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王冠-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君王赚钱不外乎就是朝臣上供之类的,可有时候远远不够,君王又不可能随意变卖古玩,所以投资黄昏情有可原。
所以朱棣投钱到时代商行也是极有可能的。
南镇抚司一派喧腾。
被除了南镇抚司镇抚使一职,如今只剩下个锦衣卫指挥佥事的赛哈智,没有半点不爽,就算黄昏如今是镇抚使,但南镇抚司还是他的南镇抚司。
可是赛哈智聪明啊。
他知道黄昏不可能一直在镇抚使位置上呆着,这个官职迟早还是他的,所以很是聪慧的当着所有人的面说,从今以后,南镇抚司只有一个镇抚使。
在黄老弟担任镇抚使没有再高升的这一段时间里,他的话就是我赛哈智的话。
赛哈智这是打算跟着黄昏一条路走到黑了。
仅此一句,黄昏根本不要做任何事情,南镇抚司便成了黄昏的南镇抚司,这柄利器,就在他手上,将要彻底磨灭靖难余晖的最后一丝光彩。
黄昏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出手。
南镇抚司精锐尽出。
纪纲、梅殷、李景隆、淇国公丘福、成国公朱能、女秀才刘莫邪,都在他监视之下,甚至派出人重新调查景清大殿刺杀朱棣一案和上元大火案。
他要彻底斩断建文旧臣的念想。
靖难余晖?
我黄某人亲手将它葬送!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靖难余晖之后,我黄某人将联手朱棣,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两个人,借永乐盛世,打造出一个举世未有的不世帝国。
远迈汉唐,甩开元帝国!
穿越而来的黄昏,在十五世纪的大明王朝,从坐上南镇抚司镇抚使位置的那一天,扶摇上青云,亲手开启这条辉煌之路。
当然,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还做了一件事:提亲。
花须堪摘直须摘。
莫教春花空对月。
现在是徐妙锦最美好的年华,要好好珍惜。
………………………………
第一百七十章 提亲
大明律规定,男子十六岁以上就可成婚,并不需要等到及冠之后。
黄昏已束发近两年。
在从兴化府回来的头一天,满了十七岁。
十七岁的肉体已经发育完全。
不用怕因为过早房事导致发育方面的问题,况且十七岁的身体里住着个成熟的灵魂,食髓知味,偏生又不敢去风月十四楼发泄肉身里的热血。
所以内心火焰炽热着呐。
况且徐妙锦已经二十三了,正是女人最美好年华,不可空辜负。
最重要的,这一次杀庞瑛和徐辉祖配合,应该让这位未来大舅子感到了自己的可靠之处,此刻不提亲,更待何时?
成家立业,成家在前,立业在后。
何况已有业。
南镇抚司镇抚使,正儿八经的从四品大官,还挂着个恩赐同进士的文职,这一看就是前途无限的仕途新锐。
提亲的人是吴溥。
内阁辅臣,官职不大,但分量还是够的。
这一日,吴溥去见解禁了的徐辉祖,黄昏去见徐妙锦。
院子里,被蒙在鼓里的徐妙锦没好气的对黄昏怨道:“你怎的还把大兄拖下水了,也就是运气好,要不然我会恨你一辈子的。”
大兄若是因此而死,徐妙锦这辈子都不会原谅黄昏。
黄昏笑眯眯的。
坐在院子里,看着晴空幽幽大雁南飞。
正是秋水天长的季节。
时美,人美。
徐妙锦今日一袭白底染翠长裙,长发作双螺髻,银珠步摇,香腮胜雪,恍然皓月的眸子洋溢着青春的娇气。
这鲜活而生动的美,哪是那些网红脸可以媲美的。
白底染翠长裙下的身姿更是曼妙无双。
让人充满无端遐想。
闻言乐道:“锦姐姐,你要相信我,不论做什么事情,没有万全把握我绝对不会去做,若是没有保下大舅哥的信心,我也不会让许吟偷偷来找他了。”
黄昏其实很眼红徐辉祖手下的几个人。
许吟就不提了,如今是自己人。
但还有个钱沣,以及另外四人,都是身手不输许吟的人,其中有军中沉浮过的搏命高手,亦有绿林出身的好汉,关键是忠心。
徐妙锦啐道,“什么大舅哥,别瞎说。”
一旁的绯春翻了个白眼。
不要脸。
黄昏呵呵道:“锦姐姐,我想问你一件事。”
徐妙锦嗯了声,“问吧。”
黄昏道:“从当初在安庆罗刹矶附近的向家渡第一次见面,我黄昏可曾骗过你?我是否是一直对你一片冰心?”
