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改造计划-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薛明挑眉有不悦的趋势,福庆连忙道:

    “好。我听你的。不过薛大哥,你现在是树大招风,凡事都得小心点,现在外面正不知道多少人盯着你呢……”

    “嗯,那个……福庆,你叫我来是?”

    “薛大哥,勤政殿内的事情我都知道了,你是不是还在奇怪我为什么专门让李伴伴去叮嘱你不要乱说话?”

    显然,福庆的消息要比薛明想像的要灵通的多。

    “嗯,开始是有点儿,不过现在我已经大概知道你的用意了。”

    想想赵佶的叮嘱,薛明知道,说到底福庆还是担心自己人微言轻,祸从嘴出。而赵佶最后的嘱咐,显然也是这个意思。

    “不,有这个皇帝叔叔在你背后,你就算说了什么也没什么。真正让人担心的是蔡京那老匹夫。”

    说到蔡京的时候,福庆却是咬牙切齿,小脸儿也是挂上了一抹不协调的阴狠之色。

    “蔡京?这是为什么?”

    “你有所不知,许是因为你同那张参知走的太近,又加上我的原因,蔡京在你缉拿刺杀种老将军的刺客的那一夜曾经专门进宫向官家进了谗言,所以,官家才会在加封你的龙图阁待制衔之前加上上轻车都尉衔。看似褒奖,实则是陛下已经对你有所猜忌,才会如此。薛大哥你要当心才是。”

    福庆显然很是担忧。

    听到福庆的话,薛明第一次明白原来两个官衔之间还有这样的说道。不过,赵佶的耳根子不会这样软吧?蔡京一说就听?看今天的模样,赵佶显然对蔡京没有想像中的那么信任。

    “你莫要不放在心上,对这个皇帝叔叔,庆儿可要比薛大哥你了解的多了。

    前几年章相未死,蔡王集团势大,我这个皇帝叔叔初登大宝的时候,内外皆有异意之人。其对立面蔡王集团声势颇大,不时兴风作浪。圣瑞宫的那位朱太后在支持之余,难免掣肘。

    那几年真可谓是风雨飘摇,暗处难说生过多少的刀光箭雨,我这位皇帝叔叔的位子也是岌岌可危,若非后来圣瑞宫的那位提前身死,蔡王集团瓦解,哪里来的现在风平浪静?”

    “扫迪斯奈……”
………………………………

第393章 等归人

    虽然没弄懂薛明说的啥,不过看到薛明脸上的神色,猜出他心中所想的福庆再次提醒道。

    “我这位皇帝叔叔顺利继位不久,就出了个蔡王府狱,此便是源于皇位之争!

    当初拥立蔡王赵似的企图落空,章惇章相阳为不采,以掩覆其事。其内心并不服气。

    蔡卞蔡相虽然只是蔡王集团的第二号人物,但此人外号“笑面夜叉”,比章相更阴险。

    时人谓之谋于蔡卞之心,事成于章惇之手惇迹易明,卞心难见。蔡卞既去,章亦不能害政矣。

    当年蔡卞就被我这位皇帝叔叔解职,其党羽董必等同时受处分。至于章惇,说是待哲宗安葬后再作处理。其实,当年正月将章相任命为山陵使,已有调虎离山之意。为防止灵驾西行期间,章相等与从行诸王中的蔡王交通,甚至不许蔡王西行。

    或许是由于防范得力,宰相章惇、内侍梁从政护送哲宗灵驾西行,并未兴风作浪。但在这前后,宫廷中生了两件异常事件,均与朱太妃、蔡王有关。

    其一是宫中起火,而放火者乃圣瑞殿中人。其二便是白谔上奏,乞皇太后不候升祔还政。

    白谔,乃圣瑞殿中人,蔡王之师父也。当时此案尚未追究到蔡王,而后来的蔡王府狱,只是源自蔡王府中的一位小史邓铎,此案居然牵出赵似。

    究其原因,或许与前案针对太后,后案直指我这位皇帝叔叔有关。而这时向太后已卷帘并去世,我这位皇帝叔叔已经大权在握了。”

