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新政,他懂,就是负责实施一些新的政策,及一些变革事宜。这一点,他倒不意外,因为自皇帝命李阳开府立新法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后续肯定会有新政推行。

    只不过,让李斯没有想到的是,李阳竟然会向皇帝举荐,将新政这块独立增置发改署,而且还让他李斯掌执。

    更重要的是,发改署之权,同政务寺。意思很显然,就是和冯相的权利是一样的。

    说实话,李斯真的很是意外。

    要知道,冯去疾总领朝纲,李阳若想日后不被冯去疾压制的话,就必须抓住新政之权。只有国政这块也有一定的话语权了,李阳方才有与冯去疾分庭对抗的能力。

    否则的话,单靠律政这块,是很难与冯去疾相抗衡的。

    谁会想到,李阳竟会将新政这块向皇帝举荐给了他李斯执掌?

    李斯顿时百感交集,这可是真正的实权啊,以后甚至可以压制冯去疾的政务寺。

    想及于此,李斯当下便感激涕零,道:“阳侯推举之恩,我李斯铭记在心。”

    李阳心里很满意,但嘴上还是风轻云淡的笑道:“我等皆是为了大秦国政,何必言谢。如今发改署成立在即,还望李相能尽早出台工程招标之政令。”

    李斯点点头:“阳侯放心,定不会有片刻耽误!”

    “如此便好!”李阳笑了笑,然后交谈了几句,便匆匆朝相府赶去……

    此次平乱,他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安排下去。

    看着李阳离去的背影,李斯深吸了一口气,近半年的秃废之色,一扫而空,整个人看上去已是变得意气风发。

    他发现,自己当初选择支持李阳的决定,是多么的无比正确。要不然,何来今日执掌新政之职权乎?

    同时,他心里亦是明白,这是李阳对他的信任,所以日后的发改署,自然也要全力支持李阳的变革方略。

    …………

    其实,李阳之所以会向皇帝举荐,由李斯执掌新政,也是有着自己的考量。

    一来,新政的本质,就是要从冯去疾的政务寺分权。

    如果自己将律政和新政都抓在手里的话,自然是权倾朝野,想实施任何新政,都将顺利的多。

    可是,这样势必也将导致自己陷于危境。

    一方面是来自朝堂文武百官的危险,作为穿越者,自然明白一个人一但权倾朝野,就意味着人心尽失,不但是以前跟你作对的人,还是以前原本中立的人,最终都会视你为朝中大敌,这就必将陷于众矢之的。

    第二个方面,则是来自于皇帝那边的危险。

    任何一个皇帝,都不可能放心朝中有一只大老虎的存在。就算嬴政不会担心大老虎敢乱政,但新皇接替之时,嬴政难保不会替扶苏这位新皇担忧吗,为了秦二世的皇权地位,介时,权倾朝野的人必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了解两千多年历史的李阳,自然不会蠢到让自己权倾朝野。

    而让李斯执掌新政,就非常的合适。

    一来,李斯原本就是一个改革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修律法,这些都是他的功劳啊。加上他官至左丞相,由他掌执新政,不管是身份地位,还是个人能力,都是不二之人选。

    特别是,如果李阳自己要掌执新政,冯去疾定然会加以阻挠,但由李斯执掌,冯去疾就无话可说了。

    另外,更重要的是,他李斯是自己人啊。

    而且,李阳也用不担心李斯会与自己分庭对立,因为发改署,就是为了实施新政的一个机构,一个不支持新政的发改署,试问还是发改署么?

    所以,李斯就算是为了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和权力,他也必须毫无条件的支持李阳的新政。可以说,李斯的发改署,能有多大的权力,完全就是取决于李阳的变革力度。

    既然李斯的权力大小,都是取决于他李阳,那李阳又有何好担心的呢?

    如此一来,皇帝放心,李斯感激,新政又可保有力实施,他李阳亦不被群臣敌视,还能分冯去疾手中之权,达到制衡之目的,此乃一箭五雕之计呀,李阳何乐而不为呢?

    难道,还有比这更香的策略吗?

