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护花郎-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大人,我们现在上街吧,若是晚些去,即便官家办事快,那也得明天出发了。”钱顺做为外人,说这样子的话,倒也正常。秦牧一想,也确实是的,便拉起袁梦竹的手道,“走,我们出去吧。”

    “可是盼儿和春儿怎么办?”袁梦竹出口问道。

    “钱顺,你进去把她们两个叫出来,我们一起到街市上走一走,来到京城这么久,还真没有真正走过这京城的街。”秦牧微笑道,拉起袁梦竹的手急忙往城里走去。

    “表弟,要不要我们租个马车,这样更不会那么累?”王二柱提议道。其实在宋代,商业那是很发达的,民间便有租马车,租轿子的服务。只不过,这王二柱并不是想着租个马车可以轻松一点,而是因为租了马车,便可以不再看秦牧和袁梦竹在那里秀恩爱。

    “不用,我们走路去,这样舒服多一些。”秦牧拒绝了王二柱的提议,“再说,我们本来就在京城,没有必要浪费这个钱,我还得留着这个钱,可以多买几样东西给岳父大人。”

    到了街上,秦牧一行便直往京城里最大的书行买书。哎……秦牧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在现代基本不进书店的自己,竟然娶了一个父亲爱看书的女子,真是难以相信。

    秦牧为了打动这个未来岳父,或者说让未来岳父很是喜欢这个书,直接跟掌柜的说,要本店最好的书。最好的便是有名人提记,或是名人手书的善本书籍。

    此言一出,那掌柜的可是高兴坏了,立刻把镇店之宝拿了出来,笑嘻嘻道:“这可是柳河东手抄的《论语》,上面可是有不少名人的笔记呀,你看看这字迹,你再看看这纸质,这……”

    “柳河东?很有名吗?”秦牧有些好奇地问道。
………………………………

第145章 宣德郎

    听到秦牧自暴其短,店家明显表现出很不屑,连柳河东是谁都不知道,还有这里买东买西,还想什么要买就买最贵的,像话吗?凭你们这样的文化知识,配得上人家的东西吗?你们这样子的水平,把这么好的东西拿在手上,那不是暴殄天物,是什么。

    心里面已经把秦牧骂了一百遍,一千遍,可是面上,却仍是笑呵呵地把柳河东的情况说了出来,当他说到这个柳河东就是柳公权的时候,秦牧似乎已经醒悟过来,连忙道:“哦,原来是他呀,我还以为是谁呢,想不到柳公权竟然还有这么一个名字,没想到呀,没想到呀。”

    店家听到秦牧如此,却并没有以为是秦牧已经想起来,而觉得秦牧还算有点儿常识。他心中已经让定,像秦牧这样的假装读书人,实际上还得自己提醒才知道柳河东的人,自己如果不狠狠地宰一笔,那就实在对不起自己了。

    所以,当秦牧表示要买,询问价格时,店家毫不犹豫,给了一个天价,虽然这个东西是可以值得这个价,但并不符合市场规则。正常的价格,只是店家出家的一半。

    可是,秦牧这一行人,没有一个是真正懂得价格的。王二柱和钱顺那种本来就不喜欢看书的不知道,袁梦竹呢,家中本就不富有,更不清楚这外面像这种书到底值得什么价格。至于盼儿和春儿,那两个人,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唯一懂得价格的李绥儿,现正带着娘亲在苏州治病。

    是以,听到这个价格,秦牧只是稍作沉疑,却并没有讨价还价,咬了咬牙,道:“行,店家,你把这个东西包起来,我们要了。”

    听到秦牧说要把这个买下来,店家很是骂了自己一通。虽说现在狠赚了一笔,可是真没有想到,这么一个连柳河东是谁都不知道半吊子,竟然还这么有钱,早知道就多开一点。

    死命赚这种人的钱,店家不会有半丝心痛和不忍心,负罪感那就更不可能有了。只是现在价格自己开的,总不能别人已经说要了,自己再临时提价吧?如果真是这样,自己将来如何在京城立足?

