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护花郎-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儿呀,母后这也是为了你好呀。到哪天,母后真的不能动了,这江山还不是得交到你手上,你现在好好学着。若哪点母后做错了,待母后走后,你得好好记住教训,知道吗?”

    仁宗一听,顿时一佛出世,二佛升天。等你哪天不在了,朕还有几天蹦头?当然,这种话自然不能说于刘太后听的。是以仁宗带着一股子感激的道:“谢太后,皇儿自然知晓母后为了这大宋江湖,为我朕,操了多少心血,付出多少艰辛。这些皇儿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时时不敢忘记。皇儿一定谨记母后的教诲,时时勤勉,时时学习。”

    “如此,母后也就心安了,那既然如此,母后有些倦了,你先回去吧。”刘太后可不想再跟仁宗再废话下去,现在趁着仁宗没有提揽案子的事情,赶紧把人送走。若真是提了,起正面冲突自然不好。虽说,这满朝文武大部分站在自己这边,可以王曾为首的这些人也不好对付,能够不起冲突,那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母后,皇儿话都还没有说完。”仁宗哀求着,他这次是铁了心的要争取一些突破,本来前不久,自己好歹赢得得一些权利。可是,却因为自己的昏迷,这好不突然到手的权利,竟然又交到太后手里。

    自己培植起来的官员,又很不幸运地找了几个罪名,把他们统统赶到地方任职去了。

    “好好好,皇儿有话那就快说,母后倒真是困的很。”刘太后也不敢太过于拂他的面子,谁知道自己这权力能够抓住几年,若是在自己还没死的时候,权力被夺走了,那自己便会死的很难看。毕竟,对方是正统一,自己只是临时辅助罢了。为自己多准备一条退路,总是没错的。

    赵祯不管那么多,他连忙道:“母后,皇儿对这个事情感兴趣,但并不是想着自己去受理此案。案子的事情,自然得交于母后处理。但,皇儿私心想着,能不能把这个案子放到宫里来审,朕只是作为旁听,母后觉得如何?”

    “胡闹!”刘太后听到赵祯如此说,倒真有些生气了,这宫里乃是议事之处,怎么可以用来审理此等案件。刘太后要把这个案子弄到自己手里,她也没有说自己亲自审理,她也是把这个案子交到刑部处置。

    “这宫里是审案之处吗?一般案件交于刑部,交于提刑司有何不可?若是重大案件,那也有大理寺,怎么倒要在宫中处理?”

    赵祯一听,倒一点儿也不会不高兴,反而有些喜悦,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心里这么想,脸上却装出一幅很伤心的模样道:“母后,那宫中既然不能处理此案,不如,皇儿去大理寺观看如何?皇儿对于如此大胆之贼很是好奇,整天在这宫里头都快闷死了。”

    赵祯如此讲,刘太后也不好做的太绝,不过,仍以礼数劝道:“皇儿,你是一国之君,所作所为得有天子之范。再者,天子当得国家社稷为重,眼中要有百姓,要有全局,怎可关心此等小事。”

    眼见太后松口,赵祯笑了笑道:“皇儿知道,不过,这国家大事,不是有太后你吗,皇儿不需要这么关心的。”赵祯说的这话倒是实话,他内心也不确实是这么想的,吐完心事,他也怕太后不悦,是以又加了一句:“皇儿知道,官家要有官家的样。只是,这案子事关皇家,再者,此人也大宋子民,朕关注此案,也是对百姓的关心,母后认为呢?”

    刘太后听到赵祯自称“朕”,心里猛得一惊,脸上去表现的很平静道:“既然如此,那明儿个,让吴尚书把案子交到大理寺去。皇儿记住,只可看,不可言语,明白吗?”

