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之歌-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什么时候又偷偷溜出去摘了朵花回来,余韵走过去捻起来,在指间转动。嘴角在不经意间弯起,随手把花儿插上发间。

    她望着窗外那个许愿灯逐渐远去,融入苍穹中,像是化成了最璀璨那颗星星。

    第二日有朝会,未央宫的大殿中添了许多拘谨忐忑的新面孔。朝中官员更换了一大批,只是在一些极重要的职位,仍旧没有变化。

    上官君月站在原本寇怀的位置上,从始至终都目不斜视。

    景歌低低调调地立在自己的位置上,迷糊着眼睛朦朦胧胧地混了半个时辰,而后散会退了出去。

    唉,真是烦人,在哪都要开会。好在这武后娘娘还是有些效率的,没那么多废话,景歌想着。

    “今日朝会如何?”千雪在回去的途中问道。

    “月儿当了首相,晚上在未央宫的御花园百花殿中有个宴会,算是为新封的百官庆祝的吧。可带家眷参加,其他的不关本帅的事,就不记得了。”景歌随口说道。

    “啊,上官小姐当首相了?这可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女相啊。简直是一步登天,升迁的这么快,绝无仅有。”千雪惊叹。

    “月儿在先前的处事中已经证明自己有能力也有魄力胜任首相这个位置。依照武后的行事风格,自然不会拖沓。”这是预料之中的事,她在起用月儿的时候便决定好了。

    她需要一个行事狠辣,有胆识魄力,镇得住场面的人来帮她扫清登临帝位的障碍。这个人必须是女的,毫无疑问,她选中了月儿。景歌想着,他一直认为武后想要当皇帝,在这个时代,女人的地位太低,无法服众。

    管他呢,当皇帝还要天天跟人开会呢,谁爱当谁当去好了,景歌无所谓。

    “晚上你与我同去赴宴吧,未央宫的宴席,肯定有很多好吃的,嘿嘿,不去白不去。”景歌对千雪说道。

    “可我不是你家眷呀,和夫人同去才对。”千雪说道。

    “娘亲估计是不会去的了,我算了一卦,她与武后八字相冲,不宜见面。”景歌笑道,隐隐猜到一些事。

    “哟,殿下还会算卦咧。”千雪也笑了。

    “略懂,略懂,你殿下我上知天文下通地理,奇门八卦,观人相术也是有所涉猎的。”景歌大言不惭。

    “是是是,殿下颜如玉,才能世无双。”千雪附和道,她深知景歌尿性,常是这般玩世不恭吊儿郎当的样子。

    “侯爷,带小女子一起去呗。”消失多日的玉珏不知从哪蹦出来,挽着景歌的手撒娇道。

    “女侠这些天上哪儿闹腾去了?”景歌看着一身黑衣怀抱长剑背着包裹的玉珏,风尘仆仆,显然是刚回来。

    “我跟长福镖局的人跑镖去了呢。”玉珏伸手指着街旁的一座镖局。

    景歌顺着她手指望去,镖局门口一群彪悍的刀客正在卸货。个个人高马大,带着各种疤痕,显得有些狰狞,这是帝都最大的镖局。

    这贪玩的丫头,心真大,又喜欢新鲜热闹。也不怕遇上了危险什么的,真叫人无语。

    “下次再出去玩的时候可要先跟夫人打声招呼,莫要不辞而别。”景歌说道,有些担心她。

    “知道,这次走得有点急,忘了。”玉珏有些不好意思,确实太冒失些。

    “平安归来就好,我们回家吧。”景歌揉揉她的额头,知道她生性贪玩,大大咧咧的,也没有责备之意。

    景歌回到府中,与母亲说会话后便在书房中看书。他很是清闲,没什么事可忙的。

    烽火台之事,全都交给了成叔去处理,他心安理得地当起了甩手掌柜,美其名曰:一个优秀的领袖懂得放权给下属。

    “殿下,外面有人求见,说是您的追随者。”有守卫来报。

    “哦?”景歌奇怪,出去一看方才知晓原来是昔日的公孙羊和赤鼠。

    两人还带着一个女子,想来是那公孙羊的女儿。

    “殿下。”三人见到景歌激动地行礼。

    “好久不见。”景歌把他们扶起来,“无需多礼。”

