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宫首辅-第2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谁说掌柜没有来。”众臣闻听纷纷躬身倒地。神宗一拂衣袖道:“这里不是太极圣殿,不用参拜大礼,各位爱卿平身。到了这里,咱们就是买卖关系,我是掌柜,你们是客官。”说着走进他的店铺去了,王安为了皇上能卖好货不仅让人及时补充了货源还把卖空的货架整理。
神宗皇帝一心一意在这里当掌柜赚钱,可苦了他们这些大臣们。这啥时候是个头啊,买货还算是小意思,只是荒废朝政误了国事那可要不得。但谁又能劝的动皇上让他重返朝堂呢?为了不扫皇上的兴,沈一贯依然头一个开始买货,这次他买了一件棉袍。尽管天气不冷,但买下来可以送给下人。一来讨好皇上,二来可以送个人情。可以说,此时的神宗皇帝生活奢糜,贪财如命,他每年都有金花银一百二十万两,但还是经常公开向户部,太仆,光禄寺索要钱财。国库历年积存的钱被他挥霍一空,可他仍不满足,想主意另谋捞钱之法。沈一贯为他出了个好主意,写了封奏章建议到全国各地开采银矿,并派出宫中太监到各处充任矿监。搞的民怨沸腾,也让叶向高内心极为愤慨和不安。
神宗皇帝正在他的店铺里卖着货,沈一贯买了一件棉袍后又买了一双棉靴。吏部大臣朱庚有些不解上前道:“此时不到冬季,沈部堂怎么买起棉袍棉靴来了呢?”刑部尚书王纪也道:“是啊,沈大人这么早就备年货了?”未完待续。。
………………………………
第585章神宗皇帝当货郎2节
沈一贯听了对他们呵呵一笑:
“皇上有的卖咱就有的买,现在不穿,冬天是可以用的着。你们买了什么呀?”王纪道:
“随带金子不多,只能买一份胰子给娘子洗衣服了。”朱庚和王纪二个人一前一后到了店铺前。二个人把五两银子放到柜台上:“大掌柜,来二份胰子。”神宗连声说好从货架上把二份胰子放到柜台上。王纪和朱庚拿了胰子就走,其他大臣也是各买了一份货离开。看到今天收获也不少,神宗皇帝十分开心,如此下去,自已岂不是发大财了呢?就在他为钱开心的时候,听的宫院门外一声高呼:
“慈圣皇太后驾到——”众臣闻之赶紧躬身拜倒宫院路的两旁高呼:“恭候慈圣皇太后。”那神宗皇帝听了心里咯噔了一下赶快从店铺里跑出来,西李妃也慌忙带着宫女人迎上。宫院门外十几个宫女簇拥着一位体态丰盈身着朴素的女人,宫女们分二例排开,手里的宫灯上写着:“慈宁宫”几个字。沈一贯并没走多远,看到慈圣皇太后从便道走来慌忙快步迎来跪在院门外石阶板上。神宗跑到慈圣皇太后面前双手拱起道:
“皇孙朱诩钧恭候慈圣皇太后。”李太后看了一眼神宗表情有些冷淡并没有立刻回话,本来热闹的乾清宫一下鸦雀无声。西李妃一直底着头大气不敢出,王安和十几个小太监迎上也是不说话。李太后扭头看了看:
“沈一贯可在?”跪在不远处的沈一贯赶快躬身跑上前:“臣在,给慈圣太后请安了。”李太后看了他一眼:“你怀里抱着的是什么呀?这还没有到九月份吧?就开始穿棉袍了?”沈一贯笑道:“回太后的话,臣身体不适,遇到下雨天就腿膝发痛想买袍子回家捂着。”李太后哼了一声往里面走了去,神宗皇帝小心翼翼的跟在后面。到了自已坐过的店铺里,李太后对着里面看了看转过身望着神宗皇帝:
“皇帝啊?这是大明朝的皇家宫院不应该是用于闹市的买卖场所,如此下去成何体统。要是传出去岂不是让天下百姓耻笑,你贵尊为天子可不是什么货郎。还自称什么大掌柜。”神宗怕李太后生气伤身赶快挥了一下手:
