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技师-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实现这个目标,必然要指望李牧。首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彰显自己跟李牧关系紧密。独孤修德眼珠转了一下,对自己儿子使了个眼色,道:“九儿,侯爷现在在做什么?”

    “回父亲,大哥正在检验毕监正带来的工匠。”

    长孙冲接过话道:“这事我知道,昨日跟侯爷在天上人间喝茶的时候,一同见了印务监的毕监正,据说是有一个工匠发明了泥活字,不但印刷清晰,还更加耐用。侯爷说今日检验,若所言属实,要赏赐这个工匠。独孤世叔竟不知晓吗?哦,也是,昨日喝茶的时候,只有我在场,二位都不在,呵呵……”

    尉迟环看了长孙冲一眼,酷酷地说道:“我不爱喝茶。”

    独孤修德报之一笑,心里却大骂,显出你了!谁不知道你跟个狗皮膏药似的粘着人家,这茶是蹭的吧!

    独孤修德不理会长孙冲,对独孤九道:“九儿啊,爹对这印刷术也是好奇的很,能不能带爹去看看?”

    “不行!”独孤九想也没想直接否决了,道:“大哥说了,泥活字是这位工匠的专利,要保护和他的权益。除了他之外,谁也不能看。他让我过来,就是看着你们,免得你们起了觊觎之心,做出让大家下不来台的事情。”

    独孤修德的表情凝固在了脸上,这也太打脸了。敢情我这儿子不是来迎接他爹,而是来监视他爹的!独孤修德怒极,道:“你这逆子,到底谁是你爹!”

    长孙冲嘿嘿笑道:“世叔,不要动气嘛,我看贤弟说得也没什么错。”

    独孤九看过去一眼,道:“我不是你贤弟,少套近乎。大哥说了,你这死胖子心眼坏得很。”

    一句话把长孙冲怼得哑口无言,他尴尬地蹭了下鼻子,咧嘴道:“怎么说得这么难听……”

    就在这气氛尴尬到了极点之时,李牧终于出现了。毕老三和一个年轻工匠跟在李牧身后,李牧满面春风,毕老三和这个年轻的工匠,都显得有些兴奋。

    “都来了、”李牧打了声招呼,众人赶紧见礼,李牧为双方做了介绍,所有人都是一语带过,唯有这位年轻工匠,他重点介绍了。

    “这一位,乃是我工部的后起之秀,毕监正的侄子,毕门庭。他发明的泥活字,经我亲自验证,其效果远超目前所有质地的活字。足以达到申请专利的标准,刚才我已经询问过他,他愿意把专利卖给朝廷。凭借此专利,他可以从工部学徒,跃过工部技工,直升为工部技师。并且得到一处独立的工匠坊的房产,外加一次性买断专利的费用一千贯。”

    听李牧说完,众人倒吸了口冷气。那日听李牧慷慨激昂地说了一通,还以为是给画了张饼。没想到他真的这样做了,一处房产,一千贯钱,一个低贱的工匠就这样改变了命运。自他之后,他的后代,他的子子孙孙的命运全都改变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泥活字,一个所谓的‘专利’。

    这也太值钱了!

    长孙冲等人带来的工匠,瞬间都红了眼,他们看到了希望!

    李牧把毕老三和毕门庭打发走了,让他们回工部找专利司办了手续,手续到了,随后赏赐就会兑现。赵有财送人出去,李牧打量了一下剩下的这三家人,眼睛一咪,道:“看意思,你们三家是各带了三个人了?我记得,我昨天刚刚说过,要团结一心,你们这是什么意思?”

    长孙冲赶紧道:“绝非是故意和你的安排对着干,巧合,真是巧合!”

    其他俩人也赶紧附和。

    李牧笑了笑,道:“行,巧合是吧,好,长孙家的人跟我来。”

    独孤修德和尉迟环慌了,道:“侯爷,我们也带人来了,为何只教长孙家的?”