    府中空房甚多,本可供数百人居住,如今算上护卫婢女也不过四五十人,景歌便命人安排他们住了下来。

    赤鼠天赋异禀,以后或许有用得上的地方。景歌正盘算着是否要多招些护卫,日后自己外出之时,确保母亲平安无事。

    不过转念一想,寻常护卫多些也无用,仅靠兰姨在日后变局中恐怕还是不够。

    他将离开帝都,不得不开始思虑,安排好一切。

    “为何这般愁眉不展?”玉珏走过来打断他的沉思,“你看我这身长裙怎样?”她转了个身,一袭浅色长裙包拢着玲珑身段,极是迷人。

    “穿得这般好看,可要当心宴席上的某个老王爷看上了,把你掳走。”景歌调侃道。

    “怕什么,有你在,谁能掳得了我。”玉珏俏皮的吐了下舌头,欢喜地走开了。

    有我在么?你这般说,反倒是让我慌了几分。当家人朋友都把希望和信任寄托在你身上的时候,在风雨飘摇之际肩上的担子越发沉重。

    那我还要变得更强一些。

    景歌走入密室中,关上门,在地板上盘坐下来。

    自得到了老乞丐和战王的传承后,他每日不间断的在炼化吸收那两股力量,进境神速,只是气息被他藏匿了起来,如今他已在六品境界了。

    他想要迈出一步,进入宗师境界,踏出自己的道路。

    天下武道千万,我该走哪一条?

    御剑之道?杀伐之术?自然之境?

    景歌在脑海中一一对比诸王的武道,在心中临摹借鉴感悟。

    应当是御剑之术最为强大,相传古时曾有剑仙以此道突破了王境,迈入了传说中的境界。而我是当世掌握了此道的两人之一,专修此道当可有所成就。

    可为何隐隐觉得并不适合我?

    我是不是太花心了些,都体现在武道上了,竟会觉得专修一道心有不甘。景歌自嘲,他觉得自己掌握了这么多功法,只修一种,太过浪费。

    那就都不要舍弃,万法皆有相通之处,我要把它们融合在一起,他闭上眼睛,参悟诸法。

    同时解开封印,炼化其中功力。

    他的气息不断攀升,远超寻常六品,抵达了宗师境界

    可却一直没有突破的迹象,不曾有影响到这一方天地的征兆。

    若是破入宗师境界,道法已有了雏形,跟自身周遭有了隐约的联系,继而凝出自己的场域,登临王境。而他并没有感受到共鸣的迹象。

    他还不知晓,王境并非是真的凌驾于宗师之上的一个境界。

    时间流逝,不知过了多久,景歌渐渐漂浮起来,凌空盘坐。

    这是昨日里从韵儿那一式剑气中领悟出来的技巧。

    凌厉的剑气如无根之萍,难以控制其灵活变幻方向角度等。而余韵掌握了御剑之术,另辟蹊径地以剑气附在一根细微的发丝间,从而操控那根发丝牵引剑气攻伐,让其随意而动。

    景歌都不得不惊叹她的天资,而后他突发奇想,若是御剑之术可以用在发丝间,那能否作用在自己身上,把自己当成一把剑来驾驭。

    而今一番尝试后,今日真的可以,心中狂喜。他在暗室中移动,留下道道残影,速度比寻常宗师还要快得多。

    虽未破境,但我亦可御空而行,算得上是伪宗师境界了吧。

    上善若水任方圆,武道一途亦当如是。未必要真的抵达哪个境界,只要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这个境界也足以横推天下了,思索着,有这样的自信。

    等他出了暗室后,才发现天色昏暗,差不多到了晚上。千雪知晓他在暗室之中,唯恐有人打扰了他,守在房间中,掌中捧着一碗墨色药液,生怕放凉了。

    “殿下,是上官小姐吩咐熬煮的药。”千雪小心翼翼说道,有些担心景歌因前两天与上官小姐闹了矛盾不愿意喝。

    景歌有些好笑,知道她心中所想。“难不成我还会像小孩子那般赌气?”

