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之从大元帅到皇帝-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父皇,儿臣马上派人准备药材,抓紧为皇后娘娘熬制药物。父皇放心,儿臣保证让皇后娘娘药到病除。”李恪向李世民行礼说道。

    然后便向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告退,去向自己的母妃杨淑妃问安去了。

    看着李恪离开的背影,李世民对长孙皇后说道:“观音婢,难道你真的不担心李恪会对你有谋害之心吗?毕竟如果你有什么不测的话,对于李恪来讲绝对是一件好事。”

    “二郎,你觉得有人会做着掩耳盗铃之事吗?如果我真的因为李恪的药而死,你会放过他吗?他的母亲杨淑妃还会有机会成为皇后吗?”

    “相反,如果李恪所诊断正确的话。他根本就不必多此一举。直接等着我香消玉损不就完了。”长孙皇后笑着对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不由得点了点头,然后开口说道:“你就是过于善良,把什么人都当成你一样。”

    ……

    “母妃,母妃,儿臣来看望你了。”李恪一边走一边大声嚷嚷着。

    而此时杨淑妃早就得知李恪到了长安城的消息,一早就等着李恪来拜见自己了。

    听到自己的儿子在外面大呼小叫,杨淑妃便急忙起身迎了出来。抓着李恪的手一阵嘘寒问暖。

    “怎么这么长时间不见就黑成了这个样子,自己一个人在外面应该多注意照顾自己。不要每日只知道打猎玩乐。”杨淑妃对李恪说道。

    “母妃大可放心,你看儿臣的身体有多棒。”李恪说完之后,便原地做了一个后空翻。然后笑着站在杨淑妃的面前。

    “多大的人了,还如此毛毛躁躁的。要是让你父皇看到了,看他不骂你一顿。”杨淑妃瞪了李恪一眼后说道。

    “母妃,等一下婧柔便会进宫来看你。到时候儿臣亲自下厨,做几个拿手的小菜。我们一家人好好的团聚一番。”李恪笑着对杨淑妃说道。

    就在母子二人聊着的时候,南阳公主来到了杨淑妃的寝宫。并且笑着对李恪说道:“来了就去见皇后娘娘,也不知道看看我这个姨娘。”

    看到南阳公主走了进来,李恪便笑着说道:“外甥这不是没倒开时间去看姨母吗?还准备等一下亲自去请姨母,晚上尝尝外甥我的手艺。”

    “你小子就是嘴甜,好了不要在那里贫嘴了。你们娘俩总不能就准备站在这里聊上一下午吧。有什么话还是进屋里再聊不迟。”南阳公主笑着说道。

    这时候杨淑妃和李恪才想起来,一时之间竟然忘了进屋。竟然在院子里就聊了起来。

    于是三人相视一笑便向屋内而去。而这时雨化田也过来向李恪行礼。并且单膝点地对李恪说道:“属下幽冥孟婆参见主上。”

    “起来吧,这段时间有你保护母妃。本王也少了不少的担心。”李恪一脸上位者的表情说道。

    此时李恪和刚才的李恪判若两人,就连杨淑妃都有一点不敢相信。如今板着脸一脸霸气的人,就是自己的儿子。

    不过看到自己儿子的样子,杨淑妃的心中不免暗中高兴。甚至杨淑妃在李恪的身上,还看到了自己父皇的影子。

    于是便低声的对南阳公主说道:“姐姐,你看恪儿现在的样子,和父皇的当年有几分相像?”

    “长相上倒是有个两三分,但是这股气势至少有七八分相像。”南阳公主笑着对杨淑妃说道。

    而这时雨化田却开口对李恪再次说道:“主上已经见过皇后娘娘了,可否看出皇后娘娘命不久矣?”

