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少-第4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情怎么就这么巧了。
王守礼的女儿王憍梵就在名单之中。
一时之间,这两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按照陛下和皇后娘娘的意思,安排她进宫吗?
这几名被挑选出来的女子,要先行到礼部,由礼部的官员教导她们宫中礼仪,而后才能安排她们进宫面见陛下和皇后娘娘,经过教导之后,也不至于在宫中失了礼数。
不仅仅是她们进宫需要在礼部学习礼仪,便是外省的官员进京,想要进宫面见陛下或者是参加朝会,除却鸿胪寺那边接待之外,他们也是要到礼部来学习礼仪的,言谈举止,方方面面,都要学。
不然的话,偌大的礼部,用来做什么呢?
礼部礼部,就是制定“礼”,遵循“礼”的地方。
礼部尚书让另外一名侍郎去操办这件事儿了,吩咐下去之后,就让礼部的官员们去各司其职了。
“窦大人,暂且留一下,本官有事要问你。”礼部尚书的目光看向窦孝果。
窦孝果看到礼部尚书的表情,也就知道他单独留下自己想要干什么了。
“是。”窦孝果拱手应声道。
等到所有礼部官员都离开之后,尚书这才开口。
“没想到,这王守礼的女儿,还真的被陛下和皇后娘娘看中了,要挑选入宫,虽说最后的名单没有定下,但是此番陛下挑选出来入宫见驾就只有七个人,被选中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想一想也的确是如此。
若是陛下看重鄂王李厥的话,说不准也不会仅仅就只下旨赐婚让李厥娶一个王妃,说不准是一名王妃,两名侧妃呢?
这在皇家来说,是很正常的事儿吧?
真要是这样的话,七选三,那这几率,可就更大了啊。
“这下可糟糕了啊。”尚书喃喃自语道,随后看向了窦孝果:“孝果,最近这两天,你可查出什么来了?”
窦孝果一直在查王守礼的女儿是怎么进入到这个名册当中的事儿,虽然说有礼部的疏漏在里面,但是事情总要查个清楚,是谁出的纰漏。
“虽然第一批名册当中包含的是长安城各级官员勋贵家的适龄姑娘,但是王守礼只是个国子博士,比起其它官员来说,还是有劣势的,若是他不主动,咱们礼部的人,不应当往国子监的人身上去打听。”窦孝果说道。
。m。
………………………………
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走后门,关系网
国子监的人虽然也是有官职的,在朝廷的编制内,但是与寻常官员,还真是有区别的。
国子监说白了也是一处书院,是朝廷出钱创立的书院,目的就是培养士子,为朝廷效力,而国子监之中的学子,也大多都是来自世家之中,学识文采,在整个大唐,都是数一数二的,在文学院出现之前,国子监当属大唐第一学府了。
说白了,国子监是公立书院,是专门为朝廷服务的书院,而里面的教书先生,也是朝廷从各处召集的有大学问,有大名声的人,这样的人,把他们笼络在书院,朝廷自然要表示表示了。
因此,国子监之中的先生,助教,都是有官职的,或大或小。
但是本质上,他们还是教书先生。
寻常人敬佩他们,但是在朝中官员眼中,他们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
至少没有什么政治价值,就算他们教导出来的学生将来当了官,所谓门生,所谓老师,指的是在他们入仕之后所要依靠的官员,或者是通过科举做官,那一期考试的主考官,算是士子的恩师。
至于书院里传道受业解惑的先生,也是老师,但是之间关系,必然不会像前者那般密切。
关系也是靠着利益建立起来了,明显前者恩师比后者老师,对于刚刚步入朝堂的官员来说,要重要的多。
所以,王守礼虽然是国子博士,但是国子监之中,学生多出名门,入仕自有家中或是朝中恩师照拂,他所能攀上的关系,并不多,在朝中的分量,也不够重。
所以王守礼是怎么让自家闺女进入礼部拟定的名单的,窦孝果觉得,肯定也是走了后门的,至于走了谁的后门,这就是窦孝果要查的了,而且,就这这两天的时间,他已经有了眉目了。
只是他是万万没有想到,这背后,竟然会牵扯到来俊臣。
最近这段时间,来俊臣再长安城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不少人都在巴结来俊臣,就算不能跟着沾光,至少往后可千万别惹到这位大人,不然的话,郑家的事儿就发生在长安城,这是这是长安城之中的官员有目共睹的,就发生在他么的眼皮子底下,所以他们所知甚细,不同于琅琊王家,来俊臣再琅琊做事儿,离着长安城,天高皇帝远的,长安城的官员也仅仅只能通过通过传言来揣摩来俊臣的手段。
这下子,他们见识了,因此,心思活络的人,早就开始于来俊臣来往了。
王守礼也是如此。
估计是怕先前他跟王家之间的联络会牵连到自己,会被来俊臣翻旧案,因此,来俊臣从琅琊回到长安之后,王守礼是第一批去巴结来俊臣的人。
不然的话,以他跟王家的来往,来俊臣会不知道?会放过他?
