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少-第4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就是说,名册上都有谁,你是知道的。”玄世璟说道:“那名册之上,有一个姑娘,叫做王憍梵,是国子博士王守礼的女儿,这你也知道吧?”
窦孝果应道:“好像是有这么一位姑娘,岳父大人,这位姑娘,有什么问题吗?”
都被拿出来单独说了,窦孝果若是还感觉不出什么来,那可就太迟钝了。
“这姑娘本身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特别的是,他父亲王守礼,先前王守礼跟琅琊王家有过来往,甚至可以说是,曾经依附过王家,后来我昂家参与钱庄案,不管是长安这边儿,还是琅琊老家,都被灭了门,王守礼算是个聪明人,提前从这关系当中挣脱了出来,也没有留下什么把柄,因此,现在依旧安安稳稳的做着他的国子博士,他的女儿,在名册之中,若是日后此事被人提起,被陛下知道了,你们礼部的官员,可是逃脱不了责任的。”
“此事小婿还真不知道。”窦孝果诧异的说道:“只是礼部按照规矩,下头的官员,在长安城走访打听,才有的第一本名册。”
“那第一本名册,你们尚书就没看过?”玄世璟问道。
“看过,也没说什么。”窦孝果说道:“岳父大人,此事。。。。。。会不会是岳父大人您,多想了?”
“多想总比不想要好。”玄世璟说道:“谨慎一些,总是好的,不过,这册子既然交上去了,这事儿你得上心一些,毕竟,进宫面圣的可是你,另外,这几天在礼部的时候,尽量把这事儿给捋清楚了。”
“好,小婿明白了。”窦孝果说道。
窦孝果也知道,因为钱庄的案子所以才死了这么多人,陛下对涉及钱庄案子的事儿看的都格外的重要,王家已经没了,至于那个王守礼,还有他名册上的女儿,不知道是不是能说是无伤大雅。
不过,王守礼的女儿出现在名单上的事儿,还真得好好查查,底下的官员这事儿办的也不够仔细,往后这万一真要是在这方面出了事儿,背锅的还是礼部的一个尚书和两个侍郎。
不巧,窦孝果就是当中的一个。
死来想去,玄世璟心里总是有点儿不太好的感觉,觉得这事儿有蹊跷,但是个中原因,他是想不出来的。
“这几天在长安,你应该忙的脚不沾地吧?”玄世璟笑道。
要紧事儿说完了,翁婿之间,也能谈点儿轻松的事儿了。
“是,小婿刚刚到礼部上任,有诸多事宜,需要赶紧熟悉起来,小婿也不敢怠慢。”窦孝果说道:“就像之前岳父大人说的,小婿行了冠礼,成了礼部侍郎,也就得能做一个独当一面的人,不然的话,如何过好往后的日子,如何给安安一个安定的家呢?”
玄世璟听他这么说,心里自然是高兴的。
自己的女婿心里记挂着自己的闺女,知道上进,这在他眼里,就比什么都强了。
“虽然说你年纪轻轻,有如此地位,应当努力,但是也别把自己逼的太紧了。”玄世璟说道:“即便是要做事,也要一步一步的来,我最近这一段时间,都会留在长安,你若是有什么难处,可尽管来找我,咱们现在是一家人,我也不会放着你不管。”
“小婿多谢岳父大人。”
“一家人不用如此客气,我留在长安,其实还有一件事儿,也是我留在长安城的原因,那就是你跟安安的亲事,这本就是两家大人操心的事儿,窦家那边,我不知道如何,但是玄家这边,我作为一个老父亲,得给我女儿,准备最好的。”玄世璟笑道。
他当了爹,也难免落这俗套,为自己的儿女操心。
“这一点,是小婿的不是了。”窦孝果有些惭愧的说道:“原本此事,最应该上心的,应该是小婿才是。”
自从他与安安订婚之后,也就仅仅只去过庄子上一次,再后来,他在长安城也忙活了起来。
不过,同样身为男人,玄世璟是能够理解窦孝果的,在现在这个阶段,他暂时是顾不得两全的,反正他这个长辈还在,能帮着忙活忙活,让窦孝果轻松一些,也没什么。
………………………………
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嫁妆之一
“这倒无妨,你放心忙就是了。”玄世璟说道:“听说,现在你已经搬出了窦家?”
