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崛起-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恒的人战力很强,遇挫不急不躁,始终没有乱阵脚,不过也算万幸,要不然被围上就回不来了!”
杜浒提前带人逆流而上,在流川瀑沉了十几条装满巨石的渔船,河道没有三五天无法通行大船,拦住了李恒的运兵船。等他们在陆路集结的时候,杜浒带人转到了蜈蚣岭,在即将松垮的山坡上埋了火药,等李恒的先锋骑兵到时引爆,砸死了一百多骑兵还毁了通行的山路。
杜浒等人灵活机动,根据地形掩藏痕迹,对方派出的军情斥候一直没有发现他们的踪迹。不过当对方的斥候停下来休息时,拿出了一只烧好的叫花鸡,打开荷叶之后肉香四溢,被充当今天导航工作的小灰灰闻到了。
小灰灰的个头长得很大了,可毕竟是几个月的幼狼,游戏和玩耍之心便冒了出来,从隐蔽的地方冲出去咬死了那个斥候兵。抢了烧鸡之后大吃一顿往回跑,没提防被令一个查探低踪的斥候发现,一路追踪小灰灰的踪迹,发现了杜浒隐藏在林间的小队。
“今天你们立了大功一件,暂时先记着,等打退了元兵,我安排老冯头,给你们都整点好装备换换!”
杜浒大喜过望道:“赵将军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话大家都同见了,到时候可不许耍赖,我们可以自己提要求的啊!”
“放心吧!我说话算话一定能办到,哈哈!反正也是老冯头忙,我只是出出主意!”
“赵将军,弩床装好霹雳炮了,看到这么一大坨人马,要是不炸他两炮,兄弟们手都痒的不行了!”西城门的火器班长小五子,颠颠的跑了过来,他手下管着两组弩床霹雳炮,今晚正好值夜班。
作为一个炮手,看到射程内这么密集的人马,那比看旱了二十年光棍汉,上了美娇娘的绣床,肯定是饥渴难耐啊。
赵天佑看着也是心动,下边元兵的站位太完美了,人挨人马贴马的,恐怕错过了今天,再也找不到这么不设防的人堆了。
“那就干个大的,城头左右两边的八组霹雳炮全都准备。动作悄悄的,别让下边人发现,三连发打完就停,别浪费炮弹!”
小五子乐的眉花眼笑,领命而去安排准备。
骑兵聚集在城外三百步内,经过改装的加强版弩床,能够发射的距离约为七百步。在周边弩手的全力配合下,两发命中没有问题,第三发就要看运气和元兵后撤的速度了,所以赵天佑嘱咐三连射之后暂停。
城下元兵带队的将领是年轻的蒙古神射手那日松,身高臂长力大无穷,用一把特制的三石反曲弓。曾经射中过三百步以外的飞奔的野兔,想想是什么准头吧,从十三岁开始在那达慕大会崭露头角,受过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封赏的一条金丝腰带。
那日松的前途一片光明,稍许时日加以磨练之后,又是元军一位难得的将帅之才。这两年跟随刘恒征战,他奋勇杀敌屡立战功,从亲卫勇士到骁勇将军,从孤身一人到统军一万,只用了一年半就做到了别人一生无法到达的高度。
他仔细看城头上矗立的木桩,绑着的那个男人奄奄一息的低着头看不清容貌,不过他肯定就是李帅所说的城门守将李大勇了,应该是被城内发现反叛之后,拴在城头示众立威。
善射者的目力都是相当出众的,那日松也不例外,加上他三石反曲弓的超远射程,城头上露出头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他的目标,郴州知州穆嘉盛就是在城头瞭望,被他在三百步之外一箭穿胸射死。
今天率兵追赶到距城门三百步左右,一是提防宋军的神臂弩,二是看看城头有没有宋军的将领,让他摸黑射死一个,也算是立了大功一件。他就一直隐藏的队伍中,除了体型稍大的坐骑之外,与其他的骑兵装束完全一样,从衣着外貌上根本不发现不了他。
赵天佑在城头等待,城下那看一片不到头的骑兵里,哪一个才是他们的将领,最好是能够找到他,冲着他来上几炮一举歼灭。八组霹雳炮已经填装完毕,弩床后边准备拉机簧装填霹雳炮的人有十几个,曾经无数次的演练,今天终于派上用场,小五子捂着线香的手都有些颤抖。
这时候那日松透过箭垛看到了赵天佑的半个肩膀,敏锐的感觉到这个人充满着危险,毫不犹豫弯弓搭箭,几乎没有瞄准的时间,手指就松开了弓弦!
