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军神-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我出事了你们就回去报告扈成就行了。”

    许贯忠为表示诚意把刀枪丢下,独自一人来到村口。

    马华说道:“你们真的是从大海上过来的?”

    “当然,想必你应该认识汉字,这是我的腰牌。”许贯忠说着把郓城团练许贯忠的腰牌拿出来晃了晃。

    马华笑道:“哈哈,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没想到还能遇到汉人,快快请进。”

    马华一挥手命令庄客都放下了兵器,许贯忠也吓了一身冷汗,这群庄丁中居然有人拿着带匣子的弩箭。

    “马先生,庄客所持可是诸葛连弩?”许贯忠问。

    “正是,你居然认识诸葛连弩,果然不愧是个当兵的。对了,你们这个团练是个什么部队啊。”马华问。

    许贯忠也道:“整个京东道都归我们管?”

    “什么是京东道啊,先祖留下的书里没提到,是什么地方?”

    许贯忠道:“祖上是什么时候迁来这里的,难道是大汉时期迁过来的?”

    马华道:“村中有薄酒,可愿同饮否。”

    “如此甚好。”

    马华把许贯忠请到了村口的小酒馆,这酒馆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古色古香的,居然全是汉代的样式。

    马华道:“根据族谱记载祖上乃是汉代大匠师马钧,因为国家动荡不安,心灰意冷所以带着家族五十余口乘坐着自己造的海船出海一路漂泊到此。”

    许贯忠道:“怪不得,那可有年头了,七八百年了,如今中原都是大宋国了。如今的大宋虽然没有动荡不安,但是外有强邻虎视眈眈,内有权臣把持朝政,也是内忧外患的。”

    小酒馆别看简单但是菜肴很不错,味道很正宗,两壶好酒,几个小菜。马华最关心的就是中原的事情,许贯忠知识丰富,就把三国结尾的事情简单的说了一遍,又说道大宋的建立,和大宋如今的情况。

    许贯忠问:“当年令祖上迁居过来就有五六十人,如今**百年过去了,为何这村子如此之小啊。”

    马华怒道:“原本我们马家村可不在这里,在这岛屿的北部,占据着一个大港口,享受鱼盐之利。村子人口有六千多人,可谓是这个岛屿的真正主人,但是后来来了个野蛮部落的,叫做耽罗王的部落,这个部落人口很多,大约有两万人,这个部落到来让岛上战争不断。我们双方互相攻伐,虽然他们人多,但是兵器不行,而且我们马家最擅长的就是制造各种兵器机械,打的他们节节败退。但是后来,他们引来了高丽国的大军。我们马家虽然会制造各种先进武器,但是并没有杰出的将领领导,因而被打败了,六千多人减少到二千多人,藏在了深山之中。”

    “事情竟然是这样,现在这岛屿归高丽国管辖?”许贯忠问。

    “对,归高丽管辖,不过呢高丽内乱四起,这岛屿也就没人管了。我们马家就两千来人,也经不起折腾了,能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就行了。”马华说。

    许贯忠道:“这么多年你们就没想过回到中原去?”

    “连年征战让人心烦,先祖当年正是因为厌倦了这些所以才想隐居的,只是没想到这个岛屿也并非世外桃源。如果我没猜错,你们过来是要想管辖这个岛屿的吧。”马华说。

    “大宋一个国家面对西夏和辽、金三个强邻,粮食等各种资源都有些不足,因而需要开发这个岛屿。当然了,你们放心,不管怎么开发都不会触动你们原来的利益。”许贯忠说。

    马华笑道:“现在这岛高丽人说了算,这么多年来高丽人想仗着兵多人多就欺负我们。你们要想开发此岛屿,第一个障碍就是高丽人,高丽在岛上驻守精兵五百,非常不容易对付。”

    “为什么不容易对付啊,五百精兵你们用诸葛弩都对付不了?”许贯忠问。

    “要是诸葛弩管够自然能对付的辽,可是高丽人也不是傻子,对我们进行了贸易封锁,我们几乎买不到铜器、铁器,现存的诸葛弩并多了,只有不足百具而已。”更何况这五百精兵其中有两百骑兵,训练的很不错,又有铁甲护身。所以我们也犯不上和他们硬碰。”

    “原来是这样啊。”

    马华道:“要想占领这个岛屿,第一步就是把这五百精兵灭了。”

    许贯忠道:“那都是当官的要考虑的事情,我就是个负责探路的,这次带了三船货过来,你们需要什么可以过去交易,价格绝对便宜。”

    马华很高兴,毕竟多少年来第一次见到中原人,当即道:“噢,都有什么货物?”