    当即端过碗喝了下去,他功力渐进,没有感觉到自己身体有任何问题。但上官君月在归途中便开始要他喝药,她医术高明,难道真患有什么隐疾?

    他细细回想,自己的身体确实与常人有些不太一样。每次受伤流血,总是难以止住,伤口愈合得甚是缓慢,血液颜色也有异。

    景歌有些狐疑不安,他不懂医术,想了一会也想不出自己患了什么病。

    管他呢,若真有,怕也无用,注定改变不了,想必月儿不至于害自己,信她便是了。

    “还真怕殿下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咧。”千雪被他看破了心思,干脆地说道。

    “已经备好了车马,差不多是时候进宫赴宴了。”千雪拿过一套锦衣华服给景歌换上。

    玉珏早早的候在车上,三人同驾驶向未央宫。
………………………………

第六十五章:夜宴

    未央宫御花园中的百花殿,灯影阑珊,诸多仆人侍女忙碌着准备美食佳酿,一派富丽堂皇的王家景象。

    百花殿是专门用来摆宴的,有三个主厅和六个次厅,最多可容纳数千人共同用餐。

    今晚受邀请的人很多,除了朝中百官,帝都中一些权贵家族也有名额。比如说卫家,谢家,贾家等名门望族。

    景歌好歹是个侯爵,席位在主厅之中。

    景歌环视全场,显然是以身份高低排位,最靠近主位的是几位王子的席位,接着是王公贵族。而后到首相大将军之流,卫家等家族的席位也排在自己前面。

    嗯哼?

    景歌灵觉敏锐,隐隐感觉进入厅中后一直有人盯着自己,如芒刺在背的感觉,让他感到微寒。

    景歌假装不经意转头,不断扫视,寻找那个人。

    很快他就发现,不止一个人看着自己。

    尊位稍下的座次里,启王李启正恶狠狠地瞪着他,满满的仇恨。

    不是这个二货,景歌暗自摇头。这样的蠢蛋怎能让自己生出危险的感觉。

    启王一旁的一个年纪相仿的女子也在咬牙切齿的看着自己。

    “那位是小公主李瑶,武后亲女。”千雪盛装坐在他旁边,却丝毫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细心留意景歌的一举一动,适时提醒,尽心尽责。