“嘣!”一声轻响,一支乌羽铁骨的三菱箭离弦而出。
………………………………
第一百零三章 重创
一支乌羽铁骨的三菱箭重量为三两二分,这是那日松自己调整多次才定下的标准,比轻骑兵的长弓所用箭头重两倍,在三百步内能洞穿轻甲一击毙命。
赵天佑在箭离弦的那一刻有了反应,感到皮肤发紧微微的刺痛,似乎被人用枪瞄准一样不适感,随即手一挥下令霹雳炮发射,同时身体稍稍往后退了一步。
锋利的箭簇穿透了肩头的衣服,“叮”的一声,钉在了身后很远的墙上,灯光下箭尾的羽毛嗡嗡的轻颤,抖动了一会才完全静止下来,可见这一箭的力度和准度有多惊人。
八组霹雳炮带着猩红点点,在夜色中带着低低的啸声飞向城外的队伍,燃烧的导火索划出一条红色轨迹,向城外黑压压的骑兵预示自己的不平凡。
“后队变前队,退两百步!”此起彼伏的喝令声响起,在霹雳炮没有落地爆炸之前,元兵就已经开始调整阵形,准备后撤避开城头上的弩床。
这不是那日松下的命令,这是元军骑兵发现城头的杀伤武器之后,自由激发的条件反射,一般都是由百人队长或以上的头领发出,如果主将下达过死守不退的命令除外。
这种灵活的战术结构之下,元兵以小队为单位的个体的战斗力非常强,再大的战略目标不变之下,可以非常灵活的去适应战场上的千变万化的情况。就这一点比宋军部队僵化的结构先进好几代,文官提防军队势大难以管控的情况下,制定的许多不合理的制度,影响军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很可惜的是,元兵低估了城头射出的霹雳炮,并非只有射倒三五匹马的力量,二十四只大腿粗的巨大弩箭,落进了队伍的正中央,造成了短暂的人仰马翻。
巨大的惯性消失之后弩箭落到地上,被弩箭击中的不幸者已经重伤或失去生命,他们流出的鲜血并不能阻止嗤嗤燃烧到的导火索,闪闪的红光消失之后停顿了一下。
“轰、轰、轰!”
“轰、轰、轰!”
接二连三巨大的爆炸声中,成片成片的马匹倒下挣扎,无数的骑手被横飞的弹丸掀下马背,被接踵而至的马蹄踩成一团肉泥。本来有条不紊后撤的马队,受到惊扰之后变成无头的苍蝇,相互冲撞之下又有无数的马匹受伤跌倒,连带着背上的骑兵被压死踩死。
可是这些并不是结束,在第一波霹雳炮没有爆炸之前,十几人壮汉竭尽全力之下,把弩床上的紧绷的机簧挂好,又是三支并排的巨大弩箭,身上贴着长长的引线。
“放!”
