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改造计划-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许这就是温室中的花朵跟天生地长饱经风雨的野花的区别吧。大宋朝逾百万的禁军,逾百万没有经过多少阵仗,没有见过血腥真正领路战场残酷的禁军兵卒,此刻同这支甚至是名不见经传的大宋朝的水师兵卒相比,无形中却已经是落于下风了。

    “明轩,中原之地,无数年来千古一帝、名臣、良将层出不觉,前有大汉北击匈奴蛮夷千里,后有大唐一统四海万万里河山万族闻声皆服,不远万里来朝。今大宋承汉唐遗风,中原正主,为何却总有似辽夏之辈般先后屡屡欺凌?段誉此次一路东行,观大宋朝人杰地灵,民生开明,虽也有穷苦之家可大多数宋人却也能温饱有余,难道以大宋之国力,亿亿万之生灵竟也不能编练出一支此等虎狼之师否?”

    见薛明默然不语,段誉有些抑郁的问出心中早就存在一个疑问。

    这些日子,在汴京城段誉并没有白呆。也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懵懵懂懂一心为求救、对大宋朝抱着无边崇敬甚至朝圣之心而来的大理贵胄了,而是一个更加理性的年轻人。

    在汴京城的这数个月时间,因为起点够高,而薛明又没有刻意的隐瞒他,所以段誉了解的情况要远比他道听途说的要清楚的多,甚至要比很多宋人都要明了如今大宋朝的窘境。

    可是愈是如此,段誉越是想不明白。

    他想不明白,原本坐拥万里河山、有着数千年智慧和文明沉淀的中原天朝,怎么会落到如今这样只能偏安一隅的窘境同样也想不明白为什么,随便一个小国,只要敢挑衅这个偌大的中原天朝,就能够迅的壮大乃至过大宋朝,然后一步步的蚕食坐大。更想不明白,为什么中原天朝会落得如此境地。

    他想不明白的太多太多。

    “呵呵,是不是想不明白?其实也很简单,想想为什么大理如此弱小,却能够在大宋朝西南一隅传承数百年,系想来你就会有答案了。再想想你这些日子在国子监中看过的那些书,也应该有答案了。”

    “……”
………………………………

第499章

    听到薛明这模棱两可、回答了却让心中疑惑更多的答案,段誉一阵无语。看薛明似乎没有心思再多说,而此刻显然也不是说这些东西的时候,段誉只得闷闷的将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日子还长,跟在这个明显跟其他大宋朝官吏不一样的年轻权贵身边,总是会找到答案的。段誉之能这样安慰自己。

    数个月的相处,段誉现他不仅没有看透薛明,反而生出了更多的疑惑、原本他以为薛明所作所为也是跟其他大宋朝官吏一样为了官位,为了财而做的。可是一件件事亲眼亲身经历过之后,段誉却现,原本心中的那些猜测却都是错误的。

    每当他感觉自己已经看清了薛明的时候,薛明接下来的表现都让他仿佛第一次认识这个年轻权贵一般。

    看着眯起眼睛不知道再想些水面的薛明,段誉脑中不自觉的浮现了当日他跟钟灵进入汴京城第一次见到薛明时候钟灵说过的那些话。

    “他身后有一片海……”

    “海?”

    “嗯,红色的海……”

    ……

    隔着不太宽阔的江面,两路无论规模还是气势无不相差极为悬殊的大军正在默默对峙着。

    “呜呜呜呜!”

    北岸西夏骑兵阵列后方突然传来一阵连绵不绝的苍茫号角声。随着这号角响起,原本一直静立不动的西夏骑兵突然动了。

    点点火星开始在绵长的北岸上亮起。

    那是……火箭!

    “小心……”

    “敌袭!”

    “张盾!准备泥沙!小心敌袭!”

    薛明还没有说完,已经严阵以待良久的大宋水师战阵中突然传来一声声急促而极为冷静的爆喝声。显然,这些水师将领们要比他更清楚西夏人尤其是西夏骑兵的作战方式。

    原本安静的战舰阵列陡然活了过来,无数的人影在闪动。尾处的几艘战舰缓缓开拔横亘在江面上,薛明清楚的看到这些战舰北侧对着西夏骑兵的一面已经竖起了一张张巨大的蒙皮巨盾,显然是专门用来抵挡火箭而准备的。

    “簌簌簌!”

