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改造计划-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就是因为赵佶那个时候初初掌权,想要做出一番大动静出来,彰显他英主的形象么?不就是因为,赵佶或者说是时大宋朝庙堂之上的高官们,心中还存着侥幸,存着跟当时的金国人是盟友的侥幸,存着金国人真的会遵循盟约将燕云十六州还给大宋。

    若是燕云十六州真的被赵佶兵不血刃的收回来,那么对赵佶个人在大宋朝中的声望,自然将会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提高,史书上赵佶这个做了十数年傀儡皇帝的皇帝将会留下浓重的一笔。

    可是现实总是跟想象不同。

    金国人没有依照盟约将燕云十六州还给大宋,赵佶大怒之下尚未决定好是否要借着大胜辽国的声势动对金国之战!结果却是金国先下手为强,大宋朝十数万精锐一战而没,大宋也不得不被迫迁都到黄河以北的临安。也因此开启了大宋和金国之间长达数年的战事。

    数年时间,大宋朝在金国的兵锋下,屡战屡败,依靠黄河勉强维持着最后的尊严,朝野上下已经渐渐失去了主动对敌的心思,而是只想着怎样能够在金国人的兵锋下苟延馋喘了,而大宋朝呢,也是渐渐看明白了事实,更是不得不悄悄熄了对燕云十六州的奢望!

    主动开启银夏之战,是因为银夏地处咽喉之地,扼守着黄河要冲,一旦西夏人真的在银夏站稳脚跟,沿江而上随时可以深入秦风腹地,沿江而下也可进攻永兴军路进逼汴京城,若是西夏水军势成,更可直接渡江直入大宋腹地!大宋是不得不战!
………………………………

第626章

    今天,薛明不顾安危的再次提及主动对西夏送攻势,而且还是行那栽赃之事,至少在赵佶看来还是为了完成他一直梦寐以求的收回西夏国占据大宋的河西走廊的夙愿。

    从心底而言,赵佶很是心动!

    可是,如今的大势,尤其是刚刚经过西夏人险些渡过黄河进逼开封的连番大战,朝野上下厌战之风弥漫,即便是赵佶再心动,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轻易再启战事,更不要,就连赵佶自己,如今也是不想再多生事端了!

    野心,终究是要和实力成正比的啊!

    看着神色淡然看不出喜怒的薛明,赵佶知道,今天自己的话显然让自己这个便宜师弟心中生出了不满!可是自己虽然是皇帝,也是有太多的无奈啊!

    轻叹一声,赵佶挥挥手:

    “李伴伴,你去命御膳房准备些吃食吧!”

    听到赵佶的话,李彦生微微一怔,随即慌忙躬身应道:

    “的遵旨!”

    皇帝这是不想让他听到和那薛郡公话啊!

    待到李彦生离去,赵佶缓缓起身,走下玉阶,来到薛明身前:

    “明轩,今天苦了你了。朕也知道你是为朕好,朕也知道有些怨朕,可是朕虽然是皇帝,可是也有太多的身不由己啊!”

    冬夜的汴京城万籁俱寂,清冷的银色月光洒落,为这微寒的冬夜更添了几分清冷。吱呀前行的青色轿和轿两侧细密的脚步声、铠甲碰撞的锵然之音,似乎是汴京城中如今唯一存在的音符。

    本不应该如此安静的汴京城,此刻安静的让人心悸。如果不是那一队队来去匆匆、无声穿行在各处街道上的披坚执锐的兵卒,任谁都会认为今夜的汴京城一如以往,安静而又沉寂。

    御街两侧匆匆来来去去的一队队兵卒,看着行走在御街正中的那顶青色轿,没有任何一个人上前询问,纷纷让开在道路两侧,眼中带着各样色彩,脊背微躬默默行礼。

    他们都知道,这顶被百余名铠甲鲜明的禁军卫卒护卫在中间的青色轿子中坐的是什么人。今夜的汴京城,从沉积中惊醒,又从骚动不安中回归此刻看似如平常一般的安静,也都是因为这轿中人。