    听到刘太后同意了,这赵祯很是开心,又陪着刘太后说了一会儿话。可是,这刘太后似乎不太想赵祯待在这慈心殿内,连连表示出困意。这赵祯一看,已经达到了自己此行的目的,也就不再多留,告了声辞,赵祯便带着笑意离开慈心殿。
………………………………

第106章 装傻充愣

    刚刚还在刑部大牢里适应环境的秦牧,都还怎么适应过来,这身子就把人提起来了,不管秦牧如此何挣扎,如此询问,这些人给他态度永远只是背影和侧影,根本就不予以理会。秦牧看到众人如此心里隐隐有些不安。

    不过,这种不安,很快便消失了,要知道这大理寺同刑部那是不一样的,大理寺的牢房太舒服了。在刑部虽然不用一堆人挤一间,但是那里脏乱差,住着很不舒服,而且连个马桶都没,想方便还得直接就地解决。

    这大理寺可就不一样了,不但有专房,而且里头竟然马桶、净水一应俱全,有床有桌子,虽然样式不太好看,用料也不讲究,不过这是牢房,秦牧也就不挑剔了。再说,秦牧这人,本身也不挑剔。

    刑部,虽然是全国最高等级的公检法合体,可是这个部门其实权利很有限,要不是在真宗有所改观,只怕这刑部不过是一块牌子罢了。现在虽然受理一些案子,那不过是提刑司审理不完,分一点过来罢了。也就是说,它倒有点像临时部门了。

    至于为何会产生这个原因呢?

    在中国,可能很有有宋朝这么可爱的朝代了,它有实在多的事情说明宋朝的官家是多么的仁慈的。

    陈桥兵变后,赵匡胤当上皇帝,终其一生,直到他的皇太弟赵匡义在位时,才总算把能收的都收了。这江山许多是打下来了,官家为了接收的稳定,很多当地的官员并没有因此而下课,也就是你之前在南唐或是南汉什么的,你担任何职,在大宋朝,你也一样担任何职。

    如此一来,这些当官的才没有反叛,或是跟朝廷作对啥的。不过,作为官家,作为现今的官家,他还是会担心这些当官的会铤而走险,或是有其他所图。要知道,当时大宋朝境内,也是隐藏了不少反对势力的。

    所以,这官家便想出了一套方法,那就是并行机制。前朝的官职,我有,名称一样,但却其他不负责事情。具体做事的呢,重新起个名字。比如说这刑部,本来专管全国的刑法工作。可是,官家为了用人放心些,便拟了一个提刑司这样的机构出来,所有的案件、律法都以提刑司负责。至于刑部吗,那你就等着养老吧。

    就如同,你考中进士,也过了皇帝那一关,然后只给你个刑部啥职,那官家的意思很明显,他不太信任你,你领着工资,养老便成,事情嘛,你可以不做,有人会做。

    如此,在这大宋朝,那可是职官、散官并行,若你只有散官无职官,那就表示,你不受待见。幸好,宋朝的官员工资福利那还是很好的,你也可以尽情的享受生活去。

    这提刑司把刑部的事都抢了去了,那刑部的监狱几同虚设。这提刑司比刑部要更上一阶,大理寺又比提刑司更上一级,大理寺比刑部,完全没有可比性。一,要知道,这大理寺只管大案、要案,到这里的人非富即贵,都不是一般人物。

    如果你能进大理寺,其实也说明你不是一般人物,若你能从里出来,那你就可以跟村里的老头老太太好好吹一吹,你当时多么牛的。你怎么说,你怎么吹都行,反正没有进去过,也谈不上谁来揭穿你。有此经历,你晚年生活自然不至于无聊。

    秦牧在大理寺如吃好喝了一顿,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来到床上好好休息一下。这秦牧其实是一个乐天派,他明白现在自己关在这里,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既然如此,那还是好好休息,至于担心后面会发生什么,他也不知道,即便知道会发生什么,他也阻拦不了什么,那还不如听天由命。

    第二天一大早,秦牧还在做着梦,便被人吵醒了,抬起一看,两名狱卒,手里拿着铁镣,正站在自己的眼前。秦牧睁开惺松的眼睛,眯眯地看了几眼,挣扎着站了起来,问道:“几位是?”