    “就是被我打过的那位?”景歌低声说道。

    千雪点头。

    自己在失去记忆前到底有多混账啊,打女孩子这种事都做得出来。

    “难怪目不转睛的盯着本殿下的帅脸。”景歌了悟。

    再看下一个注视自己的人,也是女子,温婉端庄,颇有气度。

    “那个是长公主李曼。”千雪低声告知。

    “长公主?我也得罪过她吗?”景歌问道。

    “呃,据我所知,好像没有。”千雪犹豫一下。

    还好,看她的目光好像也没带多少恶意,只是单纯被本殿下的帅气吸引。

    再看时,恰好对上了四王子李肃的目光,他遥遥举杯示意,景歌也举杯回应。

    这种感觉是来自欧阳童?景歌看到供奉席上的欧阳童也看着自己,还有他那在城卫军中当将领的儿子。

    是了,他们两父子对自己的杀意源自于战王。

    看下身后的席位间,江图也在注视着,眼中挑衅意味甚浓,观他的气息,已破入宗师境界。

    挺好的一个苗子,可惜是傻叉!景歌在内心评价道。

    他逐一的把关注自己的人寻了出来,但这种感觉还是没有消失,而这些人除了欧阳童外,并没有谁是他太过畏惧的。

    不对,还有一个,景歌神觉强大无比,寻出这种气机的来源。

    是那坐在欧阳童旁边的和尚,他双眼紧闭,硕大的佛珠挂在脖子上,盘腿坐在坐垫上,光秃的头颅上反射着烛火,他在探视自己。

    先前战王提醒过自己,需要留心他。

    王境中的绝顶强者,尚不可力敌,要是他对自己出手,恐怕难以逃脱,景歌作出了判断。

    可他为何对我虎视眈眈,也是因为战王的缘故吗?还是知晓了我身上的秘密。不管如何,现在他还未曾对我出手,需要抓紧时间变强才行。

    时间紧迫,随时会有大变故,而自己的实力还是远远不够。

    还有那形如骷髅的老者和断臂的剑客,他们曾一起围攻战王,将来若是有机会,该为他老人家报仇才对。景歌思付着。

    虽然他跟战王相处时间甚短。但敬重他的性情和人品,重情重义,光明磊落,对自己如亲侄儿般,是个至情至性之人。更是在最后时刻把毕生功力传承了给自己,算得上是师尊。

    武后出现在主位之上,百官行礼后入席。

    “今日重整朝纲,新任了许多官员。朝中要臣,名门望族尽在此殿中。自始皇帝二十三年以来,我大秦的政治实在算不上清明,本宫一直想改变这种现状。故此有了昨日之举。”

    “选拔贤能,唯才是用,从此刻起,只要你有才能,忠于我大秦,就能得到重用。本宫希望在场的各位能够上下齐心,好好的治理这个国家,使其变得昌盛繁荣。以安定天下,收复我大秦河山为己任,不可再使朝政陷入混乱腐败。若有乱法者,本宫定不轻饶。”

    武后威严的声音传遍整个大殿,清晰地传入众人耳中。

    “谨遵圣谕。”百官齐声答道。

    “众卿请入席,不必拘谨,今晚不谈国事,尽兴而归即可。”武后说道。

    随即有宫女进场,抚琴献舞助兴。

    武后像是不太喜欢热闹,又或是觉得自己在诸臣放不开,不多时便离了宴席。几位王境也相继离去,他们醉心武道,自然也是不太习惯这种场合。

    景歌望向上官君月时,发现她正在与诸位王子谈笑,大臣们在武后离场后也放得开些,三五成群的大笑交谈。

    喜欢热闹的玉珏在这里显得异常开心,到处乱逛,时不时地与别人搭讪聊天,一副自来熟的样子,玩得极是开心。唯有千雪笔直的坐在景歌身旁。

    “去找些吃的呗,难得有机会尝到宫中美食。”景歌说道。

    “好。”千雪毕竟也只是个少女,看着那些桌上数之不尽的异果美食也有些心动。

    景歌悄悄的遁出百花殿,他不太喜欢与这些人热闹,反而想趁机在未央宫中逛逛。

    在这里,他有一种奇怪的感觉,陌生又熟悉,以前他该来过。或许能唤起一些记忆,了解下宫中奥秘。

    未央宫的御花园甚是宽广,夜间有甲士巡逻,但批数不多。景歌尽量避开,借着明亮的月光看着石桥假山。

    嗯,确实来过这些地方。看到这些景象,他的脑海中开始回闪一些零星的片段,幼时的月儿,那些王室的子嗣。

    “前面是禁地。”身后有人说道。

    景歌回身,看见白玉石桥上立着一位女子,正是那长公主李曼。

    她孤身一人,没带护卫,双手拢在身前袖袍中,衣摆随风而动,有一种端庄的气质,鹅蛋形的脸上眉目清秀。第一眼看上去并不惊艳,却是越看越耐看。按那本麻衣相术的说法,这种是正妻脸。

