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王冠-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了稳妥起见,等明下午去。
但去见朱棣的理由……得好好想一想。
不能让朱棣察觉到自己是专门为了黄观的事情去见他,需要有另外一个理由,然后在不经意间让朱棣走入圈套。
话说,徐妙锦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她怎么知道锦衣卫的动向?
这件事还有猫腻!
黄昏找出纸笔,复盘核算。
吴与弼看黄昏一脸凝重,不敢打扰,悄悄去做了点宵夜。
………………………………
第三十二章 哟,永乐你要削藩啊
吃了午饭,把朝会后归来的吴溥喊醒,问了他如何去求见朱棣的流程,这才大摇大摆的拿了一块香皂出门。
平头老百姓哪进得了紫禁城。
倒是巧了。
在正阳门外遇见个熟人。
狗儿太监。
这位内侍炙手可热的人物刚去了一趟徐府,去看徐辉祖有没有听话。
和狗太监一起并肩而行。
听说黄昏是去求见朱棣,狗儿心里活络了些,不着痕迹的说昏哥儿你今日去见万岁爷可要谨慎着些,有些话不能乱说。
黄昏了然,笑说内阁成立后,狗公公这几日怕是有些繁忙了罢。
狗太监一脸忧愁,“可不是。”
万岁爷一般在乾清宫办公,距离文渊阁远着呐,内阁那边论政之后的折子和朱棣批红之后,都是让他往返送递。
黄昏闻言暗喜。
果然……
狗太监恐怕现在还没明白,他这个职责有多重要。
笑眯眯的道:“等个几年,待我进了内阁,到时候递送折子,恐怕还要多麻烦狗公公,相信那时候狗公公已经在司礼监掌印了。”
这是故意提醒狗儿。
狗儿毕竟是读过书的,诚惶诚恐的道了句咱家不敢奢望。
他明白他这个跑腿对内阁成员有多重要。
但如今内阁很弱势。
他再重要,也没什么用,不过司礼监的掌印太监……这确实是他的梦想。
到了乾清宫外,黄昏等候。
狗儿去通报。
朱棣坐在椅子上,面前搁着一张大明版图,现在论政交给了内阁,他只负责决策,时间空余很多,是时候考虑给大明周边友邻一点“关爱”了。
狗儿先说了徐辉祖的情况,说他在徐府内倒是安分,就是整日酗酒情绪不好而已,又说给妙锦姑娘造成了很大的烦恼,好在还有徐膺绪帮衬。
徐膺绪是徐达二儿子,靖难之中没啥表现,加上徐皇后说情,倒也保住了他尚宝司卿的官位。
朱棣冷笑。
不杀徐辉祖已经是天大的仁慈,有命喝酒就该感谢徐皇后了。
还要给妙锦添麻烦。
也没办法。
长兄为父,徐增寿出了这档子事,徐膺绪忙于公事,家里的事情就只有徐妙锦一力肩挑了,也是难为妙锦了。
有个天天酗酒的徐辉祖,还有个不懂事的四妹。
偏生还和黄昏扯上了关系。
有得她受累的时候。
思绪收回来,发现狗儿欲言又止,问道:“还有事?”
狗儿低声道:“万岁爷,黄昏求见。”
朱棣愣了下,“我没找他,他倒先送上门来了,可曾说因何事求见?”
狗儿摇头,“小奴不知,在正阳门外碰见他,想着他为内阁组建出了功劳,小奴也不敢怠慢,于是将他一并带了进来,还请万岁爷恕罪。”
朱棣笑了起来。
倒确实有趣,区区一介白衣,到乾清宫见天子的次数,比一些京官还多。
挥手,“让他进来罢。”
狗儿下去。
片刻后,黄昏进入乾清宫,老老实实的行礼。
朱棣面无表情,“免礼。”
黄昏起身。
朱棣问道:“今日求见朕,是因为何事?”
黄昏大声道:“恳请陛下恩准,准许草民去往坤宁宫觐见皇后娘娘,就香皂的诸多事宜,咨询娘娘的一些意见,方便草民改良。”
紫禁城后宫可不是一般男人能进的。
天子后院,男人止步。
太医除外。
要不然传出什么绯闻,皇家颜面置于何处。
朱棣不着痕迹的说,这样么,倒也是巧了,朕恰好有事要请徐皇后来乾清宫商量,你也别去坤宁宫了,就在这里等着罢。
黄昏谢恩之后,默然退到角落里。
朱棣继续埋头看大明版图。
目光却并没有落在边疆,而是定定的看着那些藩王势力——建文帝做不到的事,朕来。
削藩有何难。
一旁的狗儿见状,立即明白朱棣的意思,一溜小跑去了坤宁宫。
皇后娘娘没事也得来一趟。
御书房落针可闻。
黄昏很快难受起来,暗道朱棣这直男不懂人际交往啊,也不晓得赐个座啥的,话说,组建内阁我那么大的功劳,不配有个椅子么。
许久,朱棣才从版图上抬起头,看向黄昏,“你没别的话了?”