    “哟,想不到,你还挺淡定的,来这大理寺的每一个人,到了上堂审案时,虽然不至于像提刑司关押的那些范范之辈一般,屎尿不禁。可也是是紧张的睡不着觉,你小子倒好,睡的踏实不说,这都日上三竿了,还有睡觉呀。”

    “是吗?我怎么看着天还是挺黑的?”秦牧依然还有些倦意,站起来,正在缓神。。

    “哟……还有闲工夫扯天呀。我告诉你,这里是大牢,比不得你的雅室。这里头,有几点光线进来就不错了,还讲什么太阳。走了,老子没那么时间陪你唠,绑了。”这衙役说完,身边站着的两个年轻小伙子立刻来到秦牧身上,用粗麻绳绑了起来。

    秦牧达个地主方,虽然没有睡意,不过他还是知道的,自己即便怎么反抗都是没有用的,或许还会被人乱踢一顿。与其这样,不如好好配合衙役,最起码少受一点苦头。

    可是秦牧却没有想到,这两名衙役,也许是第一天上班,手脚不利索,这绳子绑得有点紧,弄得秦牧在旁边不停地喊着“轻一点,轻一点”。好不容易绑好了,秦牧便被这些推搡着往大理寺的正堂赶去。

    进得大堂,秦牧才发现自己正被高规格接待呀,堂前坐着五位不同官服的大人不说,就连自己两侧的衙役,不但人数上规格很高,因为竟然站着四十八名精壮小伙。就是个头,身材,样貌,那都不是一般人物呀。

    然后文案,师书,听讲,分列两侧。最古怪的,便达五位中间一条较大的缝隙后,竟然挂着薄沙,看这影影绰绰,这后头分明有人。秦牧没有那么多时间考虑此人是谁,他只是担心待会真判下罪来,自己能不能逃得了。

    虽说这世的秦良给了他一幅不错的身体,加上后世学来的一些拳脚工夫,不至于人见被人打,可是这么多人,自己要逃还是很难的。

    这大堂出奇的大,也许是经常这么多大人一起审案子吧。里头的设施呢,倒跟县衙的大堂类似,只不过,这里的份上更多。而县衙前面的百姓观看区,这大理寺也是没有的,大理寺的案件一般影响较大,所以,审案过程中,那可是得保密的,百姓是没有权利进来观看的。

    是以,这大理寺完全没有百姓观看区,只是在相应的位置上,添加几口大的水缸摆在那里,也不知起何用。

    秦牧还想再看,却没有想到,被那主审官一吼,这好奇的眼睛立刻收了回来。秦牧也不知道这人到底是谁,只管跪下道:“草民见过各位大人。”

    秦牧话音一落,这几位大人立刻哈哈大笑起来,这两边的衙役因为身份的关系,并不敢开口言笑,可是身子一样有些支撑不住,仍然偷偷地笑着。就连那薄纱后面的人,也是笑了几声。

    秦牧很是奇怪,自己哪里做错了,怎么这些人便在那里笑了。看到秦牧那不解的眼色,这些主审案更是笑了乐不可支。“丁大人,这人竟然敢于岷州矫诏曹圣意,本官看着不像呀。”

    “吴尚书,咱看下去,或许此人故意如此也说这不定的。要知道,西北之民,可不对付。”这丁浩乃是大理寺少卿,此次奉皇上命,会同刑部、御吏中丞等人一共会审此案。

    “丁大人说的事,倒是本官沉不住气了。秦牧,你既然跪着,那你就跪着回话,你姓甚为谁,报上名来。”吴尚书但转得快,很快便转变风向。

    秦牧听完吴尚华的问话,很是奇怪,不是已经知道自己叫什么了吗?怎么还己报名呢?不过,秦牧现在没有时间考虑这个事情,他只是好像听得吴尚书好像说过一句话,“你要跪着那就跪着”。那也就是说,自己其实可以站着回话的?如此,自己何必要这么辛苦自己站在那里呢。

    如此想着,倒也不得主审们把自己叫起来,便站了起来。吴尚书一看这秦牧不但不回答他问题,而且直接站了起来,心里大为观火。要不是官家就在后面坐着,直接令衙役乱棍打服。

    “秦牧,谁让站起来的?”

