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凤雏-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且玲儿一旦失手,败给孟获,孟获便可以言语相激,逼迫玲儿就范,玲儿性烈,届时明知是孟获诡计,也怕会为了荆襄颜面,答应孟获这般无礼要求。
玲儿闻言。正欲应下,却闻蒋琬急道:“蛮王此言不妥!”
孟获闻言,微微皱眉,适才观吕绮玲神情,孟获心中便已料定玲儿受不得他言语相激。可如今却被这中年文士阻挠,若再以言辞相诱,便着了痕迹,一旦被那庞山民发觉,想必其心中必然不喜。
若庞山民一气之下,迁怒南蛮。此番挑衅便得不偿失了。
想到此处,孟获咧嘴笑道:“蒋太守勿急,本王先前只是戏言,若玲儿小姐欲教考一下本王武艺,本王自当让其得偿所愿!”
孟获说罢,从高台之上一跃而下,行至兵器架前,伸手抽出一杆长枪,在手上掂量几下,摇了摇头道:“太轻。”
后又抽出一杆大斧,依然如先前这般放了回去。
玲儿见其举重若轻,也收起先前轻视之心,心中盘算,一会儿那孟获选好兵刃,当如何与其较量。
好半晌后,孟获才于兵器架上,寻到一五十余斤的龙雀长刀,对吕绮玲道:“还是轻了些,不过尚可将就一用!”
说罢,孟获提着长刀,张扬喊道:“小姐可使战马,本王步战即可!”
见孟获如此猖狂,吕绮玲心头火气,又被激起,当下从赤兔之上翻身而下,对孟获道:“本将不占你便宜,与你斗上一斗,也好叫你知道,汉人步战,亦可不逊蛮人!”
孟获见状也不多言,对吕绮玲点了点头,示意吕绮玲大可来攻,校场之中陷阵士卒皆知吕绮玲武艺了得,纷纷鼓噪,言孟获自取其辱,孟获并不理会士卒叫嚷之声,环眼圆瞪,如猛虎扑食一般,死死的盯着吕绮玲缓缓走来。
二人相隔一丈之时,吕绮玲骤然疾行,手中画戟平平刺出,疾如迅雷,孟获见戟势凶猛,冷笑一声,抡起长刀便砸画戟,兵刃相交一声闷响,吕绮玲如遭电殛,虎口巨震,画戟险些脱手……
手上虽疼,吕绮玲却咬紧牙关,一声不吭,心念一转,便戟势大改,专使巧劲,欲破孟获刀法,玲儿这般改变,倒是使孟获大为不适,一时间匆忙抵挡,可数招过去,便被孟获察觉玲儿意图,索性不闪不避,只挥舞着长刀,寻吕绮玲戟影砸去,兵刃连连碰撞,欲与玲儿以力斗力。
孟获的倏然变招,自然有取巧之嫌,不过玲儿也不点破,二人缠斗三十余合,玲儿自知若再这般打下去,难敌孟获巨力,当下跳出战团,抱拳拱手道:“蛮王气力不凡。”
“既见识了本王勇力,吕小姐不妨考虑一下,本王先前所言!”孟获说罢,哈哈大笑,吕绮玲闻言却气的银牙紧咬,正欲与这孟获再斗,却被祝融一把扯住。
“勿要被他激怒,此人狡诈!”祝融说罢,便从腰间拔出飞刀,欲连斗孟获,孟获见状,咧嘴笑道:“你我同为蛮人,本王不欲与你相争!若你非要与本王一战,倒可依先前赌注,孟某胜了,便随我同回蛮寨,本王不嫌你嫁过一回,唐侯可娶再嫁之人,本王又如何不可!”
孟获一番话说的祝融大怒,孙绍亦怒火中烧,对孟获道:“欺人太甚,我来斗你!”
“绍儿,你非此人敌手。”吕绮玲眉头微皱,思索片刻,便欲借赤兔马力,再斗孟获,若人马合一,再战孟获倒是也有几分胜算,只是玲儿心中却担心孟获狡诈,若伤了赤兔,之后定然追悔莫及。
孟获挑衅的看着二女,心中却洋洋得意,自以为若再这般下去,自然逼得玲儿骑虎难下,一旦其应下联姻之事,到时候于唐侯面前,他这蛮王,亦有话说,唐侯既然溺爱此女,那他这个蛮王,届时也能占到不少好处!