    青色轿的轿帘无声无息的被拉开一道缝,薛明看着空旷的御街,看着两边街道上不断匆匆来往却比往日沉默安静了许多的一列列禁军兵卒亦或是殿前司兵卒,嘴角浮现一抹笑意。

    赵法虽不一定是个有才能的殿前司指挥使,可是却肯定会是一个很会揣摩上意的殿前司指挥使。而且执行力也是很不错的。

    轿悠然前行,很快就到了一个时辰前他遇刺的地方。只是此刻,空旷的御街上已经看不到任何鲜血淋淋、尸横遍地的凄惨场面,一切都恢复了往日里的原状。如果不是冷冷的空气中还飘荡着的淡淡血腥味和明显是刚刚被清洗过的湿滑街面,就连薛明自己,都以为之前那场生在他身上的看似有惊无险实则却是凶险到极点的伏杀,只是自己的幻觉而已。

    怀中隐约透出的冰凉坚硬质感,让薛明眼神中多了几分坚定。

    ……

    殿前司和禁军倾巢而出,还有一队百余人的皇帝亲卫随行护卫,回程的路上自然不会再有不长眼的人再来刺杀,前行的度很快,不过即便如此,待到轿子到薛府的时候,也已经是子时过后了。

    隔着老远,薛明依然能够看到,偌大的薛府依然还处于灯火通明之中。心中的内疚更甚,今夜的这场也许普通百姓根本不会知道的风波,能够瞒过普通人,却绝对不可能瞒过府中的那位必然会等他回府的女人的,只是,不知道在此之前那个大腹便便的女人在听到自己遇刺的消息时候心中该是何等样的惊惶。

    “少爷回来了!少爷回来了!”

    刺骨的寒风中,不停在薛府大门前哆嗦着徘徊的段浩,看到薛明的轿子,心中所有的担忧瞬间消逝一空,就连早就冻得快麻木的身板也似乎瞬间活络了过来,扯着嗓子出一声兴奋的大叫。

    冬夜里,偌大的薛府瞬间活过来。

    不过十几息功夫,薛府大门已经大开,十余个人影从洞开的府门抢出。

    青色轿停在薛府大门前,薛明自掀开的轿帘中探出头的第一眼,就看到了薛府大门前十余个等待在寒风中的人影。

    家府中的下人实在算不得多,放眼望去基本上春梅,铃儿、段浩等一干府中丫鬟婆子仆役等人俱在,段誉每个人脸上眼中都是含着高兴的泪水,显然,在薛明遇刺而且还没有回来之前,这偌大的薛府,已经是如天塌了一般。

    在人群最前方的,除了泪流满面的杨媚儿外,还有一脸安慰的段誉和钟灵,已经一个此刻本不应该出现在薛府的人,女人,梁静。

    梁静如墨的美眸盯着薛明,那晶亮的眼神透露出太多让薛明不安的味道。

    回头对一路护送的内殿直禁军统领打了声招呼,那统领看到薛府门前的状况也是知道,眼前这个状况不是他多嘴和多留的时候,很是干脆的对着薛明抱拳躬身一礼,留下十余个赵佶钦点的内殿直亲卫,领着其余的禁军亲卫自去回宫复命了。

    那十余个内殿直亲卫,自然是赵佶担心有些人贼心不死,又找上薛明才刻意留下的。不过内殿直亲卫一共不到五百人,前前后后加上王柄和赵猛等人,赵佶已经是给了薛明差不多近十个内殿直亲卫了。所以这十余个内殿直亲卫,自然不会一直跟在薛明身边,而是在赵猛等人的伤好之后,就回重回宫中。

    毕竟内殿直的亲卫,都是属于赵佶的,给薛明八个,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若是赵佶一直无限度的赐予,群臣也许不会找上他,可是对薛明而言,到未必是好事了。

    要知道,就连赵佶的亲兄弟,荣王赵与芮也没有这样的殊荣。
………………………………

第627章

    薛明如今在朝中已经是树敌不少,招致无数的羡慕嫉妒恨了,有些时候却是必须要顾忌一下别人的感受了。

    “让你担心了!”

