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之好运加身-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道:“人家在慈寿宫多次见过郡主,她人很好,太皇太后也很宠她。”
张宁趁机道:“郡主也夸你才名远播,是京城少有的才女呢。”
“哪有。人家才疏学浅,哪里当得起才女二字?不过是那些人无聊闹着玩而已。”杨容儿害羞道。
张宁道:“能以琴得太皇太后青眼的可不多。”
杨容儿轻声道:“不过是看在祖父的份上罢了。她们以为我不明白,其实我心里明镜似的。人家的诗写得好,尤其是八股文,祖父曾多次称赞,说人家若是男子,必然中举无疑。”
能得杨士奇称赞,可见她的八股真的写得好。八股文写得好,什么体裁会写不好?所以她的才名是由此而来。
张宁恍然,道:“原来这样。郡主说你是京城才女,确实没错,只是她不曾读过你的诗罢了。”哪天你写两首诗见她见识见识。”
杨容儿轻笑出声,道:“她不见得喜欢诗。”
“那她喜欢什么?”张宁故意道,心里早替杨容儿回答:“她就是一个小吃货。”
“人家看每次宫女进献吃食,都由她尝后递给太皇太后,要么她于吃食一道很有心得,要么她极得太皇太后信任,或者两者兼有。但是,宫中试食者大多是公公们,为什么到太皇太后这里就换了郡主呢?可见郡主于吃食一道有心得。她说不好吃的,想必太皇太后不会吃。”杨容儿想了想道。
观察入微啊,不愧是诗人。
张宁赞道:“你心思细腻得很啊。”
杨容儿仰起脸看他,道:“那,是哪一样呢?”
她可不认为张宁对安定郡主没有了解,那是他非娶不可的女子,哪会不让密探调查清楚?虽然这样有些不地道,不过这样做才适合他锦衣卫指挥使的身份嘛。
张宁想起悠悠眉眼弯弯吃美食的样子,微笑道:“她于饮食一道确实有造诣,哪天你们可以一起参详,做几道新菜出来。”
杨容儿恍然,道:“难怪了。”
“难怪什么?”张宁问。
“难怪那次,皇后娘娘献了一道点心,郡主尝后说太甜,太皇太后便赏给宫里的公公们。”杨容儿道。
赏给宫里的公公们,没赏你?张宁很想问,这道甜点因为做得不好没赏她,还是因为她是大臣之孙,不及宫里的太监们和太皇太后亲近,才没有赏她?话到嘴边,换了一种说法:“太皇太后平时赏过你什么吗?”
“你说吃食吗?赏过。太皇太后吃后觉得好吃的东西,会赏郡主,有时候也会赏人家。”杨容儿道。
显然,赏悠悠的次数更多。这也在道理之中,悠悠是太皇太后亲孙女,又天天在榻前侍候。自家亲孙女总比别人家的孩子要亲近些。
“太皇太后为人怎么样?”
历史上,张太皇太后素有贤名,这也是无论她怎么为难,张宁都敬重她,甚至提醒胡太医,她可能一气之下,脑中血管爆裂的原因。
不过史书上写的,和亲自接触的人的感受肯定不同。
杨容儿想了想,道:“太皇太后人很好,不知道她为什么要为难你。”
她曾问过祖父,太皇太后为什么要这样做,祖父却沉默不语。
张宁轻拍她的后背,道:“没事的,不就封侯吗?三年内我一定做到,不让你们无限期等下去。”
杨容儿没说话,把头轻轻靠在张宁肩头。
两人依偎良久,直到二更鼓响,杨容儿轻呼:“人家得回去了。”
张宁也惊觉,一时忘形,把去郡主府的事给忘了,不知道悠悠是不是一直在等?