徐妙锦脸色红了,不好意思的点头。
黄昏又道:“我对姐姐之心,昭昭如明月,此心即初心,竭此余生,皆是如此,纵有万般不可意料之事,亦将初心不改。”
徐妙锦越发羞赧,低头呢喃,“莫瞎说。”
欲语还羞。
黄昏最喜此等风情。
其实徐妙锦何尝不是如此,一颗芳心早被黄昏撩动,尤其是兴化府一行,两人之间发生的事情,其实让徐妙锦已经认定了某件事。
黄昏道:“有些话我想说在前面,如果锦姐姐摇头,我会尊重你的。”
徐妙锦抬起头,不解,“什么话?”
黄昏道:“我是一个俗人,不是那种视功名如粪土的名流清士,靖难之后迄今为止,我的所作所为,皆是为求一世富贵,当然,也有我内心深处的某些壮志雄心,但仕途之行,最是险恶,且有伴君如伴虎之说辞,今时虽得陛下信任,但谁也不知某一天是否大厦坍塌,是以余生,多有风险。远的不说,只提近日,因杀了庞瑛,必将受到纪纲的疯狂报复,又因针对靖难余晖的幕后黑手,那些人想必也不会放过我,近些时日,我必然要饱受针对,出行、居家皆随时都被谋刺的可能。”
徐妙锦眼神惶乱,“那以后让许吟和你寸步不离啊。”
黄昏摇头,“一个许吟远远不够。”
又道:“倒也无妨,我既然敢做,就敢面对,也有信心应对,庞瑛我可杀之,如果纪纲依然要和我不死不休,我难道杀不了他?”
从无畏惧!
哪怕是明朝第一个佞臣纪纲,黄昏也并不惧怕。
敢和朱棣斗,还怕你区区一个纪纲。
徐妙锦眸子里熠熠生辉,眼前的黄昏那像个束发青年,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英雄气,雄姿勃发自信睥睨,端的是万分光彩。
黄昏笑吟吟的问,“锦姐姐,你可愿和我共承之?”
又道:“都说男人的话不可信,信了男人的话,母猪都会上树,但我还是要对你说一番,不论今后发生什么,只要我黄昏活着,则锦姐姐是我一生所系,只要我黄昏一日活着,则人不可欺姐姐。”
徐妙锦心头小鹿乱撞。
表白了表白了!
怎么回答?
答应?
似乎有点羞涩,你让一个黄昏闺女怎么说的出口。
不答应?
可又怕伤了黄昏的心。
徐妙锦低着头,双手搓揉着腿边的裙衣衣角,羞臊满地,却又满地芬芳,女子对爱情的憧憬和美好,在这一个定格的画面上,洋溢起来,弥漫满院。
一旁的绯春心头哀怨无比。
完犊子了。
看小姐这神情,嫁给黄昏是迟早的事情,而自己这个丫鬟,也注定要当黄昏的通房丫鬟,意思就是说,也要陪黄昏睡觉的。
不知为何,绯春心里倏然有些荡漾……
哪有女子不思春啊。
院门口,躲在门口悄悄看着这一幕的徐辉祖心里喟叹一声,既然二妹已经做了她的选择,那自己这个当兄长的就应该全力支持。
她不好意思说,我这个当兄长的好意思做就行。
回头对吴溥道:“书房请。”
回到书房,双双落座之后,徐辉祖淡然道:“我徐府虽然没落,按说也是皇亲国戚,各项礼仪不可少,不过黄昏的情况我也了解甚多,也不为难他,按照一般民间婚俗来办就是,但有一点,黄昏得有他自己的宅邸。”
房子,车子,工作。
不论古今,对于婚嫁而言,都是硬通货。
车子就是马车,黄昏要拥有,不难。
工作也不提。
他现在的工作是南镇抚司镇抚使,相当于国家机器里的纪检委领导,关键是其职责并不只是如此,朱棣还有其他重用。
所以徐辉祖提出了房子的事情。
不能让二妹受苦。
………………………………
第一百七十一章 怒怼永乐
从徐府离开,黄昏很是快活。
是的,快活!
