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风华-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人姓拓,名俊京,乃是高丽国枢密院别驾,乃是当今高丽国王的亲信。
听得他的话,耽罗郡守,也就是所谓“星主”点头哈腰地道:“拓别驾放心,下官早就准备好酒肉”
他话未说完,却看到拓俊京目光向着一隅瞄去。
码头之上,一群穿着木屐的人,腰间挂刀,剃着各种各样的发型,正在向这边指指点点。
“那是什么人?”拓俊京皱眉问道。
“哦,是日本国商人,他们前日到的耽罗,在此稍事补给,将会前往宋国。”星主道。
“哼,带刀的商人?”拓俊京面色微变。
日本乃是海东大国,高丽在历史上没少吃过日本的亏,故此对于这个国家,他们甚为忌惮,也有着本能的警惕。
“那边几艘船,都是他们的?”拓俊京又问道。
日本的造船技艺并不算高明,他们往来东海,想要可靠一些,一般都会选择乘宋国商人的海船。拓俊京注意到那几艘海船,都是中国式的硬帆,因此猜测道。
“是他们来的,不过是宋国商人的商船。”
“你在上奏朝廷时所说的宋国商船,就是这个?”拓俊京又问。
他此次来耽罗,并非无因,否则以他身份,是不该出现在这里的。就在近两个月前,耽罗星主上奏高丽国主,称有宋国商船频繁出没于耽罗附近,甚至靠岸停泊,但除了补充水和食物之外,并没有什么贸易产品,看起来不象是来做生意,反倒是窥看耽罗虚实。
得到这个消息,高丽大为恐慌,他们现在对辽称臣,但也与大宋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只是耽罗不同,乃是他们新近吞并的土地,无论是辽国还是大宋,对此都未允承认。
而且隔海相望的日本,据闻也对这座岛很有兴趣,时不时会有日本海盗飘至此处,骚扰耽罗的安全。
“不是,那些船有些怪!”
“怪?”
“是,他们的船形态,还有帆”
耽罗星主说不清楚究竟怪在哪儿,拓俊京哼了一声,然后指了指那边正在指指点点的日本人:“找几个能说话的,带他们来,我有话要问!”
不过可惜,他却找不着会说高丽话的,倒是有位身材稍高、服饰稍好的日本人被带来,不卑不亢地向他行礼,用宋话说道:“不知官人召余有何事相问。”
“你们这许多人来此,是为何故?”拓俊京同样用宋话问道。
虽然两人的口音都很诡异,但此时华夏语言文字,乃是整个东亚世界的通用语言文字,连猜带听,倒是能分辨出双方表达的意思。
“余等来自日本河内国,是为与宋国通商而来。”
“与宋国通商?你们日本不是颁布了三大禁吗,怎么还敢来与宋国通商!”
安史之乱后,日本断绝了与中华的往来,先后颁布三条禁令,即渡海制、禁购令与定年纪。此三条禁令,第一条是限制日本人前往中华,至使一些到中华朝圣求法的僧人,只能依赖商船偷渡第二条则是对宋国商品未经官府定价,无论谁都不得购买,这限制了宋朝商品的输入第三条归定宋国商人往来两国的时间,同一批商人必须隔两年以上,才可再赴日本,这限制了宋朝商人抵达日本。
那日本人听到拓俊京提起三大禁,脸色变了,他没有想到在此遇到高丽官员,而且这官员竟然还很熟悉日本的事情。
“余等来时,得到朝廷的许可,朝廷内的公卿,对宋国近年来的新物产很有兴趣。”
所谓新物产,就是雪糖、自行车还有玻璃器具等奢侈品。宋国的商人嗅觉极为灵敏,当这些东西在宋国内渐流行后,立刻就有商人将之运至日本。虽然日本官府将它们的价格都定得非常高,可是平安京等大城中的公卿贵人,还是趋之若鹜。
让他们有些恼火的是,宋国贩卖这些物品的商人,对于日本的刀具、折扇等传统出口产品并无兴趣,这些东西,他们只换三种:金、银、铜。
雪糖的价格,几乎等同于同等重要的白银,而那精美的玻璃器具价格,则与同等重要的黄金相当。若是没有黄金、白银,铜也行,但日本产的铜钱不要,只要铜锭。
这样赚钱的生意,自然勾动了某些权贵人家的贪心,再加上有心人的唆使,象现在这些日本人,就是日本著名的武家源氏的一支派来的。
但对拓俊京,这日本人当然要保密,因此他将之推与朝廷的公卿。
“原来如此倒是这么回事!”
