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之从大元帅到皇帝-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本王要是想长命百岁的话,那只有两个办法。第一个就是在父皇在世的时候,取得太子之位入住东宫。”

    “当然,朝中重臣绝对不会希望看到这一天。所以这个办法有与无并无区别。”

    “而第二个办法就是,本王拥有足够制约朝廷的能力。就算是朝中重臣想动本王,也不得不顾及动了本王的后果。”

    “只有这样,本王才能真正的长命百岁。不知卫国公觉得本王说的可对?”李恪看着卫国公问道。

    “哈哈哈,怪不得程咬金那个老滑头,竟然选择了支持你。原来你才是真正的麒麟儿,恐怕其他几位皇子都无法与你相比。包括当朝太子殿下。”李靖大笑着对李恪说道。

    “那不知卫国公是否觉得,也应该支持本王的。毕竟本王要娶的可是国公夫人的爱徒。而且卫国公的爱徒也是本王的贴身侍卫。”

    “在外人的眼中,本王可是卫国公的女婿。就算卫国公不选择支持本王,恐怕别人也不会相信。”李恪笑着对李靖问道。

    “如今老夫已经辞官,朝中之事已经与我再无半分关系。一个乡野村夫的支持又有什么用呢?”李靖摆了摆手后说道。

    “当日卫国公辞官,为的也是此事吧。但是本王觉得用不了多久,卫国公将会重新披挂上阵,为大唐开疆扩土。”李恪信心满满的对李靖说道。

    “看来齐王殿下对边疆之事也十分了解。那不知齐王殿下觉得,如果有朝一日皇上让老夫重新领兵。老夫又应该如何决定呢?”李靖问道。

    “卫国公可以以身体年迈为由拒绝,并且向父皇举荐人才。并且答应父皇随军参战军机。到时候父皇一定会答应的。”李恪笑着对李靖说道。

    “看来齐王殿下是准备挂帅出征,为大唐开疆扩土呀。”李靖喝了一口茶水之后说道。

    “如果本王只有实力没有军功,就算有朝一日可以制约朝廷,也毕竟是名不正而言不顺。”

    “如果本王可以为大唐开疆扩土,到时候自然就不一样了。”李恪开口说道。

    “既然如此,那老夫就帮你这个忙。希望到时候你不要让老夫失望就好。”李靖点了点头后说道。

    “以后在人前本王要称呼卫国公为岳父大人。既然如此,卫国公为何不直接收爱莲为义女呢?”李恪笑着对李靖说道。

    “你小子真是个不吃亏的主,放心吧,我和红拂女早就将他们兄妹二人视如己出了。”李靖笑了笑后说道。

    (本章完)


………………………………

第222章 峰回路转

    “启禀皇上,卢国公和齐王殿下在殿外候旨。”黄门官来到太极殿中对李世民说道。

    “宣。”李世民开口说道。

    不多时程咬金和李恪便走进了太极殿,向李世民行礼之后,程咬金便开口说道:“臣程咬金,奉命带齐王殿下来见皇上。”

    “李恪,河南道世家联名上书,说你滥杀无辜巧取豪夺。不知你有什么要向朕说的。”李世民开口对李恪问道。

    “启禀父皇,儿臣在河南道大开杀戒也是身不由己。河南道遭受旱灾,那些世家大族不知为父皇分忧。”

    “反而暗中收买那些无业游民,试图阻止儿臣赈灾之事。迫不得已儿臣才大开杀戒的。”李恪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那你强行向世家大厨征收赈灾粮,又如何解释呢?”李世民再次对李恪问道。

    “父皇有所不知,这些世家大族不但不愿拿出粮食为父皇分忧。反而还暗中大肆收购囤积粮食,为的就是让河南道灾民四起。”

    “然后达成他们那不可告人的秘密。儿臣正是洞悉了此事,所以才会行强征赈灾粮之事。”李恪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齐王殿下,这些只不过是你一面之词而已。又如何能够说服在座的众人呢?”长孙无忌开口说道。

    “长孙大人,不知在这次赈灾之中,你出了多少粮食?”李恪怒视着长孙无忌问道。

    “齐王殿下不要忘了,你是河南道节度使,而本官可不是。”长孙无忌一脸不屑的说道。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就连河南道的百姓都知道为父皇分忧。尽量少的领取赈灾粮。哪怕半饥半饱也要给别人留下一份。”

    “可是长孙大人却说出这样的话。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长孙大人的身上,体现的可是淋漓尽致呀。”李恪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说道。

    长孙无忌被李恪说的面色一变,可是又无以对答。于是便开口转移话题说道:“那不知御史台御史颜廷明之死,齐王殿下又当作何解释呢?”