窦孝果点了点头,说道:“是,先前小婿自己也有一些积蓄,在长安城置办了一处宅子,暂且居住着,虽说宅子不大,但也是个安身之处,等小婿与安安成亲的时候,小婿一定会重新置办一处宅子。”
玄世璟笑道:“这倒不重要,宅子大不大没关系,好歹是个家,只要有一处安身之地,就足够了,再者说,我也会为你们小两口准备一份厚礼的,你觉得,这道政坊怎么样?”
道政坊是个好地方,离着东市比较近,算是长安城最繁华热闹的地方,但是在这热闹之中,道政坊作为一处居住地,恰到好处的用一道墙,隔绝了外头的尘嚣,居住着,也算舒适。
这道政坊,当初可是玄家开辟出来的一处住宅地,是玄家在长安城之中,地产最为成熟的一处。
早在贞观初年,长安城还并没有这般繁华,人也没有这么多的时候,玄家在长安城买了不少地皮,也耗费了玄家不少钱财。
因为玄世璟那时候就知道,长安城往后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发展的速度就跟现代的首都一样。
早买早赚。
虽然经历武德一朝,但是那时候的长安城,可没有现在这样,人这么多,这么繁华,这么热闹,因为那时候虽然大唐定鼎中原,但是元气没有恢复,人口也没有恢复,四方还有诸多外夷虎视眈眈,长安城还没有人满为患,也没有人挤破了脑袋都想在长安城之中有一席之地。
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头百姓。
就是在那个时候,玄家在长安城之中大肆收购地皮,那时候动作太大,其实也惊动了朝廷,只是李二陛下没放在心里,也没去管。
皇帝不管,底下的臣子也就不好多说什么了,人家玄家也是拿着真金白银的去买地皮,又不是巧取豪夺。
因此,玄家顺利的在长安城买下了将近三个坊市的地皮,首当其冲的就是道政坊。
其次就是临近大雁塔和大慈恩寺的昭国坊,另外就是靠近曲江池的敦化坊。
道政坊之中住着的都是有钱有权的达官贵人,而昭国坊和敦化坊的宅子,则是备受士子读书人的喜爱。
先前皇宫还未搬迁的时候,道长方临近东市,临近国子监,离着皇城朱雀门较近,而昭国坊和敦化坊,在长安城南边,因为临着大雁塔他慈恩寺和曲江池,景色优美,地段在长安城之中偏安一隅,读书人喜欢这边儿的清净,喜欢这边儿的美景,尤其到了夏季和秋季的时候,曲江池上,曲水流觞,是文人墨客们最喜欢的游戏。
玄家最初的资本积累,还真是靠着价钱不断上涨的长安城地皮,只是在卖地皮上头,玄家做的到了更进一步,率先开启了大唐的房地产行业。
没有这三个坊市的地产积累,钱堆哪儿能在短短几年之内,有那么多钱铺开这么大的摊子?还要加上玄世璟在庄子上大把大把的砸钱建造书院,若是玄家没有赚钱的本事的话,那玄世璟做的那些,才是彻彻底底的败家子行为。
有赚钱的能力,玄家有钱,那也就不能叫败家子行为了。
“道政坊?这道政坊自然是好的。”窦孝果说道。
道政坊当然好,好到窦孝果都不敢去想。
因为现在道政坊的宅子实在是太贵了,他买不起。
窦家的确是能够买得起,但是这个价钱,可不在窦家的计划范围之内,当家的是窦衍,窦孝果也不是他的亲儿子,只是个侄儿而已,窦家又怎么会花这么大的价钱,在道政坊给窦孝果置办宅子呢?
“那,将来你与安安的新宅子,置办在这边如何?”玄世璟问道。
“这。。。。。。。”窦孝果不知该如何回应。
“怎么,有难处?”玄世璟问道。
“小侄现在实在是能力有限。”
玄世璟闻言,哈哈一笑。
“道政坊的宅子的价钱我是知道的,没打算让你出钱来买。”玄世璟说道:“你可知道,这道政坊的宅子,是谁开发出来的?”
“难道是,岳父大人?”