    薛明上前,捉住杨媚儿冰凉的手,轻轻将杨媚儿拥入怀中谦声道,“不过还好,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放心吧,我不会那么容易死的!”

    杨媚儿没有话,只是紧紧抱着薛明,即便隔着厚厚的袍服薛明也能感觉到杨媚儿用在自己身上的力量,仿佛下一秒就会失去一般,无论如何不会再松手。

    看着周围一双双喜极而泣的眼睛,看着一个个熟悉的面孔,薛明自觉很是坚硬的那处内心,莫名的被升腾的暖意所包裹,渐渐变得柔软。

    原来不知不觉间自己的命运已经牵扯了太多人的心,这一世并不是自己一个人在前行,不知不觉间已经有着很多的人跟自己的命运绑在了一起,在暗处默默的关心着自己。

    这个家,虽然不大,却是再次让薛明感觉到许久未曾感受到的温暖。

    肩上的分量,却是更重了啊!

    薛明拥住杨媚儿的臂膀不知不觉的紧了许多。

    生在政和三年冬夜的那一场并不为普通人所知的刺杀,在在天亮之后,随着汴京城回复平日里的宁静,也渐渐归于沉寂,就似乎从来都没有生过一般。可是只有真正经历过这场风波的人,才能深切的感受到,汴京城那平静的湖面下,波涛翻滚的是何等汹涌。

    也是在很多年之后,后世的史学家们才赫然现,似乎有关后来大宋朝的一切改变,也正是从那一场生在冬夜的不为人知的刺杀开始的。

    当然,那都是在数十年乃至数百年之后了,如今的开封、大宋乃至西夏辽国,却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低调而沉默的遗忘那冬夜里浸润御街的血腥,因为随着时间的车轮飞走,汴京城、整个大宋朝甚至是西夏、辽国,都不约而同的为另一件事所牵动。

    半月之后,就是登基已经差不多十五年之久的赵佶终于准备第一次册封太子了。事关大宋朝国祚的延续,自然牵扯了无数宋人、辽人、西夏人的心神。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可是所有人都知道,太子的人选,不问而知,自然唯有那和福庆公主一起在不久之前方从被人下毒刺杀之下侥幸活下来不过才两月之久、尚未身体全好的赵桓了。

    在关注太子册封大典的同时,汴京城的朝野上下开始慢慢传出这样一个消息。那就是,不到三十的当朝一品观文殿大学士、新晋广东安抚使兼广州知府、当今皇帝面前最为宠信的红人薛明将会在太子册封大典之后赶在春节除夕前离开汴京城南下广东。

    据这个消息是从宫中传出来的,最初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相信。毕竟,依照赵佶对薛明的宠信,还有那位专宠后宫的不是皇后更甚皇后的福庆公主对这薛侯爷的关系,似乎怎么看都不可能让薛明连在汴京城过年的机会都不给,而是要他直接南下。

    按照南下的路程,薛明显然只能在风餐露宿中过上那个春节除夕夜了。

    而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宫中的那位包括薛明这个当事人还有朝中能有份参与薛明离京进京诸事的丞相府、枢密院的几位大佬,却都保持了沉默,这样一个传言也渐渐的开始被众人所相信。

    所有人都在想,这样一个大不大不的变故,是不是就是那一夜那位年轻气盛的薛大人折戟之后带来的后遗症。毕竟,那夜勤政殿上生的种种,普通人也许不是很清楚,可是各中细节在这庙堂之上,实在算不得什么秘密。

    冷眼旁观者有之,幸灾乐祸者有之,看戏者有之,沉默不言暗中心焦的同样有之,欣喜若狂准备趁机痛打落水狗的自是少不得。

    因为对薛明关注的太多,以至于吏部出的几份事关静江府知府杜岩、鄂州知府洪文浩、淮东制置使帐下余阶的调动,还有枢密院出的对银夏水师都统曾明及其麾下数十艘水师战舰的调动却基本上没有引起多少人的关注。