    而且,李阳心里还有一个“奸计”,那就是解决律政这块权力架空的问题。

    如今的他,虽然开府变法,执掌律政。

    可是,朝野上下,谁不知道他其实是一个光杆丞相啊。

    府中共设两署,廷尉署,执掌之人是蒙家的蒙毅;御史台,执掌之人是冯劫。只要待到扶苏上位,冯、蒙二家势必压制自己,到时候就真的说什么话都没有人听了。

    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阳都想好了,到时候新法完全修编结束后,就增置三个公署,一为最高法,一为最高检,一为反贪署。此三司,直接取代以前的廷尉署和御史台。

    如此一来,以后自己执掌此三司,虽不过问朝中政务,亦是无人敢与之作对。

    当然,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了,眼下倒是以修编新法为重。

    …………

    当李阳走出咸阳宫时,作为护法督尉的韩信,自然是一直在宫门外等待着。毕竟现在的他,主要负责守护李阳的安全。

    登上马车,在回相府的路上,李阳就对韩信道:“韩信,你可还记得月前,本相曾说过,定会给你建功立业,一展胸中抱负的机会?”

    韩信一愣,眉头一挑,激动道:“大人难道是为我争得了带兵平乱之机会?”

    李阳点点头:“此次平乱,皇帝已经决定由本相全权负责。如今乱军已有三万之众,攻占了数座县城,本相需要你去帮我平此乱局!”

    “信谢过大人,信定不负大人之所望!”韩信大喜,这可是他一直翘首以盼的机会啊,如今,终于等到了!当下便迫不及待地问道:“大人,此次平乱,可调多少兵士?”
………………………………

第九十四章 五百兵

    “大人,此次平乱,可派多少兵士?”

    韩信一脸兴奋地望着李阳。

    “…………”

    李阳一时语塞,看着韩信那激动的小眼神,只好伸出了一个手掌,在他眼前晃了晃。

    “五万?”韩信一看李阳伸出了一个手掌,顿时双眼一亮,大喜:“哇哈哈,此战我有五万精兵,剑锋所指,必叫那三万乱贼灰飞烟灭耳!”

    李阳:“…………”

    “大人,你是不相信我么?”见到李阳看傻子似的盯着自己,韩信笑着问道。

    李阳翻了个白眼,道:“你高兴的也太早了吧?本相有说是五万精兵吗?”

    “不是五万?”韩信眉头一皱,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道:“那大人刚才伸出一掌,难道……只有五千兵?”

    韩信有些失望了,如果真的只有五千兵的话,那也太少了点。要知道,敌方可是三万之众啊,而且还攻占了数座县城,五千兵,根本就不足以去攻任何一座城池,唯有用计取胜一途,难度甚大啊。

    然而……

    李阳还是摇了摇头。

    “…………”韩信懵了!

    一头雾水,皱眉问道:“不是五千兵那是多少?总不可能给我五百兵去平乱吧!”

    李阳点点头,嘿嘿一笑:“回答正确,本相给你五百执法羽林军!”

    韩信直接一头栽到了地上去!

    此时的他,脸都绿了。

    五百执法羽林军,这也叫去平乱?

    有没有搞错啊!

    韩信简直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问道:“大人,您确定不是在跟我开玩笑?”

    李阳翻着白眼道:“本相像是在跟你开玩笑吗?就五百兵,不能再多了。”

    看到李阳那一本正经的样子,韩信简直是日了狗了!

    威威大秦,横扫六国,百万良师,十万铁骑。

    现在,面对三万之众的反贼,居然只调五百个兵去平乱、攻城……

    苍天啊,这他娘的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啊?

    韩信欲哭无泪,45度角仰望天空,内心一片凌乱……

    心里始终无法相信,这会是真的,要不然,这也太荒唐了。

    李阳看到他那一副死鱼样子,道:“你想知道,为何没有兵吗?”

    韩信当然想知道啊,赶紧点头:“还请大人明示!”

    李阳道:“实话跟你说吧,原本皇帝欲调五万大军,让章邯将军出征平乱。不过,唉,之前本相曾答应过你,要为你谋得建功立业,一展胸中抱负之机会,所以今日便在殿上将此次平乱之事,硬是从一众武将手中抢了过来,也正是如此,所以这次平乱须全靠我们自己。”

    一听这话,韩信眼眶一红,做梦都没有想到,平乱之事居然会是李阳为了他韩信,而不惜得罪一众武将,硬抢过来的差事。

    心中顿时感激涕零!