杨容儿从他怀里挣脱,站了起来,道:“这就告辞。”
张宁跟着站起,道:“我送你回去。”
“不用了。”杨容儿道:“天色不早,这一来一回的,天都快亮了。”
“哪有那么夸张?”张宁笑道:“你一个姑娘家回去,我肯定得送。”吩咐备车。
清儿从厢房里出来,小跑出去,不一会儿回来道:“公子,车备好了。”
杨容儿道:“不用备车。”她坐车来,就让张宁送她回府,再坐她的车回来就行,这么晚,料来不会有人瞧见。
张宁一心想送她后赶去郡主府,哪肯,道:“坐我的车好了。”
………………………………
第147章 等待
接到旨意,终身已定,悠悠有松了口气之感。
张宁对她的情意,满朝皆闻,自她出宫回府居住后,每晚悄悄过来私会,每次都带新奇的吃食。这样的男人不嫁,要嫁给谁?
前些天杨荣以受张勇之托为由,早朝前在宫门口向杨士奇提亲,能攀上首辅,满朝文武羡慕嫉妒恨,悠悠只能暗自伤心,在太皇太后面前强颜欢笑,不敢露出丝毫。
好在不久父王到京,见到张宁后,很是满意,再三劝说太皇太后,又拉着杨士奇闹到皇帝跟前,总算迫使杨士奇让步。
她并不担心杨容儿过门后会威胁到她,她贵为郡主,杨容儿又出身书香门第,只有更加自爱。
旨意中并没有提及名份,不过她心里明白,显然她为正妻,杨容儿为平妻。
一下午过去,她都沉浸在满满的幸福感中,直到天色黑了下来,上弦月挂在屋檐下,才坐到梳妆台前,细细打扮起来。
弯弯的上弦月一点点移到空中,张宁却一直没有来。想到他府上大开宴席,宾客如云,她又恍然。他哪抽得出开身呢。
看看到了二更时,估计张宁不会来了。她吩咐:“绿萝,收拾了睡吧。”
“郡主不再等一会儿吗?今天可是陛下赐婚的大喜日子,张大人无论如何都应该过来见你一面才是。”绿萝满是期待地道。
相识之初,张宁骗她解开绳索,又骗她去五军都督府,害她受责,她曾经恨张宁一段时间,但是随着张宁和自家郡主日渐情深,她早就从张宁黑转为张宁粉,对张宁好感满满了。她很乐意这个机智的少年成为自家郡主的夫婿。
悠悠望了一眼后门的方向,叹道:“估计有事来不了,明晚来也未可知。”
“奴婢想,张大人不喝酒,没人敢勉强。郡主再等等吧,奴婢觉得,他一定会来。”绿萝肯定地道。
“那就再等会儿吧。”悠悠轻声道:“我回房了,他来,你禀报我。”
绿萝道:“奴婢去后门候着,张大人一来,马上禀报你。”
悠悠点点头,回闺房不到两刻钟,绿萝一脸喜色飞奔而来:“郡主,来了,他来了。”
…………
张宁的马车驶进侧门,他从车窗口瞥到站在门侧的老妇柳婆婆,见她神态更加恭敬,不由微微一笑,如今名份已定,仆妇的态度自然不同。
他并不知道,三长两短的敲门声响起时,柳婆婆去开门,绿萝便飞奔去禀报。
马车在院墙边停下,张宁下车,熟门熟路来到悠悠所居的院子。
悠悠已走出闺房,在院里相迎,先扫了他两只手一眼,见手上空空如也,故意嗔道:“府上大摆宴席,怎么连两道好点心也没带来?”
张宁道:“厨子都去外头烧菜,外头两百席流水席,府里的厨子不够用,去外头酒楼请了好些厨子。”
两百席流水席呢,菜要不停地上,厨子也是人,也得喘口气不是?张勇三天前就让老关去外头请厨子,好多酒楼都抽了大厨过来。
悠悠忍笑道:“可以去外头端一些嘛。流水席上没有点心吗?”
