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护花郎-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们根本就没有把这个安保监当成自己的家,如此一来,不就放着几百号人不做事?

    秦牧不允许这样子的事情发现,连忙下到城里,令禁军把这些百姓集合起来,他也不跟这些人废话,立刻让他们加入到后方,让他们递箭,送木头之类的,不危险的活计。

    百姓们之前已经被这个看着年轻,看着好欺负的人给吓怕了,现在哪还敢不听命呀。再说,这些活计又没有生命危险,做起来也没有危险,也就去了。

    秦牧正想转身离开的时候,这时秦牧派出去的侦察连回来禀报消息,这个消息跟范仲淹传回来的信息一模一样,秦牧便觉得有些失望。

    不过转念一想,也确实是的,自己弄来的人毕竟只是厢军,这胆量哪有范仲淹的细作大,再说,交通工具也不如他们,想到这里,秦牧觉得,自己很有可能得好好安排一下,不然成立这个侦察连完全没了必要。

    秦牧让这些赶紧去打探消息,然后自己便吩咐百姓们把家里头能拿出来的门板,或是床板之类的东西全拿出来,全都弄到城头上。秦牧知道,这些党项人骑术厉害,他们可以用城墙来抵挡,可是他们的弓箭呢?也就只能拿这些木板来挡了。

    百姓们把这些木板全都弄到城头上,然后让穿着铠甲的禁军站在门后,举着,防止这利箭射向城头,射中在城头抵抗的的禁军们。

    百姓们把这些东西都弄好后,秦牧可不敢让他们闲着,秦牧等人立刻带着这些百姓还有之前的禁军一同去那小树林里,把那里的树木尽数给砍了。取这里的木材,不但可以用来守城,而且还可了防止党项人拿树木来做掩护。

    正当秦牧带领着百姓运好最后一批树木后,远远地便听到万马奔腾的声音,那声音真的很厉害,因为秦牧已经发现这地竟然在颤抖,真是实实在在的颤抖。

    看着远处的扬起来的尘土,范仲淹大喊一声:“关闭城门,所有人,备战!”范仲淹声音一落,四五名身背红色旗帜的传令兵便四处奔走,把范仲淹的命令传递下去。

    听着远处传来的马蹄声,还有那党项人的吆喝声,马儿的嘶鸣声,秦牧忽然觉得之前那安平城跟现在比起来,真不是一个等级,难怪可是让自己这么一个初到大宋的毛头小子守得住。

    若是今天这阵状,只怕自己是守不住。自己有很多方面,都没有范仲淹想的深远,想的周全。有些东西,你看到后,知道这样子布置,可是真让你去布置,你又忘记了如何处理了。

    说话间,党项人来了。秦牧这时才知道什么叫黑压压的人群,什么叫扬尘千里。范仲淹带的人也不算少,可是这些人军容整齐,而且是那种职业当兵的的,又怎么会有这些党项身上的杀气腾腾呢?

    范仲淹高抬着手,心里十分地紧张,可是却依然盼望着他们冲过来。就在范仲淹打算下令,让城里头的抛石机,还有这城头的床驽开始发射之时,他却发现党项人的马儿,正在不停的翻到。

    人仰马翻,这就是真正的人仰马翻。看到这个情形,范仲淹转过头来看了看秦牧,他明白,这一切都是秦牧刚才设计的。秦牧呢,看得出来,范仲淹那眼神中的含意,并不作答,只是笑着。

    原来,这一切都是秦牧安排的陷马阵,他不记得这个东西到底是哪个将军用的,但确实从书上看到这个方法。当时,便觉得这个方法非常好用,而且用料也非常简单。

    中原人,一向以来在同草原民族的战斗中,便老是吃亏。诸葛亮的连驽很好用,可是制造却并易事,让秦牧现在学,还真是难得很呀。倒不如,用这个陷马阵,来得方便快捷一些。

    这个陷马阵的原理是这样子的,前面挖一个坑,坑不须很深,只要能让马失前蹄便可,在上面放着这根圆木的作用在于刺死骑在马上的人,或是马儿本身。

    当战马从远处而来,马蹄重重地踏进坑内,顺道把那根削尖的木头踩中,然后尖尖地一端迅速向上翘起,因为高度放在那里,便很容易把马上之人刺中。

    而那个坑并不大,这木头便踩下去之后,除非用猛力,否则又不会倒下,便直挺挺地立着,那尖尖地一端便等待着人儿或是马儿的肌肤相送。“哧”,木头入体的声音,此起彼伏,越来越多的人儿被刺中,被刺死。
………………………………