拓俊京信了一半,还有一半,是因为日本人来得太多,而且都带了兵刃。
他警告这些日本人在耽罗要守高丽法律,那日本人身边一人听得一扬眉,却被那日本人按住,口中唯唯喏喏而已。
他退下之后,身边一人忍不住道:“据余所知,耽罗亦曾向我国朝贡,我国曾允诺保护其之地位,高屋君,你为何不据理力争?”
“我们此行,目的不在耽罗,而在大宋,不可节外生枝。”被称为高屋君的日本人道。
“耽罗只是小国,举国也只有几百兵卒,并且矮小懦弱,只要我们一个冲杀,便可以尽数击溃。占据耽罗,我们今后无论是经略高丽,还是窥视中原,都有一处前哨!”
“石桥说的是,但是高丽人派来了援军,你们没有注意到吗,足足有三百人,数量已经超过了我们!我们首要目的是抵达达宋国明州或者密州,向宋国沿海制置使递交国牒,等完成任务之后,再回到这里,如果高丽人离开了,那么我们再立此功勋!”
高屋、石桥都是源氏分支,但他们这些被派出来的人,自然不是什么重要人物。但这二人的野心却不只想着立下功劳壮大家名,为此不惜冒奇险,甚至将源氏家族都卷入其间这也是日本国的一贯传统。
因为耽罗国所以并没有太多的空间给这些日本人居住,他们大多数时候还是住在船上。原本他们是准备在耽罗呆上几日,补充了食物和水之后就动身出发,结果还没有动身出海,就被海上的一片云帆吓住了。
足足十余条大船,向着耽罗驶来!
这十余条大船,都是宋国的帆船,最大者约有五千料,小者也是八百料,它们排列在海上,看起来极有气势。
此时正值清晨,天空蒙亮,耽罗人发觉这许多船之后顿时骇然,立刻发出了警报。
以前宋国海船来耽罗的次数也不少,甚至宋国的水师也偶尔会巡航耽罗海域,但是一般都是一二艘船,象这样十余条大船者,从未有过!
“哈哈哈哈周铨倒是有些本事,没有想到海上他也能有这样这样的奥妙不过如今却方便了咱们!”
卢进义站在五千料的大船之上,望着越来越近的耽罗岛,满脸兴奋地说道。
不只是他,所有人都极是兴奋,毕竟在海上飘了近十日,终于抵达目的地,有谁不欢喜的!