    听到雨化田的话,除了李恪之外南阳公主和杨淑妃都不由得一惊。用不解的眼神看着李恪和雨化田。

    “皇后娘娘得的是气疾之症,病根应该在肺部之上。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恐怕绝对活不过两年。”李恪开口对雨化田说的。

    “那不知主上可否准备出手,为皇后娘娘诊治?”雨化田开口对李恪问道。

    “本王已经答应父皇,为皇后娘娘配置药物。”李恪开口说道。

    “主上,如果您想要医治皇后娘娘。属下觉得最好不要一次性将其治愈。这样对主上才会有更大的好处。”雨化田开口对李恪说道。

    “难道你不觉得让皇后娘娘自生自灭,对本王更有利吗?”李恪板着脸对雨化田问道。


………………………………

第218章 阴险的侯刚

    “属下觉得如果主上那样做了,对主上并无好处。因为一旦皇后娘娘驾鹤西去,皇上绝对会对她的几个儿子更加宠爱。到时候主上将更加的危险。”雨化田开口对李恪说道。

    李恪不由得点了点头,然后对雨化田说道:“你说的不错,那时候父皇很有可能为了稳固太子的地位。让对太子有威胁的皇子,回长安城做一个空头王爷。”

    “就算是不调回长安城,也会想尽办法消弱他们的实力。毕竟玄武门之变不能再次上演了。”

    “给我闭嘴,这里是皇宫大内。可不是什么话都能乱说的。”听到李恪提及玄武门事变,杨淑妃板着脸说道。

    “你就放心吧,如今你寝宫方圆百米之内,恐怕都已经布满了幽冥的人。所以今天你就算大骂那只色狼,也绝对不可能传到他的耳中。”南阳公主笑着对站起身的杨淑妃说道。

    “俗话说得好,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任何时候都要提防隔墙有耳。”杨淑妃一本正经的说道。

    李恪无奈的摇了摇头,然后对雨化田说道:“从今天起,你要对皇后娘娘多加留心。如果有人想要暗害皇后娘娘,你必须派人保护皇后娘娘周全。”

    “如果皇后娘娘服了本王给他的药,再有什么不测的话。恐怕本王绝对难辞其咎。”

    “主上放心,有属下在没有人能够害得了皇后娘娘。”雨化田开口对李恪说道,然后便退出了杨淑妃的寝宫。

    雨化田离开之后,李恪便笑着对杨淑妃说道:“母后说的儿臣记住了,以后绝对不会口不择言了。”

    看着李恪那一脸撒娇的表情,杨淑妃叹息的说道:“变脸比翻书还快,真是和你父皇一般无二。”

    “那只色狼阴险狡诈,他的儿子又怎么能是泛泛之辈呢?你等着吧,玄武门事变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重演。谁让那只色狼的儿子都这么出色呢。”南阳公主幸灾乐祸的说道。

    “我说姐姐,你既然这么恨皇上。又何必委身与他呢?”杨淑妃笑着调侃着南阳公主。

    “母妃这就不明白了,姨母这是爱之深恨之切。”李恪笑着对杨淑妃说道。同时以极快的速度躲到了杨淑妃的身后。

    南阳公主被李恪母子二人气得够呛,刚想出手教训一下这对母子。就听有人走了进来。仔细一看来的不是别人,正是由单爱莲陪同的孔婧柔。

    看到自己儿媳妇来了,杨淑妃可没有心情再管自己儿子。而是直接向前两步迎了过去。

    同时伸手拉着孔婧柔的手说道:“这小子有没有欺负你,如果欺负你就告诉母妃,母妃替你出头。”

    “母妃,我可是你的亲儿子呀。你怎么能这么对待我呢?”李恪装着一脸可怜相,对杨淑妃说道。

    “这样对你怎么了,你要敢欺负本宫的儿媳妇,本宫绝对和你没完。”杨淑妃狠狠的瞪了李恪一眼后说道。

    而此时孔婧柔已经乐得花枝招展,可是这一乐不要紧,马上让孔婧柔有了呕吐的感觉。

    刚开始杨淑妃还觉得孔婧柔生病了,可是当她看到孔婧柔微微隆起的小腹时。杨淑妃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并且一脸渴望的对孔婧柔问道:“如果本宫没有看错的话,本宫的儿媳妇应该身怀六甲了吧?”

