拼一招脚上功夫,没想到,在两人双脚即将对上的同时,那人突然收脚,双腿弯曲,并且以双臂抱住双腿,快速施展了连续的前空翻,落到了青城的身后,同时身体后仰,双刀刺向了青城的后心。
背后空门大开,青城面不改色,而那人双刀刺在青城的后背上,就突然意识到,竟然刺之不入?正是青城以一身强横的护身劲“金刚雷身”硬接了这人一招。同时,青城见他还未反应过来,右手快速抽回惊雷闪,左手握住枪尾,然后以巨力横扫,打向了那人的左肋。
“避不开了,只能硬接。”
腰肋受创,伤势不可谓不重,几乎致使战力损半,那人也不敢大意。身子急忙前倾,站直之后左转,双刀交错,正好挡住了惊雷闪。然而这次出招青城实是用上了九成力道,故而双方对拼之后,那人被击退数步,双手肉眼可见的在颤抖着。
“咕。”
生生压下了已到嗓眼的一口鲜血,那人感受着胸口处错乱的内劲,不再敢上前继续,缓缓的后撤了几步,然后轻笑着说道:“不愧是大齐悍将啊,果然了得。今日一战,将对将我是不如你,但我想请教,阁下打算如何撤走呢?”
那人所说,正是大齐方面临的局面,青城确是神勇无敌,奈何对方人海战术,就算他能自保,可身后这一百将士却如何也顾不周全了,这样的话,他赶过来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然而听着他的话,青城似乎毫不在意,一副傲气冲天的样子,笑道:“你在说笑吧,撤走?哼,谁要撤走了,我大齐王师已到,该撤走的人,是你们才对!”
青城声称援军已到,但是四下里也没半个人影,众人也只当他是在虚张声势,然而反观青城的表情,虽然有些犹豫,但似乎也并非胸中无物,难不成真有神兵天降吗?
而就在这当头,临海城驻城军中,看上去应是领头的一人环顾左右,沉吟片刻后面露坚定之色,仿佛下定了决心,就走到青城的身边,低声说道:“在下临海城驻城军中先发杨海,敢问将军尊姓大名?”
看着这人突然恭敬的问了自己的身份,青城也是礼貌的双手抱拳一拱手,轻笑道:“杨先发客气了,在下段青城,万厉军先锋营二营先发,咱们同属一级,不用多礼。”
“啊?”
听着青城自报了家门,这杨先发明显一愣,似乎并不明白为何像青城这样一身本事的人,竟才是个先发,只能理解成,万厉军“卧虎藏龙”了。
“不管阁下是何等军衔,今日大恩大德我等没齿难忘。但眼下我观周围情况,似乎并没有阁下所说援军到来,所以在下斗胆相商,希望阁下不要顾及我们,尽早突围吧,不然若因我等贱命累了阁下,我等真是万死难辞其咎啊。”
听着他的话,青城收起笑脸,严肃的看向他身后一众将士,然后说道:“千万不要妄自菲薄。你等与我,皆是为国效忠的将士,我们的命虽不说何等高贵,但也不是轻易就可交托,必是为国尽忠之时才能拿走,所以何来贱命之说?今日我有幸能与大家生死与共,是我段青城的福分。你们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敌人都不曾投降,但是这份忠肝义胆,就值得青城钦佩。所以,今日咱们生死与共,绝不相负。”
这样说着,青城耳朵突然一动,似乎听到了什么声音,抬头看去,面露喜色,然后跟杨先发等人低声说道:“援军来了,诸位请看。”
众人顺着青城所指的方向望去,就见不远处突然狂沙漫天,风尘飞走,又见风沙之中隐隐可以看到上百面旗帜,似乎正是有一大队急行军,狂奔而来。
“真,真是神兵天降啊!粗略看去竟有上百面旗帜,这,这不就是说有上万人马吗,太好了,得救了!”
听着他的话,青城轻笑着点了点头,然后提枪上马,高举手中长枪,大声喊道:“大齐的将士们!随我杀敌立功!”