    又不是武后生的,怎会那么像她,不过比其他几个歪瓜裂枣好看些,景歌在心里嘀咕。

    事实上,几位王子公主并不歪瓜裂枣,反而相貌俊美。

    “你也觉得百花殿里有些闷是不是?”没等景歌回话,她展颜一笑,继续说道。

    景歌点点头。

    “前面是什么地方?”他问道。

    “供奉院。”

    “噢。”原来是那几个王境的住处。

    “不如随我到别处逛逛?”李曼开口相邀。

    “好吧。”

    景歌无所谓地摊摊手,走到她身边。

    “听闻你受了伤,遗忘了过去?”李曼边散步边问。

    “嗯。”

    “想必在那边陲之地受了不少苦吧?”她继续说道。

    “还好。”景歌回答简洁。

    “对不起。”

    她认真地说道,很诚恳,景歌能感觉得到。

    这让景歌有些奇怪,“为什么要说对不起呢?”

    “你不该被放逐,大元帅也不该遇害,是我们李家的过错。”她坦诚的说道,“很抱歉没能阻止这一切发生。”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王室的人认错,其他的似乎抱着些许斩草除根的心态呢。而且,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景歌把心底的想法说了出来。

    李曼愣了一下,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她了解自己那几位兄弟的性情。

    “父皇他做错了。”李曼轻声说道。

    “即便真错了,又能如何,一切都已成定局。”景歌说完后便转身走向百花殿的方向,此言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悲怮,他不愿久留。如今他已经确定,那位逝去的大元帅就是自己的亲生父亲。

    “景歌。”她喊道。

    景歌稍稍停了一下。

    “只要我还活着,就不会让他们加害于你。”

    景歌不曾回头,迈开脚步走了,嘴角微微弯起一个弧度。留下一句轻飘飘的话语,“若真是这般也好,万一真被害了,黄泉路上也有个美女作伴。”

    他早已不会把身家性命寄托在别人身上,一个无权无势的公主,即便有心,也无力。

    待到景歌回到百花殿时,卫子夫和上官君月两人正在殿前湖边栏杆处。

    “这般狠辣地屠戮了这么多官员,也不怕天下士子寒了心,不敢来帝都当官。”卫子夫把手中是食物捻碎,扔到湖里喂鱼。

    被杀的官员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卫家花大工夫扶植上来的,这是极大的损失。她也因此受到了家族的责备,本就不妙的处境更加堪忧,这让她有些恼火。

    上官君月不答,只是望着一旁架着照明的火盘。卫子夫顺着她的目光望去。

    一只飞蛾扑哧扑哧地飞入火焰中,化为飞灰。

    片刻后,又一只飞蛾飞了过来,扎入火堆中。

    无需言语,卫子夫读懂了她的意思。这名利官场,就像这一团火焰。即便焚灭了再多,再血腥,再残忍,还是会有飞蛾源源不断心甘情愿地扑过来。

    景歌踏入殿中,发现玉珏那丫头竟和那小公主李瑶黏在一块,有说有笑,一见如故,甚是亲热。

    李瑶见到景歌,愤愤地瞪了他一眼,显然还在记恨当年之事,景歌自然不会走近她自讨没趣。

    不管是因为什么缘故,打女孩绝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据月儿说,是在父亲身亡那时,她出言辱及,当时惊愤交加,按耐不住,冲动之下动了手。

    玉珏正附在李瑶耳边说着悄悄话,景歌再三示意该走了,她才恋恋不舍的走回来。

    “明儿再找你玩。”玉珏告别。

    “好,可一定要来哦。”李瑶说道。

    三人跟卫子杰他们凑成了一堆,谈笑一会儿,也差不多近了尾声,各自打道回府。

    “女侠手段了得呀,竟和出了名刁蛮的小公主玩得这么好。”景歌坐在马车上,笑着调侃。

    “嗨,这还不简单,俗话说得好,仇人的仇人是朋友。她不喜欢你,我也假装不喜欢你,在她面前说你坏话,就跟她成好友啦。”玉珏不甘示弱,颇是得意地答道。

    “那你跟她做好朋友,有什么企图呢?”景歌问道。

    “那可是大秦的公主耶,说出去多长面子。我向来都喜欢广交好友呀。可以让她带我进未央宫玩,指不定以后还能照应下我。就像你那样,管吃管住。”说着说着玉珏越发越开心,咿咿呀呀的用萌死人不偿命的怪调子哼唱了起来,“我有一个朋友,是大秦的飞扬候,还有一个朋友,是大秦小公主。。。”