第160章 小范子

    “这是……”范仲淹很是好奇,看着秦牧也没用多少人呀,怎么便设计了一个这样的陷阱,看他们一个一个地刺死在马上,猛然间觉得,原来中原人氏对付这些蛮荒之民也是办得到呀。

    看到范仲淹如此好奇,秦牧便这个机关的秘密所在讲了出来,顺道还解释了一番,为何有此作用。正在范仲淹表示钦佩之时,秦牧却长叹一声,道:“这个陷马阵看着挺厉害,但是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便是……”

    秦牧话还没有说完,远处上党项人已经开始了有了动作,前面冲上来的骑兵一个接着一个的死亡,李德明不是傻子,他明白如果再这么下去,只怕自己带的这些草原上的真男儿全都得交待在这里。

    是以,李德明下令让所有的士兵返回。说的李德明就是聪明,他让人撤回来后,便让骑兵下马,挨个查看,即便有些党项人在没有看到陷阱的时候,踩中了机关,那木头也弹了上来,但却并不能造成致使的伤害,最多敲一下,或是划破一点儿皮。

    看到这个场景,秦牧便把刚刚没有说出来话,说了出来道:“范将军,你看,这陷马阵,其实真的只对骑兵有效,在对步兵的用处不大。”

    “如此奈何,莫非只得让他们把这些陷阱全拔了?如果他们知道这个机关,那往后,便会让人先下马,这陷马车不就没了作用?”

    范仲淹说的并无道理,只要是个人,知道那是要命的,自然会想个方法来解决。刚刚看到党项人被这个机关刺死当场,很是开心。现在想想,那应该是因为对方不知道这里头会有陷阱,大意所致。

    若是知道了这个机关,他们还会傻到冲过来吗?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范仲淹如此想着,便把身子转了过来,看了看秦牧,却见秦牧仍然嘴角带笑,不知道秦牧为何如此有信心,只是秦牧没说,他也不好再问。

    党项人正在一个接着一个地把所有的机关拔出来,死去的那几百个党项人的尸体也搬了回来,看他们的样子,眼看所有的机关便要撤回来了,可秦牧这边,却没有半点动静,只是站在城头上看着党项人表演。

    这时,王二柱悄悄上了城墙,来到秦牧身边,耳语了一阵。秦牧频频点头,眼睛盯着党项人看,却并没有任何动作。待王二柱说完,秦牧脸露微笑道:“好,就这样办。回去,记得让燕老九还有钱顺,多打探到一些消息。好了,你先下去吧。”

    “怎么了,秦监军?”范仲淹看着秦牧如此频频有动作,一时也不知道这个秦牧到底在搞什么,有点儿狐疑,那也是很正常的。

    可是没有想到,这个秦牧却并不给范仲淹解疑,而是满含深意道:“范将军,你就等着看好戏便成。你”秦牧对站在身边的一名禁军道:“怎么样,有没有通知下去?”

    “监军大人,已经都吩咐下去了。”禁军把刀一收,说道。

    秦牧听后,嘴角冷笑,道:“好,告诉他们,别着急,待人放近些再打,莫浪费。”

    “秦监军,你这是在下一盘什么棋?”范仲淹实在搞不懂秦牧到底想干什么,他作为本支军队的总督军,对于自己监军做的事情,说看不懂,似乎也说不过去的。

    “别着急呀,范将军,你就等着看好戏了,你放心,待会,你还得帮我的忙,待会便是你上场的机会。”秦牧眼睛死死地盯着眼前发生的一切,语气平缓道。

    而在下面忙活的西夏士兵,已经把秦牧埋的机关全取了出来。秦牧为了赶时间,根本就没怎么做掩饰,自然找起来也方便些。这些取出来的机关,这些西夏人也并没有丢了,因为他们发现这其实还是有作用的。

    这些东西,大小握在手上非常舒适。虽说他们手里头也是拿着弓箭的,但是在大阵仗,挨进了打,还是标枪更加合适些。其实,这个标枪,我们汉人早战国时代便已发表达,这种东西一般用于攻城或是守城,人群密集之时,这个东西比起弓箭来说,杀伤力还是更大的。

    秦牧现在做这个东西,虽然比之真正的标枪,那是有一段距离,可是用着也是挺顺手的。这些西夏士兵,可不笨,这些东西把自己多少人给刺死了,现在就还回去,也让你大宋子民死去!

