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第一赘婿-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所为的凿壁借光,都是骗人的。你看到哪家门阀的邻居是穷人了?

    老李是狠人,愣是拿门阀氏族没招。只要招惹门阀,玄武门那档子事情铁定翻出来,一盆盆泔水扣在老李脑门子上,你说气人不气人?

    对外战争老李怕过谁?不服就打你,打完再讲理,这小脾气和程怀亮很像。

    对门阀氏族,很无力,一拳打在棉花上不说,人家还自带反伤甲。

    “程怀亮,能聊聊吗?”孔颖达笑问道。

    “和你?”程怀亮一连纠结,孔颖达是牛人,是一块钢板,踢不起。

    大儒孔安之子,孔圣人三十多代玄孙,最负盛名的经学家。

    八岁就学,日颂千言,熟读各种经传。隋朝开始受重用,唐朝时任国子监祭酒,太子授业恩师,编著《五经正义》。

    妈嘞!

    这就是个马蜂窝,惹不起。程怀亮很有自知之明。

    孔颖达善于何人讲理,没有败绩。更何况历代帝王推崇儒学,这玩意儿牛到不行,后来分成了好几个派系,势同水火。

    就是孔颖达彻底同意了儒学派系。程怀亮头很大。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技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

    这条孔家的家训,就是出自孔颖达之手。

    这人得尊敬,不管怎么说,孔颖达是孔家第二个圣人。

    宋、明两朝,科举考题的答案,基本都出自《五经正义》,你就说牛不牛?

    没见过孔颖达程怀亮还敢和别人说圣人之言,可见到之后,有点懵,必须要避其锋芒。

    更何况,你丫的不还没写《五经正义》呢吗?贞观十年的时候写的《五经正义》,小爷就用你的话,和你论道。

    “孔师!”

    程怀亮读过《五经正义》,孔颖达不是迂腐之人,不然独尊孔圣之言就好了,没必要整合儒学。

    孔师?

    啥情况?文武百官都有点懵,你程家人不是瞧不上文人吗?

    这是认怂了?还行了师生之礼?要不要点脸?难道这就是打仗先挑软柿子捏?
………………………………

第60章 仁义礼智信

    蓦然回首,御史言官们发现,和老孔比起来,他们连软柿子都不如。

    文臣三巨头等人面面相窥,一脸茫然。

    孔颖达也是御史言官,轻易不说话,因为他说话就代表孔夫子的圣人之言,再加上巧言吝啬,有时候连第一代喷子老郭,都不是对手。

    再加上孔家门人遍布天下,谁敢招惹?

    就算是老程,面对老孔的时候,还得礼让三分,在长安城可以拎着大斧子傲娇的喊上一句“还有谁?”

    可老孔不行。因为老程最信奉的一句话就是孔圣人说的: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暴脾气的人,往往发火也会找个恰当的理由,老程就是这样,圣人都说忍不了就不忍,那就干!

    程怀亮肚子里有没有墨水,老城最清楚。儒家子弟长安三害揍过很多,可程怀亮这么有礼数……真是出乎所有人的意外。

    程怀亮今日殴打欧阳信本、殴打高昌使节,孔颖达历历在目。这么令人发指穷凶极恶之徒,居然对他行礼?孔颖达觉得有点不真实。

    “小公爷,这称呼似乎有点……”

    孔颖达不是程怀亮的老师,行师生礼真心有点过于舔了。

    “孔圣人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能见到您是小子的福气,见到您小子就像是见到了授业恩师西华大法师。孔师,您当受小子一拜。”

    和孔家人不能使性子,不能耍驴脾气。

    孔颖达是实打实的大儒,是胸襟开阔的人。不然也不会整合学术,集百家之所长开创全新的儒学。

    “小公爷,先祖说的是没错。可孔某似乎和小公爷没什么交集吧?”孔颖达的语气很温和,看程怀亮的目光也变得友善起来。

    “小子常听恩师提及,说您曾经说过,教育要涵盖章法制度又要忠于文字训诂,惦记的涵盖面要丰富,要饱含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要让学生实打实的学到真正实用的东西。而不是宣本照抄,木讷记忆。”