提亲成功。
吴溥转达了徐辉祖的要求,不高,一座宅邸。
他早有所思。
当初上元大火案后,宝庆公主被拐子们暂时关押的那座废弃庄园,比邻国子监,上次自己去找王振出手杀庞瑛路过那处庄园,就动了购买的心思。
现在既然准备迎娶徐妙锦,可以动手把它买下来。
反正是废弃庄园,估计不贵。
是以让吴溥先行回莲花桥畔的平康坊,黄昏去了一趟应天府衙,找到府尹向宝,咨询了那座庄园的归属,得知属于官府后,又旁敲侧击的问了下向宝应天府有没有出手的意思,向宝是个聪明人,笑眯眯的说倒是可以出售,不过价格不会便宜。
又小声说了个价格。
黄昏一听这价格,心头肉颤了一下,真尼玛贵。
这下连购买的心思都没了。
直奔大内。
准备直接找朱棣要。
说真心话,黄昏最近挺穷,时代商行那边的收入都拿去扩大规模了,而西山那边的工坊源源不断的制作产品。
人工、原料都需要大额资金。
朱棣得知黄昏想要那座废弃庄园,二话不说就把他赶出了乾清宫。
废弃的庄园就不是庄园了?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就那座废弃庄园,没个一万两白银你别开口——毗邻国子监,地理位置优越,只要稍加打整装修,就是一座豪宅,怎么可能白送给黄昏。
黄昏碰了钉子,心口愁苦。
婚房的事暂时陷入困境,他现在才发觉,别看书中说封建时代男人三妻四妾如何如何的安逸,死到临头发现哪个朝代都一样。
这是有钱人的专属权利。
得,想办法买房罢。
可惜东凑西凑,最终发现,所有的钱连买一座吴溥莲花桥平康坊畔这种院子的钱都不够!
端的是尴尬。
黄昏愁眉苦脸的在南镇抚司衙门里呆了几日,赛哈智是个聪明人,很快调查到黄昏的窘困之处,赛哈智一想,这样不行啊。
黄镇抚使不快乐,咱们南镇抚司就不快乐,南镇抚司不快乐,我这个指挥佥事就不快乐。
不就是钱么?
趁这日黄昏带着张良等几个心腹去了时代商行,赛哈智把他在南镇抚司的心腹召集起来,说了状况,最后说,我呢,不能让自己的兄弟受这种窘迫,打算支援一下,诸位兄弟平日里在老哥我这里也没少拿好处,要不大家意思意思一下?
赛哈智都这么说了,其他人还能怎样?
况且这是巴结黄昏的机会。
于是大伙儿纷纷解囊,赛哈智拿了五百两白银,其他人凑了五百两出来。
第二日黄昏看着公事桌下的一小堆金条,心知肚明,赛哈智这是想借这个机会,把自己和他彻底的绑到一条战车上。
不敢收。
收了,以后在南镇抚司办事就要束手束脚。
让已晋升为总旗的张良把这些黄金物归原主。
然而傍晚回家,吴与弼从书房里跑出来,说黄昏哥哥,下午徐府来了个丫鬟,说她叫绯春,她说有个贵人给你送了礼来。
黄昏到书房一看,好家伙,又是一小堆黄金,还有几盒金银珠玉的首饰。
估摸了一下,价值两千两白银左右。
不用想,未来老婆的好意!
徐妙锦还是有点私房钱的,这些东西估计都是徐皇后赏的。
这当然不能要。
男人……面子还是很重要的,要不然以后家庭地位堪忧。
这事让黄昏越发压力巨大。
他不得不再去一趟紫禁城。
找到朱棣,开门见山,“陛下,微臣要贷款!”
贷款?
朱棣放下朱毫,将批改好的本章递给狗儿,示意他送到文渊阁去,好整以暇的喝了口茶,问道:“民间有高利贷啊。”
黄昏一脸无语,“我可是你的臣子,我要是成了被高利贷追赶的废物,陛下你也颜面无光啊。”
朱棣呵呵冷笑,“朕不在意。”
朱棣不是聋子瞎子,他知道这几日黄昏凑钱买那座庄园的意思,就是为了迎娶徐妙锦,可小姨子的善良,不到最后一刻,朱棣也不想放弃啊。
哪能真给黄昏创造条件。
黄昏知道朱棣的腌臜心思,也不在这件事上含糊,跳了过去,道:“好吧,微臣今天来还有一件事,本来是想去求见皇后娘娘,不过娘娘公事繁忙,微臣只好请陛下转达。”
朱棣挑眉,“什么事。”
黄昏不怕死的道:“时代商行给陛下后宫免费提供的沐浴露、润肤水、香皂,如今期限已过,微臣就是想告知皇后娘娘,今后每一套产品的价格是二十两白银,不二价。”
朱棣蹙眉,“你在威胁我?”