    店家把东西包好,笑着把秦牧送到门外。秦牧看了看自己身上的银子,然后只能无奈道:“哎……看来,不能多买礼物了,不知道你爹爹会不会觉得我这个女婿不舍得花钱呀。”

    “哪里会,只要是牧哥哥送的,我相信父亲一定会很喜欢的。”袁梦竹依偎在秦牧的怀里头。

    钱顺本来是想着说把自己的钱也拿出来的,可是看到他们两人个如此恩爱,看来不需要自己拿出多少钱来,这****山也会同意这门亲事。再者,自己带着这些钱,也是防得以后有什么急事,突然要一笔钱。到时候,也是可以救救急的。

    存着这份心思,钱顺便把那只已经伸入衣袖的手拿了出来,跟着秦牧把剩下的东西都买齐全了。

    回到春阳的么私宅,见到春阳已经候在那里。春阳看到秦牧归来,迎了过来道:“秦大人,你可让咱家好等呀,你这一街,咱家可是有没着没落的感觉呀。”

    “哟,真是太对不住了,秦牧在这里给你赔不是了。”说完,这秦牧还真有打算鞠躬作揖的意思。

    春阳一看,连忙把秦牧扶住道:“嗯,秦大人,这可使不得,使不得。咱家哪敢受秦大人如此大礼呀。咱家这次来,就是传圣上口谕来的,圣上呀,已经把答应的事情办好咯,给了你一个在正七品的宣德郎一职。虽说只是散官,无具体职务,可这却是在一般吏员升阶必经之路,莫要负了官家心意。”

    “谢公公提醒,秦某自然知晓。春公公,来来来,这外面哪里是说话之地,不如进里面说话如何?”秦牧看到跟随春阳来的,还有两个小太监,手里头各捧着一堆东西,有衣服有刀具,看样子也不轻,便有些一言。

    “嗯,算了,咱家还得进宫复旨呢,好了,咱家先进宫了。你们两个,把这些东西交到秦大人身里,跟咱家进宫去吧。”春阳吩咐完,便朝着皇宫而去。

    两名小太监把东西送了过来,轻回一声:“是”,便随春阳而去。王二柱和钱顺把东西拿了过来,正见怯怯的春儿来到春阳面前,咬了咬嘴唇,费了好大力气,说了一句:“春公公,你走好。”

    “哦,是你呀,竟然还记得咱家,也算是没负了咱家出的那十两银子。知恩图报,是个好姑娘,好生跟着秦大人,不可造次,好了,咱家就先离开了。”春阳微笑着离开。

    “是。”春儿红着脸说道。其实,对于这个春阳,她真不知道是感激还是什么,要不是她,自己不会离开自己的亲人,可是要不是他,他不会知道,原来生当做人,竟然还有这么多乐趣,原来同朋友在一起,原来可以这么幸福,这么痛快。所以,对于这个春阳,她其实是复杂的。

    东西收拾好,礼物打包好,王二柱拿着银两到外面租了一辆马车,外带两匹马。这正七品的宣德郎,虽然比采访使高那么一品,可是却没有支配驿站的权利,无权动用驿站里的任何一个人,秦牧这才不得不自己去租马车和马匹。

    不过,幸好,官家并没有打杀了秦牧了,除了这正七品的宣德郎的一切物件外,外带着还放着两千两的银票。这两千两银票,若是普通人看了,那自是欣喜无比,可是在秦牧这种逛一次窑子,便可以花去一万两的人来讲,这实在是太少了。

    但不管怎么说,聊甚于无,秦牧哪还管得了那么多,带着这些姑娘们便朝着岷州而去。

    这秦牧上一次去是冒充“钦差”,结果差点没把命丢在那里,幸好,碰上了一个袁梦竹还有盼儿这么好的两个姑娘,倒也是值得的。现在呢,顶着的是真实身份,但却不知道在岷州会不会有不同的待遇?
………………………………