    孔颖达点点头,这些话他曾经说过。现在孔颖达还没写《五经正义》,他一直以来的目标就是整合学术。

    “孔师,仁义礼智信中,您强调礼,把礼放在第一位。这个观点,怀亮尤为赞同。礼乃万学之首,学会了才能更好的把其他学问融会贯通。”

    随后,程怀亮挑选主要的,把两年后,孔颖达写的《五经正义》的提纲,简单的对孔颖达说了一通。

    孔颖达双眼带着澎湃的激情,花白的胡须接连缠手,双手攥的死死的,一张脸就像是正在勇猛杀敌的军卒。

    “小公爷,既然偶遇知己,小公爷知我心声,那和孔某说说何为礼如何?”

    “那小子就关公门前耍耍大刀,如有不对的地方,麻烦孔师指正。”

    程怀亮对着老孔再次一拱手,随后冷眼扫了一众御史言官,“人渣们,老子今天就教教你们真正的礼是什么。”

    老李心里没由来一堵,程家的混蛋,干啥事情都不忘拉几个垫背的。

    同时,老李一阵懊恼,借走了张海堂的儿子三年;借走了大儒欧阳信本三年;萧瑀来献宝,不用看,也是被这混蛋给挖墙脚了。

    难道现在……老李脸一黑,你还想挖走太子的老师不成?

    “死球了。”老郭生无可恋的扫了一眼激动万分的孔颖达,很小声和老闫、老神棍嘀咕,“孔大愣子要被程怀亮挖墙脚了。”

    “我怎么感觉孔大愣子今天有点不对劲呢?”李淳风也小声嘀咕。

    文臣三巨头面面相窥,今天才发现,程怀亮这狗犊子有点棘手,浑身上下都是刺,还自备铁锹,无时无刻不给被人挖坑。

    “让御史言官们老实一点,他们捆一起也喷不过孔颖达。”

    魏徽点点头,“辅机兄,放心。”

    “自圣人开创儒学以来,不断演变,成就了诸多宗师和学派。隋唐前分成南派儒学和北派儒学,两伙人势同水火。五经越来越苦涩,圣人之学越来越模糊。礼仪仁智信原本很简单。可要是让这群御史言官们来说,一定是洋洋洒洒一大堆,屁都不如的废话。愣是说不到点子上。”

    “没错。”孔颖达点点头,很赞成程怀亮的说法。

    “孔圣人已经说,礼就是礼仪,也可以称作是礼尚往来。四个字,从心就好。只要礼深入人心,就能做到夜不闭户。”

    “没有礼仪,哪来的仁、智、信?”

    程怀亮说完,再次反转话题,“就拿和亲这件事而言。五万大军压境,来做什么来了?光明正大的抢女人来了。今天吐蕃国抢走陛下一个女儿,明天吐谷浑、高句丽、薛岩陀呢?难道每每都是人家把刀顶到咱们脑门上,咱们就丢出去一个女人和亲?别不要脸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孔师,如果异族在我大唐边境烧杀抢掠,攻我城池。辱我父母,辱我大唐天子,小子该当如何?”

    作为大儒,孔颖达知道,程怀亮还是不希望和亲,这点也是孔颖达不想看到的,但他是清流,清流不能太出类拔萃的去反对一件事情,需要的是更多的支持者,这就是政治。

    “大唐向来是礼仪之邦,崇尚互敬互爱,时刻保持一颗和平之心。什么是和平之心?那就是礼。礼尚往来,对方不尊重咱们,咱们也没必要尊重他。孔某愿携孔圣人门下儒生,弃武从文,远去戍边,和侵略者搏命。”

    “各位武将叔伯,你们觉得面对吐蕃五万精兵该当如何?”

