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改造计划-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寒地冻,我等一路奔波,实在是有些冷乏了,不知道能不能买下诸位小哥身上的猎物,生火取暖顺便也填填肚子?”

    杨兴宋等人是什么态度薛明不知道,杨家村中那些还健在的长者对朝廷如今是什么态度,薛明依然不清楚。虽说从杨兴宋和牛北望等人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杨家村如今的那些长者们似乎依然延续了岳飞的意志,可是到底愿不愿意再次走出山林给大宋朝效力,薛明心中更是没谱。

    不过至少有一点薛明知道,老人终究会老去,今后的杨家村亦或是静塞军,将会是这山路两侧的杨家村年轻人当家。

    这些年轻人的态度显然要比杨兴宋要好的多,而且显然这些年轻人对他这个大学士的名声或多或少都听过。已经有了好的开头,怎么能不趁势再刷好感度?

    杨家村。

    “你说北望那小子回来了?还带着如今在朝廷里权势正隆的薛郡公一起?那薛郡公竟要进村拜访我等?”

    一身素麻蓑衣正在编着兽网的杨平听到匆匆而回的杨兴宋说的话,布满老茧的手不由一抖,刚刚有了雏形的兽网顿时四散开来绞做一团。

    “是的,叔公。如今那薛郡公正在山外等候。这……见还是不见?”杨平的失色杨兴宋自然看在眼中,顿了顿试探着说道:

    “北望那小子自十余年前离开我杨家村就不曾回来过,竟是连我杨家村祖训都忘了,若是叔父觉得不妥……侄儿这就去拒了?”

    (本章完)
………………………………

第693章

    此刻杨平已经回复了之前的平静,看了看手中绞做一团的兽网,顺手扔在脚边,搓了搓手意味深长的瞥了一眼心中有些惴惴的杨兴宋一眼道:

    “德生啊,那薛郡公可曾有过不礼之举?”

    “这个……倒是没有。”

    杨平虽然什么都没做,不过那淡然的一眼却是让杨兴宋感觉自己心中那点儿小想法已然全部暴露在阳光下一般,有心想要挑出一些薛明的无礼之举,张了张嘴最终却还是只敢实话实说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薛大人乃皇亲国戚,如今更是朝中数一数二之重臣,此次前来定然不会是兴之所至游山玩水而来。我等隐居此等山林之地已然有数十年之久,若说朝中无人知我等底细自是不可能之事,此次那薛大人前来,假若是身负皇命,我等冒然据之,惹怒了皇上,怕是连此等安身之地都无了。”

    此际的杨平再无之前佝偻模样,说道此处抱拳对着汴京城方向遥遥一礼继续道:

    “纵然皇上圣德,不念我等之罪,你我又岂能知晓那薛大人脾性?据说那薛大人不过而立之年,本就乃皇亲国戚,如今更是在短短年余时间成为朝中柱石之臣,朝中各部尚书暂且不说,就连朝中那几位宿老据说在朝堂之上都能分而抗之不落下风,俨然大势已成,定不会是个好相与之人,此次即便不曾身负皇命,我等若是据之,必惹其心中不快。然以如今其之高位,或许并不会如我等升斗小民计较,但是谁能料想那薛大人身边之人不会为投其所好为难我等?若是到那等地步,德生以为我杨家村还能安稳否?”

    “大赞!”

    杨平话音未落,房外却是陡然传来一声高亢的叫好之声,随着这声音三道健硕的身影出现在房门之外。

    “德生见过三位叔公。”

    杨兴宋闻声望去,看到走进房内的三个头斑白的老者慌忙躬身行礼道。

    当先的一个老者扫了躬身行礼的杨兴宋一眼并没有搭理他,而是看着杨平道:

    “还是老哥看的长远。想当年岳爷爷还在的时候,我等先祖数千人对阵百倍于己的辽人铁骑都未曾后退半分,更是杀的那些辽人屁滚尿流不得寸进,如今仅仅是那乳臭未干、未带多少兵卒的薛郡公就将你等小儿吓得连人都不敢迎进村,祖宗的脸都被你等无知小儿给丢尽了!”