    “上好的苏杭丝绸、信阳毛尖、西湖龙井、景德镇瓷器。还有各种调味的香料、皮靴等等,多种多样,上百种货物。”

    马华眼前一亮:“有铜器吗、有铁器吗?”

    铜器铁器都是制作诸葛弩的基本材料,怪不得马华一张口就要这些个东西。

    许贯忠也不多说,从脚脖子上抽出虎牙匕首递给马华:“你看看,这个钢口如何?”

    马华大吃一惊:“居然是如此之好,刃口这是钢的,但是刀身是铁的,这种锻打工艺很是先进了,相比这刀也没办法量产吧。”

    “不然,这就是我们的常规刀,普通士兵都有装备,因为我们的铁厂采用了新的炼铁方法,能把铁加工成钢,这才大大降低了成本。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第一百三十二章 诸葛连弩

    马华对许贯忠的匕首非常的感兴趣,试了试刃口才恋恋不舍的还给许贯忠。马华道:“这种匕首卖吗?”

    许贯忠摇头道:“我是军人,不能拿着配备的军器来卖的。不过商队那那边应该也有少量的兵器销售,如果你感兴趣也可以去看看。”

    马华道:“商队在什么地方,距离这里远吗?”

    “南边,不太远大概六七十里地那样。”

    “那我们现在就去看看吧。”

    许贯忠道:“好的,没问题。咱们现在出发天黑前能赶到。”

    马华召集了二十名庄客,拿了武器装备和一些兽皮之类的财物跟着许贯忠赶奔临时停靠的港口,这一路上许贯忠终于明白了这些人为什么武器精良,但是被蛮夷小部落打的落花流水了。原来马华这人精心研究机械,对机械、钢铁等等东西非常的痴迷,但是对于练兵打仗这类的东西就是完全的外行了,因而对上敌军自然吃亏。

    许贯忠道:“你这庄客的素质太差,就算商队卖给你们一些武器恐怕也对付不了高丽军队。”

    “那你有什么好办法?我们现在已经被高丽人赶到深山里了,平原地带都不敢住了,两千人分成了三个村子,整天提心吊胆的。”马华说。

    许贯忠道:“等见了商队的货物再说吧,我也不清楚商队有什么兵器。”

    “这些东西还保密吗?”马华吃惊的问。

    “不保密,但是我们各司其职。商队负责交易经商,我们水兵负责安全,自然不能混为一谈。”许贯忠解释道。

    来的时候沿路探查自然速度比较慢,但是回去的时候是按照路标快速的回去,太阳还没偏西的时候就已经回到港口了。

    扈成已经带领商队的人在岸边搭建了一个简易的营地,协同水军分别驻扎在岸边和船上。

    扈成离得老远就道:“许队长,你们这一走两天大家伙都着急了,正说着要去找你们呢。”

    许贯忠道:“岛屿还是很大的,我们只探查了一小部分。没想到这岛屿山有汉代来的移民,还是大匠师马钧的后人,他想采购一批铜器、铁器等工具,所以我就把他们带过来了。”

    “船上倒是有些,只不过不多了,就是不知道这位马兄需要采购什么呢。”扈成问。

    马华说:“锤子,凿子、锯子等等铁匠木匠能用到的器具,还有刀枪等等武器都可以。”

    许贯忠安排马华带来的庄客在岸上休息,扈成和商队的伙计带着马华上了商船,打开一个仓库,里面堆积满了各种工具。这类的工具是铁厂的主要打项目,要知道把钢铁加工成工具价值就高了好几倍。锤子、凿子、锯子、钉子,钢钻各种各样的都有,马华爱不释手,看了一件又一件的。

    扈成道:“马兄请这边请,看看这个仓库。”

    伙计打开另外一个仓库,里面是堆积的铁锹、锄头、斧头等农具,民用的短朴刀也有几百把。马家村久居孤岛,又受到高丽的贸易限制,单单靠自己很难获得很多的钢铁还有这种工具。

    “这,这,堆积如山的还叫不多?”马华吃惊道。

    扈成说:“这才多点东西啊,总数没有几千把。我们做南洋海贸的时候,有时候一个部落就要上万把的铁锹。不知道你打算要多少啊。”

    马华道:“我们村只有两千余人,自然不会要的太多。铁匠工具、木匠工具来五十套。铁锹、锄头来五百把,朴刀来二百把就行。只是我们没有钱,不过可以用兽皮或者药材支付。”