这次的发射各自为战,班长负责调整角度,力争把霹雳炮射进敌人最稠密的地方,只要瞄准之后立刻点火发射,在敌人逃出射程之前,尽可能把第三波发射出去。
赵天佑的肩膀被锋利的箭簇划出了一道血痕,他第一时间又冲到城头,趴在箭垛之间扫视城下队伍,想找到射出这一箭的人。
那日松已经调转马头,在亲兵卫队的掩护中向后方撤退,其实他们不知道,队伍越是密集越能吸引城头炮手的注意力。好在城头炮手执行的是先近后远的战术,霹雳炮的校对已经瞄准射程最远端七百步的敌人,本来在队伍最前端的那日松算是逃过一劫,有惊无险轻松的退走了。
那日松咬着牙,纵马越过地上还在挣扎的伤兵,扭过头恶狠狠的看了城头一眼,他不知道自己那一箭的结果,感觉中那个人是避不开的。隔着几百步远,他看到了箭垛中间的有个人,正凝神注目的望向自己,仿佛两个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瞬间擦出了火花。
赵天佑看到了那日松凶悍的眼神,已经断定就是射自己一箭的那个人,再眼神交错的那一瞬间,对着他本能的做了一个割喉的动作。那日松立刻明白这是一个挑战,对方也是用弓箭的高手,强者高手之间的约定,一个用生命作为赌注的战局。
那日松顿时变得很兴奋,死伤无数的骑兵也觉得无足轻重,对于弓箭之术他有着近乎痴迷的爱,征战多年都没有找到一个像样的对手。城头上的那个人绝对是个弓箭高手,超乎寻常的目力是箭术一道的基础,眼神如果不锐利,如何捕捉高速移动中目标的行动轨迹。
就凭那人的眼神中带着的锐气,如同无形的利箭一样在万军丛中注意到自己的眼神,想一想那日松都很兴奋,已经非常的迫切体会一下对方的箭术造诣。
第三波霹雳炮咬着骑兵队伍的尾巴爆炸,效果依旧不俗,除了当时炸翻的马匹骑兵之外,还彻底把久经训练的蒙古战马炸惊了。这一退可不是几百步的距离,等到那日松重新整顿好队伍,已经是凌晨时分,距离广州西城门三里之外的农田里。
“报告将军,各大队已经清点人数,人马损失一千左右,陆续有失去马匹的伤兵来会和,最终数字还会有变化!”
“传令,整队前进,距离广州西城门一里之外扎营结寨。派人出去救护伤兵,收拢掩埋死于城下的人马尸体。”那日松第一次吃到败仗,还是没有伤到对方一兵一卒,付出一千多骑兵的代价,战果就是藏在队伍中对着城头射了一箭。
赵天佑已经回去睡觉了,这一天加半夜的努力,成功的抓到了李大勇,破解了西城门的危机,还重创了尾随而来的那日松部队。这是一个漂亮的开端,对于宋军整体的士气提升很多,尤其是西城门的守军。
这些守军大部分是北方各城败退下来的溃兵,不愿意降元南下投奔广州城,但是对于元兵他们都有心理上的阴影,尤其是打过守城战役的士兵。
元兵就在城外很近的地方安营扎寨,欺负你没有远程的武器,也知道你不敢出城交战,气势上嚣张的无与伦比。可他们攻城的方法也很有效果,再一箭之外堆土筑城,超过城门之后,弓箭手在土城之上抛射守军,占尽了地利之便,能够大量的杀伤和威慑守军。
这一次还没正式交手,就被广州城的守军狠狠的咬了一口,当霹雳炮在元兵队伍中爆炸的时候,城卫军的士兵下巴都掉了一地,惊叹这威力巨大的守城武器。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元兵在城外清扫战场,同时派人对着城头射进了一封书信。
………………………………
第一百零四章 围城
李恒所率的三万大军昨晚业已赶到西城门外,与那日松的骑兵合为一处安营扎寨,李恒听了那日松的汇报,并没有责怪他什么,只是写了一封劝降信射进城内。
张镇孙与王镇夫两人在府衙内坐镇,召集了各位将领与赵天佑一同议事,昨晚找出内奸李大勇重创追击的那日松,几天以来被内奸一事深深困扰,这一下两个人如释重负。
张镇孙看了两眼劝降信,刷刷撕个粉碎。
“元兵自持勇猛,视我等如无物,以全城百姓性命要挟,李恒大言不惭令我与诸位开城投降,真是恬不知耻啊!”