………………………………
第一卷:少年壮志,初露锋芒 第十三章 兵行诡道,八门号令
眼前这万人大军,犹如神兵天降,突然就出现在了临海城外。而看着援军已到,临海城的守城将士们一个个都激动万分,纷纷握紧了手中刀剑,准备和青城一起杀敌立功了。
“怎么来得如此之快?”
海盗这边,首领刚刚败于青城之手,本就士气低迷,加上这突然杀到的援军,自然让他们萌生退意。只是,那首领看着不远处的所谓“万人大军”,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并没有立刻撤走的意思。
“若果真是万人大军冲杀,必定声势浩大,不可能都快到眼前了才听到声音。不过,大齐军队,百人一旗,倒确是如此。加上这漫天飞沙,也不像是几百人就能造成的声势啊。”
心中虽有疑惑,奈何战局瞬息万变,这人虽不想放走青城这员猛将,但大齐的援军眼看就杀到面前,他也不敢冒险。何况援军已到,需要准备的事情多着,不能再从这里耽搁时间了,只是,就这样放虎归山,心里总有一丝遗憾,并且直觉告诉他,日后若不成事,必是眼前之人阻挠。。。。。。
青城似乎看出了这人的退意和犹豫不决,转念一想,轻笑着提枪指向他,朗声笑道:“来来来,你是个难得的高手,我不会让你就这么死在万箭穿心之下的。咱俩再大战三百回合,你要是赢了我就放你走。”
听着青城话语中的坚定语气,似乎已经是大局在握了,这人不再犹豫。只见他右手微抬,挥手致意,手下人马纷纷四散逃走,看上去倒真像是一群毫无纪律的流寇。然而眼尖如青城,自然是能看出一些门道的。
“三千人,分八个方向有秩序的四散。虽然看上去漫无目的,似是逃窜,但其实只是障眼法,估计,是‘八门号令’吧。逃窜前已经定好了汇合的方向,就不怕走失了。”
所谓“八门号令”,是流传自中原,后被海川将领学去,还经常出现在战场上的一种令法。实为障眼法,意在迷惑对方,看上去是溃不成军,只顾逃命,但其实指挥者早在训练之时,就定好了八个方向的位置,同时以八门命名,发令时只需按照提前定好的暗语说出汇合的方向,例如“惊门”,将士们就心知肚明。
这种障眼法有极强的反攻能力,对于不通兵法的人,一看对方战败,急功近利追杀,就会分兵,而等到对方汇聚一处时,正好可以打个措手不及。但是,对于青城这种名将世家来说,就有点班门弄斧了。
“连八门号令都懂”,看了一眼四处逃命的海盗,青城看着那个首领,轻笑着继续说道:“还敢说自己是海盗?”
听着青城的话,这人沉吟片刻后,收起玩笑的表情,冲着青城一鞠躬,严肃道:“在下上泉信义,请教阁下尊名。”
上泉信义表现出了极大的尊重,虽然敌对仇视,但青城还是先自报了家门,说道:“万厉军先发,青玉城小将段青城。”
“难怪,竟然遇上了青玉城段家的人”,听到青城的名号,这个上泉信义似乎对青玉城有些耳闻,轻笑一声,继续道:“大齐名将段飞岩,是阁下的?”
“那是家父。”
段飞岩乃是大齐名将,南征北战数十年,声名显赫。虽然爵位不高,但在军中和大齐各属国里,那可谓是声名远播了。而这个上泉信义听到青城竟然就是段飞岩的独子,不禁有些黯然,叹息道:“哎,真是想不到,竟然这么快就遇上你这样的名将之后,也不知道是幸与不幸了。不过,段将军之事委实可惜,想不到段家的后人,竟然还会为大齐韩家尽忠。”
听到这人如此说话,青城眉头微皱,厉声道:“你给我听着。既然你知道我是段家的人,就该明白,所谓海盗之说,在我看来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你们究竟是什么身份你我心知肚明,我只说一事,今日我初到临海城,就看见你们残杀我大齐将士,本应将你们尽数剿灭,但我不想以多欺少,待来日,咱们战场上定会再次相见,而似你等这般卑鄙无耻、丧尽天良,定不会有善果,还是回去洗干净脖子,等着我大齐王师去砍吧!”