    说话的老者同样一身素麻蓑衣,豹眼阔鼻,虎背熊腰,红光满面的半百面孔上花白胡须布满两腮根根如针,豹眼开合间精光四溢,行走间虎虎生威一股彪悍之气扑面而来。

    杨兴宋显然对这说话的雄壮老者极其畏惧,半躬着身子讪讪然的陪着笑却是一句话不敢多说。

    “老二,你总是这般暴脾气!”

    杨平指着说话的老者笑着道,

    “德生所言也不是没有道理……”

    “老哥!你总是护着这群小兔崽子!看看现在都把这些小兔崽子惯的成什么样子了?如果今儿个是北望那小子带人回来,怕是大哥你我几人连那薛大人的消息都不会收到吧?一个个小东西只想着偏居一隅,哪有半分祖宗的模样?

    大哥,我是个粗人,可是我却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虽说当年之事朝廷行事不公,可是却也没有斩尽杀绝不是?若不是圣上网开一面,那些人能放过我等?如今时事维艰,那薛大人前来说不得带着当今圣上的诏令,就算不曾有圣上的诏令,我等这数十年来按照祖上遗训练习弓骑步战之法为何?还不是为了能够有朝一日披坚执锐为圣上守土护疆?大哥,你说是也不是?”

    老者目光灼灼的看着杨平一字一句的道。

    杨平看着眼前已经头斑白的岳隆,默然半响长叹一声道:

    “二弟,这些年我知道你心中一直憋着一团火,我也知道你还有三弟、四弟一直拼命操练村中后辈是为何,我更知道你曾偷偷遣岳飞不止一次的离开村中前往汴京城甚至六安城探寻过辽军动向……”

    “大哥,我……”

    肃然以待的岳隆听到杨平的话不由一震,脸色数变,张口欲言。

    “老二,你先听我说完。”

    杨平挥手笑着打断岳隆的话,

    “这些其实你没有必要瞒着我这个大哥,我们兄弟四人从小就在这村中,你和三弟四弟弓骑步战之法都要比我这个大哥强的太多,我也不过是占着年岁比你们三人大上一些才添居大哥之位。这些年你还有三弟、四弟空有一身绝顶本事却不能在有用的地方一施拳脚,数十年来只能在这杨家村中渔猎度日,直到如今已经年过半百垂垂老矣,我这个做大哥的全都看在眼里。”

    “大哥……”

    “兄长……”

    站在岳隆身后的两个老者听到杨平的话,脸上神色急剧变幻,同时张口欲言。

    “三弟,四弟,听大哥说!”

    岳隆挥手打断身后的三弟徐鄴、四弟董成的话看着杨平一字一顿的道。

    “二弟总说自己是个粗人,可是我却知道二弟你不但武功远我这个大哥,谋略之术同样也是远甚于我这个大哥的。”

    杨平看着岳隆笑着继续道。

    听到杨平的话,除了原本躬身在旁边一声不敢吭的杨兴宋浑身一震露出一脸不可置信外,无论徐鄴还是董成脸上却都是没有丝毫的意外之色,显然,作为几十年的老兄弟,特么两人同样也很清楚大哥杨平所言非虚。

    至于岳隆则是阔眉微皱却也是没有出言反驳。

    “村中二弟你诸事以我为尊,可是我也知道二弟你心中其实对我还是有所怨言的。”

    杨平说道这里看着岳隆张口语言,笑着抬手打断道:

    “这些年我谨遵祖训不让村中子弟出村更不准村中子弟出入行伍之中,我心中又何尝好过过?我们兄弟四人已经都是将死之人,大半辈子都已经在这杨家村中虚度,可是村中儿郎哪个不是一身本事?我又何尝不想让他们能够不在这杨家村中空耗一身所学?可是我不能也不敢放他们出去啊!二弟!”