正当此时,校场角落忽然传来一声闷雷一般的呼喝,一黑脸壮汉面带欢笑的向场中走来,咧嘴冲孟获笑道:“你这蛮子倒是胆色不小,不过俺老张想好心提醒你一句,这丫头的两个老爹,哪一个都是你惹不起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NO。464 张飞悍勇,蛮王丧胆
张飞虽不喜吕布,却不得不承认此人勇武,冠绝天下,于疆场之上,唯有此人曾给过他张飞难以力敌的感觉,张飞也不喜庞山民,可是却不得不承认,天下间唯有此人,可将他兄弟三人,逼至如今窘境。
长安一战,兵败垂城,却得庞山民恩惠,留得一条性命,且兄长家眷入长沙后,也得到了足够的尊重,张飞心底总觉得欠下了庞山民不小人情,只是庞山民并不允他与兄长二人带兵征战,却让张飞心中郁郁,不知该如何偿还庞山民的真心相待了。
之前张飞也随二位兄长,被曹操质于许都,然而与曹操不同的是,于荆襄这边,他与关羽却自由的很,庞山民对二将性情摸的通透,所以也并不提防,张飞虽有些混账了些,却也是光明磊落之人。
起了个大早,张飞本欲入校场活动一下筋骨,却不想看到了这孟获欺辱玲儿等人,张飞也与玲儿有过数面之缘,对这宿敌之女,张飞却无太多恶意,张飞心中倒也坦荡,总不能将其老子的“罪过”,算在这女娃头上!
所以见玲儿等人,难敌孟获,张飞却接过梁子,对孟获喝道:“正巧俺老张手痒的很,你这边蛮小王,却不知能不能让俺老张,舒展下筋骨!”
孟获闻张飞声息,心中微微一惊,眼前这黑铁塔般的汉子,虽手无寸铁,却给了孟获一种难以力敌的压力,越是高明的武者。对于敌人的气息感受的越发敏锐,孟获眉头紧皱,目视张飞道:“将军何人,莫非是在为吕小姐打抱不平?”
“俺老张与她两个老爹,皆有些渊源,也算她叔叔辈的吧。”张飞心中不耐,对孟获道:“要打便打。聒噪个屁!”
“本王此番欲与唐侯联姻,若本王胜你,你能代唐侯做主。将吕小姐许配于我?”
闻孟获之言,张飞仰天大笑,对孟获道:“若你可胜我。偌大荆襄,你便横着走庞山民也不会说你什么!”
孟获闻言,目视玲儿,玲儿却知张飞武艺,思索片刻,对张飞道:“我不欲欠仇家人情!”
“这算鸟门子人情!”张飞闻言白了吕绮玲一眼道:“只是俺老张闲的发慌,欲找人活动下筋骨,如今正巧遇见有人找打,关你这丫头何事!”
张飞说罢,已行至孙绍近前。一把扯过孙绍长枪,对孙绍道:“孙家小子,闪远点!”
孙绍只觉一股巨力传来,长枪便入那张飞手中,呆呆的看着张飞。半晌不知该如何言语,吕绮玲见状,也不拦张飞,与祝融二女,缓缓退后。
张飞步履缓慢,一步步的逼近孟获。孟获却如被猛虎盯住一般,不敢异动,直至张飞行至近前,孟获才蓦然惊醒,手中龙雀长刀直劈张飞,张飞一枪扫开长刀,对孟获道:“你就这点力气?”
说罢,张飞又是一枪扫出,孟获急忙双手举刀相抵,只听“嗡”的一声,孟获双手巨震,倒退两步,那张飞却浑若未觉一般,步步逼近,冷哼一声道:“就这点本事也学人家以力压人?”