    两个四品的知府一个从五品的都统的正常职位变动,而且这三个人所处的地方要么就是战火连绵之地要么就是鸟不拉屎的蛮荒之处,显然还不能引起朝中那些大佬们的关注。相对于洪文浩和杜岩、曾明三人,赵佶通过吏部文特赐从来没有任何声名显露的余阶恩科的事情,在朝中倒是还吸引了一些人的眼光,不过在得知余阶是淮东制置使赵葵帐下之人后,自认为已经把握到某些脉络的人,很快就兴趣乏乏了。

    生在朝中的事情尚且没有引起朝中诸臣的关注,更不要生在距离汴京城千里之外的银夏城的一些不为人知的频繁兵力调动了。

    赵佶虽然心中不太愿意,可是最终还是胃了自己的天下打算,听从了薛明的建议,密令坐镇银夏城的种师道调动银夏战区麾下的精锐大军厉兵秣马做出一副随时可能北上进军之势。

    李良度从银夏城匆匆北返,留下李挞健坐镇夏州居中调度,仁多乙忠领军坐镇兴庆府、部将阿泰奇领军镇守翔庆府左右策应,防止种师道或则大宋朝趁着中原西夏兵力空虚之际趁势北上。

    所以在收到细作传来银夏城银夏军大军调动频繁的消息的同时,李挞健、仁多乙忠、阿泰奇三人一面做出应对严防死守,一面紧急遣人将宋军准备北上的消息传报正在河北等地督师围剿刘庆的李良度。

    刚刚安宁了不到两月的翔庆、兴庆、夏州等宋夏交界之地,兵戈隐有再起之势。

    当然这一切,除了赵佶、薛明、张商英等少数几个人外,大宋朝的绝大多数人却都是根本没有任何的察觉的。至于真正的始作俑者薛明,更是只管杀不管埋,撒手不再关注分毫。连这些他一手安排的事情薛明都不想搭理,对于朝堂上出现的各类有关他是否失宠亦或是无颜再在汴京城呆下去所以连春节都不会过就提前离京的风言风语。薛明自然是更不会关注了。
………………………………

第628章

    雍和茶楼,毗邻官坊和乐楼,是汴京城无数的茶楼酒肆中极为出名的一家了。  因为靠近和乐楼,所以来这庸和茶楼的大多都是些小有名气的人士子,偶尔甚至还有出来偷腥的朝中官员,算是极为清雅的一处所在了。

    雍和茶楼靠和乐楼临窗的二楼,薛明和张祥相对而坐,两人身侧各自坐着一名穿着鲜艳袍袄、年纪不大却是生的极为清丽的女子,这两个女子眉眼之间极为的相似,却是少见的真正姐妹花了。

    两女没有如其他地方的茶楼一般,挂在薛明和张祥身上,相陪之间却是眉眼带笑之余一应表现都中规中矩,靓丽的十指豆蔻中,清流激荡,煮茶功夫倒是别有一番风味。不过分慢俗又却不给人疏远之感,让薛明暗叹,这张祥竟然也知道这样一处风雅之处。

    今天是张祥特意去府中邀他出来小聚,自那夜史府之宴后,张祥和梁静姐弟两跑薛府的次数却是比之前勤快多了,当然梁静本来就跑的极为勤快,张祥呢,想来是知道自己无法改变自己老爹的心思,以后只能跟在薛明身后吃饭过活了,刻意的来熟络两人之间原本平淡的关系了。

    伸手接过身边名为丽清的姑娘递过来的滚烫热茶,轻抿一口,感受着唇齿间浓郁的茶香,薛明叹一声:

    “好水,好茶!”

    “谢公子夸奖!”

