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凤雏-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蒯良闻言叹道:“可我蒯家立足荆襄,首屈一指,这十数年来,多赖景升帮衬。”

    “那庞山民如今也未有反意,且仍需借景升之势,保荆襄安定。”蒯越说罢,蒯良点了点头,道:“既无伤景升对我蒯家恩义,蒯家全力相帮那庞山民也未尝不可,为兄知异度欲放眼天下,若我蒯家可借此机会,再进一步,倒也是件好事!”

    二人又商议许久,忽听门外异动之声,蒯良皱眉喊道:“何人扰我清静?”

    “禀报家主!江北探马已归,言北方官渡,又有变化!”

    侍从说罢,蒯越皱眉,对蒯良道:“难道那曹操又胜?”

    命侍从进门,蒯越接过信笺,摊开一看,口中惊呼道:“怕是不久之后,那北地尽被曹操所得!”

    蒯良闻言,亦凑了过来,看过信后,摇头笑道:“袁本初大好局面,一朝尽丧,仓亭一役,袁绍先遭十面埋伏,又中背水一战……袁军之中,谋主无能啊!”

    “或可说曹操军中,能人太多……”蒯越闻言叹道:“如此看来,那曹操平定河北,也只是时间问题,待其掌控北方,下一个目标,便是我荆襄九郡之地了吧!”

    二人相视一眼,默然无语,许久之后,蒯越恍然大悟,对蒯良道:“看来那庞山民,允刘备驻江夏,也是为了抵那曹操!”

    “此人虽是懒散了些,这眼界倒是长远的很!”蒯良捋须叹道:“既如此,我便修书一封,邀其来这荆襄,立足朝堂之上!”

    在蒯越拿到战报不久,庞山民手中也有了一份来自北地的战报,庞山民看过之后,心中暗道:曹操终究是曹操,其魄力非比寻常,如今这黄河两岸,已被曹操所得,袁绍退军邺城,怕是再无还手之力了。

    一战断了袁军士气,使其再无对抗之心,此等手段,便是庞山民这个穿越者见了,也不禁赞叹不已。

    庞统见庞山民长嘘短叹,对庞山民道:“兄长,何须长他人志气?曹操此胜,全赖颍川学子从中谋划,帮衬于他,难道兄长以为,我襄阳学子,比之那颍川诸人,逊色不成?”

    “切勿小看天下人……”庞山民闻言,叹道:“曹军如此手笔,如今你与孔明,皆难以掌控,数万人马的战役,比之荀彧,郭嘉等人,我等还是要逊色许多,士元勿要忘记,那赵恬纸上谈兵之事……”

    庞统闻言默然,对庞山民道:“如今我等立足荆南,皆无战事,如兄长所言,这积累经验之事,又如何来做?”

    庞山民闻言,微微一愣,思索半晌,对庞统笑道:“士元休要着急,这军国大事,不可不慎,且我荆南可不比那曹操家大业大,如今还当以发展民生,囤积军备,最为重要!”

    庞统心知庞山民说的有理,只是看着战报,遥想北地的那场大战,心中却不禁热血沸腾,对庞山民道:“那兄长以为,何时我等才可如那郭嘉,荀彧一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快了……”庞山民闻言叹道:“刘表身陨之时,便是我荆襄危难之际,届时荆襄群狼环伺,必不得安宁,只是以目前荆南的情形来看,我到希望那刘表,活的长远一些,以我们目前的实力,想要争霸天下,为时尚早……”
………………………………

no。142 两封书信

    入夜,襄阳蔡府,灯火摇曳

    比之往日门庭若市,如今蔡府萧条许多,特别是数日之前,朝堂之上蔡瑁贬官,且与张允交恶,更是让这蔡府接连数日以来,无人光顾。

    于静室之中,蔡瑁与蔡氏相视无言。

    自刘琦此番返回襄阳,这朝堂之上的风向便彻底变了,刘琦如今的改变被刘表看在眼中,心中喜悦,且二蒯多言,刘琦颇有刘表之风,让刘表无比喜悦,由此一来,幼子刘琮,备受冷落,就连其母蔡氏,于府中的日子,亦不像先前那般好过。

    刘表已经半月,未与蔡氏同床共寝了。

    且此番江夏战后,二蒯连结刘琦,落井下石,更是让蔡瑁明白了这荆襄朝堂,已与先前,大不相同。如今蔡瑁无官无职,于家中坐等复起之日,此番煎熬,令其心中怨愤,却又无处发泄……

    “妹妹,刘景升真的欲日后传位刘琦?”许久之后,蔡瑁咬牙切齿,对蔡氏道:“早先其掌荆襄之时,这兵马防务,多是我蔡家帮其操持,如今其却忘恩负义,这刘表,当真该杀!”