黄昏知道,朱棣要发难了。
不急不缓的上前两步,“倒确实没啥事,如果真要说有——不过想来说了陛下也不会信,毕竟草民和陛下的那位心腹之间,有着巨大的地位鸿沟。”
朱棣哦了一声,“你说说看。”
黄昏就等这一句。
一脸担心的道:“既然陛下发话了,草民就冒着生命危险劝谏陛下一句:提防着锦衣卫都指挥使纪纲一些,他虽未陛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将来也会让陛下背上无端骂名。”
纪纲,对不住了。
朱棣哭笑不得。
好你个黄昏,竟然恶人先告状,跑朕这里来参奏纪纲了,纪纲是贪财贪色,但他现在做的事情,除了去捉拿黄观一事,其他都是自己授意。
就是捉拿黄观,是北镇抚司职权之内的事情,有先斩后奏的权利。
这且不提。
问道:“你说你是穿越者,可以预知,那你能否预知,这一两日会发生什么大事?”
黄昏笑道:“恭喜陛下,又得一奇才!”
朱棣不动声色,“哦?是谁?”
黄昏也不动声色,“草民叔父,黄观。”
朱棣假意问道:“什么意思?”
黄昏笑道:“草民身为穿越者,偶有预知之能,巧了,昨夜灵犀突来,预知到在安庆人间蒸发的叔父黄观,这一两日会返回应天,将来会被陛下所用,成为编撰那本全书的总裁之一。”
朱棣倏然抓起桌子上的大明版图,兜头罩脸的丢到黄昏脸上,怒道:“无知竖子,谁给你天大的胆子,竟敢骗朕!”
真以为我今日让狗儿去徐府是看徐辉祖?
错了!
朕今日让狗儿去看徐辉祖的近况只是一个原因,真正的原因是通过这个举动,警戒徐妙锦,让她少掺和政事。
今晨密报:
徐妙锦的护卫许吟昨夜去见了黄昏。
所以黄昏知道黄观会被捉回来,完全不是狗屁的预知能力,而是徐妙锦让许吟去告诉她的,至于徐妙锦如何得知纪纲动向,朱棣不愿意深究。
这件事,想都不用想,三个儿子肯定掺和到其中了。
黄昏气定神闲的拿起版图上前摊在御书桌上,牛头不对马嘴的哟了一句,陛下要削藩啊。
………………………………
第三十三章 大明最强辅助
朱棣削藩?
在当今大明天下,怕是没几个人敢这么认为。
朱棣本是藩王靖难而得天下。
建文帝削藩,完全背弃了他曾经对朱元璋说过的,先怀柔政策,道理讲不通后再上暴力手段,上来直接搞死了几个叔叔。
然后……
建文帝挂了。
朱棣登基,作为藩王他最清楚不过,若是削藩极有可能引得其他藩王效仿他的做法,若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建文帝再趁机出现,振臂一呼……
他的江山要完。
朱棣内心天翻地覆,默然看了一眼书房外。
没人。
放下心来,盯着黄昏,“你如何看出来的?”
黄昏笑眯眯的,“这种事情不需要看,也不需要预知,陛下欲要江山稳固千秋万代,就得解决掉藩王这个尾大不掉的东西,避免陷入唐朝藩镇割据的困境之中,所以待时局稳定,削藩势不可免。”
道理是这个道理。
朝中那些臣子不知道?
也知道。
可问题是朱棣面对的局势,并不比建文帝朱允炆好,当然,最大的麻烦,还是朱允炆的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这是一个随时可以让朱棣江山土崩瓦解的定时炸弹。
所以当今大明,没人想到朱棣会削藩。
朱棣也知道这些道理。
他确实想削藩。
但这个事情不能操之过急,避免那些藩王们狗急跳墙。
沉默了一阵,道:“你认为应该如何削藩?”