    “不就是大人你呀。”秦牧装出一幅很可怜的模样答道。“你不是说,要跪着便跪着,那也就是说,如果不想跪,也可以不跪。”

    “哈哈……还真是个棒槌。如此之人,还如何骗他人?真是可笑。”丁浩心里如此想,便把秦牧的嫌疑去了几分。“本官问你,你是哪里人?”

    秦牧一听,暗道不妙,自己只是造了个假身份,对于自己安的那个地方,好像不是很熟悉,若是拿那里说话,只怕对会会拿什么题目测试自己。是以,秦牧想了一回,答道:“回大人,小的很小的时候便离开家乡,居无定所,不知道家在哪里。不过,我在庆州待得时间久一点。”

    “庆州?”

    “嗯,是的。”丁浩明显是在考虑事情,可是秦牧却装傻充愣,听到丁浩说了这么一句话,立刻答了出来。
………………………………

第107章 风向倒转

    秦牧如此一答,这主审的五位官员还有这听审的一众官员实在是坐不住了,这笑声实难控制,所有都大笑了起来。这秦牧呢,似乎这笑意并不是笑他,不但不会不好意思,而且还傻傻地跟着一起笑。

    这时丁浩突然大吼一声,道:“你小子倒跟我在这里装傻充愣,谁说你的家乡在庆州的?分明就在骗人!本官来告诉你,你姓秦,这倒不假,不过你的名字并不是秦牧,而是秦良。”

    秦牧一听,不由得一愣,这个消息他是怎么打听出来的,如果对自己会不会有什么危险。不过,秦牧转念一想,这丁浩是什么人,他有可能不知道吗?这大理寺可不是一般的部门呀。

    见秦牧似乎在想事情,这丁浩越发高兴了起来,道:“呵呵……本官说的没错吧,你叫秦良,而且是犯官之子。因官家仁厚,保你一条命,让你在军中效力,你不但逃出军中,更是在岷州胡打乱撞,你可知这是什么罪?”

    秦牧还没有回答,这坐在帘子后面听审的赵祯说了一句:“丁卿,此话倒错了,虽矫诏却并没有给地方带来什么祸事,只不过方式方法有待商榷罢了。”

    秦牧一听这声音,总觉得有点儿耳熟,可是怎么想也想不起来,这人到底是谁,怎么好像听过他的声音呢?秦牧刚想说话,便听到丁浩又说道:“即便你在岷州有功,但也得注意方式方法不是?”

    官家一张口,真是很有指导性呀。官家这么轻轻一表态,丁浩这态度立马便变了。秦牧是何等聪明的人,能够让丁浩态度转就的人,地位定然不简单,现在他既然都站在自己这边,那接下来的事情,那就好办了。

    秦牧连忙解释道:“小人不知大人从何处听来这样子的消息,小人不胜惶恐。小人一直以来都在寻找着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家乡,倘若真如这位大人所言,我是有家乡之人,即便是罪人之后,小人这心里觉得心安。”说完,秦牧还做出一幅伤心的模样。

    “少在这里废话,本官告诉你,就凭你矫诏圣旨这一条,还有你作为厢军,竟然出逃,两罪并罚,你还有命在?”丁浩看着眼前的证据,其实根本就不想审这个案子,人证、物证俱在,还审什么审。

    只是,也不知道这官家还有这太后心里是怎么想的,不过,既然要审,那就得拿出气势来。多大的官,他没有见过?来了这,还不得听自己的。就凭秦牧这个一穷二白,无根无基还是戴罪之身的人物,能掀起多少浪花?

