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技师-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叫做刺激消费。
“主人,你在笑什么啊?”
“啊?”李牧从臆想中清醒过来,看到面前的人已经散了,面试已经结束了。李知恩奇怪地看着他,满脸担忧的样子。
“我有笑吗?”
李知恩点点头,道:“主人笑得好吓人,还念叨着,看老子不玩死你们……主人,你又要祸害谁了?”
“什么话!”李牧掐了李知恩的脸蛋儿一把,道:“本侯正当光明,俯仰天地,问心无愧,惹到我的都是坏人,我玩死他们,都是替天行道,怎么可以用祸害这个词呢?以后注意。”
小丫头笑了起来,挤进李牧的怀里,腻声哄道:“主人说得对,知恩知错了。”
“乖。”李牧瞄了眼左右,见无人,把手从李知恩的领口伸了进去,才揉抓了一把,小丫头的脸就红到了脖子根,软在了李牧的怀中。
“主人,要了我吧,知恩等不及了。”
“要矜持。”李牧把手抽出来,还带着李知恩身上的香味儿,轻轻闻了一下,道:“我这是在考验你,挺大个丫头了,怎么这么没有定力呢?还得练练。”
“主人坏——”
李知恩抓着李牧的衣服,便要索吻。就在这时,张天爱的声音响了起来,道:“大白天干什么呢?也不怕被看见了。”
李知恩抬头看了看她,却也不怕,道:“主人疼我不许吗?别以为我看不出来,你们来的时候,肯定也——”
“没有!”李知恩矢口否认,大声分辨:“小丫头不要乱说话,我可没有!”
“呵,骗的了别人还骗的了我吗?”李知恩指了指李牧的唇角,微不可查处,有一点胭脂残留:“这是什么?四姨太,我的好姐姐,涂胭脂的手法,可是我昨日才教你的呢,胭脂都是我给你的,我会认不出吗?”
“我……”张天爱辩驳不得了,也红了脸,走过来拉着李知恩的手,服软道:“好妹妹,千万要保密啊,不要给巧巧知道了。”
李牧听着奇怪,道:“你们都是我的夫人,怎么亲热还要互相背着么?”
“你懂什么。”张天爱没好气道;“我跟巧巧的关系那么好,如今却抢了他的夫君,若是你再偏爱我,巧巧知道了,心里多难受啊,我也会觉着对不起她。”
“哦——”李牧恍然,道:“那以后我不碰你就好了,全你们姐妹之情。”
“不行!”张天爱脱口而出,说完了脸颊更红,小声嘟哝:“不行……”
李牧哈哈大笑:“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们女人啊、”正要揶揄两句,忽然看到白巧巧走了过来,赶紧闭嘴,把李知恩从怀里放下来,摆出一副正经的样子。
张天爱见状,哼了一声,道:“臭男人。”
却也不敢多说什么,怕白巧巧看见了。
“夫君,马场的程掌柜来了。”
“哦,我叫人找来的,这就去见他。”说罢,李牧起身去了前院。白巧巧看了看两个姐妹,奇怪地皱起了眉头:“你们的脸怎么这么红啊?”
“没没没、风、风吹的!”张天爱紧张万分,随便扯了个谎跑了。
李知恩却不解释,只是嘻嘻地笑。白巧巧见状,便明白了,脸颊也红了,嗔道;“烦人的夫君,真是越来越管不住了。”
“夫人——”李知恩忙拉了白巧巧的手撒起娇来,白巧巧也拿她没辙,她和李知恩,便是连睡觉都睡在一张床上的,如何生的起气来。
“好啦,我也没有怪你的意思。走吧,把账清一下,等会夫君,一起回家。”
“嗯!”李知恩点了点头,随白巧巧一起去清点账目了。
李牧这边,与程钱交代完毕,把章程和图纸一并给了他,便回到后院和妻妾汇合,一起踏着夕阳回家去了。
………………………………
三月加更规则
一、100月票=1更。
二、全订群增加5人=1更,全订群801066913,需全订截图。
三、当日新增订阅超过5000次,次日加1更。
四、盟主=1更,章节名感谢。
五、个人累积/多人累加打赏满50000起点币=1更。
………………………………
第312章 内务府
次日清晨,李牧吃过早饭,又来探望鞠智盛。
不得不说,刘神威的医术也是十分精湛的。他用棍子捅进鞠智盛后股中的药不知是什么东西,仅仅用了三次,鞠智盛受创的地方,就已经大好了。李牧询问了情况,大概两三天左右,鞠智盛就可以恢复了。如此速度,堪称是神速。