    虽然老李的旨意下了,但程怀亮知道,老李现在意志不坚定,必须再给一剂猛药。

    “打一场灭国之战。”

    这就是一众武将们给出的答案。

    老郭对着程怀亮使使眼神,悄悄的用手指了指长孙无忌,算是在告诉程怀亮,你有事找着三个老狐狸说,他们点头没人敢反对。

    可程怀亮不屑的白了一眼文臣三巨头,把目光对准了欧阳信本,“欧阳大人,和亲一事是您提出来的,但现在小子还想听听您的最终建议。”
………………………………

第61章 代父收徒

    欧阳信本脸一红,几乎考虑都没考虑,直接给出了答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恭喜欧阳大人,您的脊梁直起来了。”

    说完,程怀亮抄起笏板,一指御史言官,“一群软骨头,你们说说该怎么办?”

    软骨头们不说话了。

    程怀亮又看看老李,“陛下,您觉得您的旨意下达的对吗?”

    朕?老李脸一黑,你特么管朕怎么下旨作甚?

    “陛下,欧阳大人都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那臣也觉得,光驻守不行,要打!打到吐蕃服,打到吐蕃打心眼里惧怕才好。打完了,咱们直接五万精兵怼到他国都,让他跪下来喊您祖宗求饶才好。”

    老李没说话,对着程怀亮怒目而瞪,站起身像是累了一样,用脚在地面上搓了搓,还故意的拿眼睛扫了几眼文臣三巨头。

    程怀亮一阵无奈,“长孙伯伯、房叔叔、魏叔叔,您三位是大唐中流砥柱,您们说话小子信服,小子就想问,如果你们是陛下,遇到这样的事情该当何为?”、

    文臣三巨头,那都是战火中洗礼出来的,心不黑站不稳,能在乱世中经历两个正统朝代没死,还当宰相的,你说不腹黑都没人信。

    如果让他们说,或许会有一个结果:灭国之战!

    房玄龄是公认的老好人,见魏徽和长孙无忌为难,一拱手,“陛下,臣觉得欧阳大人所言及对。”

    对呀,还有四姓家奴呢。长孙无忌和魏徽的眼光闪烁,一起拱手,“臣等附议。”

    欧阳信本说的只是一个儒家定律,却也算是最公平公正的答案。

    “所以说,礼就是礼由心生,就是道理。有了礼才有秩序。就好像大家都先问文斗还是武斗,大家都是先问好,把礼仪做足了,才往死里整,这就叫尊重。先礼后兵,圣人们人已经说得很直白了。”

    “小公爷的话,谁赞成?谁反对?”孔颖达面相御史言官,言语冰冷至极。

    谁特么敢反抗?你丫的孔圣玄玄玄……孙,你说的话就代表孔圣人,傻子才反对。

    现在欧阳信本输了,卖身三年,蔡文豪输了,连累所有御史言官给武将们洗臭脚,天知道程家的混蛋还会做出什么丧尽天良的事情出来。

    “陛下,既然开战,那吐蕃使节路东衍,该当如何处理?”老程一施礼,很恰到好处的问道。

    “这……”老李看向文臣三巨头。

    长孙无忌嘴角闪过一点狡黠,“陛下,既然提出打仗的是程怀亮,那就给程怀亮一个鸿胪寺的官职,负责全程接待路东衍好了。”

    “好。”老李思索了一下,“斐爱卿,大理寺可还有散人官职?只要负责接待吐蕃使节就好。”

    “陛下,鸿胪寺员外郎行走,还有一个空缺。”斐俊朗声道,“既然工部的头衔是工部员外郎行走,那就给个鸿胪寺员外郎的职务吧,没事的时候也不能到鸿胪寺点卯。”

    嗯,老李满意的点点头,“依卿所揍。”

    “臣谢主隆恩。”

    对于这样不用工作就拿钱的官职,程怀亮很满意,十分腼腆的搓搓手,“陛下,您看臣现在是工部员外郎行走、鸿胪寺员外郎行走、驸马都尉、左屯卫中郎将……钦天监灵台郎,这么多官职在身上……臣穷啊,被卢国公逐出家门,一个铜板也没给,俸禄您看看能不能……”

    一个黑影瞬间虎啸而来,直接砸在程怀亮的脑门子上,揉揉眼睛一看,居然是老李的龙靴。

    “要钱没有,自己想办法。”

    老李就是周扒皮,程怀亮很不平衡,这么多官职,一文钱不给,白使唤人,谁能平衡?

