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李承训-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现意外了。想通这一点,慕容顺看着裴矩点头一笑道:“这件事本王子同意了,以四郡之地,换先生出手,本王子认为值得!”

    “哈哈,王子妙赞了,老朽何德何能!”裴矩对于慕容顺的恭维点头一笑,随意的推脱了一下便坦然而受之了。因为他裴矩的能力,就值这西海等四郡。

    商议一番之后,慕容顺便起身告别了。郡守府内只剩下了乞活军的三位高层,蒙辰神色一阵变幻,对着裴矩道:“总参谋长,我方真的要帮助慕容顺政变,助其登上吐谷浑的汗位?”

    “嗯!”

    裴矩点了点头,随后有问道:“蒙帅觉得慕容顺与伏允那个好对付?”

    “当然是慕容顺了!”

    “哈哈!”听到第三者的声音,裴矩与蒙辰相视大笑。裴矩笑了一会解释道:“帮助慕容顺其实就是帮助我们!”

    “参谋长的意思是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我们乞活紧跟在后面捡便宜?”蒙辰想了想开口询问道。对于蒙辰的话裴矩点了点头算是一种认可,但是裴矩没有说出来的是只有吐谷浑的力量有所减弱,自己等人才能真正的在这片土地上立足。

    而且他需要深入吐谷浑的深处,需要一张精密的军事地图。来应付将来的灭吐谷浑时的战事需要,再加上当初李承训离开之时的吩咐,裴矩不得不如此 做。

    裴寂与蒙辰对视一眼后道:“蒙帅,三日之后由呼延将军跟随老朽前去帮助慕容顺,夺取大位。蒙帅带领党卫军坐镇西海郡,稳定后方如何?”

    听到裴矩的吩咐,蒙辰低头沉思了一会儿笑道:“甚善!”蒙辰清楚自己是不可能前去的,因为乞活军的主事者就自己与裴矩两个人,一个去另一个就必须留下来。而且裴矩在这里有着不浅的威望,根本就不是蒙辰所能比的。相互对比一下,就会发现裴矩前去比自己更加的合适。

    三日时至,按照裴矩与慕容顺的约定,一同会师。合并两者之军,奇袭伏罗州,威逼伏允退位。不论是慕容顺还是裴矩都清楚,吐谷浑最强大的军队三狮就在伏罗州拱卫首都。三狮作为吐谷浑可汗的亲卫,地位非比寻常,战斗力惊人。

    想要拿下伏罗州就必须要面对三狮,这也是慕容顺在见识到了乞活军的时候没有选择抵抗反而要结盟的原因了。因为慕容顺知道,凭借效忠于自己的军队,想要从三狮的手里夺取汗位无异于比登天还难。

    “王子,贵国的三狮,不知你可有什么解决的办法?”裴矩沉默了良久还是开了口。因为裴矩与这三支军队交过手,深知他们的犀利,让裴矩对于其心有戚戚然。这三支军队可以说是乞活军的劲敌,裴矩必须要了解清楚一切可能发生的状况。

    “先生,国内其余力量本王子会亲自率军抵抗,先生只需要负责解决三狮就可以了!”听到慕容顺的话,裴矩郁闷的点了点头。他就知道慕容顺能够拿出四个郡来换取乞活军的支持,肯定会为了对付金、铜、铁三狮。

    无奈的摇了摇头,裴矩对着慕容顺莞尔一笑道:“王子不愧是在中原长大的人,计谋运用妙到毫巅,连老朽都中王子你的计了啊!”