得知这个消息,李牧也就放心了。他也实在是不愿意让鞠智盛在府里多待,毕竟府中有娇妻美婢。即便不会发生任何事情,被他多看见一眼,李牧都觉得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但是表面上,还是嘘寒问暖的一套活儿。把鞠智盛感动得恨不得哭一鼻子,李牧又好一阵安抚,这才出门,直奔皇城。
今日,李牧要参加朝议了。
虽然他罢了官,但无论是军侯的身份,还是内帑令的身份,他都有位列朝班的资格。开始的时候,李世民还派人催过他,让他积极参与朝议。但李牧实在是懒惰,十次催促,九次半都不去,好不容易去一次,不是跟魏征吵起来了,就是金殿吐血了,李世民也就放弃了,爱来不来,不来还省点心。
百官也习惯了李牧不参加朝议,因此今日他来参加了,反而像是人群中混了一个猴进来,颇为引人注目。
想不被瞩目也难,文武百官,就这么一个‘没’头发的。其他人都梳着发髻,戴着官帽,冠等。唯有他一个,像个和尚似的,顶着一个寸头。大有一股‘非我族类’的气质,不过也是贴切,这朝中文武、各大派系,李牧确实也不是其中任何一脉的人。
他能特立独行活到今日,在众人议论之中,早已成为一个奇迹了。
今日的朝议,人数要比往日多些。盖因高昌国主鞠文泰一行已经到了凉州,算日子,最晚七日也就到了。李世民非常看重这件事,因此把文武官员都叫来,议定一下日程。
两国邦交,非常复杂。明面上,小国国主朝见大国天子,献上贡品,其乐融融。但实际上,背后的事情,要比这复杂的多。
作为天朝上国,怎么能占小国的便宜呢?收了贡品之后,必须要有回礼。而且回礼的数目,要比朝贡的礼品多得多。这是一个面子问题,明知道吃亏,也得捏着鼻子认下。
李世民找李牧要七彩琉璃瓶,便是为了应付这件事。大唐如今国库空虚,而高昌又是出了名的富庶。此次高昌大张旗鼓地朝见,贡品绝不会少。李世民打算‘五倍还之’,以此彰显大唐气度。但五倍的还礼,国库又拿不出来,李世民又不想从内帑出,于是他便打主意在李牧烧制的玻璃上了。
玻璃,也就是琉璃,一直被视作宝石的一种。其价值,远超玉石等物。李牧的七彩琉璃瓶,若他不做第二件,世间便只有这一件,说价值多少,那就价值多少。
当然,标了价,也不一定会有人买。不过用于还礼,却是再合适不过了。天朝上国的赏赐,岂容讨价还价啊?
李牧对这些事情,半点也不感兴趣。他今儿站在武官的队列中,最为紫袍的队尾,躲在身形高大的武将们身后,止不住地打哈欠。
平时这个时候,他也就是刚起床。今日为了上朝,早起了一个多时辰,还有点没睡醒。要不是跟李世民约好,今日要演一个双簧,他才不来呢。
不过,他来也不是白来。他来的路上,已经想好了出场费要什么。就算为了这出场费,起个大早也算值了。
终于,快到晌午的时候,议论终于结束了。李世民看看百官,见没人说话了,越过长长的队伍,把目光投在了李牧的身上。
百官心中也都纳闷,按照平时的规矩,这个时候陛下应该说‘结束语’了,类似‘诸位爱卿辛苦,今日便议到这里’云云,但今天怎么好像卡壳了事情,陛下怎么不说这句话呢?
直到李世民的目光锁定在李牧的身上,众人的疑惑才解开。原来问题在这儿,怪不得逐鹿侯上朝了,这里面是有事儿啊!
李世民在等李牧站出来说话,正常的情况,若是有事议论,都是应该臣子站出来,高叫一声:“臣有事奏。”然后他才开口:“爱卿有事,尽管奏来。”这样的流程才正确。
但是李牧迟迟不说话,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李世民清了下嗓子,道:“逐鹿侯。”
“啊!”李牧这才站出来,躬身施礼,道:“臣在。”
“今日倒是少见啊,你怎么来参加朝议了?是不是有事要奏啊?”
这样说,就是把话已经给递到李牧嘴边了。李世民心中气恼,脸上却不得不摆出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
“陛下,臣确实有事启奏。刚刚诸公在议论大事,臣不敢插话,现在陛下既然问起,那——”李牧左右看了看,像是跟文武官员请示似的,道:“我借用一点时间,诸位以为如何?”