    蔡氏闻言,心头一惊,对蔡瑁道:“兄长勿要再说,当心隔墙有耳……”

    蔡瑁不闻不顾,对蔡氏道:“妹妹,这刘表对我蔡家,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此等日子,我过够了,不如此番你回府中,带上琮儿,我蔡氏一族尽数迁往北地,去投曹公,重置家业,如何?”

    “那景升之家业,又何去何从?”蔡氏闻言,苦涩叹道:“兄长,你是琮儿舅舅,当多为琮儿日后考虑,妾身以为,这荆襄之主,琮儿还有争的机会!”

    “如今那刘琦,已颇有势力!”蔡瑁冷哼一声,不屑笑道:“早知今日,便叫那刘琦回不得襄阳!”

    “兄长,事到如今,多说无益。”蔡氏微微叹了口气,对蔡瑁道:“早先嫁与景升,我蔡家便是为了日后可使琮儿,继承景升家业,如今这条路,已行半道……若半途而废,岂不可惜?”

    蔡瑁闻言,点了点头,道:“那小妹可否如先前那般,陷害刘琦?景升只二子,那刘琦死了,这家业,早晚便是琮儿的,若是如此,我这个舅舅,便是等上几年,又有何妨?”

    蔡氏沉吟不语,许久之后才摇了摇头,道:“如今刘琦得二蒯相助,想要构陷于他,难如登天,除非我蔡家也有与那二蒯一般的智谋之人,出谋划策,才可使琮儿,重获景升喜爱。”

    “智谋之人,堪比二蒯?”蔡瑁闻言冷笑:“荆襄皆知,那二蒯智谋无双,妹妹要找此等人物,怕是不易!”

    蔡氏摇了摇头,对蔡瑁道:“兄长可曾听闻,卧龙凤雏之说?如今那卧龙与二蒯在刘琦处,可庞家大小凤雏,却未投明主,且我蔡家,与那庞家素有来往,不如请二庞从旁相助,制衡二蒯,如何?”

    “大小凤雏?”蔡瑁闻言,皱眉道:“就是创造纸奇术的庞家长子,还有他的那个丑鬼弟弟?”

    蔡氏闻言,阴阴笑道:“若是真有才华,丑了一些,又有何妨?只要此二人为我所用,抗衡二蒯,待兄长日后复起,便是我蔡家重掌大权之时,到时候,襄阳蒯家,还有那刘琦,再与他们一一清算,亦是不迟!”

    长沙太守府,庞山民看着手中的两封书信,一阵愕然。

    一封来自蒯家。

    如今庞蒯两家结盟,互为臂助,书信往来也日趋频繁,蒯越与庞山民与政事之上,相互之间亦时常探讨,取长补短,只是襄阳,长沙二地相距遥远,二人交流,也只能靠这书信一物了。

    另一封来自蔡家的书信,倒是让庞山民有些摸不着头脑了,且信笺之上,字迹隽秀,一看就是出自女子手笔,庞山民将蒯越书信放置一旁,打开蔡家手书,看过之后,许久无言。

    直到庞统步入府中,行至近前,庞山民才回过神来,摇头笑道:“士元,你也来看看吧!”

    庞统见庞山民神色古怪,心中好奇,看过信后,不禁大笑道:“那蔡夫人欲与兄长一叙,兄长自去便是!”

    “蔡家没落,蔡夫人此举,必有深意……”庞山民见庞统乐不可支,亦不禁莞尔,对庞统道:“士元,你且说说,这蔡氏到底有何打算?”