    “这些生的时候,福庆你应该还小吧?这些事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庆儿虽小,却也已记事了。且这几件在当时都是大事儿,弄得宫中人心惶惶,庆儿只是偶尔从身边宫人的言谈中得知一二。至于个中详细情况,虽不得甚知,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这个皇帝叔叔,绝不是好相与的,薛大哥需得当心才是。”

    “好吧,都听你的,我记下了。”

    薛明这才真正的放在心上,如果不是真的很紧迫,显然福庆不会让李全德在那个时候去提醒自己。

    “哦,对了,我把大理使节都安排在府上了,倒是有个意外之喜,那大理使节中的一个小姑娘似乎对医术很是精通,等过两确认她是不是真的医术很精湛之后,再带她来给你看看身体。”

    这件事他并没有告诉赵佶,毕竟对钟灵医术到底如何,他也只是听钟灵和段誉所说。耳听为虚,眼见才能为实。要是这钟灵的医术真的跟她的年龄成正比的话,那自然是没有那个必要了。

    “嗯,谢谢薛大哥!”

    福庆笑着伸手给薛明拂平肩膀上的褶皱,开心道。

    ……

    回到薛府,已经是掌灯时分。

    福庆非要留着一起用膳,薛明没有办法,只得留下。赵佶呢直到薛明吃完饭就还没有出现,想来还在为大理国亦或是就要到来的辽国使节的事情闹心。

    让薛明意外的是,薛府大堂的灯还亮着。

    隔着老远薛明就看到杨媚儿正在大堂内坐着绣着什么,小铃儿春梅两女正趴在桌面上小脑袋一点一点的打瞌睡。

    晕黄的灯光映照在全神贯注刺绣的杨媚儿身上,将她笼罩在一层薄薄的光晕中,如同画中人一般,是那样静谧而唯美。

    不用想,杨媚儿这自然是在等自己了。

    薛明心中瞬间被浓浓的温馨所填满,如今的自己,不管在外如何,至少在这家中,却是已经成了那个在灯下刺绣女子的全部了。

    想到这里,薛明不由自主的加快了脚步。

    听到脚步声,正在刺绣的杨媚儿猛然抬头,脸上浓浓的惊喜之色一闪而逝,抬起头看着走进门的薛明淡淡的道:“相公回来了。”

    好吧,她显然还是很在乎薛明这脸上几道不怎么光彩的抓痕的。

    “呀,老爷回来了。”

    “薛大哥你终于回来啦!

    旁边趴在桌子上打瞌睡的小铃儿和春梅两女手忙脚乱的起身行礼道。

    薛明先是指了指小铃儿嘴角那道晶亮的细线,然后方才在杨媚儿的身边坐下。

    “这脸上的抓痕呢,是个叫梁静的疯女人抓的。”

    听到薛明这明显是解释的话语,杨媚儿嘴角浮现一个勾人的弧度,瞅了一眼羞窘万分忙着擦口水的小铃儿一眼,缓缓坐下,拿起桌上的茶壶给薛明斟上一杯茶,缓缓道:

    “相公能跟媚儿讲讲是怎么回事儿吗?”

    想了想,貌似也没什么不能说的。薛明就将年前在大名府那边生的的事情说了一遍。

    听了薛明的话,杨媚儿并没有任何异常之色,只是深深的看了薛明一眼道:

    “相公可曾用过饭了妾身这就让春梅去将饭菜热上一热。”

    “我不是让浩子传话回来说我在宫中吃过了么?难道你还没有吃?”

    “妾身吃过了,跟段先生和钟灵姑娘一起吃的。”

    “他们……都睡下了?”

    “嗯,相公还有事要见段先生?”

    “没!没有。我们是不是也该去睡了?”