既然知道了青城的身份,上泉信义也不再狡辩,因为他明白,似青城这等名将之后,熟读的兵法比他多了不知多少倍,何苦再班门弄斧,自讨无趣。不过,有一点他知道青城说的没错,那就是,他们肯定还会在战场上相遇。
眼看周围手下都撤退了,上泉信义知道自己也该走了,沉吟片刻后点了点头,冲着青城一拱手,说道:“多谢段将军大义,来日相见当再讨教,后会有期。”
说着,上泉信义就翻身上马,准备走了。而就在这个时候,他似乎想起一事,从怀里掏出封信来,手上力道贯之,用力扔出,丢向青城。
“家兄听闻万厉军高手如云,特书信一封,让我转交名将徐林。不过我想,对于青玉城段家,他应该会更感兴趣吧,嘿嘿。段将军,这封战书,就给你了。”
说完,他策马扬长而去。而青城这边,接过战书,手上发力消去上泉信义暗劲,本想拆开来看,但一想到此刻情况,还是先收了起来。一旁的杨先发看着他的样子,沉吟片刻后张嘴欲语又止,青城看出了他的心思,轻笑一声,下马走上前去。
“杨先发是想问我为何放他们走吧?”
“段将军是我等恩人,不敢隐瞒。没错,我的确不明白,段将军为何放走这些畜生。”
听着杨先发的语气,青城明白他似乎有责怪自己之意,无奈的苦笑了一声,刚要回答,正好带人来援的疾风已经跑到了近前,急忙下马单膝跪地,说道:“末将来援迟缓,请少主降罪!”
看着他的样子,青城急忙扶起他来,低声说道:“我现在是万厉军的先发,对外不要再这样称呼我了。另外这么短的时间里让你搜集众多的树枝和旗帜,确实难为你了。救援时机刚刚好,一点不迟。”
眼看援军来到身前,杨先发看清之后,顿时愣住,一脸不解的表情毫不掩饰的挂在脸上。原来,在远处看去的万人援军,走近了看才知道,竟然只有二百骑兵。不过他们几乎人手一面旗帜,没有的几个,也都用一块儿大布系在枪头,远处看倒也像是旗帜。而再细看就能发现,这二百骑兵的马尾巴上,都绑了许多长树枝,也不知道是何用意。
“树枝。。。。。。旗帜。。。。。。”
看着杨先发看清了真像,青城轻笑着走上前,说道:“你们被围之时大军远在六十里之外,急行军多日,想要赶来救你们怕是有些慢了,所以我先行一步,带着这二百骑兵就来了。但是对方人数众多,硬拼,我怕护不住你们。所以,兵行诡道,我就让他们找了二百支旗子,再给马尾巴绑上树枝,造成狂沙漫天的样子,虚实结合,这才唬住了他们。”
听着青城的话,杨先发明白过来,沉吟片刻后看了一眼周围的兄弟,相互点了点头,然后在他的带领下,众人纷纷跪倒在青城的面前。眼前这突如其来的情况让青城先是一愣,然后急忙伸手去扶起众人。
“段将军智勇双全,实乃上将之才。今日承蒙将军搭救,此恩此情,我等没齿难忘,请将军受我等一拜。”
“杨先发,各位兄弟,千万不要这样”,青城一边扶住杨先发,一边说道:“咱们同属守土卫国的将士,区区小事何足挂齿。我父帅。。。。。。家父曾说,‘为兵者,当属手足,命所交托,生死与共’,今日咱们共患难,没有一个投降的孬种,来日,咱们自当再同享福,大家快快请起,莫在折煞青城了。另外青城只是万厉军中一先发,可当不起这一声将军啊。”
听着青城的话,杨先发很受感动,双手抱拳一拱手,说道:“将军大义!”
“将军大义!”“将军大义!”
