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技师-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忘了时辰了,夫君,你不要生气好不好,店铺才刚开业,不能就这么关了。”
李知恩也小声帮衬:“是啊主人,不能关……”
“不能?”李牧本来是试探,但见白巧巧声势这么弱,故意大声道:“什么不能!为何不能?开个破店铺,老子连个捂被窝的都没了,日子还怎么过?不成!不开了!”
“夫君……”
白巧巧还要软语相求,忽然一个声音从门外传进来:“理他做什么?怕他做什么?”
李牧回头,看到张天爱站在门口,正要再怒一回振夫纲,忽然瞅见她手里提着鞭子,咽了口吐沫,选择了战术避让,岔开话道:“你、你怎么来了?”
“我是你的四姨太,这里也是我的家,我怎么不能来?”张天爱走进屋来,把白巧巧和李知恩护在身后,看着李牧道:“有话冲我来说,不要欺负巧巧。你有什么脾气可发的?巧巧累死累活在外面挣钱,你整日游手好闲在家里玩乐。回到家里,你倒发起脾气了,你凭什么呀?”
李牧梗着脖子道:“我哪里游手好闲了,我这一天多忙啊我,我……”李牧忽然发不出声音来,他也没想起来今天干了什么正事。
张天爱哼了一声,道:“刚我从正门进来,看着你那俩兄弟烤肉呢,这就是你忙的事情?”
李牧索性破罐子破摔,道:“没人给做饭,不烤肉饿死啊?反正这样就是不行,那店铺开业之前,我就立了规矩,一天就营业两个时辰,为何这么晚还不回家?是你们先不守信,不能怪我耍赖。”
白巧巧忍不住道:“夫君,人手忙不过来……”
“忙不过来可以招人啊!”李牧瞪着眼睛道:“明天去大唐日报刊登一个招聘启事,需要一个招两个,总之不能让我的夫人整天陷在这破店铺上,我受不了!我回到府中,看不到我的夫人,就像是没了魂魄一样,这日子我过不了!”
李牧说得煞有介事,三女却听出意思来了。绕了这么大一个弯,这是在体恤夫人呢。白巧巧自是羞不可止,张天爱和李知恩就有些吃味了。在店铺忙活可是三人一起忙活,凭什么心疼只心疼一个呀,这也太不公平了。
正要耍耍小性子,李牧忽然换上了一副笑脸,搓手道:“三位夫人都累了吧?今日我去孙神医那里,特意学了一套按摩法,不如咱们一起沐浴,我帮你们按一按可好?”
“不理你,又没有正经了。”白巧巧白了李牧一眼,拉了李知恩的手,道:“夫君,我们晚饭还没吃,先去吃点东西,等会再陪你说话。”
张天爱晃了晃手里的鞭子,也跟了过去。
李牧讨了个没趣,只好又回到前院,陪独孤九和李重义继续烤肉。
独孤九的酒量不行,已经有些迷糊了,不住地打着哈欠,却又不好意思留李重义一个人先走,见李牧来了,可算是有个人替换,站起来晃晃悠悠地回房间睡觉了。
只剩下李牧和李重义,俩人举起酒碗碰了一下,各自喝了一口。
“人招得如何了?”
………………………………
第293章 独立团
李重义点点头,道:“已经齐了,五百个人,一个人也不少。”
“都是按照我定下的标准招募的?”
“对,都是身高六尺以上,体型壮硕,能承我一拳的汉子。”
“这样就好。”李牧想了一会儿,道:“事不宜迟,明日我带你去见李尚书。你虽勇武,却不懂军事,还带不了兵。李尚书素以善守城,善练兵著称,你拜他为师,好好学。这五百个人,要淘汰掉二百个。剩下的这三百人,就是你以后报仇的资本。你要好好待他们,推心置腹,懂吗?”
“懂。”李重义踟蹰了一下,道:“大哥,不能都留下么?这些汉子都是我一个一个挑出来的,都是好汉子!陛下不也说让咱们挑五百人么?为何只留三百?”