第146章 娶妻定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是古代婚礼的基本流程,依着样,得一步一步来。

    纳采,是婚礼的第一个阶段,男方随着媒婆来到女方家里,这个时候是不可以见新娘子的。男方送上礼物,这个礼物也不重,只是一只雁,雁一律要活的。为何用雁?雁为候鸟,取象征顺乎阴阳之意,后来又发展了新意,说雁失配偶,终生不再成双,取其忠贞。

    女方若是同意,便可进行下一项,问句。这个问名就是女方把自己的生辰八字,姓名一类的东西都交给男方。男方拿着这些东西,找个算命先生,拿着双方的八字、姓名测一测,算一算。若合适,便可进行下一步。

    若真不是合适,也没有关系,可以找算命先生重新写一份女方的八字,怎么合就怎么写。那为什么不改男方的呢?那很简单,男方是有地位的,通常女方都没有地位,是可以随便改的。若女方实在不愿意改,又不合适,那婚礼过程也就只能进行到这一步了。

    第三步纳吉呢,从字面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所谓吉,便在这个算命先生得出来的一番吉利话,便是说只要这两人结亲,定然好事连连。八字可以改,要说吉祥话,那自然是简单。

    当然,在把这个好消息传到女方时,你得带上礼物,当然这个礼物要贵重一点,这次送的东西也代表着你的诚意,若是不符合女方的意,女方还可以退婚的。所以,不可不放在心上。这一个阶段,也叫着“订盟”。

    好,女方也同意了,那么就得进行下一个程序——纳征。也就是订盟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注意这是聘礼,可不是礼物,这是成婚阶段的仪礼。这项成婚礼又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等。

    后来,这项仪式还采取了回礼的做法,将聘礼中食品的一部或全部退还;或受聘后,将女家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为回礼。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数目取双忌单。

    这个程序结束,双方已经非常同意这门婚事,那接下来便是选择结婚日期,备礼到女家,征得同意时的仪式。古俗照例用雁,礼品一般从简,请期礼往往和过聘礼结合起来,随过大礼同时决定婚期。注意,这个时候送是礼物,是有所区别的,这个阶段叫做,请期。

    请期完毕之后,双方子女就在家里静静地等待着日子的监近,在这个阶段,男方还是自由之身,去哪里都是可以的。而女方却不同,她们一般会在这个时候,准备自己的嫁妆。

    虽然姑娘家家,在自己很小的时候,便开始准备这一切,但是为了愽得公婆的欢心,她们得多准备一些女红作品。虽然有些大户人的女儿到这个阶段,会去找些别家姑娘帮着做女红,可是大部分人还自食其力。

    即便现在可以瞒得住,可是你到了夫家怎么办?若要你亲自动手怎么办?所以,很多姑娘家家还是觉得自己动手来得实在些。

    即便是嫁给那种大户人家,有钱有势的人家,可是你会女红,那你的地位自是不同。哪个男人不喜欢自己心爱女人替自己做的东西呀,即便是最简单却随身携带的荷包,只要是心爱之人做的,那男人也是爱得不行。

    在那个时候,抓住男人的胃可没有会女红来得强呀。食物可以让厨子做,可是有些女红的东西,你就不可以让别人代劳了。这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那个时候的人对于女子会不会女红很是在乎了。

    待日期一到,便是最后一样——亲迎!亲迎就是新婿亲往女家迎聚的仪式。

    这项仪礼往往被看做婚礼的主要程序,而前面五个则当成议婚、订婚等过渡性礼仪。这些形式中有一部分出于社交关系的需要,如女家的“添妆”,到男家时的“开揖”、“闹洞房”等,都是确立社会关系的仪礼。