    景歌和千雪都被她逗得忍不住大笑起来。
………………………………

第六十六章:重阳

    世易时移,一晃过去了大半年。

    自那场大变动后,大秦朝政清明了不少。上官君月在武后的支持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减轻赋税,重修法规等,一切在井然有序地进行。

    景歌除了朝会之外,极少外出。每日在媚香楼的芭蕉小院里翻看古籍和修习武道,早至晚归,却从不留宿。

    “我都快成了你的侍女了,快给钱。”

    韵儿在他面前伸出手掌,讨要银子。就像寻常妻子那般,问丈夫要钱出去买柴米油盐。

    这个院子除了他们两个,再无旁人,之前仅有的几个护卫丫鬟也让他们散去了。

    景歌乖乖地在怀里掏出一把银子放在她手上。

    “今日是重阳呃,不如出去登高望远,而后跟我回侯府吃饭?”景歌突然记起到了重阳节。

    “回侯府?我去不太适合吧。”韵儿有些犹豫和慌张,国公夫人在呢。

    “没什么不适合的。”景歌站起来拉着她往外走。

    “千雪,回去告知夫人今晚多添一双碗筷。”景歌喊道。没人回应。

    “千雪?”他又喊了一声,以往千雪总是隐在暗中。

    “这妮子莫不是真叫卫子杰那家伙拐跑了吧。唉!真是女大不中留。”他叹了口气。

    “又不是你的女儿。”韵儿见他这懊恼的模样忍不住掩嘴轻笑。

    “洛山上人太多了,我们到城外的山去吧。”韵儿望了洛山一眼。重阳登高插茱萸是习俗,今日帝都不少民众都就近攀爬洛山。

    “好,想必城外的风光要雅致些。”景歌点头道,从西门出了洛阳城。

    行人渐少后,两人运起轻功在树梢上急速飞掠,不多时就踏上了西郊的一座山巅。

    远处群山层叠,连绵不绝。

    近处枯枝铺地,红黄落叶随着秋风纷纷扬扬飘落,带着淡淡的萧瑟之意,平白让人添了几分清寒。

    余韵立在山巅之上,绯色长袖随着秋风摆动,望着远方。这个方向,是她故乡所在。那个叫做邯郸的地方,是幼时娘亲常提起的地方。那座皇宫,是她父亲兄长曾经生活的地方。只是,她从未亲眼看过。

    “我将到西北边境去视察烽火台,顺道陪你回邯郸看看。”景歌说道,他知道余韵一直心心念念着故乡。

    “真的吗?”她转头看着景歌,眼中异彩流动。

    “真的。”景歌点头,成叔建造了西北境的烽火台,他自然该去视察一番,也该去西北边境看看。

    看看他父亲曾经征战的地方,一开始,他以为那个不是他真的父亲。直到他的记忆随着时间慢慢复苏,他知道那个威名赫赫的大元帅,就是他的父亲。

    得到景歌的肯定后,她极开心的笑了。

    在她抬首展颜的刹那,景歌忽然觉得,那个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以博褒姒一笑似乎不难那么让人费解了。换做是我,指不定也愿意呢。