黄昏一脸震惊,“陛下,您觉得微臣有这个胆量?这是在商言商啊,虽然咱们大明朝的商人地位低下,但规矩还是有的啊。”
朱棣心里被怼得难受,怒道:“我没记错的话,南镇抚司镇抚使是从四品官员?”
大明律法,四品官员及以上不得经商!
黄昏啊了一声,“对啊,不过陛下别忘了,时代商行那四个字还是您写的,以后商行稳定下来,所得盈利会有半数用来给陛下修书,且下西洋一事,不是一次两次,今后需要大额经费,陛下是打算只依靠国库么?”
只用国库的银子下个四五次西洋,你不被朝臣骂死才怪。
朱棣更没脾气了。
这尼玛黄昏总是能抓住他的弱点。
无奈之际。
没奈何的道:“你想怎样,那座庄园是不可能送给你的,朕也不是可能给你赏赐钱的。”
黄昏贼笑道:“微臣只想从陛下这里得到一句话:绝不干涉应天府对那座庄园的处置就得了。只要陛下同意,微臣就有办法买下那座庄园,而且绝不会让应天府亏钱!”
朱棣自是不信,向宝可不是庸臣。
道:“你怎么买?”
黄昏一脸神秘,“这是秘密。”
朱棣沉吟半晌,“只要你能通过正常手段购买,且不让应天府衙亏钱,朕于规矩和道理之上,都没有叫停的理由。”
黄昏要的就是他这一句。
起身行礼告退。
………………………………
第一百七十二章 制衡
朱棣目睹黄昏离去后,颇为不解。
黄昏的气急败坏在他预料之中,徐妙锦不是那么好娶的,徐家女子再怎么的也不可能嫁给个连宅邸都没的男子。
所以黄昏当务之急需要一座宅邸。
然而黄昏确实没钱。
根据线报,黄昏手下时代商行的盈利,全部拿去扩大规模了,黄昏手上根本没钱,但他又非常有节操,赛哈智和南镇抚司的锦衣卫给凑了笔钱,他竟然没要。
关于这一点,朱棣很欣慰。
这才是大明臣子该有的气节——说起这一点,不得不提一句庞瑛。
朱棣真想保庞瑛?
没有一丁点想法!
朱棣也想杀庞瑛,只不过想从庞瑛身上撬开缺口,顺带着弄死梅殷而已,否则黄昏如此嚣张的杀了庞瑛,朱棣会这么隐忍?
哪可能嘛。
再宠溺臣子,帝王也是帝王,何况是朱棣这种有脾气的铁血帝王。
若他真想保庞瑛而黄昏又杀了庞瑛,徐辉祖能活?
黄昏都得死!
恐怕黄昏也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所以在杀庞瑛一事上才敢做得如此有恃无恐。
思绪收回来。
朱棣是真不明白,黄昏有什么办法能在没钱的情况下从应天府尹向宝手上,把那座废弃庄园买下来,还能让应天府衙不吃亏。
根本没有操作空间。
不过朱棣知道,不能小看黄昏,这货总是能创造不可能为可能。
……
……
应天府衙。
黄昏和府尹向宝相对而坐,两人官职差不了多少,都是京官中的要职,一个负责应天城政务,一个负责锦衣亲军指挥司的队内纪律,目前局势下,黄昏的官职更要显赫一些。
但向宝依然有其傲气。
不卑不亢的说,黄镇抚使,你再来十次也没用,那座庄园属于官府在册的资产,我就算再想帮助你,也不敢贱卖,若是被都察院那边知道了,咱俩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有了朱棣的允诺,黄昏已经淡定下来。
闻言笑道:“向府尹别急着拒绝,那座庄园是废弃之物,你们应天府衙也不敢动用,只能荒废在那里,等待着将来某天有钱后重新装修,给陛下用来赏赐功臣用,但向府尹有没有想过,到时候陛下用它来赏赐功臣,可就和你们应天府衙没有关系了,届时你们府衙这边,可是白白损失这一块库存资产。”
每一级官府都有资产。
像这种废弃庄园,大多是罪犯充公所得,若是好的庄园,那就拿出去卖了,或者被天子收了去,只有这种废弃的,需要投入钱财装修,才会烂在手里。
只不过很多时候,尤其是远离皇权的地方,官府的资产被官僚们阴吞阳占给私有化了。
向宝想不想卖那所废弃庄园?
想!