孟获闻言,再看张飞,却见张飞眼中溢出熊熊杀气,孟获骇得亡魂尽冒,又见张飞长枪一抖,孟获连忙紧闭双目,双手擎刀,咬紧牙关待张飞发难,半晌之后,却并未感到长刀受力,睁开双眼却见校场之中,一众荆襄将士,纷纷大笑。
原来那张飞抖动长枪,只是吓他一吓,可孟获如临大敌,闹了笑话,这般狼狈之相,却让孟获丢脸之极,便是寻常眼力者也可看出,这孟获面对张飞,已然丧胆。
张飞见孟获这般窝囊,索性把手中铁枪往地上一插,枪杆登时矮了一头,入地尺许,孟获心中大惊,也顾不上心中羞愧,口中喃喃道:“这得多大力气?”
“能挡俺老张两枪,也算有点本事,只是你这胆气,倒是差劲的很!”张飞说罢,意兴阑珊,对吕绮玲道:“还有你这丫头,你两个老爹的本事,一个都没学成,还敢这般咋咋呼呼,若是不改,早晚会被你这性子害死!”
“张飞!”
玲儿本来还对张飞助阵,心怀感激,可听闻张飞说教,先前的大好心情一扫而光,双目圆睁,瞪着张飞。
张飞却丝毫不理会玲儿暴怒,对玲儿道:“你亲爹狂,是因为他有本事,俺老张狂,是因为俺老张也有本事!你这丫头,武艺平平,还敢张狂,这不是取死之道,又是什么?”
张飞说罢,轻叹一声,往校场外而去,玲儿虽怒火中烧,却也不敢有丝毫阻拦。
直至张飞离了校场,众人才把目光收回,孟获再看玲儿,眼底明显多了一抹深深的忌惮,且不说玲儿死去的生父,便是庞山民得张飞这般勇武之人如此盛赞,想必其另有凌厉手段,一想到先前惹到玲儿发怒,孟获心中,追悔莫及。
蒋琬见原本剑拔弩张的玲儿也渐渐平静下来,轻叹一声,却对张飞先前所为,感激不已。
之前蒋琬还因庞山民重待关张二人,心中疑惑,如今却是知道这张飞勇武,名不虚传,区区两枪便已折服这南蛮之王,便是蒋琬不通武艺,心中亦感热血沸腾。
玲儿却回过神来,再也不看孟获一眼,冲着张飞离去的方向喊道:“张翼德!总有一日,我会胜你!”
祝融闻言却轻声叹道:“玲儿,这张飞天生神力,胜他之事,还是勿要再想了……”
孙绍虽未出言相劝,却不多言,行至孟获近前,欲将张飞插在地上的兵刃拔出,双臂连连用力,可那杆入地长枪,却纹丝不动,孙绍心中更是骇然。
孟获见状,对孙绍道:“我来试试。”
孟获说罢,孙绍瞪了孟获一眼,却见孟获眼中,早已没了先前桀骜之气,之前耀武扬威的南蛮之王,如今却是一脸恭谨。
孟获至铁枪近前,双臂布满青筋,连连用力,铁枪才缓缓被他从地上拔出,将铁枪交还孙绍手中,孟获一脸感慨,口中喃喃道:“之前小王小觑天下英雄,实在不该,还望诸位,不与小王计较!”
孟获抱拳一礼,缓缓离去,一众蛮王无人敢出言劝慰,蒋琬见状,心中却道:这孟获倒是拿得起,放得下,遇强者明知不敌,即刻服软,倒也算识情识趣……
校场之事不过半个时辰,便传入了于家中静养的庞山民耳中,庞山民听闻张飞助拳,不禁好笑,心中对张飞这浑人又多了一丝好感。
若非立场不同,与此人成为挚友,也当是人生幸事,只是张飞对刘备念念不忘,庞山民如今也不清楚,一年之后,关,张二人到底会如何抉择。
轻叹一声,庞山民却又想到之前下人来报,言孟获于校场挑衅玲儿一事,虽孟获并未得手,可庞山民心里却已经有了疙瘩。
这蛮王倒不似表面看来这般简单,该嚣张的时候嚣张,该隐忍的时候隐忍,这般性情,也算枭雄,之前庞山民还想过依照对待五溪蛮与荆南山越一般,对待南蛮,如今再想,觉得还应对这南蛮诸部,多设防备,防患未然的好。
除非一直保持着如现下这般,荆襄对南蛮实力上的绝对压制,不然孟获此人,必有二心。
枭雄总不会安于平淡……
正当庞山民思索之时,却闻门外侍者来报,言孟获与诸部蛮王得知庞山民身体有恙,前来拜访,庞山民闻言,嘴角扬起一丝诡笑,对貂蝉点了点头,道:“孟获此来,必为致歉!想必张飞先前之事,令诸部南蛮丧胆,这张飞误打误撞,倒也助了庞某,促成南蛮之事……”
貂蝉闻言亦笑,出了房门,将竹舍栅门打开,一众蛮王见貂蝉姿容,尽皆双眼圆瞪,心神摇曳。
貂蝉对这般目光,浑若未见,引一众蛮王入舍之后,孟获见庞山民包裹的如粽子一般,坐于榻上,忙跪地拜道:“边蛮小王不通礼数,之前冒昧,招惹唐侯爱女,还望唐侯念在小王不懂汉家规矩,不予小王治罪!”