“当真是老头保佑。”小乙在他身边道。
“确实是,这些时日天气也好,没有什么大风大浪,咱们从梁山一路打到密州,朝廷也没能拦住现在朝廷调集大军,也只能跟在咱们身后吃屁!”绰号高腿子的高浑道。
他是卢进义的铁杆兄弟,在火并王伦之后,他就从原来有名无实的二当家的,变成了现在真正的二当家。
“发旗语,告诉兄弟们,准备开仗,咱们梁山泺的好汉,如今在这海上,依然可以称王称霸!”卢进义叫道。
旗语便是周铨在海州创设的,一经确定,立刻就在海上流行起来。卢进义他们打到密州,劫掠板桥镇,夺到手的海船足足有九艘,甚至又从大宋水师手中夺到了五艘战船,再加上那密州人黎清献上的两艘海船,凑足了十六艘船。被他以财帛子女所动同时在大宋呆不下去了的强人,一共是两千五百人,随他一起上船出海。
不过海上虽然没有遇到大风浪,却还是迷失了两艘船,好在只是小船,船上人员也不多,并不影响他们的实力。
“耽罗那边有人来了!”看到岸上隐隐有些慌乱,然后有三艘船出海,向着自己这边船队过来,小乙叫道。
“比我们最小的船还小休要理他,若是胆敢接近,直接撞沉!”卢进义意气风发地道。
那三艘船,就是耽罗的全部水师,耽罗星主得到消息,自己飞快地去寻找拓俊京。
拓俊京闻讯之后,与他赶往码头,所看到的,却是来自宋国大船,将耽罗的三艘小船尽数撞翻!
………………………………
一九六、非是微臣不奋力,奈何宋人有高达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呐喊声和厮杀声,惊动了高屋与石桥等日本人,他们纷纷从船里跑了出来,向着外边观望。
然后看到大队的人从小船上跳入水中,或游或走,杂乱无章地抢上了岸滩。
黎清给卢进义献上的计策没错,耽罗国小力弱,其国百姓,连日本人都认为矮可见身高状况。哪怕是精壮男子,在宋国青壮面前,也如同少年一般。故此,耽罗人的战斗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他们的运气却不太好,因为耽罗星主发觉宋国屡有船只前来窥探,所以将高丽人搬了来,虽然不多,只是三百余人,但毕竟是正规军队。当拓俊京下令这些高丽军人列阵迎击之时,正是梁山寨之人冲上岸之际。
双方便在岸畔滩地上展开一场血战。
梁山寨都是青壮,无奈相互配合却是不熟练,而且他们乘船已久,比不得高丽人在岸上歇了两日。海边地势,又令他们人多的优势一时间发挥不出来,竟然给他们赶下了海。
但当大船抢到码头之后,卢进义当行提刀跳下,战局顿时转变。随在卢进义身边的都是最精锐的悍匪,而高丽人徒有其表,他们的战斗力实在有些欠缺,尚比不得大宋厢军,被他带队从侧面一冲,顿时崩溃,直接退出了半个码头!
“宋人,是宋国发兵打过来了!”
“是宋国人!”
高丽人惊恐地大叫,脸色惨白,一个个都象失去了魂魄一般,就连军官都是这模样。虽然也有些军官试图挽回局面,重新组织好阵型,结果却是被溃军所裹胁,甚至是被部下推翻踩倒。
“将军,将军,怎么办,守不住了,怎么办?”
那位所谓星主哪里见过这种场面,惊惶失措地大叫起来。
整个耽罗岛上,也不知有没有十万人口,他能聚拢在这港前的兵力,最多就是两三百人,可是攻来的宋人却超过两千,又将高丽人击溃,他的那些部下,连上前的勇气都没有。
“糟糕对了,还有那些日本人,来人,带我去那些日本人那儿,告诉他们,只要他们愿为我作战,每人都有重赏!”
拓俊京参与过高丽与女真人的战争,面对这种溃败情形倒不是太慌张,毕竟经历惯了。他脑子一转,想到一策,当下带着自己的部下,向日本人那边靠过去。
日本人正在船上看热闹,时不时还指手划脚点评一番,此时日本其实也太平已久,他们虽然是口气大,实际上不少人双腿都在发颤。
就在这时,看到高丽人向他们这边退了过来。
日本人顿时就炸了。
“这怎么回事,他们向我们这边来做什么?”
“这岂不是嫁祸江东之计,这些高丽棒干得好事!”
高屋与石桥脸色也白了,他们建功立业的心思,在看到方才的血腥厮杀,已经有些动摇,现在看战场向自己这方移来,更是骇然。
“船上的日本人,高屋,出来,若是为我们作战,重重有赏!”冲到日本人停泊的海边,拓俊京叫道。
“什么?”