这要是换做以前,有心智不坚的官员会暗自琢磨,比较一下投降和固守之间的得失,毕竟宋朝投降的官员实在是太多了,几乎都找不到一只没有降将领兵的元军部队。
王镇夫笑道:“李恒从西北一直打到梧州,没有碰到什么硬仗,早就忘掉什么是失败了,在咱广州城得狠狠的教训他一下,什么叫肉疼。”
凌震已经从昨晚的状态中清醒过来,对于赵天佑昨天的安排佩服的五体投地,在大厅当中对着赵天佑拱手施礼道:“赵将军,多亏您昨天的计谋,才把李大勇这个叛逆挫败,如果真的被李恒所乘破了西城门,广州城可就难保了。”
不光是凌震、其他各城门的守将官员纷纷起身,一同对赵天佑躬身施礼,张镇孙一看也没落下,拉着王镇夫一同,对赵天佑表示感谢。
“赵将军是我广州城军民的大恩人,张某一定力秉皇上,为赵将军请功!这以后的城池防务,凌都统记得与赵将军相互配合,以赵将军的意见为主,关键时候不用向我请命,赵将军可以直接下令请大家务必遵照执行。”
赵天佑起身谢礼道:“抵抗元军入侵,是每一个华夏男儿都应该尽的责任,哪怕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惜。我赵天佑来到广州,只为能够保住这一城军民免遭涂炭,绝对没有争权夺利之心。在坐的各位大人、将军请记住,今天起咱们要同心协力共同抗击元兵,争取早日起兵北伐,把元兵赶回大草原。”
北城门外,吕师夔的大军浩浩荡荡开了过来,在城外三里处安营扎寨之后,吕师夔带着手下十几名将官,在西城门外李恒的中军帐中开会议事。
那日松当场描述了城头巨弩发射的霹雳炮,射程威力等讲述之后,吕师夔点了点头,心中似有所得。
“阿日斯兰所率三千骑兵,因为贪功冒进,在白云山驿道被宋军埋伏,仅逃出五六骑其余全军覆没。我晚了一天才到,是因为三千人马被宋军斩首示众,头颅插满了一里多长的驿道两边,我得为他们举行一场正式的葬礼,所以耽搁了。
宋军在白云山埋伏,所用的武器和你所说威力相当,爆炸时如同天雷一般响彻天边,飞出的弹丸能够洞穿人体,威力极为不凡。根据我现场观察,宋军的火药威力大增,所制造的武器已经不限于放火、毒烟,而是威力很大的爆炸。
李帅,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李恒为人极其沉稳,刚刚又被忽必烈赐金符,从左都副元帅提升为蒙古汉军元帅,任参知政事统管江西省。说来他攻陷文天祥的老家,并将其妻女俘获,大败宋军招讨使赵时赏,在梅岭逼降宋军二十万,是元兵里的有名常胜将军。
这次南下广州,虽然吕师夔退走又返回广州,名义上他为主帅,可是李恒的官职地位要比他高,再加上他乃是宋朝降将,从心里上对李恒还是必将尊重和在意的。
“嗯,死去的伤兵尸体我已经验过,都是被这种铅丸所伤!”李恒张开手掌,一把花生米大小的铅丸放在桌上,圆滚滚的摊开一片。
吕师夔上前细看一眼道:“就是此物,和白云山驿道尸体里挖出来的一样。”
“先不管他是什么吧,你我兵力想加不到十万,四面围城人力不足,先扎稳下来封锁西北两面的粮道。东有番禹梅州等宋军驻守不宜进攻,向南出海口留条出路,西北两边加紧攻城,让那些想逃走的从那两边撤走,最好是都把他们赶到海里去。”
李恒其实心里对他极为不满,吕师夔因为粮草未到而弃城退走,都不愿意抢夺城内及周边的百姓,也控制自己手下的兵卒不过于骚扰百姓。让李恒总是认为他心中并不是彻底的忠于元朝,不敢手上染上过多同族的鲜血,有给自己留后路的嫌疑。