“没有吧?都是热菜。百姓们随来随吃,怎么会讲究几冷几热的菜式?”张宁说着在院中的躺椅坐了,伸了个懒腰,道:“今天可累死我了,还不如去大院里办公呢。”
他虽然不用管迎来送往的事,但外头喧闹得很,杨士奇和郑王又先后到来,争着把亲事定下来,甚至闹到皇帝跟前。他得趁这个机会把悠悠和杨容儿的亲事定下来,除了玉佩增加运气,还费很多心思,怎么可能不累?
悠悠凝视他,道:“杨家小姐同意这门亲事吗?”
她担心杨容儿以先和他订亲为由,为难他。
“同意啊。你是郡主,不用担心。”张宁道。有个牛逼娘家简直可以横着走了。
“我不担心。”悠悠叹道:“当初父王不一时冲动,拒了亲事,也就没有后来这些风波了。”更没有杨容儿什么事。
“可不是。”张宁说得十分敷衍,如果郑王接到张勇的信,答应亲事,杨士奇绝对不会许亲,那么他就跟杨容儿没有交集了。虽然过程曲折,但结果很好,他将娶了两个妻子。
张宁偷着乐呢。
悠悠道:“既然累,就不要过来,怎么还跑这一趟?”让车夫任荣过来说一声就行。
张宁打了个呵欠,道:“今天是我们定亲的大喜日子,我怎么能不过来?何况,又多了个杨容儿,不过来我怎么放心?”
原来你担心我生气,过来安慰我。悠悠心头暖暖的,轻轻握住张宁的手,道:“我怎么会生气?这件事,原不是你的错。”
要生气早就生气了,还会每晚让柳婆婆给你开门么?
张宁轻轻拥她入怀,两人良久没有说话。直到三更鼓响,悠悠才挣脱他的怀抱,道:“天色不早,你回去歇了吧。明晚不用过来,在府上歇一歇。”
她这是关心夫婿,担心累着他。
张宁摊开手脚,笑道:“我年轻,歇一会儿就好了。”
“三更了。”悠悠道,以手遮唇,打了个呵欠。张宁很有分寸,一般都是二更三刻前离去,很少这么晚还没走。
“你睏了?那我先回去。”其实张宁也有些睡意。
今晚相聚的时间短,又来不及说什么话,两人都依依不舍,相视几息,张宁笑着起身,道:“我明晚早点来。”
安乡伯府办三天流水席,明天人还是很多,不过他自然是不在乎的。
“嗯。”悠悠温顺地道,牵着他的手,送他来到停马车的院墙边,看着他上马车,目送马车驶向后门。
没生气就好,张宁探身朝她挥挥手。
悠悠挥手回应,直到马车转了个弯,看不见,才转身准备回闺房,刚走没几步,一盏点亮的气死风灯迎面而来。
“谁?”她问。
这么晚了,谁在府中闲走?肯定不是更夫,更夫是打着梆子的。
气死风灯更近了,她依稀看清来的是三人,前头一人,后面两人,其中一人侧身走在前头那人旁边,手提气死风灯,为她照路。
………………………………
第148章 遇上
走在前头那人听到悠悠出声,加快脚步走向她这边。后面提手气死风灯那人小跑跟上,以保气死风灯的烛光能照到这人面前那段路。
三人很快来到近前。
悠悠就着烛光看清前面那人的身形,特别是那个挺得老高的大肚子,不由奇道:“父王,这么晚了,你怎么在这儿?”
三更已过,四更未至,府里大部分人都在熟睡中,而父王应该例外,要么在外饮酒未回,要么宿醉未醒。这个时辰,他就没有清醒的时候,更不可能出现在这里。
后门这一带,是安定郡主府的僻静地方,要不然悠悠也不会让张宁从这里进门。
郑王抢过小太监手里的气死风灯,高高举起,烛光照在悠悠脸上。他确认无误,确实是爱女无疑,同样一脸懵逼,道:“你怎么在这里?”
这个时辰,你不是应该在闺房睡觉吗?