    星星点点的亮黄火光陡然出现在北面的天空,仿若万星坠落,瞬间汇聚成一张似乎完全有流星组成的巨大火网,带着别样的啸音划出曼妙的曲线朝着大宋水师战舰之处坠落而来。

    万点流星带着黑橘色的尾焰悍然而降,似缓实疾,不过数息功夫,火箭形成的流星雨就已经落在河道中心的宋军水师战舰身上。除了薛明立足的这艘战舰外,还有最靠近河道南岸的二十余艘战舰没有遭受箭雨袭击,剩余的数十艘大宋水师战舰无一幸免。

    火星四射中,偶尔有几声惨叫传来,各艘战舰上或多或少都有了那么一些损伤,有几艘战舰也燃起了明火,不过很快就被早有准备的水师兵卒蜂拥而上的给扑灭。好在,大宋朝水师大多都是在内河上行走,并没有准备风帆,要是有了布制的风帆,西夏人的这一波火箭银夏水师的损失肯定要比如今多少几倍。

    又是一阵整齐的嗡鸣之音,矗立在北岸上的西夏骑兵第二波火箭又已经袭来……如此反复,整整十波箭雨之后来自北岸的火箭袭击才逐渐变得稀疏并很快彻底停滞下来。人的臂力毕竟有限,最初的时候这些西夏骑兵已经展现了他们远这个时代所有骑兵的骑术之后,又再次淋漓尽致的展现了他们高的射箭功夫。

    全凭臂力,将羽箭射出百余丈的距离,大宋朝能够做到的人,虽然有,可是却绝对不可能像那北岸上的西夏骑兵那般大规模的出现。

    大宋水师因为担心有可能出现的西夏水师,只能保持着战阵始终纹丝未动的停在原地,生生的受了这十轮火箭。伤亡到底多少薛明不知道,不过看那两三艘燃烧起来的战舰也明白,这一轮两国水6精锐的交锋上,大宋水师怕是损失不少。

    曾明战舰上旗帜摇动,战鼓响起,原本聚集在一起的大宋水师战舰呵快就齐齐动了起来。虽然不太懂那曾明座船上打出来的旗语的意思,不过薛明从座船移动的方向看出来,显然曾明不打算在继续保持战阵等待那还没有出现的也许根本不会出现的西夏水师,想让舰队脱离西夏骑兵的射程靠向河道南岸。

    薛明虽然心中暗自担忧不过却也清楚,曾明这样做实在也是骑虎难下后的无奈之法。

    西夏骑兵确实是天下无双的精锐,薛明没有怀疑这一点儿,而且这精锐程度还远他的想像,可是并不代表他们真的能将曾明这百余艘战舰的大宋水师给怎么样了。

    6路称雄的西夏骑兵,谁都知道那是不能下水的。既然不能下水,那么肯定不可能将大宋水师怎么样。既然这样,那么要说西夏人没有其他后手,怕是没有人会相信。至少在此之前,游弋在河道北岸的西夏骑兵,可是从来没有做过今天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也许是因为西夏骑兵来的太快,也许是因为曾明太过托大又太小看西夏骑兵的骑射能力,所以他没有第一时间选择下令让舰队脱离航线靠往南岸。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曾明,毕竟之前从来没有生过西夏人用骑兵来对付水师的事情。曾明当机立断的选择在江中心结阵防备西夏水师的袭击也是应该。

    就连薛明自己也没有想到,西夏骑兵中,竟然能够有如此多的神射手,能够仅仅靠臂力将羽箭射到这么远的地方。

    战舰已经有两艘起火了,虽然是在水中,不过全木的战舰,俨然已经是没得救了。北岸的西夏骑兵依然未动,要么是在虚张声势要么就是在休息蓄力,不过曾明显然不愿意赌这种未知,很干脆的就下令战舰南移,退往河道南岸附近,防备西夏骑兵有可能到来的第二轮火箭。