“好,就按李帅所言,就地打造攻城器械,给城内的人施加压力。”
元兵出征的习惯,向来是轻装上阵,从不携带行走缓慢的物资,攻城器材也是走到哪里现场打造。接下来每天都是不停的骚扰城头守军,小规模骑兵靠近城墙用弓箭对射,而大批的元兵在征集附近的木材,俘获了许多农夫百姓,被圈在城外阵地前打造攻城的楼车。
广州城墙高耸城下护城河水深流急,想要靠近城墙先要搭梯子过河,能与城墙高若相等的楼车就太重要了,他要比堆土城要方便灵活,时间上来得快也不怕下雨。
一架楼车宽两丈五高三丈六,顶部有平台和箭垛能够站立二十余名弓箭手,下边是一层层的直梯和平台,随时都能够往平台上运送物资添加兵力。
张镇孙在北城门的城头,周鑫等将官随在身后,看着远处渐渐露出雏形的楼车,宋军的将士们士气都有些低落。元兵这个楼车建好以后,会一点点的向前推进,直到抵近城墙的附近,其实就是一个灵活的掩体工事,但是他比城墙还要高出一些。
如果城门外有十几部楼车搭好,几百弓箭手不停的对城头守军射箭,那么宋军的死伤将极为可观,对于城下进攻元兵的防守能力,也将大为削弱。
这种攻城器械赵天佑见过,还有元兵同时在打造的投石机,与城头上配置的投石机功能一样,号称石炮。能把两百多斤的巨石投出两百步远,是元宋战争时期为数不多能够破坏城墙的攻城武器。
“赵将军,对这些石炮楼车,可有退敌良策?”
………………………………
第一百零五章 五虎坡
“还没有想到,不过等他们造好了,估计也就有办法了!”赵天佑脑子里有个念头,不过还是卖了关子,没有直接说出来。霹雳炮的威力还是有限,需要飞射四溅的弹丸伤敌,并不是真正的动能爆炸,碰上都是原木钉成的楼车,效果那要降低很多。
如果用几十发霹雳炮去破坏一架楼车,那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有些得不尝失。只要有木头有人,元兵随时都能再去建造楼车,而对于火药的消耗,这样的战果就没性价比了。
而同样的问题,远在漳州城内的文天祥,也在为此烦恼。张世杰自泉州退兵之后,蒲寿庚需要重整泉州港的残局,无心也无力参与元兵继续南下,而这时候索多的三万骑兵成了福建陆路元兵的主力部队。
汀州屠城之事记忆犹新,新恨旧恨难以忘怀,不过还是苦于没有成规模的骑兵,无法对元兵行成有效的威慑力,只能依靠高高的城墙固守漳州,无法主动出击。
索多率主力去攻打厦门和鹭岛,地方组织了民团与驻守的宋军一起抵抗,因为地形复杂抵抗顽强,战事陷入了胶着状态。董文柄率领两千元军,沿着海岸线巡视警戒,谨防漳州出兵救援厦门。
漳州有兵没有马,沧海郡水师的战船也已经四散奔逃,所属领地内只有一些渔船,在海上的战斗力更是薄弱,对于入侵的元兵威胁很小。董文柄率兵一直向着漳州方向巡视,沿路烧了两家没有及时躲避的村民之后,烧杀屠戮的兴头大起,后来索性率军直奔漳州。
漳州城外到处都是高低不平的路,鞍山沟壑小河交错,很不适合大规模的冲锋作战,策马飞驰非常容易伤到战马。董文标一时兴起根本没在意,距离漳州城还有十里路的时候,沿路已经丢下了一百多骑受伤的马匹。
漳州城内早早就接到敌情报告,城外的百姓已经撤离干净,文天祥升堂点兵之后,秦松主动上前请命。
“文大人,末将愿带五百军士前去黑松林埋伏,给来袭之敌一个下马威,顺便抢他们一些马匹!”
