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神级太子-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照高明你的意思,朕还要赏他?”

    刘弘基羞愧不已,这种反话,听得他心底难过得很。

    他也敢言语。

    同时也不知道李承乾到底要干什么,他是越来越看不透李承乾的心啊。

    “陛下,这过错,儿臣也对他进行了处罚,也就算了。这功,就看陛下怎么赏了。”

    李承乾说道。

    李世民会意。

    “弘基,朕便赏你服务于守城兵士一月!”

    这哪里是赏啊,简直就是让他放下身段啊。

    可是他怎么能样呢?

    这就得做了。

    此时的刘弘基早就将李承乾恨透了。

    可是他又能拿李承乾怎么样呢?

    “是,陛下,臣遵旨!”

    “嗯?然后呢?高明这么护着你,你不应该……”

    “谢谢太子殿下!”

    刘弘基连忙行了个大礼道。

    惹得李承乾哈哈大笑。

    “不必多礼,这是本王应该做的。”

    打了你,你还得谢我,这事,恐怕只有李承乾干得起来。

    刘弘基老脸一红,似乎想到了什么。又道:

    “对了,陛下,臣还有一事。”。

    他说话嘴里漏着风,听起来十分费力。

    “什么?什么事?”


………………………………

第641章 打错了算盘

    “何事?快快说!”

    李世民有些等不及了。

    刘弘基却是说道:“陛下,臣有话想单独与您道起!

    刘弘基说话之间目光有些闪躲。

    似乎在看着李承乾,不想让李承乾知道的一些事。

    李世民却是不以为意。

    他道:“往后高明也是要代朕行事的,让他知道也无妨!”

    李世民还是一个聪明人。

    第一,若是不让李承乾知晓一起事,难免会多想,如此一来,可能会让父子不同心。这一点要避免才是。

    第二,李承乾这一段时间也要好好的参与国事之中,一些机密的事,当然得让他知道。

    刘弘基怕是打错了算盘。

    李世民的意思,是让他说。并且在李承乾面前说。

    “这……”

    刘弘基欲言又止。

    李承乾却是说道:“陛下,既然夔国公不想让儿臣知道的事,一定是一些私密的事,儿臣这便告退!”

    完后便佯装离开的样子。

    刘弘基一喜

    却让李世民脸一阴,心中不爽得很。

    “高明,你就在这里呆着!朕让你听着!弘基你说吧!”

    李承乾心中一喜,正中下怀。

    “是……陛下!”

    刘弘基无解,只好说道:“陛下,臣以为,可以让萧瑀从岭南归来了。其在岭南做出了一些成绩十分喜人,今长安城内又是缺少人手,如能让他归来,定能成为陛下之左右手也!辅于陛下为陛下排忧解难。”

    果然是这样的事,刘弘基怕自己反对才这么说的。他一定有些保留,如果自己不在这里的话,他也不知道要说成什么样子的了!

    “夔国公,你这么说,本王以为,你错了。能在岭南做出成绩的人不多,宋国公能做出成绩,那是他的本事,如能在那里接着做下去的话,只好不坏。那可是为大唐之安定创造大量便利也!如果让他回来,岭南一带等于要重新招募能人,你能保证他们可以治理好那里吗?”

    李承乾怎么可能让他归来?

    刘弘基心中想什么,他怎么不知道,他是想让萧瑀成为他的得力助手。

    这些人对于李世民可是十分之忠心,但对于自己呢?

    那可不一样了,毕竟他是太子,不是皇帝,他也没有给过他们好处,也没有君臣之分。

    但是他一旦回来之后,便是阻止了他的道路了,这一点,是他所不允许的。

    也不可能让他发生的事。

    而且李承乾说的话十分中肯,没有半点不好。

    “高明说得没错,朕也是这么认为,既然萧瑀能够做出成绩自然就要在那里为好!”

    李世民怕是不会听从刘弘基之劝告。

    而刘弘基可不会死心,他说道:“陛下,听臣一言!”

    “嗯?什么话?”