    苍茫的号角声再次在北岸响起,不过之是持续了十余息的功夫就停歇。
………………………………

第500章

    号角声落,河道北岸列阵的西夏骑兵阵中再次隐约有火光亮起、紧接着又是一片火雨破空而来,虽然比之前的第一轮箭雨要稀疏了许多,可是声势却是丝毫不弱。

    不过,这一次那些火箭却只能追着大宋水师战舰的屁股跑了,除了少数火箭能够射到战舰上外,其余大多都落空掉在水中熄灭。火箭没有形成规模,区区数十支上百支火箭根本不可能对严阵以待的大宋水师造成任何威胁。

    站在薛明身边的段誉这个时候重重呼出一口浊气,显然他之前也跟所有人一样,被西夏骑兵的凶悍和强大给震惊了。

    那气势吞天盖地的冲锋之姿,那铺天盖地的连绵箭雨,任谁真的见到都不能淡然处之。所以薛明并没有趁机奚落段誉,毕竟就连他自己心中也是第一次生出些许无力之感。

    舰队脱离西夏骑兵的射程,调整了一番阵形之后,就直接摇桨开始加前行,显然曾明并没有打算跟西夏骑兵在这耗,而是已经打算走人了。

    西夏骑兵在6路上,只要舰队小心一点儿,奈何不得水师舰队半点。更何况论起对河道水域的地理环境,怕是没有人比曾明这些人更要熟悉的了。

    前方靠近宥州城门的水道是有一段比较狭窄的水道,那是舰队去往大宋的毕竟之路,这也是曾明之前选择接阵等待有可能出现的西夏水师的主要原因。要是西夏人真的还有埋伏的话,那里是最好的位置。

    西夏水师跟大宋水师实力上的差距就跟宋军步卒跟西夏骑兵的差距一般,想要对付大宋水师这百余艘战舰,偷袭是唯一的办法。

    左等右等西夏水师没有出现反而让舰队损失了两艘战舰,还有数百人的死伤,曾明心中已经有些火了。

    那出狭窄河道适合水师埋伏,可是那河道两岸的环境也不跟如今这处河道一样是一马平川的平原,而是密林和高山,西夏骑兵根本无法展开,再不能对水师战舰产生任何的威胁,除非西夏骑兵下马当步卒。不过下了马的西夏骑兵,还能称雄么?

    “大人,江将军命人传话过来,请大人务必进入战舰中。”

    赵壹走到薛明身后低声道。

    其实这话也是赵壹憋了半天就想说的。如果薛明有半点闪失,不仅曾明落不了好,他和两千护送薛明的禁军兵卒的结果也好不到哪儿去。

    “你去将这件物事送到江将军手中,本官这就回舱中,让他安心指挥就是。”

    “大人……”

    薛明递给赵壹的赫然正是他手中刚刚用的那指单筒望远镜。赵壹不知道薛明手里还有几件,他也不知道这是水面东西,不过从薛明小心翼翼的模样也知道,这件东西他手里肯定不多。

    这样的宝物……

    “去吧,良马配好鞍,宝剑赠英雄。这东西本官手中还有,告诉曾明,本官的身家性命就交给他了,这件东西虽多,但似我手中这种的,如今这天下却仅有四件,除了圣上手中一件外,本官手中还有三件,种帅有一件,本官一件。若是他胜了,这最后一件……就是他的了。”

    “……末将遵命!”

    现实往往都不会像人设想的那样展。

    大宋水师一路的攻击阵形前进,直到进入宥州城水域,也没有碰到任何西夏水师的战舰,更不要说伏击了。就连北岸的西夏骑兵也都无声无息的退走了,就似乎他们这一次大张旗鼓的来,就是为了烧两艘大宋的水师战舰、炫耀炫耀武力一般。