    “如何,怕了么?当然,如果你没信心的话,那本相只好将平乱之事,交回给章邯将军了。”李阳一副无奈失望之状。

    “大人,我怎会害怕?信……只不过是心中感动罢了。”韩信郑重其事的对李阳拱手一揖。

    李阳笑了笑,深深地看了一眼他,倒是不见他有丝毫的胆怯之意,便确认道:“你……真的有信心平乱?”

    韩信双眼微眯,成竹在胸的道:“有兵,有有兵之战法,无兵,亦有无兵之战法,区区三万乱民贼子而已,我有五百羽林军士,照样不惧于他!请大人放心,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五百兵,少是少了点,但是……这难道不是更能向世人证明自己吗?

    你章邯,上将军,平乱要五万兵。

    我韩信,一都尉,平乱只需五百兵,就问你们牛逼否?牛逼否!

    这也幸亏不是在麒麟殿,如果这番对话是在麒麟殿,满朝公卿文武大臣肯定又是好一顿嗤之以鼻,非得骂这两个人简直就是丧心病狂。

    李阳喜欢装逼也就算了,原来他丞相府里的人都喜欢装逼!

    不装逼,会死吗?

    好在,这周围没有旁人。

    “哈哈哈,好!”

    李阳听到韩信这自信满满的话,却是大笑三声,竖了个大拇指,赞道:“本相就喜欢你这种敢吹牛逼的人,好好准备,不急,我们慢慢来!”

    韩信点点头,信心虽然有,但是五百人啊,反贼却有三万人,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非得寻思一条妙计方可致胜也。

    …………

    回到丞相府后,李阳便立刻派人将巴适给请到了丞相府。

    “公子,叫我来可是有事?”

    丞相府后庭的议事厅中,巴适得知李阳有请,于是立即放下手中之事,匆匆赶了过来。

    自己的妹子可是早已跟李阳同过房了,可是一直没见到李阳找自己商谈亲事,这可让巴适一直在等待着。

    这次李阳特意派人来请,应该就是谈亲事了!

    巴适心中窃喜,暗自如此想着。

    李阳道:“巴兄,这次找你过来,确实有一件要紧之事。不知你可还记得,两月前,我曾让你去联系物色十几家最有实力的富商之事?”

    巴适一听竟是这事,心中不由略感失落,心想李阳不会是打算白睡自己的妹妹吧?

    看了一眼李阳,巴适很想主动寻问一句,但还是不敢贻误正事,于是只好先将私事压下,点头道:“记得,这十余家富商,我已经联系好了,他们听说中丞相有大买卖,早已翘首企足的等着您接见呢。”

    “好,你去安排一下,明日就在天下居与他们见一见。”

    李阳很是满意,当下说道。

    “喏!”

    巴适点点头,接着好奇道:“公子,你所指的大买卖,究竟是何买卖啊?”

    李阳笑道:“我欲将长城、秦陵、阿房宫等工程外包给你们。怎么样,这个买卖……大不大?”

    巴适直接惊得嘴巴都变成了“O”型!

    国家工程,居然外包给自己这些商人,这个惊人的消息简直让他感到不敢置信。

    “公子,你没有跟我开玩笑吧?”

    巴适惊恐地问道。

    李阳一笑:“如此重大的消息,我又怎会与你开玩笑,不日政令便会出台,昭告天下。怎么样,这种大买卖,你们可吃得下?”

    巴适沉吟了一会儿,然后道:“长城、秦陵、阿房,无论哪个工程,都绝非一家可以独自吃下,这种工程实在是太巨大了,无人敢接啊。”

    李阳不以为然道:“放心,之所以让你联系十几家最有实力的富商,只不过是让你们这些人牵个头,这些个工程将分拆成多个,如此,你们便可以拿得下了。”

    是的,李阳早就想好了,比如拿长城来说,将长城分为数段,按里算,凭各自的实力来承包这些工程。

    巴适恍然大悟,点头道:“如此的话,那倒是可行。只不过,国库能拿得出这么多钱粮来吗?”

    李阳笑道:“这个大可放心,秋收在即,钱粮不成问题。而且,我还保证你们可以从中赚取大利!”