    薛明看着杨媚儿,虽说是一本正经,可是那飘忽的眼神却是让杨媚儿瞬间再次霞飞双颊。

    “你看春梅和小铃儿都困的流口水了不是?”

    薛明欲盖弥彰。

    “相公……”

    “老爷……”

    “薛大哥……”

    “哈哈!睡觉去!”

    ……

    政和三年,三月底,赵佶在不到数天时间内接连下诏。

    先是下诏命将作监孟英书为辽国通好使,负责同即将到来的辽国使节酌伤辽宋两国边境地界、名称、岁例等等在下诏命将作监孟英书为辽国通好使之后当天,赵佶又借着下诏命种师道为秦凤安抚制置使,统帅陕西、河东七路兵,置司平夏城。

    在这两道诏令之后第二天,命殿中御史王希夷为秘书少监、史馆修撰,负责编撰政和万寿道藏、道史、仙史等。同样也在这一天,再次下旨擢升御史李子定为中书舍人、四川成都府督视参赞军事。
………………………………

第394章 烧火棍

    三天之后,赵昀再次下诏命参知政事、同知枢密使张商英兼督视光、蕲、黄、夔、施等五州军马诸事下诏四川遭受兵火州县军府镇不再重建,而是并为转输劳役之所,所有在四川境内的在押囚犯情节轻者释放下诏四川帅臣招集流民并收拢安置,供给种子和耕牛,优给赈济,赋税皆免。

    对这些诏令除了如那修史的诏令让薛明有些不明所以外,其余的大多数,薛明听到了之后都不觉得有多少意外。

    唯一意外的是,将作监孟英书为辽国通好使负责跟即将到来的辽国使节的谈判和接待,实在是让薛明有些哭笑不得。

    让一个负责各类金银玉器刺绣雕琢的官员去跟辽人谈判,也亏得赵佶想的出来。

    显然,已经在准备平夏之战的大宋朝上下,基本上没有将即将前来和谈的辽国使节当回事。而跟辽人谈判,显然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计,这样的活计自然不会有人做的。所以赵佶无奈之下,才将没有任何后台的孟英书给推了出来顶缸。

    而擢升御史李子定为中书舍人、四川成都府督视参赞军事张商英督视光、蕲、黄、夔、施等五州军马诸事等一系列作为显然是为了即将展开的平夏之战开始做准备了。

    对四川的那些诏令,虽说都是明面上的,想来暗中赵佶肯定也有所安排了。不用想也知道是针对大理国的局势作出的安排了。

    好吧,说到底如今朝廷政令到底怎样跟他这个小小的从四品龙图阁待制实在是没有任何的关系。纵然心中有千般想法,薛明知道那也是没有任何办法的。

    这些天,薛明比较闲。至少在军器监的一众老迈工匠看来,这位上轻车都尉、龙图阁待制、开封府通判、军器监的掌舵者实在是很有些闲。

    军器监虽有军械铸造的权限,但更多的还是由兵部军器所主管。军器监么,反而成为了储才和养老的地方了。

    储才,储的才自然是那些进士及第却没有授到实缺的历届进士们了养老么,说是养老,实则是个奢望。那些在军器监劳作了一辈子已经老迈工匠们都被兵部军旗所排除在外,又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去,也只能呆在军器监中靠着祖传的手艺度日了。

    薪俸自然是没有的了。这些年迈的工匠们,只得靠着偶尔接下朝中大臣乃至京城豪绅们的私活来勉强度日。

    在这些一年时间里大多数时候都在为下一顿吃什么担忧的老人们看来,这位年纪轻轻的通判大人拿着朝廷俸禄天天吃饱没事干,不去坐衙,非要到军器监来东鼓捣一下西鼓捣一下,弄些就连他们这些跟各种器物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家伙都不明白,这位年轻的权贵脑中到底在想些什么,那不是闲是什么?

    你看看那一身锦袍都乌漆嘛黑的成什么样子了?哪有读书人而且还是朝中的重臣会做这样的事情?