“蛮王请起。”
庞山民说罢,轻咳一声道:“既然是无心之失,庞某也不会因此小事,坏了蛮汉两家和平大事,只是这到底是不是无心之失,庞某心中知晓,蛮王心中,也当明白!”
孟获见庞山民目光如看破人心一般,冷汗淋漓,心中暗道:这庞山民如此年纪,便成数州霸主,对于他先前于吕绮玲面前耍的小聪明,怕是早已窥破,想到此处,孟获急道:“只因吕小姐姿容,令小王失了心神,小王此来,乃真心实意,致歉唐侯!”
“勿要道歉了!”庞山民闻言摆了摆手,对孟获道:“世人皆会犯错,知错能改便好,庞某非斤斤计较之人,只是还望蛮王知晓,若再招惹玲儿,庞某自然会与蛮王,清算旧事!”
见孟获跪伏于地,连连顿首,庞山民也不再出言斥责,命孟获起身,对孟获道:“此事暂且揭过不提,蛮王还是客随主便,随蒋太守一道,一观我长沙繁华吧!媳妇儿,送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NO。465 蛮王归去,山越乱吴
南蛮诸部散居群山之中,少则数百,多则数千,而孟获一部,为其中最大部落,三万余蛮人,依山建寨,刘焉治西川之时,南蛮最为强盛,甚至有过声势浩大的蛮人下山,劫掠汉家城池之事。
今时今日,西川强盛,诸多部族自知不敌,前来乞降,庞山民待数日之后,风寒痊愈,便与一众蛮王商议蛮汉共治之事。
虽与诸多汉人眼中,蛮人粗鄙,可以庞山民看来,这诸多蛮人,只因地处山中,生活所迫,之前才会屡犯汉家城池,已有沙摩柯五溪蛮这前车之鉴,再与南蛮议事,诸事商议的倒也顺利。
孟获几日以来,心中惧怕庞山民因玲儿之事,拒绝南蛮诸多请求,可是议事之时,却发现庞山民并未针对孟获一族,较之其余诸部,庞山民的安排也算公道,庞山民的要求无非就是汉蛮两家不再刀兵相向,且两家交易,须公平公正。
当然,南蛮与五溪蛮之间,也有不同之处,西川南蛮部族众多,比之五溪蛮的形势,更加复杂,庞山民因此建议一众蛮王归返西川之后,共同议事,且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西川蛮人的发展方向,而蛮人的一应请求,也可归纳总结之后,报知法正,西川汉民则会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予以南蛮一些无偿的帮助。
这般做法在庞山民眼中,也算比较妥当,可在孟获看来,庞山民提出的条件虽好,却或多或少的夺了他这南蛮最大的蛮王不少权柄。
若诸部共同议事,孟获自然不会如现在这般一呼百应,且与汉人更为亲近的部族。显然可以拿到更多好处。
尽管孟获心有怨言,却也不敢当面质疑庞山民的决定。这几日来,孟获以及一众蛮王在蒋琬的安排下,已经见识过了长沙一城之中的兵马威势,孟获毫不怀疑,若长沙城毗邻南蛮,以此地兵威,便是将蛮人屠杀殆尽,对于庞山民而言,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蛮人虽可远遁山中。依山而战,可孟获自知蛮人那点本事,比之中原曹操,江东孙权。更是差距不小。