    “无非是蔡家失势,求我庞家从旁相帮,如今朝堂之上,蔡氏族人只余蔡中,蔡和等少数庸碌之人,不过话说回来,便是那蔡瑁,也不是什么大才……”庞统笑过之后,见庞山民默然不语,不禁出言调侃,“兄长何必为此信劳神,莫不是兄长垂涎蔡氏美貌不成?”

    “鬼扯!”庞山民闻言笑道:“为兄再过几月,便要大婚,你口无遮拦倒是爽利,回家之后,遭罪的却是为兄!”

    庞统笑罢,对庞山民道:“区区蔡家,若是数月之前,还有些气候,如今失势,如丧家之犬,所以兄长不必理会!”

    庞山民却摇了摇头,道:“打蛇不死反被其咬,如今景升公虽对刘琦印象,已大有改观,然而刘琮亦其亲子,且那蔡夫人,如今不去景升公那边吹枕边风,却来求救我等,此正是让这荆襄之地,再不受这蔡氏荼害的大好机会!”

    “反间?”庞统闻言一愣,继而笑道:“用间好啊!本来这蔡氏之中,便无能人,你我去帮其指点些昏招之后,恐怕这荆襄九郡,再无蔡氏一族!”

    庞山民闻言点了点头,又打开蒯家书信,看过之后,便将书信交由庞统手中,道:“如今蒯氏欲与我同去朝堂之上,合力掌控荆襄大局,此乃紧要之事,为兄不可不去,如此看来,这蔡家还得你去!”

    “行,我去!”庞统点头笑道:“真不知那蔡氏是如何想的,难道她以为我庞家,如此轻易,便会被其笼络不成?”

    “或许那蔡氏见士元风流倜傥,欲用美人计诱之,亦有可能!”庞山民闻言笑道:“士元,切不可中那蔡氏毒计,人家可是咱们当下主母!”
………………………………

no。143 非是苦肉计,黄泥落裤裆!

    襄阳城门,一行车队浩浩荡荡,驶入城中,庞山民侧卧车上,浮想联翩。

    说起蔡氏一族,庞山民唯一有印象的便是一年之前,于貂蝉在庞家庄的院落之中,那个欲强抢民女的蔡氏子弟,以及将军蔡中。这二人虽令庞山民心中不虞,却也谈不上仇隙,对于这种丝毫不会威胁到自己的人,庞山民都懒得去对付他们。

    于城前,车队化作两股,各走一边,不多时,庞山民便于蒯家门口,下了车驾,蒯越于门内迎了出来,满面春风,对庞山民道:“贤侄一路舟车劳顿,快快进府中歇息!”

    庞山民随蒯越进了厅堂之中,笑道:“异度公如今可是春风得意啊!”

    蒯越闻言,笑着点了点头,对庞山民道:“何止是春风得意,日前景升微恙,这九郡政令,皆出自家兄与蒯某之手,若是以前蔡氏独大之时,便绝不会是这般景象了。”

    蒯越说罢,压低声音,对庞山民道:“士元此去蔡家,这离间之事,可一举成功?”

    庞山民见蒯越依然心存顾虑,微微一笑,道:“士元遇事机变之能,就是在下亦自叹不如,区区蔡氏,必被士元玩弄于鼓掌之中。”

    “兄长所言正是!”

    庞山民听到身后熟悉的声音,心中惊喜,连忙迎了上去,对来人道:“孔明!你可让我好想!”

    诸葛亮见了庞山民,心中亦激动不已,对庞山民道:“还未恭喜兄长,和那士元,兴霸一道,于夏口逞威,大败江东呢!”

    “若孔明在,亦可建功!”庞山民笑道:“那江东周郎,虽是厉害,但比起孔明,士元,于为兄心中,还要差上一筹!”

    “你二人莫要再相互吹捧下去了……”蒯越见二人情真意切,不禁笑谑,对二人道:“且随蒯某进屋高坐,如今山民已至襄阳,当好好合计一番,于这朝堂之上,如何行事!”

    三人合榻而坐,蒯越命下人于外守候,对二人道:“日前蒯某问过景升,这立嫡之事。”

    “异度公如何应对?”庞山民说罢,蒯越侃侃而谈,对庞山民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此长幼有序!”诸葛亮闻言笑道:“那景升公如何决断?”