    (本章完)
………………………………

第694章

    “当年大变,杨家祖爷爷还有大爷、二弟族中老祖尽没,我杨家军上上下下数百员统领各路统制半数尽没,甚于半数又有近半6续战死沙场,除却转换门庭之人,杨家村已是我杨家静塞军仅剩的血脉。

    当年剩余的数百静塞军依杨、岳、张、徐、童几位先祖遗训来此地扎根,所为也仅只是为我静塞军保留最后一丝血脉、使杨家祖爷爷数十年心血精锐能留些许种子存世罢了。百余年恍惚即过,当年仅剩的数百静塞军将士在此地将养生息,到如今杨家村上上下下六代男丁统计将有万余。此次那薛大人从开封而来想来自然不是仅仅为了游山玩水,若不是为了问罪,那就只剩我杨家村中这仅剩的万余背嵬血脉罢了。想来二弟你们三人前来,也是为了此事而来的吧。”

    “大哥,在听闻那薛大人前来之后,我跟两位弟弟就已经想过了,朝廷若是想要问罪与我等,也不会等到今天。关于那薛大人的传闻小弟我也听了不少。人风流文采风流,年纪轻轻如今已经是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朝廷新设的市舶总司衙门,还是广东安抚使,同银夏制置使种帅相交莫逆,朝中张相、郑相还有几位政事大人竞相拉拢的人物。据说银夏之战能够完胜那西夏亲王李良度统帅的数十万铁骑,这位年纪轻轻的薛大人居功甚伟!”

    岳隆说着瞥了一眼旁边一直躬身而立的杨兴宋一眼,言语之中恨铁不成钢的味道任谁都是能够听出来的。

    “想来三位弟弟已经下定决心若是朝廷有需想要重建静塞之军了?”

    对被岳隆调侃的讪讪然的本家侄孙杨兴宋,杨平并没有太多关注,而是将岳隆、徐鄴、董成三人让进房内道。

    “大哥,如今西夏人的狼子野心路人皆知,我大宋和西夏之间却已是国运之战,以西夏人之豺狼心性,我大宋若胜则万事皆休,若败则有亡国灭族之祸啊。若是杨家祖爷爷还在,此际定然是早已举兵勤王,为我大宋征战沙场。族中儿郎骑射步战皆精,若是杨家祖爷爷天有灵想来也是不想看着他一手建立的静塞军就这样蜗居在杨家村渔猎,眼睁睁看着西夏人在我宋人土地上烧杀抢掠。”

    杨平默然半响。

    岳隆、徐鄴、董成三人虽说早就商量好了,不过三人都很清楚,身为族长的杨平不点头,杨家村中的子弟想要出村那是定然不可能的。除非他们愿意从此被逐出族谱。杨平不说话,他们三人也只能在旁边眼巴巴的看着。

    良久!

    “德生,开寨门,敲钟迎贵客!”

    “大哥英明!”

    岳隆三人同时大喜。

    敲钟,只有在全村祭祖的时候才会有,杨平如此郑重其事的迎接薛明,显然已经在用实际行动在准备破除杨家村之前一直固守的祖训!

    ………

    清脆的钟声响起的时候,薛明跟扈三娘、王君、刘猛等人还有杨家村的几个胆子大些的年轻后生正围着硕大的火堆大快朵颐,相谈甚欢。

    或许连这些个年轻人都不知道,就这短短的一会时间,薛明已经不声不响的从他们口中将杨家村的人丁还有近况都了解了个七七八八,尤其是在听到杨家村中的青壮每年都是以骑射步战作为族中每年最重要的考校之后,心中却是对此次杨家村之行想要达到的目的更多了几分把握。

    听到村中传来的钟声,几个正偷偷摸摸跟王君刘猛两人喝酒的杨家村年轻后生,顿时一个激灵,把手中装酒的牛皮袋子一扔翻身而起。原本散布在周围的禁军兵卒看到几人的动作顿时警觉,哗啦一下全部围拢过来,围拢的同时手已经尽皆抓住了腰间的刀柄,数十部已经上弦的弩机一部分瞄准了几个年轻后生的腰腹要害,其余却都是对准了周围山梁上的那些个正在奔走的杨家村年轻人,坐在薛明和扈三娘左右的刘猛和王君两人更是瞬间起身挡在了薛明和扈三娘身前。

    “都不准乱动!”