    “陛下,臣有一事,想让陛下和在场的文武做个见证。”孔颖达很正式的弯腰行礼。

    “爱卿,但说无妨。”

    “臣父孔安,将一身本事传给我,却在弥留之际,让臣为他另行找一个传人。臣对程怀亮一见如故,互为知己。臣想代父收徒。”

    御史言官们炸营了。

    代父收徒?孔颖达你对得起你是一股清流吗?

    太不要脸了,文臣、武将是宿敌,代父收徒可以,怎么可以收武将为徒?

    不要脸,文人的这点脸面都让你丢尽了。

    叛徒,这是对文人的背叛,这是对清流的背叛,这是对圣人的背叛,这是对天下文士的背叛!

    平时弹劾程怀亮,就一直输,现在要是程怀亮成了孔圣门人,谁还敢弹劾程怀亮?弹劾程怀亮就要接受孔圣门人的口诛笔伐!

    御史言官们咬牙切齿愤怒无比,恨不得把孔颖达生吞活剥。

    “陛下,春秋时期百家争鸣。臣,昨夜偶观星象,发现文曲星闪烁刺眼的光芒,想必有星君下凡相助。说不定贞观年也是一个璀璨之年也说不定。”

    李淳风双目冰冷的扫了一眼御史言官,这群人渣立马闭嘴,“老庄与儒道不分家。臣之师弟师从西华大法师,现如今孔先生又想代父收徒,说不定孔先生和臣师弟,能开辟出儒道结合的经典学说也说不定。”

    这嗑儿没法唠了,老神棍和你讲文曲星,你敢反驳吗?你敢反驳神仙?老神棍非亲自动手抽死你不可。

    “陛下,臣觉得此法得当。”工部尚书闫立德站出来,“臣与孔安先生有过几面之缘。他这辈子的心愿就是找一个不姓孔的徒弟,收为门人。臣愿意做这个见证。”

    臣等附议!一众武将也随之施礼。有了孔圣人这块招牌,谁还敢招惹武将?

    虽有人,都看向程怀亮,程怀亮一脸纠结,不是不想接受,而是受之有愧,因为他说的话,都是孔颖达日后的《五经正义》里面的话。

    不为别的,心虚啊!没真才实学啊!

    惊喜总是比惊吓来的更突然。

    程怀亮的小心脏扑通扑通的,就像是一个在沙漠里爬行的,即将逝去生命的人,找到了水源。

    以前,和御史言官们吵架,还能耍无赖应付一下。可万一像今天这要,在不知道的情况下一脚踢在钢板上可不好了。

    孔颖达现在被程怀亮忽悠了,根本没反应过来,就像是伯乐遇到了千里马,大海里遇到了指路明灯。

    放眼整个大唐,真正懂孔颖达的是谁?

    必须是靠抄袭起家的程怀亮啊!

    代父收徒,一定要做的牢固,做的漂亮!
………………………………

第62章 挖李世民墙角

    文人,都想活成圣人。

    但圣人之言,都是被人不敢说,有不能说的话。

    毕竟,每个人对生活的态度和理解是不一样的。

    孔颖达不是圣人,至少现在的他不是圣人,他只是圣人之后。

    孔颖达有自己对儒学的想法和感受,只是他不敢说,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一肚子儒学理念说出去。

    真正有才华的人都会觉得孤独。

    高处不胜寒,不是别人仰视,而是心里冷。

    孔颖达代表的就是圣人言行,代表的是孔夫子,只要孔颖达敢说反驳圣人的话,就是在辱没祖宗。

    孔颖达师从他亲爹孔安,受到孔安的影响,孔颖达有时候觉得圣人之言很多都是错的。

    代父收徒,是还过世的父亲一个未完成的心愿。

    《五经正义》整合资源没错,却也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儒学思想。孔颖达当年步步是坑,步步是砍。