    纯属亲迎部分的仪式,一般用花轿,分双顶或单顶,扶亲妇上轿的“送亲嫂”,陪新郎至女家接人的“迎亲客”,都各有要求,起轿、回车马、迎轿、下轿、祭拜天地、行合欢礼、入洞房……每一过程又都有几种到十几种形式,大多表示祝吉驱邪。

    亲迎的季节,一般选在春天,州以农立,适逢农闲,丰收为是,正好婚配。

    婚嫁“六礼”过后,进入过渡期,新妇回娘家的“归宁”,一直到新妇进入育产期,第二代再行诞生礼。从此,婚礼只作为一种家庆纪念日,按周年庆贺(满一个“花甲”举行隆重庆贺仪式,叫办重婚酒),年年值庆,直至终年。

    至于秦牧却没有这么多时间等了,前面几项合在一起,很快便议定娶亲的日子,然后到了日子把袁梦竹娶到手,所以事急从权便是这个道理。

    在路上,秦牧还在担心,这个岳父会不会不同意呀,可是却没有想到,这个****山不但同意,而且是非常同意了。因为,当秦牧进入岷州城时,那可是受到了百姓的热烈欢迎,所明有民心。

    现在回来得了一个宣德郎,虽然秦牧一直解释,这只不过是一个闲职,但****山却并不这么认为,他还是看重,觉得不可思议呀。自己一个穷教书的,考了一辈子,终是一无所成,连个九品县令都弄不到,只能在这个穷地方,教教书,混混日子。

    自己的这个女婿那可就厉害了,当初在岷州大刀阔斧,很是解了岷州心中之痛。本以为有罪,回到京城,才发现不但命保住了,而且还得到这一个这么大的职位,这么厉害的女婿他不要,他要谁?

    享受了几天恩爱的日子,秦牧才发现日期越发近了,这才不得不打点行装,准备着去往庆州上任。袁梦竹用一种很是哀怨的眼神看着秦牧,希望能把自己带在身边,可是秦牧明白,军营有军营的规矩,女子是不可以入军营的。

    虽说为大将者可以,可毕竟他毕竟什么职位都没有,还是不要做这种不讨人喜欢的事情。由此,秦牧很是跟袁梦竹做了一顿工作,这袁梦竹听后,也只能无奈的同意了下来。

    女的不能进军营,那么盼儿和春儿两个小姑娘便留在袁家。秦牧把自己的钱全留了下来,这****山打从出生也没有看过这么多钱,但脸上却表现的很古平静,他毕竟是读了圣贤书的人。

    秦牧本来只打算带着王二柱一个去。钱顺也是岷州人,留在这岷州也很不错。凭着秦牧对许明的了解,要他安排钱顺一个捕快的职位,那也是很简单的事情。

    可是没有想到,这个钱顺竟然不愿意留下来,他说跟着秦牧更有发展,他想去京城生活,想远离这块地方。说什么,只有跟着秦牧才能不去想女人,安心的生活,若是生活在岷州,保不齐又会出去掂花惹草,如此这般,那就不好了。

    秦牧听后,笑了笑,虽不知道这个钱顺说的是不是实情,带着他去,多一个人总不是坏事。这个时候,还是冷兵器时代,幸好,能起到作用也不错。

    打点行装,秦牧带着王二柱还有钱顺两人正打算出发,这个在岷州已经担任捕头的袁清刚,还有防御团练教头的燕老九也跟着说要去庆州从军,报效朝廷。

    秦牧看后笑了笑了,他知道这两个人可不同于钱顺,钱顺的水平可能连自己都不如。可是这两个人,那打起人,那可是相当厉害的。有他们两人从旁协助,自己的工作一定可以很好展开。

    可是,秦牧想想,这两个人都属于那种很能冲锋的人。这种人,那是很有可能早早死去的人,他可不想,自己的小舅子因为自己而死,便拒绝了。可是奈不住他们两人的强烈要求,还有袁梦竹的劝说,最后,秦牧同意了。

