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崛起-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次的爆炸对于董文柄的队伍来说,绝对是灾难性的、毁灭性的,这次的爆炸声连成一片,角度也参差不齐。有落地爆的、有在半空爆的,还有的滚落在元兵的两队之间才响的,如同再沸油锅里倒了一杯水,一千多匹马再次受惊。
轰天雷的弹丸威力不如地雷,但是杀伤效果并不低,因为密集爆炸的效果让人无处可避,这三百兵马还没发起冲锋就被瓦解,人仰马翻的溃不成军。
“啊!又来啦!”
几声元兵的惊叫响起,大部分人抬头一看,半空中又是一串点燃的轰天雷,带着丝丝的白烟飞向坡下,目标是原地休整的元兵大部队。
“哎呀妈呀!”
等不到董文柄发布撤退躲避的命令,残留的人调转马头朝着黑松林方向,挥鞭疾驰看谁跑的快。没有马匹和装备的元兵,那也没有闲着,赤手空拳的迈开两条腿,刷刷的往前跑,都不知道前方是什么,反正是不在这个五虎坡下呆着了。
董文柄被十几个亲兵簇拥着,裹在队伍中间一路向前飞驰,他的额头也被一颗铅弹打个口子,鲜血流了一脸遮住了眼角。胯下的马匹无需控制,现在也控制不住,一旦强行勒马被甩下去可就死路一条了。
苏勇的五百多刀盾手已经飞快的冲到坡路之上,挥刀解决路上的伤兵,一边追击步行逃走的元兵,这仗打得太顺手了,就想到了瓜田里摘西瓜一般的容易。
“行啦,不追了,跑的太远的不用咱们管,文大人在前边自有安排!”
苏勇一刀劈翻一个抡着弯刀顽抗的元兵,接上去一脚踩住了身子,对着他嘿嘿笑了两声。
“你杀了我多少宋人?”
“快动手,宋狗,大爷不怕死!等我们的大军攻下你们的城池,把宋狗全部都杀光!你们的小孩你们女人,哈哈哈,一个都不留!”
“尼玛的,嘴巴挺硬啊!看看老子的刀快,还是你的嘴快!”
苏勇转过刀背对着元兵的腮帮子就是一刀背,这一下啪掉他半边牙齿,嘴里哇哇的往外吐血沫子。
“兄弟们,元兵的脸打着也流血,给我使劲的杀啊!”
………………………………
第一百零七章 步步杀招
黑松林内沿路的大树上埋伏的宋军,努力的拉扯身边的树枝,希望能够掩住自己的身形,可是遮蔽的效果总是不好,不是露头就是露屁股。
“哎呀,这哪里是埋伏啊,在树上当靶子吗,元兵的眼睛只要不瞎,就能够看见咱们!”
秦松身边的副将一直在抱怨,五百弩手只能发生一轮,杀不完元兵就要挨对方的弓箭,神臂弓在树上难以脚踏上弦,难道文大人不懂?
“胡说八道,再乱说我掌你的嘴!”
秦松靠着一颗大树,握着手中的长枪,今天带这些人出来埋伏,他就没有想着活命回去,一个将军能够死在战场上,就是最有力的证明。邓怀远的死在赵天佑箭下,可是他作为一名武将,又能够怎样,赵天佑的刀下留情已经让他心寒,根本没有能力去报仇。
对赵天佑的怀恨之心转到了文天祥身上,在他刚接手漳州军政大事的时候捣过乱,不怎么配合,今天被派出来的时候他和苏勇是一个念头,文天祥要借元兵铲除异己!