李世民当面,谁敢回他这话,纷纷避开了他的视线。
李世民懒得看李牧耍宝,语气有些不悦,道:“有事快说,难道要诸位爱卿,都陪你在这里耗时间么?快说吧!”
“启奏陛下,臣想请陛下赐个官职给臣。”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都惊掉了下巴。
什么玩意这是!金殿之上,百官面前,这小子竟开口找陛下要官?他怎么这么厚的脸皮!
不要说大唐,便是往前数一千年,数到春秋战国年代,也没有脸皮这么厚的人啊。毛遂自荐,你还得有点客套吧,张嘴直接要官,这脸皮也是没谁了!
李世民也是一愣。
他昨日收到李牧传递的消息,与李牧约好,今日朝堂上,俩人一唱一和,敲打一下文武百官,不要与高昌使团来往。压根也没提官的事情啊,而且李世民也很疑惑。说起做官的事情,不是你李牧自己辞官不做的么?怎么如今又来要官?
想到这儿,李世民心中不禁有气。这小子也太放肆了些,我大唐的官职,岂是你想做就做,想不做就不做的?
李世民怒声道:“李牧,你小子太放肆了!辞官的是你,要官的也是你,这朝堂是你开的店铺不成?任你随心所欲,你可有把朕放在眼中?”
李牧忙堆起笑脸,道:“陛下,臣其实是不愿意做官的。否则上次也不会辞官,臣这次要官,实在是为了陛下。若陛下不许,那就当臣没说。臣无事了——”
说着,就要退回朝班之中。
李世民这才看明白,这小子是在要挟自己。不给官,这场双簧就不演了!
哎呦这个气呀!
李世民气得咬牙切齿,就想当场发飙。但是转念一想,又非常好奇李牧到底想干什么,强忍着把怒气咽下去,沉声道:“也罢,既然你这样说,朕倒也好奇,你要官是如何为了朕着想的。朕给你说的机会,但你若不能说服朕,朕便要罚你,谁也不能求情。”
“谢陛下。”
李牧又站了出来,道:“陛下,臣请陛下设内务府,并任命臣为总管大臣。”
百官议论纷纷,高公公不得不喊了一声肃静,才压了下去。
李世民沉声问道:“内务府是什么门道,说出来听听。”
“掌管内帑,负责皇家、宫廷事务。”
“朕不是已经任命你做内帑令了么?”李世民皱起眉头,道:“至于皇家宫廷事务,自有殿中监负责,用不着你操心。”
高公公心中也是疑惑,怎么逐鹿侯的手还想伸到咱家的地盘?
所谓殿中监,就是掌皇帝生活诸事的职能部门,所属有尚食局、尚药局、尚衣局、尚舍局、尚乘局、尚辇局六局。高公公便是殿中监的总管大太监。
李牧不慌不忙,道:“陛下,臣所谓的掌管皇家、宫廷事务,与陛下所理解的不同。臣说的是,皇家和宫廷的事务。不是在宫内,而是在宫外。”
不等李世民问起,李牧自觉地解释:“陛下把内帑交给臣,臣自当负起责任,尽心竭力。但有句话叫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臣想为陛下赚钱,充盈内帑。无奈手中无权,名不正而言不顺。若陛下任命臣为内务府总管大臣,臣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规划皇庄,办买卖,做生意,所赚取的钱财,不归国库,直入内帑。”
“另外,臣也可兼顾宫中采买的对外的事务。对内自然还是由殿中监负责,臣毕竟不是太监,不能在宫中常伴陛下左右。不过臣建议,为了精简官署起见,可裁撤殿中监,归入内务府。设总管太监一职,总领原‘殿中监’事宜。这样调度起来,也更加方便。”
“这……”
听了李牧的解释,李世民的心思活泛了起来。
他是一个穷皇帝,钱在他心中的位置是非常高的。没有钱,没有甲胄、马匹、骑兵,没有骑兵,他胸中的大计就不得施展。李牧有一句话是最打动他的,内务府的生意,赚取的钱,不如国库,直入内帑。国库的钱,归民部管。如今国库空虚,只有占内帑便宜的份儿,想从国库拿一分钱,实在是太难了。而内帑的钱,自己说了算,随心所欲——
想到这里,李世民便想答应下来,他刚要开口,忽见百官蠢蠢欲动,尤其是民部尚书唐俭,想了想,开口道:“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呀?”
………………………………
第313章 这叫双簧!