    再加上孔颖达在隋朝的时候就是职业喷子,腹黑的很。一直想进行学术整合,却找不到合适的趟雷先锋。

    现在遇到了程怀亮,从言语中孔颖达发现,程怀亮的思维和他简直一样一样的,孔颖达的眼睛瞬间发亮:程怀亮就是一个现成的趟雷先锋啊。

    脸皮厚、扛得住。程怀亮是最合适的人选。

    一直以来,孔颖达都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契机、找不到合适的趟雷先锋,感觉心里发堵,就是释放不出去。

    现在好了,孔颖达感觉自己放屁的味道都香香的。那么问题来了,此时不代父收徒,等待何时?

    程怀亮也站在原地也在权衡利弊。答应孔颖达,对他绝对百利无一害。如果在老李那在挖挖墙角,把孔颖达弄进程家庄,那更是如虎添翼。

    想干掉门阀氏族,软刀子、硬刀子得一齐下手,光来硬的不成。

    傅恒虽然说尽得傅奕真传,可还是太嫩。宋国公萧瑀此人过于执拗顽固,镇不住场面。

    孔颖达恰好是那个能震住场面的人。

    把孔颖达放在程家庄,简直就是程家庄的吉祥物,镇宅之宝。

    至于弊端?小爷还怕弊端吗?

    讲理讲不过没关系,对待那些贱骨头,往死里揍就完了。

    拜师绝对有利可图,程怀亮不由分说,直接对着孔颖达行了拜师礼,“师兄,受师弟一拜。”

    “拜师礼孔某接受了。”

    孔颖达伸出双臂扶助程怀亮,笑容美满,“曲阜是孔家的发源地。抽空让钦天监李大人选个良辰吉日。咱们师兄弟一去会曲阜,去孔庙祭拜先祖。以后你和我就都是孔家第三十二代传人了。”

    “师兄,不知道我在儒学子弟中辈分如何啊?”程怀亮挠挠头,十分腼腆,“师兄,您也知道,怀亮一介武夫……虽然习得四书五经六艺,可对师之道一知半解。”

    孔颖达觉得程怀亮尊师重道,也没往其他方面想,“按照辈分,当今天下的儒生中,基本都要称呼你一声师叔或者师叔祖什么的。”

    “通俗点讲,就是你没必要去算辈分。你以后就是孔圣传人了。别人见到你哪怕是辈分比你大,也会对你相敬如宾。”

    “谢师兄讲解,怀亮懂了。”

    妈嘞!程怀亮感觉自己的脸有些发烧,脑门子有点发热。以后再也不怕和文人吵架了。

    孔圣门人……多么牛逼的外挂,多粗的一条大腿?

    孔圣人是儒学的奠基人,天下文士三分之二都是儒学子弟,如果有人在和程怀亮较劲儿……嘿嘿,孔圣人第三十二代传人的身份可不是吃素的。

    大不了你嘲讽我,我一盆脏水扣你脑门子上,你丫的,你是嘲讽小爷还是嘲讽孔圣人?

    所以人,人哪怕是当狗,也要给大人物当狗。

    最起码,咬完人之后,身份一亮,别人能把怎么样?

    这就是一个巨大的保护伞,一个不惧怕天下任何文士书生的保护伞。

    “师兄,怀亮有个小请求,还望师兄成全。”程怀亮说的十分谦虚。

    孔颖达对程怀亮满意的点点头,“别人常说,程家小公爷、李家小公爷、牛家小公爷,在长安城内横行无忌惹是生非,还自封长安三害。我看此言差异,我的师弟还是很谦逊的。说吧,什么请求,师兄能做到的都做。”

    “师兄。您在知道的,师弟收留了一百多名孤儿,我不能把他们在放出去,我就是再穷,我也要把他们抚养成人。所以想要在程家庄建一座书院,在建一间醒世堂。”