    “先生过喻了!先生之才可比张良韩信,本王子拍马不及也!”慕容顺好歹也是颠沛流离成长起来的人物,自然是心智坚毅,必然不会受到裴寂的高抬。而且说真的,也是最主要的是慕容顺经历过,他深知这个快要行将朽木的老头身体里装着何等的英才伟略。

    慕容顺可不敢与之相提并论,正所谓蚂蚁与大象相比,只是徒增笑柄而已,贻笑大方之家也!(未完待续。)
………………………………

第167章 流血的政变

    伏罗州。

    这座吐谷浑的王庭所在地,此刻歌舞升平,一点也没有风雨欲来风满楼的紧迫感。慕容伏允高坐在白骨王座之上,看着底下热闹的群臣,眸子里闪过一抹得意。

    特别是当目光看向年轻而有朝气的天柱王时,更显轻柔。对于这个小儿子,慕容伏允可是爱之深。这也是为什么明明大儿子慕容顺还活着便重立太子的原因,在慕容伏允的心里,慕容顺是血脉不纯的后代,根本就没有资格继承吐谷浑的汗位。

    当初自己受到隋帝杨广的逼迫,不得已之下才娶隋朝光化公主来达到求存的目的。当年杨广兵锋之盛让慕容伏允颤抖,惶惶不可终日。慕容伏允本来以为这下子要灭国了,能够用慕容顺为质换的吐谷浑的安宁,伏允自然没有不答应的理由。

    也正是这样,长年为质的慕容顺与伏允之间父子亲情淡泊如纸。后来隋朝亡,天下大乱之后,伏允乘势复国,重新取得了隋朝占领的土地,也真正的坐稳了可汗的位子。就是这个时候,隋朝日落西山不能给于慕容顺提供支持的情况下,伏允乾纲独断决定了重立太子。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伏允想的虽然很好,但是却万万没有想到慕容顺并没有死在中原,反而被李唐送了回来。这一下子吐谷浑内部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伏允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将曾经被隋朝侵占的四郡之地划给了慕容顺。

    让其自立门户!

    伏允相信。只要再给他一两年的时间,只要他彻底整个三狮之力。灭掉慕容顺不过是轻而易举之事罢了。所以伏允才能够容忍慕容顺成立这国中之国,逍遥一方。

    人心不古!

    在这个浩瀚的土地上人心最是善变,伏允此刻绝对想不到当初对自己感恩戴德的长子,此刻眼睛已经看向了他的位置。甚至于不算自己经营的势力,联合外人,出卖国土。只为了吐谷浑这个至高无上的汗位。

    吐谷浑在此刻骨子里依然是鲜卑族。他们和别的塞外民族一样,无视道德底线,只信仰力量。所以在塞外民族之中,每一次的权力交接都是一场血腥的屠杀。在这样的民族里面,强者为王,只有强者才能得到一切。

    就像古代欧洲旧时的一种习俗。两人争执各不退让时,约定时间、地点,请证人到场,然后用武器决最后胜负。只是相对于来说。这些塞外民族的决斗规格更加的高大上。

    以军队为剑,以江山为赌注,两人决一胜负。胜利者将会得到失败的一切,江山。人民,美人。这也是古代异族王室内部,子娶母出现的原因。

    此刻的吐谷浑是没有开化的,他们还带有野兽的本能。在这样的国家里面最高的法则不是道德伦理的约束,而是你生我死,残酷的丛林法则。伏允兴高彩列的与大臣们讨论着中原女人的,水嫩漂亮。高兴之哈哈大笑。

    这一刻的伏罗州王庭,是罪恶的!

    不理会白日宣淫的吐谷浑高层,此刻慕容顺带兵出浇河,裴矩出西平郡。经过曼头、赤水二城,南奔雪山,兵锋直指伏罗州。

    这条行军路线是裴矩与慕容顺两个人费尽千幸万苦才制定出来的,以吐谷浑原来的土著军队为引,行那昼伏夜出之事,潜伏在伏罗州附近,避开三狮的驻扎地,尽量避免与三狮的交锋。

    这不仅是裴矩希望的,也同时是慕容顺所希望的。三狮之强,天下闻名。慕容顺还打算等到自己登上可汗之位后,用三狮的力量防备乞活可汗。这样自断臂膀的蠢事,慕容顺是不会做的。

    更何况三狮不是特定的忠诚与某一个人,而是忠诚与吐谷浑可汗。只要慕容顺能够顺利的登上可汗之位就可以获得三狮的忠诚,至于裴矩,他虽然很想灭掉这支吐谷浑的根本,但是他也清楚,这不太现实。

    三狮之力堪比乞活军!