    “今长安城内,可用之大臣越来越少,有许多人都被外派出去,他们都是忠良!臣怕……”

    他说话十分隐晦,毕竟大家都明白得很。

    自从半年之前,李承乾就开始在拉拢了许多人,最为明显的,可能就是秦琼了。还给他一副强健的身体,让他死心塌地。

    还有许许多多的人,有些人与李承乾交好,并没有表示十分明显。

    刘弘基是在担心一件事。

    那就是太子可能是心大得很。

    他意在提防太子,将忠臣派回来,给李世民之用。

    以防万一。

    这家伙实在是太过多疑了。

    以李世民现在的实力而言,他绝对是主导的。

    但是他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存在。

    这么明显的行为,李承乾看得透透的。

    直接怼道:“夔国公,你以为邢国公、程大将军、莱国公他们都是吃闲饭的吗?他们就不是忠良了吗?说得好像,整个大唐只有你与宋国公两人是忠良一般!讲这种话,实在让人寒心得很!”

    李承乾怼得恰到好处,让得刘弘基是无言以对。实在是太着急了他,不然呢?

    他一着急,直接说错话了。

    “臣不是那个意思。臣……”

    “不是那个意思,是什么意思?”

    李承乾追问,刘弘基一时之间回答不上来。

    “高明说得对,弘基,这个问题以后不要再说了。”

    李世民是明白人,刘弘基说错话,一点说服力都没有。

    甚至于让人有些失望。

    “可是,陛下……”

    “休得再讲!”

    李世民怒了,今天刘弘基的表现十分不好。

    “是……”

    刘弘基回复得声音十分之低,这一次他算是栽了。

    再看看李承乾,似笑非笑的看着他,眼神之中,就算是在嘲笑他,嘲笑他不自量力,与李承乾斗,现在倒好,被完败了。

    “好了,今天的事就到这里吧,你们都下去吧,朕还的折子要批复!”

    李世民可是忙碌的很,哪里有空和他闲聊。

    “是!陛下!”

    两人同声应了是,这出了太极宫。

    路上

    李承乾直言道:“刘弘基,本王劝你不要太做一些无谓的努力了,你说不过本王的!”

    论官阶,论地位,刘弘基一点都比不上李承乾,要斗,他一个人,完全不够。就算是带上姓萧的,恐怕也是不够啊。

    “太子殿下,您好自为之!”

    李承乾却是笑了笑,这个家伙真有意思。

    都这样了,还死鸭子嘴硬。

    “这话是本王送给你的!好好做好本职工作,不要越权,不然长安可能没有你的容身之处!”

    下一步,连你也调走,看看你能怎么样!

    “太子殿下,如果没有其他事,臣走了!”

    完后,刘弘基正要拂袖而去。

    却被一小黄门给撞了满怀。

    “干什么!你怎么走的路!”

    这一喝,吓得小黄门浑身直打哆嗦。

    “小人,小人有要事报!”

    李承乾看到小黄门怀中有一信,但上前。

    “把信给本王看!”

    “是!太子殿下!”

    小黄门战战兢兢的将信递给了李承乾。

    李承乾展开一看,脸色一变。

    “嗯?得让陛下知道才是!”

    完后,直接往着太极宫内而去。

    刘弘基一见,事情不对。

    问小黄门:“信从何而来?”

    “吐蕃边疆……”

    吐蕃来信,这可是非同小可啊!!

    “啊!”

    刘弘基惊呼,之后,便也跟着李承乾入了太极宫中。


………………………………

第642章 突生变故

    “陛下儿臣有事!”

    李承乾一入宫中便说。

    “高明,你怎么又回来了?”

    李世民一见李承乾回来,脸上有些疑惑,刚才走没多久,又回来了。

    与李承乾一同回来的,还有刘弘基。

    “难道刚才朕说得不够明白吗?你们又折返,所为何事?”

    看着两人一起,李世民的脸上不悦

    李承乾可不管他,直接说道:“陛下,儿臣刚才收到了一封来自边疆的信,是来自于苏烈的信!”

    李承乾话一出,李世民直接警觉。

    放下了笔,有些激动。

    “信上怎么说的?”

    “信上说,长孙无忌跑了!”

    李承乾说了这九个字,却让得李世民脸上阴晴莫定。

    怎么就跑了?