    “大公子自长沙归返,屡得景升夸赞,且自蔡氏失势,朝中文武多欲使大公子继承家业,如今景升只是担心,若日后故去,兄弟阋墙……”蒯越闻言,叹道:“琦母早丧,景升对那蔡氏,极有感情,且景升亦言,刘琦虽浪子回头,却始终比不得刘琮聪慧。”

    庞山民闻言,点了点头,这刘表对刘琦的印象,能有现在这般的改观,已是难得,刘琦说到底,还是迂腐了一些,且刘琮年幼,多年以来,深得刘表喜爱,并不是说刘琦这表现一好,刘表便会厌恶刘琮。

    “若如此,可使刘琦于景升面前,保全刘琮!”诸葛亮说罢,蒯越眼前一亮,对诸葛亮道:“孔明所言极是,如今若让景升决断,此计甚妙!”

    “兄弟和睦么?”庞山民闻言笑道:“可是二位似乎忘却,刘琮行事,全凭蔡氏,便是大公子欲与刘琮和睦,蔡氏那边,亦会不允!”

    “兄长难道忘记,如今士元,已在蔡家?”诸葛亮说罢,庞山民摇头苦笑,对诸葛亮道:“那蔡氏立足荆襄多年,又岂会蠢笨如猪?若刘琮与刘琦和睦,这荆襄家业,必全归刘琦!”

    蒯越闻言,亦点了点头,诸葛亮却笑道:“切勿忘记,那蔡氏早就欲将大公子除之后快!”

    诸葛亮说罢,蒯越,庞山民二人尽皆惊愕,半晌之后,庞山民苦笑道:“此计过于行险,虽说早除蔡家,于我荆襄有利,只是若弄假成真,大公子遭遇不测,我等手中,便再无对抗蔡氏之根本所在!”

    蒯越却摇了摇头,道:“孔明之计,试试无妨,且士元在彼处内应,蔡氏如何行事,我等又岂会不知?”

    “若那蔡氏迫不及待,谋害刘琦,一旦教我等发现,便可使其永不翻身!”诸葛亮闻言,神情严峻道:“兄长大可安心,如今景升已加派护卫,可保大公子周全,若其用毒,更易拆穿,公子日日饮食,皆用银针试之……”

    庞山民点了点头,心中暗道孔明素来行事周全,想必刘琦也不会遭遇不测,想到此处,庞山民灵机一动,对诸葛亮道:“既如此,何不于景升公面前,使大公子中毒?”

    庞山民说罢,蒯越和诸葛亮对视一眼,很快便回过神来,蒯越抚掌大笑道:“正是如此,若景升见大公子中毒,必恶蔡氏,我等只需用些可吃坏肠胃之物,投于大公子饮食之中,即可成事!”

    “此计须于景升公面前使之!”诸葛亮亦点头称是,思虑片刻,对庞山民道:“只是如今士元已在蔡府,若蔡氏欲使士元顶罪,却是不妥……”

    “士元可管不着景升家宴!”蒯越闻言,摇了摇头,庞山民却道:“此计不可用于景升公家宴,异度公须知,这家丑不可外扬!”

    “那就待景升身体康健,蒯某便以此为由,劝景升大宴群臣,于这宴会之上,令大公子遭一回罪!”蒯越说罢,庞山民与诸葛亮皆点了点头,见孔明依然对庞统安危,忧心不已,庞山民出言劝道:“行此计前,必先知会士元,且士元与大公子无冤无仇,只要有大公子从中说项,景升公便不疑有他!”

    诸葛亮闻言,心中安定,对庞山民道:“若如此,亮便放心了。”

    蒯越见状,对二人笑道:“你二人大可放心,士元之智,老夫亦自叹不如,又如何会被蔡家利用,只是山民此计,倒是新颖,说他是苦肉之计,却又不像……”

    苦肉计么?

    庞山民闻言笑道:“当不得异度公谬赞,这计只是庞某安抚流民,所遇一事之后,偶然想到。”

    见二人皆以目光相询,庞山民煞有介事,对二人道:“庞某所遇流民曾言,‘这黄泥掉到裤裆之中,不是屎,也是屎了’……”
………………………………

no。144 朝堂之上,士元张扬!