既然这样不如死在战场之上,也能证明我秦松对大宋朝廷的忠勇之心,多杀几个元兵让文天祥看看,血染疆场才是我男儿本色,你们那些文官只能坐在那里发号施令。
远处传来隆隆的爆炸声,和当时城头试验霹雳炮的响声一样,秦松一阵纳闷,难道文大人把城防弩搬到五虎坡上去伏击元兵了?没等他琢磨明白,远方就传来地动山摇的马蹄声,决战的时刻已经到了,也是他自己生命的尽头。
秦松对着埋伏的军士下达了一个备战的命令之后,就准备一会飞身跃下,与元兵在大路上拼个你死我活,把这一腔热血洒在这黑松林下。
前方哨兵尖锐的口哨声,提示埋伏的队伍不要动手,等到飞驰的马队一冲而过之后,秦松刚才已经燃烧的血液却已经沸腾了。
“将军,这是哪一出啊,难道是元兵是来专程给咱们送马的?文大人特意嘱咐咱们射人别射马,厉害啊文大人,未卜先知!”副将嘴里滔滔不休,听得秦松有些不快。
“要是能未够卜先知,还叫咱们来埋伏个屁,直接弄点草料接收马匹多好!”
秦松说是说心里也一个劲的翻腾,作为一匹马上的战将,而没有骑兵可用,那是多大的遗憾啊!要我有三千铁骑该如何如何,是宋军大将们经常说的话题,眼看着跑过去七八百匹战马,他也眼馋这些马匹会落到谁的手里。
“那倒也是,不过文大人嘱咐了要射人,咱们肯定有机会射的!”副将的嘴就是那么欠抽,要不是他从当兵就跟着秦松,他得怀疑是不是文天祥派来要气死他的人。
五虎坡方向再次传来爆炸声,秦松这次听得真真切切,绝对是轰天雷的声音,看来文大人不是瞎安排,而是真有准备,这回应该是元兵了吧!
“吱、吱。”
哨声传来,马蹄声紧随其后,滚滚飞驰而来的元兵队伍,竟然是丢盔弃甲一路歪斜而来,冲在最前的骑兵连弓都没有背,这回可是捡到大便宜啦!
“嗖、嗖、嗖!”
神臂弓特有的发射声音不绝于耳,两三丈的距离****出去的弩箭穿胸透甲,甚至能把人整个射穿。要不是神臂弓发射缓慢,上弦需要大力,坚持不了三轮射就被骑兵冲击的弊端,这个宋元之间的战争,结果真是不知道会是怎么样。
闷哼惨叫不绝于耳,中箭落马倒也算是一了百了,有的元兵中箭却没落马,身体被射穿血流如注,还要忍受马匹飞驰的颠簸,活生生的把血流干才栽下马背。
五百人真的只能发射一轮,也只来得及发射一轮,留下一地的尸体之后,董文柄的马队已经冲过了黑松林,朝着漳州城疾驰而去。这时候马背上已经稀稀落落,一千匹马背上只有五六百的士兵,其他的都是空鞍,只有束在鞍上的箭袋水袋,才能说明他原来的主人是谁。
董文柄擦干净脸上的鲜血,看着已经残败不堪没有士气的队伍,心中生起了一丝退意。身后有追兵借着山势扔炸弹,这里一马平川谁能困住我,我率队纵马绕城走一遭,再渡九龙江回去搬救兵吧。
“听我命令向东绕过城墙,咱们转道九龙江,返回鹭岛搬救兵,再来把漳州屠城,活扒了文天祥这个丧家犬的皮!”董文柄选的这条路比来时远了三倍不止,不过只要不回马面对那些扔炸弹的宋军,他相信剩余的者五六百人不会有意见。
城头上旌旗招展帅旗飘扬,一排排的宋军远远的看着城下的元兵,早就没有了往日的那种敬畏害怕的表情,换上了无比轻松的笑意。那些衣衫不整的人就是杀遍天下无敌手的元兵吗,最早的时候邓怀远用壕沟杀了一百多人,这次文大人又打的他们如丧家之犬,那还有什么可怕的。
董文柄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对着城上来一组冲刺发射几波箭雨,可是看看身边惊慌失措的战士,摇摇头打消了念头。
“出发!”董文柄一抬手,队伍一拨马头向东进发,他对着城头上的人投射了一撇怨恨的眼神,打马就走。
可是文天祥是个好客的人,好不容易来了两千匹马,就是都打死吃了马肉,也不会那么轻易放他离开的。前队一阵惊呼惨叫,几十匹打头的马匹跌进了壕沟,马上的士兵也被尖锐的木桩刺死,很显然的此路不通!