    听到这话,巴适嘿嘿的笑了,如果是别人这么说,他倒会有所质疑,不过这话出于李阳之口,他说有利,那就一定是真的有大利在其中了。

    当下,巴适便道:“行,只要公子觉得可行,我定然起个带头作用,只不过能否让其他人也愿意接此种工程,就得靠公子去打消他们的顾虑了。”

    李阳点点头,这个他当然懂得,要想让商人们接手工程,不仅需要让他们看到其中的利润,还得让他们觉得此事靠谱,不会上当吃亏,只有让他们都放心了,才可成事。

    …………………………

    PS:晚上还有更新。
………………………………

第九十五章 报复

    商谈完正事了,巴适便笑道:“公子,我有一好消息要告诉你。”

    “哦?是何好消息?”李阳顿感好奇。

    巴适道:“公子之前所传授的烈度酒,如今我天下居已是酿出来了!”

    “哦,真的?”

    一听这话,李阳是真的惊喜了起来,这么说来……白酒终于是问世了么。

    “第一批酒已经上市,今日我也给公子带来了一些,请公子品尝。”

    说着,巴适走了出去,到门口招了招手,接着他的随从就挑了两缸酒放在了厅中,而另一个随从则递给了巴适一个酒壶。

    显然,酒壶中的酒,和酒缸里的酒,都是一样的。

    巴适拿着酒壶,来到李阳的案前,给他倒了一杯,笑道:“公子,您看这酒是否满意?”

    李阳早就迫不及待了,端起酒杯,一看,清澈如水,再闻,确实是白酒的味道。

    轻轻小嘬了一口,入口甘烈,应该有五十度上下,乃是真正的烈酒。

    “好酒!”

    李阳一饮而尽,辣得砸舌,最后大赞了一声。也许是此时的白酒格外珍贵的原因,他甚至喝出了二锅头的感觉。

    烈酒得到了李阳的肯定和称赞,巴适也乐得合不拢嘴,笑道:“公子,这第一批阳酒今早才刚刚推出,已然是哄抢一空了,凡品此酒者,皆赞不绝口。”

    李阳对白酒的热销,倒是不足为奇,毕竟咸阳城贵族士绅无数,光是从以前的六国强迫迁来的富商就达十二万户,白酒的价格就算再贵,也不用担心卖不出去。

    只不过……

    李阳总感觉这话里边有个字非常的扎耳,眉头一皱:“你刚才说这酒叫什么?”

    巴适道:“阳酒啊!”

    我去!

    李阳一脸黑线,道:“为何取这个名字?”

    巴适道:“此酒是公子发明的,自然当以公子之名命之,且此酒尤烈,当符一个阳字。故取名‘阳酒’是再合适不过了。”

    “…………”李阳一时竟无言以对了。

    巴适笑了笑,看了一眼李阳,接着试探道:“此美酒,我已留了百余桌之数,备于宓儿婚事喜宴之用。只是,不知公子对宓儿之心意……”

    李阳听到这话,自然明白对方的意思,那日把巴宓给睡了,对方这是找上门来要交代来了。

    沉吟了一下,道:“我之心意,宓儿姑娘应该懂,只是眼下平乱之责在身,只有等乱象平息了,我才能忙儿女私情。”

    巴适一听,心里立刻有底了,睡了别人,最起码他还是认帐的。

    而对于眼下的乱象,巴适自然不可能不知道。

    大秦境内,从南到北,饥荒严重,而且据说大江沿岸更是有人揭竿造反,事态不可谓不严重。

    如今,听闻李阳负责平乱,立刻便明白他这不是在借故拖延婚期,而是真的大事在身,于是连忙问道:“公子负责平乱?”

    李阳点点头:“是的,平乱之前,必须解决饥荒,而要解决饥荒,就看这次能否将长城、秦陵、阿房这些工程让你们这些商人接手了,眼下唯有你们这些富商可解大秦的饥荒危局了。”

    巴适是聪明人,一听就了然了,这是想让商人雇用灾民,以此度过眼前的困局。

    明白了工程外包之事的重要性,而且平乱又直接关乎着巴宓的婚期,这可关乎着切身利益啊,巴适当下便道:“公子放心,工程之事,我必将尽全力游说那些富商!”

    李阳大喜:“如此甚好!”

    …………

    当晚,冯相府。

    冯去疾见儿子冯劫从中丞相府回来了,于是便找到他问道:“今日李阳可有何动作?”

    “没见他有何动作,只不过是特意见了巴家。”冯劫说道。

    “见巴家?”

    冯去疾眉头一挑,冷笑一声:“看来他真是打算让商人募捐,以此来解决饥荒了。”

    “儿也觉得中丞相这是打算向富商们募集钱粮。”冯劫说到这里,不由沉吟道:“要想靠募捐振灾,可是不容易,除非那些富商们都愿意将家资尽数交出,要不然……只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冯去疾冷哼一声:“靠商人振灾,异想天开耳!”