    想要灭掉三狮,就需要大战。就算到时候裴矩能够将三狮消灭,到时候乞活军也很有可能十不存一。更何况这一次前来伏罗州,他有着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消灭三狮有些得不偿失了。

    伏罗州。

    这是除了被隋朝占领过的西海四郡之外,吐谷浑唯一的城池。占地面积极广,建筑磅礴大气,比之中原建筑的细腻多了一份的粗犷与野性。

    金碧辉煌,裴矩与慕容顺点头,交换了一下意见之后,打动了攻城。没有丝毫的喊杀声,有的只是来去如风的速度。他们是造反者,想要成功就必须低调,低调才是王道。

    留下乞活军,慕容顺带领着自己麾下的军队直接前去寇关。这是裴矩的主意,打算利用慕容顺王子的身份,骗开城门,以达到不流血就成功政变的目的。

    “见过大王子!”

    慕容顺来到城门口时,两旁的侍卫顿时躬身见礼。慕容顺点了点头道:“兄弟们辛苦了,下去休息吧!城门由他们接手维护治安!”

    “图拔,接替防守,控制四门!”

    “是!兄弟们跟我走!”

    “大王子,这不合规矩啊?”守门的士兵看到慕容顺这样霸道,心里充满了忐忑,不由得开口道。慕容顺听到这句话转头笑道:“那你说怎么合规矩啊?”

    “噗!”

    说话的瞬间便用匕首刺死了这个士兵,抽出匕首,用干净的丝帕察干净道:“通知裴老先生,入城!”

    政变是需要流血的,反抗是需要代价的。慕容顺用士兵的鲜血告诉众人,他是会杀人的。利用杀人立威震慑住众人,为裴矩的入城延迟时间。

    “大王子!”

    “先生请!”

    两人打过招呼之后,裴矩便是对乞活军下达了作战命令:“分出四个师控制四门,谁敢阻拦杀无赦!”

    “是,参谋长!”

    裴矩与慕容顺对视一眼之后,便是道:“其余人,封锁吐谷浑王城,禁止任何人的出入,敢乱动者杀无赦!”

    “是!”

    “大王子,我们去王城吧!”

    “先生请!”

    裴矩此刻犹如凶神恶煞,并不介意杀人。他知道在这异国他乡实施政变,最忌讳妇人之仁。在这里必须利用杀戮来震慑他们,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王城之内醉生梦死的吐谷浑高层并没有发现伏罗州的诡异,依旧在寻欢作乐。“咯吱!”宫门大开,一群士兵鱼贯而入,将正在寻欢作乐的众人惊醒纷纷抬起头用疑惑的目光看向了慕容伏允,他们以为伏允要杀他们。

    “放肆!谁让你们进来的!”伏允怒火冲天,看着鱼贯而入以及看向他的众臣怒声质问道。

    “伏允,故人来访,这就是你吐谷浑的待客之道?”轻轻的声音传了进来,慕容伏允犹如见到了魔鬼一样,浑身一阵颤抖,他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个声音和那一袭青衫的样子。

    伸出手指颤抖的哆嗦道:“裴矩!”

    “哈哈……劳可汗挂念,在下感激不尽,故而前来见可汗一面!”

    随着声音的落地裴矩与慕容顺的身影出现在了大厅内,到了这一刻他们都知道这是为了什么。众人看向伏允的眼神不由得有些戏虐,对于他们来说谁做吐谷浑的王都是一样的。

    所以这一刻他们心里松了一口气,打算自顾自的看戏。伏允深处的手指颤抖的更加厉害,不过这一次指着的不是裴矩而是慕容顺怒喝道:“逆子,你待怎样?”