    如此,在秦牧带着礼物见过许明,同许明好好说了一阵之后,他们便往庆州而去。

    这一次真的走路前行,因为边疆马匹紧缺,岷州没有那么多马儿给他们。再说,打从岷州去往庆州的路,很难行走,即便骑马,也走不快,倒不如直接走路更方便些。

    如此这般大约走了十天的时间,他们总算走到秦州,找到了李老将军的军营。站在营帐外面,秦牧很有一种回到故乡的感觉,也许是因为秦牧来到大宋世界时的第一个地方,便是这李将军的厢军营。

    在门外验过身份,所以,当秦牧站在军营外面,还没有品出味来,这禁军便把秦牧五人往李将军的帐篷边引去。

    中军帐内。因为已经入夜,燃起的火盆在风中摇曳,李老将军面前正跪着一名年轻的禁军的士兵,他的额头因为紧张,此时正流着汗水。原来,这名士兵,在前不久的大战中,亲友接连死去,他已经对生没有多大兴趣了,这导致他在站岗时,竟然躺在地上睡着了。
………………………………

第147章 急行军

    见秦牧进来,李宗厚很是兴奋地迎了出去。他已经接到枢密院送来的密函,知道秦牧此来,便是传圣上旨意,虽不是钦差,也无任何职位,可他的身份,他知道还是知晓的。

    早先时候,李宗厚觉得秦牧与众不同,这才出手相扶,却没有想到这小子竟然如此厉害,现在竟然得以圣宠。自己发现的人才,终于成才了,李宗厚还是很高兴的。

    见李老将军迎了出来,秦牧连忙笑道:“老将军,秦牧这哪好意思呀。”连忙按着李宗厚打算作揖的手,拉到帐内。

    帐内,这名挨批评的士兵,眼见将军搭理别人,自己跪在这里,是跪也不是,走也不是,正在为难之际,便听到李宗厚豹子般的声音,道:“还不给我滚出去。”

    “军情似火,老将军可已准备妥当?咱们是否现在上路?”秦牧一进帐内,这身子刚刚坐下,便说了这么一句。

    李宗厚已经听说,秦牧此番来秦州,倒是先从岷州过来的,听说是回去成亲来着。正担心,秦牧会为了儿女私情而误了大事,却没有想到,成亲才几天,便带着人手来到秦州。

    现在刚一进帐,便急急地要把人马带到庆州去,果然做事急促,不拖拖沓沓,很是对胃口,便笑着拉起秦牧的手道:“好贤侄,人马已经齐备,此番定要给这群夏狗一个沉痛的打击。”

    秦牧笑了笑,他倒不是看不起李宗厚手下的这四五千兵马,而是他明白,中原民族对抗草原民族最可怜之处,便是在于他们没有固定的营地。茫茫草原,即便几十万人马进入,对于整个草原而言,那也只是一点星光罢了。

    而草原民族呢?他们对于草地的熟悉,自是中原民族无法比拟的。草原民族,他们可以随时派出一队人马,人数可以不多,他们也不想求胜,他们的目的便在袭其师,让你很烦。

    若你想追,你也追不上,因为地广人稀,且又没有参照物,那这样,追击的人马很快便在迷路。只要你一迷路,同大部队一脱离,那么这支队伍也就在世上消失了。

    草原民族采取蚕食的方法,一点一点把中原民族给拖垮。而且,中原民族还面临着粮草问题,远离故土,谁来运粮?运得个粮食,会不会在半路便被这些草原民族掳走?