    在那些在军器监中呆了一辈子、已经到了知天命年纪的工匠们看来,薛明已经是重臣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军器监的老工匠们都这样想。譬如此刻正围拢在薛明身边的孙维、杨磊等四五个军器监的老工匠。

    “大人,成了。”

    孙维趴在他那简陋的工台上拿着一个脏迹斑斑的奇怪物事,一脸激动的对着蹲在身边的薛明叫道。

    “成了?”

    薛明伸手接过孙维手上卖相实在不怎么好的黑色物体,仔细打量着。

    如果有个现代人在,一眼就能看出来,此刻薛明手中抓着的赫然正是后世最为常见的左轮枪。当然,薛明手中这支左轮枪要比后世那造型精致模样小巧的左轮枪显然要大了一号不止,至于做工,自然更是差的十万八千里,看起来更像是个不够长的烧火棍。

    没错,这就是军器监的这些老工匠们按照薛明的意思和几张不甚明了的草图,费了好几天的功夫,纯手工打磨制作出来的一只大号手枪。

    “大人,这个,小人几人已经尽力了。”

    看到薛明翻来覆去的打量着手中那个丑陋的烧火棍式手枪,孙维几人面色尴尬。互相推搡了一番之后,最后还是孙维搓着那脏的不像样子的花白胡子出来尴尬的道。

    “不不,孙老,我已经很满意了。”

    听到孙维的话,再看看周围几个这几天没日没夜的因为这个东西忙的团团转浑身脏兮兮的老工匠,薛明知道几人误会了,连忙笑着摆手道。

    “只是,孙老,这东西怎么用呢?”

    打量了半天,薛明还是没弄明白这个似是而非的左轮烧火棍在哪装子弹,好吧,子弹就不用想了,至少火药要有地方装吧,难不成也要从那枪管里面装?那自己还费了这么大功夫弄这个东西做什么。

    “大人,请看,这是小老儿几人按照大人的意思做出来的弹药。”

    孙维说着从旁边的杨磊手中接过一袋东西。

    薛明拿到手中,倒出来,就现是一袋比小指肚小上那么几分的铁珠。只是火药呢?难道直接用这铁珠打不成?

    似乎看出薛明的疑惑,孙维又赶紧递过来一长条整齐排列的只有指节长短的东西。薛明用手摸了摸,讶然道:

    “这是用纸卷起来的火药?”

    “大人高见!正是此物!”

    “那这东西怎么用?我是说我怎么放到这……东西里面?”

    薛明晃了晃手中的烧火棍,有些疑惑。因为他是看到这枪的肚子上有轮毂了,可是却没看出来将这轮毂下下来。

    “大人,小老儿来如何?”

    孙维搓着粗糙的手掌,有些跃跃欲试。

    说实话,他自己也对这个东西很是好奇。浸淫在火器上数十年,孙威很清楚,如果这通判大人的设想成功的话,那么如果沿用到大宋朝其余的长火器上,那带来的变化,想想都让人心颤。

    薛明见状连忙将手中的烧火棍递给孙维。

    “大人,请看,若是要装填火药和铁珠,就必须如此。”

    孙维接过薛明手里的烧火棍,熟练的用手在火枪的上部一个凸起机括上掰了一下,机括应声而开,七洞的手枪轮毂乍现。
………………………………

第395章 试枪

    孙维接着用手轻轻一板,木作的手枪短柄向下弯曲,轮毂已经整个暴露出来。

    “大人,这些火药都是杨老儿配置的,之前因为无法试枪,所以小老儿等人也不知这些火药分量是多还是少。”

    孙维说着熟练的将七颗铁珠塞进轮毂洞内随后用一卷卷制作好的火药条将洞口塞满,然后合上枪柄,扣上机括。

    小心的将已经填好火药和铁弹的手枪双手递给薛明:

    “大人,一定要小心,小老儿带大人去试枪?

