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凤雏-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堂中人正聊的热络,却闻门外又有人通报,言书院学子求见庞德公,已于堂外静候多时。
庞德公闻言,对诸人道:“虽不知何人前来,但终归是书院学生,这烽烟如何应用一事,一天时间怕也拿不出个章程,不如叫其入内,也看看到底何人,于此时来寻老夫吧!”
庞德公说罢,三人皆点了点头,不多时候,便有一身穿白袍,二十余岁的俊朗青年,入得堂中。
那青年见庞德公后。躬身一礼,又瞅见司马徽亦在,眼前一亮,对庞德公道:“老师,马某欲学兵事,只是不知为何老师总是不允?”
“幼常,你虽才华横溢,却性情急躁。若是入朝为官。可嫉恶如仇,保一方平安,若入军中。绝非良将!”庞德公闻言,微微一叹道:“只是你志向却在沙场建功,如今德操亦在。若其应允,日后你便相随水镜先生,改学兵家之道吧!”
幼常?
这名字可是有些耳熟……
庞山民闻言思索片刻,手指青年,一脸讶色道:“你是马谡?”
“这位同窗居然识得马某名号?”马谡闻言,微微一笑,见庞山民穿着朴素,还以为庞山民只是书院之中的寒门学子,如今于庞德公府上。怕也是赶巧来这儿请益学问的……
庞山民闻言,点了点头,道:“倒是识得你家兄长……”
马谡闻言,傲然一笑道:“兄长名号比之谡,响亮不少,之前更是得蒋公琰推荐,入襄阳为官。这位同窗识得马某兄长,倒也不是什么怪事。”
见马谡傲气十足,庞山民也不动怒,荆襄三老倒是饶有兴趣的看着二人,各有所思。
只是未及庞山民开口。却见马谡躬身一礼,对司马徽道:“还请先生收我为徒。若得先生指点,马某自信日后若是入得军中,必不逊于那江东而来的伯言师兄!”
司马徽闻言,颇为怪异的瞅了庞山民一眼,却见庞山民不动声色,司马徽心中奇怪,这庞山民之前态度,显然是对这马谡有些了解,可是如今却一语不发,莫非二人之间,还有什么纠葛不成?
不过这般念头在司马徽的脑海之中转瞬即逝,一堂堂荆襄之主,又怎会与寻常书院学子,产生纠葛?
想到此处,司马徽不禁笑道:“老夫还不知幼常对这兵法之道理解如何,又谈何收徒之事……”
“但请先生提问!”
见马谡颇为自信,司马徽亦点了点头,与马谡谈论起了兵书战策,言语之间,司马徽见马谡对兵法之道颇有见解,往往能够举一反三,心中大喜。
半晌之后,司马徽赞叹连连,只觉这马谡才华虽不及陆逊,却也相去不远,若悉心调教一番,倒也可为荆襄再添贤才,正欲应下马谡先前请求,再收一关门弟子,话未及出口,却倏然一愣,侧目看了庞山民一眼,笑道:“山民以为幼常如何?”
“山民……”闻司马徽之言,马谡默然惊醒,呆呆的看着一脸思索之色的庞山民,口中喃喃道:“唐侯?”
庞山民闻马谡言语,微微点头,对马谡道:“正是庞某。”
马谡闻言,躬身一礼,便不多言,庞山民见其进退有据,心中倒也有了一丝好感,只是马谡此人的名号,之前的确令庞山民“如雷贯耳”,从某种角度来说,史上若没有马谡于街亭的事败,就不会有孔明于西城的空城计了……
到底要不要重用此人呢?
庞山民对于诸葛亮自然是极为信服的,可是对于大名鼎鼎的马谡也不得不心中忌惮,一颗老鼠屎坏一锅汤的事情,于当今天下,屡见不鲜,若马谡日后成为危害荆襄的老鼠屎,如今庞山民于草堂之中的决策,便影响颇大了。
虽有傲气,却并不令人厌恶。
庞山民实在很难违背良心,阻碍一个并不了解的人的前程,更何况人家马谡所拜之师乃司马徽,并不是他。
庞山民回过神来,淡然一笑道:“德操先生择徒,与庞某何干?”