    “好说,好说。咱们的价格合理,交换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只是不知道你这里有什么兽皮啊。”扈成说。

    马华让人把带的兽皮样品递过来,扈成看了有些失望,都是些狍子皮、山羊皮还有少量的狼皮。

    “这三种匹我们京东也是大量出产的,比如这种山羊皮当地收购一张才二十文,要二十张才能换一把朴刀,这还是京东本地的价格。再加上海贸的风险,价格肯定更贵。所以对你来说很不划算了。”

    马华道:“你这铁器都是上等品,也值这个价格,不过我们村实在拿不出这么多的兽皮。想必粮食一类的东西你们也未必稀罕,不过我这里有一把你们可能喜欢的东西。”

    马华说着从随从那里拿了一把比普通弩箭大很多的弩,重量很压手,少说有十多斤重。

    “这个叫做诸葛连弩,能连发七支或者十支箭,速度快,威力大,是战场的少有的利器,想必这弩在中原已经失传了,我用这把弩换这些东西如何?”马华说。

    一把诸葛连弩换铁匠工具、木匠工具来五十套。铁锹、锄头来五百把,朴刀来二百把。

    “把弩恐怕未必值这么多吧。”扈成道。

    马华说:“这弩的重要性当兵的最清楚,想来你那也有高级工匠,拆开测绘一下就能仿造出来。”

    扈成道:“好吧,我去问问许贯忠,你等会吧。”

    扈成去找许贯忠询问,过了一炷香的时间才回来。

    马华道:“扈掌柜的,商量的如何。”

    扈成说:“诸葛连弩乃是汉末相传之物,早就失传多了,工匠们未必能靠着一把样品就造出来,如果真有这么简单恐怕早就造出来了。不如这样,我再加赠三百把铁锹,二百套锄头。你随我回郓城,亲自教授一下我们的工匠。顺便把我们战船上的神臂弩改装成连发的,等成功的时候我们会再赠送一些你想要的东西,只要不过分我相信我们团练肯定会答应的。”

    “这个。”马华没想到扈成会提出这个要求,“你们战船上有巨弩?能让我看看吗?”

    扈成道:“好吧。”

    马华是造弩的行家,诸葛连弩都能造出来,自然也会鼓捣巨弩。许贯忠、扈成陪同马华上了蜈蚣船,看到巨弩也是很吃惊,这巨弩当真大,光弩箭都两米多,射人直接穿透了。

    马华这人见到巨弩就如同久别的人见到恋人一般,爱不释手的观察。仔细的观看,也不说话,整整看了有一炷香的时间。

    马华道:“好弩,不过只是单发可惜了,我可以改造成十箭连发的。”

    许贯忠两眼放光,船战巨弩改成十箭连发的,这就相当于威力比原来大了十倍,和敌船交战还没靠近呢就把敌人的船扎成刺猬了。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第一百三十三章 改进巨弩

    作为一个熟读兵书武艺的将领,许贯忠武艺并不出众,但是在见识上比许多将领都高,这正是晁盖为什么破格提拔他的原因。如果神臂弩能连发了,不要说十支箭,就算六七支箭这火力也提高了好几倍啊。蜈蚣船满员时候可以配备六架巨弩,单发射箭的话一次只有六支箭,如果能连发那威力可是成倍增加的,在配合上卧牛炮,完全可以在大海上横行了。

    许贯忠道:“马先生真的能改进成连发的弩箭。”

    马华道:“如果改造成十箭连发的恐怕有些困难,需要研究个一年两年的,但是连发六箭的给我十天我就能改造完成。”

    “好,我就做个主张,如果你能改成六连发的,刚才你和扈大掌柜的谈的那数百铁器全部白给,再另外加送五十头牛。”许贯忠道。

    “此话当真?真的能运过来五十头牛?”马华也有些不相信,要知道千里迢迢的运牛过来可不容易,牛在船上很容易生病的。

    许贯忠道:“你这就叫人搬铁器回去吧,我相信你。至于牛得等明年开春给你运过来了,要知道运牛过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二天马华就叫来了数百人,把铁器搬运回去了,马华说要回去拿工具也回去了。

    许贯忠对扈成道:“这次技术交易要是上当了损失全算我的,是我自作主张的。”

    扈成道:“马华是个聪明人,和聪明人打交道省心。他会来的,如今他们和高丽敌对,如果再得罪我们那就是雪上加霜了。就算他骗了咱们这么点损失也算不上什么。”