    一声清喝响起,让已经准备动作的禁军兵卒齐齐停下手中的动作。

    禁军兵卒的动作让听到族中召唤钟声正准备赶回村中的数十杨家村青壮一个个顿时神色大变,连绵不绝的呼啸声接二连三的响起,原本正在奔跑途中的杨家村后生除了被十数支手弩锁定不敢动弹的四个年轻人外,其余杨家村青壮在已经尽皆没入密林中,只有数十支闪烁着冷冷寒光的箭头在寒阳的照耀下在林间闪烁。

    其实禁军兵卒完全可以在这些杨家村青壮躲入密林前用手中的手弩射杀至少大半的人,不过因为薛明的喝止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身手敏捷的年轻人躲入密林,然后陷入重重包围之中。

    从钟声响起,到一团和气的两方突然变得剑弩拔张,不过是瞬息功夫,让薛明实在是有些哭笑不得。不过却也不能怪禁军兵卒太过小题大做,实在是方才几人的动静弄得太大。那声钟声薛明隐约已经猜出应该是杨家村中召集族人的钟声。

    “大人,那是村中只有在祭祖的时候才会敲响的族钟,想来是村中族老知道大人前来,鸣钟召集全村子弟迎接大人啊!”

    薛明还没开口,这边已经被两个禁军兵卒贴身挟持的牛北望已经是哭丧着脸连声解释道。

    “是啊,大人,那是族中召集我们迎接您老啊。您能不能先让兄弟们把这些家伙事挪开点,万一失手,我爹可是就我一根独苗,俺可是还没娶媳妇啊!”

    说话的是几个年轻人中带头的,名叫岳飞!话说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薛明可是呆愣了半天的,这倒真是个意外之喜了。

    只是或许是因为太过年轻了的缘故,眼前这个少年版的岳飞似乎和史书上记载的岳飞有那么点的不同之处。

    此时的岳飞并没有多少紧张,举着手嬉皮笑脸的看着薛明贫道。

    (本章完)
………………………………

第695章

    “兄弟们也真是的,前一刻还称兄道弟的喝酒,转眼就把这些家伙事对上兄弟我了,一点儿情分没有了啊!”

    岳飞一句话却是说得王君和刘猛两人有些讪讪然,值得转头看着薛明。

    刚刚小坐片刻,薛明已经隐约看出这个岳飞的贫嘴小子其实在周围山梁的杨家村青壮中颇有声望,挥手示意身边的禁军兵卒收起兵械,笑着指着岳飞笑道:

    “你小子就是属猴的,需要人治,看我不给你找个厉害媳妇好好收拾你!”

    “大人!大人!我的好大人!这可是您老说的!哎哎哎,我说兄弟几十个,可是都听到了啊!大人要是不给我岳飞找个媳妇,我可是要跑到大人府上告状的!”

    “好咧!都听到了!此事定要大人给飞哥一个说法的!”

    “大人,能不能给我们也找上媳妇啊大人!”

    “是啊,大人,您可不能厚此薄彼啊!”

    ……

    原本钻进密林中的数十个杨家村青壮,此刻却也是全都钻了出来,却是尽皆七嘴八舌的找上了薛明。站在薛明身边的扈三娘看到薛明一脑门黑线的模样,嘴角悄然浮起一抹浅笑,那刹那的美艳却是将周围的白雪都映的黯然失色。

    恰在此时,山梁拐角处黑压压一片人流出现在视线内,隔着老远,当先四个头斑白的老者齐齐躬身朝着薛明行礼道:“草民杨平(岳隆、徐鄴、董成)拜见薛大人!”

