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崛起-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马屁拍的浑然无力,董文炳也没有多余的心思去受用,败军之将何谈英明,眼下他要费尽心思如何对伯颜解释失败的经过,那才是他更重要的事情。
伯颜亲率的大军走的很慢,慢到身边的将军们都一头雾水,上岸之后他好像对当地的风土人情的兴趣更大,对于前方战线的失利与否,并没有的太多的在意。
索多在漳州作战被董文炳压了一头,所有的功劳和出彩头的事情都落在了董文炳身上,他心里是一直有点不服气的,这次在伯颜身边随行,正好是从新获取信任的好机会,所以一直期待一场能够展伸手的战役。
不过沿途的宋朝百姓和州衙府县的乡军和民团,都已经先后接到了广州张镇孙的通知,让他们主动放弃驻地,躲避元朝大军避免不必要的死伤。
除了偶尔有外出的巡逻队会遭遇一些突袭之外,基本上伯颜这一路走来还没有碰到百人规模的战斗,并且偷袭的宋人都是借助地势之利,打一下之后就跑的无影无踪,所以索多的愿望一直都没有实现。
惠东县成了一座空城,能走动路的人基本都走光了,伯颜率军进驻之后,几天都不提继续开拔的事情,让一心想要开战的索多坐立不宁。
索多终于鼓足了勇气,趁着一天伯颜饭后休息的空挡,跪在伯颜的面前请战。
“丞相大人,董文炳已经两天没有消息返回来,末将愿率军前往查探军情,请丞相恩准。”
伯颜捏了捏下颌卷曲的胡子,毫无表情的说道:“董文炳贪功冒进,肯定会吃败仗的,怎么你也愿意去吗?”
“丞相大人的意思是,早就知道他会吃败仗……”
“哼哼,张弘范崖山战败身亡,朱清李恒所部损失惨重,而他董文炳从漳州所获颇丰,改良了火药,仿制了诸多宋军守城用的火器。放眼朝野之下,还有哪一个将军的功劳在他之上?大汗曾经亲自赞赏过董文炳智勇双全,这次要是不吃点苦头,谁还能够驾驭?”
索多一听顿时汗颜,没想到事情这么复杂,只怪自己脑袋不灵光,看不透这朝堂之上的心机。
“大汗亲自下旨,要重用汉将降将,需要他们冲在最前方,才能减少我们部族儿郎的损伤,但是我们不需要一个功劳过于大的汉将,你懂么?剿灭大宋江山的荣誉,必须要落在我们蒙古英雄身上。”
索多心中顿时一喜,急忙跪地道:“索多鲁钝,全靠丞相大人点拨!”
………………………………
第二百二十六章 战前筹备
第二百二十六章 战前筹备
其实伯颜怀着好几种心思,从东南路跟来的军力精锐都给了董文炳,目前跟随着他的不过五万多人,还有很多是运载粮食辎重的苦役,说实话战力并不充足。()
真正负责攻打广州的主力是从襄阳南下的阿术,还有负责支援他的阿里海牙,他率军赶来不过是堵住一个方向,如果广州宋军败退最好向东南方向撤离,顺路把在新会的张世杰一并收拾掉。
领军南下的阿术走的也不快,他一直在坚持着把所经之处都变成牧场的想法,不过他的手下们在想在附近找到普通百姓也很难了。杀人魔王的绰号,从河南道就给阿术戴上了,凶名一出百里之内人烟稀少,原本繁华的大地上一片荒芜。
沿途的过多的山地丘陵也让骑马元兵很不习惯,就是没有宋朝军队抵抗骚扰,他们的行军速度也是不快,当他们翻过大山到达清附近的时候,阿术终于收回了杀光十里之内人口的命令。
清远县城也是空城一座,上次被烧毁大部分建筑之后,城内就没有宋人百姓驻留,只有一些无人照看的猫狗舍不得离家,再附近流浪成了野猫野狗。
阿术把中军大帐设在了清远,随后开始搜刮周边的木材,准备打造攻城的云梯战车,一边等着身后陆续跟来的大批军队。这点他选择的比较正确,如果靠近广州城无十里之内,就会发现比胳膊粗的树木都被砍伐一空,根本找不到适合使用的木料。
吕师夔和李恒已经打过两次广州了,尤其李恒的那一次年前攻城,几十里之内的木料和山石,都被他搜刮一空,不过还在败在了广州城外。
这些经过已经有人详细汇报给了阿术,尤其广州城头有威力巨大的火炮,能够击中三里地之外的目标,这都李恒围城失败之后,总结出来的重点所在。
可是阿术从来不信那些理由,他也看不起李恒这所谓的汉军元帅,在他眼里没有蒙古人攻不下来的城池,之所以失败,都是那些降兵降将不肯卖命出力。