    可是秦牧哪里会让他们直正投出标枪,待人快靠近时,秦牧左手高举,大喊一声,“给我放!”秦牧的声音一落,城头上的弓箭手,把已经蓄势的弓箭,带着愤怒,射了出去!

    “梭梭梭……”利箭划破天际的声音,利箭飞冲出去。看着满天飞来的利箭,党项上似乎早有所备,后面紧紧相随的盾牌兵,极带向前,迅速打开草盾,把利箭挡在身前。

    而后面的党项人也没有闲着,跟着前面的盾牌兵继续往前走,而在他们的身后还跟着一手执“标枪”,一手拿着扑刀的党项人。

    秦牧看到这些士兵如此,根本就不着急,你有你的张良计,我有我的过墙梯,不就是这个盾嘛,有什么了不起的。“吩咐下去,换箭,让百姓把东西都搬上来,火油越多越好。”

    之前秦牧带着百姓做各种准备工作时,竟然意外的发现在监所里,竟然堆了满满一屋子的火油,这实在是太意外了,对于这个东西,秦牧虽不知道原来他们要干什么,却知道自己应该拿来干什么。

    很快的工夫,这些弓箭手,把已经在箭端下方裹好布条的利箭,在火油罐里粘一下,然后向着这些西夏士兵猛射过去。党项人,大部分人用的是以草压实的方式做成的盾牌,这火星一点,瞬间便起火了,要知道当初为了扎实,可是放了少许黄油在的呀。

    即便那些在宋军手里缴过来的,用铁制成的盾牌,挂在手上,却因为利箭无法穿透,而造成这利箭乱飞,这火箭便很是“光顾”了走在后面的党项士兵。

    如此一来,火光在白天依然让人看着渗得慌,那一个一个的火人在城门前乱走,带着那尖叫声,令人听后,心里头竟然生出一股冰冰地寒意。秦牧不是圣人,虽然听着那声音,很是残忍,可是秦牧明白,战场之上,不可以有妇人之仁。

    是以,趁你病,要你命!本着这种思想,秦牧招呼这些兄弟们不遗余力的把手中的箭,带着愤怒射了出去。利箭当空,火光冲天。李德明很生气,也很郁闷,凭什么都还没有挨近对方,现在自己就差不多死上千人,天理何在?

    其实,当时的医疗水平还是挺高的,当然只限于大宋,而像党项这样反反复复的人,大宋是不会派出良医名医去西北苦寒之地,进行支医的。所以,党项人的死亡率还是很高的,再者,他们不事生产,长年以抢劫为生。

    吐蕃、回鹘、大宋,哪头好抢,抢哪头,如果辽国不是因为知根知底,还有打不过人家的话,这边,他也是要抢的。所以,对于他们而言,死一个人,那可不是闹着死的。

    开什么玩笑,现在只是靠近城池而来,连墙根都还没有摸到,竟然便死了这么多人。李德明,根本就不跟他们客气,长旗一挥,所有的草原好男儿,把里头的硬弓,搭起来,朝着城头射过去。

    天上落箭,地上自然有人中箭,秦牧一看,连忙让人把那木板挡下来,那箭一根接着一根,稳稳地插入木板,有些用力大些的箭,箭头穿过木板。幸好,当时的工艺还没那么厉害,并没有哪支箭穿过后,还依然威力十足的。这些箭都是强橹之末了。

    然而就在这一瞬间,李德明毕竟长命生活在马上,长年打仗之人,立刻明白,机会来了,第一个带头冲锋,身后的骑兵也不跟他们客气,在前面弓箭手的掩护下,猛地往城墙下冲去,当然他们手上的弓箭也没有闲着,全往城头上招呼。

    看到自己完全是被对方压着打,秦牧很是生气,凭什么呀。还没来得急招呼,范仲淹便没有忍住了,急忙挥手,让里头的抛石机不闲着,立刻把一颗颗大石头拼命往外面招呼。时不时还打出一个带着火油的东西在,也不知道是不是石头粘了一下。兴许是从城头下去的禁军,看到火油好用,便让底下有百姓如此做了。

    火光冲天,乱石飞舞,这叫什么事儿?李德明很郁闷,真的很郁闷,以前的时候不是守着城头便离开的吗?怎么现在不走了?怎么范将军这么厉害了?