    是的,虽然李阳他很聪明,每每行事也总是出人意料,但若是他想靠商人来振灾,显然这主意他就真的打错了。

    商人之精明,怎会肯将家资捐赠出来?

    试问,这不是异想天开,还会是什么?

    …………

    当天,李阳见了大秦首富巴家的消失,瞬间传遍朝野上下。

    所有人听后,都是嗤之以鼻,亦或摇头叹息,都认为李阳这是打算向富商们募捐钱粮。

    有些人已经觉得李阳这次要栽跟头了,如此平乱,怎能成功?

    …………

    次日,早朝。

    另一个消息震惊了朝野上下。

    麒麟殿上,中车令刘喜宣旨,置设发改署,着李斯执掌,行新政事宜。

    这一消息,可真是让许多人出乎了意外。

    特别是冯去疾,听到这个消息,整个人都懵了!

    新政?

    如今并没有新政要实施啊,怎么突然间就置设了一个行使新政的发改署了呢?

    而且,这么大的事情,之前竟然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来的这么的突然……

    冯去疾突然有一种被人草了,事后才知道的无力感。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李阳和李斯这是联手了,这是要分冯相的权。

    昨日在朝堂上,冯相还打压李阳,将眼下的乱象归罪于李阳的轻徭役。甚至,冯相下面的三个议郎,还打算趁机否定李阳的新法。

    结果……

    今天李阳就和李斯联手了,直接从冯相手中分权!

    这……算不算是报复?

    所有人都被这事前毫无征兆的操作给惊呆了!

    而冯去疾,自然是恨得捶胸顿足。

    昨日杀了他三个议郞,今日又分他的权,这简直就欺人太甚了!

    此时,回过味来的冯去疾,才算是终于明白到李阳有多么的阴险狡诈了,此子之阴险,尤甚赵高。

    如果李阳自己要行新政之权的话,冯去疾可以带着满朝文武大臣,一力谏阻,毕竟权力过大,于江山社稷不利,皇帝不得不答应。

    如此一来,这新政之权,自然就由他冯去疾举荐旁人来执掌了。比如,让蒙毅执掌,就是一个非常适合的人选。

    可是,让他感到意外的是,李阳居然放弃了新政之权,而是让李斯来执掌新政,这招就真的就太有心机、太阴险狡滑了。

    难道自己领着满朝文武大臣,力谏李斯不适合执掌新政吗?

    显然,这个理由十分之可笑。

    相反,展望朝中衮衮公卿,唯李斯执掌新政,最适合不过。可以说,只要是李斯执掌新政,没有一人会站出来反对。

    想及于此,冯去疾深深地看了一眼李阳,心里也很清楚,这是李阳对近日打压的反击。

    也正因此,冯去疾知道,此人久留,后患无穷!
………………………………

第九十六章 这个人太可怕了

    自赵高一党倒台,冯去疾决定打压李阳,近日初次交手,冯去疾算是完败!

    不仅丢了三个议郞,而且国政也已经被分权,整个早朝下来,冯去疾愣是被李阳报复的连个“不”字都没办法说出来。

    可以说,李阳的这次报复行动,打得冯去疾毫无还手之力。

    说实话,冯去疾也是十分无奈的。

    自从赵高倒台后,他就知道李阳的厉害了,此人心机之深,手段之高,完全是赵高无法相比的。

    面对这样一个强敌,冯去疾也是非常之头疼,如果可以的话,他也不希望与这样的人成为政敌。

    然而……

    只要身在这个政治场中,就免不了各种争斗,各种勾心斗角,各种尔虞我诈。

    在这个政治场上,权力漩涡当中,可不是说不想为敌,就能安然无恙的。除非你放弃一切,回归田园,方可明哲保身。

    否则,你就不得不去争斗,因为在政治场上,不进,则退。

    如果他冯去疾什么也不做,下场就会好吗?

    不,如果不去争,不去斗,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在这个朝堂上彻底的被人取代。

    只要李阳实施新政,新政就必然要分他冯去疾的权,当新政完全取代旧政的时候,也就是他冯去疾完全被取代之日。

    这一切,都不是谁愿不愿意的事情,你不想被取代,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便是打压对方,除去政敌。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执行新政,可是这样一来,岂不听命于李阳了,结果依旧是被李阳取代。

    这就是政治,由不得你想不想,愿不愿意,一切都是那么的身不由己。

    反之,他李阳就不争不斗了么?