    显然,孙维很清楚,要是薛明出了点儿意外,怕是他们这几个已经都要入土的老家伙都要死定了。他们死了不要紧,关键是他们都还有儿孙不是?他们还要活命啊。

    薛明将火枪接过拿在手中掂量了一番,这大号手枪明显重了不少。

    “大人,当心,当心!”

    看到薛明摆弄,孙维等人感觉自己的小心肝都跟着一颤一颤的,勉强挤出一点儿笑容连忙小心翼翼的提醒道。一边说着一边双手小心的护持着,却是生怕这东西掉下来走火。

    “那好,孙老、杨老,我们去试枪!”

    “大人,这边请!”

    ……

    军器监中,自然有靶场,当然,这个靶场不仅是实验火器的,虽说如今大宋朝军中已经有了各样火器,可是冷兵器还是主流,实验弓弩也是在这个地方。

    “大人,不可不可啊!”

    见到薛明拿着那粗糙的物事已经开始瞄准,孙维吓的腿都差点软了,连忙上前用手护着急声道。

    “怎么?”

    “大人千金之躯,怎可如此犯险。小老儿等人都安排妥当了,还请大人将这火器交给小老儿。”

    说实话,薛明在准备试枪的时候心中也是在忐忑的。毕竟这玩意儿的威力究竟如何他也没个底,前世的他作为一个平头老百姓,可没机会去摸摸枪啥的。

    顶多就是在电视里看过那威力,如今虽有功夫在身,但对于枪械的威力很大这个印象的根深蒂固,还是难免的。

    只是他不可能让孙维这些老人去试枪,又没有绝对安全的办法,他也只好准备自己亲身上阵了,此刻看到孙维似乎有自己亲自试枪的意思,连忙道:

    “孙老,我有办法了。”

    不大一会儿,固定起来用一根线拴住扳机的简易试枪台就好了。

    “大人急智,小老儿佩服!”

    孙维等人看到薛明的安排,自然不会吝啬这马屁。

    “呵呵,这试枪……”

    “大人请!”

    距离已经足足二十余步了,想来肯定不会有危险了,孙维等人自然不会跟薛明抢这点儿风头,齐声道。

    “好,我来!”

    薛明说着猛然一拉手中那根长长的粗大棉线!

    “轰!”

    升腾的白眼中火花四射,一声巨响,响彻整个军器监靶场。

    ……

    汴京城南的一处山脚下,一座巨宅的密室中一点烛火摇曳,斑驳的阴影中,两道人影若隐若现。

    “尚书左丞,知枢密院事张康国受皇帝密令牵制于我。此事还需王爷帮衬。”

    “……蔡公心中可是已有人选?”

    “御史中丞兼侍读、门下侍郎余深刚正不阿,可进少宰兼中书侍郎,复参知,以参知之身从旁牵制那张天觉白时中么,亦可进参知,拜尚书右丞、中书门下侍郎……嘿嘿,一个右相,一个右副相,再好不过。”

    “余深复参知当无可厚非,只是白时中……为何不是王黼、蔡懋、李棁等人?”

    “王爷慧眼如炬,何苦用此来挤兑老夫?张天觉那人居心叵测,意欲迷惑圣上以正其身,老夫怎可让他们如愿?更莫说,那余深虽说同老夫不睦,可是若是由王黼等人为相,怕是张老儿定会作梗。“

    “让王黼等人同张老儿结怨,不正合蔡公心意?”

    “圣上前不久已经命那王黼等人为侍讲,若是王爷和老夫力呈怕是还真能成事。可是,若是王黼等人入相,王爷敢用否?”

    烛光阴影处那个高大身影听到蔡京这话,半响没有任何言语。

    良久。

    “蔡公如今以为,那薛明轩如何?”

    “莫非王爷……”

    “有何不可勤政殿之事本王亦有所耳闻,观其人其语,当是可造之材。”

    “可是,王爷,前不久王爷还让老夫进宫为此事向陛下说项……再有皇长子以及长公主之事……圣上已将侦缉司交给那薛明轩,如今薛明轩同那张老儿走的甚近……”

    “蔡公可是怀疑皇长子以及长公主之事本王也有份不成?”