    “母妃说的不错,儿媳确实已经身怀有孕。已经足足有三个多月了。”孔婧柔娇羞的点了点头后说道。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本宫终于要做奶奶了。”杨淑妃高兴的说道。

    “母妃如今可是双喜临门,殿下不仅马上就要当爹了。而且还要娶卫国公的女儿为王妃了。”孔婧柔一边说,一边将身旁的单爱莲向前推了推。

    单爱莲乖巧的向杨淑妃施了一个万福,然后开口说道:“奴婢给淑妃娘娘见礼了。”

    “以后不要再称奴婢了,和婧柔一样称呼本宫为母妃就好了。毕竟咱们马上就成一家人了。”杨淑妃扶起单爱莲后说道。

    这样一来李恪便被晾在了一旁,杨淑妃的注意力,都在孔婧柔和单爱莲的身上。包括南阳公主也在不停的对她们嘘寒问暖。

    看到自己尴尬的坐在一旁,李恪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然后转身离开了杨淑妃的寝宫。

    离开之后李恪便向尚食局而来,来到尚食局之后。李恪便吩咐他们为自己准备材料,然后全部送到杨淑妃的寝宫之中。

    虽然宫中并没这样的规矩,但是毕竟李恪是当朝亲王。所以尚食局的人也不敢怠慢,一个个身手麻利的为李恪准备着所需之物。

    ……

    “你小子在那里忙什么呢?难道又想烧朕的皇宫不成?”这时李世民走了进来,看着忙碌的李恪问道。

    李恪看到李世民走了进来,马上上前对李世民行礼说道:“儿臣准备搭一个临时灶台,今天晚上好亲自下厨做几个拿手好菜。庆祝咱们今日一家团圆。”

    “难道你的手艺比尚食局的御厨还好不成?如今他们手中的调料已经应有尽有,不再是你那一个水饺就能比得了的了。”李世民开口说道。

    “好吃不好吃父皇等一下就知道,今天晚上父皇就等着大饱口福好了。”李恪一边说一边继续忙碌了起来。

    而这时杨淑妃和南阳公主,带着孔婧柔和单爱莲走了出来。并且向李世民行参拜君王大礼。

    李世民刚刚说过评审,杨淑妃便急忙伸手扶起了孔婧柔。并且开口说道:“动作一定要小,千万别动了胎气。”

    “你说什么,你说婧柔已经怀孕了。那岂不是朕又要当爷爷了。”李世民也是一脸高兴的问道。

    “所以今日儿臣才准备庆祝一番,否则又岂会亲自下厨呢?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儿了,父皇要是再想吃到儿臣的手艺,恐怕就不那么容易喽。”李恪一边说一边忙碌着。

    “好,今天朕就尝尝你小子的手艺。要是味道做的不好,朕就把你送到尚食局去学艺。什么时候你能烧得了一手好菜,什么时候再回齐州去。”李世民此时也是心情大好,笑着对李恪说道。


………………………………

第219章 河南道节度使

    “父皇你就瞧好吧,儿臣没有别的能耐,倒是烧了一手好菜。”李恪笑着对李世民说道。

    看到李恪在灶前忙碌着,单爱莲和孔婧柔便准备上前帮忙。却被杨淑妃给拦住了。

    “他愿意胡闹就让他一个人去闹,如今你已经身怀六甲如何能受得了油烟之气。”杨淑妃对孔婧柔说的。

    “姐姐,母妃说的不错。你就留在这里陪母妃聊聊天。让妹妹我去给殿下打打下手。”单爱莲笑着对孔婧柔说道。

    说完之后单爱莲便来到了李恪的身边,伸手从李恪的手中接过菜刀。便开始熟练的忙碌起来。

    “我看你们在齐州是没少自己烧菜吃,堂堂的大唐齐王独长七州之地。怎么能如此胡闹呢?”李世民板着脸说道。

    “都像你一样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就对了,孩子们有孩子们自己的生活方式。你又何必要以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别人呢?”