不过蒙古人灭灭辽三次征西,两次大举南下侵宋,是世界军事历史上攻破城池最多的军队之一,同样也是杀人最多的军队。根据后世的记载,光是宋朝的汉人,在战争中死去的人口就有六千万,而金辽两国更惨,整个王族被连根灭掉一个不剩。
阿术耐心的打造攻城器械准备攻城,而广州城内也已经开始制作城头遮雨的活动雨棚,马上就要进入多雨的季节,必须要避免因为下雨影响大炮的使用。
两边的斥候巡逻队经常爆发小冲突,在清远和广州之间的地带随时都会开打,但是规模很小,双方派出都是十几二十人的小队,双方各有胜负。
伯颜所部也赶到了五叠岭和在此等候的的董文炳会和,傲气尽失的董文炳赤裸脊背,跪在伯颜的中军大帐之外,。
“败军之将董文炳,请丞相大人降罪。”
董文炳跪了一个时辰的时间,伯颜才从大帐之内出来,睡眼朦胧的好像好起床,看到已经发抖的董文炳,急忙上前双手搀扶。
“起来起来啦,宋军向来狡诈,吃一次败仗岂能雄心进去,大汗还指望董将军为他攻城掠地呢,快起来!”
董文炳感激的痛哭流涕,抱着伯颜的小腿放声痛哭,感谢丞相的不杀之恩,希望能够再次领兵杀敌立功。
先不表伯颜老道的御人手段,广州城内的宋军,这时候战意十足,有几位将领开始请命,想要出城迎战来攻的元军。骑兵的装备现在非常充足,赵天佑虽然没有理会姜寒尘,但是不妨碍他又从泉州弄来一万多匹战马,也不知道他们姜家,对蒲寿庚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才能满足蒲寿庚的贪心。
加上两次胜仗俘获的战马,现在广州城内已经有了三万骑兵,地方和营房都已经很拥挤,需拆除了好多民宅,才满足了日益增长的需求。
张镇孙第一次防守广州的时候,居民百姓毫无信心,拖家带口的忙不迭逃离,就怕一旦失陷全家都要丢了性命。反观今日在广州城内的百姓,没有人在讨论逃走的问题,都在替骑兵部队操心,如果继缴获元兵的马匹,应该把城内哪一快位置,改建成养马的场地。
珠江的航道一直保持着通畅,但是煤炭的紧张程度一直没有改变,甚至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不单单是因为大战将至的原因,而是元兵从源头彻底掐死了运输的路径,就是花高价也难以保障供应。
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料,从东瀛贩运来的硫磺出了点问题,一直和倭人做交换易货生意的一家商行,在海上运输的时候出了点意外,有三艘船只在海上沉没。
一时之间造成了港口硫磺的货源紧张,而有货的倭人借机抬价勒索,一船硫磺的价格翻了三倍不止,那家商行当时气不不过,就空船返回了泉州。
作为火药作重要的原材料,高品质的硫磺是提升火药威力最重要的因素,在香港岛没有获得更好的硫磺之前,从泉州转运来的日本硫磺,是保证火药威力的唯一选择。
接二连三受到的资源限制,让赵天佑心中十分无奈,这还没有进化到能源战争的时代,就提前尝到了资源受限的苦楚。要不说世界上所有的争斗,到最后一定是围绕着资源的所有权展开,而巧立名目的借口,只是一块摆在头上的遮羞布而已。
“我们的火药储备如何,能够支撑下这场战争吗?”
赵天佑返回了香港岛,召集周远刘金利,以及老冯头和后期涌现出来的一些优秀人才,开了一场每个工序环节都有人代表的大会。从炼焦开始一步步的汇报,物资的缺口,现有的库存及半成品,尤其需要重点了解的,就是爆炸火药的供应,能否保证开花弹的产能。
经过一整天紧张的核算和落实,所有的资源数据情况汇集到了一起,赵天佑一看顿时眼前一亮。
本书来自
………………………………
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军压境
人人欢迎您的光临;请记住本站地址:,,以便随时阅读《大宋崛起》最新章节。。。
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军压境
现在最重要的战略储备就是几种口径的开花弹了,是能够支撑广州城防,甚至改正整个战局走向的基础,当赵天佑看到最小的储备数量都在五千发以上,一直担心的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
“哈哈,辛苦各位啦,什么时候造了这么多炮弹,真是让人意外的惊喜啊!”