    “哈哈,父汗,中原有一句话叫做成者王侯败者寇。本王子今日前来不为别的,只是为了拿回属于本王子的东西!”慕容顺的笑声有些冷,让殿中众人心里发虚。

    “逆子,你这是犯上作乱,当诛九族!”伏允实在是气糊涂了,他自己就是九族之中的父族,就胡乱开口了。

    “本王子为吐谷浑汗位的顺序继承人,这吐谷浑本来就应该是我的!”说到这里慕容顺一指天柱王道:“本王子在中原大地受苦受累,替你受过。而你居然立他为太子,全然不管本王子的死活!我不甘,从我活着离开中原腹地的时候,我就发誓,不论付出什么代价,本王子一定要拿回属于我的一切!”

    慕容顺抬起头第一次直视着伏允道:“父汗,退位吧!”

    “放屁,等到本汗的三狮到达,尔等必将死无葬身之地!”听到伏允的威胁,慕容顺笑了,转头对着裴矩点了点头道:“先生,一个不留!”

    “嗯!”裴矩点了点头,转头对着乞活军道:“杀无赦!”

    “逆子!”

    “王子饶命啊!”

    “我等愿意奉你为汗!”

    一场腥风血雨,在短暂的时间内结束了。一刻钟,吐谷浑高层一个不留。这座建城百年之久的古城彻底对裴矩等人张开了怀抱,裴矩看着吐谷浑高层在自己眼前一个个的死去,以及脚底下涓涓而始流的血液,叹息了一声走出了殿门。

    权力斗争永远都是无情的,不是你杀我就是我杀你。政变都是要流血的,不流血的政变那叫和平演变!(未完待续。)
………………………………

第168章 待到明年春暖花开时

    一场血腥的政变,慕容顺借助裴矩之力将忠于伏允的党羽彻底的清除了。‘‘‘‘伏罗州,此刻已经彻底的被乞活军掌控,慕容顺在斩杀伏允之后,便立即祭天之后,登上的吐谷浑的汗位。

    对外宣称伏允被手下大将谋杀,现在谋杀之人被自己斩杀,为父报仇。之后宣称自己为趉故吕乌甘豆可汗,为吐谷浑至高无上的雄鹰。处理完了这件事情之后,安定了民心,慕容顺便是开始了金铜铁三狮的安抚和聚拢。

    无可否认,只有得到三狮的效忠,慕容顺才能坐稳吐谷浑可汗的位置。而且三狮就是一把在可汗手中威慑各大部落的利剑,慕容顺绝对不能失去。于是急急忙忙将政事处理清楚之后,便开始了与三狮的接触。

    只有得到了三狮的彻底效忠,慕容顺才敢放裴矩离去。不然伏罗州内的有心人必然会出手,对自己不利。颠沛流离数年,慕容顺对于权位与性命看的比什么都重。只有经历过了的人才能体会到那种刻骨铭心的无奈,将尊严践踏之后的心酸。

    所以慕容顺才会联合乞活军,不管不顾的对伏允出手图谋可汗的位置。这里面虽然有伏允重立太子的愤怒和不甘,但是最多的确是作为颠沛流离惯了的人的内心深处的执念。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明白权力的重要性。

    登上吐谷浑汗位的慕容顺终于完成了一直以来的梦想,他想要驱赶掉内心深处被杨广压抑的梦庵。因为这样的压迫,让慕容顺心里难以忍受,解决之法唯有变强,变得比杨广更强。

    只是此刻登上了吐谷浑的汗位之后,慕容顺发现自己距离杨广的距离还有很大的距离,就是自己一辈子追赶,也没有希望靠近。

    坐在白骨王座之上,慕容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内心深处却并没有得到满足,反而是有些空虚。这一刻一国在手。权力紧握,慕容顺反而有了一丝迷茫。

    就在慕容顺与三狮协商会谈之时,裴矩并没有清闲下来。他不仅要时刻防止吐谷浑人的生变,维持伏罗州的次序。同时隐藏与乞活军中的盖世太保与军统人员都已经悄悄潜了出去,打探属于吐谷浑的秘密,绘制军事地图。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裴矩在今天帮助慕容顺取得汗位的时候,就预料到了未来的灭吐谷浑的战争。已经开始着手解决了。未雨绸缪,裴矩的能力当真不是盖的。

    “裴先生,甘豆可汗有请!”就在裴矩陷入沉思的时候,门口突然想起了一声呼喊。将裴矩的思绪给打乱,惊醒了过来。

    “告诉可汗,老朽随后就到!”