    翌日,荆襄朝堂之上,庞山民随蒯越步入厅中,见庞统侍立于蔡中身侧,微微皱眉。刘表自庞山民进入大堂之时,目光就一直停留在庞山民的身上,要说这一年来,荆襄之地风头最盛者,莫过于阶下这位弱冠之龄的年轻士子了,无论是造纸,还是制糖,这两项奇术,风靡一时,且这庞山民虽自称商贾,可与之为友者,都是一些闻名荆襄的大才,刘表也有些搞不懂,之前那个襄阳书院之中,才华不显的小学子,怎么会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获得这般成就。

    “山民见过景升公,见过各位贤良。”庞山民不卑不亢,向刘表一礼之后,环视殿堂,一一拱了拱手。

    刘表见庞山民谦恭有礼,微微点头,对庞山民道:“山民不必客气,此番邀你前来,老夫只是想要看看,这令江东周郎退避三舍的少年英杰,是何模样!”

    见庞山民笑而不语,刘表顿了顿又道:“庞士元何在?”

    庞统闻言,从蔡中身侧走出,刘表见庞统仪容,微微皱眉,对庞统道:“为何不侍立于兄长身侧?”

    “回景升公,人各有志。”庞统简短的回答却令殿上群臣,议论纷纷,刘表闻言,不置可否,对二人道:“老夫此番使大小凤雏同至襄阳,欲褒奖二位守土之功。”

    庞山民闻言笑道:“山民只区区商贾,当不得景升公褒奖。”

    庞统似乎对庞山民之言论颇为不屑,对刘表道:“景升公欲赏赐何物?”

    刘表闻言,疑惑的看了二人一眼,目视蒯良。**《》*蒯良凑至刘表身前,于刘表耳边道:“那庞统与庞山民素来不合,皆因庞家家业!”

    刘表微微一愣,半晌无言,只是在刘表眼中,单从卖相来看,这庞山民比庞统,出色许多。犹豫片刻,刘表对阶下二庞道:“你二人立此大功,当予赏赐,如今那甘宁虽辞了水军都督之位。但老夫亦予他数车财帛,至于大庞先生,不知随侍老夫,予你幕僚之位,可有兴趣?”

    庞山民闻言。摇了摇头道:“山野村夫,疏懒成性,还请景升公收回成命,在下志向短浅。且喜那黄白之物,做一小小商贾。为富一方,已是心满意足。”

    刘表闻言皱眉。又看了庞统一眼,道:“江陵富庶,士元可去江陵,掌管其治下一县?”

    “掌管一县?”庞统闻言轻笑,对刘表道:“景升公厚此薄彼!为何不允在下,也做这朝中幕僚?”

    “放肆!”刘表闻言怒道:“你与山民,身为兄弟,却不知长幼有序乎?”

    “在下更知毛遂自荐,且这荆襄朝堂,也应唯才是举!”庞统说罢,刘表恼怒,对左右道:“将此狂生,逐出殿堂!”

    庞山民闻言忙道:“景升公且息怒,士元性情毛躁,还请景升公勿要与之见识!”

    “用不着你来好心!”庞统说罢,对刘表道:“夏口水战,本就是与蔡德珪与兴霸二人引军,前后夹攻江东水军,才得此大胜,可如今景升公却将其去职,如此识人不明,可称明主?这荆襄朝堂,多为无能之人,庞某亦不愿与之为伍!”

    庞统说罢,头也不回,出了大殿,庞山民神情讪讪,对刘表道:“还望景升公怜舍弟年幼,原谅他这一回!”

    刘表阴沉着脸,对庞山民道:“你这弟弟,当好生管教一番!我荆襄素来对士子优待,只是这优待,却不是其形骸放浪的理由!”

    刘表说罢,对蒯良道:“子柔,告知各郡太守,若这庞士元欲求官职,尽皆不允!”