还不是钱财的魅力,这魅力,来俊臣也阻挡不了。
来俊臣收了王守礼的钱,也就没有追究王守礼的事儿,王守礼这才逃过一劫。
至于王守礼的闺女的事儿,王守礼也是拜托来俊臣办的。
虽然窦孝果管不着来俊臣,但是他能管得着礼部的官员,礼部的官员与来俊臣之间有来往,他是能够查到的。
依旧是上赶着巴结来俊臣的人。
王守礼与礼部官员之间,通过来俊臣这一个人,联系到了一起,说白了,他们是来俊臣关系网上的人。
既然涉及到来俊臣,这就让窦孝果觉得有点儿难办了。
“国子监。。。。。。。”礼部尚书沉吟道,他也是个人精,官场上的关系往来,人情利益,他心里也清楚,所以他一听,就知道,王守礼是走了后门的,肯定是托了关系。
只是他还没想到,是因为来俊臣,所以王守礼才跟礼部的官员掰扯上关系的。
“事已至此,即便是查清楚原因,也弥补不了了,下一步,你觉得该怎么办?”礼部尚书问道。
“眼下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了。”窦孝果说道:“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那你查的,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尚书问道,他还是没忍住自己的好奇心,询问了窦孝果。
并且,这事儿也关系着礼部,他是礼部尚书,整个礼部品级最高的官员,可以说,礼部这个摊子,他是摊主,自己的摊子出了什么样的人,他肯定得了解一二啊。
“王守礼是通过来俊臣,走了关系,跟咱们礼部的官员联络上了,送了钱,才把他女儿列入了名册当中,没想到,他女儿,竟然被陛下和皇后娘娘相中了,因此这下下官是真的没办法了。”窦孝果说道。
一听还涉及到来俊臣,礼部尚书也没话说了。
现在满朝文武,谁都不乐意去得罪来俊臣。
可是这事儿……。
礼部尚书叹息一声,还真只能照着窦孝果说的这么做了,走一步看一步。
“那万一以后……。”礼部尚书说道。
窦孝果仔细想了想,谁会去掀开这种事儿?
先前出事儿,窦孝果最担心的是来俊臣来挑事儿。
但是现在这事儿跟来俊臣有莫大的关系,来俊臣不会主动去将这件事挑开,这让窦孝果放心不少,所以才敢说出走一步看一步的话。
除却来俊臣之外,朝中谁会闲着没事儿去管这些?他们巴不得陛下赶紧遗忘钱庄的事儿,赶紧忘记郑家跟王家,已经牺牲掉的,回不来了,干脆让他们死得其所,保护活着的人。
要是王守礼这件事儿不被曝光的话,那他们礼部的官员也就不用担惊受怕了。
“先前下官的确十分担心这件事,但是如今来俊臣搀和进去了,方才下官一想,反而安心了许多。”窦孝果说道。
“哦?为何?”礼部尚书看着窦孝果问道。
“旁人谁会闲着没事儿去掀王守礼的老底?王守礼的女儿已经入了陛下和皇后娘娘的眼,若是真的被下旨赐婚给鄂王殿下的话,这就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儿,何苦呢?所以这件事儿,除却来俊臣大人之外,是不会有人提起的,更何况,旁人也不知道这个中原因不是?”窦孝果说道。
。m。
………………………………
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甄选
来俊臣现在在朝中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的想要找点儿事儿给自己做,完全就是为了他自己,这两个月来,来俊臣是连升三级,彻彻底底的走进了权利场,他想要升官发财,就得不断让自己活跃在陛下的眼前。
原本是侍御史,现在是御史中丞,纠察朝中百官也是他的职责,也正是如此,所以,来俊臣最近在朝堂上也没少弹劾人,郑家的事情结束了,他得继续给自己找进身之阶啊。
来俊臣需要通过这个,保持自己一直被李承乾看重,而李承乾现在也需要来俊臣这个人,来帮他将朝堂上的某一些人给清理出去。
所以朝堂里的人也看出来了,这个来俊臣,现在不是他们能动得的。
既然不能动,陛下也纵容来俊臣在朝堂上搅动风雨,那就跟这个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一定的关系就是了。
礼部尚书也是这么想的,不过,他并没有去主动结交来俊臣,只是不搭理他,不跟他扯上关系罢了。
能做到一部之尚书的人,在朝中的人脉关系必然也不简单,所以来俊臣,说起来还是暂时入不得他的眼的。
一个靠着杀人上位的官员,陛下能容忍他到什么时候?