    不等李牧说话,长孙冲笑眯眯道:“侯爷的秘法,爱教谁教谁,怎么,不服气啊?不服气可以回去呀,如侯爷所说,咱们公司是一体,我长孙家学了秘法,你们也能分钱,辛苦就辛苦一点,吃亏就吃亏一点,我们长孙家担待了。”

    尉迟环冷笑道:“那不如让我尉迟家担待吧?可好?”

    “不好!”独孤修德接话道:“你们二人,都是晚辈,我这个长辈在这里,怎么能让你们俩担待,日后见了你们的父亲,我如何交代?吃亏的事情,还是我独孤家来吧!”

    “世叔,你这可就有点……”

    眼见三人要吵起来了,李牧深吸了口气,大喝道:“都给我闭嘴!都教,一个个来,听懂了吗?你们两家等着,长孙家的人,过来!”


………………………………

第170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

    粗盐提纯,这是一个中考化学实验重点题目之一。李牧还记得他当年参加中考的时候,考题一共有三个,分别是铜的氧化还原反应,制取氧气和粗盐提纯。他选择的题目,正是粗盐提纯。

    在后世,随便一个化学能及格的初中生都掌握的方法,在唐代,却无人知晓。这应该就算是穿越者的基本福利了吧,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少年人,好好学习还是有用的,指不定哪天你就穿越了。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确实是有道理,尤其是穿越之后,学号数理化的人才,没有系统也能风生水起。

    很正常,后世哪怕初中生,学习的数理化知识,都是现代科学井喷之后,世界大融合之后,总结了各个国家民族的知识,汇聚而成的基础学科。其中哪怕随便一个定理,可能都是前人一生的研究成果,在当时代,都是一场伟大的变革。穿越之后,就等于是把这场变革提前了,能不风生水起么?

    岩盐,也叫石盐。它就是一种特殊的石头,透明或者半透明,很容易敲碎,外观有点像冰糖,与氯化物是好伙伴,它们都是好几千万年以前,因为海水或者湖水蒸发结晶形成的。

    岩盐的毒,便来自其伴生的氯化物和硫化物等。

    制取细盐的第一步,便是把氯化物从岩盐中弄出来。根据“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方法,制作一个合格的过滤器,并安装好一套过滤装置。把岩盐敲碎,溶解在水中。过滤掉泥沙等大块杂质,得到粗盐水。

    第二步,重点来了。不同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不同。20℃,氯化镁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因此,在室温时向混合物中加适量水,就可将大部分氯化镁溶解在水中,从而可分离除去氯化镁。27℃,氯化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向剩余的混合物中第二次加适量水,就可将氯化钠溶解于水,从而得到氯化钾粗品。将粗品氯化钾进一步进行结晶和重结晶,可得到精制的氯化钾,从而分离出氯化钾。

    剩下的,就是氯化钠与一些硫化物的混合液体。

    然后到第三步,在得到的液体中,加入碳酸钙(石灰石)和碱(草木灰),与溶液中的硫化物反应,使盐水经过沉淀净化去硫化物,这一步过后得到的液体,便是纯净无毒的盐水溶液了。

    最后,蒸发结晶,得到的就是细盐。以前这是耗费很大的一步,但是如今有了煤做燃料,根本不算是一个问题了。

    李牧把整个过程,分成三份交给三家。长孙家学了去除氯化物,独孤家学了去除硫化物,尉迟家则学了制作整套仪器的方法,包括过滤装置,流水线等,其中细微之处,需要诀窍,不是琢磨就能仿造的。

    李牧教导完尉迟家的工匠之后,也快到晌午了。李牧不打算请吃饭,不客气地送客。

    “侯爷,请等一下!”长孙冲和自己家的工匠嘀咕了几句之后,叫住了李牧。李牧回过头看他一眼,道:“世子还有什么事?我已经把秘法教给你们了,都说了不供饭,怎么还没完了?赖上我啦?”