    “怀亮想把孔圣人画像摆在首位,下表圣人之言。两侧收录商周两朝至今,所有名人名家的经典醒世名言,以供书院的学生学习瞻仰。让他们时刻铭记忠君爱国之心,时刻谨记勤政爱民之念。”

    孔颖达激动了,老泪挂在眼圈,强忍着不让它落下来。

    看看吧,满朝文武你们都看看吧,谁他娘的在说程怀亮是害虫,我孔颖达一个跳出来和谁拼命。

    再想想自己要整合儒学,不就是差一个书院去传播他的理念吗?在看看现在,趟雷先锋有了,书院也要有了……

    孔颖达怎么能不激动?

    “朝会散去,我就写信,让曲阜孔府,从孔庙取一副画像给你。”孔颖达激动地嘴角都抽了好几下,“不知道书院想取个什么样的名字呢?”

    “谦逊书院。我和师兄的教育以‘礼’字当头,礼的前提是谦逊,所以想以谦逊二字命名,不知师兄意下如何?”

    “好!好!好!”孔颖达连续说了三个好字,随后问,“大唐著名书院有四座,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古训流传至今。谦逊书院当如何?”

    “行知合一!自强不息!”程怀亮掷地有声,“谦逊书院不需要古训,只需要这八个字就够了。”

    嗷嗷嗷……

    突然间,孔颖达伏地痛哭,“陛下,程怀亮此乃忠贞之砥柱,忠臣之典范。老流氓生了一个好儿子啊!”

    程怀亮嘴角一抽,亲爹程咬金的名声……

    嗯,真心不好。
………………………………

第63章 恩公!恩公!

    孔颖达在朝堂上,因为找到了知己放声痛哭。

    程怀亮心里虽然感动,可小算盘还是有的。真以为程怀亮要孔夫子画像是挂在那摆着?

    别闹了,程怀亮又不傻。

    万一将来有文人来程家庄骚扰他闹事怎么办?

    当然是揍一顿,然后直接亮出孔圣人的画像,牛逼哄哄的喊上一句:来啊,互相伤害啊!

    老流氓程咬金,半眯着眼睛一句话不说,心里早已经美翻了天,自家的傻儿子真行,像俺老程的种。

    朝会散去,程怀亮拒绝了一切邀请,向城门的方向走了过去。还没走远,就有内侍前来追程怀亮,“小公爷慢走,陛下有话让奴婢传达。”

    程怀亮停住脚步,看着内侍,“你不是常家小公公?”

    “难道小公爷记得,奴婢正式常家。给小公爷请安。”常家一拱手。

    “陛下有什么话?”

    “陛下口谕……”常家清了清嗓子,“程家的混蛋,别以为显宗将军伏法事情就完了,崔家昨晚再次出现鬼火,给朕滚去彻查!”

    “小公爷,陛下说口谕必须一字不差,如有冒犯还望谅解。”说完口谕,常家急忙道歉,毕竟大家都知道,程家小公爷不好惹。

    “无妨,麻烦常公公回复陛下,就说近日就会处理。”

    “小公爷慢走,咱这就去回复陛下。”

    程怀亮挠挠头,老李不说,他都要把崔家给忘了。

    可怎么查?为什么要查?

    在吓唬几天在说。程怀亮打定主意,回去就让程风再去崔家浪几天,等到崔家登门求救在说。

    回到程家庄,程风早已经自庄子外面等着,“小公爷,您可回来了,那群孩子……”

    “孩子怎么了?”