“我……我睡不着,出来转转,散散步。”悠悠随口编了个理由。
“散步?现在?”郑王一脸不信,道:“悠悠,有什么事你跟父王说,可别想不开。你要是不同意这门亲,父王拼着受责,也要求陛下改了旨意。”
皇帝的诏书、圣旨一离开宫门,颁了下去,便是金口玉言,绝对无法更改。郑王爱女心切,不愿她受委屈,才想不顾一切,让皇帝取消赐婚旨意。只要皇帝肯取消旨意,张宁想娶悠悠便难如登天了。
“没有的事。”悠悠上前扶他,道:“我怎么会不同意这门亲事?我真的只是睡不着,出来散散步。父王,我扶你回去。”
走近父王身边,没闻到父王身上的酒味,悠悠纳罕不已。他今天怎么没有喝酒?
郑王先不走,就着烛火盯着爱女的脸看,道:“你是不是不愿意他娶杨士奇那老货的孙女?父王明天就去求陛下,让他免了张家和杨家的亲事。”
之所以去求皇帝,不求太皇太后,那是有原因的,皇帝为人随和好说话,太皇太后对张宁有很深的偏见,又不满意这门亲事,去求她,不仅打扰她静养,让她更加心烦,指不定会出什么事。
郑王为爱女着想,自然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
“哪有啊。”悠悠无奈道:“我真的只是出来散步。”
“那为什么没有婢女跟随?又没有提气死风灯?黑蒙蒙的,你散哪门子的步?”郑王道。上弦月早下去了,今晚星星不多,没提气死风灯,那是伸手不见五指啊。不说这么晚,就算你当真睡不着,也不可能什么都没带就出来。
悠悠这才明白,自己只顾和张宁依偎,不想有人打扰,没让绿萝陪着,父王才疑心。
“父王,我们回房说。”她道,一路上我得空想想编什么理由糊弄过去。
“好。”郑王没有疑心,任由爱女扶着,朝正房走去。
从这里到正房还得走好长的路呢,父女默默走了一阵,悠悠想好借口,便道:“这么晚了,父王怎么到这里?”
“你的亲事定下来,为父心里高兴,又不想看见杨士奇那老货,从宫里出来后便没去安乡伯府,约了和怡郡王几人去醉仙楼喝酒。这不是刚回来吗?”郑王道。
和怡郡王的先祖是太祖的堂兄,太祖得天下后分封兄弟族人,便封了郡王,后代子孙袭爵,这一代的和怡郡王算起来是郑王的族兄,两人年岁差不多,兴趣相投,郑王进京后常和他宴饮。
喝了酒?悠悠吸吸鼻子,依然没闻到郑王身上的酒味,奇道:“真的喝了酒吗?”
“那是自然,为父心里畅快,喝多了,醉了,和怡郡王派人送我回来,睡了一觉,这才起来。”郑王有些遗憾地道。他的酒量还是不行啊,感觉没喝多少,怎么就醉了呢?
“你刚睡醒?那怎么到这儿呢?”悠悠奇道。要不是张宁早走十几息,岂不是刚好遇上?