“你这小子也学会谨言慎行了?这倒是奇怪的紧……”司马徽闻言大笑,对庞山民道:“休要敷衍老夫,老夫如今正要用用你这识人之明,休要偷懒!”
“幼常的才华,自然是极好的。”庞山民说罢,马谡面现欣喜之色,只是庞山民话锋一转,对马谡道:“幼常,适才老师已问过你不少兵法之道,庞某心中亦有疑问,还请幼常代为解惑。”
马谡闻言,连忙点了点头,道:“唐侯请问!”
“庞某以为,将士当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不知幼常是否与庞某想法,别无二致?”庞山民说罢,草堂诸人皆默然无语,就连司马徽面上,也不禁漏出了一丝浓浓的思索之色,马谡思索许久,点了点头,道:“唐侯言之有理,马某并无异议!”
“那便恭喜先生,又得佳徒!”庞山民说罢,意味深长的看了马谡一眼道:“幼常,还望你日后飞黄腾达之时,时刻不忘庞某今日所言,以作警戒!”
如果您觉得还不错就请收藏本站,以便下次方便看书。 如有章节错误请与管理员联系。本月为您推荐唐家三少最新巨著《绝世唐门》
看最快更新,就来》
列表
………………………………
NO。453 纯属你江东活该
荆襄如今虽不缺一个马谡,可庞山民也不愿因他的心中成见,去阻碍马谡前程,该说的已提前说过,若马谡日后入荆襄军中,依然如史上那般不听将令,自有军法惩戒于他。
只不过先前见马谡与司马徽间的交流令庞山民却也觉得,马谡言谈举止之间,颇有风采,若其能够得水镜先生真传,再收敛一下这等恃才傲物的心性,日后或许还可以为孔明,士元等人,于大军征伐之时,添一助力。
马谡得偿所愿,自然欣喜,拜别诸人后,离了草堂,黄承彦见庞山民自马谡到来之后,便惜字如金,少言寡语,不禁笑道:“山民不喜马谡?”
“谈不上喜不喜欢,只是此子并不够稳健,马谡才华是有,或许是庞某与孔明等人相处日久,觉得这兵家中人,皆应像孔明一般……”庞山民说罢,荆襄三老尽皆失笑,司马徽却白了庞山民一眼,对庞山民道:“偌大荆襄可只有一个卧龙!”
“不仅是因为孔明珠玉在前,便是与士元,孝直,伯言等人,比之这马幼常,亦容易相处。”庞山民闻言,若有所思道:“庞某总有一种感觉,马谡虽有才华,却不是那种善纳人言之人!”
庞德公闻言,笑道:“那你之前还允了幼常拜师之事?”
“拜的是司马先生,又不是拜的庞某。”庞山民闻言笑道:“再说庞某也不能因为这莫须有的怀疑,坏了人家前途吧!”
见庞山民推的一干二净,司马徽不禁失笑,对庞山民道:“山民大可放心,老夫的学生。没有那纸上谈兵的赵括!这马谡年少,若多给他一些时间。心情自然能够沉稳下来……”
司马徽喜马谡才华,便帮衬马谡,说句好话,庞山民点了点头,道:“但愿一切如先生所言。”
天寒地冻,各家诸侯皆无战事,近些时日,庞山民倒也清闲不少,如今荆襄除各地边军外。士卒亦多归家团聚,庞山民并不认为,当下局势还会有哪家诸侯看不清状况,袭扰他辖下土地。
天下间仅余三家诸侯。庞山民需要做的只是强者恒强。稳稳压制住曹操即可,对荆襄,中原两家而言。三年之后,必有一战,这三年时间,便是庞山民与曹操两家,宝贵的休养生息时间。
至于江东,庞山民倒并不在意。虽吴夫人与孙尚香已明确表示,若日后孙权无法保全孙家基业。只留孙权一条性命即可,可庞山民直至如今,却对江东一动未动。
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便是以庞山民对孙权的了解,并不认为孙权是他日后逐鹿中原的障碍,且孙权还有不小的利用价值,至少若日后征伐曹操,有这么一个摇旗呐喊,顺道打打秋风的帮手,也可牵扯一下曹操的精力。
所以庞山民近期所侧重之事,只是密令家中眼线,寻找那刘备踪迹,庞山民总觉得刘备不死,他心中难安,长安一役,一边倒的局势都可叫那刘备逃出生天,这刘备的运道,已经让庞山民心中,深深无语了。
于太守府中,看过各地细作传回的书信,刘备依然如同人间蒸发一般,不知去向,庞山民也做过推测,刘备如今除归隐山林外,最为可能的,便是投身江东,辅佐孙权。
庞山民也不禁算计,如今他与关,张二人的约定,并不隐秘,若一年之后,刘备入了江东,他到底该如何向孙权,讨要刘备性命?