    “嗯,有道理。那我就先在岸上搭建一个作坊吧。”许贯忠道。

    水兵虽然对土木工程不甚精通,但是在岸边营地搭建一个小小的作坊还是没什么难度的,再说这岛上也不太冷,只是用木柱搭建了一个棚子,修建了炼铁炉,就地伐木烧炭弄了木炭。铁匠工具、木匠工具这些工具商船上本身就有。

    果不其然当天傍晚时候马华就回来了,带着是十个助手,还有许多专业工具。进驻临时作坊,开始改造巨弩。

    原来时候汤隆也造了三连发的巨弩,可是那是用的三条弩臂,相当于是三个弩用的一个架子,上玄依旧麻烦,只有一次发射时候有优势。或者说一箭三发,但是射程和威力都降低了,因此算不得真正连发。

    许贯忠说:“马先生怎么来的那么着急,连夜赶过来辛苦了。”

    马华叹息道:“这岛屿上土地肥沃,粮食丰产,可就是没有牛马。我虽然能造各种工具,但是总归造不出来牛马,希望早日造出来连发巨弩。”

    许贯忠道:“你就放心造吧,庄里的事情怎么样,安排好了吗?”

    马华道:“高丽人不敢进庄的,我那陷阱很多。”

    原来如此,毕竟他们祖上都是玩机械玩陷阱的,都跑道深山里了定然修建了不少陷阱机关。

    马华工作起来很是认真,和十个助手一起从早上忙到晚上。本来商队里也有几个工匠,打算派过去给马华当个助手,说不定能偷偷学点儿东西。但是扈成考虑到长远的合作关系还是没有实施,只是和许贯忠偶尔去一趟作坊看看,可是扈成和许贯忠都不是玩技术的人看了也是白看,根本看不明白。

    一晃十多天的时间,马华弄的灰头土脸的,这几天的确很忙很累了。

    马华道:“造好了,咱们试试去。”

    巨弩的外观变化比较大,上面多了个弩箭的匣子,要知道巨弩连发可是很困难的,弩箭很长很重。水兵把弩推到一个宽敞的地带,扣动扳机,弩箭刷刷刷刷的就飞出去了,噗噗噗噗的射在了远处的草地上。

    “好,好。”扈成高兴的拍手叫好。

    但是旁边的许贯忠道:“虽然能连发,可是距离近了太多,看样子不足百米,如何水战?”

    扈成道:“万事开头难,连弩威力巨大连我这个做生意的都知道,如果这么容易研究出来那岂不是烂大街了,这是个人才,咱得给团练招募了。”

    扈成如此一说,许贯忠当即明白了,这事情的确着急不来,天下哪里有这么容易的事情,连发六箭已经是极不容易了,不是大匠师根本造不出来。

    许贯忠道:“恭喜马先生了,这第一步的实验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马华眉头紧皱:“距离太近,威力不足。”

    “这个接下来再接着研究,好好休息两天,人不是机器,不能为了研究把人熬坏了。”

    马华道:“好吧,我就休息两天。”

    许贯忠陪着马华在附近海域里钓钓鱼,聊聊天,聊的最多的就是中原的事情,毕竟马家从汉末迁来此地,一族人始终说着汉话写汉字,表明他们不是忘本的人。

    许贯忠道:“我们晁团练耗费了很多时间正在改进水力和风力磨坊。”

    “建那么多磨坊干什么,百姓家里不都是有磨盘吗?”马华问。

    许贯忠笑道:“哈哈,你是不知道啊,在我们郓城现在有上万的马牛毛驴骡子。这么多的大牲口吃草料可是很多的,农区又不是牧区去哪里放牧啊,所以只能在用粮食的秸秆。晁团练研究了一种米,叫做天王米,好地能亩产千斤,同时还能产干秸秆两千余斤。这种秸秆啊我见过,很粗糙。骑兵的战马吃的时候只把叶子吃了,剩下的杆子就扔了,如此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因此需要把杆子都给粉碎了,战马才会吃的干净。”

    “这个我知道,高丽骑兵的战马全吃上好的精料,只是不知道晁团练是如何改进的磨坊啊。”

    许贯忠道:“我对技术上的事情也不懂,只知道把原来的铜轴换成了一种的新的轴,叫做轴承,有两个钢圈组成,中间有小钢珠,用蓖麻油做润滑。大大减轻了摩擦力。”

    马华一拍脑袋:“轴居然可以这么做,我怎么没想到,有机会我一点要去见见晁团练,只是如今庄中事物都由我来管理,恐怕一时间也难以走开。”