    不,他李阳亦是一直在争斗。

    他做的任何一件事,对别人来说都是一种斗争。

    他会为了不得罪胡亥,不得罪赵高,为了“友好”,而放弃太傅一职吗?

    没有,他为了权力,为了往前走,他选择了斗争,选择了与赵高为敌。

    他会为了“友好”,放弃新政吗?

    显然,就算冯去疾不打压他,李阳依旧会推行新政,新政的目的,就是彻底取代旧政。

    说直白一点,这就是一方夺另一方手中的权力!

    不管是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还是一展胸中抱负,都必须争,都必须斗,只有争到更大的权力,才能更好的去施展心中的理想和抱负。

    这一切,谁饶过谁?谁又会放过谁?

    只要你挡在他面前,只要你不听命于他,不顺从他的理念,阻挡他的理想,他就会跟你斗争到底,没有半分情面可讲。

    这,就是政治。

    你不斗他,他便斗你,除非你自愿放弃,屈居于下,如李斯屈从于李阳那样……

    只不过,对于冯家来说,眼下并没有到非得屈居李阳脚下的境地,所以,他必须斗下去!

    “冯相,发改署发布新政了!”

    就在冯去疾心事重重之时,一位下属走了过来,禀报道。

    这么快么?

    冯去疾一怔,他没有想到,早朝才刚下旨置设发改署,现在才过去一个时辰,新政就出来了,心中大感诧异。

    这是什么新政,以至于如此的等不及?

    心中好奇,不由赶紧问道:“是何新政?”

    下属回道:“是国家工程招标新政!”

    “工程招标?”

    冯去疾眉头一皱,心中诧异更甚。

    工程招标,有必要这么着急吗?国库空虚,急着将这条政令发出来,有何意义?

    冯去疾有些看不懂了。

    一旁的下属猜测道:“或许是李相急着向中丞相表忠心吧,毕竟工程招标,是中丞相数月前制定的‘可持续性发展策略’当中的内容。”

    冯去疾点了点头,正想说当是如此,结果回头一想,不对呀!

    工程招标,国库并不需要提前预支钱粮的。

    难道是……

    饥荒?

    脑袋里一冒出这个答案,冯去疾就惊呆了!

    原来李阳昨日在朝堂上说的靠商人振灾,并非是向商人募捐,而是……让富商们雇用灾民,去修筑工程!

    想到这里,冯去疾整个人都愣在了当场。

    虽然是政敌,但是冯去疾不得不承认,自己再一次被李阳的聪明才智给震惊到了。

    这个李阳……他怎么会想到这么好的一个办法?

    很显然,如果工程招标真的成功了的话,眼下的饥荒基本上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想到这里,冯去疾不由苦笑,这个人,实在是太可怕了!

    …………

    与此同时,下朝后的李阳,此时在韩信和李由的陪同下,赶往了天下居酒楼,手中还拿着一份刚刚发布的国家工程招标新政的令文……

    天下居酒楼。

    此时,咸阳城最有实力的,共二十多位富商,已在巴适的连络下,齐聚于天下居酒楼,翘首以盼李阳之大驾。

    不多久,李阳终于来到了天下居。

    一众富商,在巴适的带领下,于酒楼门前列队恭迎,拱手齐呼:“拜见中丞相!”

    身在咸阳的富商,都知道李阳是目前朝中三位丞相当中最受皇帝重用之人,加上他还是扶苏的老师,前程不可限量,大家自然不敢不恭敬。

    虽然中丞相之名,如雷贯耳,但是大家却从没有真正见过。

    如今,终于一睹李阳真容,众人无不被李阳的年纪所震惊。

    开府变法,执掌律政,倒赵高,能做这一切的人,居然是一位二十出头的青年,这怎能不叫众人惊骇、折服?

    “诸位不必客气!”李阳笑了笑,也微微拱手,算是极为的礼贤下士,让一众富商心中大暖。

    众人自动让开中央的大道,伸手请李阳先行。

    李阳倒也不再客气,大步走入了酒楼,此时酒楼食客已清,堂中置有食案,一人一案,案上有肉有酒,大家分宾落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