“快,快来人哪,把这些店铺撤了。”听到他的喊声,王安赶快带着众太监和守卫把店铺拆除。望着一堆没卖完的货物,李太后对神宗招了一下手:“皇帝,你过来。”神宗走到李太后面前,李太后看了看他:
“你的胆子越来越大了是吧?你要把后宫搞成什么样才好?”神宗意识到自已做错了什么一直不敢多说什么。李太后又望了一眼那个西李妃对神宗道:“你身为皇帝要为这个国家着想,可不能怠惰了社禝。”神宗点了点头:“孙儿记住了。”李太后又道:“对于立不立皇后这事以后在提,还有太子一事那就是东宫常洛。”西李妃听后心里非常高兴,太后不答应的事。那郑贵妃的梦想就破灭了。她暗暗高兴,她和郑贵妃之间也是互相排斥的,尽管皇帝很宠她,但却得不到太后的青睐她也反不了天。李太后望着神宗:
“你多少天没有去东宫看望王贵妃和长皇子常洛了?”神宗道:“差不多一个多月了吧。明天孙儿就去东宫看望王贵妃。”李太后听了一笑:“既然如此,那我走了。”神宗皇帝赶快把人送出宫院门外,那沈一贯怀抱着棉袍和棉靴子四下里看了看赶快溜走。神宗皇帝也无心在这里继续他的买卖,让人收拾了一下货场就进了内宫。
西李妃吐了一下舌头摒退宫女悄悄走到了皇帝身边。看到西李妃进来,皇上伸出手把人拉住。西李妃嫣然一笑倒入他怀里,神宗把她抱到榻上拍了一下胸口:“吓死朕了。这慈圣太后是怎么过来的?她在慈宁宫呆的好好的跑到乾清宫干么呢?”西李听了一笑:“谁知道呀?是不是有人告了密,说皇上不上朝呆在后宫卖鞋子?”神宗道:
“谁要是敢泄密朕就割了他的舌头。”西李妃呵呵一笑:“谁敢泄密啊?树大招风呗。这么多人都往乾清宫跑,每人怀里都抱着那么几件东西,谁又都不是瞎子谁看不到?”神宗想想也是抱着西李妃坐到榻上:
“你去给朕泡一壶茶。然后在把那个大烟袋给我拿来。”西李妃道:“那你坐着,臣妾过去。”她下了榻就走到内宫外那个茶几前提起壶倒了一瓷杯水又从柜子那个镶龙檀香盒里取出一个金嘴烟杆包了一小袋白粉回了去。神宗喝了茶水,一闻那白粉就来了精神,他把白粉用舌头舔了几下就很舒服的躺了下去。西李妃道:
“陛下。这白粉贵如金子,吸食多了反而对身体不好。还是少吸食一些吧,身体越来越瘦令人担忧。”神宗道:“没事。这是灵丹妙药。”西李道:“又是那个李可灼送来的吧?他只不过是位鸿胪寺丞哪里有什么灵丹妙药。”神宗呵呵一笑抱住她:“爱妃又多疑了,他这样做也是对朕好。”西李妃嗯了一声:
“陛下,你真的要立郑贵妃为皇后?”神宗笑了笑:“慈安太后不答应,朕敢答应吗?”西李妃:“她要是当了皇后哪容的下我们这些嫔妃?”神宗道:“这个不用担心,她也只是随便说说而已。”西李道:
“臣妾不是担心她,只是担心自已。皇上如果只对她一个人好,那臣妾日后还怎么活呀?”神宗呵呵一笑:“你和郑爱妃都是朕的最爱,我是不会抛弃的,放心吧。”西李妃心里一喜她在皇上脸上亲了一下。此时的郑贵妃正呆在西宫拥着小儿子常洵,这个时候了,还没见皇帝宣诏让她过去就有些坐不住了。见母亲神色不安,朱常洵抬起头来:
“皇阿娘,你这是怎么了?又和谁生气了?”郑贵妃看了一眼儿子:“娘好好的没生谁的气,小孩子问那么多干么?上床睡吧。”小常洵哎了一声爬到床上。郑贵妃在宫里来回踱步,眼见的烛火熄灭,她对外喝了一声,二个宫女赶快从外走了进来:
“贵妃娘娘有何吩咐?”郑贵妃看了她们一眼:“姜严山和孔学二个人呢?让他们进来,我有话要问。”二个宫女应声退了出去。听到贵妃娘娘召唤,二个内侍赶快从偏殿跑了过来。他们进了内宫对郑妃娘娘施礼,郑妃看了看他们一眼说道:
“你们去乾清宫看看,谁在皇帝身边侍候着?”姜严山和孔学二人对望一眼没有动身。郑妃似乎生了气,对他们瞪了一眼:“我的话怎么听?”姜内侍对外看了看:“这么晚了,皇上只怕是睡了,如果现在过去只怕会引起一场误会和猜疑。那里的守卫一定心想,西宫的内侍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呢?他们必然会向皇上报告,皇上必然会对娘娘生疑。”郑贵妃见他说的话有理点了下头:
“那好吧,明晨在过去,你们休息去吧。”姜孔二人拱手而退,郑贵妃躺倒在榻上如何也睡不着。她的威信似乎受到威胁,自已不能在皇帝面前失宠,如果这样下去那以后的日子就无法过下去了。第二天清晨,姜孔二人以向皇上请安的名义前往乾清宫,果然是西李妃守在那里。回来之后把事报给了郑贵妃,一听此事,郑贵妃心里就火冒三丈,这个小妖精就会迷惑皇上。他时刻不肯离开皇帝半步,那我和皇儿怎么办?郑贵妃越想越气,决定去乾清宫看看。她走出宫门带着二个侍女往乾清宫走了去。
今天皇上依然没有上早朝,大臣们等待了一个时辰就被司礼太监的一句话打发了。王太监说皇上身体欠佳不能早朝,大臣们一听心里就明白,皇上假借身体不适忙着在后宫摆货做生意去了。老臣张居正见到此情景心里十分有气,他对皇上的作法很有抱怨但又不好说什么。见沈一贯带人要过去买货就批评了几句,沈一贯年轻气盛,哪里受的住张居正的批评一怒之下甩手走了。
劝说无效,张居正郁闷之下向皇上再一次递交了辞呈,他要辞官告老还乡养病?听到此事的文武大臣议论纷纷,如果他这么一走,就没有什么人敢在皇上直言不讳了。那沈一贯见到张居正的辞职报告心里非常高兴就很快呈到了皇上那里,正在为赚钱想门路,犯愁的神宗皇帝忙把辞职打开看了一遍,点了点头对沈一贯道:
“他既然下了那么大的决心,就让他告老还乡吧。刘太监,把朕的御笔拿来。”刘太监正守在案前,听了皇上的话赶快把毛笔双手呈上。神宗皇帝接笔在手的时候又犹豫了他该不该当下批复同意张居正回乡呢?如果他真的走了,谁为这个国家出力?但他心里又想这个老臣一走,就没什么人敢劝阻自已做发财梦了。(未完待续。。)
………………………………
第586章镇守太监土云九1节
沈一贯见皇上犹豫不决心里很着急。
说实话他一直想成为内阁首辅接替张居正处理国家要务。但皇帝不同意,他有些急上前拱手道:
“陛下,张居正身患重病已无法为国无力,还是早点把他放了吧?”皇上看了他一眼,此时他想到了慈圣皇太后,摇了一下头把笔放回笔筒:“罢了,罢了,让他继续留任吧。”沈一贯只好把皇帝没有批示的文书退回到到张居正手里。
张居正是内阁首辅,自从神宗皇帝十岁登基一来就一直执掌政权,直到皇上过了十八岁还一直没有松手。对于这个老臣,神宗也颇感无奈。这次申请辞退也是无奈,张居正身患重病也知到了该退下的时候。除了病痛之外还有时局也不容许他休息,清丈田亩的计划还末有最后完成,向全国推行一条鞭法的诏令才刚刚发出,北部边疆仍需时时警惕,边将的更替要他去协调。
这次辞呈是回乡养病,但他悲切的恳求没有打动神宗。数日之后,昏迷数日的张居正在北京寓所辞世而去。他末能实现生还江陵故里的愿望。听说张居正要死了,神宗赶快带着二宫皇后众嫔妃急急赶到居正寓所。听说皇上要来,居正硬要下榻迎接,怎奈有气无力挣扎了几下没有翻动一下身。弥留之际,神宗皇帝向他承诺说道:
“先生功夫,朕无可为酬,只是看顾先生的子孙便了。”
死后的排场,神宗为他安排的很周到:下诏罢朝数日致哀,追封张居正为上柱国,赐谥文忠公。司礼太监护丧事,内阁大臣,锦衣卫指挥护灵柩归葬江陵。
张居正死后,神宗终于可以做名副其实的皇帝了。以前出于对他的尊重和敬畏。现在这一切都不存在了。相反,他对往昔所受的压抑逐渐萌生了报复心理。他看不惯威福自专不可一世的冯太监趁机下诏逮捕治罪抄没其家。这冯太监是张居正生前政治上的主要支持者,冯保的倒台揭开了弹劾张居正的序幕。这正中了沈一贯这一批反对改革的大臣和贵族的心意,他们纷纷起来指责他独载专政,目无皇上,这些攻讦正好触动了神宗深处的痛处。他终于要在张居正死后给这位威权震主的大臣以严厉的报复。于是不久,考成法被取消了,居正裁汰的冗官又大都恢复了原职。
神宗下诏追夺张居正的上柱国封号和文忠公谥号。次年四月,又下诏查抄张居正家产,把他的子孙发配到边地充军。在刑部尚书潘季训的乞求上。神宗才应允留下空宅一所,田十倾以赡养张居正的八旬老母。
对于儿子的做法,慈圣太后心里非常哀痛,但她年老体衰对孙子的做法也无可奈何。只好把心思放在拜佛读经上,没了张居正和慈圣太后的干涉,神宗的胆子是越来越大。他现在可以公开的派太监到全国各地充当矿监为自已捞钱了。这些矿监每到一处不论有无矿藏都强编富户为矿头,收集游民为打手,勒逼贫民做苦役,搅的富者破家。农民丧失生计。
这一现象让身为左庶子的叶向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的一颗赤诚之心开始躁动了,他上书给神宗并引用东汉西王府积聚钱财招致天怒人怨的故事,恳求皇上停罢矿监税使给百姓以活路。但由于他人微言轻。也可能是触犯了某些人的利益,他的谏书没有被报知皇上。
张居正死后不久,沈一贯很快被提升到内阁首辅大臣。他收到叶向高的请谏书以后只是笑了笑压在手下,吏部尚书顾秉谦正好这天到他公所做事。二个人坐在大堂之上谈笑风声。顾秉谦见他如此开心笑问有何喜事。沈一贯把信往他面前一推,说道:
“小小的一个左庶子对局势挺关心的。”顾秉谦一见:“这不正是叶向高所书的谏信吗?”沈一贯点了下头:“没错,自他去了南京任左中充后就有了一些忧国忧民之心。所写言辞也很激烈,只怕皇上见了心里不舒服。”顾秉谦呵呵一笑:
“这小子年轻气盛不识好歹。他难道不知张居正死后被抄家的事情吗?还如此明目张胆写谏书,矿监税使之事这可都是皇上安排的,我们这些做臣子的有何办法?”沈一贯听了一笑:“难得一片赤诚之心,这谏书就压下来不报皇上了。”顾秉谦哦了一声:
“卑职明白沈大人之意,但皇上还是喜欢这个张居正的?”沈一贯嗯了一声:“这事我晓得,我这样做,也是对他好。只怕这封谏书到了皇上那里会被误解,不过,你吏部尚书可以照顾他一下。”顾秉谦点了下头:
“明白大人之意。卑职告辞,日后在来拜会。”沈一贯送走顾秉谦后回到内堂就把叶向高的谏书放进了书柜夹层里。顾秉谦回到住处就往南京方向发了一个涵,没过多久,叶向高被提升为南京礼部右侍郎。在这里他一任就是好几年,顾秉谦见他还算安份就又把他改任吏部右侍郎。