    秦牧一听很是委屈道:“这位大人,小人不知道你为何一定认定我会秦良呢?虽然小人同他姓氏一样,可这大宋天下,多了去的秦氏,难不成都成了小人不成?大人,你说笑了。”

    “哟……还不承认?好,本官看,不呈上一点证据,本官看你是不会承认的。”丁浩说完,大手一挥道:“来人呀,带人证!”

    秦牧一听,暗道不妙,秦牧根据自己这身体的记忆得知,当时自己在老家也是老大不小的人物了,这周围的邻居没有不认识他的。虽说经过了那么久,自己的相貌有所改变,可是老家人一定也是知道的。

    如果真的把这些人押在到堂下来,自己难免不会露馅的。就在秦牧忐忑不安之时,这黄帘子后面的人物,这声音又传了过来:“丁卿,既然审岷州案,那便不要牵涉的太广了。若他真在岷州之事,当真有罪,他是不是厢军,都得处死。若他岷州之事并无罪过,那就是有功了。这厢军出不出逃,都可以将过补过。”

    听到赵祯如此表态,丁浩等一众官员,连忙齐呼:“官家英明!”

    “好了,不要拍朕的马屁,今天朕过来,是看看你们审案的,你们就当朕不存在吧,平常如何便如何,切莫有了顾忌呀。”

    赵祯这话倒讲的轻松无比,要知道你小子在这里说了多少话?虽然只有两句而矣,可是你的每一句都是反驳丁浩,完全打乱丁浩的审案方向。说什么可以当他不存在,这丁浩也只能表示呵呵了。

    可是心里怎么想都可以,可是嘴上嘛,得小心一点。所有官员一听,这声音又再次齐声道:“为臣谨记!”

    这官家再次开口,这秦牧越发觉得这声音他应该是听过的。其实,秦牧也是个正常人,并不能说,听过某人的声音,便记得终生。只是,这声音实在是太有特点了,不但悦耳而且有些如女子般尖细,可是你仔细一听,仍然可以判断是男子的声音,并不是一个女子的声音。

    可是,秦牧想得脑袋都痛了,就是想不出来,这人到底是谁?自己和此人是什么关系。想到这里,秦牧突然之间头大,这些当官的称此人是官家,那这个人不是就是官家了?这官家不是住在皇宫里吗?自己怎么会听过官家的声音呢,难不成是这身体之前去过,还有在哪里听过一耳朵?

    丁浩接下来就有些被动了,他现在搞不懂这官家到底是什么意思,莫非他有意放过秦牧?可是自己查了一圈,也没有发现这官家同这秦良有什么交集呀?难不成,只是单纯的因为,这人是太后说要处死的人物,所以官家就去救?

    如果真的是这个样子,那事情就麻烦了,要知道,丁浩并不属于哪一辈。当然,明面是没有表态的,可是私底下,他还是站在官家这边的。丁浩认为,听女的话,倒不如听男人的话,如果才更好听些。

    接下来如何审案?丁浩把身子靠了过去,同这桌面上的其他四们大人互相耳语了一阵,可是每一个似乎都面露验色,并没有给出一个正常答案。丁浩是坐在当中的位置的,自己好歹是大理寺的主子,在自己的地盘,还能让外人当了大?

    当时存着这一门心思,可是没想到,现在因为自己坐了这个位置,现在不拿个主意出来。官家现在不说什么,不代表接下来不说什么。可是,现在也没有考虑好,到底如何处置秦牧了。

    处理的重了,官家不高兴。处理的轻了,看太后昨天那样子,似乎也会不高兴。可是,这矫诏之罪,又怎么可以轻呢?