    “不是饭的事、”长孙冲道;“侯爷,似乎有些出入啊,我家的工匠刚刚告诉我,你似乎只教了一半,他学会的东西,可制不出细盐来。”

    听到这话,独孤修德和尉迟环也赶紧问自家工匠,得到的答案和长孙冲一样,他们家的工匠,也都只是学了一部分。尉迟家的最惨,干脆就只学了一堆木匠活计,跟制盐一点关系都没有。

    三家顿时有了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李牧冷笑一声,道:“我这不是顺着你们的心意么?你们三家,无视我的话,各怀心思。嘴上说公司为一体,实际上呢?自己打着自己的算盘,想从我这里骗制盐秘法。算计我?就凭你们?”

    三人尴尬不已,长孙冲道:“侯爷,我们是错了,但是秘法的事情,是你答应的,而且陛下也吩咐了,你这么敷衍,恐怕不好吧?”

    “我哪里敷衍了?我这个人,说一是一,说二是二。说了,就会做到。我把秘法分为两份,分别教给了你张孙家和独孤家。我又把制盐所需设备的制造方法教给了尉迟家,这样不算教么?”李牧讥讽地看着三人,道:“只要你们通力合作,细盐就能制出来。或者,你们实在想知道秘法。互相之间坦然相告,你们三家就都知道了,不必问我。”

    说完,李牧做了一个‘请随意’的手势,转身又走。

    三人面红耳赤,都绝无地自容。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再惹李牧,肯定就是翻脸了。三人悻悻离去,至于他们如何商议,李牧就不管了。若他们真的互相换秘法,得到完整的,也随便他们。本来李牧也是要把完整的交给他们的,这样做,就是为了恶心他们一下。

    三人离开逐鹿侯府,没有着急各自回家,而是来到了赵国公府。今天发生的事情,他们都做不了主,还得是由关陇贵族的主事人,长孙无忌来拍板。

    长孙无忌听完来龙去脉,脸色沉了下来。他看了长孙冲一眼,叹了口气,道:“冲儿,你让为父很失望。”

    长孙冲冷汗淋漓,躬身道:“父亲,孩儿知错。”

    “你错在哪里?”

    “这……”长孙冲不知如何回答,头更低了。

    长孙无忌道:“李牧,人杰也。袁天罡说他是仙人转世,有宿慧之人。岂可欺之?你若有本事让他发觉不出,进入瓮中,算是你的本事。但你若无这个本事,你就老老实实,别耍小聪明。”

    长孙无忌虽然是在骂长孙冲,但是独孤修德和尉迟环听着,也像是在骂自己一样,全都非常尴尬。独孤修德仗着自己与长孙无忌是一辈,豁出面皮打断道:“辅机,现在不是骂孩子的时候,你来做个决断,事到如今,该如何处置?”

    长孙无忌又叹了口气,道:“还能如何处置,按照李牧定下的章程,郊外沿河建坊。一边着手采盐,一边着手制盐,争取三月之内完成,年后开始售卖。”

    “辅机,我说的是这制盐法……”

    长孙无忌打断独孤修德的话,道:“独孤兄,此事多说无益了。你觉得咱们三家,谁肯把学到的秘法交出来?”

    一句话便把独孤修德问住了。

    三家虽然都是关陇贵族,但是关陇贵族,本来也就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大家因为形势,利益等结合在一起,但彼此之间,都是各怀心思的。

    现在三家各学会了制盐法的一部分,谁肯拿出来?我拿出来了,你不拿出来怎么办?没试过,谁知道真假?若是我拿出来了,你们拿出来的是假的,岂不是我就要被抛出在外了?就算有契约做保障,但是在巨大利益面前,保不住就有谁冒着祖坟爆炸的风险,撕毁了契约,也不是干不出的。

    长孙无忌见独孤修德不语,又道:“为今之计,咱们还是各司其职吧。就按照自己学会的部分,先试验一下李牧的制盐法是不是好用,再谈其他!”