唐俭内心挣扎万分,于私,李牧乃是他的继子,虽然他知道,李牧未必把他当回事,但有孙氏在,他不可能不把李牧当回事。若是今日金殿驳斥了李牧,回家恐怕后宅不安。
但若不驳斥,他过不了自己这一关。他身为民部尚书,管的就是国家的钱口袋。若是设内务府后,岂不是等同于新建了一套系统,把民部架空了吗?
不止如此,李牧打着皇帝的旗号做生意,杀入民间市场之中,所带来的影响无法估计。若以此,滋生了皇帝好大喜功之心,大肆掠夺民财,恐为天下祸患。
同样的道理,三省六部,文武百官,心里都清楚。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都牵扯到了大唐盐业和大唐矿业之中,而且他们上头,有长孙无忌和王珪这两个主事人在,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见他俩没有表示,也就都没吭声。
长孙无忌和王珪不是不知道利害,他们没站出来说话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有指望。俩人不约而同地看向了一个人,正是站在旁边的魏征。
魏征心里也在犹豫,他现在的感受,与李世民差不了多少。本来,李牧说点什么,最有可能提出反对的就是魏征,但如今,魏征还有事托李牧办,而且他是先给的钱,事儿还没办。如果此时他站出来驳斥李牧,以这厮往日的做派来说,翻脸是一定的。
到时候这十万贯怎么办?找他要钱?他可能给么?
魏征咬牙切齿,恨得牙根痒痒,早知有今日的事情,说什么也不能先给钱。
魏征与唐俭不同,他的性格刚直不阿,从来不懂什么是进退,若是他懂了,他也不是魏征了。即便明知,站出来说话,李牧会翻脸,但是他还是要说。
心里一发狠,魏征便要迈步。却没有想到,有人比他更快。
文官队列中腰的位置,一个年轻的御史站了出来。只见他面色严肃,高举笏板,大声道:“陛下,臣有话要说!”
一声大喝,彷如炸雷,把文武百官的视线都吸引了过来。众人一看,全都认识,这不是近日来声名鹊起的御史中丞王境泽么?
他曾历数魏征等人诬告逐鹿侯的罪状,因此得到皇帝青睐,从一个小小监察御史,连升三级填补了御史中丞的空缺。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人要投靠到李牧门下,成为李牧的喉舌之时。他又因筑路事件,弹劾逐鹿侯李牧和侍中王珪,令众人哗然。
朝中三大势力,他一人得罪两个。现在只剩下勋贵他没惹了,不过看他处事的架势,日后若是有事发生,他也绝对不会给长孙无忌面子。
朝野之间,对他多有议论。有人觉得他是沽名钓誉之徒,有人觉得他是疯了,还有人觉得,他有魏征年轻时候的神采,魏征的盛名,便是从敢于犯言直谏来的,王境泽近日的作为,绝对也当得上犯言直谏四个字了。
但在李世民看来,王境泽却远没有魏征那么讨厌。王境泽说的话,主要体现在了‘直谏’上,至于顶撞皇帝的事情,他没有做过。上次弹劾李牧的时候也是,虽然话说得难听,说得狠,但是李世民做出决断之后,他也就没了声息。
这让李世民感觉到了非常大的尊重,在他心里,言官就是要这样。有事你可以说,但是不能逼迫皇帝。朕是天子,天子一言而决,岂容他人说三道四啊?
魏征就不是这样,他就喜欢做说三道四的人,因此才让李世民觉得厌恶。
见百官之中,王境泽第一个站出来说话。李世民眼中露出一丝赞赏之色,道:“王爱卿,你有什么话,说吧。”
王境泽一脸肃穆,语气不卑不亢,道:“陛下,臣大胆,请问逐鹿侯几个问题,还请陛下恩准。”
李牧似有些错愕,看向王境泽,道:“你有话问我?”
王境泽并不理他,只是看着李世民,道:“还请陛下恩准。”
李世民也有点惊讶,他不是没听过李牧在坊间的‘恶名’,这可是一个一言不合就泼粪的人啊,王境泽竟敢在金殿上向他提问,没有一点胆魄,是绝做不到的。
李世民乐见李牧有点麻烦,颇有些幸灾乐祸,道:“王爱卿身为御史中丞,身负监察之责,自然可以提问。”说罢,似是担心李牧发作,看了他一眼,沉声道:“李牧,你既然提议设内务府,就要经得起议论,若百官不许,朕也不能答应。”
李牧似是吃了一瘪,有些不情愿,又有些无奈道:“臣明白,请王中丞提问吧。”
王境泽一点也不客气,直接发问道:“逐鹿侯提议设内务府,并自荐担任总管大臣,总揽内务府事。这件事听上去没有什么问题,但下官却知道。逐鹿侯也有买卖,而且获利颇丰。若逐鹿侯担任总管大臣,帮陛下经营买卖、皇庄,怎能保证不狐假虎威,借陛下之势,扩张自己的买卖?”