这一下董文柄都害怕了,壕沟上边盖着薄板浮土,肉眼望去根本分不清楚,如非派人下马一点点的用木杖探路,否则这些骑兵就都交代在这了。
怎么办怎么办,董文柄望着前方心急如焚,文天祥个老狗居然步步为营,到处都布下了杀着,今天真是大意了不该来啊!可是现在后悔都没有用了,只能用命去拼出条血路了,反正是别人的命。
“五十人向左、五十人靠右,上前冲过去!”
董文柄已经急眼了,这种拿命填坑的命令一出,几个蒙古族的头领顿时脸色大变。
………………………………
第一百零八章 死里逃生
“董大人,不是还有些马匹吗,不能拿咱们勇士的生命去填坑啊!”
“就是啊!先把一些马匹赶过去试试,好像靠近城墙的那一边没有壕沟!”
董文柄咬了咬牙强把心中的怒火压了下去,别看他是宋朝降将,可是连连立功之后地位不低,加上他手段残暴,一般的元兵对他都很惧怕。
“好,我记住你俩了,等有机会先把你们俩送上西天,敢对我不满那就是找死!”
董文柄一摆手喝到:“好,各队引五十匹马在前探路,大家都靠近城墙这边走!注意提防城上的攻击。”付出几十匹马的代价之后,终于明白了,活路距离城墙不足两百步,想活命就要头顶着盾了,就看谁被射到了就自认倒霉吧。
文天祥率领大批弩手已经在东城墙上等候,董文柄身穿的银甲铜盔已经被文天祥特意叮嘱,霹雳炮优先对着他招呼,争取今天把他留在漳州城下。
两百多步的距离,正好在神臂弓的射程之内,马背上的元兵都很清楚,这条路上可都是要命的弩箭,就看谁跑得快了。聚在一起的元兵在等命令,准备一鼓作气的冲过这块死亡之地。同样的漳州城上的霹雳炮手,手拿着信香已经瞄准了人马聚集的地方,就等着文天祥一声令下,点燃霹雳炮炸他的遍地开花。
“大家给我冲!第一个回到大营的算立大功!赏黄金百两!”
董文柄藏着亲信中间,挥着马鞭大吼,他自己心里清楚,今天能够留条命回去才是真的,再多的黄金死了有吊用,还不是忽悠木脑壳的笨蛋。
“哗……”人马一阵骚动,有些听到黄金就忘了自己是谁的家伙猛往前冲,队伍一下就乱了,最边上的愈发要靠近城墙那一断。
一千名神臂弓手分成两排,在元兵马匹刚一动的时候,第一波弩箭就像泼水一样,浇向了伏在马背上的元兵。发射完弩手足蹬弩臂,双手用尽全力拉开皮弦,挂到机簧之上的时候,这名弩手的头上就布满了汗珠。
这时候身后的那一拨手里的弩箭已经射出,弩手顺势倒地上弦,第一波弩手顺势站起来瞄准发射,就这样轮番交替三轮之后,城墙下变已经布满了人和马的尸体。
脱离神臂弓射程的元兵刚刚有些小激动,城上发射的霹雳炮已经钻进了人群中。
“轰轰轰!”
十几组霹雳炮几乎同时炸响,残余的五六百骑兵就像被冰雹敲打的麦苗,成片成片的倒了下了,再地上翻滚呼喊惨叫。今天这仗打的,连个毛都没看到就迈进了地狱的大门,这些元兵连委屈带憋气,那惨叫声别提多刺耳了。
霹雳炮打了两轮过后停止了发射,只有十几骑保持完整的冲过了死亡地带,根本没人回头看自己的队伍还有多少人,一直向着九龙江方向飞驰,哪怕是亲爹叫也不会停住的。
所谓的祸害活千年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这是十几骑里边就有主将童文柄,不过他可是靠几个亲兵拼死护着,才能幸免被霹雳炮炸下马来。
等他们逃出几十里之后,董文柄清点了一下人数,发现自己咒骂了半天的两个蒙古头领,居然也逃了出来,这回去之后还不在索多面前说自己的坏话啊!