黄昏呵呵一乐,“不急不急,草民还没功名,更没入内阁,可不敢妄议朝政,待过几年,草民进入内阁了,再说此事不迟。”
朱棣一脸黑线。
这货得寸进尺了啊,摆明了就是你朱棣想听我削藩的建议,要不先给我恩赐个同进士啥的。
异想天开!
倒也没怒。
朱棣这人有两面性格,对于敌人,他冷血而残酷,对于自己人极为温和。
他是越来越欣赏黄昏了。
这小子就好像自己肚子里的蛔虫,总是能说到心坎上去。
把版图册收到一边,道:“纪纲去捉黄观了。”
削藩的事情不急。
先看看黄昏这小子有什么招能应对这个难题。
黄昏一副如释重负的神态,长吁了口气,“唉,这是必然的事,草民当初故意让叔父供奉建文帝的灵位,就是为了今日。万幸万幸,被陛下搁在脖子上的这把铡刀终于被纪纲纪大人帮我除去了,先前我还在陛下面前说他坏话,真是惭愧啊。”
朱棣:“???”
什么意思。
你还故意让黄观供奉朱允炆的灵位?
黄昏见状暗暗腹诽,你朱棣如此人精,可能会不知道么。
你不过是不想说。
因为这种话需要臣子自己说出来,而当天子的是不能给臣子当面说,有损天子高大上伟光正的形象,徒然寒了朝臣心。
只得道:“叔父黄观藏身在安庆贵池县,这确实是草民的主意,其初衷仅仅是为陛下保存下这一位三元奇才,为将来编纂全书做人才储备。”
朱棣大感意外。
没想到黄昏竟然主动承认了这件事,就不怕我一怒之下将他和黄观一并杀了?
哪知黄昏继续道:“陛下英明神武,乃是千古帝王,慧眼如炬岂能察觉不到草民的这点小伎俩,陛下的不做声张,是因为心怀仁慈且惜才……”
这是屁话。
对于敌人,朱棣以前没有仁慈过,以后对蒙元余孽也不会仁慈。
仁慈的下场,建文帝就是前例。
黄昏:“陛下惜才,一者是珍惜叔父黄观的三元连中之大才,另一个原因嘛,也觉得草民将来能为陛下所用,然而草民穿越者的身份有点敏感,所以陛下故意保留这个把柄,草民若是违纪犯法,陛下便可以这件事为由,要了草民的小命。草民才认为这是一柄永远不会落下来,但却让草民永远无法安心的铡刀。”
朱棣哈哈大笑。
这小子揣摩圣意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竟然被他一丝不差的说中了他的心意。
越发喜欢了。
问道:“为何永远不会落下来?”
黄昏发自肺腑理所当然不假思索一气呵成,“因为在陛下这等明君的治御下,大明臣子谁敢有不法之心?谁又敢有不臣之举?草民也应如此,忠君爱国心怀天下,永远不会违纪犯法!”
好简单的道理。
顺便自我吹嘘了一把。
朱棣浑身舒泰。
黄昏啊……会说话你就多说点。
戏谑笑道:“所以,你还感谢纪纲了?”
黄昏正气凛然,“我等皆是陛下治下的臣民,要感谢也轮不上纪纲,而应感谢陛下,只是不知道陛下打算怎么处置叔父和奖励草民呢?”
问题来了。
怎么处置黄观,朱棣早有应对,如黄昏所说,他现在确实想编纂一本全书,黄观可以戴罪去领总裁之事。
但怎么处置黄昏,朱棣还没想过。
不解的问道:“我还要奖励你?”
黄昏啊了一声,“这么一个千古罕见的六首第一三元连中奇才,在草民一番操作猛如虎下,将会成为陛下编撰全书的功臣,草民为陛下为大明劳心劳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朱棣可没被忽悠晕,闻言哭笑不得。
得了。
感情你屁事都没有,倒头过来我还要奖励你。
不带这么玩的。
你欺君的事情我还没有追究你呐。
脸一沉,“要不要给你个国子监监生的身份,或者干脆恩赐你个同进士,再把你丢进翰林院,然后等一两年再入内阁?”
黄昏刚想说陛下英明,发现朱棣神情不对,立即改口,“陛下,我们还是来谈谈削藩的事情吧。”
朱棣没好气的挥手,“平民不得参政!”