玄世璟点了点头:“算是吧,的确是玄家建造起来的,当初出售,也是钱堆往外卖的,三十多年前,玄家就在长安城买下了这片地皮,放心吧,道政坊的一处宅子,就当是安安的嫁妆了。”
道政坊的宅子也是有价无市的,玄世璟能这么说,也是因为最近出事儿的人太多了,还真有一个,名下产业有一处道政坊的宅子,他人出事儿了,宅子也就要出售了,玄世璟也就趁着这个机会把宅子买了下来。
道政坊这边儿的地段儿还是不错的,要说现在要在长安置办宅子,普通人家想要买宅子,难,非常难。
大户人家嘛,有钱的话,只要等一阵,肯定会有大宅子出售的,因为长安城之中,会不断的有官员调动,一旦被外调,必定是要出售长安城里的宅子,然后带着钱财到外地去安身立命。
又或者像这次的钱庄案一样,人出事儿了,产业被查封、变卖。
“岳父大人,这。。。。。。不太好吧?”窦孝果说道。
“没有什么不好的,都是一家人,只不过是提前你先住进去罢了,你住在道政坊,要是有什么事儿,过来这边,还方便一些。”玄世璟说道:“现如今,多事之秋。”
听玄世璟这么说,窦孝果也明白了自己老丈人的用意,也就点头同意了。
提前住进道政坊,住进女方家送的嫁妆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又不是什么倒插门,窦家与玄家的婚事,那是门当户对的,谁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明天我会让钱堆派人去交接一下,大概后天吧,你就能住进去了,反正东西都是现成的,先住进去,以后慢慢增减。”玄世璟说道。
“如此的话,小婿多谢岳父大人。”窦孝果起身,拱手说道。
玄世璟这个岳父泰山,对窦孝果这个女婿是没的说了。
。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
………………………………
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重新查看
隔天,窦孝果照常到宫中去上朝,而后回到礼部办事儿,但是自昨天在老丈人家听老丈人说的那番话之后,窦孝果的心里,也就藏了事儿了。
在礼部,窦孝果是满怀心事,因为他得打听打听关于那份名单的具体消息,真要是像自己岳父说的那样,王守礼先前与琅琊王家有来往,那王守礼的女儿就不应该出现在那份名单上上的。
可是偏偏就出现了,自己还没有看出什么问题了,现在名册就这么交上去了,这已经是不能改变的事实了,所以,窦孝果更得弄清楚,以防后患。
“大人。”
窦孝果都进礼部的府衙书房,书房外的小吏向他行礼打招呼。
“把先前咱们礼部搜集到的长安城待字闺中的姑娘的名册,以及相关卷宗,全都给我调过来,另外,调查这件事的官员名单,也给我一份。”窦孝果说道。
“是。”小吏拱手应声道。
虽然这件事儿算是已经过去了,但是上司需要的东西,他就去办就好了。
窦孝果打算重看一遍名单,顺带着看看办这件事儿的官员的名单,至于那些官员与名单上的姑娘背后的家族的关系,也可以一一重新捋一遍。
从卷宗的记载上,肯定能查出蛛丝马迹的。
王守礼的家的这事儿不是窦孝果查探的,要是真出了事儿,窦孝果也有责任,谁让他是礼部的侍郎,是下头这些小吏官员的上司呢?
他的责任就是审查不严。
希望这件事儿,还是不要掀起什么波涛吧,这是窦孝果最想要的的结果了。
至于王守礼的女儿是否能够成为鄂王妃,这不重要。
即便是陛下并没有选中王憍梵,也会有别家的姑娘成为鄂王妃,至于那些落选不能进宫的姑娘,仍旧可以像寻常人家的姑娘一样,另外找一合适的夫婿嫁出去。
下头的人办事,也没多大功夫,窦孝果也查名单和卷宗的事儿就在礼部传开了。
“大人,尚书大人说让大人过去一趟。”小吏走进窦孝果的书房说道。
“好,我知道了,我这就过去。”窦孝果应声道。
他也料到了尚书会找他,因此,心里一点儿都不发憷。
若是名单有问题,尚书的责任,比他这个侍郎要大,虽然名单是窦孝果送进宫中,送到皇帝跟前的,但是这份名单,尚书也有过目,也有审核,毕竟是关乎到皇子的婚事,马虎不得。
真要是因为名单的问题而获罪,礼部尚书,首当其冲。
和窦孝果负责人是一样的道理,礼部尚书,整个礼部当众,官位最高的人,他是领导,出了问题他不负责谁负责?
而且,他也没地儿推脱去,推脱给两个侍郎?