听着众人的喊声,青城很是欣慰,心中想到家族所受冤屈,似乎看到了昭雪的希望。
“公道自在人心,我们段家行得正,站得直,大义遍布天下,只要我能自证,再立下不世之功,相信陛下定能圣心回转。父亲,你放心吧,青城自当竭尽全力,尽早为您洗清冤屈。”
此刻的青城一心只为家族昭雪冤屈,或许还不知道,他和这一班将士,只有共患难的交情,没有同享福的命。。。。。。
日落西山时,万厉军赶到临海城外,正式接管了全城的防务,而当他们看到被打的支离破碎的驻城军时,都不禁暗自神伤。临海城的镇海侯堂堂二等武侯,手下握有三万驻城军,又坐镇沿海重镇,那真是,何等威风。却也想不到,今日竟落得这般下场。
此刻,临海城内,主帅府邸,孤鸿王和万厉军第一大将徐林坐在堂前,看着眼前一人。这人个头中等,肤色偏黑,略显精壮,饱经风霜的脸上有一道醒目的疤痕,眼神涣散低迷,一身劲装看上去也算是威风,不过头上和手臂上的伤势,也让他的惨状难掩。而他,正是此次海川匪患的主角,大齐二等镇海侯,临海城守城主帅唐武靖!
此次海川匪患,镇海侯被人打得落花流水,虽败了谋略,但胜在气节,不过此等战败,大齐朝堂内自然是不允许的。而作为东境封疆大吏,大齐东方擎将的孤鸿王,也是没想好该如何处置这个败军之将。
看着孤鸿王和徐林都默不作声,这镇海侯沉思片刻后,单膝跪地,决绝的说道:“末将失职,丢了穆王爷和朝廷的脸面,更对不起死去的将士们和临海城的百姓。奈何对方底细需亲自汇报王爷,这才苟活多日。今日万厉军既到,请王爷尽管发落,末将绝无怨言!”
“哼,好!”
………………………………
第一卷:少年壮志,初露锋芒 第十四章 王侯斗角,穆王转意
听着镇海侯的话,孤鸿王一口应下,不仅让前者为之一怔,就连徐林这个心腹爱将,都十分不解,暗想道:王爷真要处置镇海侯了?
“哼,好,好啊,好一个镇海侯!”
说着,孤鸿王转头看向徐林,微微点头示意,后者凭借和他多年的默契立时会意,当下站起身走到镇海侯的身旁,扶起他,并开口笑道:“唐兄莫慌,王爷是赏识你呢。”
“徐林说的不错啊”,说着,孤鸿王叹息一声,站起身走向两人,并继续说道:“你唐武靖用兵无谋,守地有失,致使大齐军威受损、天朝威严受辱、东境防御受创、黎民百姓受苦,这是不争的事实。”
听着孤鸿王细数自己的过失,镇海侯不敢否认,眼看又要跪下去,却被走到身前的孤鸿王扶住。
“王爷,末将。。。。。。”
“别急,本王话还没说完”,说着,孤鸿王把手放到了镇海侯的肩头,语气稍缓,又接着说道:“但是匪患闹了近四个月,你孤力支撑,无一兵一卒投降,更没丢失一城一地,誓要和匪寇玉石俱焚的决心也是大家有目共睹,所以,你虽有过,但过在不谋,却没丢了大齐武将的气节,这一点,也是令本王很欣慰的。”
听着孤鸿王一番安抚人心的话,镇海侯略显激动,双手抱拳回道:“王爷明鉴!末将虽无谋略之才,但也绝不敢辜负圣上的信任和王爷的器重。莫说贼寇只有三万,就算是三十万,我唐武靖也只会做亡将,绝不做降将!而且末将担保,临海城驻城军全体将士亦是如此!”