    其实,李德明不知道,现在这个将军虽说也姓范,可他却是范仲淹,而并不是范雍,若是让这群党项人知道自己把这个没用的老范老子赶走了,却来一个这么厉害的小范老子,却不知道会如何做想。

    “给我冲,杀过去……”李德明可不跟他们客气,若是不拿下点什么东西的话,只怕很难向自己人交待。
………………………………

第161章 往回撤

    中国有句古话,怒不行师。这是很有道理的,一个人在愤怒时,根本无法做出正常的判断,就如同这个李德明,本身是一个很不错的将领,如此一怒,如此一不服气,便做出如此下策,真真不应该呀。

    李德明为人深沉有器度,多权谋。李德明为政最大的特色便是“依辽和宋”,同时向辽、宋称臣,接受两国封号,也就是俗称的“小人”。中国儒家所讲,一臣不侍二主,可是这个李德明干得却是风生水起,有声有色,而且两边都知道,却都没有把他怎么样。

    最主要的原因呢,辽国的国界已经很大了,长久的和平,让辽国的皇帝们,已经不希望再打仗了,贵族和大臣也是如此。而大宋呢,想打,可是也打不过,再者人家都说了归附你,又不侵略你的领土,你着什么急。是以,两边都知道李德明这人,不老实,两面派,可又谁也不把他怎么样。

    数年间,李德明专心往西攻打吐蕃和回鹘,夺取西凉府、甘州、瓜州、沙州等地。其势力范围扩展至玉门关及整个河西走廊。战事越来越顺利,让他有些忘乎所已,他决定先去试试宋朝这只大老虎。

    当然他不是笨人,他打大宋,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的。一方面,辽国不但同宗同源的感觉,而且人家的骑兵也不赖,死士也比你多,没有必要去打这只根本就打不过的老虎。

    打就得打自己打得过的,如同大宋。这只老虎看着挺大,可是对辽国一直都是以岁币结账的,对辽那永远是臣子的身份,虽然明面上是主,实则是仆也。

    而且李德明还听说,宋朝的皇帝是新立的,政权主要掌握在刘太后身上,他想了一下,一个老太婆,她有什么好计谋,便带着人马去试了一试,结果还别说,效果很明显,大宋的地方官,根本就不守国土,只要自己打,完全不用什么战法,便可获胜。

    这些大宋官员呢,走的时候,不但留下许多百姓,而且自己要的粮食、铁器那都是要多少有多少的。如此一来,他便从大宋拿东西,然后再用在吐蕃、回鹘上。

    还别说,这一套方法,那是很管用的。大宋看了看这个西夏东打西打一下,拿走一些百姓,拿走一些东西,那无所谓。天国大朝,对于这些东西,好那是要多少有多少,若是出兵攻打,那不知道要死多少百姓,得用多少银两。

    权衡一下,大宋朝廷便没有再有什么动作,任期乱来。李德明一看,也就越干越带劲,要粮食、要铁器,要茶叶,无论他要什么,大宋都给,即便是人,一样也给。

    由于李德明采取取宋之物什,然后攻打回鹘、吐蕃,“国家”越来越大,实力也就越来强。对内也能专注于经济发展,使辖区内农业有较大的发展。有了这个实力,他便不打算只打回鹘、吐蕃了。

    它们两个国家虽说,可毕竟是西北边边陲之地,打下来了,人没有多少,东西没有多少,光有块地,那济得什么事?

    是以,李德明已经不完全满足于“打秋风”了,他想自己收到一块地,然后让自己的牧民多一块地方可以放牧,听说,越往里头,大宋人民越富有,东西也越多。

    有了这个诱饵,他怎么不走得快一点儿?可是刚刚打下几座城,便听到得大宋皇帝很生气,听说带着一百万人马过来征讨自己。李德明一听,差点没把自己吓死,一百万,那是什么数字呀?

    李德明简单地做了一下数学式子,突然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有胜算,便下令士兵把所有能带走的东西都带走,他想着大宋朝廷从集兵,集粮,运粮等等一系列事情做下来,怎么也得四五个月之后。

    可是没有想到,竟然比他预想的快了一个月,弄得他有许多东西都没有完全运回西夏,是以,还是丢下了一些东西。正打算从回鹘身上找些安慰的李德明,忽然听说,自己的最后一支队伍竟然被宋军全被斩杀,人头竟然送到开封请赏去了。