升官之后的叶向高忧国忧民的心又开始萌芽。这日闲来无事,带着二个书僮化装成一个算卦的先生扛着招牌从吏部府出发了。三个人出了大堂之门由西往东走了去,阳光明媚的南京城人来车往。出了城后很快来到一个庄园,几个人走在田园林中欣赏风景,叶向高还时不时喊二句:“算卦,不准不要钱。”他的喊声引起庄园主的注意,他让一个仆人跑来把叶向高找了进去。叶向高问他出了什么事?庄主说他这几天眼皮老是跳,似乎要发生什么灾。叶向高问他是哪只眼皮跳,他说是右眼跳,叶向高叹了一口气:
“看来真有灾难降临了。”听到此言,庄主吓了一身冷汗忙拉住向高的手:“先生,您有什么破灾之妙计没有?”叶向高想了想对身后的僮儿道:“把我书箱中的那本书拿来。”一书僮一箱取出一本书递了过去。叶向高把书放在膝盖上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庄主也不知他说什么迷糊了半天。叶向高睁开眼对庄主道:
“破灾的妙计建议你尽快变卖田产带着家人离开这里,越远越好,这里不是你久留之地。”庄主没想破灾的妙计是让他把田产变卖带着家人远里故土,一时间没了主张。庄主夫人有些为难的望着叶向高道:
“先生,就是变卖了田产我们又能逃到哪里啊?”叶向高道:“你们有没有远方亲戚朋友什么的?如果有建议你们三天之内尽快转移家产田地二个月都不要回来,最好隐姓埋名不要出头露面。”庄主想了想对妻子道:“对了,陕西不是有咱的大表兄吗?咱们就到他那里,先生之言不可不信。”妻子一听就哭开了对庄主道:
“老爷,咱胡家大大小小几十口,上有老下有小此去何易?能有什么灾?这先生一定在胡说八道想骗我们的钱,不能信。”庄主听了妻子的话对叶向高就一下改变了口气,起身对叶向高笑了笑:“先生,谢谢你了,可我老婆不愿意离开我也没什么办法。来人呀?付给先生五两银子让他走人。”一个仆人取来五两银子递了过去,叶向高没有接对胡主庄道:
“胡主庄,我说的话是灵验的,此地不可久留 。”胡庄主笑了笑:“谢谢先生的好意了,来人,送客。”二个家人上来对叶向高打了个手势:“请吧,先生。”叶向高叹了一口气只好带着二个书僮挑着算卦的担子离开往庄园外走了去。刚出院门,叶向高又过头来大声道:
“胡庄主,我三天之后还要回来的,你们赶快离开吧。”胡庄主的妻子哼了一声对丈夫笑了笑:“听到了吧?他就是一个装疯卖傻的,想到咱家骗吃骗喝还要骗钱。”说完话令人把院门紧紧关上。
三天之后,胡庄主和妻子正在屋子里吃中午饭,就看到几十个人手持长枪短刀远远的跑了来。家人吓坏了从院门外冲进来一边跑一边喊:“胡庄主,不好了,官府里来人了。”胡庄主一听愣了他放下手里的筷子就带人往外走,还没到院门外,几十个人就封住了路口。其中还有身穿黄马甲的锦衣卫,那个领头的他一眼就认出正是南京镇守大太监土云九。只见他头戴一顶小帽,身穿黄色长丝袍,佩带着一把长剑,身后的几个锦衣卫杀气腾腾。胡园主和他的老婆一见就倒吸一口冷气,尤其是那个胡园主更是害怕的浑身冒汗心想前几天那个算卦先生的话果真灵验。这个时候他老婆也后悔起来没能早早收拾行李远离此地,人命都没有了,家产再多又有何用?她死死拉住丈夫的手不住的颤抖着,胡园主拍了拍她的手安慰道:
“不用怕,看看情况再说。”正说着话,那土太监歪着头背着手一步一步走了过来站到他们夫妻二人的面前。(未完待续。。)
………………………………
第587章镇守太监土云九2节
胡园主赶忙拱手问候:
“不知土云九大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土云九哼了一声甩了一下手往地上呸了一声:
“前几天给你的文告看到了没有呀?”胡园主点了下头:“看到了,不是按要求交纳了一笔费用了吗?大人你还是在那文约上面盖了印的。”土云九道:“就那点银子就想打发官府,这点钱和银子够干什么的?皇上有旨,凡矿主必须交纳十万两税银。”胡园主听到这里吃惊的啊呀一声叫:
“土大人,就是打锅卖铁也交不出那十万两银子哪。”他老婆也上前哭道:“大人,求求你宽宏大量给我们一家人一个活路吧。”土云九道:“我对你们够仁慈的啦,没有商量的余地。我可不是和你们进行买卖用不着讨价还价,有银子什么话都好商量,交不出银子你们明天就蹲大牢。进了那里,可不是站在这里和我说话了。”胡园主脸色苍白一下跪倒地上磕了二个头:
“大人饶命,这银子实在拿不出啊。”土太监手一挥,一个侍卫拿着一张三尺黄绫只见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人名。土太监瞟了一眼对胡园主道:
“那上面写着你的名子,这都是政府圈定好的,我想更改也不行。你是咱这里出名的财主,拥有田产林地上千亩,还有染布作坊大小几十间,你开了十年作坊大概也有了千万两银子。这十万两对于你来说算不了什么呀?别在我这里哭穷了,好自为之吧。听说你的山上还有碳,你要交开采赋税。胡矿主,就这样定了,明天到你山上挖煤碳吧。还有,你庄园百户人家都必须交纳百两雇佣金。”胡园主听到这里一下身子一软瘫倒地上,老婆和孩子哭的死去活来。土太监嘿嘿一笑:
“限明天把所欠税银十万如数交清,如果交不出。那我们可要抄家抓人了。走――”说到这里把手一挥带人远远的走了去。看到人走远,胡园主老婆和几个孩子停止了哭声,女儿拉住母亲的手:“阿娘,怎么办?咱们怎么办啊?”母亲听了女儿的话突然又嚎哭起来。几个家人围过来好说歹说她才止住了泪水,她对几个儿女看了看望着家人:
“把老爷抬进屋子里。”几个家人上前有的扯住胳膊,有的拉住腿把人抬起往院子里走了去。把人抬进屋后,众家人忙着端茶倒水,又是掐人中又是揉背捶胸,没过一会胡园主才从昏迷中苏醒过来。他一睁眼就大叫:
“快,快收拾东西连夜离开庄园。一刻不能停留。”夫人听了抹一下眼泪对众家人道:“快,快收拾东西套马车。”众家人手忙脚乱里里外外忙起来,有的把衣服装入木箱里,有的把瓷瓶用纸包好后装入大缸里埋入后院地下。有的把银子和珠宝放入罐子里也埋入地下,当他们把所有家当装到车上的时候天已经很黑了。望着若大的家园,胡园主还是依依不舍,他们此去还能回来吗?
就在胡园主带着老婆孩子坐上马车领着众仆人走出这门往北而行的时候,一行五个人悄悄跟在后面。这几个人全是便衣行装,手持长剑。他们绕道埋伏在胡园主必经之路。胡园主对此毫无察觉,在夜色中向前急急行驶。月牙西落很快隐入云雾之中,胡园主和妻子为庆幸逃离魔爪的时候,听到路边草丛传来一声呼啸声。走在前面的马儿被惊的一声咴叫抬起前蹄。赶车的家仆看到几个人从草丛里蹿出大惊失色,他赶快勒住马对后喊:
“不好,有强人打劫。”话刚喊完,一把剑刺中胸口他惨叫一声从马车上栽了下去。后面的车队一时慌乱。胡园主和妻子几个孩子也乱作一团。就在他们惊恐之中,火把亮起,同时照到了那几个人的脸。这几个人没有蒙面。一身黄衣一看就是锦衣卫打扮。胡园主一见暗叫不好,妻子紧紧搂住了他,看来难逃此劫。就在他们夫妻俩人处于惊恐之时,一声令笑打破了夜空中的沉寂。
“胡园主,你不好好呆在家里,拖儿带女的要去哪里啊?”