庞山民正思索间,便有使者来报,言江东顾雍,已于堂外等候。
见顾雍入堂,庞山民一脸疑惑,对顾雍道:“元叹所来何事?莫非这年关将至,你江东又无粮秣度日了么?”
庞山民的调侃倒是让顾雍老脸一红,顾雍这才想起江东还欠着荆襄不少钱粮……
只是这回顾雍前来,却并不是商议归还钱粮一事,曹操来年开春,便征青州的檄文,已令江东朝堂,人人惊惧,周瑜虽胜了那郭嘉一回,可是江东群臣却不会天真的认为,周瑜面对曹操大军,可百战百胜。
想到此处,顾雍苦笑一声,对庞山民道:“偿还钱粮约期未至,唐侯何必如此急迫?顾某此来,是代我家主公,与唐侯商议青州一事!”
“青州?”
庞山民闻言,不禁笑道:“青州干庞某何事?”
“顾某此来,乃得吴侯授意,欲与唐侯置换土地……”顾雍话音未落,却见庞山民冷笑一声道:“顾元叹,你当庞某痴傻不成?如今天下皆知曹操欲亲征青州,且其之前奉孝还入我荆襄,筹措粮草,你江东惹下的事情,却要庞某应付,天下间哪有这般道理?”
顾雍不理庞山民暴怒,反而笑道:“若唐侯兵至,曹操必不敢再攻青州!且荆襄与中原,早有约定,三年之内,互不交兵!”
“是有这般约定。”庞山民闻言,却摇了摇头道:“不过庞某不似仲谋这般没脸没皮,该是庞某的,别人抢不走,不是庞某的,庞某亦不会厚颜取之……青州本就是人家曹操土地,你江东若不敢面对曹操雷霆之威,大可命公瑾归返,如今沿海水道已通,对你江东而言,也只是舰队往来几次,把将士们悉数运回便是!”
顾雍闻言,半晌无言。
来长沙前,顾雍便已料到,若劝庞山民占下青州,先前设计破绽颇大,可是如今孙权的确不敢硬撼曹军攻势,且青州若如庞山民所言这般,归还曹操,那江东名声于这天下间,便毁于一旦了。
见庞山民面上已有送客之意,顾雍勉强一笑道:“唐侯稍待,就算唐侯不愿置换土地,置换财帛也并无不可……且之前占青州一事,其中也多有唐侯谋划……”
庞山民闻言,愕然半晌,继而大笑一声,对顾雍道:“庞某何时说过,让你江东,占下青州的?元叹还是早些回去,问问仲谋之前庞某是不是只叫你江东,暗中行事,购买战马,可是你江东贪婪,居然将整个青州,一并占下!原本就没那个守住青州的实力,还偏要贸然行事!如今看来,这青州当下事态,纯属你江东活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NO。454 顾元叹弄巧成拙
顾雍本就是文人,手无缚鸡之力,孙尚香伸手一捉,便把顾雍提了起来,戍守水寨的士卒们见这般场景,纷纷愕然……
这唐侯夫人,也太彪悍了些。
回过神来,士卒便赶忙向孙尚香聚拢,恐其有失,不少士卒都听到了刚才孙尚香的言语,还以为这顾雍是江东远道而来的奸细,被孙尚香发觉了呢……
孙尚香擒了顾雍,也不多言,挟着顾雍便往太守府而去,一路飞驰,孙尚香怒气冲冲,根本就对顾雍告饶不闻不问,沿途更是无人敢于阻拦于她。
至太守府,孙尚香将顾雍掷于地上,顾雍疼的龇牙咧嘴,见堂上庞山民正好整以暇的看着他,却也不敢贸然开口求饶了。
庞山民见顾雍这江东重臣,如此凄惨,心中怒火稍减,缓缓开口,对顾雍道:“不知元叹先生可曾想过,便是你将尚香诈回江东,解了眼下青州之围,与我荆襄交恶之后,你江东还想不想
过安宁日子了?”