    “长孙大人的意思是说本王杀了颜廷明,不知长孙大人可有什么证据?”李恪开口对长孙无忌问道。

    “颜廷明已经将你在河南道的罪证整理成册,并且命人送到了本官手中。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他却在齐州城驿站被害。”

    “难道齐王殿下觉得,你能脱得了干系不成?”长孙无忌怒视着李恪问道。

    “卢国公,你是负责和颜廷明一起调查本王的。不知你可知道颜廷明已经掌握了本王的罪证?”李恪开口对程咬金问道。

    “我只不过是带兵驻扎在齐州城外,城中的事情我程咬金倒是不太清楚。不过倒未曾听说颜廷明有齐王的罪证。”程咬金摇了摇头说道。

    “你和齐王殿下沆瀣一气,颜廷明又岂能让你知道。”长孙无忌说完之后,便从身上拿出一本奏折。

    并且开口对李世民说道:“启禀皇上,这就是颜廷明派人快马加鞭送回来的奏折。”

    李世民让王德将奏折拿了过来,翻开看过之后不由得脸色大怒。直接将奏折丢在李恪的面前说道:“现在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父皇,儿臣倒没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有个人倒是有话要对父皇说。”李恪面色不变的对李世民说道。

    不多时,一个身穿朝服的人走上了太极殿。这不由得让众人为之一惊,就连李世民也不由得站起身来。

    因为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传闻遇害于齐州驿站中的颜廷明。

    颜廷明来到太极殿,先向李世民行礼然后说道:“臣御史台御史颜廷明,参见皇上。”

    “颜爱卿,朕听说你已经在齐州城驿站遇害。为何今日又毫发无伤的出现在太极殿中呢?”李世民开口问道。

    “皇上,当日正巧臣微服暗查齐王殿下狂征暴敛之事。所以并未在驿站之中,所以才躲过了这次大劫。”颜廷明开口说道。

    李世民听后不由得点了点头,然后开口对颜廷明问道:“李恪说你有话要对朕讲,不知你要和朕说什么?”

    “皇上,臣虽然与齐王殿下有杀子之仇,但是也不能因为一己之私而陷害齐王殿下。”

    “自从臣到了河南道之后,到处都是百姓颂扬齐王殿下的声音。刚开始听说臣是调查齐王殿下罪责的,曾经还被百姓扔过鸡蛋。”

    “最后在臣努力的彻查之下,终于查清楚了事情的经过缘由。原来齐王殿下所行之事也是为了赈灾着想。”

    “要不是河南道的世家大族联合起来,欲破坏齐王殿下赈灾之事。齐王殿下也不会痛下杀手。”颜廷明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原本李恪准备让颜廷明继续潜伏,向李世民好好的告自己一状。可是最后李恪却改变了主意。

    听完颜廷明的奏报之后,李世民阴沉着脸说道:“长孙无忌,不知你手中这颜廷明的本奏折是从何而来?”

    这一下长孙无忌可就不淡定了,原本他觉得颜廷明已死。所以便伪造了这本奏折,可是如今颜廷明却活着出现了。而且每一句话都在为李恪开脱。

    “皇上,臣从来没有向朝中送过奏折,不知皇上说的奏折是什么?”颜廷明一脸不解的对李世民问道。

    “这就要长孙无忌来回答了?”李世民的脸色变得更加阴沉,怒视着长孙无忌问道。

    “皇上,臣手中的这本奏折,确实是从齐州城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如果不是颜廷明亲自所写,恐怕就是河南道世族蓄意栽赃。”长孙无忌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听到长孙无忌的话,李恪在心中不由得暗骂:“长孙无忌你这只老狐狸,竟然将事情全部推到河南道世家的身上。”

    “今天这件事朕就不追究了,不过以后如果你再敢偏听偏信。就休怪朕不念及你的功劳。”李世民板着脸对长孙无忌说道。

    李世民又何尝不知道,长孙无忌这句话只不过是托词而已。要不是李世民成心想要放长孙无忌一马,恐怕长孙无忌今天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李恪也自然知道,李世民不会将长孙无忌怎么样。于是便转移话题说道:“父皇,儿臣这里倒有一份盟书,还请父皇御览。”