李牧笑了,拍了拍李重义的肩膀,道:“你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大唐兵制,天下兵马共有十二卫,外加东宫六率。十二卫即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置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节制天下折冲府。左、右卫皆领六十府,其他诸卫领四十府。东宫六率即太子左右卫率、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各领三府。”
“折冲府又分上、中、下三等,上等一千二百人,中等一千人,下等八百人。每府置折冲都尉为长,左右果毅都尉各二人为副。每军府辖四到六个团,每团二百人,团设校尉。每团辖二旅,旅百人,旅设旅帅。每旅辖两队,队五十人,队设队正。每队分为五伙,伙十人,伙置伙长。”
“寻常大将军,按制,可有一旅亲兵。但是如我义父,只有亲兵几十人,为何?”李牧看向李重义,道:“此处是长安,天子脚下,身为将军,手底下养那么多兵干什么?若是朝中有人看你不顺眼,随便诬告一个‘蓄养死士,意图谋反’,这个帽子扣下来,若是惹得陛下生疑,阖府上下,命还在么?”
李重义听得愣了,赶紧道:“大哥,既然如此,那……那咱们一个也不要了!”
李牧又笑,道:“却也无妨。护卫山谷,确实需要这么多人,我也没有多要。再者……”李牧叹了口气,语气凝重:“你不明白,我有必须要一团人马的理由。”
李重义不明白,呆呆道:“大哥,一团人马是二百人啊,为什么咱们要三百?”
李牧正色道:“因为,我们是独立团。”
李重义一脸茫然。
李牧也不知如何解释,索性不解释了,道:“说了你也听不懂,总之,你就记住,独立团永远是我李云龙说了算,不归任何人管就对了!”
李重义听得更懵:“大哥,你不是叫李牧吗?什么时候改名了?”
李牧恼羞成怒,道:“老子姓李名牧字逍遥号云龙行不行?你这憨货,最近废话怎么这么多?问问问,问个没完!亏得你大哥我为你殚精竭虑,操心上火,你就是这样对待我的?”
李重义虽然不知道李牧为什么生气了,但看他生气了,还是低头认错,道:“大哥,我知道错了,以后不乱问了。”
“哼!”李牧面色舒缓了一些,道:“明日见到李尚书,虚心请教。至于淘汰的士卒,也不要让他们寒了心。我会跟知恩打招呼,让她给你准备两千贯,到时候每个人发十贯钱,再送他们回屯卫,不让他们跟着白忙活。”
“知道了。”
李牧喝完碗里的酒,酒气上涌,脸蛋泛红,道:“你自己吃吧,我回去睡觉了,明天等我起床,一起去工部找李尚书。”
说完,不等李重义回话,李牧已经摇摇晃晃地走了。
……
“夫君,你的手怎么了?”
上床的时候,白巧巧看到了李牧发青肿起来的手,心疼道:“这是哪个恶人,把你的手捏成了这样,不成,咱们得找他评理!”
李知恩也道:“不如报官吧?”
“报什么官?”张天爱抓起鞭子,道:“打上门去不就行了?说吧,是谁,我去给你报仇!”
刚才见面的时候,李牧把手背到身后去,就是怕见到这样的局面,没想到还是没躲了。
“把鞭子放下……”李牧压了压手,道:“是程伯父,开玩笑的,喊打喊杀做什么?”
白巧巧心疼得直掉眼泪,道:“便是程伯父也不能不讲理呀,咱们自问对他没有失礼的地方,倒是他,经常来咱们府上胡搅蛮缠。因为是长辈,就这样欺负人吗?夫君,不能这样忍让!”
李知恩也跟着点头,道:“对,不能忍!”
李牧苦笑不已,平日里白巧巧最是能压事的脾气,没想到今日却转了性子。李牧也知道,白巧巧是因为心疼他,心中暖和,但是若说这么点事去找程咬金的麻烦,却是万万不能的。
李牧把白巧巧揽入怀中,道:“夫人,程伯父虽然放肆了一些,但咱们来到长安,他也是帮过不少忙的。再者说……其实,他、他也没讨了便宜去,我看这事儿就算了吧。”
“什么叫他也没讨了便宜去?他把你捏成了这样,还不算便宜么?”
李牧咧嘴讪讪道:“大个儿也捏他了,他给我捏青了,大个儿给他捏紫了,要真的打起官司,咱们不占理。”
“……”
这下白巧巧倒是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张天爱在旁边听着,哼道:“巧巧你别心疼他,他自己作的,赖谁?你也不是不知道他的性子,若是他吃亏了,他会忍让么?整日游手好闲惹是生非,白白赚你眼泪。这种人,你都多余惦记着他。”
好好的气氛,瞬间破坏殆尽。李牧看向张天爱,道:“你……”
“你”了半天,李牧也没想出说什么来,倒是张天爱,见李牧看过来,仿佛更加兴奋了一样,回瞪着他,还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等着跟他吵架似的。
李牧可不上这个当,伸手指了下门口,道:“……你出去,我们要睡觉了。”
“出去就出去,谁稀罕?”张天爱起身就往外走,刚走出两步,忽然站住了,回头看向李牧,道:“为什么赶我走?我不走!”