    “机会总是有的,晁团练对这些新技术,非常感兴趣,相信晁团练见到你一定会大加赞赏啊。我们那有汤隆擅长锻打铸造,有谢钢,擅长炼铁炼钢,有鲁夯擅长各类木器车辆,有叶春擅长造船。叶春现在正在改进我们的战船,把船桨改为水轮,来减少人力。”

    “这团队好啊,搞技术就需要合作。我对铸造锻打木器船舶制造都不在行,我擅长的是机械。”马华说。

    三天后,马华又开始了研究,没多久就找到了问题所在,问题在于弹簧和钢片力度不够。

    马华找到了问题但是如何克服这个问题可就难了,不是十天八天能解决的问题。扈成一算时间,眼看就要腊月了,到了该回去的日期了。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第一百三十四章 商讨对策

    扈成一算时间眼看已经是腊月了,现在回去也是腊月中旬了,再不回去家里人该着急了。扈成就找许贯忠商议。扈成道:“时间过的真快,一晃就快过年了,按时间算现在得赶回去了,再不回去晁团练该着急了,只是这马华拖家带口,在这里有两千多族人自然不肯跟咱们回去。如果咱们都回去了,这么一个人才要是跑了就更可惜了。”

    许贯忠道:“的确是该回去了,这岛的情况也探查的差不多了,南部是荒岛,北部是高丽人的地盘,山区是马家村的地盘。”

    “是个好地方,能开发的耕地上百万亩还是有的。”扈成说。

    许贯忠道:“这样,给我留下一个班的兵力,我跟着马华回村,其他人你都带着回去。到了郓城之后你派人给我娘送点过年的钱去。”

    扈成道:“好吧,不过这一路上也是很太平的,你留下十人太少了,你留二十人吧。想来高丽人也不会突然发起进攻的。”

    扈成和许贯忠就把要回去的事情给马华说了,马华说:“许队长留下我是很欢迎的,为了表示诚意扈掌柜的把连发巨弩运回去一台,虽然没有完全成功,但是用在手弩上还是可行的。”

    马华说着还把图纸拿给了扈成。

    扈成道:“好吧,时间也不早了,我们即刻了,你们村的耕牛我会上心的,回去之后我立刻报告给我们团练。”

    当即许贯忠带领二十名士兵进驻马家村,马华他们依旧每日里改进连发巨弩,村子防务的事情就交给许贯忠了。

    正是农闲时节,许贯忠也闲不住,隔三差五的组织三个村的庄丁进行演习,锻炼身体等等。

    扈成带领船队杨帆,开拔回郓城。其实船队里还留下了四个人,这四人都是情报处的精锐探子,他们留下来继续探查岛屿。毕竟事关重大,这岛屿将来要成为郓城的大后方的。

    风帆木船航行速度虽然还可以,可是总得有风才行,不是每天都顺风的。就这么经历了八天的时间到了杭州,扈成又从杭州销了一批货,进了一批茶叶这才北上,等到了郓城石碣村港口的时候都已经是腊月十五了。

    晁盖一见扈成苦笑道:“你可算是回来了,你要是再不回来我就要派兵就找你了。”

    “海上行船不比运河,速度很慢的。不过总算回来了,这趟收获很大,回屋里咱们细说。”

    阮小七眼尖问:“怎么没看到许贯忠兄弟啊。”

    扈成道:“他留在海外了,那边有些重要的事情要处理。”

    营房里,扈成道:“岛屿查清楚了,这是大致的地图。由于时间仓促肯定不准,但是大概不会错了。这岛现在归属高丽国管辖,不过也不甚重视,只有五百兵马。”

    “噢,只有五百兵马啊,交给我们水军了,一鼓作气打他们一个落花流水。”阮小七道。

    晁盖道:“原本认为岛屿上没有高丽国势力,没想到会是这种情况。还有什么重大发现吗?”