“不是刚睡醒,醒来有一会儿了,吃了一碗莲子羹,洗了个澡,再也睡不着,便出来走走,这奴才带路,黑灯瞎火的迷了路,把为父带到这儿了。”郑王狠狠瞪了提气死风灯的小太监一眼,小太监低垂着头,半声不敢吭。
原来你才是睡不着出来散步啊。悠悠无声自语,若有深意看了小太监一眼。她可不相信小太监迷路,误走误撞走到这里,倒像听到什么风声,特意带郑王过来。
小太监小声求饶,道:“郡主,奴才在醉仙楼偏院等王爷时,被他们灌了两杯酒,有些醉了,这才迷了路。郡主饶了奴才这一次吧。”
醉仙楼的贵客上楼饮酒,随从护卫自有人侍候,多半会被带到偏院,上些酒食点心之类。反正这些消费会算在贵客头上,醉仙楼不亏。
悠悠道:“你随父王进京也有好些天了,怎么还会迷路?要是不识路,就该发卖了。”
小太监扑通一声跪下,哀求道:“奴才再也不敢喝酒了,求郡主看在奴才忠心耿耿的份上,饶了奴才这一次吧。”
郑王道:“这次就算了,下次决不轻饶。害孤走了半天,腿都走疼了。”
“是,谢王爷,谢郡主。”小太监忙起身。
就着烛光,悠悠看清小太监的脸,见她十八、九岁的样子,人中很长,下巴偏短。
小太监感觉到悠悠的目光,移开气死风灯,头快垂到胸前,希望以此避开正脸。
“既然父王饶你,本郡主暂时不与你计较,下次若是再犯,决不轻饶。”悠悠声音不高,自有威严。
“谢郡主。”小太监连声道。
悠悠再不理他,扶父王抄近路,很快来到正堂。
见到明亮的烛火,郑王吁了口气,道:“孤最讨厌黑蒙蒙的,这奴才偏带孤去那些地方。”
那你还饶了他?悠悠腹诽,行礼道:“父王,你且休息,有什么事明天再说。”
“你到底为什么去那里?黑蒙蒙的,有什么好的?”
就是要黑蒙蒙的才好啊。悠悠在路上再想好了,道:“父王不知,那里有我一间静室,我没事常去那里打坐。”
………………………………
第149章 满满的父爱
大半夜不睡觉,跑到府里最偏僻的地方打坐?郑王半点不信,随即明白,肯定是杨士奇那老货横插一脚,张宁不得同时娶两个,爱女这是接受不了啊。想来也是,郡马除了郡主,怎么能有别的女人呢?
“悠悠,你不用伤心,父王明天就去求陛下撤回张杨两家的亲事。”郑王下定决心道。为了爱女,就算受重责失去帝心又有什么?爱女第一,其余的都往后排。
“父王,不是你想的这样。现在夜已深了,你先安歇,我们明天去静室看看,你就明白了。”悠悠平静地道。
郑王想了想道:“好,明早我们一起去看。”
悠悠行礼告退,郑王让小太监提气死风灯送她回去。派的正是那位人中长,下巴短的小太监。
小太监佝偻着腰走在悠悠身侧,位置刚刚好,气死风灯的灯光刚好照亮悠悠前面的路,但又没越过悠悠。
走了一段路,悠悠道:“你叫什么名字,什么时候进王府?”
她离开郑王府来到京城不到一年,从来没见过这位小太监,能让父王带在身边,可见信任,这人是怎么做到的?
“回郡主的话,奴才名叫邓志成,因为粗识几个字,得王爷青眼,在王爷身边侍候。”小太监邓志成恭敬道。
“既然识得字,为什么会净身?”只有穷人家的孩子才会净身,能读书识字,家里的境况肯定差不了。
邓志成道:“奴才的父亲幼时曾是士绅之子的书童,粗识得几个字,奴才小时候他尚健在。奴才的字就是他教的。奴才十岁那年,他因病去世,家母悲伤过度也跟着去了,奴才只好净身。”
十岁净身,到现在也有好几年了,要是进了郑王府的话,为什么她一直没瞧见?悠悠心里更加起疑,没有再问。
藩王府里也能使用阉人,不过有定额,正因为有限,所以才要求严格,府里有几个阉人,悠悠清楚得很。
悠悠回到闺房已近四更,她一边在绿萝服侍下收拾,一边吩咐道:“在后门旁边的院子找一间厢房,打扫干净,挂一幅观世音的画像。”
绿萝没问原因,应声出去吩咐,自有婢女连夜去打扫。
夜已深,悠悠躺在床上却睡不着,只是想着张宁的款款情深,情难自禁,直到窗纸透出蒙蒙白光,才朦胧睡去。
她这一睡就到半晌午,醒来时,郑王已在厅上等候,只是心疼爱女,不忍心让婢女叫醒她。悠悠洗漱更衣吃饭,然后父女俩带着大群的婢仆来到后门。
距后门约一箭之地有一个小院子,一直空着。昨晚婢女奉命过来打扫,这时锁一打开,小小的院子一尘不染,推开虚掩的厅门,只见正中挂一幅观音持净瓶相,画中的观音一脸慈悲的俯视众生。
这画,乃是名家世画,绿萝奉命从库中打出来,连夜挂上的。
画像前的香案上,摆一个精致的香炉,炉中有几根烧烬的檀香。香案前有一个素净的锦垫,除此之外再无一物。
郑王在厅门口站了一会儿,满腹疑惑道:“你平时没事到这里礼佛?”难道爱女在京中受了委屈?母后那么宠爱她,皇帝待她有如胞妹,谁敢给她委屈?