庞山民与此二人相争。且可步步占得先机,若孟获与之作对,届时怕是会被这唐侯啃的渣都不剩吧。
半月过去。孟获与一众蛮王得偿所愿,带着庞山民赠与南蛮的数车礼物,归返西川,如此一来,于成都的法正却要比之先前,忙碌不少。
而庞山民也将心思尽数收回。不再理会南蛮之事,却将目光放在了青州一地的那场大战之中。
十五万曹军浩浩荡荡于兖州集结之后。便往泰山,琅琊方向而去,曹操此番亲征青州,声势比之昔日官渡,更为浩大,如今便是江东孙权亦不看好,周瑜能于青州一役,再胜曹军。
只是孙权并未因此而将周瑜召回,而是认可了鲁肃数日之前带回的消息。
周瑜欲于青州死战,以江东五万军马,硬撼曹军,打出江东的风采,便是最终难以力敌,大败一场,也要打出江东军的风采。
如今已知曹军雷霆之势碾压青州,孙权召群臣议事,再看堂下一众江东臣子,一筹莫展之时,孙权心中也多了一丝后悔。
为孙家声名,置周瑜于死地,这般做法,究竟是对是错?
况且孙权之前对周瑜不满之处只在于周瑜权柄过重,且帮扶于他也只看在亡兄面上,寿春战后,周瑜则尽心尽力,辅佐与他,二人先前纠葛,也悉数化解,时至如今,孙权对于周瑜死守青州,心中亦颇为不忍,见堂下无人答话,孙权对群臣道:“兄长殒身之时,曾告知孙某,外事不决问周郎,若周郎殒命,孙某求教何人?”
“主公如今便是召公瑾还朝,为时已晚……”张昭一脸黯然,对孙权道:“且公瑾又得唐侯授计,为此役凭添几分胜算,胜败天定,主公也勿要再于青州之事,耿耿于怀!”
“且子义将军往青州后,豫章,会稽二地山越,又有异动,主公还当遣良将至此,震慑异族,主公须知,攘外必先安内!”张纮说罢,一众文臣皆点头称是,孙权闻言,心中又燃起莫名怒火。
这荆襄,西川二地异族,比之江东不知多了多少,可庞山民治下异族,老老实实,与汉家百姓一同发展,而他江东异族,却频频作乱,想到此处,孙权不禁更为恼怒,对二张道:“国难思良将,可我江东,除却子义,又有何人,可称良将?”
一句话说的满堂文武,无人胆敢多言。
自程普,韩当二人殒身之后,江东军中大将,愈发青黄不接,如今虽吕蒙,凌统,丁奉等年少将领,进步不小,可若使其独当一面,还显稚嫩。
见孙权怒火难平,鲁肃轻咳一声,对孙权道:“徐文向可驻豫章,吕子明可驻会稽。”
孙权闻言,点了点头,徐盛,吕蒙二将,皆孙权心腹,且本领不俗,鲁肃如此安排倒也妥当,见孙权应允之后,鲁肃又劝,对孙权道:“如今内忧外患,主公更当平心静气。”
说罢,鲁肃退至一旁,不再多言,而孙权闻言,心中猛醒。
堂下群臣见孙权思索,鸦雀无声,不敢打扰,许久之后,孙权苦笑一声,对鲁肃道:“子敬忠言逆耳,孙某谨记,若此番公瑾可再胜那曹军一回,孙某定然痛改前非!”
“便是公瑾败了,主公亦要发愤图强!”鲁肃闻言,神情麻木道:“且主公心中当做好准备,公瑾若不敌曹操,我江东三五年内,再无一战之力,当下虽江东未乱,可于这天下大势而言,江东风平浪静之下已危机重重,便是世人皆道主公偏安一隅,又对主公有何影响?主公如今局面,比之伯符在时,委身袁术帐下,不知强了多少!”