    听到薛明的赞叹,丽清带着几分期待的容颜上不自觉的带上几分红晕,看着薛明的眼神似水欲滴,羞声道。

    看着倚靠在窗棂上却自有一翻气度的薛明,坐在张祥身边的丽雯更是美眸异光闪烁,让她身边的张祥顿觉自己似乎是个多余。

    她们姐妹两人自然知道今天陪的两个年轻公子哥是什么人,张祥自不用说,而身边这位,可是如今大宋朝真正的最为当红的一品权贵、风云人物了。

    更莫说,她们姐妹本身同这位年轻的大人之间,就有着那一份渊源在其中。

    生在十月的那次饥荒,她们姐妹两人就是从那个时候跟着父母逃荒来的汴京城。不曾想,两姐妹即便是饿的面黄肌瘦,却是依然难掩天生丽质,被李吉等人看到,眼见就要跟其余那些个被李吉等一干人淫辱的姑娘一般难逃李吉等人魔爪,却不曾想给了她们安身立命之处的薛明出现,抓住李吉一刀给咔嚓了。

    薛明的辣手,还有那骨碌碌滚地的人头,不仅没有吓到难民营中的姑娘们,反而让薛明的影子进入了所有难民营女子的心中。丽清和丽雯两姐妹同样如此。

    哪个女子不希望自己的未来的男人会是一个英雄??希望有一天,自己的男人会乘着七色的云彩出现在她面前?更不要说,当时的薛明可以说是只手挽救了无数灾民的性命,更兼之年轻有为,采风流,还有比薛明更要符合怀春少女期望的人么?

    只是面对薛明,面对她们当时的身份,更何况都知道薛明已经成家,她们只能将心中的那份美好当做一个梦轻轻藏在心中的最深处。

    灾情过后,姐妹两人并没有回到家乡,而是跟着父母就留在了汴京城。凭借着两女的容貌和姿色,然后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雍和茶楼中的一员,并很快脱颖而出。

    这一切,薛明自然是不知道的。毕竟,逾百万的难民,薛明自然不可能记住每个人,所以他对两女更是没有一点儿的印象。

    所以,薛明也只是感觉两女看他的神情有些异样,却绝对没有想到还有这样一层关系在其中。

    看着斜倚在窗棂上,懒洋洋晒着太阳的薛明,丽清和丽雯两女都知道,这位如今已经是当朝一品的年轻权贵,实是对她们姐妹两人没有任何的印象了。虽然早就想到会是这样一种状况,可是当真正的面对的时候,两女心中的失落自是难免的了。

    对两女心中所想,薛明也只是以为两女是拘束,却没有想太多,倒是一直冷眼旁观的张祥,察觉出一些东西。心中想着后面找个机会一定要问问,两女是不是对这位名声在外的年轻一品有些想法。若是真有,想来将这样一对姐妹花送给他,更能拉近两人之间的关系了。

    平心而论,张祥其实还是有些私心的。

    他怕的要死的那个梁静,跟薛明之间那不清不楚的暧昧关系,他早就看出来了。不过薛明和梁静,一个是后面关乎他前程的人,一个是从小到大他都怕的要死的人,张祥自然是不敢随意的乱问两人的了。

    薛明已经有正妻,而且杨媚儿跟梁静之间还是手帕之交,如果梁静真的跟薛明生点儿什么,以薛明的品性,休掉杨媚儿无异于痴人说梦,难道要让那脾气古怪的梁静去做妾不成?到时候梁家的颜面往哪放?

    将这一对姐妹花送给薛明,也可以让那梁静看看薛明风流公子的本性,趁早断了那份念想。只是这些事情,张祥也只能在暗地里做做,却绝对是不敢说出来的。

    想到这里,张祥就准备先试探着问问这两个心思明显都在薛明身上的女子的底细。

    “德生兄,你说那薛明真是被圣上贬谪出京了?”

    恰在此时,同这雅间毗邻的和乐楼二楼临街的雅间中传来这样一个声音。

    蔡术?蔡德生?

    张祥微微一愣,看向对面的薛明,却现薛明依然若无其事的在品茶,就似乎压根没有听到这跟他有关的话一般。见到薛明如此,张祥也只好将到嘴边的话轻轻咽了回去。

    “哼,那薛明自以为有长公主殿下在背后撑腰,不将任何人放在眼里,惹的朝野上下人人愤懑,不久前,更是当着数位嗣王和满殿群臣的面在朝堂上大放厥词,这样的人,若是继续放任下去,终究会是我大宋朝的一个祸害,圣上和诸位大人,又怎会留他?”