    “长孙无忌这……”

    不得不说,长孙无忌的实力很强。又跑了!他到底怎么回事。

    “与朕说说怎么一回事。”

    李世民追问。

    “是这样的,吐蕃的松赞干布信守了他的承诺,命人将长孙无忌送到我军营之外,可是偏偏不巧起了大风,等风一过时,长孙无忌却是丢了。”

    仅仅是大风可能还不会让他跑了,他一定是有预谋的!或者是买通士兵,不然就是通过什么方式离开。但是他怎么跑的,不重要了,接下来要做的事才是重要的。

    “这样……”

    这么说来,算是长孙无忌福大命大了,这样来说,是不会死的。

    因为他没有被送到长安,就有可能保有一条命。

    “那吐蕃人准备怎么办?”

    “自然是去追,只不过,现在还没有消息,苏烈在信上还说,会随时与长安联系。”

    这个时候凭借的是飞鸽传书,一般而言,训练有素的鸽子可以在一小时飞行一百多公里。

    而从吐蕃来的信件多半一天可达,这大概也是最快的一种信息传达了。

    “速传消息下去,全力追击长孙无忌!我要活人!他不能死!朕要问问他为什么!为什么要背叛朕!”

    李世民的话语之中带着一些的无奈,任他怎么也想不到,长孙无忌竟然会背叛于他。

    “是!儿臣这便去处理!”

    “那一万匹马如何?”

    刘弘基不免得多问了一句话。

    “怎么?夔国公想去护送那些马吗?”

    “臣只是好奇,想知道罢了。”

    “是啊,高明,那一万匹马怎么办呢?”

    惹得李世民也是好奇的问说。

    “它们安然到达边界,随时可以运送回来。”

    “那这一切等长孙无忌抓到之后再说吧!”

    “是!”

    完后,李承乾便出了太极宫,前去传达命令。

    接连数日的时间,不断有消息传了回来。

    就是没有长孙无忌的消息。这货还真的是十分能藏,让人无从寻找。

    连唐军的加入,也没能寻出他的下落。

    不得不说,长孙无忌的命还真有硬得很。

    可是那一万匹马又不能放任太久,于是李世民便让苏烈把马带回长安。

    而长孙无忌没有死的消息也传到了长孙皇后那里。

    她也不知道是喜,还是忧,内心矛盾得很。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产期也快要到了,情绪也变得不稳定。

    这日,她召了李承乾入宫中。

    一见到李承乾,便和蔼的摸了摸他的头。

    而李承乾看了看长孙皇后,此时的肚子也变得很大了。

    “高明,这许久不见,你似乎又长高了许多。”

    “是的,母后儿臣最近又比上个月高出一些。”

    看着这个越发长大的儿子,长孙皇后有说不出的自豪。

    随后又道:“听说你舅舅逃了?”

    “是的,现在陛下正全力追踪于他,如果追到了,他暂时也是死不了。”

    此时的长孙无忌已经是不可能再翻身了。

    如果被抓到,怕是要面对的是审判的,直至身死。

    不管怎么样,他最后都将死。

    “他作恶多端,老天大概也是看不下去。如果抓到他,为娘的想见他一面。”

    人的心是肉长的,长孙皇后更是如此,即便是她支持惩罚长孙无忌,可是他终究是自己的兄长。所以听到他没死的时候,其脸上还是有些许的笑容存在。

    “母后请放心,如果他被抓到的话,定会送到您这里。但若是……他不幸被吐蕃人给……那只能说他命不好了。”

    毕竟在外面身不由己,大唐能控制的有限。死了也就死了。

    “是啊,那就是说他自讨苦吃。”

    长孙皇后说着说着,又想起了其他事。

    便道:“对了,听说你最近在高什么货币政策,实行的怎么样了?”

    李承乾没有想到,长孙皇后虽然在后宫之中,却是能听晓天下事,这也难怪,李世民这么看重于她呢。

    “母后,已经实行下去了,再过几日,整个长安城就会完成布置。再往后,就会向着大唐各处实行。”

    “我也听陛下说起过,他十分看好你的改革,这种改革可谓是十分超前,往后的大唐只强不弱。”

    长孙皇后如此说道。

    她为什么这么自信?因为未来可期。

    当然,李承乾在这一段时间内,也没有闲着的,他不断的推广货币,不断的给人们科普。

    那马周也是没有辜负于他,在短时间内成了他得力干将。

    所以,一切事情就变得十分容易了。

    就差一些些,他就能够完成了任务,到时候,直接再推进。

    他都有些迫不急待的了。

    “这是陛下鼎力支持的结果!”