见孙权若有所思,鲁肃又道:“那庞山民且可于一商贾,化身诸侯,征战天下,你这妹婿能做的事,主公为何不能?”
ps:感谢紫宸星宇同学的打赏。(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NO。466 初入青州,虎豹受挫
兵至琅琊,曹操便命先锋大军,谨慎缓行。
周瑜面对十五万曹军,却并未退兵,令曹操心中恼怒,如此举动也让曹操知晓,周瑜看来已下定决心,与他于青州一决雌雄了。
只是令曹操心中疑惑,周瑜态度坚决,何为倚仗?
莫非江东军马可以一敌三,还是那周瑜胸中已有万全之计?
召群臣入营帐议事,除先锋虎豹骑统率夏侯惇外,群臣皆至,至于劲旅虎豹骑已得曹操将令,速过琅琊,入青州境内,先寻青州江东军主力所在,曹操如此决断,也正是因为他不想再与周瑜纠缠下去,先以虎豹铁骑威势,予周瑜当头一击!
于帅位之上,曹操扫视群臣一眼,对群臣道:“如今曹某已多遣斥候,入青州探江东军马异动,可斥候却不知江东军主力所在,且毗邻徐州的城池之中,难以寻得江东军马踪迹,那周郎如此行事,目的何在?不知哪位可与曹某解惑?”
郭嘉,贾诩二人早就知晓斥候打探而来的消息,二人心中,同样疑惑不解。
若说那周瑜欲以弱克强,本当好好利用城坚之利才对,昔日周瑜征战青州之时,江东军马以雷霆之势连夺城池,皆因事出匆忙,曹军未及利用城池戍守,可如今江东军却主动放弃了这一大好优势,便是曹营两大谋主,依然想不通那江东军马为何会如此行事?
只是二人皆知,周瑜虽放开了青州门户,却并不代表周瑜认输,这其中当有隐秘,只是十五万曹军浩浩荡荡。这两军的差距,已经不是些许计策。可以抹平的了。
见曹操目光投来,贾诩苦笑一声,对曹操道:“丞相,会不会是那周郎的疑兵之际?”
“倒也有些可能。”曹操闻言点了点头,在曹操看来,周瑜如此反常的行为,只为让曹军心中疑惑,自乱阵脚,周瑜已然黔驴技穷。才会如此反常行事。
曹操话音刚落,却见郭嘉摇了摇头,对曹操道:“丞相勿要小觑周瑜,这周公瑾此举。必有深意。丞相不可不防,如今丞相大军而来,无须速行。只要步步为营,江东军马便当闻风退避!”
“以正克奇?”曹操闻言,微微一笑,对郭嘉道:“曹某亦是此般想法,如今元让已入青州,一旦寻得江东军马位置。曹某便亲提大军,与之对决!”
曹操说罢。群臣附议,却唯独郭嘉思索片刻,口中喃喃道:“若周郎避战,又当如何?”
“滞留青州,尚且避战?”曹操说罢,眉头紧索,片刻之后,对郭嘉笑道:“兵法之上,未有此道,莫非奉孝以为这周瑜可另辟蹊径不成?”
“临战机变,周瑜却是有些能耐。”郭嘉闻言不置可否,心中却思索周瑜会如何应对汹涌而来的十五万大军,只是思索许久,郭嘉心中依然疑惑不解。
一旦大军入了青州,曹操便可以兵多之利,将江东军马团团围困,届时无论周瑜如何挣扎,皆作用不大,便是周瑜不与曹操正面交锋又能如何?城池一旦失去,江东军便没了补给,只需困上他十天半月,江东军马不战而溃!
正当郭嘉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帐外又有斥候来报,言夏侯惇所辖虎豹铁骑已入青州境内五十余里,未见敌踪!
帐内群臣闻言,多道曹军兵威震天,望尘披靡,可是唯有郭嘉,贾诩二人,面上却无丝毫喜色。
未与交战,这便说明青州境内,方圆五十里内,还未见江东士卒踪影,这偌大青州,周瑜藏身何处?
莫非真的会如先前一役那般,坐守北海?