    裴矩点了点头,开始了换衣服。对于慕容顺这一次邀请自己的事情心里也有了猜测,收拾一番之后,在乞活军的紧紧护卫下朝着王城走去。

    王城之内,慕容顺。与三个中年汉子相对而立。一股紧张的气势磅礴而起,让殿内气氛死寂,压迫。裴矩明显是感受到了殿内气氛的诡异,目光隐晦的打量了一下殿中三人,裴矩便是明白了,这三个气势不凡的中年人肯定就是三狮统帅。

    走进殿内,裴矩对着慕容顺拱了拱手道:“外臣裴矩,见过甘豆可汗!”裴矩的礼仪很是到位,没有一点毛病让人挑剔,十分的给慕容顺面子。裴矩清楚。也十分的有眼色。

    此刻慕容顺已经登上了吐谷浑的汗位,地位已经不可与之前同日而语。自然而然裴矩也不能像以前一样来对待慕容顺,正所谓你有多高的地位,就会收到何种层次的待遇。此刻慕容顺为汗。裴矩就必须要以臣子的身份来拜见,不然就是失礼了。

    “先生无需多礼,请坐!”慕容顺知道自己得到汗位,裴矩出力最大。此刻也是没有拿君主的架子,态度很低。因为不管是驻扎在伏罗州的十万乞活,还是为了以后得利益着想。慕容顺并不打算得罪裴矩。

    裴矩走到旁边的椅子上做了下来,对着对面的三个人点了点头道:“三位将军别来无恙乎!”对于这三个人,裴矩不仅是有所耳闻,更是真真实实的交过手。对于三狮的实力,裴矩内心深处闪过一抹凝重。

    在伏罗州,也只有三狮才能对自己构成威胁。三人见到是裴矩之后,脸色狂变,再也不复是方才的淡然之色了。良久之后,才抚平内心深处的震撼道:“金戈,铁戟,铜斧见过裴先生!”

    对于裴矩他们三人可以说是很熟悉,因为这是他们的敌人,心腹大患。甚至于他们都不止一次的想过下一次自己等人与裴矩相见的地方必将是自己这一方的地牢里。

    他们对于那生平一来的唯一一次战败,怨念很大。要知道他们才华无双纵横吐谷浑无敌手,连吐谷浑可汗也不得不仰仗他们的鼻息。可是就是在那一次,自己三人联手依然被对方打败,逼得吐谷浑撤军数百里。

    这时吐谷浑土地广袤,除总部在沙州外,还有四座大城,分别在清水川、赤水、浇河、吐屈真川等地。然而由于裴矩引铁勒来攻,三狮战败,被逼西移伏罗州。这是三狮的耻辱,更是金戈三人的梦庵,所以对于裴矩就算化成灰,他们都不会认错。

    就在他们确认裴矩身份的同时,内心深处却是闪过一抹忌惮。那是因为金戈三人对于眼前这个自从进来,就一直笑眯眯的老头十分的忌惮。他们知道这个行将就木的老头,绝对没有其表面上的那样人畜无害。

    “可汗,召外臣前来,可是有要事吩咐?”见过礼之后裴矩便看着慕容顺开口询问道,他相信慕容顺既然郑重其事的将自己叫来。就绝对不会为了让自己与金戈三人见个面,打声招呼。

    慕容顺对于裴矩的直言直语早已经有了经验,略微思考了一下对着裴矩道:“本汗得先生之助才能重掌国政,本汗十分的感谢先生!”慕容顺看着裴矩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本汗欲与乞活可汗结为攻守自助同盟,不知先生觉得如何?”

    慕容顺清楚乞活的战力,这是一把犀利的砍刀,只要自己握在刀柄之上就可以威慑一大群人。清楚乞活实力的慕容顺知道就算自己彻底掌控三狮军队,到了最后也不过是与乞活战个两败俱伤而已。

    这与慕容顺的想法有点冲突了,因为慕容顺为了吐谷浑的安宁也不会有所保留。有了乞活军这支强大的外援再加上三狮之力的根深蒂固,这样一来,不管谁要动他。都要考虑裴矩与三狮了。

    “好!”