李牧哭笑不得,道:“你凭什么不走啊,人家夫妻要睡觉了,怎么,你要旁观呐?”
“我也是你的夫人啊!”张天爱抱着鞭子,一本正经道:“四姨太,不是你说的么?”她抬手指了指李知恩,道:“二姨太都可以睡在这里,我这个四姨太为什么要赶出去?你不是说一视同仁吗?为什么说话不算数?”
“你就这么饥渴吗?”李牧彻底惊了,骇然道:“咱们还没成亲,你就想着要玷污我?”
张天爱听不懂,道:“玷污?什么意思?”
“真是太可怕了!”李牧看向白巧巧,求救似的说道:“夫人,你就不管吗?我这个身板,怎经受得住她的摧残?”
白巧巧听到这些话,羞都羞死了,张天爱又是她的姐妹,她怎么好意思说什么,低着头不敢看李牧,小声道:“夫君,今日我有些不适,不如就让天爱姐姐陪你吧,我到隔壁去睡……”
李牧赶紧抓住白巧巧的袖子,哀告道:“夫人,你不能这样啊,她手里拿着鞭子呢!”
张天爱把鞭子放到桌上,看了李牧一眼,道:“拿着鞭子又怎么了,你要不惹我,我又不会抽你。”
“你还想抽我?”李牧愕然,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了张天爱身穿皮衣,手持皮鞭,肆意抽打自己的画面,吓得眼泪都要飚出来了,不行,太刺激了,受不了!
李牧奋力从床上跳下来,道:“你们三个睡,我去工作室睡,丑话说在前面,明天你们再这样逼我,我就不回家了!我、我找我的三姨太去!”
“你敢!”张天爱又把鞭子抓在手里,李牧见状,三步并作两步夺路而逃。见他跑了,张天爱的手无力地垂了下来,她看了看白巧巧,蔫蔫道:“巧巧,他为什么这样怕我,他是不是讨厌我?”
白巧巧无奈笑道:“姐姐,你想跟夫君说话,可以好好说啊。你总拿鞭子晃啊晃的,他能不害怕么?”
李知恩也吃吃笑道:“夫君跟你接触得毕竟少,互相还不够了解。他哪里知道你舍不得打他,我看他刚才的眼神,像是真怕了呢。”
张天爱有些气馁,道:“我看,我还是在店铺住吧,省得他的碍眼。”
“一家人,哪有什么碍眼的。”白巧巧拉过张天爱的手,道:“夫君说让姐姐在这儿睡,姐姐就在这儿睡吧。我想起来,上次神医来的时候,留下了不少药。应该有管跌打损伤的,我去找找。夫君的手肿成那个样子,不用些药,明日就更得肿了。我去看看他,一会儿就会来。”
张天爱忙道:“我跟你一起去吧,跌打损伤,我也懂一点。”
白巧巧脸颊绯红,其实她哪里是为了送药,她是……可是这种事情,如何说得出口?
碰上了这个对男女之事懵懂无知的天爱姐姐,也是无奈了。
………………………………
第294章 心忧
李知恩跟了白巧巧这么久,自然知道她要做什么,忍着笑,伸手拉住张天爱,道:“姐姐不要急,现在你去了,夫君可就真的要逃了,还是让夫人去吧,咱们在这儿等着。”
张天爱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她是真的怕李牧跑到王鸥那里去,那个狐媚子,明明已经三十多了,还长得那么年轻,妖里妖气,一看就不是好人。
白巧巧逃也似地走了,这一去就是半夜没回。张天爱起初还在苦等,但是等了两个时辰也不见人,实在是睏得不行了,稀里糊涂地睡着了。等到第二天醒来,白巧巧却出现在身边,心中顿时觉得有些奇怪,却又不知道哪里奇怪,茫然呆坐了一会儿便起床了。
李牧也起得早,张天爱溜达到前院,刚好看到李牧从工作室出来,俩人撞了个满怀,对视了一眼,各自心虚地错开了眼神。
李牧是心虚昨天和白巧巧折腾了半宿,恐怕张天爱察觉。而张天爱则是担忧自己和李牧的关系,昨日他那么怕,必定要疏远了。若一直这样下去,还如何成亲,如何做夫妻?