闻庞山民之言,顾雍冷汗直冒。
时至如今,顾雍也回过神来,先前被孙权逼的紧了,顾雍也只想到保全青州,并不在意会不会与荆襄决裂,作为江东老臣,在面对庞山民之时,顾雍心底还是有着一丝毫无理由的优越感的
。
再者,顾雍一直觉得,庞山民于荆襄创下如此根基,与其联姻江东,关系不小。可是顾雍再回想了一番庞山民发迹的来龙去脉,蓦然回首,才发现先前的臆想,大错特错!
就连曹操都不敢轻易招惹的家伙,居然触其逆鳞,一旦孙尚香被诈回江东,以庞山民的心性。两家怕是要不死不休!
想到此处,顾雍骇的亡魂尽冒,忙对庞山民道:“顾某糊涂。此番欺骗尚香夫人,非吴侯指使,而是顾某一人罪责!”
庞山民也相信。若是孙权指使,顾雍先前也不会于太守府苦苦相求,更不会去吴夫人处,遭其冷眼,只是顾雍如此行事,令庞山民心中颇为不齿。
这掳人都能做的出来,简直就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且孙尚香若真的被顾雍骗回江东,以孙权心性,没准还真会头脑发热一回。以孙尚香安危相挟,令庞山民乖乖就范。
不理阶下顾雍解释,庞山民思索良久,命人取来纸笔手书一封,对顾雍道:“元叹乃仲谋臣子。庞某也不当擅自处置,如今这事情的来龙去脉,庞某作书一封,送往江东,至于元叹是否有
罪,还是让仲谋定夺的好。”
庞山民说罢。便命两名士卒将顾雍押下,送往水寨,待寻一过往江东的商船,将其遣返江东……
待顾雍离去,庞山民与孙尚香相视苦笑。
若孙尚香于校场之时,轻信顾雍言辞,如今怕是已经成为自家兄长的阶下之囚了,孙尚香对孙权本就好感不多,且如今孙权臣属,又做出了这般事情,孙尚香的心中,自然憋了一口恶气。
只是这口恶气却无从发泄。
长兄如父,可孙策却早早殒命,孙权为当下孙家家主,理当做出兄长的表率才是,可是如今再看孙权,如今却都干了些什么?
便是江东无力开疆拓土,也好歹使治下六郡之地,百姓安居乐业才是,可孙权为政之后,近些年来,江东连翻而战,却鲜有收获,如今虽夺青州,可被那曹操一吓,居然窝囊到了这等地步
。
孙尚香本欲大骂,却又想到孙权兄长身份,长叹一声,一脸苦涩的看着庞山民道:“夫君,你说这青州之事,果真如元叹先生所言那般,无药可救了?”
“那要看你家兄长是何态度,反正便是失了青州,江东也不失立世根本,先前因青州一事,江东声威,闻名于世,可曹操又岂容孙权踩着他的颜面去博名声?”庞山民闻言叹道:“皆因仲
谋目光狭隘,不知隐忍,江东若是强势,孙权如此行事,倒也无妨,然而江东乃当下诸侯中最为衰弱者,却还如此不知收敛,这不是自寻死路,又是什么?”