    裴矩沉默了一会之后,便开口朝着白骨王座的慕容顺道:“结盟之事,外臣应下了!”裴矩答应这件事那是因为吐谷浑的稳定有利于乞活军的发展,所以才会轻描淡写的答应了下来。

    得到了裴矩的承诺,有了三狮的效忠,慕容顺算是彻底的坐上了吐谷浑可汗之位。一切事情办好之后,裴矩便是与慕容顺招呼一声,率军离开了伏罗州。只是裴矩前脚一走,后脚就有人惦记他。

    王城殿内。

    金戈看着慕容顺道:“可汗,裴矩此人才华横溢,绝对不容小觑!臣下建议立即出兵紧随裴矩身后,到了最佳时机斩杀裴矩,接受这支所谓的乞活军!”

    听到金戈的话,慕容顺诧异的看了一眼金戈之后,才开口道:“金戈你也是知兵之人,本汗问你面对裴矩以及其麾下的乞活军,你有几分胜算?”不是慕容顺不打算不给金戈等人面子,而是感觉到了荒唐。

    “不足一成!”

    这便是金戈思前想后之后的答复,他发现虽然此刻三狮人数占优,但是面对这个神鬼莫测的裴矩还是要小心一点来的安全。裴矩大名远播,手段犀利狠辣,金戈突然发现他们没有丝毫的储存之气!

    不足一成让三狮统帅与慕容顺放弃了留下裴矩的打算,因为裴矩手底下有着十万大军,这可是真正的虎狼之兵,绝对的犀利不可阻挡。经过这么一闹,金戈等人也没有非要留下裴矩的执着。

    随着政变的成功,此刻的裴矩也是安然的离开了吐谷浑内地。裴矩拿着吐谷浑的山水地图,沉默了许久道:“待到明年春暖花开时,本官一定会在伏罗州插上我大唐的之旗,永远的属于大唐!”

    裴矩离开的时候并没有像来的时候那样昼伏夜出,而是大张旗鼓的直接借道而行。他打算用最短的速度到达西海郡,增加西海郡的守卫来防备慕容顺的出尔反尔。

    十万乞活就是一把利剑,犀利,霸道,绝世无双。裴矩带着十万乞活军而归西海之后,便是打算开始了征兵事宜,经过蒙辰与裴矩两个的会晤之后,便是决定扩军!

    征兵十万,以乞活军为基础,重建乞活军团用来守卫家园。裴矩与蒙辰知道自从接受了其余两郡之地后,乞活军的人数障碍越来越成了问题。想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加大对于军队的扩编。(未完待续。)

    ps:喝醉了,码字真心好吃力。求支持,求推荐。
………………………………

第169章 真实的皇帝与太子

    吐谷浑的政变不过是在这乱世之中的一场小风波而已,除了有心人之外,各大枭雄霸主们并没有察觉到吐谷浑已经变了天。谁也不知道的是,拥有四郡之地为根基,北迁的文人为地基,彻底成了气候。

    乞活军在短暂的时间内成长成了一支让北地枭雄忌惮的势力,无论是北地的谁想要一统天下就必须面对势力大增的乞活。而乞活也是李承训布下的一道暗棋,一招在关键时刻可以给李世民致命一击的必杀技。

    历史轨迹总有惊人的重合性,李承训不敢保证这个隋末经过自己的加入,最后的结果是否会逆转。但是李承训不得不提前谋划,来到这个世界上,通过解除,他发现历史上李世民对于自己的兄弟大哥抹黑太多了。

    李渊也没有历史上的那般懦弱,亲身经历过了之后,李承训才知道每一个称宗做祖的人都不是简单人。他们是这个世界上的运气王,老天爷的私生子。如果将这些人放在现代,什么都不做,凭借让天都害怕的运气轻而易举的就会成为世界首富。