赵天佑满脸欢喜,扫视了一圈发现众人都是一脸的尴尬笑容,赵天佑又看了看清单,开花弹总数确实是两万多枚,没有看错啊!
“怎么了?哪还有问题?”
老冯头苦笑道:“教头啊,咱们在的城防红夷大炮有八十八门,口径稍小一点的主要装备在船上,现在将近快要四百门。子母炮咱们造的最晚,现在也有将近五十母炮四百子炮的数量,两万多枚炮弹分配起来,实在是不够分呀!”
“噢,这么一算还真是有点少……”
赵天佑稍微一算就明白了,五百多门大炮,两万发炮弹只能分配到四十发的基数,真要是全力开火,连两天都坚持不下来。元军这次征调了号称五十万的大军,已经是整个广州城内军民总数的两倍,而元朝在广西、云南一带,还有十几万的兵力驻扎,随时都能够挥师发往广州支援。
这场战争几乎可以等同以前崖山海战的地位,只要战败就意味着灭灭亡,对与元军也同样的重要,因为整个蒙元的骑兵只有一百五十万人,还有在元大都留守,防备其他部落窥视大汗之位。
阿术和阿里海牙所部,是南下侵宋的绝对主力,要是都折损在广州城,那么一定会影响已经被盟元占领的城池,那些投降的汉军随时都有可能再次反叛。
所以说这场酝酿中的旷世大战,规模已经持平曾经持续几年的襄阳之战,所以来说这点物资储备简直就是毛毛雨,一定要掰着手指头用,随时都可能断顿。
“海上作战自从上次灭了朱清的船队,元朝水军已经七零八落,形不成有效的战斗力,还没有装备到船上的大炮,全都停止装备。水军照常训练,南海舰队的巡逻重点改成珠江航道,要保证这条水路的绝对通畅,这个广州的命脉不得有一点马虎。
冯师傅,上次咱们说的在野外移动的炮车做的怎么样了?现在可以稍微降低一点标准,尽快的生产一部分备用。普通刀剑的生产暂停,重点生产箭头和炮弹,尤其是破甲锥,数量充足的话可以装备到城头的普通士兵,借着地利他们也能用得上。”
周远接着道:“赵将军,现在的局势虽然紧张,但是来香港岛做生意的商户越来越多,也是靠着这些商行的运输,我们的物资才不至于断绝。
所以我建议赵将军联络一下这些有实力的商家,挑个时间设宴招待他们一次,给他们点好处安安心,也好把他们的生意和咱们在绑的紧一些。”
“嗯好,周远提的这是个好建议,安安他商户们的心,也给点甜头尝尝,可以把将来的利益拿出一些来,让他们多卖点力气!”
无利不起早,天下的商人都是逐利而来,只要代价足够高,什么东西他们都敢贩运。就好比蒲寿庚收到足够的代价,元兵暂存的战马他都敢卖掉,当然他肯定有足够的把握,付出一点好处,把这件事情悄无声息的平掉。
专门转运硫磺的商行,已经从香港岛手里赚了十几万两的银子的差价,要不是东瀛商人趁火打劫要价太高,他宁可不赚钱跑一趟,也不会空着船回来。
但是生意继续要做,东瀛人的硫磺自己也用不到,卖不出去了他们也着急,可是这样一来二去的就耽搁时间,而时间对于香港岛来说,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所以现在需要赵天佑开口放话,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把东西给我弄来了,只要不是旷外的价格就能接受。香港岛保证每一家商行的利益,并且希望有能够同甘共苦的商行,在将来香港岛对外出售的商品,可以享受独家经营的代理权。
赵天佑并不擅长去沟通这些商家,只需要酒席的时候他露个面,敬敬大家的酒,具体的业务自然有人去谈,对于这些商行里的二掌柜来说,能见到赵天佑都已经是无上荣耀的待遇了。
这一次宴会效果非常好,有了赵天佑口头的承诺,所有的商行都替香港岛上心,在自己有渠道的地方,寻找煤炭硫磺还有铁矿石的货源。
驻扎在清远的阿术大军已经陆续到达,元军的骑兵逐渐地靠近广州城,早间几十里的空挡范围逐步压缩,慢慢的元兵前锋营到了广州北城五里铺驻扎,吕师夔曾经设过中军大帐的村子。
广州城头之上架竖起了八丈高的塔哨,日夜不停的有瞭望手观察元兵动向,香港岛上研发制造的简易望远镜,有两部就在塔哨士兵的手中。