    这个年轻的带着几分得意的声音,不是薛明曾经在瑟苑诗会中见过的蔡术又是谁?
………………………………

第629章

    “德生兄说的对,那薛明不过是走了运,巧言善变蛊惑圣上,不然何以能在年余时间官居一品?德生兄,出身名门,无论才学家世,不知要比那薛明出多少。 ”

    “惠生兄言之有理!”

    “就是就是!”

    背后的和乐楼雅间中,一片附和之声,马屁如潮,偶尔还夹着几声女子的娇嗔之声。

    张祥看了看似乎压根没有听到背后的那些议论他的那些污言秽语一般的薛明,只得再次将到嘴边的话又缩回去。倒是丽清和丽雯两女,听到蔡术等人的话,娇俏的小脸上明显带着几分不忿之色。

    “德生兄,那薛明在太子的册封大典之后就要滚出汴京城了,南仙姑娘……嘿嘿,看来肯定是非德生兄莫属了!”

    “妙哉,不若今日德生兄就抱得美人归可好?我等可是都知道,南仙姑娘当初对德生兄可是另眼相看的,若不是那薛明从中作梗,德生兄怕是早就是南仙姑娘的入幕之宾了!”

    “都这么久了,南仙姑娘为何还没有来莫要让蔡公子久等了,去将南仙姑娘请出来!”

    ……

    一干人起哄!

    “蔡公子,蔡公子。南仙说今日身体不适,不想见客……您看,要不换红菱?”

    过了片刻之后,和乐楼老鸨带着谄媚的风骚声音响起。

    “妈妈这是什么话?我等可是听说,这些天南仙姑娘可是一直都没有出来见客,莫非真如那传言说的一般,对那薛明情根深种?连德生兄都看不起了不成?”

    这还是之前那个声音。

    袁德真他娘的不是个东西!

    张祥在心中暗骂了一句。

    不过袁德的话,让张祥忍不住再次多看了薛明几眼。可惜,薛明的脸上依然是一片古井不波之色,根本看不出任何异常。

    张祥自然知道袁德的话不是空穴来风。凤南仙向薛明求取诗词的事情,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很明显,今天蔡术等人是以为薛明已经是落下枝头的凤凰,心中不忿之下特意来找凤南仙的茬了。

    “袁德是杜范门下弟子!嗯,刚刚说话的几个,如果小弟没有听错的话,应该还有几个是跟那几位王爷府下有些关系的学子。

    张祥知道薛明如今的层面跟蔡术等人甚至还有他都已经不同,过往争风吃醋种种,已经距离身前这个当朝最为年轻的一品权贵太过遥远了,所以张祥不认为薛明会认识那些个不断拍着蔡术马屁的士子们,名字那是更不用说了。所以,他觉得他有必要将每个士子背后站着什么样的角色告诉薛明。

    虽说张祥如今还是个年轻人的心性,不过再怎么说也是张商英的儿子,所以有些事情耳濡目染之下眼光还是要比普通的士子要高上不少的。

    听到张祥的解释,一直静静喝茶的薛明眉头微挑。这么说来,蔡京跟袁成、还有赵世将等人果然是再次勾搭到一块了。

    不过细想一下,倒也是在情理之中。老谋深算而且还跟皇室有着密切关系的郑居中和瘦死骆驼比马大的张氏一族、再加上代表着皇后一系的郑伯举等人,如果袁成和蔡京等人再不抱团取暖的话,怕是好不容易才在朝中站稳脚跟的理学一派就要被赵佶再次全部给赶出朝野了。

    赵世将等人眼见大宝无望,自然要想着千方百计的保住如今所拥有的一切,所以双方自然是一拍结合。只是看如今蔡术和袁德等人的交情,显然蔡京、袁成还有宗室三方人之间的关系,要比薛明预想的进度还要快的多。