文天祥笑道:“秦将军,斥候回报的是有两三千骑元兵,你带五百军士埋伏,是不是少了一些?我们这几个月也没有闲着,三位工匠师父一直呕心沥血的打造新式火器,要是惧怕这两三千元兵来攻,咱们都去跳海自尽算了。
传我将令,秦松将军领五百神臂弩手,在黑松林左右两侧埋伏,切记只射人不射马!苏勇听令,你带五百刀盾手在五虎坡侧翼掩杀,驱赶追杀掉队的元兵,不能放过一个。这两个地方我已经做了策应埋伏,你们干好自己的活就行,其他的不用管!”
两员大将领命而去,文天祥接着又做了诸多安排。这大半年的时间用来准备,漳州城前后两条交通要道,要不提前做些安排,岂不浪费了全城军民百姓热火朝天的劳动。
秦松和苏勇两名武将本来是邓怀远的亲信,文天祥接手之初有颇多微词,但是文天祥哈哈一笑也就过去了,没有和这两个人计较。但是今天事关城防要事,关系到漳州城内八万军民百姓的脑袋,文天祥不得不防备一点,有一些军事准备瞒过了他俩,准备今天过后在和他两人谈心,把以往事情解开。
“报告文大人,元兵已从闽江浅滩渡水而过,已经上了三峰山!距离还有五虎坡还有八里路!”
“好,发信号通知准备,元兵已经过了闽江,各路人马备战!”
漳州城在文天祥治理下井井有条,发动全城的力量学习生产火药,吸收了上千的学徒,制作轰天雷和霹雳炮。赵天佑留下的三位工匠本来就是技艺高超,加上毫不留私的传授技艺,很快在漳州城内就收了很多有天分的徒弟。
赵天佑的一些设计方案、图纸、想法构思等等,都是当时手下工匠每天必须探讨的内容,在漳州也是同样的风格,大家共同探讨研究,努力优化改进现有的工艺。
有了成熟的基础工艺,在漳州火药的深加工竟然有了小小的突破,经过多重实验之后,加入特定的金属矿粉,会大大的增加爆炸的威力。也许是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几千人共同参与的火药工坊,演化出不同的功能和设计,当然用于伏击的地雷是必然的产物。
五虎坡一连五道弯,是自然雨水冲击形成下山的坡道,后来经过人力修整,减缓了坡度和路面的宽度。左右两侧都是几丈高的山坡,但是没有茂盛的树林,藏不住大批的军队,所以董文柄看完了地形之后,下令骑兵下马,小心翼翼的步行过弯。
“第一批三百人,下到坡底上马列阵掩护!”
饶是董文柄信心十足,打心眼里看不起漳州的守军,但是这个地形之下也十分谨慎,先派三百人下去掩护大队人马。三百人下去的很快,沿途也没有什么发现,随即通知坡上的大队人马动身。
董文柄带领剩余的骑兵下马,牵着马缰步行下坡,一路上人喊马嘶有说有笑,非常放纵的谈论一会抓到女人要怎么玩,抓到男人怎么折磨杀死的方法。
苏勇的五百多刀盾手就在坡下的大路两侧埋伏着,看着提前下来的三百骑兵,苏勇心中犯开了嘀咕。让我埋伏的这个地方倒是不错,藏得很是隐蔽,但是出去之后如何对敌?
别说是两三千骑兵,就眼前这三百骑兵弯弓搭箭的阵势,我这五百刀盾手冲到跟前也剩不下多少了,拿什么和那主力大队去拼?还让我尾随掩杀,难道是文大人始终对我不放心,担心我对他有微词心中不服,特意派我前来送死不成!
脑子这么一琢磨,又想起秦松在不远处的黑松林埋伏,难道咱们哥俩是一个命运,被文大人视为了眼中钉,假元兵之手送我俩归天吗!
这时候元兵大队都已经进入了下马进入了坡道,路边的一处杂草堆中冒起一朵火花,如同细蛇一般在草丛中向前飞速的游去。
“吱……啪!”
一只响箭飞上半空爆炸,闪出一股银白色的光芒。
………………………………
第一百零六章 连环爆
整个行进中的元兵队伍怔了一下,如临大敌一般弓上弦刀出鞘,董文柄在队伍中间,看着挤满道路的手下心中一慌。
“加快速度下坡,不要慌乱!”