百官一听,暗道一个‘痕’字。王境泽这厮是从哪里借的胆子,竟敢问这样的问题。李牧想做这总管大臣,自然是无利不起早。这利从何而来?要么是贪墨,要么就是借势了。
贪墨,李牧估计不会,毕竟皇帝不糊涂,一定会定期查账。但借势么,自是不可避免了。例如,李牧借着经营皇庄的名义,把自己的钱入股一部分,坐等分红,这就是一种借势。
这样的做法,乃是题中应有之意。不但百官觉得正常,便是李世民,也都是默许的,毕竟不能让人家白干活。可是王境泽却说了出来,这就非常尴尬了。若是借势都不让借,这总管大臣就是一个白忙活,还有什么意义?
众人的目光锁定在李牧身上,都等着听他的回答。
李牧面沉似水,一副心思被戳穿的模样,好半天,他咬了咬牙,嘴角勾起一丝冷笑:“王中丞问了一个好问题,看得出,王中丞是真心忠于陛下之人,本侯替陛下高兴。但王中丞也不要忘了,本侯也是为了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这个问题,我可以当着陛下和诸公的面给你作答。本侯的生意,与内务府的生意,泾渭分明。内务府的声音,本侯半点也不参与。赚取多少利润,全都归在内务府的账面上,欢迎御史台派人定期查账。”
百官一听,都暗暗替李牧肉疼。话一句两句说得轻巧,这里面涉及到的利益,可是几十万贯起步啊。李牧咬着牙的样子,众人都看到了。这个王境泽,着实是太招人恨了。
但是同时,众人心中又涌起一股莫名的开心。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百官和李世民染上了同样的毛病,李牧若是吃亏了,大家一起幸灾乐祸,都觉得开心。
不过这次,所有人都承认,李牧的亏,吃得是大了点。但在这种情况下,换了谁也是没辙。难道要说不答应么?你不答应,那就是为了一己私利,骑虎难下,就得这么回答。
王境泽笑了笑,似是对李牧发狠的不屑,又道:“下官还有一个问题,逐鹿侯提议设内务府。不知是否会缴税于国库?”
李牧冷哼一声,道:“王中丞怕是不认字吧?内务府,内务二字,还不足以说明么?做生意,用的是内帑做本钱,赚了钱,自然也归内帑,跟国库什么干系?国库又没有出本钱。”
李世民不自觉地点头附和,他也是这么想的。朕拿自己的钱去做买卖,赚了钱还得给国库分润?朕是天子,天下都是朕的,难道自己收自己的税不成?
“不成!”王境泽听到这个答案,立刻道:“《大唐律》言,商贾三十税一。逐鹿侯虽然是替陛下经营皇产,却也是商贾之列,商贾之行为,为何不缴税?”
“嘶——”
金殿上响起了一排倒吸冷气的声音,这个王境泽是在作死吗?他在说什么?他在说逐鹿侯是商贾,而逐鹿侯是为陛下经营皇产,他也说是商贾之行为,岂不是在说,陛下是商贾么?
商贾,在这个时代,为人所不齿。甚至地位都不如种地的农夫,他这么说话,当真不怕死么?
李牧的忍耐似乎已经达到了极限,牙齿咬得咯咯作响,道:“我就不交,你待如何?”
“不行!”王境泽掷地有声,道:“若逐鹿侯经营皇产而不交税,那日后定会发生,商贾为了少缴税,都挂靠在皇产下经营的事情,此举隐患甚大。吾皇英明,尚可节制,若新君不贤,开此一例,为万世祸害也。下官非针对逐鹿侯,但身为御史中丞,却不可不言,不可不谏,虽死而不能退也!”
“我看你是真想找死了,收税都收到陛下头上了,你……”李牧作势就要轮拳头,李世民赶紧出声喝止,道:“李牧,不得放肆,王爱卿所言极是,三十税一乃是大唐律,免税之例不可开,此事就依王爱卿所言,不可再争辩了。”
“哼!”李牧放下拳头,把头扭到另一边,气得脸色都青了。
王境泽看到李牧的样子,后背冒出了冷汗。虽然他说的话,都是昨日傍晚李牧派人送来的信中的内容,但是看李牧演的如此之真,却也是心里没底。
可是信中的内容还没说完,王境泽咬了咬牙,道:“还有一事!”