    “有,岛屿上有汉末大匠师马钧的后人,原本有五千多人,因为和高丽不和历经战乱现在还剩下了两千人,分成三个村落住在深山里。这个马家可相当了不起,虽然只有两千多人,但是最少两百名以上的熟练工匠。现任庄主叫做马华也是跟他祖上马钧一样的大匠师,居然造出来了连发巨弩,不过威力不行,还在改进中。我和许贯忠商议此人是个难得的人才,许贯忠留下帮助马家村以免被高丽人所乘。”扈成介绍说。

    晁盖一拍桌子:“番邦夷狄,居然敢欺负杀害我堂堂中华人。五千多人居然被他们打的只剩下了两千来人,还躲进了深山里,真是岂有此理。”

    阮小七道:“就是这帮人胆子太肥了,哥哥下命令吧,咱们水军即日。”

    扈成没想到晁盖立刻就想着出兵,也是出乎意料,忙道:“高丽人和马家的冲突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情,好几十年了。再说马家修建了各种陷阱还有许多防御武器,高丽人占不到什么便宜的。”

    晁盖道:“好吧,你和许贯忠做的好,要好好奖励。就暂且让他们过个安稳年。许贯忠为了团练的事物不能回来,劳苦功高。我安排人给他家里送些钱粮,还有没有回来的水军钱粮补助也给送到家里。”

    扈成着急回家,把地图和连发巨弩的图纸给了晁盖,就回家去了。

    晁盖回到陆军军营,当即召开了秘密会议,来的人很少,只有吴用、朱武、公孙胜、阮小七、刘唐。焦挺带人在外面守着,一般人都不让靠近。

    晁盖道:“探查的岛屿清楚了,面积不小,比咱郓城还大不少,能开发的土地也很多。人口有本地部落三千人,还有汉末时期马家移民两千人。高丽国还派了五百兵丁驻守。高丽人和马家打仗几十年了。”

    吴用眼珠子一转道:“汉末正是三国时期,也就说这个岛屿本身就是咱们的,是高丽过去想要抢占,马家誓死抵抗。高丽人欺负我华夏同胞,咱们理应出手相助。”

    “正是如此,毕竟高丽在三国时期还没有形成一个正式的国家,番邦夷狄居然敢杀我同胞,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朱武也说。

    公孙胜道:“贸然开战段不可取,高丽虽然内乱不止,国力弱小,但是毕竟是一个国家,六七千的兵力还是有的。咱们要的是岛屿,是地盘,既然南部空虚何不趁机抢占南部,开发屯田,放牧牛马。等积累了一批粮草又何惧小小的高丽呢?”

    晁盖道:“咱们要做好两手准备啊。阮小七,你最近经常去造船厂看看,看看战船商船的制造情况,再有就是做好士兵的思想工作,准备好远航的准备。”

    “那我们呢,是不是也要准备跨海作战?”刘唐问。

    晁盖道:“骑兵暂且用不到,二百步兵足以。咱们的目标只是这个岛屿,又不是要高丽国。”

    公孙胜又道:“师直为壮,既然哥哥说此岛是咱们的还请哥哥给此岛命名。”

    晁盖想了想:“就叫做新济州,级别的话就作为一个县吧。公孙先生懂得碑文,还请找人篆刻一个石碑,最后是看起来非常老旧的碑文,就说这新济州在汉末的时候就是咱们的土地。”

    公孙胜道:“好,我试试吧。”

    年关将近,部队的事情很多。各类将领、士兵的奖罚钱粮发放等等,诸多事情都得办理,同时还要准备春节后出征的事情。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第一百三十五章 商业大盘点

    晁家庄下属的这么多企业经过将近一年的发展,慢慢的不如了正规,许多事情都需要定规矩,制定管理章程,原来那些小作坊式的管理方式已经不合适了,因此改革是必然的出路。

    晁家庄晁家商户大议事厅,大大小小的商业负责人都到齐了,晁旬居中而坐,虽然是五十多的人了,但是精气神很足。

    铁厂张铁汉坐在旁边,一脸的黝黑,一双大手粗糙的很,接着是铁厂的两个顶梁柱,谢钢、汤隆。木器厂鲁夯紧跟着,鲁夯很高兴,乐呵呵的坐着。刘有田挺直了腰板,手里还拿了小本本。李庆子变化比较大,再也不是那个脏兮兮的牧羊人,穿了一身新衣服,带了个新帽子,今年养殖场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对面坐着负责马市、粮行、种子、百货贸易的大掌柜刘梁。酒店客栈负责人徐海在旁边坐着,今年酒店客栈业务发展还是很好的。徐海旁边居然坐着个小孩,不对,原来只是长的矮小而已,原来是武大郎。渔场的阮英也来了,精气神很好,如今的渔场可不仅仅是养鱼、养鱼苗那么简单的,更为重要的鱼产品的深加工,从最简单的鱼粉,到稍微复杂点的咸鱼、鱼干等等,涉及品类繁多,由于稻田养鱼的推广渔场的兴衰也关系到千家万户了。车行负责人马滔也来了,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多少有些紧张,不过见也没外人,这才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