    “你还是好好培养你的太子,将来和你一样做一个合格的皇帝。至于其他人你就不必事事都要操心了。”南阳公主瞪了李世民一眼后说道。

    “南阳妹妹这话说的可就不对了,虽然齐王不比太子。但毕竟也是这大唐的皇子,作为大唐皇子自然就要有皇子的样子。”这时长孙皇后走了进来,笑着南阳公主说道。

    看到长孙皇后来了,杨淑妃和南阳公主急忙上前行礼。并且笑着说道:“皇后娘娘怎么有时间来看臣妾。”

    “本宫是被你宫中的香味吸引来的,现在想起当日吃的那个饺子。仍然感觉齿有余香。所以今日本宫不请自来,还请妹妹不要据本宫于千里之外哟。”长孙皇后笑着对杨淑妃说道。

    “皇后娘娘说的哪里话,臣妾请还怕请不来皇后娘娘呢。”杨淑妃笑着对长孙皇后说道。

    就这样,众人一边闲聊一边看着李恪在灶前忙碌着。等着品尝李恪做出的美味佳肴。

    ……

    “父亲,何必如此动怒。虽然皇上敲打了父亲。但却并未对父亲作出实质性的处罚,这就说明父亲在皇上的心中还是有地位的。”侯刚开口对侯君集说道。

    “该死的侯伟,临死之前也不忘拉我下水。早知道今日早就应该将他们置于死地。”侯君集咬牙切齿的说道。

    “父亲,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如今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加快步伐完成计划,否则恐迟则生变。”侯刚对侯君集说道。

    “今日太子殿下也让李恪扫了颜面,想必此时他心中也是老大不快。只要我在再添把柴,想必太子殿下便会对李恪动手了。”侯君集开口说道。

    “目前,对付李恪并不着急。最主要的还是让太子殿下提前登基。只要太子殿下成了这九五之尊,一个小小的齐王又能翻起多大的浪花呢。”侯刚开口说道。

    “如今皇上正值壮年,恐怕再活个一二十年也不成问题。又如何能让太子殿下提前登基呢?”侯君集叹息的说道。

    “太上皇还活着,皇上不一样登机了。他能发动玄武门事变,太子殿下就同样可以逼宫。”侯刚一脸阴沉的笑容,对侯君集说道。

    “恐怕太子殿下未必有这个胆量,毕竟这可是不成功便成仁的勾当。”侯君集想了想后说道。

    “那就看父亲如何运作,只要父亲让太子殿下感到危机感。觉着自己的东宫之位随时都可能被别人取而代之,到时候就算是铤而走险,太子殿下也不会犹豫。”侯刚对侯君集说道。

    “好,凭太子殿下那偏听偏信的性格,让他下定决心并不困难。”侯君集点了点头后说道。

    ……

    “不错,恪儿的手艺果然比尚食局御厨要好。这滑嫩可口的菜肴,平时还真就很难吃到。”李世民赞叹的说道。

    并且一边说一边不停的向嘴里塞着菜,一口酒一口菜吃得那是不亦乐乎。

    就连长孙皇后,对李恪的厨艺也是赞不绝口。恨不得就将李恪留在宫中,没事给她烧烧菜。

    而李恪也识相,竟然笑着对李世民说道:“父皇觉得而成菜烧得好,那不如就将儿臣调回长安城。那岂不是每日都能吃到儿臣烧的菜了。”

    “难道你真想做个厨子,而不想做大唐的封疆大吏吗?”李世民放下手中筷子对李恪问道。

    “父皇,今日儿臣就直言不避讳了。其实儿臣现在活得很累,真的不想再过这样的生活了。”