    这个结果让憋了一肚子火的曾明以及他手下的一众水师兵卒们,高兴之余又有些失落。

    经过之前的那根本算不得战事的交锋,包括薛明在内的一干人也都没了要到宥州城逛逛的念头。西夏骑兵兵锋之盛,让所有人心中都沉甸甸的。

    宥州知府刘通听闻薛明等人遭袭,又看到大宋水师战舰上那些斑驳的烧痕和那些带伤的水师兵卒,顿时险些吓得瘫在地上。

    原本还准备好好跟薛郡公好生供奉一番也好结个善缘,如今却是没有半点那念头了。这也幸亏薛明没有任何的事情,如果薛明真的在宥州地界有了任何的损伤,怕是他这个知府也就到头了。

    刘通也算是看出来了,薛明这个朝中权贵虽说是个大靠山,可是如今却也是个烫手的山芋。谁知道西夏人会不会善罢甘休?会不会再卷土重来?仅仅是凭着那数万骑兵,还是在6地上,就让大宋水师损失了两艘战舰,还偶数百兵卒的伤亡,如果要是西夏人再将水师给调到了宥州水域,那不是在劫难逃了?

    所以,这个时候刘通最想做的就是赶紧将薛明这尊大佛给送走,走的越远越好,因为在听到薛明传话手不会在荆门逗留也不会下船的时候,刘通那是高兴的差点没跳起来。慌忙给舰队补充了一些早就准备好的粮食和饮水,又奉上大批的药材之后,恭恭敬敬的看着舰队驶离宥州码头,才长舒一口气。

    接下来的百余里水路不长,却也不短,一路上曾明还有大宋水师的一干兵卒无不打足了精神防备着有可能出现的袭击,不过同样让所有人意外的是,这最后的百余里水路上,竟然没有出现任何的意外事情,安静的不能再安静了,那先前出现的数万西夏骑兵仿佛消失了一般。

    这样的反常景象,却是让薛明心中更加的不安。

    在进入宋夏战区之后,薛明就知道,那数万西夏骑兵是李良度用来牵扯夏州和庆州两大战区宋军的,这样他才能集中优势兵力全力进攻银夏城,而不用担心被大宋三大战区差不多近百万大军给趁机围歼了。

    数万分散在周边各地如同蝗虫过境的西夏骑兵集结起来,就为了放那几轮没多大用处的火箭烧毁两艘大宋水师的战舰?

    怕是任谁都不会相信。

    既然那些西夏骑兵没有在继续针对大宋水师,难道是继续解散去祸害庆州、夏州周边各地的大宋百姓了?
………………………………

第501章

    这个念头一出来就被薛明给否决了。八8八1一

    骑兵度是很快,不过数万骑兵也不是说聚拢就能聚拢起来的。放几轮箭骚扰下就散了完全是杀鸡用牛刀嘛、

    难不成李良度已经打算集中所有兵力一举破城了?

    没有西夏人骚扰和袭击,舰队中并没有出现喜气洋洋的景象,反而更为压抑。似乎为了印证薛明的猜测,从宥州出过去整整一天了,也没有收到来自银夏城的战报了,这种反常景象让所有人都对银夏城的处境更为担忧。

    原本百十里长的水路,此刻却是格外的漫长。

    ……

    同一时刻,银夏城外,一场改变历史的惊世大战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铺天盖地的马蹄轰鸣声和那奔驰如飞的无数西夏骑兵代替了原本那些充作炮灰的各路仆从军,围绕着已经满是残桓断壁的银夏城奔走回旋。

    如果薛明在这里,肯定马上就能认出,此刻银夏城外凶焰滔天的那些骑兵就是之前在宥州水域骚扰了一下银夏水师后就消失不见的西夏骑兵。

    这些西夏骑兵,果然如薛明担心的那般,虚晃一枪后,全部聚集到银夏城了。

    漫天的羽箭如同那瓢泼的大雨般洒落银夏城城墙之上,在那漫天的箭雨下银夏城的城头上似乎已经找不到任何的活物,甚至连惨叫声都很少出现。如果不是时不时的从城头上传来的那一声声沉沉的平稳而又有规律的此起彼伏梆响声,怕是所有人都会以为银夏城此刻已经是一座死城。