说罢,庞山民不禁遥想如今于青州的周瑜,又是如何光景。
孙尚香闻庞山民之言,唏嘘不已,转念一想,一脸疑惑道:“可我大哥比之二哥,更为桀骜。”
“伯符在时,你江东老臣尚在,将士团结一心,且江东声势何等浩大?曹操受困于官渡,自顾不暇,又怎会于危难之际,再与江东争执不下?可仲谋如今经营江东,程普,韩当诸人皆亡,
先前又与公瑾,纠葛不小,如今二人虽尽释前嫌,可江东伤筋动骨,若老老实实的偏安一隅,诸侯畏惧江东水战之能,自然不与江东计较,可偏偏又招惹曹操……这曹操何人?便是以我荆襄
兵多将广,也不敢说大战之时,可稳压曹操一头……”
庞山民说罢,见孙尚香似懂非懂,对孙尚香道:“总之你家兄长此番,只是丢些颜面,庞某所虑之事,乃是公瑾可否于此一役,保全性命……”
“夫君不看好公瑾哥哥,可胜曹操?”孙尚香一脸惊愕,却闻庞山民轻声叹道:“虽庞某已与奉孝相约,若曹操重夺青州,便将公瑾交由庞某发落,可是公瑾才华,又怎会不遭那曹操所忌
?且就公瑾那脾性,一旦兵败垂城,定无颜苟活于世……”
“夫君与公瑾哥哥交好,总该救他一救,不然我大嫂一家,都成寡妇了……”孙尚香一脸急切,却见庞山民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道:“公瑾至今为止,未予庞某只言片语,庞某料想,公
瑾定然是欲破釜沉舟,与奉孝再决雌雄,若公瑾可再胜那曹操一回,江东便可趁势夺徐州,扬州土地,公瑾所图不小,这是欲将江东前程,一力承担!”
孙尚香闻庞山民解释,不禁问道:“可是若不敌曹操呢?”
“这都督一职,江东再无人可用……”说到此处,庞山民不禁叹道:“届时江东六郡便是苟延残喘,待庞某抑或那曹操,将其收编了吧!”
ps:感谢磨沙瓶同学投出的月票。(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NO。455 逐顾雍,叹周郎
顾雍本就是文人,手无缚鸡之力,孙尚香伸手一捉,便把顾雍提了起来,戍守水寨的士卒们见这般场景,纷纷愕然……
这唐侯夫人,也太彪悍了些。
回过神来,士卒便赶忙向孙尚香聚拢,恐其有失,不少士卒都听到了刚才孙尚香的言语,还以为这顾雍是江东远道而来的奸细,被孙尚香发觉了呢……
孙尚香擒了顾雍,也不多言,挟着顾雍便往太守府而去,一路飞驰,孙尚香怒气冲冲,根本就对顾雍告饶不闻不问,沿途更是无人敢于阻拦于她。
至太守府,孙尚香将顾雍掷于地上,顾雍疼的龇牙咧嘴,见堂上庞山民正好整以暇的看着他,却也不敢贸然开口求饶了。
庞山民见顾雍这江东重臣,如此凄惨,心中怒火稍减,缓缓开口,对顾雍道:“不知元叹先生可曾想过,便是你将尚香诈回江东,解了眼下青州之围,与我荆襄交恶之后,你江东还想不想
过安宁日子了?”
闻庞山民之言,顾雍冷汗直冒。
时至如今,顾雍也回过神来,先前被孙权逼的紧了,顾雍也只想到保全青州,并不在意会不会与荆襄决裂,作为江东老臣,在面对庞山民之时,顾雍心底还是有着一丝毫无理由的优越感的
。
再者,顾雍一直觉得,庞山民于荆襄创下如此根基,与其联姻江东,关系不小。可是顾雍再回想了一番庞山民发迹的来龙去脉,蓦然回首,才发现先前的臆想,大错特错!