    粮草问题,敌人位置问题,就这两个问题,若处理不好,纵使带得都是精兵那又如何?所以,当李宗厚很是自信的表示可以打得胜仗回时,秦牧报之以“呵呵”。

    再说,秦牧又不是不知道这群宋军的实力,那可是很没用很没用,除了一个犾青外带着范仲淹外,似乎也没有出过像样的将军。

    李宗厚并不清楚秦牧那笑的具体含意,即便知道,他也不会在意,一切都得拿实力说话。李宗厚把秦牧带到帐外,刚刚还是空空如也的兵马场,立刻涌出了四五千人马,军容齐整,人马静齐,那眼神中透露着一股锐利的目光,齐唰唰地看着李宗厚。

    虽然大多数人还是看过秦牧这个人,可是,现在秦牧已经不再叫秦良,已经改名叫秦良了,这些禁军们只是觉得面善,并不是会把秦牧和秦良联系到一起,任凭他们再会想像,也不可能觉得一个厢军竟然有可能成为一个七品的文散官。

    李宗厚呢?他是知晓的,只是他没有把这层关系点破,当初秦牧刚一换名字,李绥儿便修书一封把个中原因讲了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又如何会点破呢?

    火把在夜空中闪烁着,每个人脸上都印出一份坚强,似乎对于他们而言,出征应战,已经成为平常,而对于死亡,他们已经没了概念。

    秦牧看在眼中,却感觉李宗厚真的是带领有方,不管这些禁军在私底下是如何一个人,只要上了战场,能拼命敢拼命那就够了。军队里,不需要道德先人,模范好人。因为这样子的人上了战场,只会拖累队友,保自己命都不会,哪里能保其他人的命?

    战争是残酷的,不是你用道德便可感化的。

    在路上,秦牧把李绥儿的一些情况告诉了李宗厚。虽然李宗厚从头至尾也没有询问过半句关于他家人的情况,但是秦牧还是知道李宗厚有多关心他的家人,只是碍于当时的国法,他不好询问,只能静等秦牧的讲述。

    当他听到李夫人的病已经可以医治时,眼睛里明显有了光亮,似乎在黑暗里投去半点星光一般。而当知道在苏州,只有陈伯和小红相伴左右时,李宗厚又明显表现自己的担心。

    不过,在听到春阳已经派了人,去关照她们两个异乡治病的母亲俩时,那提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李宗厚没有表示感谢,秦牧很能理解,若李宗厚口出感谢之辞,他倒觉得不适应。所谓的大恩不言谢,尤其在这种粗人看来,那更是如此。李宗厚都有七八年不曾归家,对于家,他似乎已经记不清多少细节,而对于夫人,对于这个女儿,他似乎连她们的每一根头发也记得清楚。

    行至半夜,众将士都有些累了,李宗厚便传令下去,暂时休整,明儿清晨一早,吃过早饭,立刻上路。军令一下,这些将士们,无不欢兴鼓舞,在千户长的带领下分成三块地方,睡了下去。

    天气虽已入秋,夜晚却也不算太凉,再者,临时安营,他们便觉得没有必要安营扎寨,个个枕戈待梦。每队派出两人,站在外面站岗放哨。

    走了差不多两个时辰的山路,身体已经累的很,秦牧一占床便睡了过去。普通禁军可以席地而窝,作为将军的李宗厚自然不能如此,他得升帐。不管他愿不愿意,这些规矩都做,再说,现在多了一个秦牧,他也不能露天睡觉不是?

    夜空里,繁星闪烁,山区的夜除了凉,更是新添了一安静,除了能听见一些将士的打呼声,倒也听不到任何声音的,似乎这里不曾有人来过,一切都回归原始一般。
………………………………

第148章 提建议

    一大清早,在一阵鸟儿的叫声中,秦牧睁开惺松的睡眼,看了看外面天色,才发现这些禁军们已经起来了。想起刚才并没有听到很大的响声,看来,这李宗厚带兵确实有一套,秦牧不由得对李宗厚多了一分敬意。

    秦牧起来后,厢军们已经把饭菜做好了,作为军营里的将官,那自然是不可以同普通禁军一般,吃一样的食物。李宗厚虽然也想学李广一般,同士兵同甘共苦,却也是有心无力,他有太多的事情要去处理,劳心永远比劳力来得累。

    众人吃罢早饭,便开始启程出发,在队伍里,秦牧找到李宗厚,先是说了一通好话,李宗厚听着心里也开心,可是到了后面,秦牧突然道:“李老将军,我不是对你有什么意见,也许这里头,大家带兵都是如此,只是我有几个建议,不知道可不可以提一提?”