“杀退这些海盗,一人赏一贯钱,一贯宋钱!”拓俊京叫道。
强调是宋钱,因为大宋铸的铜钱,如今是东亚一带的硬通货。
听得这消息,高屋与石桥二人对望了一眼,他们身边的日本人一个个眼前都发绿。
自班田法解体以来,整个日本就陷入某种贫困当中,对于财富的渴望,让这些人忘了恐惧。这也是岛民的心态,只见小利,不见长远。
“高屋君!”石桥低声道。
“嘘,那是宋人,而且宋人人多!”高屋三角眼中闪动着狡狯的光芒:“与其和失败者一起血战,倒不如加入到胜利者的一方!”
石桥呆了:“这合适吗?”
“有什么不合适,难道我们不与强者站在一起,反而要和弱者一起死吗,石桥君,高丽人可没有真的给我们什么好处,而我们正要和宋国人打交道!”
石桥其实也没有意见,只是一时间觉得不妥,但想明白利害之后,他嘿嘿一笑:“确实,高屋,那我们就做吧!”
拓俊京等得心焦,他的部下勉强维持住阵型,将梁山贼挡住,但是支撑不了多久。好在这些宋人看起来并不是正规军,不少人都忙着去劫掠港口,只要日本人愿意加入
那时让日本人与宋人厮杀,自己想法子上船,赶紧离开这是非之地,回到国内去报警!
双方各怀鬼胎,只不过日本人动作更快一些。
随着高屋与石桥的命令发出,日本人全都拿出长刀竹枪,向着高丽人杀了过来。
拓俊京还打着日本人帮他殿后的主意,却不曾想,这些日本人毫无道义可言,竟然帮助宋人来夹击他们!
原本高丽人的防线就只是勉强维持,现在腹背受敌,顿时彻底崩溃。那耽罗星主见势不妙,扔了自己的冠冕,乘乱就逃,他是一副土人模样,矮小佝偻,故此梁山寨之人也没有在意。
高浑杀得兴起,直接将上衣脱了,露出一身腱子肉,手执长柄朴刀,嗷嗷叫着向逃散的高丽兵卒劈去。他迎面正遇到拓俊京,见此人服饰华丽,又拎着剑指手划脚,便知道他是高丽人首领,当下狞笑道:“此棒属我!”
原本有几个梁山寨人要与他争功,听他一吼,笑着避开。
拓俊京倒是不惧,他亲自上阵与女真人激战过,见过比高浑更凶狠的敌人。此时他心中唯一觉得懊恼的是,为了防止女真人入侵,高丽的精兵都放在西北,跟他来的都是王都里中看不中用的货色,这才被这群明显是草寇模样的宋人杀得崩溃。
事实上若他带来的是真正的高丽精锐,哪怕处于人少的不利局面,也可以凭借坚阵抗衡,至少不会给宋人一夹击即散。
只不过高丽人对中国人很了解,知道宋国不大可能对耽罗动手,所以当闻知耽罗这里有些异常之后,他们并没有调派精锐,只是调来了这些样子货。原本以为,虚惊一场,意思一下就行,却不曾想,一来就撞上了宋人来袭!
样子货遇到了这些杀人不眨眼的梁山贼,人数相当的话还可以战而胜之,可如今不但人数少,背后还有日本人捅一刀!
而耽罗人完全派不上用场,日本人虽然动手,却不愿意去啃硬骨头,因此他们佯作追杀耽罗人,实际上却是冲到港口民户之中去烧杀抢掠。
“我乃高丽枢密院别驾,高丽乃大辽属国,你们这些宋人,胆敢入侵高丽之地,莫非就不惧我大辽向宋国开战么?”他双手握刀,声色俱厉地喝道。
“咦,这个会说汉话。”高浑听得他嚷嚷,哈哈一笑道。
卢进义砍翻了两个高丽兵士,听得他的大笑,当即叫道:“正好,高兄弟,活擒他!”