    气得李德明快马加鞭,要回安保监替自己的兄弟报仇。这一气,再加上一来便中埋伏的气,这才致使李德明做出了许多判断。

    其实,他如果一直打秋风,也许大宋朝根本就不会拿他怎么样,可是他动手夺城,这就说不过去了,祖宗传下来的基业,传到自己手上,便让人拿了一些去。官家可以忍受,太后可以忍受,百官们也无法忍受不是?所以,这才有官家出兵这一事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他会这么做,那自然是有原因的,要知道李德明那个时候已经四十八岁,在党项人中,那已经算是高寿了。如果现在自己不努力一把,只怕今生的功劳也就这么多了。

    吐蕃、回鹘已经被自己打的差不多,只有这大宋好打些,那便打吧。存着这份心思的李德明,却没有想到,竟然遭到了大宋的反击,而且反击的很成功,自己一个大宋人没杀。

    而自己党项这边,竟然已经死了将近一千人,那可是一千个人呀。带着愤怒的李德明冲向安保监时,突然发现,天上下起了石头雨。

    这石头大的吓人,而且有些石头竟然着火了,看着手底下的士兵一个接着一个地倒下,他知道,今天出师不利,若不赶紧撤军,只怕今天会有更多的弟兄,交待在这里。

    存着这份心思,李德明赶紧下令,让所有的党项人撤出战场,带领着自己的人往后猛退三十里。范仲淹一看,心里大乐,不顾秦牧的劝阻,带领着自己的兵马,立刻掩杀过去。

    本提着心的秦牧,却没有想到,范仲淹这一次,不但没有失败,而且是大获成功,成功斩杀一百多人。

    其实,范仲淹能杀一百多人已经很不容易了,要知道对方是骑快马的,要追那是很难的,再加上要杀这个动作,那就更难了。如果范仲淹这一次没有带弓箭,只怕一个也杀不成。因为宋兵根本就没有挨到党项人的边。
………………………………

第162章 张成白

    范仲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怎么可能,李德明眼见就要冲到城下,怎么会突然之间退出来?自己布置的那么多道防线,根本就没有起个丁点作用,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秦牧看了看范仲淹那不解的眼神,笑了笑道:“将军不要高兴,现在我们只是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若是让他反应过来,只怕我们有得苦受。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但不管怎么变,掌握主战场的人,便有先行支配战局的先机。

    倘若这一次李德明强攻到底,我们莫必能够赢的这么漂亮。所以,范将军,待会,还得麻烦你强力守城,下一次,他来攻,只怕不会如此轻易退出战场。不过,也没有必要过份担心,距离下一次,最早也得三天时间。”

    “秦大人,不知你为何如此肯定?”范仲淹发现这个年轻小伙子,确实有点儿实力,自己还真吃不准他,刚开始还以为这小伙子是走了某人的路线,想不到,确实有点儿实力。

    听到范仲淹问起,秦牧摇了摇头道:“为何如此确定,那是因为我有我的情报网。好了,这里安保监暂时先交给你了,我现在得带些禁军去庆州,放心,我只带走一百人,壮壮声势。”

    “秦大人,你这是?”

    “范将军,你放心,有时候,打仗不一定得正面交锋,刀剑相拼,有的是时候,线下一样可以解决问题,或者能解决更大的问题。如果这一次,我谈不成,那么还请范将军守得安保监。

    哦,对了,范将军请功书上,可别忘记这里奋战的百姓。好了,我要说的就是这些,我先走了。”秦牧说的很着急,表现出来的也确实很着急,这话音一落,这身形竟然往外而出,看样子,真的是想快点儿离开这里。赶往下一处,庆州。

    范仲淹实在想不通秦牧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但是他明白,现在不是追究他卖的什么药的时候,现在得赶紧收拾战场,准备许多应该准备的东西。这一次把李德明收拾的这么惨,如果他不报仇,那就不是李德明了。

    不过,这一次的胜仗的效果是很明显的,因为大宋军这边,除了有几位手执木板的人有少许擦伤,几乎没有一个人受伤,更不用死亡的数字的。自己一人未死,而敌方则死伤一千余,这实在是太厉害了。

    所以,当秦牧骑着马儿离开安保监时,这里的百姓竟然没有一个人想着走,一则之前被秦牧吓着了,另一个,他们已经看到了胜利的希望。而且范仲淹,还贴出告示,这一次的胜利离不开他们功劳。

    现在有许多百姓已经开始幻想着,如果功劳很大,自己是不是也可以谋个一个官职来做做呢?即便只是一个低级吏都没有问题。即便不能当官,若是可以允许他们迁回中原也可以呀。

    人只要有了动力,那做事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了,百姓有了奔头,如此拼命。这些禁军呢,本职工作,再加碰上一个这么厉害的将军,看来升职有望,又怎么不努力工作呢?