    “……老夫不敢!”

    “呵呵,蔡公,这大宋终究是圣上的大宋,即便哲宗无后又如何?我这个侄子难不成也会无后么?那些人做的事情,当真是愚蠢之至。

    这大宋朝的九五之位在数年前,谁又能想到会被赵佶这小儿得去?满汴京城的皇室宗亲,都眼巴巴盯着。可是结果又如何?有朱太后在又如何?

    该是你的,就该是你的,不该是你的,用尽手段也是枉然。蔡公所说月前之事,此一时彼一时尔,所以本王派人同蔡公说项意欲打压于他再说那薛明轩同张商英、何执中等人走的近,那时本王说过蔡公可曾真的好好看过那薛明轩?若不然,那薛明轩同何人走的近,还当真是不好说。”

    “……”

    “呵呵,蔡公之意,本王已明了。今日蔡公不顾相爷之尊轻车简从亲自登门,本王若不助蔡公一臂之力,岂不跟那王黼之流一般?呵呵,蔡公放心,圣上问起,本王知道该如何说话。”

    “如此,老夫就先行谢过王爷了。”

    “呵呵,哪里哪里,蔡公客气。”

    ……

    当刘庆和李妃岚等一干人看到薛明出现在门口的时候,不知为何,心中均是齐齐的长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从进入这座吃的好睡却绝对睡不好的府衙后堂到如今,已经过去了足足近半月时间。在这半月时间里,原本说过几天再来看看他们考虑的如何的薛明,却是自那一夜之后,再没有出现过。
………………………………

第396章 好久不见

    堂内,放着三万两将人眼睛都刺得生疼的白花花银子,堂外,放眼望去到处都是披坚执锐的宋军兵卒和闪烁着寒芒的弩箭兵刃。

    对刘庆等人来说,这座宽敞的后堂,当真是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了。

    “呵呵,各位,好久不见了。”

    薛明对刘庆那喷火的眼神视而不见,抱拳一礼笑呵呵的道。

    他是被李文星在皇城外抓来的。

    这些天他很忙,忙的足不沾地。

    那些诏令跟他没有多大关系,当然就算是有关系,以他现在的身份也是无能为力。所以,他要么就是去军器监跟孙维等人琢磨怎么改良火枪,要么就是带着钟灵进宫给赵恒和福庆俩人条理身体。

    至于段誉么,赵佶诏令已经下了,薛明也跟他解释了一番大宋朝如今的境况,在得知远水解不了近渴而且大宋朝皇帝已经有意要驰援大理国、薛明只要有大理国的消息就立马告诉他之后,段誉也总算是放下心了。

    当然,钟灵能进宫是先由翰林医官院的几个太医跟着钟灵测试了一番之后才行的。不管能不能对赵恒跟福庆他们有所帮助,先对药理要精通不是?

    好在,钟灵的医术显然跟她的年龄是成反比的。虽然说如今还看不出她能不能对俩人的身体有帮助,至少翰林医官院的医官使徐隆等人并没有说她开的药方有问题。没有问题,就证明至少对赵恒、福庆他们俩人的身体还是无害的。

    段誉呢,倒是对国子监很感兴趣,这些天每日里都要去国子监上课。也让薛明少不少心,能够安心的去琢磨他的那把火枪。

    那一日的试枪不能说是成功的,也不能说是失败的。火药放多了,枪管没炸膛,铁珠呢也只是击穿了二十余步外数寸厚的木板。不过这个结果却已经远远过薛明的期待了。毕竟还是第一把验证类型的火枪。接下来,必然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这些天除了进宫看看福庆以外,他大多数的精力都放在了这枪上了。当然,为了打磨这枪,在他的模糊思路下孙维等人琢磨出来的简易水利机床母机等一系列附加收获就不用多说了。