孤鸿王满意的点了点头,转过身走向上座,当他背面镇海侯的时候,不易察觉的冷笑了一声,似乎刚才的话并非真情流露。不过,这些镇海侯并没有看到。而等孤鸿王坐回去之后,又一脸愁容的叹息道:“哎,可惜朝廷里那些文官言辞凿凿,都说你有勇无谋,累及百姓,罪该万死,对你不利啊。”
孤鸿王所说也并非空穴来风,不过却有些刻意夸张。而听他说完,镇海侯似乎也有个心理准备,点了点头,说道:“末将确实无谋,剿匪近四个月,损失了两万多人马。。。。。。哎,竟才杀敌不过五千。”
说到临海城驻城军的伤亡情况,镇海侯又是一阵黯然神伤,然而听他说到杀敌数目时,孤鸿王低下头,不屑的轻哼了一声,并没有让另外两人听到,然后又突然抬起头,面露喜色。
“杀敌五千?好啊,武靖,你这也算是剿匪有功,最多就是功过各半,不赏不罚了,哈哈。”
孤鸿王竟然说自己有功?镇海侯一脸不解,开口说道:“王爷,杀敌五千,自损两万,这,这如何能说是功过各半啊?”
听着他的话,孤鸿王沉默不语。而一旁的徐林见状,轻笑着接口说道:“唐兄,王爷爱才,是要护你啊。你试想,如果没有功劳,王爷把真实的战报递交圣上,陛下看后定龙颜大怒,兄虽保住了气节,但不谋之罪一旦坐实,丢官罢爵都是有可能的。”
徐林所说虽有意恫吓镇海侯,但所言非虚,毕竟就在不久前,刚有一个战功赫赫的二等伯爵被圣心裁决,而究其原因,也不过就是龙颜一怒,更勿论,他这种败军之将了。
看着镇海侯确被自己唬住,还有些失神,徐林喊了他一声,又笑道:“唐兄莫慌。兄之所幸,王爷有意维护,这才想到,以功抵过来救老兄一命。唐兄不是说杀敌五千吗?那好,那咱们就上报朝廷,斩敌一万!这样临海城驻城军虽有损失,但功过相抵,老兄自可保命。不过,谎报军情,冒领军功这种事,一旦让别有用心的人知道了,对咱们可都不好,所以唐兄应该明白,王爷这可是在冒着风险保护你啊。”
听着徐林的话,镇海侯知道他是在敲打自己,也明白这时候该表明忠心了,急忙单膝跪地,一脸诚恳的说道:“王爷大义,唐武靖受宠若惊。请王爷和徐帅放心,末将知晓这个中利害,一定守口如瓶。并且为报王爷再造之恩,末将今后一定以王爷之命马首是瞻,肝脑涂地!”
说着,他就跪拜了下去。徐林乃是孤鸿王第一心腹,自然是万厉军参将副帅,所以镇海侯如此称呼。而看着他的样子,孤鸿王满意的点了点头,走上前去亲自扶起了他,并轻笑着说道:“武靖啊,你这是作何,咱们同僚一场,本王只是看不惯武将受文官笔讨,这才出手相助。何况,哪有什么王爷之命,咱们同朝为官,都是要奉圣上旨意的。”
镇海侯站起身,双手依旧抱着拳,听完孤鸿王所说,急忙回道:“王爷所言极是。但,圣上对末将有知遇之恩,是以末将保家卫国以报之;而王爷更恩同再造,末将无以为报。从今往后,末将这条命就是王爷的了,只要王爷有命,不论何时何地何事,末将定当遵从!”
“好了,越说越过,你啊。”
虽然这样说了一句,但孤鸿王的心里,对镇海侯的回答还是很满意的。看上去,这件事就这样说定了,而像冒领战功这种大事,孤鸿王和镇海侯竟然上下一心,欺瞒天听,一番言辞,几句对话就落实下来,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对了,尚有一事,还需要和你商量,让徐林解释给你听吧。”
“王爷有事尽管吩咐,何须商量啊。”
听着镇海侯不假思索就回了句话,徐林接口说道:“唐兄对王爷的忠心真是令人佩服,也罢,往后就都是自己人了,小弟就直说。是这样,虽然王爷有意上报朝廷,‘据实已报’唐兄杀敌一万,但这和临海城的损失相比,还是有些差距。毕竟对方不是‘云龙’和‘虎臣’这样的强敌,只是一个弹丸之地海川,所以,单是如此,恐怕还是有些麻烦。”
“云龙帝国”是北方游牧民族,掌握着最肥沃的大草原,兵强马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