    “陛下是千古一帝,加上你,相得益彰!是大唐之幸!”

    “陛下之功,确实是如此。”

    李世民的功过后人自有评价,但是在于长孙皇后看来,他的功震天下。

    因为她爱他,李承乾也顺着她的意来道起。反正只是说说,又不损失什么。

    母子两聊了许多,而他又坐了一会,之后,便有人过来道:“太子殿下,陛下有请。”

    这个时候来请李承乾,定是有重大的事情。

    或许是因为长孙无忌有了消息?去看看就知道了。

    “母后,儿臣有事,先行告退。”

    长孙皇后摆摆手道:“去吧,事虽然多,但也要照顾好自己身体。”。

    “知道了!那儿臣告退。”

    完后,李承乾便匆忙往着太极宫而去。


………………………………

第643章 青睐

    李世民有找,李承乾便辞别了长孙皇后,退出了丽正殿,之后匆匆忙忙的赶到了太极宫。

    “太子殿下到!”

    小黄门未等他到时,便吆喝着。

    而他也加快了步伐,当一入大殿之中时。便看到了文武百官分左右而立。

    大家齐刷刷的看向了他,他就知道今天的事可能不简单。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的重要性已经变得格外深入人心。

    有时候,人们解决不了的事,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他。

    李世民不想下的决定,也是第一时间找他。

    现在的他,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智者。大唐重要的一部分,朝堂的主要参与者。让人有一种错觉,没他不行!

    满朝文武,乃至于整个长安城的百姓们,都因为有这个太子而感觉到欣慰。

    在人们迫切的目光之中,李承乾看了看大殿上面的李世民。

    那李世民一脸凝重,心事重重。

    看样子是没有什么好事。

    李承乾开了口道:

    “拜见陛下,不知陛下寻儿臣来,所为何事?”

    他开门见山,李世民挥挥手道:“让他们与你说吧!”

    连李世民都不想说的事,到底是什么事?

    这时杜如晦开了口道:“是这样的,刚才接到苏烈来信,说长孙无忌未能捉拿到,此时吐蕃人亦是心急如燎,他们怕是短时内是交不出长孙无忌,所以,他们想用一千匹马来换长孙无忌的命。”

    原来是因为长孙无忌的事,李世民早已经心力交瘁,连提及都不想。

    长孙无忌逃脱,也是上天之命也。

    但是他也是翻不了什么大浪,吐蕃人已经不待见于他。

    去突厥?那更不可能。

    除非去吐谷浑,还有些许可能。

    但现在的吐谷浑已然是大唐的跟班小弟,也是因为羊毛的事,大唐收获了大量友谊,多了几个跟班小弟也是正常的。

    那么,他一人能去哪里?

    因此,李承乾开口道:“陛下,既然如此的话,我们就暂时放弃长孙无忌吧!”

    李承乾如此迅速的回应,让大家有些错愕,为什么呢?

    因为他心里肯定是恨长孙无忌的,怎么这么快就放弃呢?

    所有人的脑袋中都闪出一个疑问。

    为什么?

    太子不是与长孙无忌关系不好,怎么会要放弃他呢?

    这完全不是太子的风格。

    众臣等纳闷不已。

    但现在可没有人敢说什么,毕竟现在的李世民心情可不好。

    “为何?”

    李世民十分不解。

    其实李承乾心中,还是有长孙皇后这个执念存在。他不是傻子,就在刚才对话之中,从她的语气之中,可以听出,她对于长孙无忌还念着兄妹之情。能不死者,自然是不死的好。但是死了,也就死了。

    那么,他就做个顺水人情算了。

    对于李世民的问题。

    李承乾却有他的回复。

    “陛下,请听儿臣说来,这第一点,如是举大唐之军力,去寻找一个长孙无忌,有些浪费国力之嫌疑,虽然他是为叛国,但是儿臣相信,自然有上天收了他!

    第二点,此时吐蕃人急于与我们形成贸易,所谓多一个朋友比多一个敌人好,我们亦能迅速从他们那里获得利益,此时当快不当慢!