    “哦,有什么便说,俺可不同你们文人那般说句话,还得说一半,藏一半,俺这个人,就是喜欢直接,你有什么话,直接说出来,大家听着也舒服些。你说是不是?大侄子?”从李宗厚的脸上看不出半点儿不悦,只看到了一个老将军虚心纳言的心。

    秦牧看到这里,心里觉得很舒服,刚才那股子顾虑也打消了,说道:“其实,昨天晚上,我发现了几个问题,比较,三队人马虽呈‘品’字排列,可以互为犄角,可是我发现他们的防范意识非常低,一个晚上,便派出几名禁军看着,而且根本没有轮换制度,长夜漫漫,让一个人时刻保持清醒,其实是非常难的。”

    “那大侄子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其实,完全可以采取轮换制度,一个人只要求守一个时辰,或是半个时辰,如此轮换下去,对于这些守夜的人来说,便不会那么累,第二天起来,也才有精力参加战斗。”秦牧把自己的看法提了出来。

    李宗厚听后,有些为难道:“我也想这么做,只是军中没有更夫,再者也没有计时工具,若是白天还好,可以看日头看时间,可是大晚上的,实在不知道过去多久了。”

    秦牧想了想,也觉得有道理,古人是没有手表的,要知道具体时间确实有点难,若是随意守夜,那这些禁军们肯定会因为时间上的多寡而大打出手,要知道,他们是专业的。

    可是如果不是按时间轮换下去,真正到战场,只怕会因为无人看夜而出互现大事情。秦牧便想到古人的滴水计时,立刻有了主意,便把这个想法说了出来,“你看看,如此便简单了,只要做这么一个器具,便可以时刻观察时间,时间一到,立刻换人,那么人人都可以休息,第二天,大家伙不是都有精神了?”

    秦牧一听,觉得很有道理,笑道:“对对对,这样不错,我立刻哈哈厢军们把那东西做出来。”

    其实,李宗厚对于这个东西也是熟悉的,现在没有去用,主要还是因为李宗厚一时之间没有想起罢了。这个例子很好解释,我们经常会发生拿着某样东西而去找某样东西,不是我们不认识它了,而是我们没有注意到它了。

    所谓: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如此而矣。

    听到李宗厚把这个任务立刻交到厢军,秦牧还真是有感觉呀,这主要还是因为他之前在厢军待过吧。其实,秦牧是一个很念旧的人,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但转念一想,禁军看着挺轻松的,可是他们每次要操练,而且上阵的也是他们,要知道那可是要命过的,想到这里,秦牧也就释然了。

    看着李宗厚那么高兴,秦牧打算再进一步,道:“如此这样,虽好,可是有些东西终究还是不够完善,不如我们专门成立一个侦察队,他们的任务有两个,一个是晚上放哨,一个白天打探消息,至于上战场,那就看情况了。李将军,你认为如何?”

    李宗厚想了想,道:“好是好,只是这军营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做这个事情,难道真的有什么必要一定要选出这样子的人来吗?俺觉得,没有多大这个必要性。”

    “嗯,李将军,这你可就错了,所谓术业有专攻,军营里这么多,其实每一个人所擅长的东西其实是不一样的。再者,如果按轮换的制度轮下去,只怕有些年一人也难免轮得到一次。再者,打仗也是会死人的,又会进新人的。那这个守夜人的安排工作,谁做谁头大,是不是?”秦牧看了看李宗厚的眼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