    每一声梆响,都会有几个乃至十几个奔驰如飞的西夏骑兵跌落马下,随即被践踏城肉泥,混进早就已经被鲜血浸润的泥土中,分不清到底是肉还是泥。

    那是安置在城头上的床弩,又称床子弩,它是在唐代绞车弩的基础上展而来的。是将两张或三张弓结合在一起,大大加强了弩的张力和强度。张弩时用粗壮的绳索把弩弦扣连在绞车上,战士们摇转绞车,张开弩弦,安好巨箭,放射时,要由士兵用大锤猛击扳机,机弦弹,把箭射向远方。

    武经总要里记录的这种使用复合弓的床弩有八种,可以依弩的强弱和射程分为两类。一类是双弓床子弩,上面装有两张弓,分别置于粗大的弩臂前端和后部,两张弓相对安置,射时,先用一条两端带钩的粗大绳索,一端钩住弩弦,另一端勾住绞车的轴,然后用五、七个或十余个战士合力绞动绞车,把弩弦张开,扣在机牙上,专管装箭的弩手安好弩箭,并瞄准目标。放射时,用人手的力量是扳不动扳机的,要由专管射的弩手高举起一柄大锤,以全身力气锤击板机,于是巨大的弩箭便呼啸着飞向敌方。

    这些箭很粗大,箭镞是扁凿形的,所以叫“凿子箭”,射程约为一百二十至一百三十五步。

    另一类是三弓床弩,较前一类更强大,射程也远一倍。弩臂上的三张弩弓,前端安两张,后面装一张,也是前后相对安装。由于这类床子弩力量更强,所以又叫“八牛弩”,表示用八头老牛的力量才能拉开它。用人力开弩,一般需二十至一百人,一般射程在二百至三百步,即三百七十至五百六十米左右。

    三弓床子弩使用的弩箭更为巨大,有粗壮的箭杆和铁制的箭羽,前端装有巨大的三棱刃铁镞,因为它的大小和一般士兵使用的长枪差不多,所以又叫“一枪三剑箭”。它还有另一个名称叫“踏橛箭”,那是因为它还有一种特殊的功能,即在攻打敌方城堡时,将粗大的三弓弩箭射向敌方城墙,使弩箭的前端深深插入墙内,只留半截粗大的箭杆和尾羽露在墙外,攻城的士兵在己方的掩护下可攀着这些射插在墙上的巨大箭杆登上城墙,攻陷城池。于是,这种巨大的弩箭又成了攻城者攀登的踏橛,因此这些箭又有了“踏橛箭”的名称。

    同神臂弓一样,床子弩是大宋朝军队中装备的唯一两种远程以及大型攻城器械。在檀渊之盟前夕,契丹大将萧达览即是中了床子弩箭阵亡的,使契丹士气大挫,让最终逼得契丹不得不同大宋朝在檀渊进行和谈,并最终定下檀渊之盟。

    可惜,相对于城墙外那漫天倾泻而下的羽箭,城墙上的床子弩虽然响声依然稳健,可是数量却也太少了,根本不能真正的让那些西夏骑兵伤筋动骨。

    些许小小的伤亡,不仅没有让那数十队围绕着银夏城纵横驰骋,来去如风的西夏骑兵退缩胆寒,反而更刺激了他们的凶性,甚至会逼近到距离城墙不到百米的地方,在奔驰中飞快的将箭袋中的羽箭快的的倾泻一空,然后在城墙上的床子弩出声响之前,就操控着战马远离城墙,退到了床子弩的射程之外。

    而每一声的床子弩响起,城下看不到,城墙上的宋军却知道,总会有数十乃至上百给床子弩上弦的宋军兵卒倒在西夏人的羽箭之下。

    更远处,还有更多的西夏骑兵在等待着城墙下游击骑射的西夏骑兵箭袋见底。而在这些骑兵身后,则是密密麻麻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冲锋破城的各路仆从军。

    在这些仆从军中间,一座高达数丈的平台拔地而起,穿着亲王服饰的李良度正端坐在高台之上大宴群将,饮酒听曲,十余个身穿轻纱的宋人女子正在这金戈铁马之音中翩然起舞。

    离平台最近的,就是西夏最引以为傲的横山铁鹞子,平山步跋子了。

    西夏武器制作十分精实,其中以夏国剑最有名,在宋朝被誉为“天下第一”。北宋文学家苏轼曾请晁补之为其作歌,内有“试人一缕立褫魄,戏客三招森动容”。而西夏铠甲被誉称为坚滑光莹,非劲弩可入,专给铁鹞子使用。