就连曹操都不敢轻易招惹的家伙,居然触其逆鳞,一旦孙尚香被诈回江东,以庞山民的心性。两家怕是要不死不休!
想到此处,顾雍骇的亡魂尽冒,忙对庞山民道:“顾某糊涂。此番欺骗尚香夫人,非吴侯指使,而是顾某一人罪责!”
庞山民也相信。若是孙权指使,顾雍先前也不会于太守府苦苦相求,更不会去吴夫人处,遭其冷眼,只是顾雍如此行事,令庞山民心中颇为不齿。
这掳人都能做的出来,简直就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且孙尚香若真的被顾雍骗回江东,以孙权心性,没准还真会头脑发热一回。以孙尚香安危相挟,令庞山民乖乖就范。
不理阶下顾雍解释,庞山民思索良久,命人取来纸笔手书一封,对顾雍道:“元叹乃仲谋臣子。庞某也不当擅自处置,如今这事情的来龙去脉,庞某作书一封,送往江东,至于元叹是否有
罪,还是让仲谋定夺的好。”
庞山民说罢。便命两名士卒将顾雍押下,送往水寨,待寻一过往江东的商船,将其遣返江东……
待顾雍离去,庞山民与孙尚香相视苦笑。
若孙尚香于校场之时,轻信顾雍言辞,如今怕是已经成为自家兄长的阶下之囚了,孙尚香对孙权本就好感不多,且如今孙权臣属,又做出了这般事情,孙尚香的心中,自然憋了一口恶气。
只是这口恶气却无从发泄。
长兄如父,可孙策却早早殒命,孙权为当下孙家家主,理当做出兄长的表率才是,可是如今再看孙权,如今却都干了些什么?
便是江东无力开疆拓土,也好歹使治下六郡之地,百姓安居乐业才是,可孙权为政之后,近些年来,江东连翻而战,却鲜有收获,如今虽夺青州,可被那曹操一吓,居然窝囊到了这等地步
。
孙尚香本欲大骂,却又想到孙权兄长身份,长叹一声,一脸苦涩的看着庞山民道:“夫君,你说这青州之事,果真如元叹先生所言那般,无药可救了?”
“那要看你家兄长是何态度,反正便是失了青州,江东也不失立世根本,先前因青州一事,江东声威,闻名于世,可曹操又岂容孙权踩着他的颜面去博名声?”庞山民闻言叹道:“皆因仲
谋目光狭隘,不知隐忍,江东若是强势,孙权如此行事,倒也无妨,然而江东乃当下诸侯中最为衰弱者,却还如此不知收敛,这不是自寻死路,又是什么?”
说罢,庞山民不禁遥想如今于青州的周瑜,又是如何光景。
孙尚香闻庞山民之言,唏嘘不已,转念一想,一脸疑惑道:“可我大哥比之二哥,更为桀骜。”
“伯符在时,你江东老臣尚在,将士团结一心,且江东声势何等浩大?曹操受困于官渡,自顾不暇,又怎会于危难之际,再与江东争执不下?可仲谋如今经营江东,程普,韩当诸人皆亡,
先前又与公瑾,纠葛不小,如今二人虽尽释前嫌,可江东伤筋动骨,若老老实实的偏安一隅,诸侯畏惧江东水战之能,自然不与江东计较,可偏偏又招惹曹操……这曹操何人?便是以我荆襄
兵多将广,也不敢说大战之时,可稳压曹操一头……”
庞山民说罢,见孙尚香似懂非懂,对孙尚香道:“总之你家兄长此番,只是丢些颜面,庞某所虑之事,乃是公瑾可否于此一役,保全性命……”
“夫君不看好公瑾哥哥,可胜曹操?”孙尚香一脸惊愕,却闻庞山民轻声叹道:“虽庞某已与奉孝相约,若曹操重夺青州,便将公瑾交由庞某发落,可是公瑾才华,又怎会不遭那曹操所忌
?且就公瑾那脾性,一旦兵败垂城,定无颜苟活于世……”
“夫君与公瑾哥哥交好,总该救他一救,不然我大嫂一家,都成寡妇了……”孙尚香一脸急切,却见庞山民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道:“公瑾至今为止,未予庞某只言片语,庞某料想,公
瑾定然是欲破釜沉舟,与奉孝再决雌雄,若公瑾可再胜那曹操一回,江东便可趁势夺徐州,扬州土地,公瑾所图不小,这是欲将江东前程,一力承担!”