    三人点头应是,如今这个情况,也没别的办法了。

    就在他们商议的时候,整个长安城热闹了起来。

    长安城的百姓,都已经习惯了通过大唐日报获取消息。不识字的人,也都会围绕在街头巷尾的‘读报人’身旁,听他说一下报纸上的新鲜事儿。

    西市口,也有一个读报人。今天他拿到大唐日报的时候,忽然发现,今日的报纸竟然是两张。

    平常的时候都是一张,鲜少有两张的时候。迄今为止有数的几次,要么是李牧被抓那次,为了反击山东士族加刊一张,要么是介绍四则运算法那几天,总之都是有特殊事情发生的时候。

    今天多了一张,是因为什么呢?他越过第一张,直接看向第二张,顿时瞪大了眼睛。

    西市的商贩们,不少不识字,每日都来找他读报,远远看到他的样子,便问是什么大事。

    “逐鹿侯发钱啦!”

    “什么?”/“什么?”

    读报人挥舞手里的报纸,道:“你们看,这里有谜题,还有地图,找到线索就能猜出藏宝的地点,快去买报纸,识字的猜题,不识字的看图,晚了宝贝没了!”说完,读报人就跑了。他刚刚看到,一个藏线索的地方就在西市,怕别人抢了先。

    “什么宝贝?”/“给什么呀?”

    众人没头苍蝇的时候,旁边一家卖布的商铺,老板是自己订报的,听到读报人喊,也赶忙拿起报纸看。众人看到了,都聚拢过来,把门口堵死了。

    “掌柜的,快说说,到底什么宝贝?你可别跑,你不说明白,咱们不能让你出去!”

    “哎呀!”掌柜急得直跺脚,骂道:“直娘贼,你们这些人啊!行啦,告诉你们,宝贝是钱,至少十贯!谁先找到就是谁的!”

    “十贯?那还做什么买卖!找去啊!”

    也有比较理智的,喊道:“别听风就是雨啊,能是真的嘛!”

    “一看你就是外地来的!先打听打听逐鹿侯是谁吧,懒得跟你说,咱们去买报纸……欸,那边有个卖报的!卖报的,站住!!!”


………………………………

第171章 市井流浪儿

    即便李牧早有所预料,报纸加印了一倍,也没能阻挡住百姓们的热情。卖报人好似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只要被一个人发现了,登时就是一群人围拢过来,一个个瞪着通红的眼睛,几个胆小一点的,差点被吓尿了裤子。

    等李牧吃完了午饭,带着李重义和独孤九出门这俩‘哼哈’二将出来的时候,只见长安城的大街上,到处都是人,三三两两凑在一起研究推敲,认字的猜谜题,不认字的按图索骥,有人找到了线索却解不出来,只好聚拢几个人一起研究,约好获利均分……

    李牧见到这样‘繁荣’的情景,非常高兴,他也没想到营销竟然如此成功,可惜现在身边只有两个笨蛋,无人欣赏这份才干……若是王鸥在旁就好了,她必然能说出自己喜欢听的话来。

    但是没关系,哼哈二将还小,可以引导嘛。

    李牧清了下嗓子,道:“两位贤弟,看到这样一幕,不知你们二人心中作何感想啊?”

    李重义道:“老大,你问的是啥?”

    “……”

    李牧白了大个子一眼,这个家伙,非得把天给聊死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李牧转头笑眯眯地看向独孤九,道:“小九,你知道大哥问的是什么,说说,大哥我是不是很厉害啊?”

    “大哥。”独孤九满脸忧心忡忡,道:“大哥一共就发一千贯,可是这长安的百姓,参与其中者,怕是有上万人吧。他们要是废了好大力气,最后得不到钱,多可怜啊。我看到还有不少老人和孩子,这天寒地冻的,万一再染了风寒可怎么办。大哥,你既然要散财,不如就在西市或者东市置一桌案,让百姓们排队领钱就好了,何必这样戏弄人呢?”