“放心,这般鸡豕般的高丽人,且看我手到擒来。”
高浑抡刀便剁了过去,拓俊京横刃格挡,只觉得虎口剧震,兵刃几乎脱手飞出。
“好大气力!”
一股恐惧向拓俊京袭来,他仿佛感觉到自己又来到了与女真人的战斗现场。那些女真人,不但狡猾凶悍,而且力气极大,他数次征战中,都遇到这种在力量上完全压制他的对手!
“跪下,我家大哥饶你不死!”高浑却毫不在意他的力量,向前逼来,拓俊京的亲卫上来阻拦,给了拓俊京缓过一口气的机会。但是高浑只一个突击,那两名亲卫就一死一退,拓俊京再度曝露在高浑的刀口之下。
拓俊京心念猛转,在为国尽忠与保命两者间选来选去,然后举起刀,扑向高浑,狠狠砍了一刀。
这厮有这种勇气,倒让高浑很意外,双方兵刃再度交击,高浑只觉得手中一公,拓俊京的兵刃飞了出去。
“非是臣无能,实是宋人高达八尺,微臣力不能敌也我降,我愿降!”拓俊京向着北面悲愤地大叫,叫声未落,他就跪在了地上,举起双手,向高浑表示要投降。
他这一投降,高丽军士顿时就全失了斗志。
至于耽罗人,早就整整齐齐跪在边上。
唯一还有可能生出变故的,只有日本人了。
放出近半手下去劫掠港口,乘余一半,则向日本人的船围过去,将日本人逼得到了海边。
“宋国将军,我们是朋友,朋友,方才我们帮你们作战了!”高屋与石桥慌忙出来大声叫道。
“我们才不是”高浑正待否认自己是什么宋国将军,却被卢进义一把堵住了嘴。
“咳,我乃大宋伏波将军卢进义,奉我们大宋天子之命,前来征讨不臣之贼,你们这些日本人,既然心慕王化,还不快快弃械投降!”卢进义叫道。
宋国毕竟对周边国家颇有威慑力,他虽然下了决心要当反贼,却还想着借助着宋国的声望。
那些日本人并不知道他们是宋国的反贼,在日本人想来,这么多大船,又有么多“武士”,肯定是宋国朝廷派来的。
他们琢磨了一会儿,然后还是高屋叫道:“我们在日本也是官员,还请将军为我们留些体面!”
“那好,你们当中的官员可以保留武器,至于其余人,都放下武器!”
这一次,日本人依言而行。
看到最后可能发生的意外也没有了,这一份基业,终于缓缓到守,卢进义哈哈大笑,只觉得踌躇满志!
………………………………
一九七、宿敌“偶遇”
耽罗岛面积可不梁山寨突袭了港城,也只是占据了一个据点罢了,拓俊京倒是投降了,但耽罗星主却逃走。
他逃到岛内其余地方,正在组织军队,准备反攻当然,如果拿着破铜烂铁在远处喊两声后四散奔逃也算反攻的话。
这个时候,卢进义开始后悔,自己带来的人少了。
他带来两千余人,散入这个四百余里周长、八千平方里的岛上,控制力就显不足,平均每平方里,连一个人都没有。
此事如何解决,一时半会他没有办法,便将各个头领召集起来问策。
“此事易耳,咱们自己兄弟不能尽数散开,否则必为土人所乘,这座耽罗城,须得留下一千五百人。其余兄弟,再占据三五个要点,择险守之,任命那些日本人为官,令他们带土人耕作放牧,以供军资!”余阳不愧是“军师”,立刻出了一个主意。
众人都笑了起来,这几日日本人的表现,倒让众人看清了底细,这些家伙都是狗腿子天性,对宋人一个个卑躬屈膝,对高丽人则是趾高气扬,对上耽罗土人,更是如狼似虎。
“日本人未必可靠。”有人说道。
“只须咱们实力胜过他们,他们就老实得象狗一般!”余阳不以为然。
“却还有一些麻烦,那些高丽人如何处置,杀又杀不得,放又放不得!”何顺道。
“如何杀不得,依俺性子,全都砍翻了,正好传首全岛,让土人们知道什么是畏惧!”高浑很不满地瞪着余阳:“偏偏是你这狗头,这也杀不得那也杀不得,若不是知你底细,还以为你是官府派来的!”