………………………………

第223章 以退为进

    李恪将盟书交给王德之后,便由王德将盟书转交李世民。李世民看过之后不由得勃然大怒。

    “山东世族不出仕为官也就算了,竟然不顾百姓的死活准备烧毁赈灾粮食。不知各位觉得应该如何处置此事?”李世民开口对满朝文武问道。

    此时长孙无忌等人个个闭口不言。毕竟对于他们来讲,让山东世族吃点苦头,绝对算得上是一件好事。

    “父皇,儿臣觉得应该将五姓七宗的家族叫到长安城来,让他们在太极殿上当面对质。”看到无人开腔,李恪便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马上传至五姓七宗家主,让她们即刻前往长安城。朕要亲自与他们当面对质。”李世民点了点头后说道。

    这时李恪再次开口对李世民说道:“父皇,儿臣已经将荥阳郑家所有直系亲属押解到了长安城。荥阳郑家的家产也全部查封了。”

    “难道你就单凭这一张盟书,就断定荥阳郑家有株连九族之罪不成?”李世民开口对李恪问道。

    “盟书是荥阳郑家的管家亲手交给儿臣的,而且这张盟书的主导者,也是他荥阳郑家家主郑冷白。”

    “但是这还不足以让儿臣大动干戈。儿臣抄了荥阳郑家是因为郑冷白派人暗杀颜廷明。并且栽赃嫁祸本王。”李恪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你是说刺杀颜廷明的人,是荥阳郑家派出来的?”李世民开口对李恪问道。

    “父皇,何不将郑冷白押上太极殿,让他与儿臣当面对质。免得他觉得儿臣冤枉了他。”李恪开口说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便命人将郑冷白带上了太极殿。当众人看到郑冷白的时候,一个个不由得叹息摇头。

    此时的郑冷白落魄的已经不成样子,毕竟这一路之上在木笼囚车中度过,这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

    郑冷白进了太极殿之后,便开口对李世民说道:“皇上,虽然我荥阳郑家拒绝出仕为官。但也不至于抄了我荥阳郑家吧?”

    “为何抄了你荥阳郑家,想必你比谁心中都清楚。”李恪开口对郑冷白说道。

    “还请齐王殿下说明,否则我还真就不知道犯了什么罪。”郑冷白一副受了冤枉的表情,对李恪问道。

    “你可认得这张盟书,这可是你亲笔所书,想必你应该不会太陌生吧。”李恪从李世民的手中拿回盟书,对郑冷白问道。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一封伪造的盟书,就能治我荥阳郑家于死地。看来齐王殿下真的已经是只手遮天了。”郑冷白一脸不屑的说道。

    “本王就知道你会强词夺理,但是你可知这盟书,本王是从何处得来的。”李恪笑着对正冷白问道。

    李恪说完之后,便命人将荥阳郑家的老管家带上了太极殿。只不过这个老管家却并非是真正的管家,而是由墨翼书乔装改扮的。

    只不过墨翼书的易容术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就算是和老管家朝夕相处的郑冷白,也没有看出丝毫的破绽。

    墨翼书上了太极殿之后,便开口对郑冷白说道:“家主,事到如今狡辩也没有用了。试图联合山东世族烧毁赈灾粮,以及派人暗杀颜廷明的事情,齐王殿下已经全都知道了。”

    “就连我们暗中雇佣无魂阁的人杀人灭口,也已经被齐王殿下掌握了足够的证据。看来我荥阳郑家注定要因此而灭亡了!”

    “休要信口雌黄,没有想到我的身边竟然养了一条狗。一条咬自己主人的狗。”

    “不知道齐王殿下给了你什么好处,竟然让你做出如此卖主求荣之事。”郑冷白怒声的对老管家说道。

    “家主,没有想到你竟然准备弃车保帅。好在我这里有你给无魂殿的亲笔信,以及于山东世族的往来书信。”老管家说完之后,便从怀中掏出了数封书信。

    当然,这些书信都是李恪伪造的。但是却足可以让郑冷白大失方寸。

    果然不出李恪所料,此时的郑冷白已经脸色大变。刚才那嚣张跋扈的表情也消失的荡然无存。

    整个人直接瘫软的坐在了太极殿上,双目无光的看着前方。仿佛此时已经魂不附体了。

    李恪上前两步问道:“郑冷白,事到如今你还想狡辩不成?”