来俊臣能在朝堂上这般嚣张的原因,官员们也都知道,只是不知道,陛下会什么时候处置他罢了。
礼部尚书听窦孝果这般说,心也就放下了一半。
是啊,只要来俊臣不去掀这事儿,谁还闲的没事儿去干这得罪人的事儿?
这件事与来俊臣有关系,来俊臣可能是收了钱的,他可不会去给自己挖坑跳。
“这样最好啊。”礼部尚书叹息一声说道:“对了,对于这事儿去,齐国公有什么看法没有?”
窦孝果是齐国公的女婿,说不准人家在家里的时候,就教导窦孝果怎么做呢?要是这背后有齐国公的指点的话,那可就更让人放心了啊。
窦孝果摇了摇头。
这两天他还没有见过自己的岳父呢。
现在窦孝果也筹备着打算搬进道政坊了,宅子的事儿,玄世璟已经替他办妥了。
他眼前,只需要将他自己在礼部的事儿弄明白了就好了。
礼部尚书叹息一声:“这样的话,也就暂且先放下心,安排几位姑娘进宫面圣的事情吧。”
“是。”窦孝果应声道。
礼部的人会将几位姑娘先都接到礼部这边来,由专门的官员教导,再护送进宫,让陛下和皇后娘娘过眼,不过,这事儿,是另外一位侍郎在做,这也是尚书的一点儿手段了。
要是牵扯的话,整个礼部都牵扯进去,到时候即便出事儿,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李承乾选定的日子如约而至,而他和苏皇后挑选出来的几位姑娘也都在礼部学习宫中的礼仪学的差不多了,本就是高门大户人家出身的大小姐,从小礼仪规矩也都是有人教导的,不会差到哪儿去,到了礼部之后,礼部的官员也只是念叨几遍,叮嘱几遍罢了。
李承乾这天早早的就将宣政殿之中堆积的奏折给处理完了,让宫中的内侍通知苏皇后到宣政殿去,顺带着带上鄂王李厥。
至于李厥,肯定是不能露面的,他只能在内殿偷偷的往外看。
“臣妾给陛下请安。”苏皇后带着宫中的内侍和宫女来到了宣政殿。
“皇后无需多礼,请坐。”
帝后两人在宣政殿落座之后,便吩咐一边儿的临安,让临安出去将礼部的官员还有他和苏皇后点名的几位姑娘进宣政殿。
能够被陛下和皇后点名,到宫中来,这意味这什么可就不言而喻了,因此,这七位姑娘今日都精心打扮了自己,盛装出行。
一行人,进入了宣政殿。
“臣,参见陛下、皇后娘娘。”
今天礼部尚书亲自带着这些姑娘来了宫中,他就是想第一个知道,这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虽然心里清楚不太可能出事儿了,但是要是没有选中王守礼的女儿,那是最好的结果了。
“臣女参见陛下、皇后娘娘。”
七位姑娘也是温婉的站在殿中,福身行礼。
“免礼吧。”李承乾说道。
从刚才这七位姑娘一走进宣政殿的时候,李承乾就一直注意着她们,一直到她们行礼完毕,李承乾这才看向皇后,眼神之中,皆是询问。
苏皇后看着李承乾,对他点了点头。
意思是,这七位姑娘都是很出挑的,至于到底选择哪位姑娘,有待商榷,且看看再说。
“都抬起头来。”苏皇后说道。
站在殿中的七位姑娘纷纷抬起了头,但是他们是不敢一直这么直勾勾的看着皇帝和皇后的。
“个个都是标致的人儿呢,陛下你说是吧?”苏皇后轻轻笑着。
“皇后说的是。”李承乾应声。
这又不是为他自己选妃填充后宫,反正皇后说什么,他都应着就是了。
李承乾可是从苏皇后的话语之中听出了几分揶揄呢,两人也是老夫老妻的年纪也不像当初那般年轻了,见到年轻的漂亮姑娘,调侃几句,应过去也就算完了。
李厥听从自己母后的话,一直站在内殿之中,看着外面,那七名姑娘从外头进到宣政殿之中的时候,他也是认真的看着,但是看来看去,好像没有一个是他喜欢的。
但是李厥也知道,自己未来的王妃,肯定是要在这七个人当中了。