真要是这么一级一级的推下去,谁还敢当官?刚做官,就成了给人背黑锅的了。
窦孝果收拾好了书案上的卷宗之后,就去了尚书的书房。
“下官见过尚书大人。”
“孝果啊,无须客气,你也来礼部这么多天了,而且,也亲手经办了为鄂王李厥甄选王妃之事,怎么样,感觉在礼部待的如何啊?”尚书看着窦孝果,笑呵呵的问道。
“一切都好。”窦孝果说道:“礼部的同僚们,在平常,也经常帮助下官在礼部做事。”
尚书乐呵呵的说道:“那是他们的职责所在,对了,听底下的人说,你现在在查关于名册的事儿?怎么?名册不是已经顺利呈交上去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吗?”
窦孝果摇了摇头:“没什么大问题,之事下官觉得,有必要再看一看。”
“无妨,若是有问题的话,你可与本官直说。”礼部尚书说道。
看窦孝果的这表情,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当中有事儿啊。
虽然窦孝果是被陛下突然安排到礼部的,但是毕竟是窦家出身的大少爷,他的一举一动,背后可还有窦家的影子。
而且,先前窦孝果还跟玄家的大小姐定了亲,人家可是未来玄家的女婿。
若说窦家现在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已经大大的被削弱了,但是玄家没有啊。
玄家的那位齐国公,一旦是他要有什么动静的话,朝堂必定是要掀起什么风雨的,可别看那位国公爷不上朝,他一上朝,那就是要出事儿的。
前几天他不就去上朝了吗?退朝之后还去了宣政殿,与陛下交谈良久,而后宣政殿就传出了要给鄂王李厥选王妃的事儿,让他们礼部好一顿忙活。
长安城说小不小,容纳着好几百万的人。
但是说大也不大,就这么一座城,有点儿什么消息,没出个半天,就能传扬的满城风雨。
而且,昨天齐国公的帖子,可是直接送到了礼部,昨天晚上的时候,窦孝果肯定去见过齐国公了。
昨天晚上见的人,今天窦孝果就到礼部重新查看名单的事儿。
礼部尚书心里已经猜测到,估计是名单出了什么问题了,齐国公和窦孝果,都想要不动声色的查。
但是这也是礼部的事儿,他心里要是不知道的话,难受的很。
“大人也曾过目过名册,大人是否看出来,名册之中,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窦孝果问道。
这事儿尚书大人知道了也是好事儿,至少,他要在礼部办事儿的话,肯定绕不过这位上司。
“本官并没有看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孝果啊,若是有话的话,不妨直说。”礼部尚书说道。
“大人可知国子博士王守礼?”窦孝果说道:“王守礼的女儿王憍梵,也在名册当中。”
“王守礼的女儿?她是有什么问题吗?”礼部尚书问道。
关于这些姑娘的家世,他也就只有个大概的了解,下面的人查清楚了就完事儿了,只要身家清白,生辰八字能对的上,就能够呈交到陛下面前,供陛下御览。
“王憍梵姑娘本身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出在她父亲,也就是王守礼的身上。”窦孝果说道。
说着,窦孝果看了看四周,见四下无人,这才开口说道:“大人可知道,王守礼先前,与王家,来往甚密。”
。m。
………………………………
第一案三百二十六章:人选
“王守礼与王家?”礼部尚书愣住了。
王家是个什么下场他又不是不知道,这个王守礼,竟然跟王家扯上关系了。
若说陛下不恨王家,那王家也就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了,可见钱庄一案,陛下心里是十分果决的,谁涉案,谁死,甚至后来连跟王家关系亲密的官员也都遭到了连累,大部分都被降了官职,罚了俸禄,不过好在命是保住了。
这个王守礼。。。。。。。
“孝果啊,你把王守礼的具体情况跟本官说说。”礼部尚书说道。
“是。”窦孝果应声道。
“王守礼如今是国子博士,正五品上官员,如今虽说国子监的名声相对于之前没落了不少,但是国子监的官员,依旧是各司其职,国子监之中的学生,也是照常上课,朝廷也依旧重视长安城的国子监这边儿,王守礼这个人,平日里也是规规矩矩的做官,但是他的心思,下官并非说有多了解他,因此,琢磨不透,不过通过往日他巴结王家的做法,此人,应当还是想在仕途上往上走一走的吧,另外,下官查到,自宫中传出陛下要为鄂王殿下选王妃的消息之后,这王守礼,是主动联系上咱们礼部的官员,想要将他女儿加入到这名单之中的。”
礼部尚书一边儿听窦孝果说着王守礼的事儿,一边点头,待听到最后的时候,才开口说道:“主动要将女儿的名字提名到礼部加入名册?”