    “哈哈哈,没有想到我荥阳郑家,竟然毁在一个管家的手中。也许这就是因果循环吧。”

    “不错,这一切都是我主导,为的就是将你赶出河南道。因为你的存在已经彻底的伤及了世家大族的底线。”郑冷白一脸无奈的笑容,开口对李恪说的。

    “父皇,儿臣已经查明了事情的原委。还请父皇按照大唐律法,来定荥阳郑家家主郑冷白的罪责。”李恪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先将郑冷白收押在监,等其他五姓七宗的家主来长安城之后,让他们当面对质,然后再定其罪责。”李世民开口说道。

    看着郑冷白被压了下去,李恪开口对李世民说道:“父皇,如今河南道的灾情已经彻底的解决。”

    “可是儿臣却将山东世族彻底的得罪了,就算是再留在齐州,恐怕也是举步维艰。”

    “所以儿臣希望父皇可以废去儿臣齐王爵位,收回河南道节度使的官职。让儿臣回长安城做一个逍遥王。”

    听到李恪的话,李世民不由得皱了皱眉头。原本李世民觉得,长孙无忌等人已经不会再为难李恪。李恪大可以再回齐州担任河南道节度使。

    可是李世民万万没有想到,李恪竟然提出要回长安城。而且还是交出手中所有的权力。

    李世民便不解的对李恪问道:“你为何会生出这样的想法。不要忘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你可是代朕治理河南道,难道还有人敢质疑你的权威不成。如果你还有什么担心的话,朕倒是可以赐你一面金牌。”

    “父皇,虽然一面金牌便可让儿臣在河南道发号施令。但是却无法平息某些人对本王的陷害之心。”

    “也许有朝一日父皇会看到,儿臣欲起兵谋反的证据。到时候恐怕儿臣就算是身上长满了嘴,也是百口莫辩。”

    “于是其被人陷害而死,还不如让儿臣回长安城,好好享受儿臣的余生。”李恪前开口说道


………………………………

第224章 丹书铁卷免死牌

    听到李恪的话,李世民便知道李恪在担心什么了。当日李世民曾经当着长孙皇后的面说过,保证李恪会长命百岁。

    看来是李恪还是不太放心,希望自己可以在太极殿中给出保证。不过李世民倒并未觉得李恪这样做不对,毕竟李恪的身份过于尴尬。

    于是便开口说道:“朕今日就赐你丹书铁卷免死牌,只要你不带兵打到京城来逼宫。这天下就无人能够治得了你的罪。”

    “朕在位的时候如此,朕百年之后太子登基也是一样。这样你总该放心回齐州城了吧。”

    “父皇,这丹书铁券乃是国之重器。儿臣只不过是一个皇子,又如何能够受得起这丹书铁券呢?”李恪开口拒绝道。

    “皇上,齐王殿下说的不错。这丹书铁券乃是国之重器,不能轻易赐下,还请皇上三思而行。”长孙无忌急忙站出来说道。

    长孙无忌可不想看到李恪手中拥有丹书铁卷免死牌。如果真的给了李恪,那李恪将成为李承乾的最大威胁。

    所以紧随长孙无忌之后,一众文官纷纷开口表示。李世民不应该赐丹书铁券给李恪。

    就连秦琼尉迟恭等人,也同样反对李世民这样做。一时之间朝堂之上皆是反对之声。

    李恪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气愤,反而觉得这才是正常应该发生的。如果没有人反对李世民赐给自己丹书铁卷,反倒是有一点反常了。

    就在这个时候,程咬金却站出来说道:“皇上,齐王殿下在河南道赈灾,未动国库一文钱一粒米。就让整个河南道的百姓免受旱灾所扰。”

    “这可是让数以万计的百姓不必流离失所的大功劳。臣手中有一份河南道的万民书,还请皇上过目。”

    程咬金说完之后,便命人抬上一个木箱子。打开木箱之后,便见到木箱之内放着一本万民书。

    程咬金命人将万民书打开,足足有数十丈长短。上面密密麻麻的写着一个个名字,还有一个个血红的指印。

    李世民看过之后不由得开怀大笑,然后开口对长孙无忌等人问道:“齐王立下如此大功,不知在座的各位谁能够做到。”

    李世民的这句话瞬间让满朝文武无人开口。因为他们心中明白,凭借他们的一己之力想要赈济河南道灾民,绝对是不可能完成的。

    看到众人不再开声,李世民便再次说道:“如果在座的各位谁能做到的话,朕同样赐他丹书铁卷免死牌。”