    天色将黑,汴京城外的大道上,皑皑白雪中数十骑飞奔而至。每匹马的马背上都背负着不少山鸡、野兔、糜子等各类野味。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趁着雪后初晴出去打猎了,所以才会有这么的收获。

    野味什么的自然都是掩人耳目的,薛明并不想将自己前去寻找静塞军的事情弄得人尽皆知,至于身边这数十个禁军兵卒,也早就已经纳入市舶司体系内,自然无虞泄密。有如此众多的野味在前,所以数十禁军兵卒中突然多出的四个裹着兽皮坎肩做猎户打扮的精壮年轻汉子,倒是丝毫没有引起旁人的注意、

    这四个年轻猎户,正是杨平、岳隆四人交给薛明带在身边充作护卫的岳飞等人。薛明身边内殿直禁军都有十人之多,护卫等事自然是轮不到岳飞等四人了,四人跟在薛明身边真正是作用只是做为双方的纽带罢了。

    四个杨家村年轻人,岳飞是岳隆的孙子,唯一的嫡孙;除了岳飞外,还有杨平的嫡孙杨寅,徐鄴的嫡孙徐凯以及董成的嫡孙董軒。

    不得不说,杨平、岳隆四人的决心和果决是远远出薛明意料之外的。虽说原本就有把握能够说服杨家村重新组建静塞军,却也准备了不少的说辞,但是在见到杨平、岳隆四人之后薛明现他相好的说辞竟然全都没有任何用了。

    将四人族中最为优秀而且是最为嫡亲的后辈放在薛明身边,显然除了作为纽带之外,同样也是在向薛明表明四人的决心,他们已经牢牢的将整个杨家村绑在了薛明的车上了。当然,也许在他们心中,薛明代表的正是当今的天子。

    事情出乎意料的顺利,如果能够去掉给岳飞、杨寅、徐凯、董軒还有杨家村数十个精壮小伙子找媳妇的话,那就是更加完美了。

    数十骑临近城门,渐渐放缓了度,隔着老远薛明就一眼看到了站在城门处带着两个青衣小帽的小厮、穿着貂皮大袄虎皮帽子背着双手顾盼生姿、生怕旁人不知道不认识、骚包味十足的段浩。

    看到薛明一行数十骑,段浩眼睛一亮,一溜小跑的迎了上来。

    “少爷,少爷,您老可回来了。”

    人未到声先至。

    “大人,您这是安排好了酒宴为我们接风么?真是太客气了,只要给我安排好媳妇就行。只是大人您安排的这作陪的人实在是太富贵了些,我们这些粗人实在是感觉有些不自在啊。”

    生性最为跳脱的岳飞看到小跑而来的段浩,“情真意切”的道。

    “别瞎说,那是大人府中的管家!”

    王君已经看到薛明那跳动不已的眉梢,轻擂了岳飞一拳低声道。

    “……”

    岳飞听到王君的话,看看最近年余福已经很是明显的段浩又看看板着脸一句话不说的薛明,眨巴眨巴眼睛,

    “这是大人府上的管家?我说怎么总是感觉这位管家大人身上少了点什么,又多了点什么呢。”

    “少了啥?多了啥?”

    眼见薛明的眉梢跳动的愈明显,王君和刘猛还有周围靠的近的禁军兵卒悄然夹紧马腹远离了岳飞几步,偏生跟着岳飞一起来的董軒有些不明白,好死不死的问了一句。

    “笨啊,少了点贵气,多了点骚贱气啊!”

    “哈……哎哟,你踢我干啥!”

    正准备大笑的董軒却被身边的杨寅一脚踢在腿上,到嘴的笑声顿时卡在了喉咙上变成了一声惨叫,怒瞪着杨寅道。杨寅偷偷指指身侧一直没有出声的薛明,对着岳飞和徐凯、董軒三人连连挤眉弄眼。

    “你连抽筋了?二哥?”

    徐凯突然插嘴道。

    “……”

    “噗哧!”