“你……是不是后悔了?”
张天爱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倒把李牧搞懵了,呆问道:“后悔什么?”
“后悔答应娶我做四姨太。”
“没有啊,我说过么?”李牧打量着张天爱的样子,恍然明白了,试探地伸出手,见张天爱没有条件反射地抬腿踹过来,便奓着胆子抓了她的手。张天爱身体一僵,有一个下意识要抽手的动作,却努力忍住了,没有动弹。
李牧长出了一口气,道:“是这样的,你误会我的心意了。”
“嗯?”
“我吧,是怎么想的。你看咱俩虽然定了终身,但是毕竟还没有成亲。若是这样就睡在一起,于你的名节有损。”
张天爱忙道:“我不在意的。”
“不、不在意吗?”李牧万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回答,不愧是边塞女子,果然是豪迈!
“但是我在意!”李牧一片深情道:“我娶你,是因为我喜欢你。你是我的心上人,我怎么能允许自己随意地对待你呢?你有父亲在世,我也有母亲在堂,如此婚姻大事,不过聘礼,没有婚书,如何能行?”
张天爱狐疑地看了李牧一眼,道:“知恩不也——”
“那不一样!”李牧认真解释道:“知恩是巧巧的丫鬟,在中原有个说法,叫做通房丫头,不需要这些复杂的规矩。而且知恩是高句丽人,据她说,她的父母也不在了,就算想要过聘礼,也无法成行。”
“原来是这样。”张天爱了然般点点头,忽然看到自己的手还被李牧拉着,赶紧缩了回来,羞涩道:“按你的说法,咱们还没成亲,不能给你拉手。”
“对对对……”话已出口,木已成舟,收不回来了,李牧只好捏鼻子认了,道:“是该这样,那就不拉……”
张天爱又叹了口气,道:“要不是听你说,我还不知道知恩有这么惨的身世。见她整日都快快乐乐的,我还以为她……罢了,算是我这个做姐姐的疏忽了,我这就去找她说话。”
李牧心中腹诽,明明你进门最晚,你是四姨太,人家知恩是二姨太,要叫姐姐,也该你叫人家姐姐。倒是厚脸皮,自称姐姐了。
不过细想这也不能怪她,巧巧也是叫她姐姐,还叫王鸥姐姐呢。那日自己定的规矩,跟没说一个样,又乱七八糟了。
忽然李牧想起了什么,脱口而出道:“找知恩说话,可别把巧巧吵醒了,让她多睡会儿,她昨夜累着了。”
“嗯?”张天爱狐疑地看着李牧,道:“巧巧不是给你涂药么?涂个药也会累着?”
“呃……”李牧咔吧咔吧眼睛,道:“涂完药,我们还聊天啦,聊天也、也挺累啊。”
张天爱脸上狐疑之色更浓,英气地眉毛蹙了起来,忽然脑海中闪过寨子里那些婆子闲言碎语过的话,恍然明白了昨夜的事情。脸颊顿时飞起一团红云,狠狠地瞪了李牧一眼,道:“都是你这个坏人,都把巧巧教坏了!不理你了!”
李牧见‘大势已去’,瞒不住了,索性真个厚起脸皮,看着张天爱的背影大喊道:“坏什么坏?等咱们成了亲,你早晚也要被我坏一下的——”
张天爱捂住耳朵,跑得更快了。小竹和小兰从旁边走过,偷偷瞧过来,李牧虎着脸瞪过去,两个丫鬟嬉笑地跑开,口中道:“昨夜好大动静,咱们都听见了呢!”
“听见什么了?”李牧咋呼叫道:“真是少打,给本侯站住,看我不罚你们!”
俩人跑得更快了,她们一点也不怕,相处了这么久,李牧虽然嘴上总是一副恶人样,但还真没打过下人,而且因为上次说过的帮下人们赎亲人的事情,早已收拢了人心,阖府上下,都把他当做是亲人看待,做事更加尽心尽力。这畏惧之心,也就小了。
“老大,你醒了。”
李重义走过来,脸上一点也没有宿醉的样子,昨天喝得那点酒,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李牧抓抓脑袋,道:“你去整队,然后带人先去工部,带着钱,路过西市,给士族买点吃的,别饿着了。我洗漱一下,吃过早饭再过去。”
李重义点点头,转身走了。李牧来到独孤九的房间门,敲了敲窗户,喊道:“别喝点酒就装死,赶紧起来,洗漱吃饭,今天有事要做!”