    “丁大人,说话呀?”这吴尚书,还真有点看热闹的心态,小声在丁浩耳边说了一句。

    这丁浩一听,连忙笑着脸,说了句:“多谢吴大人提醒。”其实,在他的心里头,早已经把此人的祖宗都给问候了一百遍。骂人是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的,你现在不说话,不表态,那接下的案子根本就没有办法玩下去。

    丁浩正在思索如何开口比较合适时,忽然想起,刚才好像自己问了什么,不如把这个问题再稍微改动一下,就看秦牧的发挥了,若他是个聪明人,自然知道如何回答。到时候,自己来个轻判,任谁也不会再说什么。

    若他不聪明,回答的不好,自己当然得判重一点,官家知道了,应该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吧?心里如此想,这丁浩的心里头,也轻松了许多。“秦牧,你叫秦牧是吧,不要说本官没有给你机会,现在你把你在岷州的事情,讲个清楚,至于罪责,本官听后再说。”

    这态度转变的也太快了,秦牧还真有点儿反应不过来了,要知道他刚才还在想着如何见招拆招。现在听到丁浩让他介绍,秦牧倒开心了,这陈述嘛,当然得把自己最光彩的一面拿出来,只言其功不言其过。

    其实,如此表述是有很科学的。如果主审你的官员,有心放你一马,你讲的自己这么优秀,他便正好借坡下驴。如果主审那官员,铁定了心就是要你的命,其实,不管你讲好与不好,结果都一样的。

    如果只讲自己不好的一面,那不管是帮你的还是害你的,你的最终结果都很惨。帮你的,没有办法帮。害你的,正好找借口。秦牧是聪明人,自然采用聪明用的方法。

    秦牧把自己在岷州发生的事情,绘声绘色的讲了起来,中间还夹杂着一些自己从后世看电影中得来的桥断,时不时还问几个问题,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时而还煽煽情,这些主审还有听审的官员,还有这个官家,彻底无法淡定了。

    想不到,眼前这个被称为犯人的人,竟然还有如此精彩的故事,真是太不简单了。这时,官家那声音又再次传来,“听得你说,本来你是作为押粮使的职位去了岷州,是吗?”

    很奇怪,别人都还沉浸在秦牧半真半假的故事中,这官家竟然问了这么一个问题。秦牧连忙答道:“是的。”

    “那你这牙牌,也是王曾给你的,还是你自己偷来的?”

    秦牧一愣,刚才自己在故事中,不是说了这东西是王曾给的吗。当然,秦牧是明白人,他不会想着把王曾拉下来,因为这样,对他一点好处都没有。他在故事中,说是王曾为了方便他在路上,更好的处理护粮的任务,才给了他这么一块牙牌。

    因为,当时秦牧这护粮副使,根本就没有任何证件证明,如果当地的官员不认账,秦牧一点办法都没有。
………………………………

第108章 圣意偏袒

    听到秦牧如此解释,赵祯倒觉得有点儿道理,是以,当丁浩提出置疑时,这赵祯竟然说:“好了,丁卿的想法,朕已经了解。不过,如果以此入罪倒显得有些勉强了。”

    丁浩一听赵祯又在袒护秦牧,心里头实在搞不懂,这官家到底是什么意思?难不成这秦牧跟官家认识?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不然,这官家为什么处处帮着他?

    既然如此,丁浩真有些不太愿意如何处理这个案子,本想把人证物证全都拿上来,现在也只好打消这个念头,看官家今天这个表现,看样子,他并不想秦牧入罪。如果官家是这个意思,而自己却让他入了罪,自己这职位只怕是很难提升了。别看官家现在没多少权力,可这权利迟早都是归官家所有的。

    想到这里的丁浩,便把判秦牧有罪的念头给打消了,他现在心里头想的都是如何让秦牧无罪。如果没有绝对的证据,今天这些主审官们,还有这些听审官们,只怕不知如何说自己,虽说他们现在不说话,可他们中也是有太后帮的,得罪了他们,自己一样也不好过。