董文柄身边的亲兵还有六个,蒙古族的骑兵仅剩八人,让董文柄心里翻来覆去的折腾,终于在九龙江边动了手。七个人偷袭八个人,都在惊慌失措暗自伤神的时候,对身边的同袍毫无提防,几乎都是一刀毙命尸体落于马下。
仅剩的一名头领,看着董文柄直摇头,拔出了自己的弯刀横到了脖子里。
“如果我死在你手里,恐怕长生天都不会宽恕我,你就是一头没有人味的恶狼,希望你永远被你害死的人诅咒,永远都没有安宁的那一天!”
“去你吗的,谁叫你敢说老子的不对,那只有一个下场,就是死!”董文柄轻蔑的看着他,毫不在意这是跟随他征战厮杀许久的老兵,刚才死掉的一个元兵,刚才还替他挡了一支弩箭,没想到还是死在他手里。
“大汗的眼睛是雪亮的,披着狼皮的恶人休想瞒过去,你已经看到了你的将来……”
董文柄一挥手中的染血的长刀,狠狠地问道:“你看我将来怎么啦?封王还是拜相……哈哈哈!”
小头领往下一拉手中的弯刀,不管颈中乱喷的鲜血,眼睛还是直勾勾的盯着董文柄,直到身子歪倒落于马下,那两只眼眸还在董文柄身上。
“滚你吗的去死吧!和我作对的就没有一个好下场!文天祥,你给我等着!我董文柄不血洗漳州我跟你的姓!”
董文柄对着漳州方向叫骂了几句,领着几个亲兵急匆匆的逃走了。
漳州城内张灯结彩,八万军民共同祝贺今日大破元兵,几百匹死去的战马变成了烤肉,被送到了每家每户。文天祥亲自设宴犒劳今天出战的军兵,在州府前边的广场上摆了一百多桌酒席,每一桌他都带着官员敬酒,一直把酒言欢到午夜时分。
同在一桌喝酒的秦松和苏勇都是大红脸,没少被手下的军兵灌酒,不过今天两个人实在太高兴了,对文天祥的猜忌之心一去,马上就明白今天上故意送给他俩的功劳。
“苏二哥,咱们说是说闹是闹,今天文大人如此对我,叫我好不惭愧,屡次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丢脸啊!”
苏勇摸了一把脸上的酒渍道:“秦老弟话说的不错,文大人对此待人,乃天下真豪杰真英雄!我等自愧不如啊,只能是肝脑涂地为大人尽瘁。”
“二哥我敬你一杯,来来来干了,别的不说了,等我的骑兵大队训练成型之后,再请二哥多多的提意见,小弟需要二哥指点才行啊!
苏勇一皱眉马上急了:“什么什么?秦小子你说什么?骑兵大队那也得我先来吧,一个满编大队八百人,我手下人的正好啊!哪里还用的着兄弟你分担,谢谢兄弟就不劳你费心了!”
这两人为了刚得战马归属吵嘴的时候,赵天佑正在看着广州城外那一座座已经稍具规模的楼车出神!