    蒯良闻言,微微叹道:“全凭主公吩咐。”

    原本得胜而归的喜悦场面,被庞统扰乱,刘表亦不欲于朝中多呆,待刘表离了朝堂,庞山民便在蒯越的引荐下,纷纷与荆襄官员见礼,诸人虽对庞山民称赞不已,却对那庞统甚为不满,多人皆劝庞山民,当回家之后,对这庞统,好生管教。

    庞山民心中却道:这庞统此番,演的有些过头,或许庞统是想要快速博得蔡氏信任,只是于刘表面前,如此张狂,对其日后立足荆襄,颇有影响。

    还是急功近利了些……

    轻叹一声,庞山民却不得不打起精神,应付起殿上的荆襄文武,蒯越与庞山民一一介绍之后,庞山民也算是对这朝堂格局,稍有了解。

    其中令庞山民介意的人还是很不少的,如伊籍,马良诸人,皆为能吏,文聘,李严,亦是良将,不过只凭眼下的这些文臣武将,想要使荆襄九郡,长治久安,还是困难了些。

    想到此处,庞山民不禁暗道,还好先前自己与书院同窗们已打理好了荆南四郡,且刘备如今戍守江夏,也算让刘表不必顾忌荆襄边患,否则眼下这一大摊子,也足够叫刘表与襄阳二蒯头疼的了。

    待与荆襄文武混了个脸熟,二蒯便与庞山民离了朝堂,三人同车回府,蒯越不禁苦笑,对庞山民道:“士元欲自毁前程乎?蒯某虽知其欲取信蔡氏,只是如此行事,惹景升不喜,如此一来,怕是只有大公子执掌荆襄之后,士元才得以踏入这荆襄官场了……”

    “或许,士元也有苦衷。”庞山民的脑海中一直在回想着庞统于朝堂之上的反常表现,思虑许久,对蒯越道:“士元此举,倒是和那蔡瑁同仇敌忾,想那蔡瑁,如今已被景升公削去官职,若是士元亦是如此,与那蔡瑁的共同语言,亦会多些……”

    “只可惜士元身在蔡府之中,与其联系不上,不过蒯某以为,士元此举,或有深意!”蒯良沉声道:“莫不是那蔡氏欲反,士元于这堂上,提点我等?”

    “不会。”蒯越闻言,摇了摇头道:“若蔡氏欲反,士元定当于堂上告知我等,如今朝堂之中,蔡氏余孽,已难以兴风作浪。”

    庞山民亦点了点头,对二蒯道:“二位先生也不必多想,士元智慧,高过那蔡氏许多,如今我等已胜券在握,这区区变故,大可静观其变,把蔡家的这盘棋,先交由士元来下!”
………………………………

NO。145 庞士元怂恿,蔡氏欲投毒!

    入襄阳前,庞统便与庞山民商议过,此番入蔡家之后,首要之事,便是要取信蔡瑁,只是庞统未曾想过,这蔡瑁自从被刘表去职之后,心怀怨愤,竟有不臣之心,且先前于夏口城外,庞统与蔡瑁有过一面之缘,庞统以为,若一味讨好蔡瑁,恐难得信任,所以才在朝堂之上,破釜沉舟,以表投诚之意。只是如今那蔡中,蔡和二人,形影相随,庞统也一时半时找不到借口,与庞山民相会,庞统心中,难免郁郁,想要支开二人,却又怕计划败露。

    几日以来,见蒯家风平浪静,庞统心中稍安,亦暗自感激兄长信任,如今蔡瑁对庞统已不似先前那般戒备,庞统也想着,出一趟蔡府,找机会与庞山民商量一番,如何算计这蔡氏一族。

    庞统正欲出府,却见一华丽车驾,缓缓而来,车帘打开,一中年美妇从车中走下,见了庞统,展颜笑道:“阁下便是凤雏先生?”

    庞统点了点头,故作欣喜,对美妇道:“见过蔡夫人!”

    蔡夫人微微颔首,对庞统道:“士元先生是要出门?”

    庞统闻言苦笑:“这都督府中,甚是无趣,且蔡将军如今,一直都未给庞某差事,心中气闷,所以欲出门转转。”

    “我家兄长已被景升去职,何来差事?”蔡夫人闻言笑道:“先生此番来我蔡府,却是明珠暗投了……”

    “可如今庞山民已投了蒯府,我不投蔡府。又往何处?”庞统长叹一声,对蔡夫人道:“且景升公对庞某,甚为不喜,这庞家家主之位。难道被那庞山民所得,已成定数?”