“几位壮士,我们是过路行人,回乡下看望病重的老母亲。”
“这个时候,你还撒谎?你不认的我,我可认的你。果然不出土总管的所料,你还是带家人外逃。兄弟们,给我杀,杀个鸡犬不留。”听了他的喊话,其他几个人抡起剑砍杀起来。看到此情景,领队的胡管家对众仆人喊道:
“咱们跟这些吃人不吐骨头的恶贼拼了,上啊。”众家仆拿起护棒和刀从马车上跳下冲上那几个锦衣卫。这几个人本来就是监视胡园主的,哪有心恋战,看到胡家人多势众赶快逃走。胡园主心里一想暗下狠心一定把他们消灭才能保全自已,于是对家仆们喊:
“杀了那几个人,不能让人逃了。”众家仆听了胡园主的话前堵后截把那几个锦衣卫团团围住,一番恶战,几名锦衣卫倒在血泊中。胡园主见人死了这才带人上车急匆匆赶去,他们没走多久,一个装死的锦衣卫从地上爬起头也不敢回逃也似和跑了。第二天清晨,太监土云九带队气势汹汹的赶来,他们快马加鞭追了一上午终把胡园主给拦住。一脸疲惫的胡园主只好束手就擒,太监杀了二个胡家男佣人后把胡园主和妻子和孩子押解回园。他们把胡园主和他妻子吊在树上,把几个孩子捆在一起鞭打脚踢然后点起一堆柴火。土云九望着胡园主得意的一笑:
“怎么样?还是没有逃出我的手掌,你是矿主竟然带头抗税,违犯圣意。快说,把银子和珠宝藏到哪里去了?”胡园主呸了一声:
“土阉头,你要杀就杀哪来那么多废话?我胡某银子多的是就是不拿去喂狗。”气的土云九恼羞成怒对身后哟喝道:“来呀,给我打,往死里打。”几个锦衣卫抢起鞭子一拥而上对着胡园主拳打脚踢,直打的胡园主鼻青脸肿体无完肤。反正也是死,胡园主开始叫骂阉贼断子绝孙。气的土云九大叫一声抽出佩剑就要刺过去,还没落手听的身后一声大喝:
“休的行凶杀人,还不赶快住手,你们杀的人还少吗?能不能给自已积点德。”听到哟喝声众锦衣卫大惊,那太监赶快收手回转过身去。只见一个政府官员带着几个人骑马已经来到了身后,看到此人,土太监马上堆起笑迎了上去拱起双手笑道:
“我以为是谁来了呢?是您叶侍郎啊,你不在吏部公干跑到这里干什么来了?”胡园主抬了一下头感到这个官员有些面熟想了想突然有所醒悟,这个吏部侍郎不正是前几天到家里劝自已离开的那个算卦先生吗?看到此人,他一时伤心的流下泪来,不知出于感动还是别的什么情愫。来人正是现任南京吏部府右侍郎叶向高,他从镇守南京太监土云九那里打听到一些关于北京的传闻,说是皇上要在全国各地推行矿业开采,并让他们担任矿监和税使进行掠夺。搞的全国上下那些富主人心惶惶,财主逃亡,有的地方掀起了反税的斗争。叶向高的到来救了胡园主一家,土云九身子也矮了三截他笑着对叶向高道:
“叶大人,卑职也是执行公务,还望大人高抬贵手,不要做什么出格的事情,违背了皇上的旨意。”叶向高哼了一声从马上跳到地上:“你口口声声说是皇上的旨意,那你把陛下的圣旨拿我过目。我在京城那么多年,一直在宫里怎么没有听到过此事?”土云九嘿嘿一笑:“叶大人,我是没有圣旨但皇上的意思咱可不能抗违。”叶向高听了呵呵一笑:
“也罢,那我回京问询一下皇上,如果没有此事,待我回来取你小命。”土云九一时无语,一个侍卫上前对他耳语了几句。土云九点了下头对叶向高道:“叶大人,在下还有别的事要走了。”说完这话把手一挥带人悻然而去。叶向高让手下人为胡园主一家人松了绑,说道:“有我在,你们不用怕。”胡园主一家人感恩戴德跪地拜谢。叶向高道:“园主请起,你们还是尽快离开这里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