    范仲淹这边如火如荼的布置陷阱,准备守城器械之类的,忙的不亦乐乎。而另一边,秦牧则带着这一百多号人,还有在安保监无用武之地钱顺,朝着庆州继续奔走。

    而王二柱和燕老九则继续指挥着手底下的人,继续在各处刺探情报。他们也在寻找着懂得党项人语言的人,因为他们发现,要想获得好的情报,若不找些懂得党项人语言的人,只怕获得不了什么有价值的情报。

    宋朝这边忙得不亦乐乎。李德明呢,也没有闲着,他明白,现在不是他应该闲着的时候。他本来退出三十里的时候,便想着再纠集自己的兵马冲过去,凭着这草原上的两万精骑,不相信踏不开那安保监的城头。

    可是当李德明的怒气下来后,他才发现,如果凭着自己这些人,是无法打下来的。倒不是他们不行,而是他们没有攻城的器械,他们的快马,有良马,可是这马儿又怎么可能冲得上城墙?

    所以,不管自己愿不愿意,都得赶紧去找人弄到攻城器械来,而这些成件是弄不到的,只有让人在大宋卖回一些配件来。到了西夏,再重新组装起来。他们要的只是木头,料想边境上也查不出来。

    再说,那庆州城里头的守门官员,那都是长年吃自己“银”的人,他们有胆量严查吗?所以,材料根本就不用担心。

    只是如此一来,倒会耽误时间,要知道弄这个东西,可不是玩过家家的,很是要时间的。想想,也就只能让那个小范老子休息几天,到时候再收拾他。

    庆州张家府。张成白,正端坐于太师椅上,而他的小儿子张芳正在争取着什么,而张成白只在沉思着,并不反对,也不支持。

    张成白,男,汉族,山东平西府人,早年间是个游郎中,倒不是他是个大夫,而是那时候对于走南闯北的小货郎的一个称呼。既然得走南闯北,那辛苦就可想而知,又因为只是个小货郎,所携带的东西自然也不多。赚的钱,仅仅够糊家而矣,完全不成气候。

    有一次,他游方到庆州时,他发现自己的这点东西,跟这些党项人交易竟然可以产生这么巨大的利润,他很是开心,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买了出去。然后又不辞辛苦的,来到中原地区进货,然后再把这些东西买给党项人。

    后来发现,原来江南,两渐这边的人,对于党项人的皮革之类的东西也很是好奇。所以,他先从江南、两渐带去党项人要的东西,然后又把西夏人的东西带到江南、两浙。

    因为这中间的差价实在是太大了,所以,很快张成白便发了财。多年同党项人做生意,很快他便学会了党项人的语言。看着周围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张成白发现,如果再这么持续下去,自己这庆州第一富豪的位置可能不稳。

    虽说自己的商队是最大的,可是难保某人有官方的支持,那自己就没有办法同他竞争了,自己的官方势力还是太弱了。是以,张成白便自己亲自带队,让自己的商队进入党项人的地方,在不同部落里进行贸易。

    一边卖出,一边还买进。这党项人,许多都同他做过生意,所以,在安全上完全没有问题,再都党项的百姓们也希望张成白可以来,因为他来了,不但可以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而且还能把自己多余的东西给买出去。

    由此,张成白的生意也就越做越大,钱也能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整个庆州,大半的铺子都是他张家的。所以,恨他的人也非常多,可是,他有党项人撑腰,别人又能把他怎么样呢?

    所以,张成白的胆子也就越来越大,一开始只是卖些生活物品。可是到了后面,一方面党项的各个部落的首领们的要求,或者说是请求下,别一方面呢,则是因为这个利润实在是太高了,他把持不住,便开始了军用物资的生意。

    一开始,他还是小打小闹,怕大宋朝廷反对。可是后来发现,只要自己给点钱,这些当官的个个睁一只睛闭一只眼,完全不来反对。所以,他的胆子也就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只要党项人敢要,他就敢卖,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了。

    这天早上,张成白派到党项那边的人回来了。张成白为了生意,他在每一个部落都派出一名接头人,负责把当地缺的物资名单列出来,然后自己照着单备货。

    这一次他依然在上面看到许多禁止交易的名单,比如火药之类。然而这一次,他却看到了许多攻城的器械,他犹豫了。因为他怕了,这事若是搁在以前,他怎么有怕的道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