    李渊乃是大唐帝国的打基础者,怎么可能是昏聩之辈。要不然的就算李世民如何如何的牛逼,李唐也绝对不会有统一天下的机会。说到底当时主宰大唐的是李渊而不是李世民,李渊的话就是圣旨,就是国策。

    所以说当时大唐能一统李渊居功至伟。可远远不是后世史书描写的那样无能。要知道数得天下最易者不过李渊赵匡胤,而古今杀降之甚者。莫甚于唐高祖李渊,而项羽、白起弗与焉。薛仁杲降则杀之,王仁本降则杀之,萧铣降则又杀之,其他盖不胜数也。或谓出太宗意,然而太宗未尝杀颉利也。独当时何无一言救止。岂其力不能得之。文静之死,而无及于数子耶!”

    李渊是中国封建制时期功业卓著的有为帝王,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毁誉参半的帝王之一。

    他是大唐开国创业的军事统帅,深谋多算、善于决断、既富远见、又善施行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应该说很多功绩被李世民的光辉给掩盖了,是一个被低估的帝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唐高祖是中国一切史书中最受贬低的一位君主。

    李渊的声誉之所以蒙受损失,第一是因为事实上他的统治时期很短,而且是夹在中国历史上两个最突出的人物的统治期的中间:他前面的统治者是千古二帝隋炀帝。他后面的则是被后世史家视为政治完人的唐太宗。第二,已如上述,是因为他建立唐王朝的功绩被他的接班人精心地掩盖了。

    实际上,唐高祖举兵反隋时尽管已年过五十。上了年纪,他仍然不失为一个有雄心壮志而又生气勃勃的和干练的领袖人物。他具有不凡的抱负,而且毫无疑问,恰恰是他策划了太原起事,并胜利地引导唐军进抵隋都。他对李密和东突厥人的外交攻势使得唐军能夺取大兴城,并且使得唐军能组织和加强在陕西的力量而无虞敌军的阻碍。

    后来,李渊的大赦、封官许愿和大加赏赐的政策。再加上在战场上的胜利,有助于使新王朝取得很多必要的支援,并且促成了全国的重新统一。也正是唐高祖李渊其人建立了初唐的制度和政治格局。武德之治,从任何现实标准来衡量,都算得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为大唐统一天下已经打下了坚实的行政、经济和军事基础。

    总而言之,李渊绝对不是易于之辈,其人狠辣,果决是任何帝王都无法相比的。无论是英明神武的始皇还是杀人如麻的朱元璋,都望而项背。

    而且李建成也远远不简单,更加不是后世电视剧所表现出来的那样无能。首先李建成是李渊反隋活动的协谋者和组织者,史称李渊“素怀济世之略,有经纶天下之心”。“密运雄图。”

    在这种背景下,李渊密谋反隋非常谨慎。

    而且范围也不会很大,做为助手和参谋,最可靠并有成效的莫过于其子。当时李建成已二十五岁,值至大业十二年留在河东前,长期跟随李渊,深受李渊的影响,既有青年人刚健有为的个性,又有深沉、宽容的品性,史称他“任性直率,宽仁容众”,这一点同李渊是一致的,可以成为李渊的得力助手,李建成对当时的形势和李渊的处境是了解的。

    这以太原起兵后李建成与李渊的对话可以证明,李建成说:“儿等早蒙弘训,禀教义方,奉以周旋,不敢失坠。”因此,让李建成组织活动李渊是放心的,况且当时李世民年仅十六岁,政治上还不够成熟,李渊不会抛开李建成而独同李世民密谋,对于谋划,结纳人士等,李渊又怎能不让李建成参与呢

    李世民又不是无所不能的穿越者!在当时,带走胡人血统李氏宗族习武之风盛行,培养了李建成的政治军事才能,对于关系身家安危的大事,他也不会无动于衷的。因此,李建成是李渊反隋活动的知情者、协谋者,是可信的。

    从历史上看李渊密谋反隋,在太原起兵前,有两个基地:一个是太原,由他和李世民共同组织;一个是河东,由李建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