皇子的婚事,向来都不是他们自己能够做主的,即便是不喜欢,也不能说,父皇和母后指婚,他就得认着。
当年父皇是喜欢母后的吗?那也不一定,还不是皇爷爷下旨赐婚,好在父皇母后到现在一直都是相敬如宾。
想到这些,李厥心中不由得一阵失落,若是自己与玄家大小姐能够成为一对,那该多好啊,自己喜欢,父皇也很高兴能同意这门婚事。
只是,天不遂人愿。
安安和窦孝果已经定亲了,这事儿,李厥即便是在宫中,也已经知道了,所以,他的心情不是很好,对于父皇要下旨给自己赐婚,怎么都高兴不起来。
。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
………………………………
第一千三百三十章:选定
殿外皇帝和苏皇后依旧在看那七位姑娘,时不时的询问几个问题,听她们回应,而内殿的李厥,则是兴趣缺缺,干脆离开了。
反正不是自己喜欢的,到最后谁会成为自己的王妃,这已经无所谓了,父皇母后的旨意也是违背不了的。
不过,李厥倒是对另外一件事儿比较感兴趣,那就是过两天出宫,拜师齐国公的事儿。
那天晚上,李承乾在苏皇后的宫中跟苏皇后说过此事之后,第二天,苏皇后便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李厥,也告诉了他,这意味着什么。
李厥暗自离开了宣政殿,等过后父皇和母后问起来的时候,就说一句全听父皇和母后安排,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也就这么定下了。
与此同时,来俊臣的府邸之中,王守礼带着东西,带着两个人,到来俊臣的住处拜访,如今,两人便坐在前厅之中闲聊。
“王大人,得恭喜你啊,你女儿今日进宫,说不定,就能被陛下和皇后娘娘看中,指给鄂王殿下做王妃,要知道鄂王殿下可是前途无量啊。”来俊臣笑道。
“还是多亏了来大人您呐,若非大人您,小女又怎么能入了礼部的名册呢?那些礼部的官员,在这种事方面,向来是不会往国子监这边看的。”王守礼陪着笑容说道:“只是,虽然如今是进宫了,但是最后成不成,还说不准呢,最后,只能看天意了。”
来俊臣笑道:“王大人说的也是,不过王大人家的小姐国色天香,且温婉大方,想必在诸多大家小姐之中,也是尤为突出的,王大人教导的好啊。”
“多谢来大人夸赞,小女实在是愧不敢当啊。”王守礼笑着回应道。
“王大人的小姐,若是真的能够成为鄂王妃,往后的身份,只会更加尊贵,到时候,就连本官,都得说一声,要让王大人多多照顾一二了。”来俊臣笑道。
来俊臣也认为,李厥必然是将来的东宫之主,如此的话,若是王守礼的女儿能够成为鄂王妃,那以后就是太子妃,太子登基之后,就是皇后了,这样的话,他也就有了后宫之中依靠了。
不过,来俊臣也没有把鸡蛋的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王守礼这边只是一份希望,如同王守礼自己说的那样,到最后结果如何,还得听陛下和皇后娘娘的意思。
但是,这也不妨碍来俊臣想要交好鄂王李厥。
宣政殿之中,陛下和皇后问了一些问题,随后两人便凑在一起,低声说着什么,站在地下的人,也清不清楚。
礼部尚书只觉得自己的脑门上,都渗出了细密的汗水,但是他可不敢擦,现在他的心里,就跟十五个水桶一样,七上八下的。
“今天天色也不早了,爱卿,带着这些姑娘出宫吧,将她们安全送回家。”李承乾看着礼部尚书说道。
“是,臣遵旨。”礼部尚书拱手说道。
当场,李承乾和苏皇后并没有定下人选,表情之中也看不出什么东西来,现在没说的话,应该是要等圣旨吧?