    周围传来几声禁军兵卒看到这四个活宝忍俊不禁的低笑声。

    薛明回头看了一眼岳飞和杨寅两人,嘴角却是也不由自主的带了一丝笑容。

    他知道,岳飞显然是看出了自己不喜段浩弄的如此骚包的模样,不声不响的在帮段浩让他消气呢。脑中不由自主的想到在杨家村时见岳飞家中那粗豪的老爷子岳隆时的情景。心中暗赞,果然是龙生龙凤生凤,这一家老小都是扮猪吃老虎的主啊。

    气喘吁吁的段浩总算是小跑到薛明马前,殷勤的牵住马缰绳,对着薛明连连陪着笑,却是不敢说话了。如果说这世上有谁都薛明了解最深的话,那估计也唯有段浩莫属了。就连杨媚儿或许都要往后排。

    看到自家少爷面无表情的一直在自家身上上下扫视着,段浩心中门儿清。

    (本章完)
………………………………

第696章

    知道是少爷不喜欢自己这一身很是招摇的打扮,心中惴惴却是不敢开口说话了。

    “你不在府中跑到这来干甚?”

    薛明心中有些无奈,只得瞪了一眼段浩轻声道。

    “少爷,宫中来人下旨,殿下召见您老进宫叙话。”

    听到薛明的话,段浩顿时活泛起来。他知道,今儿个这关算是过了。

    段浩的话让薛明眉头微挑。

    赵桓作为赵佶唯一的子嗣,如果不夭折的话,将来继承大统那是铁板钉钉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如今刚刚过而立之年的薛明已经贵为观文殿大学士,甚至即将出汴京城镇守大宋朝最为富庶繁荣的江浙广东一带,成为大宋朝有史以来最为年轻的二品封疆大吏,不说前无来者后无古人,至少在大宋朝数百年的历史上,薛明已经是头一个了。

    内廷之中,福庆公主已经是地位最为尊宠的长公主殿下。外廷之中,薛明凭着御街刺杀案、开封大饥还有银夏之战平步青云直入朝廷中枢,朝野内外已经隐有防止外戚擅权之说流传,只是因为薛明同种师道、张商英、郑居中、余深等人的或是交心或是换利互相绑在一起终究没有掀起多少大浪,但是终究已经对薛明的仕途产生了些许的影响。

    不然薛明不会舍近求远的半是被迫半是自愿的远离开封甘愿南下广东。

    此际,太子册封大典在即,朝野内外,宗室外官无数双眼睛都紧盯的情况下,却是在这个时候相召,让薛明心中莫名的有些焦灼。

    脑中神思百转,薛明定了定情绪:

    “宫中来使是何人?可还在府中?”

    “是李公公来传的话,听说老大您是出城狩猎了,李公公未曾多言就先回宫了。”

    听到是李全德前来传的话,而且没有多余的话,薛明心中稍安。

    “你带着这四位小兄弟还有一半的禁军兵卒先回府中,安排四位小兄弟在府中住下,一应用度不必节俭,以后他们就是府中客卿了。”

    指着岳飞四人薛明对段浩道。

    “你告诉夫人一声,我去宫中见驾了。”

    说完薛明扭头对着扈三娘、岳飞等人道:

    “扈姑娘就也先回府中休息,至于你们四个,就只能等我回来再设宴为你们接风洗尘了。”

    “国事为重,大人不必如此客气,我们兄弟四人就先回府歇着了。”

    杨寅抱拳道。

    “只要大人莫要忘了给我兄弟四人找的媳妇就成了啊!”岳飞突然插嘴。

    “……”

    薛明摇摇头,无言失笑。

    华灯初上。

    薛明刚刚到皇城门口,就看到了等候在城门处翘以盼的李全德。

    看到薛明一行人,李全德眼睛一亮,紧赶了两步似乎是想要迎上来,随后似又想起什么而后又停下脚步,站在原地静静等着下马而来的薛明。

    “明轩见过李公公!天寒地冻,烦劳李公公久侯。”

    走到近前,隔着几步不等李全德开口,薛明已经先是抱拳躬身一揖道。

    薛明对李全德先前的动作丝毫不以为意,如今的李全德因为交好薛明和福庆公主两人,在福庆公主的枕头风下在宫中的地位已是愈加稳固,虽说如今是常侍在公主的锦绣宫不曾围着赵佶打转,不过他无论是在宫中还是在赵佶心中的地位,俨然已经不再是李彦生可以比拟的了了。