余阳被他瞪得脸色发白,这高腿子杀人如麻,甚至有生吃人心之举,余阳向来有些惧他:“高二哥,可不是我不准杀,若是真杀了他们,高丽朝派大兵前来,咱们如何应对?留着他们,正合为人质,若是高丽朝不顾他们生死,咱们再杀不迟!”
“高丽朝是什么狗屁,土鸡瓦狗一堆,来多少,俺能杀多少!”高浑不忿地吐了口口水。
但是没有人以为他真是个莽夫,否则也不能干出火并原来头领之事。
他只是想要打仗,卢进义手下最能打的就是他,战斗越多,卢进义就越要倚仗于他。
“暂时养着这些高丽人倒没有关系,如今更重要的事情,是要派人出去征税,我有一计,不妨利用土人,咱们从土人当中任命一些首领,令其招募人手,前去征税,粮秣金银布帛,凡有用者,皆须征收。若有皮革之类,也须征来,准备运至日本或者大宋,换来铁器、船只。若是高丽人真打了来,咱们得有足够的刀枪弓箭,还须得有城防”
余阳这下没理睬高浑,他掰着手指头说起现在急迫的事情,倒有头头是道。
高浑却觉得没有意思,正待插嘴,却被卢进义摁住。
“总之,如今两件大事,一件是收税,一件是筑城,哥哥,那些高丽人正合用来筑城,皮鞭之下,不信他们不听话!”
“军师果然就是军师,得军师辅佐,实在是我之大幸!”卢进义猛然起身,厉声道:“就依军师所言,今后一段时间,咱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收税和筑城。收税的事情,让日本人去办,余军师,还有何顺兄弟你盯着筑城的事情,我与高兄弟盯着,驱使高丽人与土人来做!”
“日本人?以这些家伙的脾气,他们非得刮地三尺,中饱私囊不可!”何顺讶然道。
余阳却嘿嘿一笑:“何必担心这个,日本人收刮得再多,只要在这岛上,最终还不是落入我们的手中,而且到时候,我们可以将日本人砍了,正好平息土人之怨气!”
众人先是倒吸一口寒气,然后纷纷翘起大拇指来,称赞余阳此策甚妙。余阳自己也是得意洋洋,连连拱手。
既是商议已定,已经在耽罗港快活了三天的梁山寨众顿时又动了起来,特别是那些日本人,被发回了刀剑不说,还给予他们包税权这是余阳发明的玩意,据说灵感来源也是周铨,周铨的棉布商会,让他将整个耽罗分为十块区域,然后由这些日本人包税,每区征收粮食、布帛、牲畜、皮革各是若干,超过定额部分,归日本人所有。
这些日本人也是人精,立刻又在土人中扶持了一批,利用这些土人,横冲直撞,除了有耽罗军严防的几座城外,绝大多数的地方,都被他们“犁”过一遍,直接间接死在他们手中的耽罗土人数量超过了五千。要知道,整个耽罗人口也不过十万,而卢进义他们夺岛之战中杀死的耽罗、高丽人也不过区区两百余。
整个耽罗都被这些日本人弄得乌烟瘴气,但他们的行动卓有成效,劫掠来的财物,折成铜钱,足足有三十万贯之多,若是运到大宋,价值甚至可以翻上一翻。特别是岛上的挽马,虽然矮小不堪骑乘,可是耐力十足,正可以补充大宋大型牲畜不足之缺。
若再加上日本人私藏之财,数量恐怕更是高达五六十万贯!