    “皇上,齐王殿下乃是皇上亲生的儿子,如今又立下如此大功。就算是赐下丹书铁卷免死牌,绝对也是不为过的。”魏征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皇上,如果河南道百姓知道,皇上赐给齐王丹书铁卷免死牌。一定会赞扬皇上英明神武。”程咬金大笑着对李世民说道。

    “来人,马上命人篆刻丹书铁卷。不过这丹书铁卷免死牌只有李恪可用,其后代没有资格世袭此丹书铁卷免死牌。”李世民开口说道。

    长孙无忌等人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于是纷纷开口反对。甚至跪在太极殿中以死相逼,让李世民收回成命。

    就在李世民左右为难之际,李恪再次开口说道:“父皇,儿臣愿辞去河南道节度使一职。并且对封地七州之内的军政事务不在过问。”

    “就让儿臣在齐州当一个逍遥王爷,有七州百姓的供养。再有了这丹书铁卷免死牌,儿臣便可以寿终正寝了。”

    李世民何尝不知道李恪是在给自己台阶下,于是点了点头后说道:“就依其王所奏,不过朕赐给齐王的禁军,就留在齐王身边坐个位对吧。”

    听到李恪交出了自己所有的权利,长孙无忌终于长出了一口气。于是开口对李世民说道:“皇上,既然齐王殿下不再过问封地内的军政之事,还请皇上派人代齐王殿下掌管七州军政大权。”

    长孙无忌心中明白,现在想要阻止李世民赐下丹书铁卷免死牌,恐怕绝对是不现实的。

    所以长孙无忌想的是,找人架空齐王李恪。接管七州的军政大权,到时候就算李恪有心夺嫡,也没有人会支持他的。

    李世民听后点了点头,便开口对众人问道:“各位爱卿觉得,何人有资格代替齐王李恪,掌管七州的军政大权?”

    这时李承乾开口对李世民说道:“父皇,清河崔家的长孙崔永健,才高八斗那也是可用之人。”

    “由他来执掌七州军政大权,儿臣觉得再适合不过了。毕竟他身后还有着清河崔家。”

    李世民听后不由得点了点头,然后开口对李恪问道:“不知你觉得这崔永健可适合否?”

    “父皇,既然儿臣已经决定不理七州军政大权。那么至于谁来接掌七州军政大权,儿臣都不会有丝毫的意见。”李恪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听后点了点头,便开口下旨说道:“崔永健七州节度使,带长七州军政大权。近日前往齐州任职。”

    说完之后李世民便转身离开了太极殿。不过众人可以从李世民的脸上看出,此时的李世民心情并不是很好。

    不过李承乾和长孙无忌,此时却是心情大好。因为他们觉得,李恪最终为自己做了嫁衣。

    就算李恪手中有丹书铁卷免死牌,也不会再有资格争夺太子之位。到时候李恪只不过是一个逍遥王爷,他的死活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

    “你真的这样决定了吗?难道你对皇位就没有丝毫的觊觎之心?”甘露殿中李世民开口对李恪问道。

    “父皇,好男儿本当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怎奈儿臣身份过于敏感,就算是儿臣有那份心,也不会有人支持儿臣。”

    “既然那是一条不归路,儿臣又何必明知是死,还要去走下去呢?”李恪一脸无奈的对李世民说道。

    “如果朕现在就废了李承乾,你以为当朝太子呢?”李世民一脸正色的对李恪说道。

    听到李世民的话,李恪直接跪在了地上,开口对李世民说道:“父皇万万不可,如果父皇这样做了,恐怕会动摇国本。”


………………………………

第225章 北方葵水鬼差

    李世民听到李恪的话心中十分宽慰,这太子之位可是诸多皇子都眼红的存在。没想到李恪竟然能够如此的想。

    “朕的这些儿子中,恐怕无人能与你相比。不能让你成为朕的接班人,恐怕会是朕一生之憾。”李世民叹息的说道。

    “父皇,一切皆有因果,今日之因必有明日之果。又何必在意那么多呢。”李恪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看来你每日参禅礼佛还真有所悟,既然一切都是因果循环,那就顺其自然好了。”李世民点点头后说道。

    “如今儿臣手中无权无势,已经成为了一个没人能动得了的逍遥王。恐怕朝中的重臣也就放心了。”

    “父皇也不必再担心有人没事拿儿臣说事,父皇的耳根也清静了不少嘛。”李恪笑着对李世民说道。

    “算啦,不提这些不开心的事情。有时间去陪陪你母妃,这次回齐州之后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来长安城。”李世民开口对李恪说道。

    李恪点了点头之后,便向李世民告辞离开了甘露殿。向杨淑妃的寝宫而去。

    ……

    “这样最好,免得那些人每天都算计你我母子。真希望你的弟弟也和你一般想法,那母妃我也就放心了。”杨淑妃一脸笑容的对李恪说道。

    在杨淑妃的心中,什么当朝太子国之储君,就算是这九五之尊的皇位。都比不上李恪逍遥自在活着重要。

    不过南阳公主却不这样认为,只听南阳公主开口说道:“难道你真的愿意放弃这一切吗?”