不过,即便是下旨,那也得是礼部的人到人家家里去宣旨,说白了,还是他们提早知道。
“厥儿。”李承乾唤了一声。
“陛下,鄂王殿下已经离开宣政殿了。”临安说道。
他一直都偷偷的注意着李厥,刚才李厥走的时候,他也看到了。
“上哪儿去了?”李承乾问道。
“奴婢不知。”临安说道。
“难不成,厥儿对这这起名女子,都没有兴趣?”李承乾说道。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厥儿他现在年纪还小,不懂得陛下的苦心,等回去之后,臣妾问问厥儿就是了。”苏皇后笑着说道。
在这个关口上,她还真怕李厥的行为惹得李承乾不痛快,所以尽力的在打圆场。
李承乾闻言,面色缓了下来,点了点头。
李厥的心情,他应是能理解的,毕竟当年,他也经历过这样的事儿,但是经历归经历,理解归理解,这就是皇室的规矩,即便是理解,也得按照这个做法这么做下去。
“不过,这王家的姑娘,的确是个不错的女子,与厥儿,算是良配。”李承乾说道。
“是啊,臣妾也这么人为。”苏皇后说道:“不愧是国子博士家的姑娘。”
李承乾脸上露出笑容,点了点头。
帝后两人看中同一个人,这件事儿,也就这么定下来了。
“朕这就拟旨,让户部到王守礼家中宣旨。”李承乾说道:“临安。”
“奴婢在。”临安上前一步应声道:“拟旨吧。”
“是。”临安应声,紧接着准备起东西来了。
圣旨被送到礼部,而李承乾今日难得闲散,干脆就和苏皇后到御花园之中走走,顺带着让宫中内侍将李厥给叫了过来。
“厥儿,方才你中途离去,可是对那七名女子,都没有什么感觉?”李承乾上来就直接问道。
李厥拱手回应道:“回父皇,儿臣的事情,全听父皇做主。”
这是皇子对皇帝的提问,最标准的回答。
“朕和你母后,已经为你选定了王妃的人选,圣旨也已经送去了礼部。”李承乾说道。
李厥低着头:“敢问父皇,是哪一家的小姐?”
“国子博士,王守礼的女儿,王憍梵。”李承乾说道:“方才在殿中的时候,朕和你母后询问了她们一些事情,那王憍梵举手投足,言谈举止之间,气度不凡,且容貌生的姣好,朕也希望,把最好的,最合适的,给朕的皇儿。”
“儿臣多谢父皇。”李厥说道。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现在李厥的心里,怕是还容不下别的女子,估计也就只有时间,才能让他淡忘吧。
至于他的最初的心动,是爱而不得啊。
这世上,一见钟情何其难,何其少,偏偏李厥就遇到了。
但是这份心情,现在也就只能藏在他自己的心里了。
顺带着,安心的接受父皇和母后给他安排的女子。
。m。
………………………………
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尘埃落定
“对了,朕也应允了,等明日,你便带着朕的旨意,出宫到道政坊走一趟吧,至于是去做什么,想来你也知道了,莫要辜负朕对你的期望。”李承乾语重心长的说道。
“是,儿臣遵旨。”
说到这个,李厥心里才稍微好受一些,至于自己的婚事,就这么着吧,反正已经是不能改变的结局了。
至于苏皇后,见到自己的儿子没有跟陛下因为婚事起争执,心里就已经高兴的不得了了,她很是担心在这回儿,李厥会因为婚事而脸色不好看,惹得陛下发怒。
比起他将来要得到的,小小的一桩婚事算得了什么,未来真要是成了东宫太子,然后顺利登基做皇帝,这天下,什么样的女子没有?何苦一直盯着眼前呢?