    蔡夫人闻言,眼前一亮,对庞统道:“士元先生来投我蔡府,只是为庞家家主之位不成?”

    “若夫人相疑,庞某自去便是……”庞统神情转冷,对蔡夫人道:“自庞山民创竹纸之后,家主便欲使其执掌家业。要知道先前庞家,只有一个凤雏,那便是我!”

    见庞统心绪不宁,蔡夫人心中暗喜。对庞统道:“若妾身使士元先生继承家业,先生以何为报?”

    “当真?”庞统闻言,一脸不信,蔡夫人却是笑道:“于景升面前,妾身还是可以说上些话的。且你庞家于这荆襄,如今还比不得我蔡家,我蔡家若要日后帮士元先生夺取家主之位,易如反掌。”

    庞统闻言。眉头紧皱,对蔡夫人道:“那夫人欲使庞某。付出什么代价?”

    “帮琮儿夺景升家业!”蔡夫人说罢,庞统却道:“如今景升公欲立刘琦继承家业。荆襄尽知!”

    “以先生智慧,当有办法改变景升决断。”蔡夫人面色不变,对庞统道:“先生与琮儿一般,皆为家业之事,将心比心,先生也应为我蔡氏出谋划策!”

    庞统沉吟许久,似乎已认可蔡夫人说辞,对蔡夫人道:“此事需从长计议!当下最为紧要之事,便是知道那庞山民与襄阳二蒯,是如何打算!”

    蔡夫人闻言,点了点头,对庞统道:“那先生有何计策?”

    “事出突然,又有何计?”庞统故作为难之色,对蔡夫人道:“还须让在下筹谋数日。”

    “那妾身便静候先生佳音了。”蔡夫人说罢,便进了蔡府之中,待其走远,庞统冷笑一声,心中暗道:这蔡氏倒是所图甚大,只是刘表家业,如今大局已定,会是那年幼刘琮,想得就得的么?

    想到此处,庞统头也不回的出了蔡府,一路向着襄阳城中,庞家商铺走去。

    行至商铺,庞统便被门口下人,请了进去,于楼上静室之中,庞统从下人手中,得庞山民手书,看过之后,神情大悦,将书信烧为灰烬,便一脸喜色的离了商铺,向蔡府赶去。

    径自进了蔡府大堂,庞统见了蔡氏兄妹二人,一脸喜悦,庞统对蔡夫人遥遥一礼,道:“庞某如今,已有妙计!”

    蔡夫人闻言,面上一喜,却听蔡瑁对庞统冷声道:“有何计策,速速道来!”

    蔡夫人见庞统皱眉不语,忙对蔡瑁道:“兄长,士元先生乃我荆襄大才,你不当如此怠慢!”

    蔡瑁正欲出言驳斥,却见蔡夫人神情冰冷,只得轻叹一声,对庞统道:“先生莫怪,先前是蔡某心焦,怠慢了先生!”

    庞统神色稍霁,对蔡瑁道:“也怪不得将军,如今那刘琦势大,且景升公似是下定决心,立刘琦为储,将军心事,庞某也深有体会。”

    见堂上二人皆提起兴趣,庞统又道:“只是将军与夫人可曾想过,景升公如今,只有二子,若那刘琦亡了,这荆襄大位,必属二公子所有!”

    “此区区小计,本将又岂会不知?”蔡瑁闻言,冷哼一声道:“若是能杀,早就杀了,此番那刘琦从长沙归来,景升便多派侍卫,护持于他,本将欲使人行刺,亦不得空隙!”

    “将军何不使人用毒?”庞统闻言冷笑,对蔡瑁道:“据在下所知,再过数日,景升公便欲大宴群臣,以庆夏口大捷,若于宴上,使人毒害刘琦,必然成事!”

    蔡瑁闻言一愣,蔡夫人却是笑道:“若是用毒,被景升发现,必然责罚!”

    “夫人大可不认便是,且这荆襄群臣之中,对那刘琦,恨之入骨者,亦有多人,如今蔡将军已与那张允割袍断义,若是事败,便推在张允身上即可,反正那人性命,如今已没任何价值!”庞统说罢,见二人跃跃欲试,忙趁热打铁道:“且景升公便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