………………………………
第一百零九章 城防利器
一眼望去在西城门外有二十余座快要完工的楼车,旁边还堆积着一些刚从别处运来的木料,不少被抓来的汉人被当做了苦役,昼夜不停的在修整木材打造楼车。
对于三丈多高的城墙来说,稍高于城墙的楼车威胁巨大,靠在护城河外也就是大约百步的距离,隐藏在楼车里的弓箭手只需向城内不停地抛射就行,都不需要瞄准就能大量杀伤城墙上的守军,连同城墙内侧堆积的物资同样受到威胁。
除了前排的楼车之外,还有一些架子初具模型,粗大的原木为轴一看就知道是投石车,好在这些攻城机械都以一个特点,移动不便并且得挪到靠近城墙的距离才好用。如果都能做到远程武器,那么这城墙都不用守,大家直接打地面战斗好了,省的被动挨打不能还手。
但凡是木头造的东西,都有个怕火的缺点,元兵很清楚这个弊端,在楼车外层涂抹胶泥,覆盖上一层新鲜带血的牛皮马皮,目的都是防火阻燃。
历代战争中的攻城大战,都各有特色,进攻方绞尽脑汁的破坏城墙、城门、甚至是挖地道进城。而守城的部队也无所不用其极的火攻、水攻、释放毒烟还有借风势扬尘之法等,为的是打击攻城的人员,破坏攻城的器械。
并不是只有元兵在建造楼车和投石机,城内也在建造十余丈高的云车,主要目的是瞭望敌情,提早发现城下元兵的动向并且传递给城防部队,最好兵力的部署和调动。
城墙上得投石车也有很多,七八十斤一块的石头是最适合施放的重量,再重一点投不出去多远都是徒劳,再小一点的石头投出去了杀伤力又不够。
金国入侵北宋汴京的时候,就曾打过一场非常大的投石战,金兵围困汴京之后,围着城墙架起了五千余架投石车,在汴京长达50里的城墙外同时向内攻击。
金军发射了无数的石弹,以至于汴京郊外当时竟然再也找不到石块!金兵为了补充石炮供给不足,把城外的石碑、石磨,墓地的石羊、石虎等,都砸碎当做抛石。
当年金兵使用过的最大的投石车,其自身重量需有两百余人才能拉动,一次可以把几十斤至几百斤重的石头,投掷到百步以外的地方。金兵往往集中攻击一处,百余门投石车同时齐发,射到城上的巨石如同下雨一般,城头上防守的宋军躲避不及,死伤众多。
攻城时先将护城河填平,而后大量的投石车炮齐发,再辅以大量强弩,能够一举击溃守城部队的部署,进而出动与城墙等高、可容纳几十人的巨型楼车对城池展开火力压制。
赵天佑很清楚这种攻城的手段,宋军的守将也有相应对之策,但那已经都有点落伍了,因为现在已经有了优质的火药,稍具威力的雏形火炮。
不过这取决于大家实力的消耗,元兵带着必胜之心南下,可以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上次吕师夔放弃广州退走的时候,就曾经想过什么时候准备好了再来,还不是一蹴而就拿下广州城,防守的宋军根本就没有取胜的机会。从没想过还没开战就被赵天佑狠狠地咬了一口。
“赵将军!香港岛来送货的船刚到,周远师傅带着一些工匠师傅也来了!”
赵天佑点点头,跟着手下赶去南城外的码头,心中也着急想看看新式武器,周远和老冯头他们对于描述领悟了有几分。因为现在的材料基础有限,说过多复杂的机构也无法实现,赵天佑就把明代从欧洲引进的红夷大炮搬了出来,这是目前工艺和人力能够制造威力最大的武器了。
红夷大炮射的远射的精威力巨大,除了性能优良的火药配合之外,再就是老冯头设计出来的开花弹壳,才是重中之重的关键所在。浇铸出来两个半圆弹壳,能够依靠牙子契合在一起,严丝合缝契合紧密,然后再用铅锡密封灌装火药。
模具设计的非常精巧,还留有固定导火索延时燃烧的暗槽,加上赵天佑提出的甜瓜手雷的外形特点,这一枚开花弹爆炸之后,能够碎成均匀的三十片左右,威力几乎能够与二战使用的小型迫击炮相当。