在郭嘉看来,周瑜决计没有这般死心眼,那周瑜又不会不知,十五万大军一旦围城,江东军便如困兽,斗或不斗,皆为苟延残喘。
北风呼啸,夏侯惇引近万铁骑,一路奔驰。
原本夏侯惇以为,江东军好歹也当做些抵抗,好叫他见识一番虎豹威猛,可是一路而来,夏侯惇却并未遭遇任何阻拦,且就连江东斥候,也未曾露出任何影踪。
夏侯惇甚至想过,是不是再遣信使,回报曹操,让他这虎豹骑一路北进,直入北海破城便是,如此一来,又何须十五万大军,缓缓前行,拖沓时日?
正待夏侯惇思索之时,忽见前方斥候飞马而来,且斥候肩头染血,箭矢未拔。
夏侯惇眼前一亮,如闻到鲜血的鲨鱼一般,对疾奔而来的斥候喊道:“可有江东军马踪迹?”
“五里之外,现百余骑兵踪影,为首之人,似江东大将,此人于六百步外,可一箭射中属下臂膀!”斥候忍痛说罢,便欲拔肩上箭矢,夏侯惇见状,命斥候休养,咧嘴笑道:“偌大江东,倒也不全是无胆匪类!”
说罢,夏侯惇一声呼啸,铁骑便往士卒所引方向而去,铁骑疾奔,不过数刻,便遥遥望见百余江东轻骑踪影。
只是令夏侯惇未曾想到的是,那为首的江东武将,并不惊慌,一众轻骑也非四散奔逃,而是聚于一处,急速退却。
“还想跑?”夏侯惇一声叫骂,飞马疾奔,又追十余里,却骤然发现,铁骑欲撵上轻骑,困难重重,那支百余江东轻骑,只如鱼饵一般,于虎豹骑前方有条不紊的奔逃着,显然未把巨量曹军,放在心上。
夏侯惇心中生疑,抬手止住疾奔铁骑,待虎豹骑勒缰驻马,重整阵型之后,夏侯惇对左右副将道:“或许有诈,这支江东轻骑,莫非是欲引诱我等,入其埋伏不成?”
副将亦察觉其中诡异,闻夏侯惇言,连连点头。
夏侯惇遥望遁去的江东轻骑,眉头紧皱,却陡然发现那数百江东轻骑,居然不退反进,往虎豹骑大阵而来。
如此以卵击石的举动,自然令夏侯惇大为惊愕,且一时之间,居然忘记了下达军令。
就在为首那江东上将距虎豹大阵八百步之时,那将忽然拔出背上长弓,且其身后江东士卒,亦弯弓搭箭,夏侯惇见状,忙令将士举盾,刹那之间,只见百余如蝗飞箭,散射而来,一时间不少铁骑将士,未及反应,便被射落下马,夏侯惇见状,不禁大怒,暴喝一声:“随我追敌!”
只是铁骑阵脚微动,那江东轻骑又转头遁逃,夏侯惇却不欲放这数百轻骑再入先前那般,轻松逃走,对左右副将道:“分兵合围,总要将这数百轻骑,悉数留下!”
副将得令,铁骑洪流便化作三股,欲围遁逃轻骑,可是令夏侯惇瞠目结舌的是,远方的江东轻骑见曹军分兵,亦化作三股,三路而逃,夏侯惇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追那股敌人,放哪股敌人了……
一脸阴郁的喝止住兵马前行,夏侯惇召集副将,对二人道:“若中江东埋伏,终究不好,这笔帐本将暂且记下,如今青州境况,皆已探明,我等这便回军,与丞相汇合!”
夏侯惇说罢,便引铁骑调转马头,往琅琊大营而去,可令夏侯惇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对面的江东轻骑,居然如影随形,紧随曹军……
且时不时偶有轻骑,加快前行速度,往铁骑后队之中,射上几箭。
夏侯惇领兵多年,从来就没有遇到过这般没脸没皮的对手,这浑身力气无处发泄的感觉,令夏侯惇怒发冲冠。
好歹入了琅琊地界,轻骑才如风散去,不再追赶,虎豹骑虽得以平安,可夏侯惇的心中,却不免升起一阵吃了败仗的感觉。
数百轻骑撵着近万铁骑,这事儿令夏侯惇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