不过这两个望远镜实在是粗糙,镜片是由天然水晶磨制,透光度一般也就有三四倍的放大,对焦也不是很准确,看时间久了会让人头晕眼花还会呕吐。所以每个人轮换着看两眼,不能一个人长时间的观测,但是五里之外元兵的大概动向,还是绝对瞒不过城内的监视。
赵天佑不懂得制作玻璃的工艺,制作透镜更是两眼一抹黑,反正是大概和沙子石英之类的烧制,也可以从大食人那里去学习一下。香港岛上的生产力都在为军工服务,所以玻璃这个并不重要的东西,赵天佑一直没有提上计划,不过将来可以当做一门赚钱的行当来做。
东边伯颜大营驻扎在八里庄,从新整军带队的董文炳,带着两万精兵护送着四十辆笨重的大车,拉着四十门神勇大炮出了八里庄,一点点的向前推进。
在队伍的最前方是抓来的各族苦役,推着一车车的新伐下来的原木,尽可能的要靠近城墙,就地打造攻城器械。不过董文炳很清楚,宋军大炮能够有三里的射程,所以木料场必须要建在三里之外,准备用原木打造出炮弹炸不动的坚固炮车。
可是城头上的宋军,会让他们安心的准备吗?
………………………………
第二百二十八章 试探
第二百二十八章 试探
距离城墙三里之外,董文炳很小心的反复勘察,三里的距离觉得还是不够,又往后撤了几百步才钉下地锚。()手下的匠人们设计了一个可以移动的木屋,全都用粗壮的原木铆接而成,从理论上可以抵御弹片的伤害,而神勇大炮就罩在木屋的下边,靠轮子推动着可以靠近城墙。
设计理念上非常的不错,可以称之为原始版的简陋坦克车,弓箭以及霹雳炮之类的武器,真的很难对于造成杀伤,而他致命的弱点是怕火攻。所以他们又蒙上新鲜的兽皮,在上边涂抹胶泥防止火攻,先不说实战效果,就说这个设计方案非常好的理念,说明董文炳手下还真是有能人,才能想出这么个法子。
自从改良火药以后,神勇大炮的威力也提升了许多,射程早就超过了五百步,如果靠近城墙的话,已经能够杀伤城头上的宋军士兵,尤其他是漫天花雨式的射击,扩散的杀伤范围更大。
这可是董文炳唯一的能够威胁城上士兵的手段,所以他特别的谨慎也不足为奇,伯颜没有怪罪他失利,让他感激万分很不得立刻冲向广州城。但那只是一时的心情,发生过的事实一直在警告他,提防大炮提前做好防护,否则将溃不成军损失惨重,所以他才和手下人琢磨出这套看似笨拙的战术。
赵天佑在城头观察到了董文炳在干什么,心里顿时好生的佩服,给大炮做个大大的木头壳子,这不就是未来坦克车的雏形吗。香港岛也应该把这个项目纳入发展计划,快速机动还有防护的移动大炮,那不就是未来骑兵的终结者吗,虽然眼下看起来只是一个比较荒唐的笑话。
既然知道他们在做什么,赵天佑还特意嘱咐士兵观察他们的进度,先不着急动手,一定要他们把木屋全都完工,架到大车上之后在做计划。
董文炳计划的很好,等到他们攻城的时间一到,和其他门攻城器械混在一起,冒着城头上的炮火靠近城墙,然后打广州城一个突然袭击。
四十门神勇大炮并在一起,还真能重创城墙上的士兵,这样就能够给元兵创造登上城墙的机会。一旦展开贴身肉搏战,董文炳非常有自信,凭借手下自身的实力能够打开局面,那样的话破城之功就指日可期啊!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就在这方圆不到百里的地方,集聚着七八十万人口,他们都在等待,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机会出现,冲上去杀死敌人。
水军乏力是伯颜的遗憾,朱清所部被剿灭身亡的消息,已经是不正的事实,元兵在水上能够形成战力的只有张瑄所部,但是远在北方的大运河上,一时也调遣不过来。现在伯颜手头上只有一些从附近抢夺来的渔船,只能是供自己的部队搭个浮桥,或者行军渡河之用,根本形不成水上的战斗力。
而南海舰队的大船,每天来回的巡视珠江两岸,那种蔑视一切反抗力量的姿态,让偷偷侦查的元兵斥候无地自容,可是谁能有办法去跟他干一仗啊!