    “哎呀,明轩真是折煞老奴了,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李全德一张老脸顿时绽放的如同一朵菊花,慌忙扶住薛明。感觉到袖中突然多出来的那一团沉甸甸的物事,李全德那张如同老菊花绽放的老脸却是更加紧凑了。不声不响的将袖中的物事挪了挪放严实了,李全德紧紧挽住薛明起身,那亲热劲倒像是两个隔了数十年没见的至交老友一般。

    如今的李全德是越看薛明越顺眼,越是打交道越喜欢。

    毋庸置疑,做为皇帝身边的近侍,他们这些个宦官们享受的也是常人无法享受的锦衣玉食,接触的也是整个大宋朝最有权势的一帮人,无论是见识还是其他诸如权术勾心斗角之内的事情也都要比一般人强的太多。

    正是因为他们这些人相比正常人什么都不缺甚至比绝大多数正常人都要享受明白多的多,同时也正因为相比真正的正常人,如李全德这类人,却又少了对于一个正常的男人除了性命外最为重要的一样东西,他们的需求也变得比同很多正常人相比又不正常了。

    要说如李全德李彦生这些个赵佶身边最为受宠的内侍,身为皇城内的宦官领,品级虽说不是太高,却也不是很低,俸禄自然差不到哪里去。一应吃喝用度自然更不会差到哪里去,更不要说还全都是公款,或许要补贴进宫前的亲人家用,却也不至于如此见钱眼开。

    归根结底,如李全德李彦生之流,爱的或许不是钱财,只是因为缺少了那部分对男人来说或许比生命还要重要的东西后,更需要一份尊重罢了。这也是为何薛明每次对待李全德的态度绝算不上亲近、仅仅只是足够平等的尊重却依然让李全德极为受用的原因。

    他们或许想要的只是一份应该给予正常人平等的尊重罢了。

    恰好,或许因为他们的身份,很多人会对他们谄媚交好,却也正因为他们身上少的那部分东西,交好还有奉承之中,少了那份真诚的平等的尊重。而这也正是他们最为敏感的部分。

    李全德带路,加上禁军兵卒又有几人不认识薛明的?自然没有任何阻拦,当然王君和刘猛两人是只能在皇城外候着的了。

    “明轩莫要担心,如今太子册封大典在即,皇上和殿下诸事繁多,明轩你也公务繁忙,太子册封大典之后就将离开汴京城南下广州,殿下是觉得好久没有见过明轩,这次一别下次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所以才想着今天晚上召明轩你进宫说些体己话。”

    走在蜿蜒的小径上,眼见没有外人,不等薛明问,李全德已经很是善解人意的解释道。

    (本章完)
………………………………

第697章

    不得不说,李全德能够成为赵佶身边最为受宠的内侍这察言观色的本领即便是薛明也不得不佩服。

    “公公有心了,明轩离京之后,福庆还有太子殿下就要拜托公公多为照拂了。公公之情,来日方长,明轩必有厚报。”

    听到李全德的话,薛明心中大定,对着李全德郑重的抱拳深深一揖道。

    福庆公主身为太子亲姑姑,而李全德却仅仅只是宫中的内侍,说得不好听点就是奴婢下人,按理说应该是福庆公主照拂李全德才算正常,可是如今在薛明口中却是如此郑重的拜托李全德照拂福庆公主,这个中意味也只有两人心中清楚。

    李全德这次倒是没有让到一边,受了薛明这一礼,然后扶起薛明郑重的同样躬身一礼,这一次薛明却也是没有任何闪躲的意思,李全德正声道:

    “明轩放心,旦有老奴一口气在,殿下和太子殿下必会无虞!”

    言毕,李全德起身,同薛明两人对视半响,同声大笑起来。

    都是聪明人,薛明拜托的时候没有提及便宜外甥赵桓,李全德在应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