    “表现好了,朝中那些重臣会担心儿臣对太子之位有所想法。表现的不好,他们又会在父皇面前搬弄是非。”

    “归根结底一句话,他们就是无法容忍儿臣体内的血脉。毕竟儿臣的外公可是他们封妻荫子的垫脚石。”李恪焊锡的对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又岂会不明白,于是叹息的说道:“事在人为,虽然你不能成为大唐太子。但是却仍然可以为大唐百姓造福。”

    “只要能为大唐百姓造福,就算有朝一日你粉身碎骨。这一辈子也算值了。”

    “父皇,儿臣可没有那么高的觉悟。儿臣想要的生活是,让儿臣身边的亲人可以经常团聚。都可以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李恪摆了摆手后对李世民说道。

    “要怪只能怪你生在天子家,身为皇室血脉你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哪怕是普通百姓随意就可得到的生活,对于你也只能是一种奢望。”

    “朕将七州之地交给你,就是想让你做出成绩来。只要你真的能够做出成绩,朕保你长命百岁。”李世民开口对李恪说道。

    李世民又何尝不明白李恪的担心,自己活着自然没有人会去动他。但是有着知人自己龙驭宾天,那李恪很有可能也将朝不保夕。

    所以才会当着长孙皇后的命,向李恪做下保证。那就是虽然不能让李恪正位东宫,但却可以保证无人能动得了他。

    李恪自然也明白李世民的意思,于是一脸无奈的表情说道:“既然父皇如此决定,那儿臣自然也不敢有所反驳。”

    “等明日儿臣向父皇述职之后,便会向卫国公提亲。迎娶了卫国公的女儿,便会返回齐州。继续去与山东世族周旋。”

    龙魂新书《大唐第一坑爹皇子》已经开始连载。各位有时间可以过去看看。并且龙魂可以保证,双开不影响更新。本书也绝对不会太监。

    (本章完)


………………………………

第220章 与卫国公长谈

    “父皇,如今河南道发生了旱灾。儿臣封地七州之内皆有旱情出现。恐怕今年绝大部分地方会颗粒无收。”太极殿中李恪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河南道的事情自然有人去处理。但是你的封地之内,朕是不会派人过问的。但是朕不希望看到有流民出现,至于你如何解决,朕不会过问。”李世民开口对李恪说的。

    “父皇,七州之地百姓数万。一旦颗粒无收的话恐怕会哀鸿遍野。没有足够的粮食很难维持,还请父皇拨下赈灾钱粮,帮儿臣渡过这个难关。”李恪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齐州并未受到这次旱灾的影响,所以自然不会出现流民的事情。而你在齐州的那三千亩土地,恐怕今年会是一个大丰收吧。”李世民看着李恪说道。

    “看来什么也瞒不过父皇,既然父皇已经知道了。儿臣想要点赈灾钱粮的事情,自然也就泡汤了。”李恪一脸无奈的表情对李世民说道。

    “赈灾之事你自己处理,朕说了不会插手,就不会去管。如今朕想知道,七州之地的军政整合的如何了?”李世民继续开口问道。

    “回禀父皇,经过儿臣的努力,登州;密州;齐州。军政大权已经被儿臣掌握,不过其他四州却对儿臣仍然是阳奉阴违。”

    “怎奈其身后有山东世族的支持,儿臣也不好急功近利。”李恪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朕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只要能够将七州之地整合。朕便会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奖励。如果完成不了,那就等着朕的处罚吧。”李世民开口说道。

    李恪一脸哭丧的表情,对李世民说道:“儿臣知道了。不过儿臣还有一次要求父皇。儿臣与卫国公之女情投意合,还请父皇下旨赐婚。”

    “如今你的王妃乃是曲阜孔家的长孙女,如今再想娶卫国公之女为妻。恐怕会委屈了卫国公的女儿吧?”李世民一脸犹豫的说道。

    “父皇,儿臣已经与婧柔商量过了。婧柔也已经同意让卫国之公之女为平妻。”李恪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今日李靖也来到了朝堂之上,所以李世民便开口对李靖问道:“不知李王兄对此事有何意见?”