伯颜在八里庄扎营之后,阿术作为第一元帅,自然赶过来拜见丞相,就像对待董文炳一样的态度。阿术作为主攻的元帅,所有的军务都是由他做主,而东城这几万元兵,阿术同样可以支配调遣,来配合北城的攻势。
“最为大汗帐下最勇敢的勇士之一,我在这里祝福你,用你勇敢和智慧的力量,攻破广州的大门。只有依靠勇士的弯刀,才能让这些狡诈的宋狗臣服,远在北方大都的大汗,正在用目光注视着你。”
伯颜慢声细语的叮嘱阿术,这个战功已经不次于任何人的将军,晋升的通道已经打开,随时都能够再进一步,登上比肩左右丞相的位置。
阿术单膝跪下,双手举起微微的向着北方做叩首状,来表示对远在大都的忽必烈的尊敬。
“放心吧丞相大人,我会用城内宋狗官员的首级,来告诫这些宋人,抵抗我们只能获得更加悲惨的下场。”
三天过后,阿术的先锋营开始了第一次佯攻,试探城内的防守火力。
在这个时候董文炳的木排房子还没有完工,一起打造的云梯楼车等都不够数量,无法再东城组织进攻来配合阿术。所以董文炳特意去见伯颜,希望丞相能够通知阿术,尽量的往后拖延几日,等待这边准备的差不多了,再开始从北门进攻。
可是伯颜没有答应他,只是告诉董文炳,抓紧时间尽快完工。并没有指望他能够起多大的作用,就是在阿术正式攻城的时候,从东门配合一下,分散城中的守卫力量。
董文炳忍住心中的怨气,退回自己的驻地之后,他指挥手下昼夜施工,要求三天之内必须完工,每拖延一日就要砍掉十颗脑袋。不过这个活计可不是靠人多和力气大就干得快,一个好木匠得学徒三年才能做个板凳,如果按照董文炳对坚固程度的要求,能够上手干活的木匠真的不多,其他人只能是打个下手帮忙。
广州北门外,同样是用木头打造的防护墙,开始缓缓的推进,像个大帽子似得掩护着下边不多的士兵,他们手中拿的并不是刀剑弓箭,而是挖土施工用的铲子。
阿术虽然残暴弑杀,可不代表他是个莽撞之人,反而他在元军将领之中,打仗的时候最为冷静的一个。广州城头大炮的威力早就有人描述过多次,李恒的失败,张弘范败亡,都和大炮有关系,他肯定不会轻视大意的。
既然他开始试探着用兵,肯定已经有了相应的防护对策,对于大炮的威力,他还是真的想亲眼见识一下。
“嘟……嘟……”
牛角号声响彻广州城上。
“元军出兵啦,元军出兵啦!”
塔哨上的士兵,发现了从元军营缓缓出来的奇怪队伍,第一次吹响了示警的牛角号。
北城门上顿时人声鼎沸的忙碌起来,不过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虽然忙但是一点都没有乱。
赵天佑和文天祥一起登上了北城门,看着缓缓而来已经进入大炮射程元兵。
“赵将军,能看出他们这是什么战术吗?”
本书来自
………………………………
第二百二十九章 我自在城楼观山景
第二百二十九章 我自在城楼观山景
赵天佑摇了摇头道:“暂时还看不出来,不过他们很害怕咱们的大炮,拍出来的人不多还藏在木排下边,应该是来试探咱们大炮威力的炮灰吧!”
文天祥久经守城战役,对于元兵所有的攻城手法都佑所了解,但是今天的情景,还真是第一次见到。
“放他们进来?反正就这点不过千把人的队伍,就是冲到了城下,也掀不起什么波浪!”凌震对此倒不是很在意,反倒希望和元兵尽快的接触开战。
赵天佑没有表态,火器营的士兵们已经进入备战状态,只要一声令下,立刻就有二十门以上的大炮可以发射。如果瞄准过来的到四只支元军队伍,马上就能验证开花弹的威力,把人藏在木排后边,能不能阻挡住宋军杀手锏的轰击。
赵天有没有下命令,城头上的宋军就看着元兵慢慢的接近,随着时间的流逝,元兵的木排终于停了下来,这个时候距离城墙差不多有一里的距离。
“停下了,是不敢往前走了,还是要做什么?”