    第三点,对于长孙无忌而言,我们会要求吐蕃人派人盯着,如是有碰上,便将其送回,也算是得了好处,又得了人,只是暂时捉不到他罢了。还有就是吐谷浑这个地方,平时与我大唐关系甚好,只要我们一句话下去,那长孙无忌亦是无法在那里生存,除非他身处于深山之中,否则一出必会被捉!”

    李承乾列出了一二三四,每一点都说得十分明了。

    李世民听了后点点头。

    毕竟李承乾说得十分明白了,为了一个长孙无忌,很不值当。

    现在有利益就得好好把握才是。

    于是李世民便说道:

    “如果这么一说,似乎也说得过去!传朕旨意,通知吐蕃人好好寻找长孙无忌,飞鸽传书给吐谷浑,让他们也帮助我们一同寻找长孙无忌。于民间悬赏,如能捉到长孙无忌者,赏黄金千两!”

    李世民所做的决定十分顺畅。

    让李承乾有些怀疑这货早就下好了决心,只不过需要从他嘴里讲出来之后,才不会被其他人反对。

    “陛下英明!”

    李承乾立即说道。

    众臣等亦是随他所言。

    “陛下英明!”

    当然,李世民的决定是基于李承乾的说话。

    “好了,速速飞鸽传书给吐蕃人,不得有误!”

    “是!陛下!”

    完后,自然有人会去做这些事。

    接着,李世民又是问道:“货币政策到了哪里?”

    “启禀陛下,已经向着长安城扩散,不出三日,定会完成第一批的投放。”

    投放远比想象中要难上很多。

    因为现在所处的环境关系,刚开始的事情总是会难一些。

    此时房玄龄站了出来道:“陛下,臣得亦是先行兑换了些许纸币,不得不说,十分好用啊!”

    “可不是,老程我也都换了,府上仅留一些銅钱作备用!真的是太好了!”

    “臣等亦是响应了太子殿下之号召,进行了兑换。”

    ……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其中,他们都表示他们已经兑换了不少的货币。

    高士廉说道:

    “陛下,现在纸币刚出,却得到了大臣们的青睐,不仅于如此,民间对于纸币的热情有增无减,整个长安城内都在讨论着关于货币的一切!”

    ……

    李承乾仅是开了个头,便有一半以上的人大臣们加入了讨论之中,看样子此次的货币改革十分成功啊。

    李承乾也没有料到,大家原来这么支持啊。

    李承乾转眼之间,看了看四周,直到看到一个人,便觉得或许可以戏弄一下他。

    于是便道:“夔国公!本王问你,你可曾兑换?”

    所有人将目光汇聚在他身上。

    这货没有马上说话,定是因为没有兑换。

    他和李承乾关系不好,明争暗斗的,怎么回主动支持与李承乾??

    他打心里肯定没有想过,看着大家都这么主动,李承乾直接问他,让他心里肯定是不好过!

    李承乾就是抱着看他出丑的心理问候的他。


………………………………

第644章 让大臣一起受罚

    刘弘基哪里料到,李承乾竟然会主动问到他。

    一会儿后,便支支吾吾的说道:“臣有兑换。”

    “是吗?那感觉怎么样?好用吗?质感怎么样?上面的图案是什么?你能告诉本王吗?”

    李承乾有意多问了一句。

    刘弘基是涨得老脸发红。

    李承乾就知道,这家伙在说谎。

    感觉怎么样?刘弘基怕是要说出违心的话来了。

    “非常不错,非常便捷……”

    至于质感图案什么的,他哪里知道?

    这个时候,刘弘基的求生欲望可强着,如果不这么说的话,自己恐怕会被李世民责怪,毕竟所有大臣都有去参与其中。

    如果自己不参与的话,那就是对大唐的事业不上心。

    李承乾随时有可能再参他一本。

    到那时候,自己恐怕就后悔了。

    同时,刘弘基不得不再次重视起李承乾,这个九岁看起来不像孩子的孩子。

    实在是太可怕,可是他又不甘心!

    李承乾笑了,那么就当他真的换了吧。

    “哈哈哈!夔国公,可否拿出一两张出来看看?”

    这明显是不给他台阶下啊。

    众臣等直接将目光汇聚于他身上,还有李世民更是如此。

    怎么办?怎么办?