“知道了——”
屋子里传出一个女孩的声音,尾音戛然而止,沉默了一会儿,又传出独孤九平日的声音,道:“知道了,大哥少待,这就来。”
显然是把面具又戴上了。
李牧哑然失笑,摇了摇头,自顾去了厨房。
……
太极殿。
今日不是朝议的日子,但奏折却依旧不少。李世民也是刚起,打着哈欠,一边吃粥,一边随手翻着奏折,无精打采的样子。
无论史书上把李世民描写得多么文成武德,首先他也是一个人,而且只有三十二岁。是人就有懈怠的时候,他也不例外。
今日,李世民就很懈怠。他想偷个懒,但这个念头在脑海中晃过一下,便被他自己给否定了。
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皇位来得多么不容易。玄武门的刀光剑影,稍有差池,死的就是他自己。而且,若不能做出一个样子,证明自己的贤明,这天下的悠悠众口,还不知会骂得多么难听。
想到这儿,李世民三两口把粥喝完,挥了挥手,示意高公公把碗筷撤下去。拿起面前的奏折,认真地看了起来。
看过两三本,李世民忽然凝眉。高公公伺候李世民二十年,对李世民的每一个细小的表情,都了如指掌。见他这副样子,便知道,这份奏折不简单。但他却也不好奇,作为一个太监,高公公太知道分寸了。天大的事情,也是陛下和朝堂的诸位大人决断。他是一个太监,哪怕说得再对,也没人会听他的。既如此,不如不说。
李世民看了半天,把奏折摊在桌上,道:“高干、”
高公公忙答应:“老奴在。”
“高昌国主之子提早一步来到长安,这件事不良人来报了么?”
高公公一脸懵,忙道:“陛下,老奴没有收到消息!”
“荒唐!”李世民拍了下桌子,吓得高公公一哆嗦,头更低了。
“如此大事,不良人竟然不知,还要长安县令上书给朕,朕才知道。如此后知后觉,朕要这些不良人有什么用?”
高公公赶紧跪在地上,道:“陛下,老奴该死,都是老奴的错,还请陛下息怒。”
“你……”李世民看着跪在地上的高公公,叹了口气,道:“罢了,这个差事本也不是你的。你临时领着,做不好,朕也不能怪你。”顿了一下,李世民问道:“袁天罡近日有消息么?”
“有、”高公公答道;“三日前捎回来一封信,如七日前那封信的内容一样,还是没找到。”
李世民沉声道:“他去会宁已经两个月了,时候不短了。既然这么久都没找到,想来一时半会也找不着了。给他去信,让他回来吧,朕还有用得着他的地方,耽误不起。”
高公公忙应声:“诺。”
李世民看了看他,道:“你也起来吧,去一趟长安县衙,叫王仲远来见朕。还有那两个胡人,让他一并带来。”
胡人?
高公公心中暗道,这与胡人又有什么联系。他又不敢问,只好把这个疑惑藏在心里,想着到了长安县衙,再看看是怎么回事。
高公公应了下来,出宫去传旨了。李世民又把奏折拿了起来,从头看了一遍。
县令,看起来是个小官,但县令与县令,也大有不同。长安与万年两县,乃是京畿重地。这两个县的县令,不是七品,而是五品。
三品可为宰辅,五品官员,在朝堂里也算是凤毛麟角了。否则王仲远堂堂探花,也不会屈居一个县令。地方上的县令,没有权力给皇帝上奏折,但长安县的县令却有。天子脚下,屁大的事情,也是大事,万万出不得差池的。
何况这一份奏折,含金量非常高,因为它关联到了两件让李世民忧心的事情。
………………………………
第295章 往事如烟
看到奏折上泥孰的名字,李世民的记忆被拉回到了十年前。
武德三年,天下初定,但是仍有各路反王未灭,称不上安稳。彼时的李世民,也还不是天策上将,一心只想着建功立业,为父兄分忧。
当时的天下,若论兵锋之盛,无出东突厥者。颉利也是那一年继位,嚣张跋扈,不可一世。为了平定中原的大业得以顺利进行,李渊只好委曲求全,多多赐与。然而不能使其满足,屡屡纵兵犯边。
为了遏制东突厥,李渊便偷偷遣使联络西突厥,希望西突厥可以出兵,让东突厥有所忌惮。彼时西突厥已经休养生息多年,大可汗统叶护也算是一个雄主,心心念念想要报当年被东突厥驱赶之仇。见到大唐的使者,欣然接受了联兵抗东突厥的协议,为了表示诚意,派侄子阿史那泥孰为使节,来到长安。
为表尊敬,李渊便也下旨,让李世民接待泥孰。
二人便在这样的情况下相识了。