    “……”

    李牧一口老血差点没把自己给憋死,真是遇人不淑,自己是瞎了眼睛吗?怎么会收这两个脑袋长死了的小弟,早晚有一天给他们气死!

    李牧自闭了,抿着嘴不说话。独孤九见李牧这样,也知道自己说错了,嚅嗫着不敢出声了,好半天,李重义像是反应过来似的,对独孤九道:“傻子,你当大哥是真的要发钱吗?他是为了让百姓们知道京东集而已。你太笨了,竟然当真。”

    独孤九恍然:“哦……原来如此。大哥可真坏啊!”

    “放屁!”李牧气得脑袋上面都冒热气了,骂道:“我坏什么了坏?我发钱也坏了?要不要我把府库打开,让人随便拿呀?把你们每天吃羊腿的钱,都送给百姓,你们就开心啦?!混蛋!”

    骂完,尤不解气,又补上一句:“罚你们俩,三天不准吃羊腿!”

    “啊?”

    俩人脸色顿时一片惨然,逐鹿侯府的大厨,烤羊腿是一绝。李重义最喜欢的就是烤羊腿,每天都要吃一条,独孤九来到逐鹿侯府几日,也爱上了这道美食,别看他长的小,但是饭量却一点也不小。李重义能吃一条羊腿,他也能吃一条。一天不吃,都觉得少点什么。

    李牧一下子罚他们三天不准吃羊腿,俩人顿时都蔫了下来。互相看了一眼,小声嘀咕埋怨对方。

    李牧气都要气死了,扬起马鞭打了下马,加快了速度赶往京东集。

    京东集门口,设置了一条桌案。此时天冷了,还弄了一个火盆在旁边。白闹儿坐在案后,正在应付着‘兑奖’的人。二狗抱着肩膀在旁边伺候着,旁边还有几个闲汉,负责撵走那些浑水摸鱼的人。

    二狗的眼睛里有活儿,虽然在伺候白闹儿,眼睛也时不时地往四周乱瞄,李牧远远过来,他头一个发现,赶忙挥手招呼:“侯爷!侯爷!”招呼两声,又跟白闹儿还有旁边伺候的人说了一下,说完,人已经跑了过去,替李牧牵马了。

    终于算是见着一个有眼力见的人了,李牧心情大好,笑眯眯道:“二狗啊,有几天没见了,狗仔队弄得咋样了?”

    “托侯爷的福,已经招募了十几个人。前日去过府上,见过了知恩夫人。还得了知恩夫人的赏,现在弟兄们都卯足了劲,准备大干一场呐。”

    “好说,赏钱嘛,本侯从不吝啬。人皆言,为富者不仁。本侯就不是这样嘛,你看这回,本侯散财千贯,长安的百姓们,多开心啊。怎么样,有没有人破解了谜题,来领赏的呀?”

    二狗嘻嘻笑道:“侯爷出的谜题,几个人能猜到。等了一个上午,也就一个人,瞎猫碰上了死耗子,在一个嘎拉胡同找到了一个凭票,领了十贯钱去。其余的,都是浑水摸鱼的,都被打跑了。”二狗越说越气愤,骂道:“这些混账王八蛋,侯爷拿钱出来散财,他们也敢诓骗,真是瞎了自己的狗眼。敢糊弄侯爷的钱,先过了我二狗这关!”

    “好样的!小九儿,赏!”

    “诶!”独孤九应了一声,从怀里摸出一块碎银,约莫七八钱的样子,丢给了二狗。二狗稳稳接住,笑得更加开心了。小跑着搬过来一个下马蹬,让李牧踩着下马。本来他是要趴在地上充当下马蹬的,但上次这么干,让李牧踹了一脚,长记性了,早早预备了凳子。

    李牧瞅见案后那个穿浅绿官服的人影,乐了,道:“丈人,忙着呐?”