黄昏被噎得么有一点脾气。
只能干瞪眼。
朱棣心里暗爽,就是看不惯你小子这么嘚瑟。
削藩的事情我都不急,你急什么。
狗儿太监适时在门外露了个脸,应该是徐皇后到了。
朱棣最后说道:“黄观的事情朕会处理,纪纲那边,他是秉公办事,你不要对他心有怨恨,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又压低声音,“待过些时期,朕再找你。”
找黄昏干什么?
当然是问他对于削藩有什么见解和计划——毕竟组建内阁一事,让朱棣确实感受到了黄昏这个穿越者的能力。
黄昏大喜。
得了。
年号是我提的建议,《永乐大典》是我启发的朱棣,内阁是我的主意,现在连削藩也要咨询我了,感情老子才是朱棣真正的内阁啊!
如果说朱棣是大明最强输出,老子就是大明最强辅助。
大明……
你该起帆了,在这个世界上,书写一个帝国该有的辉煌!
黄昏满心舒爽。
已经简在帝心。
将来想不发达都难,更对不起这一番骚操作。
………………………………
第三十四章 生财有道
智者预事。
意思就是说,聪明的人,能够预先想到事情的诸多方面,并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
朱棣发现黄昏确实很聪明。
今天明明是因为黄观的事情来找自己,偏生拉上了徐皇后,一顿天花乱坠的吹嘘下,说沐浴露和润肤水如何如何的好,什么保养肌肤、养生、返老还童、青春永驻的效果,各种夸大其词,甚至还敢大言不惭的说娘娘你要是用了的我产品,要不了多久,就能娇艳如少女,不比妙锦姐姐差……
皇后听得是笑意盈盈满心欢喜。
女子么……
谁不喜欢青春永驻。
朱棣很久没看见妻子如此开怀。
越发觉得自己包容黄昏是正确的——妻子对黄昏的喜好溢于言表,就差没说你这孩子没爹没娘,要不我认你当义子得了。
好在徐皇后识大体,不是那种无德无能的皇后。
饶是如此,还是上套。
黄昏最后说,要生产沐浴露的话,材料、设备都要草民一力创造出来,压力颇大,人力、物力、财力极为紧张。
言下之意,皇后你先投资?
因为切身体会到了香皂带来的益处,徐皇后对这个沐浴露和润肤水极有期望值,想当然的挥手笑着说,这不算什么难题,人可以请,材料可以买,钱的话,我先预支你一年宫中采购的额度。
朱棣暗暗腹诽,我的老婆嘞,你都还没问价格。
香皂就一两白银一块。
如今这个啥沐浴露和润肤水怕不是卖出十两白银一份的天价来。
果然,黄昏笑得脸都烂了。
行礼后道:“还是按照香皂的额度,宫中半年采购沐浴露和润肤水,大概需要两千五百白银,宝钞就不用了,太多了难得数,拿金子吧。”
朱棣钱多,不薅他的羊毛薅谁的?
两千五百两白银!
徐皇后愣了下,毕竟掌后宫,还是心疼钱,“这么多?”
黄昏一脸正色,“娘娘可不要这么说,沐浴露和润肤水有价,但女人的青春和美丽无价,像娘娘贵为一国之母,为国为民操心劳累,万民感恩。可娘娘终究也是个女子,女人就应该对自己好一点,不要因为这一点点的钱财,而让青春和美丽在岁月的磨砺下渐渐消逝,须知岁月是把杀猪刀啊。”
又道:“且宫中其他贵妃嫔妃都能永驻青春的话,岂非是陛下之福。”
不着痕迹的看了一眼朱棣。
朱棣黑脸无语。
徐皇后一想确实是这个道理,女人辛苦一辈子,对自己好一点也不算什么,况且这钱又不是出不起,于是转头看向朱棣,“陛下以为如何?”
两千五百两白银,不是小数目。
朱棣默默算了一下,那什么润肤水和沐浴露竟然十两白银一份,这是个什么概念,相当于五口之家一两个月的用度。
名副其实的超级奢侈品。
可妻子喜欢。
朱棣也没有办法,脸上只好挤出笑意,说皇后你喜欢就行。
老子拥有整座天下。
还不能让自己的女人们享受一下了?
笑话!