同样的敌人,共同的目的,相仿的年纪,让二人有非常多的话题可以聊。泥孰自小生长在西域,他见过的东西,多是李世民没有见过的。他对李世民讲了很多西域的事情,骆驼,胡女,海市蜃楼,无一不让李世民叹为观止。作为回报,李世民也带泥孰领略了长安风光,高耸的城墙,斑驳的古刹,风土人情,各色美食,尤其是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深深地折服了这位突厥少年,让他流连忘返。
但,天底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转眼一个半月过去了,阿史那泥孰不得不启程回返了。他肩负使节之责,还要回去禀告两国合作的进展。
阿史那泥孰心里清楚,西突厥距离长安,何止千里之遥。这一次分别,也许再也没有机会回来。而且一个半月的相处,泥孰也与李世民有了很深的交情,因此在临别之际,他提出要与李世民结为兄弟。
李世民当时只有二十二岁,城府还浅。他与泥孰相伴一个半月,对他的人品也非常敬重,泥孰提出结为兄弟,李世民想也没想就答应了。何况当时大唐的情况,非常需要西突厥这个外援,就算是为了大唐,他也没有不答应之礼。
翌日,二人以突厥礼节结为兄弟。李世民摘下腰间玉佩赠给泥孰作为信物,泥孰则送给李世民一张突厥强弓。这张强弓,李世民一直带在身边,后来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也是用它,射死了兄长李建成。
再后,李世民登基为帝。但他却无法面对这张射死兄长的强弓,于是在贞观二年,祭祀李建成时,他让高公公偷偷把这张弓烧了。
泥孰回到西突厥之后,极力促成西突厥与大唐修好。也正是因为有了西突厥的帮助,对东突厥的牵制,大唐才得以空出手来,平山东,下江南,一统中原。
李世民登基为帝时,传谕四方,西突厥也收到了消息。泥孰还曾特意派人送来一封信,恭贺李世民成为大唐皇帝。但是这封信,李世民却没有回。他已经是皇帝了,年少的那段结义之情,他不否认,却也不想提及。
而且这兄弟之情,让李世民内心非常痛苦。不管怎么说,他杀死了自己的亲兄弟。一个连亲兄弟都能杀的人,若说他在乎结义之情,天下人会信么?
李世民是一个自负的人,既然没有人会相信,那么索性就不提了。从那之后,他刻意淡忘此事,随后为了准备复仇颉利,大唐上下都忙碌起来,李世民更是恨不得一人分做几人,也无暇想起了。
没成想,今日却受到了这样的消息。
一代雄主统叶护可汗身死,泥孰被推举为大可汗。但泥孰却又不肯,迎立统叶护可汗之子。为统叶护可汗报仇,却因此招来杀身之祸,逃亡焉耆国。
李世民得知这个消息,内心非常复杂。
他虽然刻意淡化与泥孰的结义之情,但是在他心里,他其实是在意的。因为他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重感情的人。杀死亲兄弟,是不得已为之。只是天下人认为他冷血,他不屑解释罢了。
泥孰是他的结义兄弟,于情于理,他都觉得自己应该在意。
但是转念一想,在意又能怎么呢?且不说大唐刚灭东突厥,急需休养生息,无力再战。就算可以,作为大唐的君主,难道要为了一个突厥的结义兄弟,兴起刀兵么?
须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今国库空空如也,拿什么筹措粮草?
而且,大唐距西突厥,相隔何止千里,就算想帮忙,难道要大唐健儿,穿越沙漠,去征战吗?西突厥可不是弹丸小国,其势力虽远在西域,但附近多年没有劲敌,只怕势力不在东突厥之下。打,就能打赢么?
万一输了,大唐怎么办?
诸多心思闪过,李世民已经做出了决断。无论如何,他是不会为这个结义兄弟出头了。
这个决断做出之后,李世民冷静了下来。他在想,这件事发生之后,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
在西突厥,泥孰一直是“亲唐派”,这位新可汗,利用泥孰报仇,巩固地位之后,便对其下手。其心思,很大可能便是不想与大唐修好了。
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东突厥覆灭之后,有不少东突厥的部落,不愿归附大唐,又担心大唐征伐,不少北上归附薛延陀,也有一部分横穿大漠,归顺了西突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