    铁鹞子,西夏景宗李元昊所创立的重装骑兵部队。除了用它作为西夏最高统治者的护卫、仪仗外,后来展成为西夏的主力军,作为冲锋陷阵、突击敌阵的“前军”。
………………………………

第502章

    西夏以武立国,军队以骑兵和山地重步兵最为著名,骑兵中尤以重装铁骑平夏铁鹞子战斗力最强。铁鹞子乘善马、重甲、刺斫不入,用钩索绞联,虽死马上不坠。遇战则先出铁骑突阵,阵乱则冲击之步兵挟骑以进。

    铁鹞子是西夏最著名的骑兵,这支有着三千人的重骑兵军团,分为十队,每队3oo人,队有队长,担任队长的“皆一时之悍将”。宋人田况儒林公议所记十队的队长:“一妹勒、二浪讹遇移、三细赏者埋、四理奴、五杂熟屈则鸠、六隈才浪罗、七细母屈勿、八李讹移岩名,九细母嵬名、十没罗埋布。

    铁鹞子的选拔方式基本是世袭,父亲的盔甲传给儿子,儿子的盔甲传给孙子,祖祖辈辈的流传,造就了流淌在血液里的武勇。

    在战斗中“以铁骑为前军,乘善马,重甲,刺斫不入用钩索绞联,虽死马上不坠。遇战则先出铁骑突阵,阵乱则冲击之步兵挟骑以进”。宋史兵志四记载:西夏“有平夏骑兵,谓之铁鹞子者,百里而走,千里而期,最能倏往忽来,若电击云飞。每于平原驰骋之处遇敌,则多用铁鹞子以为冲冒奔突之兵”。

    军中以十五个官阶为区分等级。赏功的主要内容有:在战斗中杀敌一人以上者都可得赏。杀的人多,赏赐也多。但如果杀了敌人,后又战败的,就不能奖赏俘获敌军人、马、甲胄、旗、鼓、金,总数在百件以上者,可得赏,俘获越多,赏赐也越多,包括俘获敌方的妇女、儿童。攻城战斗中,先登上敌人城头,破城者打败仗时,能够殿后抗敌,使全军安全撤退者对于虚报俘获和杀敌数量者能够揭报告的人“虞人”带路有功者将领打败仗,但其护卫、队人能挫敌军锋者挫敌军锋、大败敌人者。奖赏办法是按在战争中得及失人、马、甲胄、旗、鼓、金等,在功罪相抵之后,功过罪,分等级奖赏,有的加官,有的赏给不同数量的金、银碗,金、银腰带,衣服,鞍鞯,茶绢等物,以及赏赐荣誉称号。

    罚罪的主要内容有:遇战,不敢战而逃者在战斗中打败仗者没有按规定的时间、地点进军、战斗、会合者战争中不互相援助者有战争中弃失本部人、马、甲胄、旗、鼓、金,数量过一定限度者虚报俘获量、杀敌量和买卖级者察军、司吏徇私舞弊或检查不严,以致出现虚报者反之,诬告者也要获罪在战斗中,主将阵亡,或亡失旗、鼓、金时,该部的护卫、领、押队、亲随等都要受到严惩战斗中,察军擅自离开主将,又对战事不了解者。处罚的手段有:处死,终身监禁,罚作苦役,杖刑和刺字,夺兵权,减、免官职,罚马等。

    铁鹞子在一般情况下作战的时候用的最多的就是用鱼鳞阵了,当然,这可不是说是因为什么文官的阵形,其实说的好听些,是他们的阵法叫作鱼鳞阵,若是说的不好听些的,其实也基本就是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狼群战术了。简儿化之,也就是一个个小队聚拢,然后朝对方防御阵形全部冲过去的队形。