黄昏立马从兜里掏出一章宣纸,上面白纸黑字的写着皇室预购沐浴露和润肤水的合同条约,一式两份。
他的名字和画押已经签好,递给了徐皇后。
徐皇后忍俊不禁,这少年早有准备呐。
愉快的签字。
她来乾清宫,并没有带章印,朱棣温柔的将他的私章递过去,说盖我的也行。
于是合作愉快。
徐皇后和朱棣也不怕黄昏带了钱潜逃。
大明都是他老朱家的,黄昏能跑到哪里去。
徐皇后走了没多久,坤宁宫一位宫女带着人匆匆赶来,送来六十多两黄金,也就是四斤左右,黄昏收下之后笑眯眯的对宫女说,请姐姐回去告诉皇后娘娘,大概还需要等几个月,我还要研究一下。
宫女告退。
朱棣又是一脸黑线,感情你根本还没弄出来,这就敢来紫禁城圈钱了?
好大的胆子。
倒也不是很不反感,年轻人就该有这样的魄力。
略有好奇的道:“黄昏,朕就想知道一点,你那个香皂的成本价格是多少,这是圣意,必须回答!”
黄昏一脸愁苦,“接近一两白银。”
商业机密,怎么能随随便便告诉你。
朱棣微怒,“你敢欺朕?”
黄昏丝毫不惧,大声道:“虽然材料成本没有这么多,但是陛下,有个东西叫人力成本,这其中包括知识成本,要知道为了制造香皂,草民付出了陛下您想象不到的努力和辛苦!”
朱棣顿时没了脾气,语气软了下来,“那你说说,除了人力成本,材料成本大概是多少。”
黄昏算了一下,“因为用了葡萄酒的缘故,一块香皂的成本在一百文左右,如果不用葡萄酒,成本大概只有三四十文。”
朱棣瞠目结舌。
这利润之高,简直骇人听闻。
但效果确实不错,朱棣那身皮肤饱经沙场风霜,他用过几次后,发现肌肤确实比用肥皂团什么的好了太多。
点点头,挥手示意你可以退了。
黄昏也不想呆。
伴君如伴虎,自己又没有保命的丹书铁券,现在还是少和朱棣打交道。
功成身退。
待黄昏提着四斤的黄金走后,朱棣开始忙正事,将狗儿唤来,说道:“传朕旨意,给徐府赏些酒罢,嗯……不要再赏赐西域进贡的葡萄酒了。”
让徐辉祖继续喝酒罢,反正他也废了。
葡萄酒就不给了。
之前听锦衣卫密报,黄昏去徐府拿过葡萄酒,当时没在意,现在想来应该是用来制造香皂。我再赏赐葡萄酒给徐府,黄昏又去拿,然后让徐皇后高价买回去?
没这个道理嘛。
黄昏想要葡萄酒?
可以。
朕也卖给你。
出了正阳门,黄昏有点飘——怀揣四斤黄金,相当于近两百万软妹币的购买力,名副其实的一笔巨款。
这是风投资金。
不过怎么花还不是自己说了算,况且制造沐浴露和润肤水的成本并不高。
要不……去青楼浪一下?
穿越到大明,还没去秦淮河上浪过嘞,须知明宋两朝,逛青楼是士子风流。
可惜去不得。
今晚,最迟明天上午,纪纲就会带着叔父黄观回到应天城,到时候怕是会有一场风波,必须早做准备,不能再被有心人算计。
………………………………
第三十五章 勒索
黄昏到家后,把黄金丢到书桌上,让他保管好。
吴与弼看着黄金,懵逼中……
长这么大,没见过这么多钱。
这一堆黄金,怕是得有六十多两,就算父亲吴溥不吃不喝工作几十年的薪俸,也拿不到这么多,黄昏哥哥从哪里弄的?
黄昏铺好宣纸,磨着墨说这是我从朱棣老婆那里拉的风投,你只管拿去用便是,想要什么就买,咱们现在是翻身农奴把歌唱了。
吴与弼倒吸了一口凉气。
皇后娘娘拿的。
他万万没想到,黄昏哥哥发明了个香皂,竟然赚了这么多钱回来。
黄昏沾了墨,用笔豪在宣纸上写工艺流程,并在另外的纸张上记录下需要的材料,如果临时有什么想法,也立即记录下来。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在大明制造香皂不难,制造沐浴露和润肤水稍微有些难度。
必须有完整的工艺流程。
工业设备达不到要求的话,自己还要想办法改进。
这是个大工程。
四斤黄金,小两百万的软妹币不是那么好赚的,所以先前在乾清宫真没骗朱棣,材料成本低,但知识成本高。
吴溥睡了大半天,悠悠醒来。
他今夜不用去文渊阁当值,打算监督两个孩子读书。
走进书房看见这一幕愣了下。
金光刺眼。
急声问道:“这钱是谁送来的?”