    “如果能为平妻,臣自然不会拒绝。如果要是为妾的话,请恕臣不能答应。”李靖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既然如此,那朕今日便下旨赐婚。并命齐王李恪回齐州之后便着手准备,于卫国公之女大婚之事。”李世民点了点头后开口说道。

    李恪与李靖同时向李世民行礼拜谢。然后李恪便向李世民请辞,准备回齐州准备大婚之事。

    李世民自然也不会拒绝,于是便答应了李恪的请求。而这时李承乾却开口说道:“父皇,儿臣听说一件事情,不知当讲不当讲。”

    “有什么话但说无妨。”李世民开口对李承乾说道。

    “父皇,儿臣听闻三弟在齐州城有不小的买卖,不说日进斗金也差不多。如今河南道逢此大灾,是否应该让三弟为朝廷做一点贡献。”李承乾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朕倒是没有听说此事,不知太子殿下所说之事是否属实?”李世民笑着对李恪问道。

    还没等李恪回答,御史颜廷明便出班说道:“启禀皇上,臣得到的消息是,绝味轩就是齐王殿下的产业。这可绝对是日进斗金的买卖,恐怕现在齐王殿下比皇上还要富有。”

    “从你烧的那手好菜来看,太子殿下和颜御史好像并没有捕风捉影。你是否应该和朕好好说说呢?”李世民开口对李恪问道。

    此时李恪的脸上尽是无奈,并且开口说道:“儿臣虽然在绝味轩有一些股份,但是却并非是绝味轩的掌柜。所以所得利润也是十分可怜。”

    “这股份又是什么?朕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李世民继续开口问道。

    “股份就是儿臣在绝味轩,有一定的利益分成。”李恪回答道。

    “那这个分成又是多少呢?”李世民刨根问底的问道。

    “儿臣与绝味轩的掌柜张百味,对绝味轩的利润五五分成?”李恪想了想后对李世民说道。

    “绝味轩如今都开到长安城来了,不说日进斗金也差不多。看来颜御史并没有说错,你比朕还富有啊。”李世民笑着说道。

    “那可是儿臣的血汗钱,父皇可不能打他的主意。儿臣还指着他养老呢。”李恪一脸担心的看着李世民说道。

    “既然你身在齐州,又领七州封地。那这和南道节度使一职,就由你来担任吧。”李世民开口说道。

    这一下所有人都不淡定了,虽然这节度使一职本是虚职。对各州府的制约性并不是很强。毕竟真正个州府的军政主管,是刺史和都督。

    但是毕竟名义上是河南道的最高长官,所以长孙无忌等人自然不愿意看到。就连李承乾也没有想到,自己偷鸡不成反失一把米。

    还没等李恪开口说什么,长孙无忌便开口对李世民说道:“皇上,齐王殿下虽然略有功绩。但是这河南节度使一职,臣觉得齐王殿下还不能胜任。”

    “父皇,长孙大人说的不错。儿臣连七州之地都没有管理好。又如何能担任着河南道节度使一职。还请父皇收回成命。”李恪急忙附和说道。

    这时朝中重臣纷纷开口,表示支持长孙无忌。觉得李恪没有资格担任河南道节度使一职。

    而这时李世民却开口说道:“如今河南道大旱,恐怕最终会颗粒无收。到时河南道必定会出现无数流民。”

    “如果你们觉得谁可以凭一己之力,不动用国库分文可以解决这次旱灾的话。朕就让他来当这河南道的节度使,并且授予实权。”

    李世民这话一出口,朝堂之中瞬间鸦雀无声。凭一己之力解决河南道的旱灾,这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做到的。