    “丁大人,在你的地盘,以你为主,怎么倒沉默起来了?莫非,有什么难言之隐,要不,让本官说几句?”这个吴尚书真有坐不住了,之前便想开口说话,可是看到这个丁浩一直在听着秦牧说,便只好住嘴。现在看到丁浩,竟然安静地沉思,便立刻想着把话语权抢过去。

    丁浩刚想着如何替自己解局,如何问话来得自然舒服,又可以按着自己的思路走,现在正没有头绪。想不到,这个吴尚书竟然想着把这个烫手的山芋给抢过去,自然乐见其成。

    丁浩连忙笑道:“吴大人何出此言,我们都奉官家之意,提审此人,何谈谁为主,谁为辅?食君之禄,为君分忧,此乃我们作臣子的本份。吴大人,若有什么要问的,随时都可以问。”

    “丁大人如此说了,那本官也就不推辞了。”吴尚书笑着把话说完,然后转过身子,对着秦牧断喝一声:“秦牧,你可知罪?”

    秦牧看到这个吴尚书一上来便想着吓倒自己,真是可笑!连忙装着很无辜式的答道:“这位大人,小人不知这么问是什么意思?小人一直都很规矩,怎么会做出犯法之事。”

    “哟……想不到,你倒挺嘴硬的。不过,待会有你的好受的,现在本官问你问题,你要如实回答,如有半句假话,那就别怪本官不客气。”看来这名吴尚书,很喜欢吓人,没说几句话,倒又直接恐吓起秦牧来了。

    不过,这秦牧可不是吓大的,连忙道:“大人有什么要问的,小人一定据实回答。”

    “如此倒好。”这吴尚书嘴角冷笑,“你的说的牙牌是王相给你的?不知可有什么人证?”

    “大人,这东西是王相爷给我的,这王相爷就可以做我的证人呀。”秦牧说的是真话,所以这一脸的真诚看着自然是很像的。

    “好,就算你说的是真话。”看着秦牧如此真诚的说,而且不怕请王曾,看样子不是假的。“不过,此牙牌只是在你有紧急情况下使用,为何在岷州拿着这块牌子胡乱用?”

    “大人,小人冤枉呀。小人哪里乱用了?”秦牧还真是会演戏,那一脸的无辜,任谁看了,都觉得秦牧说的是真话。“大人,当时岷州城里已经饿死了不少人,而这些官员竟然把朝廷发下去的赈灾粮,全都占为己有。大人,你想,这些百姓没了吃的,会不会饿死?一个、两个人饿死,对朝廷没有多大影响,可若是几百上千的人饿死,你说,会不会有影响?”

    吴尚书一听这秦牧倒问起自己话来了,便坐不住了。“你大胆!是本官审你,还是你审本官,倒问起本官的话来了。”

    “大人,小人不敢。只是……”秦牧看着吴尚书生气,心里便乐了,要的就是你生气,有官家在,而且从官家刚才的态度来看。官家,应该是想着保自己。只要官家站在自己这边,那就不怕什么了。

    “住嘴。”见秦牧还想着找什么理由,这吴尚书便怒道。

    可是没想到,吴尚书话音一落,这赵祯也在后面急上了,道:“吴得全,你平时便是如此审案的?证物未齐,早早定罪,以威胁、恐吓的手段令对方认罪是吗?吴大人倒好手段呀。”

    听着赵祯这冷嘲热讽,吴得全心里咯噔一下,立刻下了主案台,转过身子,向赵祯认罪去了。赵祯见自己的目的达到了,轻轻道:“你知罪便好,往后不可再犯,好了,你回去继续审案吧。”

    吴得全擦了一把汗,连声称是中,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了下来,看着下面正跪着齐齐的秦牧。这吴得全,总觉得此人是在笑话自己,心里很不是滋味,可是现在官家在这里,自己还真不好说什么。

    转过身子,本想找丁浩解解局,可是看到丁浩正在东张西望中,很显然是不想理自己了,现在吴得全才知道丁浩之前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