    “不吃不喝的,说什么要等你回来。富恒先生怎么劝都不行,已经三顿没吃饭了。”程风紧张至极,“再这样下去,还不得活活饿死。”

    “走过去看看,顺便把程浪找来,就说我有要事。”

    “程浪昨日就来了,崔家的火还是我俩放的。”程风贼兮兮一笑,“裴宣机、曲高德、张行之,三个人都在,就等您回来呢。”

    “先去看孩子。”

    程风在前面带路,很快在院子里看到了这群几乎蜷缩在一起的孩子,一个个饿的面黄肌瘦的,丰恒、裴宣机、曲高德以及张行之等人怎么劝就是不吃饭。

    “孩子们,你们看看谁回来了?”程风对别人很是凶残,可对孩子却出奇的好。

    “就是他,就是他救了咱们,我亲眼看见的……”一个孩子别别人大了一点,大概六七岁,一指程怀亮,“恩公!恩公!”

    一百多名孩子,虽然饿的浑身直抖,可还是齐刷刷的跪在地上,大声高呼:恩公!

    程怀亮的脸色很黑,“恩公?你们就是这么对待恩公的吗?难道恩公家的饭菜不好吃吗?”

    第一名说话的孩子胆子比较大,其余人已经吓得颤抖连连,他却开口说话,“恩公,我们不是不吃,是想等您回来一起吃。”

    程怀亮看看孩子面前一碗碗面汤,早已经凉了,但还是拿起一碗,抄起筷子,“好,一起吃!”

    孩子们立刻欢呼起来,狼吞虎咽的,几口就把面汤给吃的干干净净。

    有的孩子似乎没吃饱,端着空碗对着程怀亮晃了晃,“恩公,没吃饱。”

    “吃,放开了吃,管够吃。吃完说正事儿。”

    可程怀亮刚说完,所有孩子都放下碗,规规矩矩的坐在地上,等着程怀亮说话,有几个孩子吃了一半,也放下碗。

    程怀亮很奇怪,“谁教你们的?四五岁就这么懂规矩?”

    随后,程怀亮看向第一个说话的孩子,“这里你胆子最大,先说你小什么?”

    “恩公,我叫梅福。我们不是懂规矩,而是被打的次数多了,规矩自然懂了。”梅福双目通红哇的一下就哭了。

    原来,被关押的时候,和尚们害怕他们叫喊求救,一天最少揍他们八遍,甚至有时候还会失手打死别的小孩,大家都怕了自然什么都记住了。

    “以后别叫我恩公,你们可以称呼我小公爷或者老师都行。”程怀亮顿了顿,“十五岁之前,你们要留在程家庄,我给你们请大唐最牛掰的先生教你们读书识字,十五岁之后,想从文的从文,想从商的从商,想务农的务农……我把你们养到十五岁,未来的发展要靠你们自己,看你们跟随先生修行多少,学习如何。”

    “恩……”梅福刚要说恩公立刻改口,虽然不知道老师是什么,但总觉得两个字比三个字更容易说,“老师,我们基本都每家了,我们愿意留在这里,但我们不吃白食。我们什么都能做的。”

    “吃白食?”程怀亮瞪了他一眼,“你们想吃白食,小爷也不同意。程家庄的学堂没建成,你们会被分配到各家庄户,跟随庄户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早晚各一个时辰用来读书识字。梅福,你就不要去庄户家了,你去铁匠铺,跟着柱子学习。”

    小孩们相互看看,对着程怀亮不住点头,“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

    “那现在开始吃饭。吃过饭让程风叔叔带着你们去各家庄户。”

    “好!”

    小孩的事情解决完,程怀亮把裴宣机等人带进客厅,程浪这时候也跟了进来。

    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程怀亮做了统筹安排,裴宣机是这支队伍的领导者,曲高德辅助,张行之是军医,每次军事行动由程浪统筹安排,其他人辅助。

    “你们去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种子。我不管你们和平购买也好,打家劫舍也罢。我只要种子,图册里有的种子,我全要。”程怀亮把密信交给裴宣机,“这是陛下传你的密旨,抽空看看就好。在洮州城,会有一队龙武卫精锐,随时接应你们。”

    随后,程怀亮拿出《西域图志》,“这是前任宰相裴距所注的详细地图,在丝绸之路上,有一座帽儿山,去了之后可以详细勘察一下,如果可以,把那里打下来,作为你们的根据地和联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