设计的理念是没有问题,一点弯路都没有,但是制造的过程就足够艰辛,从在香港岛落脚之后,对于岛上没有天险可守得危机,赵天佑就把大炮的设计原理分发下去讨论。将近小半年的时候,浪费了无数的人力财力,才有了四门简单的成品,根本没有拿出来亮相的意思。
可是元兵在城外制造的这些攻城器械,威胁和杀伤力巨大,光凭制造这么巨大的数量,让赵天佑不得不拿出压兜的宝贝,尽管还不太成熟。老冯头铸造的一门炮身就足有两千五百多斤重,原型的红衣大炮更大更重,最小的也要超过四五千斤,由于时间仓促,连炮架和炮车都没有做好,就被赵天佑强行要了过来。
通过大量的使用滑轮和绞索,香港岛搬运重物时还专门打造了架子车,利用杠杆和滑轮的作用,移动两千五百斤的炮身,还是需要不少的人力配合才行。
架子车拉着将近三米长的炮身,在路上推行的时候吸引了无数的目光。到了东城门下的时候,众多的军卒齐齐伸手帮忙,想把这个吓人的大家伙抬上城头,可是圆鼓鼓的没有地方下手不好用力。
“还是搭架子用最大的滑轮,有四组长绳就够了,凭人力上城墙的坡道,很容易脱手非常危险。”香港岛的工匠们,对于杠杆力学原理滚瓜乱熟,看到用蛮力干活的都嗤之以鼻。
赵天佑看着威武雄壮的炮身,心里有一股小激动,这才是城防利器啊,如果城头架上三十门大炮,不用等元兵进攻了,直接开炮把他们轰回老家。
想当年的红夷大炮在山海关、锦州的城防战争中,出尽了风头,就连当时满族的努尔哈赤都被开花弹炸死。现在它们也穿越了几百年的时间,来到了广州城头,能够再次创造更好的战绩吗?赵天佑心中很是期待!
………………………………
第一百一十章 严阵以待
红夷大炮是前膛装药的滑膛炮,注定了是需要繁琐的填装步骤,首发之后极低的射击频率,但胜在射程远威力巨大,就是欧洲人发明它初期也是靠数量来取胜。强大的葡萄牙四处征战侵略的时候,一艘战舰上多达四十余门红夷大炮,能够扛过它一轮齐射威力的对手少之又少。
对于后世火器影响更大的佛郎机炮,因为能够连续开火俗称速射炮,是一种铁制后装滑膛加农炮,整炮由三部分组成:炮管、炮腹、子炮。按照结构精巧的配合,已经操作的难易程度,赵天佑把他们列为下一项需要攻克的目标。
因为出于先后考虑,目前是被动守城,优先研发制造不便移动的红夷大炮,在城头形成威慑力极大的武器,把元兵的攻城器械轰个稀巴烂,还能对元军人员马匹形成巨大威胁压制。
一旦战争优势巨大,需要追击元兵出城打野战的时候,方便移动和发射的小佛郎机速射炮,更能对骑兵形成巨大的威胁。历时四十余年的元宋战争,元朝依靠的是人数较少的骑兵队伍,打败了上百万兵力,几千万人口的宋朝。除了宋军一直是被动挨打防守之外,其中关键是宋军就是打了胜仗,也只是战略上获得胜利,而无法大规模的消灭元朝士兵的有生力量,而一旦战败就是整个城池彻底的沦陷。
而这次的广州城之战,让李恒有些谨慎再谨慎的对待,还没有正式开战的时候,已经损失四千精锐骑兵,这是他参加侵宋战争十余年来都没有的事情。李恒率军以前也有中埋伏打败仗的时候,不过损失个几百人就是多的,对于宋军的战斗力已经形成了固有印象,从未觉得打败宋军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经过和吕师夔的商议,定下了围而不打战略,留着两个门户任城中军民自由进出,然后再北城西城门外大规模的打造攻城器械。但是又人为的拖慢速度,慢条斯理的在那里制作,摊子铺的挺大成品没有几个,每天让守城的人们揪心才是最大的威慑。
不是他不想硬攻广州,而是他觉得没有必要现在去死拼攻城,张世杰陆秀夫带着宋端宗在海上逃亡,和朱清的战船打一战逃一点。已经离开了福建海域进入广东潮州地界,陆地上的元兵人马没有跟进,只有张弘范的大军从江西取道广东,准备去攻打梅州。