这座区区十余万人的小岛,搜刮一次就能获取如此多的财富,让卢进义等都乐得合不拢嘴。
“无怪乎人人都想当官,当官发财真容易,咱们兄弟明抢暗偷来钱已经算快的了,却还比不上当官刮地皮!”高浑此时也是眼睛发亮,嚷嚷着要与何顺换。
征税可是大发横财的事情,相反,他们修筑新城,到现在连堵腰墙都没有建起。
“那怎么成,当初是卢家哥哥交与我的事情!”何顺自然不干。
高浑很是瞧不起这厮,捋起袖子便想硬来,最终还是被众人劝开。卢进义拍着他的肩道:“何必这样急,这耽罗从此便是咱们兄弟的基业,下次征税再派你去就是!”
“下一次可就征不到这么多了!”高浑犹自不甘。
卢进义还待再劝,突然有人叫道:“船,船!”
卢进义快步上了高处,向着海外望去,只见远远的一艘船挂满帆,向着港口驶来。
看到这帆船样式,黎清叫道:“是海州船,是海州船!”
这种挂软帆的船,如今被称为海州船。卢进义听到这个,眉头紧紧皱起:“周铨的人?”
“周铨近来一直盯着耽罗,这些海州船便是他派来的,这半年间,至少到耽罗十余次,测量水文,绘制航道!”黎清咬着牙道:“在他的船队之中,有我相熟的人,我们此次来耽罗的海图,便是我那位相熟的朋友给我的!”
卢进义心中一惊,他想以耽罗为基地,若有机会,就去海州骚扰,现在看来,倒是周铨的船先来骚扰他了。
他心念一转,向着梁山寨的水军头领问道:“咱们能不能在海上将此船围住?”
不待那水军头领开口,黎清就摇头道:“海州船比我们的船要灵活,他们船首、船底都锋利如刀,便于破浪,故此它们的速度比我们的圆头方首船要快!”
也就是说,若是被这艘船发觉不妙,掉头就走,他们很难能够追到。
“我倒有一策,海州船来耽罗不是一回两回了,他们一般也会来岸上补给,我们何不装作一如往常,等他们靠港之后,再突然袭击,一举致敌?”余阳道。
卢进义听得大喜,他转向小乙,毕竟小乙是他最信任之人,又一向灵活,因此他想听听小乙的意见。
小乙却觉得心头有些发毛。
他沉吟了片刻,然后道:“员外,我们这些与周铨手下照过面的人,最好都别出来,免得被人认出!”
这一点是应有之意,见众人没有别的意见了,卢进义做出决断:“那好,便如此去做,黎兄弟,你带人出面,就算有人认识你,只会以为你是海商。”
黎清应了一声,卢进义又道:“何兄弟,高兄弟,你们二人一暗一明,各带本部人马,就在码头附近埋伏,只等我之号令。”
何顺与高浑也正色应是,紧接着,卢进义安排了其余人的事情,除了余阳,被安排跟在他身侧之外,每个人都各有任务。
就连两个日本人首领高屋和石桥,也得了任务,他们须看住那些高丽人,防止他们生变。
一切准备停当,而那艘海州船也越来越近了,甚至众人都可以看得清船帆上的字迹。
“东海甲”黎清看清楚此船上的字迹之后神情变了变:“我们出海时,曾听人说过,周铨乘东海甲送大宋使团前往辽国这莫非是使团回来了?”
“不可能,使团要等到来年春才会归国!”余阳道。
两人对望了一眼,神情都有些古怪。
比他们更古怪的是卢进义,若周铨真在这艘船上,而且船上还有大宋出使辽国的使团,那么这一次,他可就是捞到大的了!
特别是周铨!
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