    刘弘基终究还是一个有经验的人。

    便道:“臣出来匆忙不便携带!所以,没有带出来。”

    这么一说,似乎没有毛病。

    “那你来形容一下如何?我的纸币上印着的是什么?你总应该有印象吧?”

    刘弘基现在恨死了李承乾,明摆着要让他难堪的。

    “这……”

    最后,李承乾直接说道:

    “夔国公,你没有兑换是吗?”

    所有人刷的一下,将目光死死的盯着刘弘基。

    看得他的老脸涨得老红的。

    程咬金先是道:“夔国公,你不够意思了,改革货币这么大的事,我们做为大臣的不是应该支持才行吗?而且换了也不会亏啊。你为什么不换!还是说你家中钱太多,怕暴露了自己财力?哈哈哈!”

    杜如晦亦道:

    “对!你没有兑换还好,竟然还敢骗太子殿下,敢骗我们!这罪不轻了!”

    当然,说得最重的,还算是李承乾了。

    他喝道:“骗本王事不算大,骗了陛下,那可是欺君之罪啊!”

    一顶巨大的帽子扣下来,让得刘弘基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陛下,臣非有意啊!”

    吓得他浑身哆索,同时心中早就将李承乾恨得不行了。

    李承乾却冷然一笑,谁让你这老家伙在背地里告状的,正好趁着这次再整整你。

    当然,这也是他临时起意的,为的是要让刘弘基长长见识。

    不然这家伙总是跳的最欢脱。

    让他消停一段时间的好。

    “作为大臣竟然不支持我大唐的事业,你让大唐的子民们怎么能信我大唐朝廷?”

    又是一顶帽子扣了下来。

    谁让他不配合的。

    不过说到底,他也不会去配合李承乾的,没有与李承乾深层次的作对,就已经不错了,还会去配合?

    刘弘基想太多了,但是李承乾却总是记在心底。

    这不,直接揭穿了。

    “陛下,没有兑换的人大臣们得罚!”

    突然之间,李承乾如此说道。

    这直接将一些不配合的人进行一些处罚了。

    已经有些人的脸色变得不怎么好了。

    不用说,这些人一定是没有兑换的人。

    李世民点头。

    “有道理,若是我们不以身作则,怎么能让百姓信服?怎么让百姓安心?高明,你以为怎么罚?”

    “就罚他们下到基层,为人们普及一下货币的知识吧,时间也不多,以三日为限,儿臣相信,如果以大臣们的努力,一定可以让百姓们更加信服才是。”

    李承乾也不体罚他们,正好自己缺人手,让大家一起帮忙,也不失为一件好事了。

    “陛下,不可啊!我们天天有大量的事要处理,如果在民间……”

    刘弘基说道。

    “如果夔国公觉得自己做不来的话,本王有不少的人选可以代替你!”

    李承乾的话让刘弘基感觉到一丝的寒意。

    说什么也不能让李承乾得逞,于是便道:“臣可以的。臣愿意!”

    他改口改的很快啊!

    “你们以为如何?”

    李世民问道。

    大家没说话。

    就是证明他们接受了!

    事已经成了定局,人们也算是恨透了刘弘基,没有他招惹太子,大家也不会发生这种事。

    刘弘基则是出来道:“陛下,臣可以弥补过失,现在就去兑换。”

    为了讨要好感,他竟然这么说。

    李承乾怎么可能放过他。

    “太迟了,陛下,夔国公身居要位,定要以身作则才是,所以,他得十日起。”

    刘弘基:……

    刘弘基心中早就有千万头草泥马奔腾了。

    为什么,他要十天?别人还只要三日?

    “高明说得是,刘弘基你刚才的事,朕就不与你计较了,你可知道?”

    “臣遵命!”

    刘弘基不得不服啊。

    而李世民又是道:

    “你们觉得呢?时间够吗?不够再加!”

    看着大家不说话,李世民故意这么说。

    “陛下,三日就足够了,这三天我们一定会好好的努力!”

    “是啊陛下,三天够了……”

    三天都够多了,刚才没有人回应,现在大家再不回应的话,可能还要往上加时间。

    大家的心那是一致性的统一。

    “那便是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