    “真的顺道吗?”余韵问道,她平静下来后突然想起。她虽不懂军国之事,但她博览群书,极是聪慧,自然知晓修筑烽火台再怎么修,也不可能修到邯郸呀。

    “呃,还好吧,毕竟是同一个方向。”景歌打着哈哈。

    那里曾是宋国的都城,如今已被西凉占领,算是在西凉极深的腹地了。而他是大元帅之子,若是在西凉被人认了出来,恐怕会有危险,韵儿想着。

    “要不还是先不去吧,待日后我自己回去便可。”余韵说道,不愿他涉身险地。

    “无妨,那里再危险也不会比帝都更危险呀。”景歌笑着说道,帝都这里看他不爽的人可是有很多,只是有所忌惮,尚未出手而已。

    而他这一趟西北之行,除了想陪韵儿回去之外,还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这半年,他可不仅仅是窝在院子里看书。

    韵儿思索一番,最后还是点头同意了,她和景歌朝夕相处,了解甚多,也不是特别担心。

    “走吧,回去了。”景歌带着她下山,回到都城中。

    “等一下,去逛逛。”路过市集的时候韵儿拉住景歌。

    “噢,好。”景歌略感困惑,跟她走进集市中。

    “往常你都很少出来逛街什么的呀,怎么今日突然有了兴致?”她生性寡淡,喜欢清静,景歌是知道的。

    “可这不是要回侯府吗,两手空空的过去,夫人难免会觉得我不懂礼仪。”韵儿白了他一眼,答道。

    “娘亲又并非斤斤计较之人,怎会这样觉得呢。”

    “夫人大度归大度,我仍需做好应做之事。”韵儿坚持道。

    景歌点头,心中甚是欣喜。像她这样的姑娘,母亲肯定会喜欢。

    待到韵儿细心地挑好几样礼品后,两人回到府上,千雪等人正在准备碗筷。

    “景哥儿,小嫂子。”卫子杰见到两人大声喊道,他也在餐桌旁毛手毛脚地胡乱忙活。

    自从在谢府见到千雪后,他格外殷勤地往侯府跑,以各种蹩脚的借口黏着千雪,死缠烂打,坚持不懈。

    韵儿听到他这般喊道,俏脸不禁微红,生性恬淡的她也没出言反驳。

    “娘亲,这是我的好友韵儿。”景歌介绍道。

    “见过夫人,万安千福。”韵儿上前把礼物放在桌上,大方得体地行礼,姿态标准而优雅,颇具大家之风,显得极有教养。

    “噢,来就来呗,还带什么礼物。”景母扫了一眼桌上的礼品,颇是开心地笑着拉过她的手说话。

    咦,看来还是韵儿这丫头机智。景歌在一旁察觉到母亲果然是比平常更要开心些,礼品是什么她或许不上心,但看到她这般乖巧懂事还是更欢喜些。

    我真是太年轻了,竟以为母亲不在意这些,她再大度也是个女人。

    “卫姐姐没过来吗?”景歌问道。

    今日重阳佳节,卫家在帝都中仅有他们姐妹两人,如今卫子杰跑过来了,岂非只剩卫子夫一人孤零零的在家中?

    “这不是过来蹭饭了吗。”

    卫子杰尚未来得及回答,略带慵懒疲倦声音传来。一段时日不见的卫子夫脸色不太好,眉宇中带着忧虑,家族中事务繁多,全靠她操持。

    “先坐下吃饭吧。”景歌帮她拉开椅子。

    大半年前的那场变故,让卫家损失惨重。钱权不分家,两者从来都是相依相存的,没有在朝中的官员,就失去了很大的权力,权力的重新分配也意味着财富的重新分配。

    卫家在各地都有产业,大秦帝都这一块极为重要,家族很看重。

    “小师妹。”卫子夫见到韵儿也在,眉头稍稍舒展开。

    “卫师姐。”

    韵儿回应,两人关系不错,自她被卫家收留后,卫子夫对她颇是照拂,待她如妹妹,不曾让她遭受委屈。

    “母亲,我想到西北边境去看看。”众人入座后,景歌说道。

    景母闻言,微微愣了一下。

    “殿下,离开帝都。。。恐怕不太安全。”兰姨犹豫了一下,说道。

    “成叔来信,西境的烽火台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