孙尚香闻庞山民解释,不禁问道:“可是若不敌曹操呢?”
“这都督一职,江东再无人可用……”说到此处,庞山民不禁叹道:“届时江东六郡便是苟延残喘,待庞某抑或那曹操,将其收编了吧!”
ps:感谢磨沙瓶同学投出的月票。(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NO。456 让江东醒悟!
灰头土脸的回到江东,顾雍却不得不将长沙之事,尽数告知孙权,当孙权得知顾雍此去长沙,不禁未劝得庞山民用兵,反而将其得罪,使荆襄,江东两家交恶,登时暴怒,欲将顾雍斩于堂前。
张昭,张纮二人见状忙劝,张昭对孙权急道:“元叹于我江东,多有功劳!”
“子布莫要为顾某说项,主公定夺,并无不妥,若可以顾某一人性命,缓和与荆襄关系,明我江东法纪,顾某死得其所!”顾雍说罢,一脸慷慨决然之色,堂上群臣,尽皆动容。
孙权目视顾雍许久,长叹一声道:“元叹行事向来稳健,此番惹山民动怒,想必也是孙某逼的急了,如今我江东用人之际,元叹罪责,可暂且记下,只是若荆襄两不相帮,青州一役,我江东可有胜算?”
“胜算全无!”
孙权话音刚落,便见一人步入堂中,孙权看来人一眼,不禁皱眉,寒声喝道:“子敬,莫非你还欲劝孙某,召回公瑾,致我青州大军不战而退么?”
“子敬勿要惹主公动怒!”张昭见状连忙劝道:“如今公瑾尚未回书求救,那青州之事,或许远不如我等想象这般恶劣!”
“若曹操亲征,公瑾十死无生之局!”鲁肃目视孙权,毫不相让道:“主公令公瑾回军,无非丢些颜面,可若令数万大军葬身青州,损失的便是江东实力,如今天下三家诸侯之中,我江东最为衰弱,已经不起丝毫波澜!主公是要颜面,还是要江东基业。还请三思!”
“鲁肃,你放肆!”
孙权闻言。勃然大怒,下阶行至鲁肃近前,拽其衣领道:“未战先怯,非人臣之道,若子敬还敢口出诳语,乱我军心,孙某定斩不饶!”
孙权说罢,便命近卫将鲁肃拽出殿堂之中,鲁肃也不挣扎。离殿之后,思索许久,口中喃喃道:“既然劝不得仲谋,那唯有去劝公瑾了……若公瑾执意困守青州。这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大不了与那曹操决一雌雄,一道赴死!”
留书一封。不作停留,鲁肃径往江边而去,至渡口处,鲁肃便命守将备一大船,欲往青州一行。
鲁肃乃江东重臣,守将不敢阻拦。待大船离去之后,才将鲁肃去往青州的消息告知孙权。孙权闻之,心中更怒,暗道这鲁肃莫非去往青州,欲劝周瑜回军?
若果真如此,待其归返,定然不饶!
沿海道直入青州,三日之后,鲁肃才入得北海,与周瑜相见,数月未见,周瑜两鬓已然斑白,面上心力交瘁之色,时有浮现,鲁肃见状,眼中含泪,对周瑜道:“公瑾,你为何这般糊涂!”
“青州局势,已不允我江东退避,我江东难得开疆拓土,已帮仲谋取来的名声,岂能再丧于周某之手?”周瑜一脸平淡的笑容,更是让鲁肃心中哀伤,鲁肃见周瑜意志坚决,难以再劝,神情黯然,对周瑜道:“公瑾可曾想过家中娇妻?”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