李承乾的一道圣旨,定下了未来的鄂王妃。
国子博士王守礼的女儿,王憍梵。
这恰恰是礼部尚书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至于其中的原因,就只有他跟窦孝果知道,礼部的其他官员,还什么都不知道呢。
“唉,你说,这事儿怎么就这么巧呢?”礼部尚书在书房里,来回踱着步伐说道:“七位姑娘呢,偏偏就是这个王守礼的女儿,恰巧陛下和皇后娘娘就相中了她。”
“着也只能说,这位王姑娘,的确是优秀吧。”窦孝果的神情,也是颇为无奈。
事到如今,他们能怎么办呢?圣旨已经送来了,他们礼部的官员,就只能去王守礼家中宣旨了。
让王守礼准备准备,送他女儿入宫呗。
礼部尚书看着这道圣旨,心里从来没有过这种看到圣旨就烦心的感觉,着还真是头一遭了。
“得,这事儿让张大人去安排去吧,你我二人,眼不见心不烦。”礼部尚书说道。
张大人,就是礼部除却窦孝果之外的另外一位侍郎大人,年纪要比窦孝果大的多。
毕竟,谁都不会像窦孝果这样好运气,入了陛下的眼,直接给了礼部侍郎的官位。
“是。”窦孝果应声道。
王憍梵被礼部的人送回了王守礼的府邸,随着王憍梵一起回来的,还有陛下的圣旨。
选定王憍梵为鄂王王妃的圣旨。
王守礼接到圣旨的一瞬间,心中欣喜之情,不言而喻。
也不枉费他耗费苦心培养自己的女儿十几栽,可终于是看到结果了啊。
鄂王妃,将来说不定就是太子妃了。
有了这样一层江西,王守礼更是要站在李厥这一边儿了,不管如何,李厥,必须要是太子,他可是连自己的姑娘都压在这一场惊天的“赌局”之中了。
“王大人,恭喜了。”礼部的官员拱手说道。
“同喜同喜,小女的名字能够入了陛下的眼,也多亏了大人您呐,不然的话,小女哪儿会有今天,在下略备了一些薄礼,还请大人手下。”
礼部来宣旨的官员连连摆手,笑道:“下关哪儿敢收大人您的礼啊,您现在可是鄂王的岳父大人了,往后说不定,身份还会更加尊贵呢。”
两人在客厅之中不断的说着客套话,主宾尽欢,而礼部的官员也是收获满满的离开了王守礼的家中。
虽说礼部尚书将宣旨的事儿交给了张大人,但是张大人哪儿会有功夫亲自到王守礼家中去宣旨?也是派遣了手底下的一个官员去。
礼部底下的官员小吏,当中也有不少人巴结过来俊臣,也都是来俊臣关系网上的人,他们的官职就这么大,再往上的圈子,他们够不着,但是不代表他们就没有圈子,上头的够不着,那跟他们差不多的,总能结交得到吧?
来俊臣从琅琊回长安的时候,他还没升官呢,跟礼部底下的官员是处在同一个高度的,因此,他们也就结交上了。
来俊臣听说王守礼的女儿成为鄂王妃之后,也是高兴的,幸好当初没有拒绝王守礼的结交,不然的话,现在哪儿会有今天的结果?
宫中给李厥选王妃的事儿,也就这么尘埃落定了,除却王妃王憍梵之外,还有一名侧室,只是在王妃没有过门之前,侧室就不必多说了,肯定是要等王妃过门之后再说,指不定要等多长时间呢。
当天晚上,窦孝果去了道政坊,去了玄世璟家中。
“岳父,那王守礼的女儿王憍梵,已经被陛下下旨赐婚给鄂王殿下了。”窦孝果说道。
玄世璟点了点头:“嗯,既然事情已经如此了,也就不用太操心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但是王守礼与来俊臣是有关系的,王守礼也是走了来俊臣的门路,这才。。。。。。。”
“那就更不用担心了,这件事儿,也就算是过去了。”玄世璟说道:“你自己做到心中有数就足够了,其余的,无须担心,往后就算真的出了事儿,你也不会怎么样的。”
这话玄世璟说的倒是真的,就算是王守礼跟来俊臣之间的关系暴漏了,那也没关系,这样的话,王守礼以前跟王家之间的事儿,最想隐藏起来的,就是来俊臣了。
琅琊王家的事儿,是来俊臣一手操办的,出了漏网之鱼,那也是来俊臣的责任。
不过,这责任算不上大,王守礼没有参与钱庄的事儿,他只能说是攀附王家的关系户而已,不过即便是这样,若是王守礼的事儿一暴漏出来,也会惹得李承乾不快。
“是。”窦孝果应了一声。
起初玄世璟想起这个王守礼,也只是提醒一下窦孝果,让他做事细致一些,别再这件事儿上出了什么差错,毕竟,这是窦孝果上任之后,办的第一件大事儿。
现在这件事儿过去了,玄世璟的目的也达到了,因为这件事儿,窦孝果在礼部尚书那边攒了不少好感度吧?往后再礼部的日子,也就会顺畅多了。
至于他下头的官员,如何御下,就看窦孝果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