    人数虽少,却是个个都武装到了牙齿的,护卫在平台的四周边,无形中就给台上的李良度平添了几分气势。

    这支部队也是李良度手中王牌中的王牌,除了用它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护卫外,还用它来作为冲锋陷阵的“前军”。这支骑兵装备精良,乘善马、重甲、刺斫不入,用钩索绞联,虽死马上不坠。遇战则先出铁骑突阵,阵乱则冲击之步兵挟骑以进”。这支骑兵在纵横天下的蒙古铁骑出现之前,是世界上最凶悍的骑兵,也是所有党项敌人的梦魇。

    在这一时期能够与西夏的铁鹞子这样一支重装的骑兵部队正面抗衡的,也就只有大宋的静塞军,辽朝的铁林军、皮室军以及金国的铁浮屠了。

    辽国名将耶律休哥,人生一大愿望,就是打赢宋将李继隆。

    因为这个宋太宗的大舅子,太爱给耶律休哥添堵,雍熙三年暴打宋军的岐沟关大战,眼看曹彬部被四面合围,又是这人正面死磕打出血路。气的耶律休哥战后仰天长啸:我都把宋军打成这样了,竟还不能赢你一次。

    为了赢他一次,耶律休哥挖空心思,雍熙三年冬,在君子馆打埋伏,围了宋军刘廷让大军,就等李继隆这大鱼。谁知李继隆果断转移,害的刘廷让部数万袍泽殉国。这事闹的李继隆节操尽碎,虽有亲妹夫宋太宗力挺,还升职定州都部署,却是顶着朝野爱国人士的骂接下烂摊。

    抓住机会的耶律休哥,立刻集结了八万精锐骑兵杀来。

    这次李继隆不躲不跑,反而出掷地有声的豪言:往年河间不即死者,固将有己报国家耳。忍受着君子馆逃跑的耻辱活到现在,就为了这刀山火海的一战。

    等这仗开打,李继隆在唐河布阵,以万余骑兵排成锲字阵型,凶猛的扑向人数是他八倍的辽军精锐。一冲就把辽军冲成两段。中国战争史上最奇迹一幕生了:一万宋军追着八万辽军大砍大杀,仅统计在册的斩头颅,就有一万五千多,以经典以少胜多骑兵战的名义,唐河之战载入史册。

    值得一说的是,此战中冲锋在前的宋将裴济,本来和李继隆极不对付,但此战浴血杀敌,战后俩人并肩携手,热泪盈眶的走下战场。这场热血之战,仿佛滚滚铁流,融化了多少快意恩仇的华夏汉子。

    值得一说的,还是机关算尽的耶律休哥,饶是被李继隆追杀的凶,却还是稳住阵脚顶住了宋军反扑,堪称与李继隆棋逢对手。战后他给辽国萧太后上奏折检讨,一番痛苦自我检讨后提要求:怎么罚我都行,但请让我继续带兵,我一定要赢李继隆。
………………………………

第503章

    暴怒的辽圣宗问这是谁干的,得悉了他们的番号后,立刻变了脸色,叹息说“锋锐不可当”,忙不迭的仓皇跑路。这次以死求生的冲击,为慌乱中的大宋,和主持澶州防务的老领导李继隆,赢得了黄金般的战备时间。而后的澶州决战,重挫辽军,定鼎百年和平的盟约,他们是沉默的英雄。

    这次李继隆迎难而上,亲率数万精锐救援,终于在徐河与耶律休哥遭遇。李继隆果断排起大阵,与对手针锋相对,又派大将尹继伦带千余散兵侧翼迂回。耶律休哥也十分冷静,如狼群一般耐心的对峙,等着找寻李继隆的破绽。这对知根知底的老对手,出的全是熟悉套路,就等着火星四射的一碰。

    但意外却偏偏生了,尹继伦的小部队迂回路上,恰碰上耶律休哥的大军。更出乎意料的是,耶律休哥根本懒得看尹继伦一眼,只想着全力咬住李继隆。因此视若空气一般,辽国铁骑大摇大摆的从尹继伦身边穿过。

    这事放别人身上,要叫声幸运。放尹继伦身上,却是羞辱到抓狂:这也是个性格火爆的硬汉,人送绰号黑面大王,哪里受得了这鄙视。暴怒之后立刻决定:紧紧咬住耶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