    之所以花费这么多精力在这火枪上,除了看看军器监那些手艺娴熟的老工匠们的技术外,给神盾房的属下配备一件防身武器,才是薛明最为主要的目的了。

    在这个还是以冷兵器为王的时代,提前把火枪给捣鼓出来,也许对于武功厉害的高手还没有多大作用,但总不能人人都是高手吧?对于身手一般的,还是很有威胁的。

    况且神盾房的人本来就不多,薛明一向秉承的是精英理念,要打造一支古代的特种部队出来,那么这过少的人手就成了一个硬伤。

    武功再高,总有累的时候吧?你一个人能打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顶天了吧?这在平时还好,但要是之后到了战场上呢?那时候动不动就是几十万人的大战,甚至不说几十万人了,就是几万人,就是站那儿不动让你砍,都能累的你挥不动刀了吧?

    为此薛明甚至还想过等这火枪弄出来了,到时候配备到大宋朝的军队上,到时候还不将辽国、西夏、吐蕃这些个周边国家的军队打的屁滚尿流?

    所以,其实在抓了刘庆之后,短柄可以使用的火枪就已经排上了薛明的议事日程。目前看来,一切的进展还是很顺利的。

    俗话说的好,功夫再高,也怕菜刀。他拿着的火枪,可是要比菜刀还要高一级的存在。

    “郡公大人真是贵人多忙,俺老刘还以为这一辈子就要在这房中对着几万两雪花银老死呢。”

    刘庆斜瞅着薛明,闷声道。

    “哈哈,本官确实这些日子有些忙,忘了刘兄等人。”

    “你……”

    出乎刘庆、李妃岚等人意料之外的是薛明根本没有掩饰没有说借口,而是直接说忘记了他们这些人,这让准备了良久、各样说辞的刘庆险些没一口气噎死。

    “好了,不要你啊你我啊我了。刘兄和李姑娘如此急切的想要见本官,可是已经有个结果了?”

    薛明随意的找了一张凳子座下,笑容一敛正色道。

    “哼!郡公大人一个人进来,就不担心兄弟们合伙把你留下?这一次,咱们的郡公大人怕是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吧、”

    刘庆怒气未歇,走到薛明身前冷笑着道。

    以薛明的身手还会怕这个?不过说实话,呆在京城这么些天,好久没动手了,薛明觉得他这身子骨还真得要松动松动……

    “哈哈,刘兄,不要说这些没有半点营养的话了,要是考虑好了,本官就说说朝廷的意思,没有考虑好,本官确实很忙的,刘兄可以继续和李姑娘还有手下的兄弟们商量商量。”

    薛明对刘庆这威胁的话语脸色甚至连变都不变一下的,大笑着道,说着起身就要走。

    “慢着!”

    “郡公大人且慢!”

    薛明脚步刚动,两个声音同时响起。

    “看来刘兄和李姑娘已经有所决定了。那本官先说说朝廷的意思。”

    薛明转身,看着刚刚出声的李妃岚微笑着道:

    “一,李姑娘必须留在京城……”

    “放屁!这个绝对不能!薛明,你莫要欺人太甚!”

    薛明话还没有说完,刘庆已经怒不可遏的出声打断,一边说着一边还缓步朝着薛明贴近,大有一言不合立马动手拿人的趋势。

    看了一眼脸上没有一点儿意外之色的李妃岚,薛明只是笑笑。

    “刘兄,稍安勿躁,听薛某说完。李姑娘留在汴京城,这是前提,如果这一点儿不答应的话,那么剩下的条件,薛某也不必再说了。

    当然,刘兄不用担心圣上和薛某会言而无信。几位可以一直住在这开封府中,一些吃食用度朝廷还是负担的起的。薛某不急,圣上自然是更不着急的。”

    对欺近过来的刘庆薛明脸上没有一点儿担心之色,一个是薛明对自己身手的自信,另一个就是他知道刘庆不敢也不可能真的动手。
………………………………

第397章 退后五十步

    谈判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