“是,父王这边请。”悠悠说着举步入内,来到香案前,对着观世音的画像虔诚行了一礼,才转身道:“父王请坐。”
早有识趣的婢女拿来一个一模一样的锦垫,放在下首。
“悠悠,谁给你委屈受,你告诉父王,父王一定给你出气。”郑王坐下,心痛道。宝贝受委屈,以致只能向观世音诉说,这还得了?
“父王说什么呢?女儿自到京城,深得皇祖母疼爱,皇兄对待女儿和三位公主无异,哪有受委屈?自从听说父王进京,女儿便在这儿设了静室,供养观世音菩萨,早晚一柱清香,祈求父王一路平安。”
原来为我祈求平安,郑王大受感动,道:“好女儿,真是难为你了。”
“昨晚女儿睡不着,没有惊动婢女,悄悄到这儿,给菩萨上一柱清香,静坐片刻,回去时便遇到父王。”
“原来这样。”郑王总算放心,道:“没事就好。”
悠悠回以微笑。父女俩就在这里说话,直到午时将过,郑王肚子咕咕叫,才起身回正堂,一起吃饭。
…………
格斯尔带所有来朝贡的人员,出了京城,日夜飞驰,牛羊病死随手便扔掉,只是不到一个时辰,便有锦衣卫校尉找上门来,立逼着他把牛羊掩埋,否则不予放行。
格斯尔一行两千余人。锦衣卫校尉只有两人,可他不敢违抗。他清楚得很,如果他不按照锦衣卫校尉的要求掩埋病死的牛羊,真的会寸步难行。
因为锦衣卫校尉亮出腰牌,有这块腰牌,就能要求地方官配合,能调动当地民壮,而他们以使者的身份进关,所有弓箭武器都会扣了。
没有弓箭武器的他们,就像没有牙齿的大虫,在人数劣势的情况下,只好照办了。
格斯尔心里憋屈得不行,多少千夫长奉命到来朝贡,有谁像他们这一次那样窝囊?正使都陷进去不说,还处处受限。
格斯尔再三交涉要不回巴图,胪鸿寺又被神枪营的军士包围,再不走只怕性命堪忧,可一路被监视,又让他气到吐血。
再次掩埋五只羊一只牛后,格斯尔分拨几个随从赶着牛羊赶路,然后喝令手下上马,风驰电掣而去。竟是不管几个随从和那些明廷挑剩下的瘦弱牛羊。
没有这些累赘,一行人日夜兼程,只用几天就赶到大同。
这些天接到他的命令在大同城外某地集中的部下一直心惊胆战,躲躲藏藏,就怕出什么事,特别遇到张勇,被袭击那几人更是如此。
幸好没出什么意外。
见大部队到来,这些人都喜出望外,没见到巴图,又十分不解。格斯尔没有解释,道:“即刻起身出关。”
如今的明廷和以往大大不同,必须赶紧出关,把消息告知太师。
………………………………
第150章 关心
安乡伯府外流水席上依然人满为患,两台戏班子分列府门口左右,戏子们使尽浑身解数,依依呀呀唱着戏。府门口已经没有送完礼站在台阶上喝杯茶的官员。
张宁的马车驶出来时,喝流水席的百姓们人人停筷望了过来,露出敬畏的神色,马车里那位权倾朝野,无论多大的官,他说拿就拿,那是丝毫不含糊啊。
张宁随意望了车窗外一眼,眼睛似乎在吃流水席的百姓们身上停留一息,又似乎没有都没看,马车就过去了。
有百姓叫了起来:“张大人看到我。”
“别做梦了,张大人怎么会看你?”无数嘲笑的声音纷纷响起,说什么的都有。
马车早去得远了。
…………