窦孝果点头:“正是。”
虽然李厥十有八九能够问鼎太子之位了,但是也并非十成十的事儿啊,王守礼这着急的有点儿过分了。
他是要将宝压在李厥身上?
这行为,便是明显的站队了。
能够确认的是,王守礼这是为了能让自己去攀附李厥。
若是他女儿真的被陛下下旨赐婚给李厥,那他就是李厥的老丈人,不管他女儿在李厥的王府之中是正妃还是侧妃,都有这么一层关系在,那他以往与王家相交甚密的这个名头,也就无所谓了,谁还会去追究呢?
现在窦孝果怕的是,在此之前,人家追究起来,他们礼部是会倒霉的。
要是没有玄世璟的指点的话,窦孝果还注意不到这一层呢。
“没想到啊,这个王守礼,还真有一套!”礼部尚书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说道。
从窦孝果口中得知了这件事儿,他的心里也有点儿生气,底下的人怎么就这么不会办事儿,这可是大纰漏。
陛下若是知道王守礼的事儿,还会选择王守礼的女儿吗?
但是问题是,现在陛下不知道,而且,名册已经交上去了,陛下也已经看过了,这时候再去找陛下的话,必然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
“孝果啊,你是如何知道王守礼的事儿的呢?”礼部尚书问道。
“我岳父说的,钱庄的案子,是他查的,王家的人脉关系,他自然知道。”窦孝果说道。
这事儿也是人尽皆知,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他现在跟礼部尚书是站在一起的,要通力解决这件事儿,说出来也无妨,对自己的岳父也造不成什么损失。
所以,窦孝果面对礼部尚书的时候,在这件事儿上,基本上是有一说一,知道的,不会隐瞒。
“原来如此。”礼部尚书说道:“既然这样的话,该怎么查,你继续查,至于礼部之中,底下的官员小吏,本官也会注意的,这件事儿真要是被掀出来,他们是跑不了的。”
礼部尚书说这话,基本上就是确定了给王守礼走后门的官员的命运了。
出了事儿,他们就得为他们做的事儿付出代价,不找他们找谁?
若是通过正常手段让王憍梵的名字出现在名册上的话,估计名册也就不会这样被送到陛下面前去了。
虽然这么说有推脱责任的嫌疑,但是事到临头,都得先保自己,才有功夫去顾全别人。
“是。”窦孝果拱手应声道。
这下,有了上司的支持,办起事儿来,可就更方便了。
至于如何搪塞隐瞒他查这件事儿的真正原因,就成了尚书大人的事儿了,而底下的人,只知道窦孝果在查,一时半会儿不会知道窦孝果在查什么。
宫中,李承乾在拿到名册之后,当天晚上就带着名册到了苏皇后的宫中。
“臣妾给陛下请安。”苏皇后字啊听到外面的太监唱喝说陛下驾到之后,便打着宫女到殿外迎接李承乾。
“皇后无需多礼。”李承乾伸手将苏皇后扶了起来:“咱们进去说吧。”
“陛下请。”
李承乾率先走进了殿中。
“陛下可用过了晚膳?”苏皇后问道。
李承乾点了点头:“嗯,在宣政殿已经用过了,皇后也无需多忙活了,今日朕过来,是有要事与皇后商议,是关于厥儿的。”
“关于厥儿,几天前,陛下不是说要给厥儿寻一门好亲事吗?陛下难不成,是为了这件事儿来的?”苏皇后问道。
“正是。”李承乾说道。
临安将册子送上,送到苏皇后的手中。
“这是礼部拟定的册子。”李承乾说道:“礼部在长安城打听了各家待字闺中的姑娘,汇总起来,又让钦天监将这些名门闺秀门的生辰八字算了一遍,这是挑选出来比较合适的人选,至于选谁,朕想问问皇后的意见。”
苏皇后接过临安手上的册子,轻轻的翻动着,册子里有姑娘的名字,生辰八字,还有画像。
生辰八字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苏皇后只看这些姑娘的画像就够了。
那个姑娘长的有福相,那个姑娘看上去好生养,她都一一仔细的看着。
“陛下,这姑娘倒是不错。”苏皇后说道:“您看,面相温润,而且您看,天庭饱满,而且身子看上去也并非娇弱不堪。”
“哦?哪一位?”李承乾问道。
“这姑娘,臣妾看看。”苏皇后仔细看了看姑娘的名字,说道:“叫做王憍梵,名字也不错呢。”
“王憍梵?”李承乾仔细的想了想,好像有点儿印象。
名册他是看过的,能让他留下一点儿印象的姑娘,也都是不错的,可以说是在李承乾的接受之中。
。m。
………………………………
第一千三遍二十七章:十分巧合
整整这一本名册之中,足足有三十多位姑娘的名字、画像、生辰八字,能让李承乾有印象的,也就这么几个而已,而王憍梵,恰巧就在其中。
“陛下觉得如何?”苏皇后指着画册的上的画像说道:“臣妾觉得,应该是个不错的姑娘。”
“既然如此的话,皇后可以多看几个,挑几个心仪的,再找个日子,让礼部宣召她们进宫,再好好瞧瞧。”李承乾说道:“毕竟,画像是死的,人是活的,具体如何,还得看过人才行,还有厥儿那边,也问问他吧。”
关于给李厥选王妃,在家世方面,李承乾倒是并不怎么看重,毕竟现在还有哪一家,能够比得上皇家呢?