朱清刚刚又得到蒲寿庚的六百条新船,兵力正在大规模的调整,所以对张世杰所部是紧追不舍,但又保持距离不打大规模战役。一直咬着张世杰的船队到了潮州,当时潮州还在宋军统管之下,对集结在海面的宋军船队提了强大的补几。
本来宋端宗可以上岸进驻潮州,大军也可以在梅州集结,对抗陆路来攻的张弘范,南下又能和广州的张震孙形成呼应,所不说形成多大的反攻能力,但是最起码相互支援的撑久一点。
在这举棋未定的时候,消失很久的丞相陈宜中从越南返回,没有组织到援军的他改变了主意,希望带领宋端宗去雷州定都,有琼州岛在身后支撑一定能够重整河山。
这个主意本来张世杰也考虑过,认为大有可行,甚至可以直接上琼州定都,但是由陈宜中嘴里说出来,那效果和味道就不一样了。于是在海上争论了三天,才决定不再登岸,直接开船起锚去雷州落脚。
这时候船队遇上了台风,宋军的战船折损无数,落水而亡的军民有上千人之多,宋端宗没有落水却被冷水浇头,引起了风寒。虽然情况发展稍有偏差,但是宋端宗依旧没有逃开病亡的命运,没有留给他机会登上碙洲岛,病死之后也没能埋在大屿山。
端宗病死属于国丧,应该大办丧事并且告昭天下,但是几位大臣知道,根本没人会在意丧事办的怎样。这时候最重要的是要稳定,朝廷尽快要推出一个新皇帝来支撑,否则的话风云飘摇的宋室朝廷马上就得完蛋。
这时候船队因为躲避台风,已经来到了湛江附近碙洲岛,于是由五岁的赵昺登基称帝,改国号为祥兴。这一且发生的时间都提早了小半年,应该是由于蒲寿庚提前投降元朝引发的连锁反应,而赵天佑在其中其没有起作用,也无法去论证了。
时间已经拖延到了祥兴元年的冬天,围困广州城的元兵一直没有动手,建造的攻城楼车已经有上百架,大大小小的投石车拍成了一行行。城外的元朝骑兵每天都出去遛马吃草,收集周边的成型木料,伐下来之后运到广州城外建造楼车投石车等攻城器械。
城上的红夷大炮已经有了八门,并且是每座城头之上都有八门,全部做好了非常坚固可移动的炮车,周远他们岛上试验过发射的威力,饶是知道不会有什么意外,但每次点火发射的人都是战战兢兢的。因为声音太大震动剧烈,发射之后炮管移位严重,如果没有坚固的炮车固定呀,真不晓得这个巨大的炮身会不会飞起来砸到谁。
老冯头还要继续铸造红夷大炮,却被赵天佑叫了暂停,耗费的精铁和别的物料太多,虽说张震孙也拿出广州城的银子支持了一些,但是铸造大炮这事赵天佑还是迟疑了。钱道并不是第一位的,而是他想通过实战检测一下凭记忆复制出来的工艺,能不能达到实战的要求,如果有不足之处,需要的是哪里来改进。
在他看来城头这八门炮足矣,别说他发射的频率太慢会影响效果,他的威慑力应该远远的大于实际的杀伤力。虽然发射的间隔时间太长,会给攻城的元兵太多空挡靠近城墙,毕竟主要的城防武器还是依靠成本更低的霹雳炮,以及可以投掷杀敌的轰天雷还有弓箭。
其实在没有大规模的连发武器之前,拼到最后一定是人和人面对面,真刀真枪的厮杀。有再多的攻城和防御的武器,也阻挡不住七八万人,一起冲到城下搭起云梯往爬,等他们冲上城墙的时候,最有效果的就是你手里拿的刀枪。
………………………………
第一百一十一章 工业化的初始
改换国号的诏书就那么随便的放到了案头,张震孙还没来得及起身客套一二,负责传诏的太监就已经转身离去。人数寥寥的几位禁军护卫在外边等待,只能从在衣着上看得出他们的过往,现在是满身的灰尘和脸上的疲惫,传昭太监要去的下一站是梅州,注定是充满危险的一段漫长路途。
对于幼帝驾崩又一个幼帝登基的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