    “哎呦,贤婿。”白闹儿赶紧把手头上的事情交给身边的小吏,迎了出来。白闹儿如今是今非昔比了,自打当上了官,他仿佛与过去的自己做了一个了断似的。事事都往另一个极端去了,原来他是一个下里巴人,现在硬生生地要把自己搞成阳春白雪,要不是看他的长相,只看他的做派,还以为他是个御史呢!‘

    唐代的官服,三品以上着紫色,四品深绯,五品浅绯,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七品以上有绣纹,八品九品没有。白闹儿当的是七品,刚好有一个朵寸许的团花。彰显出他与众不同的身份,他是一个官!

    他生性抠门,一个铜钱都能攥出指印来,但是做官服的钱,他却舍得出。旁人做两套换洗,他一口气做了八套,头几天睡觉都不脱衣裳,现在正常了一点,但也是去茅坑都要穿着官服,在京东集附近的人家,总能看到一个浅绿色的身影晃荡,附近的街坊已无人不知他是一个官了。

    李牧拧着眉头看他的样子,冻得打颤,道:“丈人,前日牡丹夫人对我说,她那儿的匠人做出的第一批裘皮,就送了两件给你这个市令,怎么你不穿啊。裘皮可不便宜,几十贯一件……呀,你莫不是给卖了吧?”

    “哪能呐!”白闹儿赶紧道:“贤婿,我现在可是官了,怎么能干出那么丢人的事情。在家里放着呢,我晚上睡觉的时候穿。白天当值,得穿官服啊。”

    白闹儿说得理直气壮,李牧听了,唯有无奈了。睡觉的时候穿……真是够创意的了。这种事情,也就白闹儿能想得出来了。李牧大概能猜到他的想法,官服是他的命,他不可能不穿。但是裘皮呢,又非常贵重,卖不得,穿吧,还没时间穿,只好晚上穿着过过瘾。

    真是活的有滋味啊!

    正说着话,白闹儿的续弦王氏挎着一个篮子走过来。她身边围着几个小孩,这些小孩也不知是谁家的。天气已经这样冷了,却穿得非常单薄。李牧瞥了一眼,看着有几个孩子,竟然没有鞋穿,光着脚踩在地上。脚底板已经被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似乎已经感觉不到疼痛了。

    几个孩子跟在王氏身后,约有一步的距离,却不敢更加靠近。王氏见到他们,露出了厌恶的神色,却也没说什么。只是加快了脚步,几个帮闲看到了,走过去吓唬这些孩子,把他们赶走。但他们却不肯离开,离着三五米远,眼巴巴地盯着王氏胳膊上挎着的篮子。

    李牧皱起了眉头。

    王氏身上穿的,就是王鸥手下工匠做的皮大衣,小羊皮,绒毛密实,王氏矮胖,穿着带有一股子暴发户的架势。她走过来,把篮子往桌上一放,这是给白闹儿等人做的午饭。白闹儿现在做市令尽职尽责的很,当值的时候,绝不会回家吃饭,也苦了他手底下的几个帮闲,明明就几步路,却不能进屋吃口热乎的,只能在这市集门口,动手动脚的吃。

    王氏因为曾苛待巧巧,对李牧和巧巧一直心存畏惧。但是之后发现巧巧并未有报复她的意思,反而对她的儿子白根生诸多维护,念着姐弟之情,逐渐也放下了戒备之心,偶尔巧巧来看望白闹儿的时候,她也是百般的讨好巴结。见到李牧,更是比见了亲爹还热情。只是李牧对他一直也不咸不淡,她是巧巧的继母,按道理应该称呼一声丈母或者岳母,但李牧从来都是叫她王氏,一个称呼的分别,也显示出了一点意思。巧巧心地善良,可以不计较她的苛待。但是李牧却心里记着呢,他不追究是不追究,但不代表他忘了。

    因为这个称呼的问题,王氏一直战战兢兢。李牧也不管她,有的时候,让人心存点畏惧,不是什么坏事。


………………………………

第172章 又见璎珞

    “王氏,这些孩子是怎么回事?”