………………………………
第314章 演技达人
“还有?!”
金殿哗然。
只要是不瞎,都能看出来,李牧已经忍耐到了极限了。
传闻中,侍中王珪惹了他,被他在太极宫外打了一拳,直接打成了一个捂眼青,害得侍中大人请了十天的病假。
你一个小小的御史中丞,哪里来的胆子,敢惹这位煞星?
果然,李牧冷哼了一声,就在众人以为他要发作之时,李牧忽然笑了,问道:“王中丞还有什么见教?”
这笑容,令人胆寒。
熟悉李牧的人都知道,这个梁子算是结下了。他若此时爆发出来,发泄了火气,事情也就算过去了。但此时他却笑了,一个本来压不住火的人,把火气压了下去,待到来日爆发出来的时候,可就没有那么轻易解决了。
李世民自然知道李牧的脾气,王境泽是他比较看重的年轻御史,他当然不想折在李牧的手里。事情到了这步境地,话赶话赶到这儿了,也已经远超他的想象。
李牧一心为他办事,自然是不能寒了心的。王境泽他又想保,为今之计,只能让王境泽先闭嘴了。
“王爱卿,你的问题已经够多了,退下吧。”
“陛下,臣还有一个问题要问。”王境泽拿出了‘铁骨铮铮’的架势,坚定道:“臣知道陛下是在维护臣,臣也清楚,今日之后,必定会得罪逐鹿侯。但臣是御史,有些话不得不说,也不得不问。至于后果,臣没有时间想,就算想了,也还是要说,请陛下恩准。”
“你……”
不得不说,王境泽的表演天赋是一等一的。李牧昨日只是给他写了今日对话的梗概,他竟能举一反三,演得如此精彩。这让与他演对手戏的李牧也颇觉得过瘾,这就是人才呀!
李牧接过话,道:“陛下,您让他问,臣光明磊落,不怕问。”
王境泽也是不客气,直接问道:“圣明天子不得与民争利,因此,我大胆向逐鹿侯提出一个小小的建议。凡事百姓涉足的行业,还请逐鹿侯退避三舍。”
“我揍你!”
李牧再也忍不下去了,他自己没有笏板,伸手躲过旁边官员的笏板,拿在手里当作武器,劈头盖脸地向王境泽打过去。
王境泽举起他的御赐‘铁笏板’相迎,李牧手里这个象牙笏板应声而断。王境泽似乎是吓着了,往后退了三步,躲到一位御史后面,大叫道:“逐鹿侯,你这是在做什么?金殿之上岂容你放肆?下官身为御史,尽御史之责罢了。我说的话可有一句错处吗?逐鹿侯如此,莫非是要铲除异己,杀人灭口?”
“你别躲人身后,你出来,本侯要跟你单挑!”
王境泽大叫道:“诸公为我作证,明日我若是死了,逐鹿侯逃不脱干系!”
“气煞我也!”李牧挣开拉着他的人的胳膊,就要冲过去。李世民突然大喝一声,道:“李牧!你放肆!”
李牧回头看向李世民,表情中带着三分委屈,七分诧异,道:“陛下,我……”
“你什么!”李世民冲他挤了下眼睛,随后道:“金吾卫何在,还不把逐鹿侯拿下?”
殿外进来四名全身披挂的金吾卫,架起李牧便走。
李世民面沉似水,深吸了口气,道:“这最后一个问题,朕替李牧应下了。内务府,绝不与民争利,百姓做的买卖,内务府退避三舍。不仅如此,内务府的生意,也绝不以势压人,大小商贾皆可公平竞争。王爱卿,这个答案,你可满意?”
王境泽赶忙跪下请罪,道:“陛下圣明,爱民如子,臣替百姓感激陛下。”
李世民没搭理他,又道:“好,既然诸位爱卿再无意义。朕便择日下旨,设内务府,总管内帑、皇产,宫廷内外事宜。朕乏了,今日朝议就到这里。”
说罢,根本不给百官异议的机会,李世民站起身,甩袖离去。
高公公甩了下拂尘,尖声道:“退朝!”
百官行礼,陆续退去。
王境泽听到这声退朝,脚下一软,瘫倒在了地上。忽然胳膊上多了一双手,王境泽抬头看去,竟然是魏征。
“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