    “姨母何必明知故问呢?一盘棋最终的输赢并不在你有多大的地盘,而是你每颗棋子摆放的位置。”李恪开口对南阳公主说道。

    南阳公主听后点了点头,然后说道:“这才是父皇的好外孙。”

    “你们在说什么,难道你并非真的想当逍遥王。那你为何又将手中的权力全部放掉呢?”杨淑妃一脸不解的问道。

    “母妃,你不必为儿臣担心什么。如今儿臣手中有丹书铁卷免死牌,就不会再有人能伤害到儿臣分毫。”

    “而母妃只管享受自己的生活就好了。人活着弹指百年,快乐才是最重要的。”李恪笑着对杨淑妃说道。

    “嗨,该来的终归还是会来,就算是想躲也躲不掉。算了,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记得有时间多回来看看母妃。”杨淑妃叹了一口气后说道。

    ……

    “太子殿下,等属下到了齐州之后,齐王李恪这些年的努力,将全部成为太子殿下的。”崔永健开口对李承乾索道。

    “这也是本宫让你去齐州的原因,希望你不要辜负了本宫对你的这份信任。”李承乾开口对崔永健说道。

    崔永健向李承乾再次施礼说道:“属下当日投靠齐王李恪,可是他竟然将我丢入禁军之中。想让我成为一名微不足道的士卒。”

    “要不是遇到太子殿下,属下这一辈子恐怕将无出头之日。所以属下又怎么会忘记太子殿下的知遇之恩。”

    “再者说了,属下的愿望可是让清河崔家成为世家之首。而能帮属下完成这个愿望,这天下之间除了太子殿下之外,又有什么人能够做到呢?”

    “本宫自然知道你的心思,不过本宫把丑话说在前面。今日本宫能将你送到齐州去,明日也同样可以让你一无所有。”

    “至于你将来会走到哪一步,就全看你自己的抉择了。”李承乾看着崔永健说道。

    “太子殿下,属下前往齐州上任人生地不熟,家人也就不准备带去了。不知太子殿下可否允许属下的家人,留在东宫之内。”崔永健开口对李承乾说道。

    李承乾听后满意的点了点头,并且开口对崔永健说道:“本宫会善待你的家人,绝对让你在齐州毫无后顾之忧。”

    ……

    “你真的准备将我留在这里吗?”崔永健的夫人一脸伤感的问道。

    “放心吧,太子殿下不会亏待你的。在者说,不将你留在东宫,太子殿下又如何会安心呢?”

    “你把这个拿着,如果感觉到有什么危险的话,就将这块玉佩戴在腰间。到时候自然会有人保你万无一失。”崔永健一边说一边将一块玉佩,你给了自己的夫人。

    这块玉佩雕刻着一个瀑布,因为玉佩水头的原因。看上去瀑布的水就像在流动一般。而且玉佩的下面只写了一个水字,其他的就什么也没有了。

    “这块玉佩的样子真的挺奇怪的,好好的一块玉佩竟然雕刻成了这个样子。”崔永健的夫人叹息的说道。

    “记住,无论如何也不能将这块玉佩弄丢了。如果无法将其保全的情况下,宁愿将其敲碎也不能落入他人之手。”崔永健一脸正色的交代道。

    崔永健的夫人自然不认得这块玉佩,因为这块玉佩代表的是,幽冥五方鬼差之北方葵水鬼差。

    也就是说,崔永健的身份正是幽冥五方鬼差之一的北方葵水鬼差。虽然崔永健不知孟婆是谁。

    但是崔永健却知道,孟婆就在这太极宫中。而且身边还有孟婆专属的忘川卫。

    只要忘川卫到北方葵水鬼差的玉佩,定然会全力保护自己的夫人。这让崔永健就算前往齐州,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

    “回到齐州之后,你小子可就逍遥自在了。”来给李恪践行的程咬金,大笑着说道。

    “程伯伯,前几日太极殿中多亏了程伯伯的力挺。不过程伯伯以后也要多加担心,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