    而这时御史颜廷明却开口支持李世民说道:“皇上英明,臣觉得除了齐王殿下之外,没人能够胜任此职。毕竟如今齐王殿下富得流油,想必应对这次旱灾并不在话下。”

    与此同时,颜廷明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报复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李恪被搞得焦头烂额,散尽家财。


………………………………

第221章 七州联合军训

    “你给朕记住,如果河南道出现流民涌入长安城,朕定会拿你治罪。”李世民直视着李恪说道。

    “儿臣会发动封地内的世家大族,向其他州府购买粮食。以此来应对秋收后出现饥荒的状况。还请父皇给予便利条件。”李恪想了想后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只要不让李世民花钱,李世民自然不会有异议。至于李恪是否能够让世家大族花钱购买粮食,帮助他安顿灾民。那就不是李世民需要去想的了。

    于是便点了点头后说道:“朕会向各州府下旨,在同等的价位上优先出售给河南道。”

    “如果父皇没有别的事情,那儿臣就告退了。”李恪一脸沮丧的表情对李世民说道。

    同时卫国公李靖也开口请辞,然后由李恪搀扶着离开了太极殿。向卫国公府而去。

    如今卫国公已经辞去官职,唯一剩下的就是爵位。所以留在太极殿中也并无其他的事情。

    所以跟随李恪一起离开了,李世民自然也没有阻止。而是继续与其他官员商议朝中大事。

    ……

    卫国公李靖的书房中,李恪与李靖对坐。一边品着香茶,一边有一搭无一搭的聊着。

    “你小子平白无故捞了一个河南道节度使,不知你觉得这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卫国公李靖喝了一口茶后,开口对李恪问道。

    “此是喜忧参半,因为本王有能力拿出赈灾的钱粮。让河南道的百姓不受旱灾之苦。”

    “如果本王没有这河南道节度使的职务,自然不敢插手河南道其他州府的灾情。否则定会有人在父皇面前,说本王别有用心。”

    “如今本王有了这河南节度使的官职,自然就没有人再敢说什么了。所以本王觉得这是一件好事。”

    “但是,如果本王实授了这河南道节度使一职。恐怕朝总有很多人不想看到,长孙无忌就是其中之一。”李恪开口对李靖说道。

    “如果你散尽家财帮助河南道百姓度过了这次旱灾。而皇上又收回了你和南道节度使一职,不知你会作何感想?”卫国公李靖开口问道。

    “这和南道节度使一职,本来就并非是常设官职。如果父皇想将其收回,本王自然毫无怨言。”李恪毫不犹豫的说道。

    “但是你在河南道倾入钱粮无数,难道就甘心看着这一切辛苦付诸东流不成?”李靖继续开口问道。

    “能为天下百姓做事,就算本王散尽家财也在所不惜。”李恪一脸义正言辞的说道。

    “那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处境,假如有朝一日皇上龙驭宾天。你觉得你还能做现在的逍遥王爷吗?”李靖一脸凝重的表情对李恪问道。

    “如果有朝一日父皇不在了,恐怕朝中的各位真就未必容得下本王。到时候极有可能本,留给王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伸出脖子挨刀,要么用身家性命赌上一把。”李恪叹息的说道。

    “那不知齐王殿下是准备伸出脖子挨刀,还是准备用数万将士的鲜血,来为自己赌一条生路呢?”李靖穷追不舍的问道。

    “为一己之私置万千将士生死而不顾,这样的事情本王做不出来。但是本王有信心,到了那天本王不会选择,这两条路中的任何一条。”李恪信心十足的说道。

    “老夫倒是想听一听,齐王殿下的第三个选择是什么?”李靖也来了兴趣,一脸期待的看着李恪。

    “虽然昨天父皇当着皇后娘娘的面,答应本王让本王长命百岁。但是本王可不觉得将来会有人还能记得父皇的这句话。”

    “所以本王要是想长命百岁的话,那只有两个办法。第一个就是在父皇在世的时候,取得太子之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