只要卖出去,就可以变现,用到应天府衙其他开销上。
但一直没人来买。
原因也简单,因为投入重新装修是一笔大钱,和重修一座庄园差不了多少。
听到黄昏一番似乎是为府衙着想的言论后,向宝笑了起来,有点老狐狸的味道,不急不躁的喝了口茶,放下茶盏,理了理官服,慢条斯理的说:“确实是这个道理,陛下登基之后,虽然很是安宁,但朝野臣子谁不知道他的心,意图远征草原,一旦打仗得胜归来,总要赏赐功臣的,到时候他金口玉言一开,咱应天府衙又得拿去找户部拿银子,可若是打仗之后去找户部要银子,能要到银子才是怪事,所以那处庄园若是重新修缮,这钱财还不是应天府衙来出。”
黄昏大喜,“既然如此,不如卖了,来府衙之前,我已见过陛下,他亲口承诺,只要我出的价钱不让府衙这边吃亏,他绝对不会有任何干扰。”
向宝乐了,“黄镇抚使还真是志在必得。”
为了一座宅邸,数次打扰陛下。
也就他敢。
同样是天子宠臣,你看纪纲敢不敢因为这些事去麻烦朱棣——借他几个胆都不够。
黄昏叹道:“向府尹也是为人父的长辈了,当知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我呢,因为种种缘故,不得不未雨绸缪,先成婚留个一子几女在世间。”
这是随口胡诌。
娶徐妙锦哪是为了留后,是为了留后的那个美妙过程。
当然,爱情是基础。
向宝却很是感同身受,他知道黄昏在仕途上的险恶,闻言叹道:“你有孝心,自是最好,可惜啊可惜,你还是来晚了。”
黄昏:“……”
什么个状况?
向宝继续道:“在你提出要买那座庄园后,消息走漏了,你前脚刚走,有位有权有势,和你一样,也是我这个府尹不敢开罪的大人物来到府衙,提出要买那座庄园,开出的价格很是公道,府衙不仅不会亏,甚至有点小赚。”
黄昏顿时想骂娘,“纪纲?还是梅殷?”
向宝:“锦衣卫指挥同知,纪纲。”
按说,这种事情纪纲不应该亲自出面,应该找个中间人来,毕竟他和黄昏都是一朝臣子,他亲自出来抢买这座庄园,不啻于明着告诉应天权贵和大明天子,他纪纲和黄昏势不两立。
不过因为庞瑛之死,纪纲不得不站出来。
所以他已经撕破脸皮。
就是要正大光明的告诉所有人,得罪了他纪纲不会有好下场。
你黄昏不想要这座宅子结婚么。
我买了。
看你黄昏用什么当婚房,这件事无伤大雅,但是能恶心你。
纪纲甚至还会做得更绝,黄昏今后无论想买哪座宅院,他都可以出手,实在是没钱买了,大不了拿出北镇抚司的权力,去查要和黄昏交易的富贾。
有事更好,资产充公。
没事?
那也得查出事来,这些伎俩北镇抚司玩得不要熟溜——论手段,北镇抚司远胜于南镇抚司。
黄昏一听向宝说纪纲要买,就知道完犊子了。
迟疑了下,问道:“他出价多少?”
向宝比了个数。
黄昏唯有苦笑,纪纲确实优秀,他出的这个价格不算多高,但恰好就是那座庄园的价值——沈熙礼给自己估算出来的数目。
这个价自己也可以出,但问题是,没有现钱。
找向宝打白条?
这就别想了,向宝可不是庸臣,和顾佐一样,都是永乐年间的名臣。
无奈的叹气,“容我再想想。”
起身告退。
向宝送黄昏出府衙,临别之际,发自内心的诚恳道:“从庞瑛时候,你和纪纲之间就已势同水火,恐怕接下来你俩之间的争斗,就在这处废弃庄园上了,须要小心着些,仕途之上,每一步都是步步杀机。”
从言辞中,不难看出向宝的私人立场。
黄昏道谢离去。
他何尝不知道,接下来肯定要因为自己结婚买房子的事,和纪纲斗个水深火热。
说到底,这其实是朱棣提前祭出的大招。
两个宠臣之间的制衡!