原本李承乾也是想让皇室与玄家的关系更进一步的,奈何窦孝果在李厥前头,抢了先,入了安安的眼,李承乾跟玄世璟也就做不成亲家了。
不过也没关系,李承乾又不是没有女儿,玄家不还有两个小子吗?只是现在孩子年纪都还小,不着急。
剩下的,家世什么的,就无所谓了,甚至可以说,越干净越好。
李承乾登基也有几年的光景了,东宫太子的位子一直空着,先前李承乾没有好好思量,但是钱庄的事情在临近尾声之时,李承乾也就闲下心思来了,好好的考虑了一番。
之前朝堂上的群臣也因为这件事儿,直接上奏李承乾说要定下国本,太子之位悬空,对国朝不利,还是早些决定为好。
那时候李承乾哪儿有心思想这件事儿,一来二去,也就给耽搁下了。
所以,关于太子的位置的人选,李承乾也经过思量了,眼下来看,李厥,最为合适不过了。
因此,李承乾开始张罗着给李厥选王妃了。
“厥儿那边,陛下倒无需担心。”苏皇后说道:“其实上次那件事儿过后,时间一长,厥儿也就看开了,少年人心性,心思来的快,去的也快。”
李承乾点了点头:“嗯,如此的话,朕也就放心许多了,最近厥儿的功课如何?”
“每日都跟着宫中的师傅按时上课,上午读书,下午习武学习兵法韬略。”苏皇后说道:“至今不曾落下功课。”
“那就好,那就好啊。”
听到苏皇后说李厥在功课上这般用工,李承乾心里也是欣慰的,毕竟心中打定了主意,也就对李厥心中存了偌大的期望。
“这样吧。”李承乾想了想说道:“厥儿现在也老大不小的了,也不要整日里都闷在宫中,正好这段时日,齐国公在长安城之中,就让厥儿,暂时出宫跟齐国公待几天吧,齐国公胸有丘壑,腹有韬略,厥儿若是能跟着齐国公学习一二,必定会受益匪浅。”
苏皇后闻言,眼神之中闪过狂喜。
“是,臣妾替厥儿谢过陛下恩典。”苏皇后起身,向李承乾行礼。
“你我夫妻之间,无需如此,又没有外人。”李承乾笑着,拉住了苏皇后的手。
苏皇后是高兴的,可以说是非常高兴了。
虽然陛下没有明说,但是让厥儿出宫,师从齐国公玄世璟,这是一份天大的恩典,而且,这般看来,陛下是有意要让厥儿入主东宫了。
玄世璟是谁?
齐国公,晋阳公主的驸马,更是陛下亲封的太子太傅。
头两个身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太子太傅的身份!
李厥作为一个嫡出的皇子,一个十多岁的时候就被封了王的皇子,师从太子太傅,名头上,就已经拔高了一大截了。
当晚,李承乾便和苏皇后商定了名册上的几名女子,待明日早朝过后,便让临安将名单送到礼部去,然后让礼部的官员安排这几名女子进宫。
名单被送到礼部,礼部尚书和窦孝果看了名单之后,一脸的愁云惨雾。
事情怎么就这么巧了。
王守礼的女儿王憍梵就在名单之中。
一时之间,这两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