    只是让他纳闷的是,蔡京已然告老,虽说是蔡京的以退为进之策,可是他并没有得到他最想要的平章军国重事的加封不是?没有这个封号,仅仅是一个少傅和益国公的荣誉称号,已经宣告蔡京是闲人一个了。可是对这样一个闲人的儿子蔡术,袁德等人还一个劲儿的大拍马屁,甚至连那些个跟宗室有些千丝万缕关系的士子们也是一副唯蔡术马是瞻的模样,这中间透漏的意味就很是有些不容寻常了。

    莫非,他们三方已经达成了一些协议不成?若是真让三方人将蔡京头上挂上“平章军国重事”的誉衔,以蔡京平日里的风评,倒不至于真的做出什么祸国殃民之事,只是怕就怕他私心太重,赞成不该赞成的反对不该反对的,这对他或者张商英等人来说,却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儿。

    薛明摩挲着手中的青瓷茶杯,眼神若有所思。

    和乐楼二楼的雅间,袁德等人说话愈来愈肆无忌惮,老鸨一直在小声的陪着不是,一双已经带着些许皱纹的眼睛不时的朝着闷声喝酒的蔡术望去,蔡术却是视若不见。

    老鸨愈是哀求,蔡术心中的不忿却是愈多。

    当初,他,薛明还有张祥三人,可以说是对凤南仙有想法的众多的士子中最为出名的三个了。那个时候他老爹是当朝宰执,而且一直以来他在汴京城的风评也是极佳的,所以在三个人的争风吃醋中,当然蔡术并不认为他在跟薛明还有张祥争风吃醋,他认为争风吃醋的仅仅是薛明和张祥而已。

    因为那个时候,凤南仙对蔡术确实要比对薛明和张祥两人另眼相看的多,对蔡术也是较之两人更为亲近,不过而已仅止于态度上跟薛明两人比亲厚一些罢了,至于其他,蔡术当时装逼,凤南仙没提,他却也装矜持从不曾做过无礼之举提出非分的要求。

    那个时候蔡术还想等着凤南仙自荐枕席,也想着看薛明和张祥两人狗咬狗一嘴毛!毕竟,一个背后有公主做靠山,一个老爹是张商英,两个人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那个时候蔡京跟张商英已经是势同水火,如果能够让张商英得罪专宠后宫的福庆公主,蔡术相信他老爹蔡京是绝对乐意之至的。

    可惜,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先是琼林宴一鸣惊人,然后瑟苑诗会再露头角,将他们所有士子都尽皆踩在脚下,随后就是种师道遇刺,开封饥荒,阵前斩杀李吉,再到银夏犒军等等等等。一路青云直上不说,甚至因为朝中政见的不同,就连他老爹也被逼在开封饥荒之后,无奈的告老。
………………………………

第630章

    蔡京的告老,而且还是以一种不甚体面的方式告老,对蔡术来是一个不的打击,以前的他走到哪里不是中心?不是众人吹捧的对象?听着外面议论的有关薛明的种种,蔡术感觉自己的心就像是在被人用力的挼搓一般,无法言喻的羞辱每一天都充斥在他脑中。

    蔡术很是沉寂了一段时间,不是他不愿意出来见人,而是他不想看到那些士子们讶异中带着几分别样的眼神,更不想听到那些有关薛明的吹捧之言。在他听到凤南仙亲自出面哀求薛明为她做一些诗词用来应对花魁,那份对薛明的嫉妒和恨意却是到了顶峰,连带着凤南仙也被他恨上。水性杨花,已经是蔡术对凤南仙身上打下的标签。

    好在,风浪最终过去。今天,他终于可以狠狠的当着凤南仙的面,抽打据让凤南仙很是有意的薛明的脸,羞辱那个水性杨花的女人,连带着他还要在今天得到他之前一直装着不想得到的身子。

    “你去将南仙请出来吧,我知道她是故意避着我。今天如果南仙不出来,开春之后,教坊中将不会有任何姿色上佳的女子送来,而且我还会让教坊设法关掉和乐楼,南仙么,想来很多西湖上的花坊都是愿意要的。不过至于老鸨你们,就要自谋生路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