………………………………
第一百七十三章 复盘
黄昏回到莲花桥畔平康坊。
婶儿吴李氏在洗衣服,吴溥在内阁执勤,今夜不归,吴与弼在书房对照《集韵》、《广韵》以及一些其他旧词典,对所有字进行归类、注音、释义。
这是个庞大的工程。
吴与弼一般是白天看书,傍晚时分开始这项工作。
关于汉语拼音,黄昏已经教会他。
所以他会用几年甚至十年左右的时间,来弄出一本《新华字典》来,对这项工作,吴与弼自己乐在其中,他也明白这是件何等划时代的事情。
吴溥曾观摩过,只用四个字形容了他的感受:惊为天人。
黄昏回到他的书房,找了纸笔,复盘当下的靖难余晖局势。
先是明面上。
天子朱棣,麾下能绝对信任的人有郑和,郑和手中有王顺等一批内侍宦官,道衍老和尚也是朱棣绝对信任的人。
淇国公丘福、成国公朱能等人,在靖难余晖之中可以完全信任。
若是涉及立储,则要另外考虑立场。
锦衣卫这边有两个势力。
锦衣卫指挥同知纪纲,锦衣卫都指挥使庄敬,北镇抚司镇抚使李春,指挥佥事王谦,指挥同知袁江。
这些人是一伙的。
他们不会管你靖难余晖的大是大非,在听命朱棣的同时,还有更多私欲,所以在靖难余晖的处置上,朱棣一直更倚重于郑和的人。
另外一批势力,则已锦衣卫指挥佥事赛哈智,锦衣卫南镇抚司镇抚使黄昏为首。
南镇抚司大部分都是心腹。
其中从兴化府带回来的张良六人可以绝对信任,赵芳生、苟布、张凤阳三人亦可信任,从兴化府总旗姚楚山那边被自己拉过来的,那位叫于彦良的还需要拉拢。
这个人必须拉拢进阵营。
因为他那个侄儿于谦,就算因为自己的出现导致北京保卫战不会出现,于谦也是个人才,将来肯定要成为朝廷肱骨重臣。
这是明面上自己可以动用的人力:整个南镇抚司。
建文旧臣方面,情况还有些微渺。
首先是女秀才刘莫邪,这个老妪如今被南镇抚司、北镇抚司、郑和的人全力监视,已经无法兴风作浪,只要她稍有异动,针对她联系的人下手,一抓一个准,必然是参与靖难余晖的旧臣。
其次是徐辉祖。
这位儒将的立场目前来看,因为徐妙锦姐姐的缘故,即将成为自己的大舅子,可以信任,但又不得不多一个心思。
万一他所谋甚大,是驸马梅殷那一边的人呢?
所以可以有所保留的用。
要知道一点,徐辉祖是和徐皇后同一年死的,以徐皇后的性情,在临终之前肯定要给他求情,他要是没事,徐皇后一死,朱棣念皇后的临终意愿,也该放他,不会在徐皇后死后没多久,也死了。
说没有猫腻,估计没人相信。
接下来就是驸马梅殷,这个人在整场的靖难余晖之中,并没有确凿的参与过任何一件事,但如今所有的迹象都表明,他就是靖难余晖的最大幕后主谋。
说不准什么上元大火案,黄金失窃案,景清大殿刺杀朱棣案,都是他一手策划。
按照许吟的观点,当初针对黄昏的长街奔马案,黑市赏金一事,都不像是景清的做事风格,说不得也是梅殷的手笔。
只要除掉梅殷,靖难余晖就算了完了。
对梅殷,黄昏没有仁慈。
景清之流是书生忠君,但梅殷完全是为了私欲和权利而罔顾人命,所以黄昏愿意救景清,梅殷却是该死。
在此之外,黄昏还多了个心思。
他在复盘的纸上多写了个人名。
电视剧、小说里都有这种例子:最有嫌疑的很可能是清白,最没有嫌疑的反而是最可能的。
目前来看,梅殷是最有嫌疑的。
但有个是最没有嫌疑的。
李景隆!
如果说梅殷可以和朱棣因为分赃不均而闹出诸多事情来,那么李景隆也完全有可能。
结合历史知识不难看出。
朱棣登基之后,李景隆数次被弹劾,最终黯然离世。
这当中没有猫腻?
所以黄昏在复盘的纸上,写上李景隆的名字,并且打算派几个心腹去监视着这位靖难“功臣”。
在此之外,黄昏复盘了自己准备的人才。
国子监附近,住了个高贤宁,以后朱棣肯定是要起用的,高贤宁现在看,仅仅是一个有气节的大才而已,但一旦大明扬帆,海外管理需要班底,高贤宁就是人选之一。
少年王振,善于钻营人心,又有一番身手。
管理政事不行。
且是郑和的人。
但只要拿捏住他,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