    “他们呀……”王氏看着李牧的脸色,小心道:“也不知道是哪儿来的小乞丐,自打咱们这集市成立就有了。烦死个人了,得着人就要东西吃,前两天,我蒸了一锅馒头,转身去取笸箩的工夫,就被他们偷了七八个,不少客人看到他们,转身就走了,不知损失多少生意,你丈人碍于官声,也不忍心责打他们。”

    “哦、”李牧看着不远处的几个孩子,都约莫有十来岁左右。见李牧看过来,怯怯地向后退,随时都打算跑的样子。

    看着这些孩子,一段尘封多年的记忆,从脑海中浮现了出来。

    前世他也是这么大,被老院长捡到,带回孤儿院的。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谁知道活这一世,经历竟然如此曲折,从一个孤儿熬到了游戏公司副总监,猝死又穿越到了大唐,成了侯爷……

    看着这些孩子,李牧的脑海里全都是当年老院长伸出的那只手。是那只手,把他从两个垃圾箱拼凑成的‘房子’里拉了出来,那是李牧这辈子,头一次感受到的温暖。

    想着想着,竟然有些泪眼朦胧了。

    李牧抹了把脸,道:“给这几个孩子拿点吃的。”

    王氏听到这话,慌忙道:“可不行啊!侯爷,你不知道他们是秉性。这都是属狗皮膏药的,这次给了他们,下次他们还要,没完没了。谁家供得起呀!”

    李牧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道:“是我的话不好使,还是我供不起几个孩子?王氏,你是什么意思?”

    “我……”

    王氏不敢言语了,白闹儿听见了,赶紧把嘴里的馒头咽下去,直接夺过篮子,不让帮闲们吃了,塞到王氏手里,道:“你这煤见识的死婆子,贤婿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咱们白家今时今日的一切都是贤婿给的,几个馒头你还舍不得,赶紧的!”

    王氏恍然,忙不迭拎着篮子去给孩子们分馒头。几个孩子不敢相信,王氏竟然会给他们馒头吃,畏惧不敢上前。最后一个大一点带孩子,估计是饿极了,一副闭着眼睛认打的架势靠近过来,捧起了双手……王氏把馒头放到他的手里,感受到馒头的温度,他才敢睁开眼前。其他孩子见是真给,不是假的,才一个个聚拢过来。

    让李牧颇为惊奇的是,这些孩子竟然很有规矩。没有哄抢,而是先让小的领,然后才是大的。一个个领了馒头,还鞠躬道谢,默默地蹲到路边,摇头晃脑地啃了起来。

    李牧叹了口气,他虽然不知道这些孩子是哪来的,但他见过工部那些孤儿,听他们说过一些从前的经历,大体也与这些孩子相似。这世道,他接触的还是太少。从定襄直接来到了长安,路上又有大军护佑,没看到过多少真实的民生。如今在长安的街头,都看到了这些要饭的孩子,可想而知,大唐的其他地方,会是什么样子。

    王氏把馒头都分了出去,兀自还有些心疼。嘟嘟囔囔地说着什么,被白闹儿瞪了一眼,悄悄地回家了。这些帮闲都没吃饱,她还得回去忙活再蒸一锅给他们吃。

    白闹儿小声问道:“贤婿,你若怜悯他们。那就这样,每日做饭的时候,就带出他们几个馒头来。也不是负担不起,只是……若他们把消息传出去,这满长安的乞儿都来混饭吃,也是个问题呀。”

    李牧摇了摇头,道:“不用。就算想帮他们,也不能这么帮。再遇到他们要吃的,看看有没有什么活计他们能干的。哪怕扫扫街道,不能让他们总吃白食。小时候可以这样,长大之后呢?谁能养他们一辈子。”

    白闹儿松了口气,道:“贤婿说的有道理,就这么办。”

    这一幕牵动了李牧太多的情绪,心情也有些低落了下来。他叹了口气,打算交代一下就走了,刚转过身,忽然感觉有人拉扯他的裤脚,回过头便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仰着头看着他,伸出了一只小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