不管有多少的投石机、攻城楼车等等,守城的都有相对应的办法,这也是宋军几十年来守城中琢磨出来的应对之策,但是看不透今天的元兵在做什么,文天祥不禁皱起了眉头。
“我知道了,这是工程兵,不是来打仗的,他们想要那个距离建立固定的工事。”
赵天佑凝神静气的盯着一会,看到了元兵躲在木排下边疯狂的在挖土,这么远的距离肯定不是挖地道,应该是想建立一个可以不惧大炮攻击的固定工事。
这个法子看似简单还不讨巧,但是和于董文炳打造移动木房子,有异曲同工的道理,都是为了建立一个防护大炮轰击的安全点,让元军可以从容的靠近城墙。
“不许开炮,让他们把公事挖好,看看他们有没有真本事,能够挖地三尺钻到城门外。”
赵天佑心道,科学不是靠理解就能解决的问题,炮弹的爆炸并不简单的是靠木头、靠挖深坑就能够预防的。当你把乌龟壳造好的时候,同样把攻击的机会让了出去,丧失灵活机动的特性,在人员众多聚集的时候,一颗炮弹的爆炸,更能造成巨大的战果。
不管用什么方法到达城墙外,还是要面对大炮的轰击,这是个永远无法回避的问题,但是避免了元军在接近城墙的时候,本来需要付出的代价和战损。
不出赵天佑所料,这些元兵并没有想挖一条直达城下的地道,而是在原地挖了一个坑,并把木排拆开竖起来,埋在大坑的前边防护大炮的攻击。这样来一来等于在城外一里的地方,元兵盖了四座巨大的工事,并且他们还在继续的挖通道,试图将这四座工事连接起来。
赵天佑看着慢慢施工的元军,心中开始推演将来可能产生的变化,慢慢的盘算有没有必要现在就开始阻止他们,还是默默的看着,等到他们投入更大兵力的时候再起攻击。
对于开花弹的威力,赵天佑很有信心,尤其城头装备的这种最大口径的大炮,发射六斤装药量的开花弹,随着工艺的慢慢提高,已经有了足够的威力作保证。
要说能够对付现代装备的装甲车,那是有点吹牛了,但是仅凭把原木连接起来的工事,挨不住几颗炮弹就会稀巴烂,根本就保护不了里边的士兵。
在崖山战役之中,比它小一号的船用大炮的轰击,对上的是最新打造的大型战船,甲板的厚木板足够结实了吧,还不是一炮砸一个洞,躲在船舱中被炸死的元兵不计其数。
四处建成之后连接到了一起,通道足有一人深可以并行三五人,可以让元兵快速的在几座工事之间自由转移,有点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中广泛应用的战壕。
不得不说元军当中也有能人,这么超前的法子都能够想出来,要不是元军一直在火药武器应用上落后,赵天佑就要怀疑忽必烈身边是否有和他一样穿越而来的帮手。
文天祥却对这样的工事没有解决的办法,眼看着逐渐成型有点沉不住气,一旦大炮的威胁和杀伤力降低,广州城可就危险了。
“天佑,咱们不能放任他们继续了挖坑了,照这样下去很快就能够挖到墙外,今天就派骑兵在夜间出城捣毁它们。”
赵天佑笑道:“文大人,你就让他慢慢挖吧,他们也是拿不准这个法子好不好用,咱们一动不动,现在拖一拖时间对咱们有好处。”不光没有装备上船的大炮挪到广州城头,赵天佑还下令拆了二十条炮舰的大炮,总共凑了两百五十门,正在慢慢的运进广州城内。
这也是赵天佑感到了压力,阿术手下没有玩硬攻的战术,就更要提起万分的小心。经过仔细考虑之后,水上保持二十条炮舰的战力,就足够威慑整个珠江水域,所以才劳民伤财拆掉船上装备好的大炮。
广州城头的沉默,其实把阿术也搞晕了,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安排。
对于宋军可能用大炮轰击,派出小队骑兵突袭,或者是直接大军出城强攻,阿术都做了充分的安排和应对,唯独没有考虑过宋军就瞪着大眼干看着。
就好像攥紧的拳头打到空气中,没有受力的目标反倒更加难受,一直想见识宋军大炮真实威力的计划,不得以还得继续忍耐。这个挖掘工事的目的,阿术的目的并不简单,派出去干活的元兵,大都是由杂役和苦力组成,从第一天开始就是被抛弃的炮灰。
在阿术看来,广州城头的大炮如果威力像别人说到的那么强大,那么在大炮连续的轰击之下,元兵根本就没有战胜的机会。而宋军没有追击战败的元兵,也没有去进攻云军占领的城市,那么一定是有其他的原因受制约,不管是大炮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