董文柄一声大吼,暂时压住了阵脚,队伍脚下加速依次往坡下行进。
响箭过后破路两旁无数个隐蔽处冒出了火花,飞速燃烧的导火索吗冒出一股股的白烟,布满了整个破路的两旁。
“什么东西冒烟?不好,快上马往坡下冲!”
董文柄翻身上马,不顾一切的吆喝着手下的兵卒,可是这么多人马聚集在坡路之上,哪里是容易加速的,不过有人会替他完成这项命令的。
“轰隆隆、轰、轰!”
连声巨响烟尘四射,巨大的爆炸力炸碎了压盖的木板,崩裂而出的力量带着金属弹丸四处横飞,落在人身马身之上,穿出一个个渗人的血洞。
自上而下的连环爆站,把一整队一千六七百骑兵炸了个人仰马翻,有的元兵身中弹丸上下喷血,有的马匹肚腹被撕裂内脏流得到处都是。这一下不管人和马匹,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凡是还能爬起来跑的,都拼了命的往坡下奔跑,甚至是直接翻滚咕噜下去的。
董文柄恨得直咬牙花子,在亲兵护卫下冲到了队伍前边,往下逃的时候也没少踩死自己的士兵。人马分离的后果非常严重,有将近一半的人没能够上马,路上死伤的人多马少,毕竟皮糙肉厚比人结实,受惊之下都往坡下冲去,大部分倒地的士兵都被踩成了重伤,甚至直接踩死了。
山坡下的三百骑兵蒙了头,搭着弓箭不知道射哪里,本来整齐的队形也被下坡的马匹冲散,失去主人的马匹都沿着路狂奔,第一反应都是逃的越远越好,离开这个轰轰爆炸的地方。
蒙古马耐力好能够自主吃草寻食,对战场上的鼓声喊声等已经习惯,经久训练的战马一般情况下不会受惊。可是今天的战马多少都受了一点小伤,不光是剧烈的爆炸声闻所未闻,那身上流血的一个个洞孔也是战马受惊的原因,尤其主人没在马背上操控的情况下。
七八百匹失去主人的战马,大部分马背上还束着主人的装备,冲过三百人的队伍之后,很自然的继续飞驰,一溜烟的消失在前边的树林。
坡上的爆炸声停歇下来,还有一些失去马匹但是受轻伤的元兵,带着一脸的惶恐和不安,叫喊着步行从坡上往下跑。董文标和手下的队长收拢马匹,清点人数的时候,从坡路旁边的地穴中,钻出了百十条健壮的身影。这些人手里都有一截点燃的信香,红忽忽的闪亮,腰间的布袋里插着一排粗大的竹筒,文天祥偷偷训练的轰天雷投掷兵闪亮登场。
“董将军,您看坡上有人!”
手下有人发现坡上突然冒出来的人,连忙报告董文柄。
“他吗的敢埋伏老子,后队三百人给我冲到坡上去,把他们的脑袋给我砍下来!”
他手下虽然还有一千多人马,可是刚跑下来的士兵心有余悸,不如让这还没受伤的三百人来两个冲锋,上去把这些宋军砍了脑袋。不然这样狼狈的回去,私自变动巡逻警示的任务,索多那里恐怕很难交差。
第一波弓箭试探性的掩护射击之后,发现向上的射程有些吃力,射不到露出宋军的坡顶,然后三百骑兵的挥鞭策马,就要往上坡上冲击。蒙军的轻骑兵,可以在急速飞驰中飞快的射箭,射速快准头也好,也是蒙古骑兵看家的本领。只要这三百骑兵冲上坡,露出头的那些宋军就会被箭雨覆盖,那时候在想活命可就难了。
不过坡顶上宋军的头领一声喝令,一百多个一尺多长四斤多重的轰天雷就从坡上飞了下来,冒着嗤嗤的白烟,非常准确的落进了刚要加速的马队之中。
这一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