张宁来到昭仁殿,朱祁镇正在批奏章。
说完正事,他道:“你昨天见到悠悠没有?她今天没有进宫,只派婢女到慈寿宫,告诉皇祖母,她身体有些不适。皇祖母担心得紧,刚派人过去瞧瞧。”
朱祁镇担心亲事不合悠悠的意,她气病了还是赌气不进宫侍奉太皇太后?张宁略一思忖,道:“昨天见到她,说要进宫感谢陛下,想来是真的身体不舒服,没办法进宫。”
“嗯。”朱祁镇道:“三位公主下嫁后只能住进十王府,等闲难得见驸马一面,朕希望悠悠幸福。”
你是暗示我,她若对这门亲事不满意,你会收回旨意吗?张宁一点不担心道:“不知哪位公公去郡主府?臣等他回来,听他怎么说?”
悠悠肯定不会说夜里太昨睡,今早起不来,没办法进宫。不知派人到宫里请假的是她自己,还是绿萝?
可别小看绿萝这个贴身婢女,为主子着想,她很可能自作主张。
过了小半个时辰,一个清秀的小太监进来行礼,道:“奴才奉太皇太后之命去瞧郡主,她歇息半天,已好很多,下午便进宫。”
朱祁镇道:“可见到郡主?”
“见到了。郑王爷也在府中,一并见的。”
“她气色如何?要不要请太医去瞧瞧?”朱祁镇道,他担心这位堂妹的玉体,又担心自己好心办坏事,赐婚不合她的意。悠悠和张宁情投意合,只是突然多了一个杨容儿,不知道悠悠会不会因此改变心意?
“郡主气色很好。奴才提议请太医,郡主说不用,郑王爷也说不用。”
刚得如意郎君,怎么可能气色不好。张宁无声自语。
朱祁镇再三询问,确定悠悠真的没有生病,才让小太监回慈寿宫。小太监向太皇太后禀报后再过来。
“臣想去瞧瞧她。”张宁道。可以光明正大见她,为什么不去?之所以在昭仁殿等小太监回来,不过是想看看他怎么向朱祁镇禀报。
朱祁镇道:“去吧。朕要不是政务繁忙,便和你一起去了。”
他已经接手政务,每天花费大把的时间批阅奏章,几乎没有微服出宫的时间。
看他比几个月前成熟很多的脸庞,张宁唏嘘不已,王振死了,朱祁镇也迅速成熟,真是帝国的幸事。
…………
悠悠吃过晚饭,确实想进宫,就在这时,慈寿宫来人。应付完小太监,她便收拾进宫,张宁来的时候,没遇到她。
郑王破天荒没有去饮酒。他命人请张宁到书房,屏退小太监,道:“孤不能在京中久留,迟早得回封地,悠悠在京城,还须你多照顾。”
我自己的老婆,用得着你叮嘱吗?张宁腹诽,表面恭敬道:“岳父大人不用担心,一切有小婿呢。”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她在府中僻静处设了佛堂,供奉观世音,孤总觉得不是好事。要是京城中有人欺负她,你得为她撑腰才是。”郑王道。这才是他请张宁到书房叙话的目的。
虽然悠悠一直说没受委屈,便他担心悠悠生气他担心,不肯说实话。要是张宁听到什么风声,细细查下去,他岂不是不用悬心?
张宁道:“岳父大人不用担心,或者只是郡主一心向佛?”
她怎么可能在府中设佛堂?她绝对不可能信佛。这一点,张宁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