还以为有人贿赂他。
吴与弼笑着说是黄昏哥哥从皇后娘娘拿得到的赏赐。
吴溥不信。
这得多大的功劳才能有如此巨大的一笔赏赐。
黄昏笑眯眯的掏出合约,笑着说吴叔叔别害怕,这钱来的光明正大,只不过算是经商所得,不要见笑就是了。
商人地位低下……
吴溥仔细看了,看见上面有朱棣的私印,这才放心。
这没人敢假冒。
将合约递给黄昏让他收好,吴溥不解的道:“所以你现在要制造那什么沐浴露和润肤水,比制造香皂更麻烦?”
黄昏点头,“但是钱赚的多啊。”
等沐浴露和润肤水出炉,就该建一个小作坊,然后大量生产香皂,把这份超越时代的产品推广到民间中去。
吴溥沉吟半晌,“那书房先给你用罢。”
晚上和与弼换一个房间看书。
黄昏忽然想起这事,头也不抬的说道:“吴叔,找人重新装修一下,给吴与弼和我都弄一个单独的书房吧,毕竟我们也老大不小了,需要自己的私人空间。”
吴溥一脸黑线。
我限制你们自由了,还私人空间!
也没反对。
门口忽然传来阴沉的声音,“谁是黄昏?”
吴溥父子和黄昏同时侧首看去,见书房门口站了一个中年男人,面容阴鸷,一双眸子紧紧盯着书桌上的黄金。
贪婪之色无以遮掩。
三人心中一惊。
锦衣卫!
门口的中年男子身穿飞鱼服,腰佩绣春刀,气势逼人,青面无须,颧骨突兀而无肉,给人极其刻薄的印象。
这种形象的人,一般都比较阴森。
不是好人!
黄昏不着痕迹的站起来,用宣纸盖住黄金,淡然道:“我是黄昏,你是?”
中年男子阴沉沉的一笑。
没说话。
吴溥在一旁不卑不亢的道:“不知道庞瑛镇抚使到寒舍有何贵干。”
吴溥在朝中当官。
锦衣卫的那些高官他基本上都认识。
这人叫庞瑛。
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官职五品,因掌管北镇抚司,在锦衣卫中的地位极高,这段时日跟着纪纲,在应天城杀出了赫赫凶名。
私下里都叫他青面阎罗。
纪纲麾下“锦衣二凶”之一,可止小儿夜啼。
纪纲的发迹起家是因为主动投靠朱棣,庞瑛则早就在锦衣卫中,建文帝时他只是一名千户,掌管某地方卫所。
对建文帝忠心耿耿。
朱棣入应天城后,先让纪纲去锦衣卫担任锦衣千户,没过几日,调任北镇抚司镇抚使,前段时日更是直接擢升为锦衣卫都指挥使。
庞瑛嗅觉敏锐。
朱棣登基后大肆屠戮建文余党,纪纲奉旨外出捉拿重要犯人时在庞瑛的锦衣卫卫所停留了一日,玩了个昏天黑地。
纪纲回到应天城没几日,庞瑛就被一纸文书调入应天城锦衣卫。
纪纲出任指挥使后,庞瑛补缺北镇抚司镇抚使。
这里面的黑暗不言而喻。
黄昏知道庞瑛,这人在《纪纲传》里出现过,这段时日纪纲办事,不方便亲自出面的时候,几乎都交给庞瑛。
他就是纪纲的狗。
庞瑛自顾自的进门,大马金刀的坐在黄昏先前的位置上,啪的一声,腰间绣春刀怕在书桌上,五指如鹰爪,有一下没一下的敲着桌面。
阴沉而缓缓的道:“想活还是想死。”
吴溥一脸茫然。
他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刚入内阁就惹来了北镇抚司。
黄昏懂。
庞瑛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他是来帮纪纲赚钱——这是纪纲得势之后最常用的敛财手段。
示意吴与弼去做饭。
吴与弼悄悄的问做几个人的饭。
黄昏笑着说三个。
用宣纸将黄金包裹起来,毫不忌讳庞瑛贪婪的目光,将黄金放到角落里,在另外一边坐下,“人嘛,谁不想活。”
一边眼神示意吴溥,让他暂时别说话。
吴溥懂了。
感情锦衣卫是针对黄昏来的,有些不解,黄昏是谁?
如今简在帝心。
纪纲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对黄昏下手?
庞瑛冷笑,“你好像很镇定。”
黄昏故意装出一副不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